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湖南省株洲十八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与解析答案

合集下载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语文卷(带解析)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语文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语文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2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B .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针对亲子观众推出"故宫亲子数码艺术展"在台北市华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幕,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吸引家长与孩子,让家长与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C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通过对王熙凤翻云覆雨的语言描写来渲染她的情感变化和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在美国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年轻人的美谈,大家弹冠相庆,希望他能继续努力。

B.“非典”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C.这个平日不多说话,近一段时间却变了样,到处散布一些谣言,做一些坏事,真是危言危行,叫人鄙弃。

D.当前,各大院校自主招生如火如荼,吸引着无数学生。

为了能到心仪学校的青睐,不少学生在自荐表中写有溢美之词。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缔造撕杀名信片无济于事B.镣铐帐户协奏曲察言观色C.丰腴蛰居水蒸气不可估量D.雾霭沉缅瞭望哨繁芜丛杂4、下列各项加横线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沟壑(hè)天籁(là)敛裾(jū)绿林豪客(lǜ)B.椽子(chuán)解数(jiě)恪守(gè)舳舻千里(zhú)C.倔强(juè)贮藏(chǔ)憎恶(zèng)廿四桥(niàn)D.祈求(qí)游说(shuì)猗郁(yī)怏怏不乐(yàng)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B、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一座大桥所需的时间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D、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3、以下各种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时间B、“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的都是时间C、“第1秒末”“最后1秒”指的都是时刻D、轮船船务员说本船离港时间为17点25分指的是时间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D、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5、北京时间9月20日晚,在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复出的中国飞人刘翔表现可谓惊艳全场。

他以13秒15的成绩惜败美国名将特拉梅尔屈居亚军!特拉梅尔的夺冠成绩也是13秒15,因其有效部位率先冲过终点而笑到最后!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冲线时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B、在比赛中,路程就是位移C、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8.37m/sD、在比赛中,运动员认为终点线向自己匀速运动6、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上升最大高度为20m,其位移大小等于5m的时间有几个()A.一个解B.两个解 C.三个解D.四个解7、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 km/h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 km/h8、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1、a2,则由图可知()A.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B .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 .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9、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神舟九号”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关于以上消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时37分”表示是时刻B .“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位移和路程都为零C .在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的过程中,不可以把“神舟九号”看成质点D .“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平均速度也不为零10、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继续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11.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 跑了63 m,7 s 末到7.1 s 末跑了0.92 m ,跑到终点共用10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10 m/sB .运动员在前7 s 的平均速度是9m/sC .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m/sD .运动员跑到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 m/s1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在前3 s 内质点一直做变速直线运动B .在1~3 s 内质点做加速度a =-2 m/s2的变速直线运动C .在2~3 s 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填空题(共17分)13、(4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 打点计时器和 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源。

(完整版)湖南省株洲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完整版)湖南省株洲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 2016-2017 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一试题时量 60 分钟总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每题 3 分,共 60 分)1.历史上第一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颠覆“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的物理学家是A.阿基米德 B .牛顿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2.以下属于矢量的物理量是A.行程 B .质量 C .时间 D .重力加快度3.以下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的是A.秒 B .牛顿 C .千克 D .米4.对于力的下陈述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能够走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 .力的大小能够用天平丈量5.对于协力与分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协力和分力是物体同时遇到的力B.互相作用的物体间的一对作使劲的协力为零C.协力是对各分力共同作用成效的等效替代D.协力比分力大6.F1、 F2是力 F 的两个分力,若F=10 N ,则以下不行能是 F 的两个分力的是A.F1= 10 NF 2=10 N B.F1= 20 NF 2=20 NC.F1= 2 NF2= 6 N D.F1= 20 NF 2=30 N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自由着落的物体完整失重,没有惯性 B .竖直上抛的物体没有惯性C.汽车内行驶时没有惯性,刹车时有惯性D.以上物体都有惯性8.对于时间、时辰的含义,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第3s 初是一段时间间隔,这段时间为1sB.第5s 末与第6s 初是指同一时辰C.4s 内与第 4s 内是指同一时间间隔D.第2s 内是一段时间间隔,这段时间为2s9.以下说法中表示均匀速度的是A.小球第 3 s 末的速度是 6 m/s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经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汽车车速里程表指示的速度是100km/h10.对于速度与加快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速度变化越快,加快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越大,加快度就越大C.速度为零时,加快度也为零D.速度最大时,加快度也最大11.对于自由落体加快度g,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重的物体的g值大 B . g 值在任何地方同样大C.g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 D .同一地址,轻重物体的 g 值同样大12.一物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t 0 时的速度为2m/s, t 1s时的速度为4m/s,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的加快度为A.2m/ s B .-2m/s C . -2m/s 2 D .2m/s 213.以下图,用水平力 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 F 增大时A.墙对铁块的弹力减小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F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14.某实验小组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试验中,分别对两条不一样的轻质弹簧 a 和 b 进行研究,获得弹力 F 与弹簧长度l 的关系图像以下图。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科班)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科班)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6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年级 理科物理试题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为零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可以为零C .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D .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2.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1v ,水流的速度为2v 。

为使船行驶到河正对岸的码头,则1v 相对2v 的方向应为( )3.如图所示,飞机做俯冲运动时,在最低点附近做半径r=200m 的 圆周运动,如果飞行员的质量为m=60kg ,飞机经过最低点P 的 速度 =100m/s,则飞行员处于_________状态,这时飞行员对 座位的压力________ (g =10m / s 2),( ) A .超重 3000 N B .超重 3600 N C .失重 3000 N D .失重 3600 N4.关于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说法:(1)合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加;(2)合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减少;(3)合力做负功,物体动能增加;(4)合力做负功,物体动能减少。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1)(2) B.(2)(3) C.(3)(4) D.(1)(4) 5.下列属于矢量的是( )A .功B .动能C .重力势能D .万有引力6.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A 轮的半径是B 轮的半径的2倍,P 是A 轮边缘上的一点,Q 是B 轮边缘上的一点。

