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

合集下载

儿科学 -12-14和16儿童精神医学(三系五、七年制)

儿科学 -12-14和16儿童精神医学(三系五、七年制)
联症):人际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 、兴趣狭窄 和行为方式刻板。感知觉异常、认知和智力缺陷, 极少患儿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白痴学者)
第1、2节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精神发育迟滞的定义 2.不同程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级标准及其临
床特征 二、熟悉:
三、了解: 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和治疗原则
一、儿童精神卫生概述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 0-7岁 上小学以前 ❖ 青春期
女孩 11-12岁到17-18岁 男孩 13-14岁到18-20岁
中国MR分级标准
分级 IQ
轻度 5069
中度 3549
重度 2024
极重度 ‹20
教育 可能性 可教育
可训练
需监护
残疾 级别
四级智力 残疾 三级智力 残疾 二级智力 残疾 一级智力 残疾
残疾 分度 轻度
中度
适应 能力 轻度适应 缺陷
中度
重度
重度
极重度 极重度
5、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 在发育成熟前起病 (18岁)
中国1986年成立儿童精神医学组,目前还 处于发展阶段,儿童精神科医生严重不足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 遗传因素 • 家庭因素
• 学校因素 • 社会因素
遗传 个体气质 躯体健康 养育环境 应激事件 家庭的结构和类型 父母情况 (文化 收入 关系) 亲子关系 学校 老师 同学 学习负担 地区 社会阶层 宗教 民族 电视(时间 内容等)电脑网络
5、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治疗
综合干预 • 心理治疗 • 行为治疗 • 环境调整 • 药物治疗
需要多学科的团队合作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MR)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跨诊断临床分期:国际专家共识解读重点内容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跨诊断临床分期:国际专家共识解读重点内容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跨诊断临床分期:国际专家共识解读重点内容摘要青少年精神疾病是一组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功能损害的疾病,呈现一个连续的疾病发展轨迹。

目前临床上对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靠行为症状学指标,虽然在临床治疗实践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评估太过于主观,缺乏客观的、有效的神经生物学指标,导致诊断的一致性较低,给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干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前驱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之前已有多个认知领域的缺陷和社会功能异常。

因此,青少年精神疾病跨诊断的临床分期在临床操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现以近年国际研究成果为基础,收集和整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对2020年发表在《世界精神病学》杂志的"首个青少年精神疾病跨诊断的临床分期国际专家共识"进行解读,旨在协助临床工作者科学处理临床青少年精神疾病诊断困难的问题,为精准防治青少年精神疾病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临床分期;青少年精神疾病;跨诊断;医疗服务儿童和青少年期是人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和神经发育的重要阶段。

青少年精神疾病是一组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功能损害的疾病,往往始于个体成长的青少年时期,呈现一个连续的疾病发展轨迹。

目前临床上对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靠行为症状学指标,根据患者的行为表现与诊断标准中所描述症状的一致性做出诊断,虽然在临床治疗实践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评估太过于主观,缺乏客观的、有效的神经生物学指标,导致诊断的一致性较低,给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干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前驱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之前已有多个认知领域的缺陷和社会功能异常[1L因此,青少年精神疾病跨诊断的临床分期在临床操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发表在《世界精神病学》杂志的"首个青少年精神疾病跨诊断的临床分期国际专家共识'12]旨在协助临床工作者科学处理临床青少年精神疾病诊断困难的问题,为精准防治青少年精神疾病做出积极贡献。

