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固有免疫应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K细胞的杀伤活性 生理条件下
抑制性受体占 主导地位
HLA-I类分子表达正常-不杀伤 (自身组织)
病理条件下
活化性受体占 HLA-I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杀伤
主导地位
(靶细胞)
32
两种受体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调节
33
识别HLA-I类分子的受体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
(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
26
抗原提呈作用
27
免疫调节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对免疫应答进行双向调节
IL-1、IFN-γ:促进T、B活化
TNFα:
促进CTL活化、增殖和分化
诱导肿瘤等靶细胞凋亡
IL-12、IL-18:激活NK细胞,促进T增殖、分化
IL-10: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活化
抑制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
28
自然杀伤细胞
(killer lectin-like receptor,KLR)
KIR2DL和 KIR 3DL
CD94/NKG2A
含ITIM,传导抑制信号,故属抑制性受体
KIR2DS和KIR 3DS
CD94/NKG2C
与DAP-12相接含ITAM,传导活化信号,故属活化 性受体
34
KIR家族抑制性和活化性受体结构
(natural killer, NK )
概念及表面标志 NK细胞表面重要受体 NK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杀 伤靶细胞的机制
29
概念及表面标志
NK?
一类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不需要抗原预 先致敏、不需MHC分子限制,可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淋 巴细胞。
表面标志 TCR-,mIg-,CD56+,CD16+
9
吞噬细胞 (phagocyte)
中性粒细胞 (小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 组织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
10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中数量最多(60%~ 70%)
寿命短 反应快的“职业杀手”
抵抗化脓性细菌和真菌 感染的主要效应细胞
14
Mφ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Mφ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5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具有的,能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 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调理性受体
IgGFcR和C3bR/C4bR
细胞因子受体
22
吞噬杀伤作用(非特异性)
吞噬细胞吞噬杀伤过程
23
介导炎症反应
Mφ
分泌
细胞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 MIP-1、MCP-1、IL-8
促炎症细胞因子 IL-1、TNFα、IL-6
24
Mφ的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
25
ADCC效应
Effector cell Ab
FcR
Target cell
表达Fc受体的免疫细胞(NK、M等)通过识别抗体的Fc 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第14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1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 御机制。
固有性免疫系统组成
组织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2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
3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MIC A/B 仅表达在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胃 癌和肺癌等上皮肿瘤细胞表面,而正常组织细胞 表达水平很低或缺失
35
两种受体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调节
36
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受体
活化性受体
配体: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表面成分 NKG2D 自然细胞毒性受体 NCR
Natural cytotoxicity receptor
37
NKG2D
配体——MHCI类链相关分子
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molecules A/B (MIC A/B)
(一)外屏障
(皮肤粘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二)内屏障
物理屏障 化学屏障 微生物屏障
血-脑屏障 血-胎屏障
4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5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6
血-脑屏障
7
血-胎屏障
基蜕膜
绒毛膜滋养层
8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NK细胞 树突状细胞 NKT细胞 γδT细胞 B1细胞 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等
30
NK细胞表面重要受体
NK细胞的活性受其表面多种调节性受体调控。 按其识别的配体性质分为:
识别HLA-I类分子的受体 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受体
31
识别HLA-I类分子的受体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ITIM,介导抑制信号的产生,抑制
NK细胞的杀伤活性
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 ITAM,介导活化信号的产生,活化
11
单核细胞
普通光镜
透射电镜
12
巨噬细胞 Mφ
13
单核吞噬细胞的分化和分布
骨髓
多能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血液
单核细胞
12~24h
组
织
巨噬细胞(Mφ) 结缔组织:组织细胞 肺:肺泡巨噬细胞 肝:枯否细胞 脾与淋巴结:游走与固定巨噬细胞 浆膜腔:胸、腹腔巨噬细胞 神经组织:小胶质细胞 骨:破骨细胞 关节:滑膜A型细胞 皮肤:郎格汉斯细胞
IFN-γR、GM-CSFR、MCP-1R等
16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PRR
Toll样受体
甘露糖受体
凝集素(MBL) C-反应蛋白
补体受体 (C3bR/C4bR )
细胞因子受体 IFNγR等
共刺激分子(B7、 CD40)
17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Mφ
识 别 病 原 体
18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PRR识别结合的配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病原体所共有特定分子结构
PAMP的特点 微生物特有的生存或致病所必需;
分布广泛;
19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PRR
膜型
Toll样受体(TLR) 甘露糖受体(MR) 清道夫受体(SR)
凝集素 MBL 分泌型 C-反应蛋白
PAMP
肽聚糖 磷壁酸 脂蛋白 LPS 鞭毛蛋白 甘露糖残基
20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wenku.baidu.com
损伤衰老凋亡的组织细胞表面
热休克蛋白 磷脂酰丝氨酸 线粒体 核酸等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DAMP)
21
Mφ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吞噬杀伤作用(非特异性) 介导炎症反应 杀伤靶细胞 抗原提呈作用 免疫调节
抑制性受体占 主导地位
HLA-I类分子表达正常-不杀伤 (自身组织)
病理条件下
活化性受体占 HLA-I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杀伤
主导地位
(靶细胞)
32
两种受体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调节
33
识别HLA-I类分子的受体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
(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
26
抗原提呈作用
27
免疫调节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对免疫应答进行双向调节
IL-1、IFN-γ:促进T、B活化
TNFα:
促进CTL活化、增殖和分化
诱导肿瘤等靶细胞凋亡
IL-12、IL-18:激活NK细胞,促进T增殖、分化
IL-10: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活化
抑制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
28
自然杀伤细胞
(killer lectin-like receptor,KLR)
KIR2DL和 KIR 3DL
CD94/NKG2A
含ITIM,传导抑制信号,故属抑制性受体
KIR2DS和KIR 3DS
CD94/NKG2C
与DAP-12相接含ITAM,传导活化信号,故属活化 性受体
34
KIR家族抑制性和活化性受体结构
(natural killer, NK )
概念及表面标志 NK细胞表面重要受体 NK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杀 伤靶细胞的机制
29
概念及表面标志
NK?