当皮带轮转动时(皮带与两轮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 ( )A .P 点和Q 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B .P 点和Q 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C .P 点和Q 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1D .P 点和Q 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7.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则( )A .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离地心的距离可以按需要选择不同值B .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C .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D .它只能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以按需要选择不同值8.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Km 和100Km ,运动速率分别为v 1和v 2,那么v 1和v 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 )( )A.19181819 9.如图所示,三个斜面高度相同,倾角分别为30O、 45O、60O,让同一个小球分别从三个斜面的顶端沿斜面滑到底端,重力对小球做的功分别为1W 、2W 、3W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1W <2W <3WB .1W =2W <3WC . 1W =2W >3W D. 1W =2W =3W 10.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 .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 .做功的时间越长,功率一定越小D .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11.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橡皮筋对原来静止的小车做的功为W ,小车获得的速度为v ,∝为正比符号,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W ∝vB .W ∝v 3C .W ∝vD .W ∝v 21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s 末和2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B .1s 末和2s 末的速度之比为1:2C .1s 末和2s 末的加速度之比为1:3D .1s 末和2s 末的动能之比为1:2 13.如图所示,蜡块R 可以在两端封闭、注满清水的竖直玻璃管中匀速上升。

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3—200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04、1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杨守文一、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满分30分。

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的序号选出,并填入“答题页”的表格中。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离开手后,仍然受到向上的冲力B .静止放在斜面上的书本,书本受到的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C .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可能没有摩擦力,但一定会有弹力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 .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C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 .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3、2003年10月15日9时30分我国利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并于次日6时23分成功落地回收,宇航员杨利伟安全返回.神州五号回收舱在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图线中,表示匀减速运动的是4、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F 1、F 2 ,与其合力F 的关系是 A .F 的大小随F 1、F 2 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B .F 的大小随F 1、F 2 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C .F 的大小一定大于F 1、F 2 中最大者 D .F 的大小不能小于F 1、F 2 中最小者5、放在光滑斜面上的木块实际受到的力有A .只受重力B .重力和支持力C .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D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 6、如图所示,两根轻绳AO 与B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相等,轻绳长度AO>BO ,若把电灯的重力逐渐加大,则A .AO 绳先被拉断B .BO 绳先被拉断C .AO 、BO 绳同时被拉断D .AO 、BO 绳谁先被拉断是不一定的、随机的 7、关于惯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 B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C .受力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D .静止的物体受到力作用运动后,惯性消失8、一个物体从长度是L 、高度是h 的光滑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物体滑到斜面下端B 时的速度的大小为 A . gh B. 2gh C . gL D. 2gL9、石块从地面上方高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速度的一半时,石块下落的高度是A. H 4B. 3H 8C. H 2D. 3H 410、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达到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假设整个运动过程中,子弹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整个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A .先变大后变小B .始终变大C .先减小后增大D .始终变小二、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满分20分。

