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 - 教案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 - 教案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教案一、引言1.1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1.1.1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育环境1.1.2信息技术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率1.1.3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1.1.4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必要性1.2.1学科教学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1.2.2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1.2.3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1.2.4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效果1.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可行性1.3.1国家政策支持教育信息化1.3.2学校具备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条件1.3.3教师具备实施教育信息化的能力1.3.4学生对教育信息化有较高的接受度二、知识点讲解2.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1.1信息技术的定义2.1.2信息技术的分类2.1.3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1.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2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2.2.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2.2.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2.2.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2.2.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2.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模式2.3.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3.2混合式教学模式2.3.3在线协作学习模式2.3.4个性化教学模式三、教学内容3.1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3.1.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阅读教学3.1.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写作教学3.1.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口语教学3.1.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3.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3.2.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概念教学3.2.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公式教学3.2.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解题教学3.2.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实验教学3.3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3.3.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听力教学3.3.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口语教学3.3.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阅读教学3.3.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4.1.2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方法4.1.3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设计和实施4.1.4学生能够评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效果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际应用4.2.2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模式4.2.3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技巧4.2.4学生能够通过反思评价,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效果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4.3.2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活动4.3.3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4.3.4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5.1.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模式5.1.3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技巧5.1.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效果评估5.2教学重点5.2.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5.2.2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方法5.2.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际案例分析5.2.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6.1.2教学软件(PPT、视频播放器等)6.1.3教学资源(网络资源、教学光盘等)6.1.4教学案例材料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6.2.2学习软件(如学习管理平台、在线协作工具等)6.2.3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在线课程等)6.2.4学习工具(如计算器、绘图工具等)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兴趣7.1.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7.1.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看法7.1.4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效果7.2教学内容讲解7.2.1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7.2.2讲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7.2.3讲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模式7.2.4讲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技巧7.3实践活动7.3.1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7.3.2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实施7.3.3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效果评估7.4.2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7.4.3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7.4.4布置课后作业和下一步的学习任务八、板书设计8.1知识框架8.1.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8.1.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8.1.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模式8.1.4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技巧8.2教学重点8.2.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8.2.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际案例分析8.2.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8.2.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效果评估8.3教学难点8.3.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8.3.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模式8.3.3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技巧8.3.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效果评估九、作业设计9.1思考题9.1.1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9.1.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模式有哪些?9.1.3如何评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效果?9.2实践题9.2.1设计一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案例9.2.2分析一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成功案例9.2.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一次学科教学设计和实施9.3拓展题9.3.1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9.3.2探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潜在问题和挑战9.3.3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10.1.2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和有趣?10.1.3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10.1.4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10.2拓展延伸10.2.1鼓励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10.2.2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10.2.3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实践活动10.2.4鼓励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和创新重点关注环节的补充和说明:1.教学内容讲解:本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部分,需要详细讲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方法和策略、创新模式以及应用技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加法加换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加法加换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设计《加法加换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变革。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趋势。

本文以《加法加换律》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引言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背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例如:a+b=b+a。

2.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例如:(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例如: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例如:(a×b)×c=a×(b×c)。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1.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实际运算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汇编3篇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汇编3篇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汇编3篇【篇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为期一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教学应用》培训结束了,其中让人影响深刻的是如何将白板和微课等等信息技术与学科紧密的融合起来,在今后教学中,我将以这期培训为标榜,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集成了众多媒体教学功能的实用软件,通过这样一套与硬件捆绑的软件,对于已经制造好的课件,教师可在该产品的批注模式下,对原有的课件可用不同颜色、不同笔型的笔迹进行标注讲解,可以随心所欲的在上面写、画、插入视频剪辑图片,可以改变背景图和颜色,可以进行放大和缩小等等如此众多的功能,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1.方便教学,有效丰富了教学内容和信息量在以往用课件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走到主控台前操作计算机,机械地把课件内容展示给学生,教学过程显得不流畅,学生往往不能像预想的那样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中去,课堂教学似乎失去了活力的源头。