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潘多;李泽爱;刘寰忠;曹小梅;郜见亮【期刊名称】《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24)1【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between childhood first -onset schizophrenia and adolescent first - onset schizophrenia.Methods The data of 147 first - onset schizophrenia patients less than 18 years old who hospitalized in Anhui mental health center from August 1,2005 to July 31,2007 were collected.All the subjects were diagnosed according to CCMD - Ⅲ criteria for schizophrenia.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hildhood group (59 cases with age of onset less than 13 ) and adolescent group (88 cases with age of onset over 13 ).Data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rm of onset and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Incidence of thinking content disturbance in adolesc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hildhood group (x2=0.019 ,P <0.05 ).Incidence of behavior disorder and mood disord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ildhood group than in adolescent group ( P <0.05 ).Conclusion Form of onset, curative effect and clinical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are related with the age of onset.%目的了解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及差异.方法选取2005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在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147例首次发病、资料完整、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按首发年龄(<18岁)分为儿童组(<13岁,59例)和青少年组(≥13岁,88例),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起病形式与出院疗效相比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青少年组出现思维内容障碍高于儿童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0.019,P<0.05).儿童组出现行为障碍及情感障碍高于青少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形式、疗效及临床症状与发病年龄有关.【总页数】3页(P28-30)【作者】潘多;李泽爱;刘寰忠;曹小梅;郜见亮【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J], 张婷婷2.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J], 张凤华;黄平3.儿童期与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临床比较 [J], 赵指亮;李小青;范大庆;郭平4.儿童期与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临床比较 [J], 赵指亮;李小青;范大庆;郭平;5.儿童期与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临床比较研究 [J], 张红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考试资料五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考试资料五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考试资料五1、多选患者女性,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主因控制不住地反复想无意义事情,不自主眨眼、模仿他人说话、吼叫、打自己近两年,加重一年而就诊。

两年前父母让患者学钢(江南博哥)琴,患者不肯,母亲严厉训斥患者,其后表现情绪不良、少语一月余,其后情绪恢复,于20个月前逐渐出现爱眨眼睛,其后逐渐出现努嘴巴、甩头、发声吼叫,偶尔要拍打自己,反复想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但无法控制,为此感到很痛苦。

半年余未经任何治疗,病情好转。

于一年前病情加重,反复想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如在做练习题的时候,脑子里立刻想到我为什么做这个题,做了会有什么好处,不做会怎么样,学习受到影响,成绩下降。

患者眨眼睛、甩头、发声吼叫等症状也明显加重,几乎每天都出现。

患者为此很苦恼,烦躁不安,晚上睡眠差,经常彻夜难眠,食欲也随之下降。

对此患者,下一步的处理可考虑(提示:治疗第8日,氟哌啶醇减至1.5mg/d,同时加用盐酸苯海索片1mg/d,舍曲林于第2周加至125mg/d。

治疗3周后,强迫症状明显减轻。

斜颈、下肢走路不灵活等表现消失,但治疗第四周时抽动症状缓解仍不明显。

)()A.停用氟哌啶醇,换用硫必利治疗B.加大氟哌啶醇用量,冲击治疗C.停用所有药物,加强观察D.停氟哌啶醇,换苯胺咪唑啉治疗E.辅助心理治疗正确答案:A, D2、单选下列关于抽动症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表现为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B.包括简单抽动和复杂抽动C.可发生在单个或多个部位D.有不随意、突发和快速的特点E.有节律性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抽动障碍的基本症状就是抽动,其特点是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

患者可凭借意志力短时间控制,应激情况下发作较频繁,睡眠时减轻或消失。

3、配伍题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A.3岁以下B.3~6岁C.6~9岁D.9~12岁E.13~16岁正确答案:D,C,B,A4、单选以下不是影响多动综合征预后因素的是()A.童年期是否合并品行障碍及对立违抗障碍B.智力水平特别是学习困难存在与否C.家庭大小及完整性D.社会经济状况E.躯体健康状况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A、B、C、D均为多动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另外是否能够长期合理治疗亦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儿童少年精神病学题库

儿童少年精神病学题库

儿童少年精神病学题库儿童少年精神病学题库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的知识进行测试和评估的一种工具。

以下是一些儿童少年精神病学题库的参考内容,包括常见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1. 以下哪种是常见的儿童少年精神疾病?a)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

b) 抑郁症。

c) 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

d) 学习障碍。

e) 所有选项都正确。

2.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 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什么?a) 注意力不集中。

b) 多动症状。

c) 冲动行为。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3. 下面哪个是孤独症 (Autism) 的典型特征?a) 社交互动障碍。

b) 语言和沟通障碍。

c) 回避眼神接触。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4.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包括以下哪些?a) 持续的悲伤情绪。