湖南省株洲十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十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十八中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半径为3的球的表面积为()A.3πB.9πC.12πD.36π2.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A.B. C.πD.3.直线4x﹣2y+5=0的斜率是()A.2 B.﹣2 C.5 D.﹣54.已知直线l过点(0,7),且与直线y=﹣4x+2平行,则直线l的方程为()A.y=﹣4x﹣7 B.y=4x﹣7 C.y=﹣4x+7 D.y=4x+7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一条直线垂直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B.若一条直线平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垂直一个平面,则过这条直线的所有平面都与这个平面垂直D.若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都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6.已知点A(1,1),B(3,3),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A.y=﹣x+4 B.y=x C.y=x+4 D.y=﹣x7.圆心为(1,﹣2),半径为4的圆的方程是()A.(x+1)2+(y﹣2)2=16 B.(x﹣1)2+(y+2)2=16 C.(x+1)2+(y﹣2)2=4 D.(x﹣1)2+(y+2)2=4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A1C1⊥AD B.D1C1⊥ABC.AC1与DC成45°角D.A1C1与B1C成60°角9.下列关于直线l,m与平面α,β的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l⊂β且α⊥β,则l⊥αB.若l⊥β,且α∥β,则l⊥αC.若l⊥β且α⊥β,则l∥αD.α∩β=m且l∥m,则l∥α10.圆x2+y2﹣2x=0的圆心到直线y=x+1的距离是()A.1 B.2 C.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1),B (4,3,﹣1),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2.经过点A(0,3),且与直线y=﹣x+2垂直的直线方程是.13.若直线x+y+m=0与圆x2+y2=m相切,则m为.14.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B1D1面积为,三棱锥A﹣A1B1D1的体积为.15.已知直线l:x+ay﹣1=0(a∈R)是圆C:x2+y2﹣4x﹣2y+1=0的对称轴.过点A(﹣4,a)作圆C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则|AB|=.三.解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已知两直线l1:3x+y+1=0,l2:x+y﹣1=0相交于一点P,(1)求交点P的坐标.(2)若直线l过点P且与直线l1垂直,求直线l的方程.17.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平面BCD,BC⊥BD,BC=3,BD=4,直线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45°,点E,F分别是AC,AD的中点.(1)求证:EF∥平面BCD;(2)求三棱锥A﹣BCD的体积.18.已知点O(0,0),A(4,0),B(0,3)为矩形的三个顶点,求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的方程.19.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A(1,1)和B(2,﹣2),且圆心C在直线L:x﹣y+1=0上,求圆C的标准方程.四、附加题(共50分)20.已知圆C和y轴相切,圆心在直线x﹣3y=0上,且被直线y=x截得的弦长为,求圆C的方程.21.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当x≤0时,f(x)=x2+2x.(1)现已画出函数f(x)在y轴左侧的图象,如图所示,请补出完整函数f(x)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函数f(x)的增区间;(2)写出函数f(x)的解析式和值域.2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2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Ⅰ)证明:PA⊥BD(Ⅱ)设PD=AD=1,求棱锥D﹣PBC的高.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十八中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半径为3的球的表面积为()A.3πB.9πC.12πD.36π【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综合法;球.【分析】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直接计算即可.【解答】解:∵球的半径r=3,∴球的表面积S=4π×32=36π,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球的表面积的计算,要求熟练掌握球的面积公式,比较基础.2.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A.B. C.π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力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圆柱,求出底面半径,和母线长,代入圆柱侧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力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圆柱,∵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圆柱的底面直径和母线长均为1,故圆柱的底面周长为:π,故圆柱的侧面面积为:π×1=π,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体积和表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该几何体的形状.3.直线4x﹣2y+5=0的斜率是()A.2 B.﹣2 C.5 D.﹣5【考点】直线的斜率.【专题】转化思想;直线与圆.【分析】利用直线一般式求直线斜率的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直线4x﹣2y+5=0的斜率是=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斜率,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4.已知直线l过点(0,7),且与直线y=﹣4x+2平行,则直线l的方程为()A.y=﹣4x﹣7 B.y=4x﹣7 C.y=﹣4x+7 D.y=4x+7【考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设过P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方程是y=﹣4x+m把点P(0,7)代入可解得m,从而得到所求的直线方程,【解答】解:设过P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方程是y=﹣4x+m,把点P(0,7)代入可解得m=7,故所求的直线方程是y=﹣4x+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的方法.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一条直线垂直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B.若一条直线平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垂直一个平面,则过这条直线的所有平面都与这个平面垂直D.若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都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综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立体几何.【分析】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判断选项A,B,C的正误,而可以知道选项D中的两直线,可能相交,可能异面,可能平行,从而可判断D错误,这样便可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A.若一条直线垂直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才能得到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该选项错误;B.若平面外一条直线平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才能得到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该选项错误;C.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该命题正确,∴该选项正确;D.该命题需加上条件,“在同一平面内”,否则这两直线不一定平行,∴该命题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空间中直线和直线垂直的概念.6.已知点A(1,1),B(3,3),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A.y=﹣x+4 B.y=x C.y=x+4 D.y=﹣x【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中点坐标公式.【专题】直线与圆.【分析】由已知得AB的中点C(2,2),k AB==1,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k=﹣1,由此能求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解答】解:∵点A(1,1),B(3,3),∴AB的中点C(2,2),k AB==1,∴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k=﹣1,∴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2=﹣(x﹣2),整理,得:y=﹣x+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7.圆心为(1,﹣2),半径为4的圆的方程是()A.(x+1)2+(y﹣2)2=16 B.(x﹣1)2+(y+2)2=16 C.(x+1)2+(y﹣2)2=4 D.(x﹣1)2+(y+2)2=4【考点】圆的标准方程.【专题】计算题;对应思想;演绎法;直线与圆.【分析】根据已知圆心坐标和半径,可得答案.【解答】解:圆心为(1,﹣2),半径为4的圆的方程是(x﹣1)2+(y+2)2=1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圆的标准方程,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A1C1⊥AD B.D1C1⊥ABC.AC1与DC成45°角D.A1C1与B1C成60°角【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棱柱的结构特征.【分析】由题意画出正方体的图形,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由题意画出如下图形:A.因为AD∥A1D1,所以∠C1A1D1即为异面直线A1C1与AD所成的角,而∠C1A1D1=45°,所以A错;B.因为D1C1∥CD,利平行公理4可以知道:AB∥CD∥C1D1,所以B错;C.因为DC∥AB.所以∠C1AB即为这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而,所以C错;D.因为A1C1∥AC,所以∠B1CA即为异面直线A1C1与B1C所成的角,在正三角形△B1CA 中,∠B1CA=60°,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体的特征,还考查了异面直线的夹角的定义即找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往往平移直线然后把角放入同一个平面内利用三角形求解.9.下列关于直线l,m与平面α,β的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l⊂β且α⊥β,则l⊥αB.若l⊥β,且α∥β,则l⊥αC.若l⊥β且α⊥β,则l∥α D.α∩β=m且l∥m,则l∥α【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对于A,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可知,只要当l与两面的交线垂直时才有l⊥α;对于B,根据若一条直线垂直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一定垂直与另一个;对于C,若l⊥β,α⊥β,则l∥α或l⊂α;对于D,若l∥m,且α∩β=m,则l∥α或l⊂α【解答】解:对于A,若l⊂β,且α⊥β,则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可知,只要当l与两面的交线垂直时才有l⊥α,所以A错;对于B,根据若一条直线垂直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一定垂直与另一个,即若l⊥β,α∥β,l⊥α;B正确对于C,若l⊥β,α⊥β,则l∥α或l⊂α,所以C错对于D,若l∥m,且α∩β=m,则l∥α或l⊂α,所以D错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0.圆x2+y2﹣2x=0的圆心到直线y=x+1的距离是()A.1 B.2 C.D.【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圆心坐标,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求解.