而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只需在白板地上点击需要的工具或图标,即可实现所需要的操作,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自身的界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书写板书的空白区域,教师可以当黑板使用,顺应了教师的讲课习惯,使得授课很自如。

又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与各种软件能很好地兼容,其自带资源库中存放有各学科的图片、活动挂图、音像资料、学科工具等,教师可以灵活方便地引用所需的信息资源和教学软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信息。

2.活跃课堂,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往的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教学资料演示,那种预先设计、高度结构化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只能进行有限的切换,无法进行更改和标识,学生参与度很低。

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平台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用需要的素材,随时在书写、标记和计算机操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根据需要灵活地进行编辑、组织、展示与控制,使教学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生有了更多到白板前展示、表现、练习和合作的机会,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参与的方式更加多样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能力和意识,也有利于回归富有活力的课堂。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幼儿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幼儿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幼儿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而与此同时,幼儿的学科知识也需要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信息技术的基本认识和兴趣;2.培养幼儿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信息技术的基本认识教学内容: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通过观看文献资料、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发幼儿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方法:以情境化教学为核心,通过展示实际应用情境,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可以通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产品,如电视、手机和电脑,让幼儿观察、描述和感受这些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学科知识进行教学,如数学、语言和科学等。

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过程中。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幼儿主动思考、观察、实践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数字拼图游戏)让幼儿进行数数和对应操作,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3. 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和项目设计,让幼儿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提供具体的问题或挑战,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解决。

例如,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小组合作的实验项目,让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等,来评估幼儿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中的表现。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篇1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必须在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社会的形势下肩负起传播现代文化和科技的职责。

这次有幸参加了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我收获颇丰,感悟颇深。

各位专家和老师的讲座使我认识到,要有所发展,就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自己不断地在学习中进步,在教学实践中成长。

专家们精彩的讲解,为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技术上的指引,让我们从理论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Flash动画的制作,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原来那些看着遥不可及的绚丽动画,是这样一帧一帧制作出来的。

因为有了老师详细的讲解,我这个门外汉也可以做一点点动画出来。

虽然做出来的都是最基本、最原始的,但是心中还是那么的兴奋。

毕竟,我也开始略知皮毛了。

但是通过实践还是发现,有许多老师讲过的内容,在课堂上好像就听懂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找不着要用的工具,一碰键盘也不知哪儿就不听话了。

究其原因,还是练得太少,不熟悉。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加强业务上的学习,多进行一些实际操作,争取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在工作中,我承担了学校很多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比如网站管理、摄影照相等相关工作等,经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打杂的,没有太多的发展,在本次培训中,看到名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的经历使我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信息技术教师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能认识自身的优势,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投入到教育教学科研中,学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总结和反思,就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自我,促进专业化成长。

我感到自身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我会把这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工作和学习中,通过学习和实践巩固学到的知识,利用学到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不断开拓,为信息技术教育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一、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关于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这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就像粉笔、黑板一样是一种常规,这是10多年时间取得的学习革命的成功。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目标针对学生而言: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指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工具,进行探究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与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和创造性学习。

针对教师而言:革新课程内容,扩充课程资源,在教材和参考资料等纸质资源的基础上,引入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学者等交流,扩大课程资源的范围。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创造新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方式。

2.教学设计的内容和阐述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活动、教学支架、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

设置教学目标是要把握好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注重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水平进行恰当的表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学内容应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注意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学习内容的影响,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点,合理分析学习任务,寻找完成学生学习任务的知识起点和逻辑顺序。

选择合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活动进程和结构形式。

教学模式的选用决定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活动的类型、顺序和结构。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定。