b) 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c) 睡眠障碍。

d) 食欲改变。

e) 所有选项都正确。

5. 儿童和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是什么?a) 高度紧张和焦虑。

b) 过度的担忧和恐惧。

c) 身体不适症状,如头痛、胃痛等。

d) 避开可能引发焦虑的情境。

e) 所有选项都正确。

6. 进行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依据哪些标准?a) 病史和临床观察。

b) 精神状态检查。

c) 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d) 患者和家人的描述。

e) 所有选项都正确。

7. 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药物治疗。

b)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 (CBT)。

c) 家庭治疗。

d) 物理治疗。

e) 所有选项都正确。

8.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常见治疗方法是什么?a) 药物治疗,如甲基苯丙胺 (MPH)。

b) 认知行为疗法 (CBT)。

c) 校内支持和适应措施。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9.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监测和干预,以下哪些角色和机构通常参与?a) 儿科医生。

b) 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

c) 学校。

d) 家庭。

e) 所有选项都正确。

临床医学讲解习题考题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2015

临床医学讲解习题考题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2015
(可交替出现)
慢性抽动障碍病程持续,往往超过1年以上。
(3)Tourette综合征
(Tourette’s syndrome) 又称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或抽动秽 语综合征。 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为主要特征。 一般首发症状为简单运动抽动 30%有秽语,病程迁延持续,影响社会功能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 围产期因素 免疫系统异常 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
遺傳
大約20 % 的自閉症患者中,家族中有 智能障礙者、語言发育迟滞和類似自閉症 的行為特征。
自閉症男童中約10-15%有染色體脆 弱症(Fragile X)
鉴别诊断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分裂症 Asperger综合征 Heller综合征 Rett综合征
2. 强迫症 强迫症状是有意识的动作,主观上知道自
己的动作无意义、 不必要, 有克服的愿望, 强迫和反强迫的同时存在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 苦。强迫性动作继发于强迫性怀疑等强迫性思 维
3. 癔症 有确切的强烈的心理因素作为病因,症状变化 与心理因素有关,去除心理因素,经过相应的 心理治疗以后症状可完全缓解。
➢ 发声抽动的复杂形式: 重复语言、模仿语言、秽语等
抽动症状的特点: 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可
以受意志控制在短时间内暂时不发生,但确不能 较长时间地控制自己不发生抽动症状。
在受到心理刺激、情绪紧张、躯体疾病或其他应 激情况下发作较频繁,睡眠时症状减轻和消失。
临床类型
(1)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
治疗
教育和训练
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较多采用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中枢兴奋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 抗抑郁药物 其他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新进展_李仁军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新进展_李仁军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ZR2014HQ049)作者单位:1.250014山东济南,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山东大学医学院[第一作者简介]李仁军(1977 ),男,山东诸城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心理通讯作者:刘金同,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jintongliu@163.com ·综述·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新进展*李仁军1史高岩1刘金同1,2【摘要】认知功能障碍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核心和持续性症状之一,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其整体功能的康复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就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749.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346(2016)-02-0143-03doi:10.3969/j.issn.2095-9346.2016.02.019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

20世纪70年代初,Gallhofer提出精神分裂症的第三个症状成分-认知功能障碍[1],另外两个症状是较为熟知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所谓认知功能,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知、思维、记忆、学习及整合信息输出为言行等方面能力的总称,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科学研究表明,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及持续性症状之一,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意义重大,其改善程度直接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功能的康复[2]。

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其认知受损程度是关系到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3]。

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原因、损害性质、损害范围及损害程度仍有许多争议,但较为一致的认识是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而非疾病的结果。

患者的症状、预后和社会功能恢复均与认知受损的程度有关[4]。

据统计,约1/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起病年龄在19岁以前[5]。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王倩;陈洁;贾继超;苏现彪;程小菁;刘金同
【期刊名称】《精神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30)6
【摘要】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对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超说明书用药问题进行了讨论.
【总页数】3页(P475-477)
【作者】王倩;陈洁;贾继超;苏现彪;程小菁;刘金同
【作者单位】250012山东济南,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50012山东济南,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3
【相关文献】
1.早发性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护理的研究进展 [J], 王海艳;金静芬
2.6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护理体会 [J], 刘青香
3.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方案 [J], 郭兰婷
4.386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分析 [J], 聂勇彪;曲志君;张华坤;付勇辉;陈尚坤;蔡超圆;张蓉
5.FDA批准维思通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及儿童和青少年双相躁狂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特点研究