【解答】解:先把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x﹣1)2+y2=1,∴圆心坐标为(1,0),∴圆心到直线y=x+1的距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标准方程形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应注意吧方程化为一般式.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1),B (4,3,﹣1),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考点】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专题】对应思想;定义法;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A,B两点的坐标,代入空间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点A(1,0,﹣1),B (4,3,﹣1),∴A、B两点之间的距离d==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2.经过点A(0,3),且与直线y=﹣x+2垂直的直线方程是y=x+3.【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设与直线y=﹣x+2垂直的直线方程为y=x+m,把点A(0,3)代入解出m即可.【解答】解:设与直线y=﹣x+2垂直的直线方程为y=x+m,把点A(0,3)代入可得:3=0+m,解得m=3.∴要求的直线方程为:y=x+3.故答案为:y=x+3.【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互垂直的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13.若直线x+y+m=0与圆x2+y2=m相切,则m为2.【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算出圆的圆心和半径,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式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之即可得到实数m的值.【解答】解:∵圆x2+y2=m的圆心为原点,半径r=∴若直线x+y+m=0与圆x2+y2=m相切,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解之得m=2(舍去0)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给出直线与圆相切,求参数m的值.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知识,属于基础题.14.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B1D1面积为,三棱锥A﹣A1B1D1的体积为.【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B1D1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由此能求出△AB1D1面积和三棱锥A﹣A1B1D1的体积.【解答】解:∵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B1D1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1D1面积S==.===.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5.已知直线l:x+ay﹣1=0(a∈R)是圆C:x2+y2﹣4x﹣2y+1=0的对称轴.过点A(﹣4,a)作圆C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则|AB|=6.【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分析】利用配方法求出圆的标准方程可得圆心和半径,由直线l:x+ay﹣1=0经过圆C的圆心(2,1),求得a的值,可得点A的坐标,再利用直线和圆相切的性质求得|AB|的值.【解答】解:由圆C:x2+y2﹣4x﹣2y+1=0得,(x﹣2)2+(y﹣1)2 =4,所以C(2,1)为圆心、半径为2,由题意可得,直线l:x+ay﹣1=0经过圆C的圆心(2,1),故有2+a﹣1=0,得a=﹣1,则点A(﹣4,﹣1),即|AC|==,所以切线的长|AB|===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圆的切线长的求法,解题时要注意圆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相切的性质的合理运用,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已知两直线l1:3x+y+1=0,l2:x+y﹣1=0相交于一点P,(1)求交点P的坐标.(2)若直线l过点P且与直线l1垂直,求直线l的方程.【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专题】数形结合;转化思想;直线与圆.【分析】(1)联立,解得P即可得出.(2)由直线l与直线l1垂直,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x﹣3y+m=0,把点P代入即可得出.【解答】解:(1)联立,解得P(﹣1,2).(2)∵直线l与直线l1垂直,∴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x﹣3y+m=0,把点P代入可得:﹣1﹣3×2+m=0,解得m=7.∴直线l的方程为:x﹣3y+7=0.【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的交点求法、相互垂直的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7.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平面BCD,BC⊥BD,BC=3,BD=4,直线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45°,点E,F分别是AC,AD的中点.(1)求证:EF∥平面BCD;(2)求三棱锥A﹣BCD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由中位线定理可得EF∥CD,故EF∥平面BCD;(2)以BCD为底面,则棱锥的高为AB,代入体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点E,F分别是AC,AD的中点,∴EF∥CD,又∵EF⊄平面BCD,CD⊂平面BCD,∴EF∥平面BCD.(2)∵AB⊥平面BCD,∴∠ADB为直线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ADB=45°,∴AB=BD=4,∵BC⊥BD,∴S△BCD==6.∴三棱锥A﹣BCD的体积V==8.【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棱锥的体积计算,属于基础题.18.已知点O(0,0),A(4,0),B(0,3)为矩形的三个顶点,求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的方程.【考点】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专题】方程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分析】利用截距式可得对角线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得对角线AB的中点M(2,),即可得出另一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方程.【解答】解:对角线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即3x+4y﹣12=0.∵对角线AB的中点M(2,),∴另一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x,因此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3x+4y﹣12=0,y=x.【点评】本题考查了截距式、中点坐标公式、斜率计算公式,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9.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A(1,1)和B(2,﹣2),且圆心C在直线L:x﹣y+1=0上,求圆C的标准方程.【考点】圆的标准方程.【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设圆心坐标为C(a,a+1),根据A、B两点在圆上利用两点的距离公式建立关于a 的方程,解出a值.从而算出圆C的圆心和半径,可得圆C的方程.【解答】解:∵圆心在直线x﹣y+1=0上,∴设圆心坐标为C(a,a+1),根据点A(1,1)和B(2,﹣2)在圆上,可得=,解之得a=﹣3∴圆心坐标为C(﹣3,﹣2),半径r=5因此,此圆的标准方程是(x+3)2+(y+2)2=25.【点评】本题给出圆C满足的条件,求圆的方程.着重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圆的标准方程等知识,属于基础题.四、附加题(共50分)20.已知圆C和y轴相切,圆心在直线x﹣3y=0上,且被直线y=x截得的弦长为,求圆C 的方程.【考点】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圆心在直线x﹣3y=0上,设出圆心坐标,再根据圆与y轴相切,得到圆心到y轴的距离即圆心横坐标的绝对值等于圆的半径,表示出半径r,然后过圆心作出弦的垂线,根据垂径定理得到垂足为弦的中点,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圆心到直线y=x的距离d,由弦长的一半,圆的半径r及表示出的d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t 的值,从而得到圆心坐标和半径,根据圆心和半径写出圆的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圆心为(3t,t),半径为r=|3t|,则圆心到直线y=x的距离d==|t|,由勾股定理及垂径定理得:()2=r2﹣d2,即9t2﹣2t2=7,解得:t=±1,∴圆心坐标为(3,1),半径为3;圆心坐标为(﹣3,﹣1),半径为3,则(x﹣3)2+(y﹣1)2=9或(x+3)2+(y+1)2=9.【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根据题意设出圆心坐标,找出圆的半径是解本题的关键.21.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当x≤0时,f(x)=x2+2x.(1)现已画出函数f(x)在y轴左侧的图象,如图所示,请补出完整函数f(x)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函数f(x)的增区间;(2)写出函数f(x)的解析式和值域.【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值域;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专题】计算题;作图题.【分析】(1)因为函数为偶函数,故图象关于y轴对称,由此补出完整函数f(x)的图象即可,再由图象直接可写出f(x)的增区间.(2)可由图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x>0时的解析式,也可利用偶函数求解析式,值域可从图形直接观察得到.【解答】解:(1)因为函数为偶函数,故图象关于y轴对称,补出完整函数图象如有图:所以f(x)的递增区间是(﹣1,0),(1,+∞).(2)设x>0,则﹣x<0,所以f(﹣x)=x2﹣2x,因为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所以f (﹣x)=f(x),所以x>0时,f(x)=x2﹣2x,故f(x)的解析式为值域为{y|y≥﹣1}【点评】本题考查分段函数求解析式、作图,同时考查函数的函数的奇偶性和值域等性质.2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出;(2)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出.【解答】解:(1)原式=﹣1﹣+=﹣1﹣+=.(2)原式=+lg(25×4)+2==.【点评】本题考查了指数幂与对数的运算性质,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Ⅰ)证明:PA⊥BD(Ⅱ)设PD=AD=1,求棱锥D﹣PBC的高.【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计算题;证明题;综合题.【分析】(Ⅰ)因为∠DAB=60°,AB=2AD,由余弦定理得BD=,利用勾股定理证明BD⊥AD,根据PD⊥底面ABCD,易证BD⊥PD,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证PA⊥BD;(II)要求棱锥D﹣PBC的高.只需证BC⊥平面PBD,然后得平面PBC⊥平面PBD,作DE⊥PB 于E,则DE⊥平面PBC,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DE的长.【解答】解:(Ⅰ)证明:因为∠DAB=60°,AB=2AD,由余弦定理得BD=,从而BD2+AD2=AB2,故BD⊥AD又PD⊥底面ABCD,可得BD⊥PD所以BD⊥平面PAD.故PA⊥BD.(II)解:作DE⊥PB于E,已知PD⊥底面ABCD,则PD⊥BC,由(I)知,BD⊥AD,又BC∥AD,∴BC⊥BD.故BC⊥平面PBD,BC⊥DE,则DE⊥平面PBC.由题设知PD=1,则BD=,PB=2.根据DE•PB=PD•BD,得DE=,即棱锥D﹣PBC的高为.【点评】此题是个中档题.考查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点到面的距离,查了同学们观察、推理以及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2016年4月6日。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6年下学年期末考试试卷暨必修1模块结业考试高一年级物理时量 60分钟总分 100分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60分)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2.下列属于矢量的物理量是A.