学生常见的组织形式有接受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个体学习。

要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进行实质的非人为的接受学习,信息技术融合于探究学习,学生既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大量数据,还可以十分方便地处理数据、制作图表,撰写文章,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博客来交流自己探究的成果。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优质课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优质课教学设计
A、让生分组合作交流填写表格,请小组的代表展示表格,教师辅导解释。B、师: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与除法、分数这三者的内在关系,应该怎样表示?
2、想一想: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后项不能为0。
3、师质疑:在比赛场上,我们常常用比分的
小组内合作自学,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合作,探究
解决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信息技术媒体
使用及分析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A、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杨利伟叔叔就是乘坐“神舟”五号飞上太空的,实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B、这就是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向人们展示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时的情景。杨叔叔能干吗?你想对杨叔叔说些什么?C、杨利伟叔叔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长是宽的几倍?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算式表示?
③( )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 )表示,也可以用( )和( )表示。
④ 3:( )=24 ( ):8=0.5
2、判断对错我能行。
① 小明身高1米,爸爸身高170厘米,小明与爸爸身高的比是1:170 ( )
② 7:15可以写成7/15,读作十五分之七。( )
③ 把1克盐溶于20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1:20 ( )
(引导学生说出,教师板书:15÷10、10÷15)
师: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2.揭题:
师: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比”来表示。
在此环节设置小组讨论。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弦歌小学一、理念概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指导思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意义重大,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创建新型的师生间“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制订此方案。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三、工作目标:(一)普及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五)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四、实施步骤阶段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初步融合学校负责多媒体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培训,力争达到全体教师能做基本的教学课件。

阶段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1、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育理念培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生变革。

力争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2、学校参照“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见附件一)不定期对所有老师进行普及多媒体使用的课堂教学检查,阶段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举行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推出示范课。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的教学设计背景介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引入信息技术并将其与学科融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设计一个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块,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和研究;2.改变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让学科知识更加生动和具体;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以数学学科为例,设计一个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块。

1.知识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引入实际问题,设计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应用场景,如利用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工具,让学生掌握统计和概率相关知识。

比如,通过模拟抛硬币的实验,让学生了解概率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

2.学习活动(1)信息获取与处理: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收集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信息,并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实践活动: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解决。

比如,在一个虚拟的购物场景中,学生需要通过处理大数据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和喜好。

(3)合作学习: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

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可以远程协作,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

3.教学评价(1)定期的测试和作业,检测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2)项目展示和报告,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并对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3)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三、教学手段1.信息技术工具的运用,如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软件等;2.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管理工具,如在线协作平台、虚拟学习空间等;3.实际问题和情境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4.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学,又可以进行面对面的教学互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研活动方案

四间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此次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县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关于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提高三通二平台的使用效能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我校参加第二批“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的培训质量,以期达到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方向与途径,培养现代型优秀教师,提高“班班通”的应用水平,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标。

二、活动目的1 .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

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意识,信息技术是当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2.促进课程结构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反馈及时性等特点,改变现有课程结构的许多不合理性。

3.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帮助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资源的学习;由记忆学习转向意义构建式学习;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由按部就班的学习转向具有个性特征的跨越式学习;由局限于校内的学习转向超越校园围墙的学习。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并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由课堂上的显形行为,逐渐转变为课堂内外教学设计中的隐性行为。

三、参与学科和人员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美术、音乐教师:孙瑛,胡润,刘莉,苏红日,孙立志,潘秋梅,吴铁静,姜艳华四、参与课型:(一)说课。

在10分钟之内,向参会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情、目标与困难、解决教学困难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根据教学思路与方法所确定的整合点、为整合点所选择的资源与软件、应用资源与软件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等,重点介绍如何应用教学资源和软件支撑整合点教学。

(二)展示课。

参会教师展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课例,应重点展现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方面的应用效果。

学科融合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的教学设计

学科融合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的教学设计

学科融合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的教学设计介绍学科融合教学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一个课程中的教学方法。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学科融合教学方案,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成效和兴趣。

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1. 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

2.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他们在数字化时代的竞争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教学设计将以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目标:1. 数学和信息技术的关联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数学的现实应用场景来引入信息技术的概念。

例如,介绍使用计算机编程解决数学问题的案例,或者介绍如何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实践数学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要求学生使用编程语言来实现游戏规则,从而巩固他们对数学运算的理解。

3. 项目研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研究,将数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