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特点研究

a d o l e s c e n t s i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a s s e s s e d w i t h We c h s l e r A d u l t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S c a l e( WA I S ) , We c h s l e r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S c a l e f o r C h i l d r e n( WI S C ) , M A T R I C S C o n s e n s u s C o g n i t i v e B a t t e r y( M C C B ) , P o s i t i v e a n d N e g a t i v e S y n d r o m e S c a l e( P A N S S ) a n d C l i n i c l a G l o b a l I m p r e s s i o n( C G I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8 w e e k s o f t r e a t me n t .R e s u l t s B e f o r e t r e a t me n t ,t h e t o t a l s c o r e s o f WA I S , WI S C a n d M C C B i n s t u d y r g o u p w e r e a l l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 . 0 5 ) .I n s t u d y ro g u p , t h e

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作者:林瑞钱郑榕艳郭少楠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了解并比较儿童期与青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取147例在2011.08.01-2013.07.31年间在本院治疗的患者,分为儿童组和青少年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在发病形式、疗效、思维内容障碍以及行为障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精神分裂的发病形式、疗效和临床症状与年龄有关。

【关键词】: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086-01所谓儿童精神分裂症,是指年龄未满18周岁的精神分裂症病患,亦称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国际上称之为“child and adolescent”。

根据病人发病时间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两类:“儿童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与“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1]”,前者发病时间在13岁之前,仅仅是患者中的极少数[2];后者发病年龄在13-18岁之间,是主要的患病对象。

因为该病具有早期症状不典型的特征,故诊断较为困难[3]。

本文就相关患儿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儿童期发病与青少年期发病的临床特征差异。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分析对象:我院诊断治疗的共147例在2011.08.01-2013.07.31年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低于18周岁。

他们均符合第三版的《精神病障碍分裂与诊断标准》,发病原因均不是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伴有精神发育不良。

根据发病年龄统计,分为儿童组(发病年龄低于13周岁)和和青少年组(发病年龄在13-18周岁之间),其中儿童组59例,包括35例男性和24例女性;青少年组88例,包括40例男性和48例女性。

1.2 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方法,即采用自己设计的调查表收患者病案资料。

调查资料项目包括患者性别、发病时间、住院时间、家族病史、发病诱因、发病形式(急性发病、亚急性发病以及慢性发病)、病前个性(内向、中性、外向)、症状、疗效以及自知力恢复情况。

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患病率超国际均值

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患病率超国际均值


不准 违 反 决 策程 序 擅 自决 定 重 录取 、 业 技术 职 务评 聘 、 专 科研 项 目评 审 获取 荣 誉 、 称 、 历 、 位 等 利益 。 者 职 学 学 或
要 干部 任 免 、重 要 事 项 安排 和 大 额 度 资 等工作 。
从 事有 悖学 术道德 、 职业 道德 的活动 。
术职 务 评 聘 、 务 晋升 以及经 商 、 职 办企 业 ( 来源 : 华网 ) 新
二 、 准在 干部 选拔 任用 ( 用 ) 不 聘 中拉 介 活 动 。 舞 弊 , 采取不 正 当手段 为本 人 或他 人谋 商 、 或 办企 业 。 三 、 准违 反规 定干 预和 插手 学 校基 礼 金 、 不 有价证 券 、 支付 凭证 等财物 。
十 、 准利 用职 权 和职务 上 的影 响 为 不
金 使 用等 事 关学 校 改 革 发展 全 局 的重 大 事 项。 选票、 打招 呼 。 官 许愿 , 封 任人 唯亲 , 营私 取职位 。
五 、不 准 违反 规 定 在 校 内 外 经济 实
体 中兼 职 或 兼职 取 酬 ,以及 从 事 有偿 中 本 人 或 领 导 干部 之 间 利 用职 权 相 互 为对 方配 偶 、 子女 及 其 配偶 、 其他 亲 属 以及 身
适用住 房 等保障 性住房 。 九 、 准 以不正 当手 段 为本人 或 他人 不
知。 教育 部直 属高 校党 员领 导干 部 应遵 从 借 贷 、 大项 目投 资 等经 济 活 动 , 重 以及 校 取 津贴 、 补贴 、 奖金 , 违反 规定 买 卖经 济 或
办产 业 、 勤服务 等经 营管理 活动 。 后 四 、不准违 反规 定 干预 和插 手 招生 、
22 0 0年以前 , 全球 儿童精神 障碍 增长 5 % 0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二)品行问题 指以经常性说谎、偷窃、攻击行为、
逃学等为特征的行为问题。其特点是, 症状具有反复持续出现的倾向,这类儿 童具有学校生活适应困难状态,严重时 可发展为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三)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往往是学龄期儿童行为异常的主要原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精
神卫生,是探讨人类如何来维持和保护心 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的一门学问。 健康定义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 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良 好状态”
5.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于儿 童的行为异常综合征
特征是智力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 的注意力集中困难。
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度的特点,常表现为学习 困难、学习成绩低和社会适应力差。男多于 女,起病于学龄前后,患病率约3%-10%。
该征原因复杂,常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有的专家认为可能与遗传、脑损伤。铅中毒 和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这些表现往往与儿童正常心理社会发展 存在区别,但多数属于量变。
其二,这些表现可被看作是对待特殊状况的反 应。有些儿童可能在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 面经历心理与行为上的困难,属于过渡性适应 不良或一过性表现,称为“心理社会发展失 调”。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不属于 心理卫生问题。
形成习惯的方向发展。 ②引导小学生把《小学生守则》的10项要求作