路程 B.质量 C.时间 D.重力加速度3.下列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的是A.秒 B.牛顿 C.千克 D.米4.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5.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和分力是物体同时受到的力B.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一对作用力的合力为零C.合力是对各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的等效替换D.合力比分力大6.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10 N,则下列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的是A.F1=10 N F2=10 N B.F1=20 N F2=20 NC.F1=2 N F2=6 N D.F1=20 N F2=30 N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物体完全失重,没有惯性B.竖直上抛的物体没有惯性C.汽车在行驶时没有惯性,刹车时有惯性D.以上物体都有惯性8.关于时间、时刻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3s初是一段时间间隔,这段时间为1sB.第5s末与第6s初是指同一时刻C.4s内与第4s内是指同一时间间隔D.第2s内是一段时间间隔,这段时间为2s9.以下说法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 .小球第3 s 末的速度是6 m/s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 .汽车车速里程表指示的速度是100km/h 10.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 .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D .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也最大 11.关于自由落体加速度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的物体的g 值大B .g 值在任何地方一样大C .g 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D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1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t =时的速度为2m/s ,1s t =时的速度为4m/s ,规定初速 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的加速度为A .2m/sB .-2m/sC .-2m/s 2D .2m/s 213.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 增大时 A .墙对铁块的弹力减小 B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 D .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14.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试验中,分别对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 和b 进行探究,得到弹力F 与弹簧长度l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湖南省株洲十八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文) 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十八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文)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十八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文)一、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写在答卷上对应的表格中.1.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 )A.m/s B.m/s2C.kg D.N2.下列给定的物理量不是矢量的是()A.速度 B.加速度C.摩擦力D.路程3.大小分别为30N和25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 A.F=55N B.25N≤F≤30N C.55N≥F≥25N D.5N≤F≤55N4.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5.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B.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小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不受了D.不论超重或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6.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种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的转移B.三种方式都产生了新电荷C.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D.摩擦起电、接触起电要求都要接触,而感应起电不要接触7.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中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下列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风扇B.电视机C.洗衣机D.电饭煲8.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如保持它们间的距离不变,将每个的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作用力大小变为( )A.B.C.2F D.4F9.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B.法拉第C.赫兹 D.焦耳10.关于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磁感线分布,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B.C.D.11.油罐车底部装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其目的是( )A.向外界散热B.作为油罐车标志C.接地放电,避免电荷积累D.发出响声,起警示作用12.某同学画的表示磁场B、电流I和安培力F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B.C.D.二、填空题.(本题8分,每空1分.将正确答案填入对应位置才得分)13.一个质量为70kg的人在电梯中用体重计称重,电梯静止时,体重计读数是__________N;当电梯以a=0。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班级 姓名 座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 .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2.甲、乙两辆汽车,初速度相同,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甲车在3s 内前进18m 停止,乙车在制动1.5s 后停止,则乙前进的距离为( ) A . 9m B . 18m C . 36m D . 72m3.如图所示,人用手托着质量为m 的苹果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苹果与手掌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对苹果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B .手对苹果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C .手对苹果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左上方D .手对苹果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4.如图所示,梅州龙归寨瀑布是梅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落差80m ,被誉为“粤东第一瀑”,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运动,g 取10m/s 2,则( )A .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最长时间为sB .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最长时间为4sC .瀑布落地的最大速度为20m/sD .瀑布落地的最大速度为80m/s5.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假设整个运动过程中,子弹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则整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6.如图所示,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台阶面水平,扶手是成一定倾角的斜面.某顾客乘坐扶梯,随手将一小物体放在了倾斜扶手上,人、物体随梯一起匀速运动.匀速上行时,人受摩擦力为F 1,扶手上物体受摩擦力为F 2;加速上行时,人受摩擦力为F 3,扶手上物体受摩擦力为F 4.关于这些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F 2均为零 B .F 1、F 2均沿扶手向上 C .F 3、F 4均沿扶手向上 D .F 1为零,F 3沿水平方向7.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如图所示.(已知 cos 53°=0.6,sin 53°=0.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53mgB.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53mgC.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gD.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5g8.物块A1、A2、B1、B2的质量均为m,A1、A2用一轻杆连接,B1、B2用轻质弹簧连接.两个装置都放在水平的支托物M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今突然迅速地撤去支托物M,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所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B1、B2所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则 ( )A.f1=0,f2=2mg;F1=0,F2=2mgB.f1=mg,f2=mg;F1=0,F2=2mgC.f1=0,f2=2mg;F1=mg,F2=mgD.f1=mg,f2=mg;F1=mg,F2=mg(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9.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为零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越大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其速度变化一定越快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可能增大10.如图所示,当车厢向前加速前进时,物体M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厢加速度增加时,则( )A.静摩擦力增加B.车厢竖直壁对物体的弹力增加C.物体M相对于车厢是运动的D.车厢对物体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11.物体A、B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的C.在5 s内B物体的位移大于A物体的位移D.图中交点表示5 s末A、B两物体相遇1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2s内速度与4~5s内速度方向相反B.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1.5 m/s2C.4~6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D.0~2s内和4~6s内加速度的方向相反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13.“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F′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所测得的结果。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物理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物理试题及答案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5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理科物理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