例如,学生可以合作设计一个数字化的数学测验平台,既考察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4. 跨学科研究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例如,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教师可以共同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编程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学生作业和考试,测试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2. 项目成果展示和评估,评价学生在项目研究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反馈和自评,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以继续改进教学设计。

结论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创造有趣和有效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融合课案例教学设计化学

信息技术融合课案例教学设计化学

信息技术融合课案例教学设计化学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和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等)。

(2)学会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动画模拟、视频展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反应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水、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教学难点。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及产物探究。

(2)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3分钟)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探索一个神奇的气体世界。

大家先来看一个小视频(播放一段关于舞台上干冰制造云雾效果的视频)。

哇,是不是超级酷炫?这云雾效果就是一种气体搞的鬼,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那二氧化碳到底是个啥样的家伙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研究研究它。

2.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7分钟)(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观察颜色、状态,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闻一闻气味(强调闻气体的正确方法)。

师:同学们,看这瓶二氧化碳,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就像一个低调的小透明。

那它的密度咋样呢?(2)演示二氧化碳倾倒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装有高低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同时用手机录制实验过程并投屏到大屏幕上,方便所有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看,像小瀑布一样,二氧化碳倒进烧杯里,下面的蜡烛先灭了,这说明啥呢?对啦,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展示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加入适量水并振荡,让学生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信息技术与语文融合教学设计三篇

信息技术与语文融合教学设计三篇

信息技术与语文融合教学设计三篇文档一:互动数字故事书的设计与应用引言本文介绍了如何设计和应用互动数字故事书来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融合教学。

通过使用互动数字故事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设计步骤1. 选择合适的故事主题和故事结构,确保能够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呼应。

2. 创作故事内容,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故事书的格式,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元素。

3. 设计故事书的用户界面,使其易于操作和导航。

4. 嵌入互动元素,例如测验、拖拽和互动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5. 完善故事书的字体、颜色和布局等设计细节,使其视觉吸引力更强。

应用场景1. 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互动数字故事书来引导学生研究和讨论相关的语文知识。

2. 自主研究:学生可以在课后或假期利用互动数字故事书进行自主研究,提升他们的语文水平和信息技术能力。

3. 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利用互动数字故事书的测验功能对学生的研究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总结互动数字故事书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融合教学工具。

通过设计和应用互动数字故事书,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信息技术能力。

文档二:语音识别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引言本文介绍了使用语音识别技术促进语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使用语音识别技术,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语言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研究效果。

应用场景1. 口语练:学生可以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口语练,系统会自动评估他们的发音准确程度并给予反馈。

2. 听写训练: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文字,由语音识别技术实时转换为文字并与原文对比,提高听写准确度。

3. 辅助阅读:学生可以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文章的朗读,在听的同时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和语感。

设计原则1. 简洁易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界面需要简洁清晰,方便学生操作和使用。

2. 实时反馈:系统应能够实时给学生语音识别结果和评估反馈,帮助他们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3篇精选(最新)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3篇精选(最新)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3篇精选(最新)大家都需要交通工具来进行出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数量也不断增加,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

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由于缺乏对交通法规的了解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差,更容易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

因此,我们更应该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认识交通标志是研究交通安全法的重要内容。

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渗透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孩子们的安全保护意识。

例如,可以利用小学教材中的WPS演示软件,让学生通过重新组合编辑各种形状,绘制出交通安全标志图形,从而加深学生对交通标志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挖掘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引入研究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题材,来完成教学内容。

交通标志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因为各种交通标志在马路中随处可见,让学生亲手绘制标志,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兴趣,还能增强成就感。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让学生自由发言,了解他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看法。

接下来,播放与交通安全相关的小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让我们在安全中成长》,研究几个交通安全标志,从而更好地掌握交通安全知识。

XXX和XXX在完成《安全之旅》后,决定组织一场《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教师透露了一些竞赛内容,包括网上答题和操作两部分。