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的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的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的 研究进展
目录
• 引言 • 儿童青少年焦虑症影响因素 • 儿童青少年焦虑症诊断与评估 • 儿童青少年焦虑症治疗方法及效果
评价 • 儿童青少年焦虑症预防措施与干预
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焦虑症定义及分类
焦虑症定义
焦虑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害怕或恐惧,常常没有明确的威胁或原因。
心理社会因素
人格特质
内向、神经质、完美主义等人格特质与焦虑症的易感 性相关。
生活事件
负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父母离异、重大挫折等可 能导致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出现和加重。
社会支持
缺乏社会支持、孤独感等因素与焦虑症状的发生和持 续相关。
儿童青少年焦虑症诊断与评
03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DSM-5(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或ICD-10(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中关于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的诊断主要包括过度担忧、恐 惧或紧张等核心症状,以及相关的躯体症状和行为表现。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 模式,以减轻焦虑症状。CBT已被证明对儿 童青少年焦虑症有效,长期效果稳定。
家庭治疗
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家庭治疗对儿童青少
年焦虑症的治疗也有积极作用。
药物治疗
要点一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如氟西汀、舍曲林等,通过增加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 浓度,改善焦虑症状。SSRIs是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的一线治 疗药物。
功能改善评估
评估患者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功能改善情况,包 括学业成绩、社交能力、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儿童青少年精神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儿童青少年精神

·学术天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贾玉萍,苏亮,徐一峰摘要: 对MECT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作以综述,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患者MECT治疗的历史情况,国内外的研究现况以及儿童青少年患者MECT治疗的风险、适应证、禁忌证和展望。

关键词: MECT; 儿童青少年; 精神障碍中图分类号: R74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2)06 0502 03Applicationofmodifiedelectraconvulsivetherapyinchildrenandadolescents JIAYu ping,SULiang,XUYi feng.ShanghaiMentalHealthCenter,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025,ChinaAbstract:Thispaperreviewstheapplicationofmodifiedelectraconvulsivetherapy(MECT)inchildrenandadolescentswithmentaldisorders,introducesthehistoryofMECTtreatmentinchildrenandadolescents,thecurrentstatusofresearchathomeandabroad,aswellastherisks,indications,contraindicationsandprospectsofMECTtreatmentinchildrenandadolescents.Keywords: MECT; childrenandadolescents; mentaldisorders 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therapy,ECT)是精神医学临床上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1 3],对精神科常见精神症状和精神疾病特别是重度抑郁发作(majordepressiveepisode,MDE)、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 5]。

儿童精神病学

儿童精神病学

儿童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科,旨在了解和诊断儿童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发展。

儿童精神病学的发展对儿童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能够及早发现和处理心理问题,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

一、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儿童精神病学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儿童面临的种种压力和困扰也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露。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儿童精神病学的研究和实践变得尤为关键。