本题共 20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60分.1-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20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零分。

请将选出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两个带电物体的带电量分别为Q 1=+5c ,Q 2=-2c 。

当两物体接触之后,它们的总带电量为( )A .7 cB .5 cC .2 cD .3c2.在下列用电器中,哪些属于纯电阻电器( )A .电扇和电吹风.B .白炽灯、电热毯和电炒锅.C .洗衣机和电冰箱.D .电解槽.3.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场中A 、B 两点电势分别用φA 、φB 表示,则:()A . φa >φbB . φa <φbC . φa =φbD .无法确定4.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半径为r 的空心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试比较金属球内部a 、b 三点的场强大小:()A .E a >E bB .E a <E bC .E a =E b =0D .无法确定5.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场强度的单位是()A .牛/库B .牛/焦C .焦/库D .库/牛6.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

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A .F/4B .F/2C .2FD .4F a bQ7.在如图所示水平向右的电场中,带电粒所受力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放正电荷,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B、a点放正电荷,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C、a点放负电荷,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D、a点放负电荷,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8.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越多,电容就越大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越多,电容就越小C.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越高,电容就越大D.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与所带电量无关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B. 电场是一种特殊物质,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D. 电荷只有通过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10.关于电场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B. 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任何两条电场线都不会相交C. 电场线是人们假设的,用以形象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客观上并不存在D. 电场线是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无穷远或负电荷11.为了防止静电危害,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油罐车上拖一条与地面接触的铁链B.飞机的机轮用导电橡胶做轮胎C.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丝导电纤维D.尽可能保持纺织印染厂空气干燥12.一个电子在电场中由A运动到B克服电场力做功30eV,则()A.电子的电势能不变B.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30eV C.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30eVD .无法判断13.平行板电容器,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而其它条件不变时,其电容的变化是()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14.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如图,在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 .电场力对电荷不做功B .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C .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D .电荷的电势能不变15.如图所示,带箭头的曲线表示一个带负电粒子通过一个点电荷Q 所产生的电场时的运动轨迹,虚线表示点电荷电场的两个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等势面U A <UB ,粒子动能E KA >E KBB .等势面U A <U B ,粒子动能E KA <E KBC .等势面U A >U B ,粒子动能E KA <E KBD .等势面U A .>U B ,粒子动能E KA >E KB16.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

湖南省株洲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湖南省株洲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第 1 页 共 13 页
2019-2020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4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1.(4分)关于物理量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
C .位移和路程都能描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D .平均速度可以用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解答】解:A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 正确;
B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B 错误;
C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描述物体运动轨迹长度的物理量,故C 错误;
D 、平均速度可以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故D 错误;
故选:A 。

2.(4分)拿一个长约1.5m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
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的一样快
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解答】解:A 、玻璃筒内有空气时,形状和质量都不同的几个物体不同时下落,是因为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不同,导致加速度不同。

故A 、B 错误。

C 、玻璃筒内没有空气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高度相同,加速度都为g
,所。

2017-2018学年湖南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湖南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体育课上小明在周长为400m的环形跑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该点,则小明的( )A. 位移大小是0,路程是400mB. 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400mC. 位移大小是400m,路程是0D. 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0【答案】A【解析】小明在周长为400m的圆形轨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该点,初末位置重合,所以位移为0,路程等于周长,即s=400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答案】C【解析】高速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A可知速度变化大,即可能所用时间很长,所以加速度不一定大,B错误;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正确;竖直上抛运动,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是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点睛】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一定要注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大,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 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A. 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B.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C.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D. 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距离或某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平均速度对应段(包括时间段和位移段),瞬时速度对应点(包括时间点和位置点).解: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距离或某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平均速度对应段(包括时间段和位移段),瞬时速度对应点(包括时间点和位置点).A、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在时间上是段,故其速度为平均速度.故A正确.B、子弹射出枪口中的枪口是一个点,故该速度是瞬时速度.故B错误.C、雨滴落到地面,地面是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点,故该速度是瞬时速度.故C错误.D、运动员冲过终点,终点是一个点,故该速度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A.【点评】深刻而准确的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4. 鸡蛋与桌面相碰,蛋壳破裂。

株洲十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文科)