一类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不需要抗原预 先致敏、不需MHC分子限制,可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淋 巴细胞。
表面标志 TCR-,mIg-,CD56+,CD16+
9
吞噬细胞 (phagocyte)
中性粒细胞 (小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 组织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
10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中数量最多(60%~ 70%)
寿命短 反应快的“职业杀手”
抵抗化脓性细菌和真菌 感染的主要效应细胞
14
Mφ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Mφ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5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具有的,能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 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调理性受体
IgGFcR和C3bR/C4bR
细胞因子受体
22
吞噬杀伤作用(非特异性)
吞噬细胞吞噬杀伤过程
23
介导炎症反应
Mφ
分泌
细胞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 MIP-1、MCP-1、IL-8
促炎症细胞因子 IL-1、TNFα、IL-6
24
Mφ的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
25
ADCC效应
Effector cell Ab
FcR
Target cell
表达Fc受体的免疫细胞(NK、M等)通过识别抗体的Fc 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第14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1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 御机制。
固有性免疫系统组成
组织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2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
3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MIC A/B 仅表达在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胃 癌和肺癌等上皮肿瘤细胞表面,而正常组织细胞 表达水平很低或缺失
35
两种受体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调节
36
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受体
活化性受体
配体: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表面成分 NKG2D 自然细胞毒性受体 NCR
Natural cytotoxicity receptor
37
NKG2D
配体——MHCI类链相关分子
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molecules A/B (MIC A/B)
(一)外屏障
(皮肤粘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二)内屏障
物理屏障 化学屏障 微生物屏障
血-脑屏障 血-胎屏障
4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5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6
血-脑屏障
7
血-胎屏障
基蜕膜
绒毛膜滋养层
8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NK细胞 树突状细胞 NKT细胞 γδT细胞 B1细胞 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等
30
NK细胞表面重要受体
NK细胞的活性受其表面多种调节性受体调控。 按其识别的配体性质分为:
识别HLA-I类分子的受体 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受体
31
识别HLA-I类分子的受体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ITIM,介导抑制信号的产生,抑制
NK细胞的杀伤活性
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 ITAM,介导活化信号的产生,活化
11
单核细胞
普通光镜
透射电镜
12
巨噬细胞 Mφ
13
单核吞噬细胞的分化和分布
骨髓
多能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血液
单核细胞
12~24h
组
织
巨噬细胞(Mφ) 结缔组织:组织细胞 肺:肺泡巨噬细胞 肝:枯否细胞 脾与淋巴结:游走与固定巨噬细胞 浆膜腔:胸、腹腔巨噬细胞 神经组织:小胶质细胞 骨:破骨细胞 关节:滑膜A型细胞 皮肤:郎格汉斯细胞
IFN-γR、GM-CSFR、MCP-1R等
16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PRR
Toll样受体
甘露糖受体
凝集素(MBL) C-反应蛋白
补体受体 (C3bR/C4bR )
细胞因子受体 IFNγR等
共刺激分子(B7、 CD40)
17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Mφ
识 别 病 原 体
18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PRR识别结合的配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病原体所共有特定分子结构
PAMP的特点 微生物特有的生存或致病所必需;
分布广泛;
19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PRR
膜型
Toll样受体(TLR) 甘露糖受体(MR) 清道夫受体(SR)
凝集素 MBL 分泌型 C-反应蛋白
PAMP
肽聚糖 磷壁酸 脂蛋白 LPS 鞭毛蛋白 甘露糖残基
20
Mφ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wenku.baidu.com
损伤衰老凋亡的组织细胞表面
热休克蛋白 磷脂酰丝氨酸 线粒体 核酸等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DAMP)
21
Mφ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吞噬杀伤作用(非特异性) 介导炎症反应 杀伤靶细胞 抗原提呈作用 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