二、儿童精神病学的重要性儿童精神病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早期发现和诊断:儿童精神病学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儿童潜在的心理问题,诊断儿童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发展。

早期的干预和治疗能够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为儿童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2. 心理健康教育:儿童精神病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儿童和他们的家庭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处理方法。

这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发展,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

3. 儿童心理康复:儿童精神病学提供儿童心理康复服务,帮助那些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儿童恢复健康。

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和支持,儿童能够克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

三、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1.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行为。

ADHD会给儿童的学习和社交带来困扰,影响其正常的日常功能。

2. 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一种持续的情绪低落,伴随着自卑、自责、无助感和丧失兴趣等症状。

它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业表现、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

3.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ASD是一种影响儿童社交互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以及兴趣和行为的神经发育障碍。

ASD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各有不同,需要专业的儿童精神病学评估和干预。

四、儿童精神健康问题的处理方法儿童精神病学通过综合评估、干预和康复来处理儿童的精神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儿童游戏疗法、家庭治疗等。

医学专题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

医学专题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

(四)脑损伤
产前、围产期以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 轻微脑损伤,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可导 致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并对脑电生 理发育成熟造成影响。
(五)心理社会因素
缺乏安全感和稳定的家庭关系
父母亲患有精神病、酗酒和行为不端
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家庭气氛紧张、学习负 担过重、教室过于拥挤、父母或教师处理儿童 问题不当等,可引起“情绪性活动过度”和注 意不集中,这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有区别的。
终止与孩子的激烈冲突 训练结束后,确保家长不回到只惩罚孩子的老路上去
品行障碍 (conduct disorder,CD)
指在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 反社会性和对立违抗性行为。这些行为违 反了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 准则,影响儿童少年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 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在青少年时期 出现违法犯罪称为青少年违法。
儿童抽动性障碍分: 一过性抽动 慢性抽动 抽动秽语综合症(Tourette’s综合征 )
(一)抽动症(TiC)
突然发生的迅速的常重复或交替出现的 仅限于一组肌群的不随意无目的的性的 运动。
病因
遗传因素 器质性因素 本症部分患儿曾有围生期损伤史 躯体因素
某部位的不适感而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或习惯性动 作而固定下来。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 5-HT功能亢进
神经递质的功能有一定的遗传性,同时又受 毒素、感染、缺氧、营养不良、紧张刺激 的影响,还与病儿的年龄和社会经验等有 关
(三)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
额叶功能失调
注意不集中、冲动、情绪不稳 工作有头无尾和缺乏计划性
脑电图异常 阵发性或弥散性θ波活动增加 θ波活动增多在睡眠时出现较多(提示觉醒不足)
心理特征:敏感、羞怯、不合群、容易兴 奋和激动、常伴有夜惊、遗尿等症状。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精神医学和心理学专业学生和老师必备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精神医学和心理学专业学生和老师必备

症状标准
• 多动
(1) 双手或双足常常不安稳,或坐着时蠕动; (2) 在课堂或其他要求保持座位的场合离开位子; (3) 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 (4) 游戏时常不适当地喧哗,难以安静地参与娱乐活动; (5) 表现出持久地活动过分,社会环境或别人地要求无法使患儿显著改观; (6) 常常说话过多。
学校和家庭) • 明显的损害: 社交、学业或职业 • 排除其它精神障碍
与ADHD的相关的误区
•孩子学习不好 多动症 •多动 多动症 •多动症 “精神病”
正常活泼儿童
• 正常活泼儿童尤其是学龄前期儿童,他们在生长发育 的过程中,天性活泼、调皮爱动、对新鲜事物或陌生 环境有好奇心,活动量较大,他们能够根据环境的要 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8
2.遗传学 ⑴ADHD的遗传度和精神分裂症相似0.7-0.8; ⑵父/母患ADHD的,其子女患ADHD的可能性是正常人
群的5~7倍; ⑶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1%~80%,双卵双生了为
29%~33%; ⑷在ADHD亲属中有1/5~2/5的人患ADHD; ⑸持续到成年的ADHD患者子女患ADHD的机率为50%。
与ADHD有关的特定基因:⑴3号染色体人类甲状腺受 体βgene的少见突变;⑵5号染色体多巴胺转运载体基因 (DAT1);⑶11号染色体多巴胺受体D4基因(DRD4)。
11 提纲
1
概述
2
临床表现
3
心理测查
4
诊断
5
治疗
6
预后
临床表现
12
ADHD的核心症状
注意缺陷
冲动
多动
注意缺陷(ATTENTION DEFICIT)
差 • 部分患儿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如视觉-空间位置障碍,左右分辩