株洲十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文科)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十八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文科)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填入对应的方框内,每小题3分,15个小题,共45分)1.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为零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可以为零C.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不一定改变D.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2.物体经过位置A时,速度v的方向和它受到合力F的方向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是()A.轨迹①B.轨迹②C.轨迹③D.轨迹①、②、③都有可能3.关于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分运动的速度B.合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分运动的加速度C.合运动与分运动没有关系D.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4.如图所示,将一个小钢珠(可视为质点)从平台上沿水平方向弹出,小钢珠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测出小钢珠离开平台时的初速度v0,只需要下列哪一件器材()A.天平 B.弹簧测力计C.刻度尺D.秒表5.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A轮的半径大于B轮的半径,P是A轮边缘上的一点,Q是B 轮边缘上的一点.当皮带轮转动时(皮带与两轮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A.P点的线速度大小大于Q点的线速度大小B.P点的线速度大小等于Q点的线速度大小C.P点的角速度大于Q点的角速度D.P点的角速度等于Q点的角速度6.把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使小球沿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漏斗壁的支持力B.重力、漏斗壁的支持力及向心力C.重力、漏斗壁的支持力、摩擦力及向心力D.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7.关于行星的运动及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B.所有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都相同C.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8.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开普勒、卡文迪许 B.牛顿、伽利略C.牛顿、卡文迪许D.开普勒、伽利略9.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实现了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当探测器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时(h等于月球半径R),受到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则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表面时受到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A.F B.2F C.3F D.4F10.我国于2011年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飞船相继与之成功对接.后来发射的“神舟十号”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了对接.如图所示,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比“神舟十号”的轨道半径大,它们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对接前()A.它们的线速度相等B.它们的角速度相等C.它们的线速度都小于7.9km/sD.“神舟十号”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11.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小球从某一高度摆下.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对小球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可能为零C.小球经过最低点的速度越大,细绳对小球的拉力越小D.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与小球经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无关12.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同B.它们的周期不一定相同C.它们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相同D.它们离地面的高度一定相同13.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速度B.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C.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D.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14.如图所示,地球可以看做一个球体,O点为地球球心,位于长沙的物体A和位于赤道上的物体B,都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物体的周期T A=T B B.物体的周期T A>T BC.物体的线速度大小v A>v B D.物体的角速度大小ωA<ωB15.向斜上方抛出的石子,它所受重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石子()A.一定做曲线运动B.可能做直线运动C.一定做直线运动D.可能做曲线运动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6.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到两球落地(填“同时”或“不同时”);改变打击的力度,重复这个实验,观察到两球落地(填“同时”或“不同时”).18.宇宙飞船(内有宇航员)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质量为M,宇宙飞船的质量为m,宇宙飞船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宇宙飞船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F=;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状态(填“超重”或“失重”),宇航员随身携带的天平正常使用(填“能”或者“不能”).19.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s内沿半径是20m的圆周运动100m,试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1)线速度的大小;(2)角速度的大小;(3)周期的大小.20.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经典力学(填“不再”或“仍然”)适用,可见,经典力学(填“有”或“没有”)局限性.21.如图所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A点是轨道上距太阳最近的位置,B点是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位置.行星在A点时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速度;行星在A点时太阳对它的万有引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太阳对它的万有引力.四.计算题(计算题27分,8+9+10=27,要求有严格的分析计算过程,要写物理公式,所求数据要写单位)22.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20m的高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10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1)物体落地所需的时间.(2)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23.长度为L=1.0m的绳,系一小球在光滑水平桌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质量为M=2kg,小球半径不计,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4m/s,试求:(1)小球受到哪些力.(2)小球的向心加速度.(3)小球对绳的拉力大小.24.若已知“嫦娥一号”卫星的质量为m,月球的质量为M,万有引力恒量为G,月球半径为R,当“嫦娥一号”与月球表面的距离为h时,求:(1)它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的表达式.(2)若“嫦娥一号”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绕月球做周期为T的圆周运动,求它运行的线速度大小.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十八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填入对应的方框内,每小题3分,15个小题,共45分)1.【考点】曲线运动.【分析】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在做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沿切线方向.结合这些知识分析.【解答】解:AD、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所以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D正确.B、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有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C、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速度方向一定改变,故C错误.故选:D2.【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当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合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向.【解答】解:物体做曲线运动时,轨迹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向,轨迹可能为③,不可能为①②.故选:C.3.【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速度、合位移与分速度、分位移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速度可能比分速度大,可能比分速度小,可能与分速度相等;故A错误;B、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加速度可能比分加速度大,可能比分加速度小,可能与分加速度相等,故B错误;C、D、合运动与分运动同时发生,具有等时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小钢珠离开平台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列式分析.【解答】解:小钢珠离开平台后做平抛运动,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则有:x=vt,h=联立得v=x可知只要用刻度尺测量出钢珠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x和下落高度h,就能测出v,故ABD 错误,C正确.故选:C.5.【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一个皮带传动装置,在传动时,若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则大轮上的a点与小轮上的b点均与皮带间保持相对静止,速度是大小相等的;再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公式v=ωr分析判断.【解答】解:如图,皮带在传动时,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则大轮上的a点与小轮上的b 点均与皮带间保持相对静止,有v P=v Q;由有v=ωr,得到:v P=r Pω,v Q=r Qω,故ωP<ωQ;故选:B.6.【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力是效果力.【解答】解: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靠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找不到施力物体,是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力,靠其它力提供.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定律: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其表达式为k=,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跟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在他们的连线上.【解答】解:A、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但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故A错误;B、根据k=,周期跟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有关,各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不一致,故周期不相同,故B错误;C、两天体之间的引力方向都是指向天体自身的质量中心,太阳与行星也不列外,故C正确;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一对相互租用力,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C8.【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分析】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开普勒第三定律及牛顿第三定律相结合得出的.而式中的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来测量出来的.【解答】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家是牛顿,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故选:C9.【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在高度为h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在在月球表面时,万有引力等于,联立二式可解得F′.【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在月球表面时,=因为h=R,故F′=4F,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分析运行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比较出他们的大小.【解答】解: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 r=m=ma=mω2r,A、v=,“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比“神舟十号”的轨道半径大,“天宫一号”的线速度比“神舟十号”的线速度小,故A错误;B、ω=,“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比“神舟十号”的轨道半径大,“天宫一号”的角速度比“神舟十号”的角速度小,故B错误;C、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环绕速度,也是最大环绕速度,所以它们的线速度都小于7.9km/s,故C正确;D、a=,“神舟十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C.11.【考点】向心力.【分析】小球在最低点时,由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A、小球在最低点时,由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方向指向圆心,所以细绳对小球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在最低点,根据向心力公式得:F﹣mg=m,F=mg+m>0,速度越大,拉力越大,故BCD错误.故选:A12.【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了解同步卫星的含义,即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研究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解决问题.【解答】解:A、不同的同步卫星,它们的用途不一样,大小、体积以及质量都不同.故A 错误.B、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根据,因为T一定,所以r 必须固定,即离地面高度为定值,故B错误,D正确;C、由于同步卫星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它们受到的万有引力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故选:D13.【考点】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分析】根据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公式v=以及“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它绕地球飞行的轨迹就不是圆,而是椭圆”的规律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它绕地球飞行的轨迹就不是圆,而是椭圆.A、人造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运行速度v=,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故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因而A错误,B正确;BCD、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也是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因而B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故选:A.14.【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A、B两点共轴,角速度相同,然后根据ω=和v=rω去分析角速度和线速度关系.【解答】解:AB、物体A和B分别静置地面上,共轴转动,周期相同,即T A=T B.故A正确,B错误.C、根据v=rω,可知,B物体的轨道半径较大,因此B物体的线速度较大,即有:v B>v A.故C错误;D、由ω=知角速度相同,即ωA=ωB.故D错误.故选:A.15.【考点】抛体运动.【分析】当合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向斜上方抛出的石子,受到的重力式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石子做的一定是曲线运动,所以A正确.故选:A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6.【考点】平抛运动.【分析】物体做平抛运动,我们可以把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两个方向上运动的时间相同.【解答】解:物体做平抛运动,我们可以把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17.【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过程,在上图中,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力度,都是同时落地,说明小球A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解答】解:由于两球同时运动,A球做平抛运动,B球自由落体运动,发现每次两球都同时落地,由于两球同时落地,因此说明A、B在竖直方向运动规律是相同的,故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故答案为:同时;同时.18.【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超重和失重.【分析】由万有引力定律知F=,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均处于失重状态.【解答】解:由万有引力定律知宇宙飞船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F=,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均处于失重状态,天平是等臂杠杆原理设计的,故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下不能正常使用;故答案为:,失重,不能.19.【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1)根据v=,求出物体的线速度大小.(2)根据v=rω,求出出角速度的大小.(3)根据T=求出周期的大小.【解答】解:(1)v==.故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为10m/s.(2)由v=rω,得,ω=.故物体的角速度大小为0.5rad/s.(3)T==故物体运动的周期为4πs.20.【考点】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分析】经典力学是以牛顿的三大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v<<c)条件下的近似,牛顿经典力学只考虑了空间,而狭义相对论既考虑了空间,也考虑了时间,牛顿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而微观、高速物体适用于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粒子运动,相对论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解答】解:根据相对论知识可知,当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经典力学不再适用;这说明经典力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答案为:不再;有21.【考点】开普勒定律.【分析】由开普勒第二定律来比较速度大小;由万有引力定律来比较引力大小.【解答】解: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故离太阳近的运动速度大,离太阳远的运动速度小,故行星在A点时的速度大于在B点时的速度;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行星在A点时太阳对它的万有引力大于在B点时太阳对它的万有引力.故答案为:大于;大于.四.计算题(计算题27分,8+9+10=27,要求有严格的分析计算过程,要写物理公式,所求数据要写单位)22.【考点】平抛运动.【分析】(1)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下落的高度求时间.(2)根据水平位移和运动时间,求初速度.【解答】解:(1)物体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gt2得:t===2s(2)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初速度为:v0===5m/s答:(1)物体落地所需的时间是2s.(2)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是5m/s.23.【考点】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分析】(1)结合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2)根据a=即可求解加速度;(3)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绳子的拉力.【解答】解:(1)小球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必定要受到绳子的拉力才能做圆周运动.所以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2)根据a=得:a==16m/s2;(3)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则:T=Ma=2×16N=32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也是32N.答:(1)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2)小球的向心加速度是16m/s2;(3)小球对绳的拉力大小是32N24.【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列式求解“嫦娥一号”卫星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的表达式;(2)“嫦娥一号”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绕月球做周期为T的圆周运动,根据线速度的定义求解线速度即可.【解答】解:(1)已知“嫦娥一号”卫星的质量为m,月球的质量为M,“嫦娥一号”与月球表面的距离为h,故万有引力为:F=G;(2)“嫦娥一号”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绕月球做周期为T的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为:v=答:(1)它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的表达式为F=G.(2)它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十八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3分)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2.(3分)如图所示,质点A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2πR,2πR B.2πR,0 C.0,2πR D.0,03.(3分)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时间C.路程D.位移4.(3分)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是()A.3N B.13N C.2.5N D.10N5.(3分)某短跑运动员跑完100m.约需要10s的时间,则他的百米跑平均速度与下面的哪个速度最接近()A.15km/h B.35km/h C.100km/h D.200km/h6.(3分)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B.路程随时间均匀变化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D.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小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8.(3分)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的速度图象,其加速度分别为a A、a B,在零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A、v B.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v A<v B B.v A=v B C.a A>a B D.a A<a B9.(3分)下面能正确表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的是()A.B.C.D.10.(3分)如图所示,一个木箱静止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则()A.木箱受到四个力作用B.木箱受到两个力作用C.木箱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D.木箱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11.(3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D.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12.(3分)所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正确理解是()A.仅指速度大小的改变B.仅指速度方向的改变C.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运动状态不改变13.(3分)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B.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9.8NC.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比在平面上受的重力小D.在地面附近,物体静止时与运动时,其重力大小是不变的14.(3分)一个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水平力F拉动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a.若将水平拉力改为2F,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变为()A.a B.2a C.3a D.4a15.(3分)如图,人静止站在测力计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6.(3分)如图,A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边,则物体A()A.只受一个重力B.受到重力和一个摩擦力C.受到重力、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D.受到重力、一个摩擦力和两个弹力17.(3分)一根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质量为100g的砝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1,若下端悬挂200g 的砝码,弹簧的伸长量为l2,且未超过弹性限度.下列关于l1与l2的关系正确的是()A.l l=l2B.l l<l2C.l l>l2D.不确定18.(3分)一重为10N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测力计拉住物体使其匀速拉出,测力计的读数为1N,则物体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1 B.0.1 C.10 D.0.0119.(3分)在下列几组仪器中,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的仪器是()A.刻度尺、弹簧秤、秒表B.刻度尺、弹簧秤、打点计时器C.刻度尺、天平、秒表D.量筒、天平、秒表20.(3分)我们乘电梯上高层楼房时,从起动到停下来,我们分别所处的状态是()A.先失重,正常,后超重B.先超重,正常,后失重C.先超重,失重,后正常D.先正常,超重,失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21.(12分)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如图是采用正确的实验手段,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图.0,1,2,3,4是所取的五个计数点,图中数值是各计数点对应的以厘米为单位的尺的读数.(1)打点计时器的周期是s,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s.(2)利用图中的刻度尺,量出由计数点2到计数点3的位移cm,由计数点3到计数点4的位移cm.(3)由以上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m/s22.(4分)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为,加速度为.23.(4分)一物体由离地面45m高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求:(取g=10m/s2)(1)物体落到地面所需时间;(2)物体落到地面前瞬间的速度.三、计算题(6+6+8=20)24.(6分)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则此物体在第4s末的速度为多少?前4s内的位移为多少?25.(6分)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电动车,在关闭电动机后,经过5s停了下来.电动车的质量是100kg,求电动车所受到的阻力.26.(8分)质量为5kg 的木块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以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运动.求:(1)水平拉力F的大小;(2)第2s末木块速度的大小;(3)0~3s内木块通过的位移.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十八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3分)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解答】解: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B选项都不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没了大小,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2.(3分)如图所示,质点A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2πR,2πR B.2πR,0 C.0,2πR D.0,0【解答】解:质点A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