为了做好准备,教师带领大家进行热身运动。

教学内容采用四个活动模块的方法。

活动一是浏览常见交通标志并研究如何绘制它们。

活动二是让学生制作标志并研究如何在形状中插入文字。

活动三是教师演示如何绘制信号指示灯并解决一些问题。

活动四是通过“优教助手”进行网上作业答题。

在知识拓展中,教师鼓励学生多观察和研究交通标志,成为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少年。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着学生的生活,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增进了学生的生活常识,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帮助。

同学们,我们来研究一下《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

这篇文章讲述了XXX和子期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XXX在子期去世后的痛苦和无奈。

2023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0篇

2023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0篇

2023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0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一、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时代趋势,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技能(一)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表现力,是教学改革的需求: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笔者一改以往思想教育课讲道理多易枯燥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网络找到相当多的案例视频等生动的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观看,学生像看电影一样从听觉、视觉上充满兴趣地、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生的课堂专注性大大增强了。

(二)多媒体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视听功能,增强感染力: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这是作为现代教师一项新的能力,越来越被重视。

笔者本人在多媒体教学中十分注重课件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教学中,设计课件时,注意利用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对人体各种感官的冲击和刺激作用,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课堂变成学生精神的丰盛大餐。

(三)多媒体是辅助教学而不应是教学的全部手段:多媒体教学中最主要的媒体,不是计算机,不是图片,不是视频,而是教师本人。

多媒体本身只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全部,不然的话就会本末倒置、物极必反。

所以多媒体教室中,演示的屏幕位置不能取代黑板,应该给黑板一个完整的空间,而屏幕应是教学内容的补充,真正符合其“辅助”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直观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原本觉得枯燥、难懂、抽象的问题感到生动、有趣和具体,从而爱学、乐学,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的愉快。

(二)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引起学生对学习问题观察的兴趣和注意;能够增大观察的可见度和清晰度;可以扩大观察的范围,能够突出观察对象的重点和本质特征,提高观察效率;还可以对观察对象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剪辑,使之更集中、更典型,因而更有代表性,往往可以使学生获得比在现场观察还要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融合课案例教学设计体育

信息技术融合课案例教学设计体育

信息技术融合课案例教学设计体育一、教学背景。

篮球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运球作为篮球的基本技能,对学生在球场上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运球技巧,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本教学设计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篮球运球教学中。

二、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篮球高低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大部分学生能熟练运用高低运球技术在篮球场上进行直线运球,少部分学生能在简单的障碍物间进行高低运球转换。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看篮球巨星运球的视频,分析并模仿他们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如手机拍摄),让学生自己录制运球动作并进行分析对比,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纠错能力。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 在小组练习和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 (一)教学重点。

1. 高运球时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和力量控制。

2. 低运球时身体重心的降低和球的控制。

# (二)教学难点。

1. 运球过程中手脚的协调配合。

2. 在不同速度和场景下(如防守压力下)高低运球的灵活转换。

四、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运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流程。

2. 视频教学法:播放篮球巨星的运球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观察学习。

3.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自我评价法:利用手机拍摄学生自己的运球动作,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

# (一)开始部分(5分钟)1.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安排见习生。

2. 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NBA里哪些球星的运球特别厉害吗?”学生们积极回答,如欧文、库里等。

教师说:“那今天咱们就像这些球星一样,把运球技术练得棒棒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一、融合教学目标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首先要明确融合教学的目标。

除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获取、加工、发布和交流能力。

同时,应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提升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整合在语文学科中,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关键。

可以选择经典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作为教学材料,结合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图像等,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丰富知识储备。

三、信息技术工具选择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工具至关重要。

可以利用电子书包、在线教育平台、数字阅读器等工具,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获取途径。

此外,还可以使用互动白板、虚拟现实等设备,为学生创造更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方法创新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可以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协作、远程互动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五、学生活动设计设计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有效手段。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论坛、社交媒体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六、教学评价策略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中,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策略。

除了传统的笔试、口试等方式外,还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测验、电子档案袋等,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为教学提供有力的反馈。

七、技术应用注意事项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技术的适用性和实用性,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其次,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避免泄露个人信息或侵犯知识产权;最后,要关注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更新换代带来的新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课教案(6篇)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课教案(6篇)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课教案(6篇)(2)自由选择查询阅览记下你最感兴趣的信息,准备向同学推荐3、向同学推荐自己收集的信息同学们刚才已经查阅了大量的信息,请把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推荐给同学们。