儿保精神科c类量表测查内容

儿保精神科c类量表测查内容

儿保精神科c类量表测查内容
儿保精神科C类量表是一种常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诊断和评估的工具。

其测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儿童和青少年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校、班级等基本信息,以及病史等方面的信息。

2. 焦虑和抑郁症状:该量表可以测量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自责、无助感、紧张、害怕、担心和不安等。

3. 行为问题:该量表可以评估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包括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反社会行为、自闭行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等。

4. 社交和学习问题:该量表可以测量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交和学习问题,包括退缩、孤独、社交恐惧、学习困难等。

5. 家庭和环境问题:该量表可以评估儿童和青少年的家庭和环境问题,包括家庭冲突、家庭疏离、家庭暴力、贫困、社会压力等。

通过以上测查内容的评估,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学科建设的标准化指南

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学科建设的标准化指南

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学科建设的标准化指南
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学科建设的标准化指南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学科的发展而制定的一套指导性文件。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该指南中的标准化要求:
1. 学科目标和发展方向:指导学科的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明确学科的定位和重要性。

2. 课程设置:明确学科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内容和层次,确保学科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3. 教学资源:要求提供充足的教材、教辅资料和实践平台,为学科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条件。

4. 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包括具备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

5. 实践教学:要求学科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评估和考核:明确学科的评估和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准确的评估和考核体系。

7. 学科研究:鼓励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研究,推动学科的学术发展和创新。

8. 学科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流与合作,
促进学科的互补与共同发展。

9. 资金支持:要求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学科建设和发展。

10. 评估和监督:建立学科建设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定期对学科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学科建设的规范和有效性。