在此过程中,路程等于圆周的周长,s=2πR.初位置和末位置重合,所以位移为0.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3分)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时间C.路程D.位移【解答】解:A、B、C质量、时间、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不是矢量。

故ABC错误。

D、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故D正确。

故选:D。

4.(3分)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是()A.3N B.13N C.2.5N D.10N【解答】解:两力合成时,合力范围为:|F1﹣F2|≤F≤F1+F2;故2N≤F≤12N;所以不可能的是13N。

本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B。

5.(3分)某短跑运动员跑完100m.约需要10s的时间,则他的百米跑平均速度与下面的哪个速度最接近()A.15km/h B.35km/h C.100km/h D.200km/h【解答】解:百米比赛时轨迹为直线,因此该运动员的位移为s=100米,所以平均速度为:,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3分)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B.路程随时间均匀变化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D.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解答】解:加速度是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恒定不变的运动,则加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变。

由v=v0+at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由x=v0t+at2;故位移随时间不是均匀增大;则路程也随时间不是均匀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小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解答】解: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只是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物体的速度不一定为零,如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

B、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减小只是说明物体的速度变化的慢了,但速度不一定是在减小,仍然可以是在增加,只是增加的慢了,所以B 错误。

C、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慢,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速度的变化量也是可以很大的,所以C错误。

D、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所以D正确。

故选:D。

8.(3分)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的速度图象,其加速度分别为a A、a B,在零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A、v B.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v A<v B B.v A=v B C.a A>a B D.a A<a B【解答】解:由图象可知,A的初速度大于B的初速度,即v A>v B.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则a A>a B.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3分)下面能正确表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的是()A.B.C.D.【解答】解:A、此图象显示的是速度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A选项错误。

B、从图象上看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增加量是相同的,并且初速为零,描述的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可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B选项正确。

C、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增加量是不断增大的,所以描述的是变加速直线运动,C选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