四、说说今天阅读的收获可以说说自己了解了哪些信息,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4篇: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课教案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美1、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作者清晨去公园,被一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荷花呢?现在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播放录相)2、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过渡:大家都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那作者是怎么描写荷花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画出来。

(二)研读感悟品味美1、学习课文2—3自然段(1)交流:先读一读找到的句子,再说说它美在哪儿?能说出理由更好。

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写出了荷花什么样的特点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相机理解“挨挨挤挤”(播放课件:欣赏荷叶)体会荷叶多、大、绿、圆的美。

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冒”字可以换成哪些字呢?(钻、长、穿、顶、抽……)作者没有用“钻、顶、长……”而用“冒”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读这前后几句话,想想,怎样的“长”才叫“冒”?(快速地长,使劲地长……)你能读出快速地,使劲地感觉吗?[点评:给“冒”换词,引导感悟,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解读“冒”,在比较中让学生悟其意,同时悟其法。

这不仅仅是对“冒”字内涵的领悟,也是师生智慧的展示。

]③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课件展示荷花图片,引导学生抓住“展开、露出、饱胀、破裂”等词语,欣赏荷花刚开、盛开、将开的娇美姿态,感受荷花的勃勃生机。

幼儿园“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幼儿园“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1、教师提问:小蚂蚁的家乡是中国,那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中国)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美丽风景?(长江三峡、日月潭等)
2、请幼儿再说出我国在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的名字,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六、教师小结:
我们的国家地域广阔,山河秀丽,有很多着名的建筑、风景名胜,我们要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做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感知理解活动
让孩子亲身体验游戏的快乐
体验成功
故事引入活动
讲丰富多彩的故事赢造课堂氛围
感知快乐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第一次,开头时以划小船来引出《月亮船》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十分认真,对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也能回答出来。
姓名
田颖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学前班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月亮船》是大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高中数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将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将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

一、教学设计目标1. 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数据处理、编程思维等;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加深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数学知识的呈现与学习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数学教学网站等,呈现数学知识的内容。

以图像、动画、音频等形式展示数学概念、定理和证明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练习题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在数学教学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例如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计算和分析。

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绘制图表,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3. 编程思维与数学问题解决信息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编程思维,而编程思维与数学问题解决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编程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编程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利用编程语言编写程序解决代数方程、几何问题等。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数学建模与实践探究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信息技术可以为数学建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探究和应用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设计
教案名称:《逃家小兔》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阅读绘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体会角色情感,感受母爱的真挚与细腻
2 、选择具体画面,联系自身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将画面内容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 、学会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句式续编绘本
教学重点:在情境中让孩子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想象兔妈妈和兔宝宝还会变成什么,并在此过程中领悟伟大的母爱。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的童话故事,它来自一本精美的图画书,想不想听?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精彩的世界吧![出示课件:《逃家小兔》封面]
二、指导从图画书的封面、扉页读起,再进入正文的阅读。

1、这故事的名字叫《逃家小兔》!瞧,这是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2、想不想快点进入故事呀?别急!还有故事的第二道大门——书的扉页,你从扉页上了解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在想着什么?(文/玛格利特•怀兹•布朗,图/克雷门•赫德,译/黄迺毓,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你想不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逃到哪里去?那就注意用眼睛仔细看,耳朵多媒体使用说明
认真听。

三、讲故事,学生静心倾听:
(一)老师讲述小兔子和妈妈的第一次变化:小鳟鱼---捕鱼人;
1.黑白图出示: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

有一天,
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2、指导读好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如果你要跑走,是怎样的心情?(开心、不舍、留恋)我的小宝贝就要跑走了,当妈妈的心情可能是怎样的?
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开始了……
3.小兔会逃到哪里去?
你们想不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逃到哪里去?(出示:小鳟鱼图)
这只小兔把自己变成了什么?我要考考你观察力?这是一张黑白的画,你能不能看得见。