这些标准化指南可以作为学校、教育机构或相关部门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学科建设中的参考依据,确保学科的发展符合一定的要求和标准,提高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科的学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 & 鉴别诊断
• 诊断: 症状学诊断:3项临床特征 + 3岁前起病
• 排除: 其它广泛性发育障碍 儿童精神分裂症 特定感受性语言发育障碍
• 共病:需同时列出,如MR,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
选择治疗方案
• 行为分析治疗(ABA) • 结构化教育(TEACCH) • 地板时间(Floor time) •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 • 药物治疗
无可逃避的疾病
• 运动障碍研方向
观,一旦诊断意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抽动障碍其他神经发育障碍
I行CD为-与10味情通绪着常病障起孩!碍病子”于“少有年期的
侬伐讲清爽, 训练到后头只 有麻烦,天天 问侬“阿拉小 宁哪能艾伐好” 侬去回答伊!
BALABALA
要奈钢丝板刷特 伊拉脑子刷清爽, 再来安排训练治 疗,懂伐?!
神经发育障碍
附属儿科医院 心理科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神经发育障碍 — DSM-IV通常在婴儿儿童或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
• 智力障碍 — ICD-10精神发育迟滞
• 交流障碍
• 孤独谱系障碍 • 特定学习障碍
ICD-10心理发育障碍
• 运动障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ICD-10通常起病于少年期的
达能力
值得期待的预后
• 生活自理,自力更生 • 情绪稳定,平静满足
需普及的小贴士
• 孤独症是具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起病与环境因素无关 • 行为治疗 & 教育训练有效,提示环境有助于改善症状,提
高功能 • 药物不能治愈,但能控制对训练和社会适应有影响的行为
或情绪症状 • 除非有明确食物过敏表现,否则不需要限制饮食 • 没有证据表明孤独症与疫苗接种有关
社会交 往障碍
兴趣狭窄 行为刻板
Kanner’s三联征
感觉异常
味觉
视觉 触觉
听觉 痛觉
敏感
迟钝
愁云惨淡
乌云蔽目
• 何谓 “好”? • 何谓 “正常”? • 何谓 “和别人一样”?
越过云层,看到希望
治疗
• 综合干预:行为治疗,教育训练,药物治疗,艺术治疗等
重点?
• 目标:减少异常行为,发展适应性行为,促进语言发展和 人际沟通,发挥潜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生活
知识更新—DSM-5标准
• 分类改变 孤独症不再隶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而是隶属在精神发育 障碍下面,单独分类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Rett和Asperger综合征与被考划试出无诊关断系统
• 诊断标准改变 标准变为2个,社交障碍、重复有限的刻板行为,不再包 含言语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 Mental retardation, MR • 综合征:18岁前起病,智力低下,社会适应困难
这样啊?这真 的好吗?
哦,好吧
儿童孤独症
• 1943年由Kanner描述的发育性障碍 • 起病于婴幼儿期,男:女=4-5:1,患病率2-40/万 • 与多基因相关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
智力障碍
临床表现
感觉异常
特殊才能 语言发
育障碍
社会交 往障碍
兴趣狭窄 行为刻板
Kanner’s三联征
临床表现
• 无语言 • 交流障碍 • 刻板重复 • 单方面说话
• 分不清“你 我他”
• 语调语速异 常
语言发 育障碍
社会交 往障碍
兴趣狭窄 行为刻板
Kanner’s三联征
临床表现
语言发 育障碍
兴趣狭窄 行为刻板
社会交 往障碍
• 对人缺乏兴趣 • 7个月不能分辨
家人和陌生人
• 不会主动寻求 安慰
• 不会用目光, 表情,手势表 达愿望
应用行为分析治疗(ABA)
分解式操作教学 ①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skill)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
地练习 ②强化性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 ③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 ④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
结构化教育
•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 视觉提示主导 • 个体化任务及日程安排 • 结构化的程序安排模式 • 环境的功能性区分 • 个人工作室 • 引导病儿进入正常的活动程序和社会交往模式
What means
“最大限度地 适应社会生活”
活下去,尽 量活得好些
确定治疗目标
减少异常行为,发展适应性行为,促进语言发展和 人际沟通,发挥潜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生活
• 活下去----- 消除有严重伤害性的异常行为 • 独立生活----- 生活自理(吃喝拉撒,个人卫生,家务) • 娱乐活动----- 放松,无破坏性,被社会接受 • 沟通能力----- 表达自己需求,理解别人要求 • 工作----- 利用潜能,契合需求
地板时间
• 主要强调情绪培育是孩子学习和发展其它能力的重要基础 • 将儿童的情绪发展分为不同发展阶段 • 透过一对一活动形式,以孩子作主导,父母或治疗师参与及
响应孩子的行动 • 逐步与孩子建立关系,引发互动和沟通,提升孩子的学习动

图片交换沟通法
• 强调孤独症儿童与人沟通的自发性 • 循序渐进的训练阶段 • 借助增强物 • 图卡和句子尺辅助沟通 • 帮助患儿应付日常的社交和生活需要, 增强沟通动机和表
• 肢体语言,表 情语言异常
• 不会察言观色
Kanner’s三联征
临床表现
2-3岁前可 正常
语言发 育障碍
社会交 往障碍
兴趣狭窄 行为刻板
Kanner’s三联征
临床表现
执着的特殊兴趣
关注局部,忽视主要
语言发
社会交
育障碍不能接受新环境和往改障变碍
兴趣狭窄 行为刻板
Kanner’s三联征
临床表现
语言发 育障碍
• 抽动障碍其他神经发育障碍 行为与情绪障碍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神经发育障碍 — DSM-IV通常在婴儿儿童或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
• 智力障专碍业人—员IC:D-10精神发育迟滞
• 交流障定 晰碍位,定有性利清于
• 孤独谱制系定障诊碍疗目 ICD-10心理发育障碍 患儿家庭:
• 特定学标习,障确碍定科
评估
• 目的:诊断 & 治疗
• 类型: 临床评定量表
ADOS,ADI, DISCO等
能力评估
发育水平:Bayley,Gesell,PEP等 智力水平:WICS,CRT,PPVT等 社会生活能力:适应量表等
体格检查 & 辅助检查
• 目的:鉴别诊断 & 发现共患病 • 体格检查:体格发育,神经系统体检 • 听力检查 • 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头颅CT / MRI • 染色体,遗传代谢检查 • 营养指标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