出示:“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学生读——指导学生读“”里的话
4.小兔跑了,兔妈妈会怎样去追呢?如果你是兔妈妈,快来想办法。

出示:“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师读、指名读
5.彩图:瞧,在一条清澈的小溪里,小兔变成了小鳟鱼,开心的游着!而妈妈呢?变成了捕鱼的人,穿着黑色的大雨鞋,站在冰冷的水里,抛出长长的鱼线在钓小兔,咦?你还发现什么了?为什么妈妈用一
出示逃家小兔的图片,激发兴趣。

PPT出示图片和微课朗读。

根红萝卜作诱饵呢?
(二)讲述小兔的其它几次变化,猜一猜妈妈会想什么办法。

1.故事里的小兔可带劲,看!它变成了什么?(配乐老师诵读)我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我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我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我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

我就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

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2.小兔它真调皮,变成了那么多的东西,兔妈妈这下可糟糕了,要想很多办法,你们能帮兔妈妈想想办法吗?不如这样,每人从中挑一幅图,说一说。

用“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

”句式练说。

(注意引导学生办法不能太残忍,想着把它抓回去,抓回去,并不是用这样的暴力方法就可以把孩子的心带回去,有没有更温柔一点的办法,感动它,让它自己回家来。


3.现在是不是很想知道这本故事里讲什么?
(三)呈现故事内容
1.大石头——爬山的人
出示黑白图:师读小兔的话,生读兔妈妈的话。

出示彩图:好陡的山,好高的山哟!小兔子灵巧的爬到了山顶,妈妈的年龄好像很大了,身体也有些笨重,走路一定很吃力的,她正冒着危险爬山去追小兔呢!爬山时还会被石头绊倒、磕破!为的就是——多媒体出示找出动词,练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多媒体出示两个句式,让小组通过合作解决。

能找到孩子。

2.小花---园丁
出示黑白图:师读小兔的话,生读兔妈妈的话。

出示彩图:调皮的小兔变成了小花,躲进了花园里,妈妈变成了园丁,扛着锄头,挎着篮子,来给小花施肥、浇水、除草了,培育小花茁壮成长,她这么精心的照料每一朵花,更熟悉每一朵花,她能找到自己的孩子吗?
3.小鸟——树
出示黑白图:师读小兔的话,生读兔妈妈的话。

出示彩图:你们瞧,在广阔的田野里,兔妈妈变成了一棵妈妈树,她就这样站着,等着,张开双臂,随时接住飞累了准备休息的小兔。

4.小帆船——风
5.空中飞人——走钢索的人
6.小男孩——妈妈
出示黑白图:师读小兔的话,生读兔妈妈的话。

出示彩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四、总结,提升主题:
1、你喜欢这个故事么?最喜欢里面的谁啊?
2、总结,提升主题:
(1)小兔为什么变来变去的?妈妈为什么也变来变去的?每次都能抓到小兔?(小兔变来变去,想离开家,离开妈妈,想长大。

妈妈爱小兔,所以变来变去,一路追随。


(2)故事中的小兔和妈妈都在变,那有没有不变的东西呀?(妈妈的看视频,感受文本的力量。

课件出示绘本图片,拓展学生视野。

平板搜索还有哪
些有关于父母爱优秀绘本。

爱)
师:是呀!妈妈不怕山高路远,不顾危险,一路追随!这就是伟大的母爱!现在,你觉得《逃家小兔》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板书:母爱
(3)亲爱的孩子们,你们不就是一只只可爱的小兔子吗?总有一天你会长大,你要离家,但无论你走的多远,哪怕海角天涯,永远走不出妈妈爱的怀抱!
3、师生再读:
生读:我要跑走啦!
师读: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4、在追逐游戏中,小兔体会到了妈妈浓烈的爱,于是——
生读:天哪,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师读:来根红萝卜吧!
五、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并与妈妈做一做这场用“话”玩的捉迷藏游戏。

2.想一想: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妈妈又会变成什么去追它?先说一说,再写一写,画一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