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合集下载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在英国,茶文化尤其是红茶文化也是渊源颇深。

中国茶在向西方各国传播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只是传去了茶叶,而只有在英国真正形成了一种文化。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茶的种类相同点:中国与英国同样爱好红茶不同点:中国人除红茶外同样喜好:绿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英国人则偏重于喝红茶茶具相同点:喝茶时,都需要茶杯、茶壶茶勺等工具不同点:(1)材料中国,主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英国,茶具多用陶瓷做成也有金属制作的(2)茶具的花纹,造型中国,国壶花色多为中国式人物、树木花草或是无花纹,保持壶身的整洁,古朴每个朝代茶具的花纹又各有特色,古代茶具较为多见的有朵花纹,蕉叶纹,团菊纹,卷草纹,缠枝纹,折枝花纹等。

英国,茶具上面绘有精美的英国植物与花卉的图案,轻松、优雅;而且,英式茶具都是成套使用并镶有金边的杯组.喜好中国1.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清饮法):茶叶冲以煮沸,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2.求多种享受的饮茶习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

英国人泡茶是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在热水杯里,不是以水冲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丢弃。

一般采用”调饮法”喝茶习俗相同点: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不同点:在中国各地,喝茶的礼节也不一样,在北京,主人端上茶来,客人应立即站起来,双手接过茶杯,说声“谢谢”。

在南方的广东、广西,主人端上茶后,要用右手指弯曲后轻轻地敲三下桌面,以示谢意,在另一些地区,客人想继续喝茶,茶杯中应留些茶水,主人见了会继续加茶水,如果将茶水全部倒完,主人认为你不再喝了,也就不给你加茶水了。

英国人喝下午茶与东方人品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不是随意地吃些点心,而通常是搭配成套,包括一壶茶及一份点心,点心有三明治、奶油松饼或是小蛋糕,各家餐厅点心的搭配有点不同。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关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茶文化是一种文化元素,是产生于人们种植茶叶、饮茶过程中的一种文化形式,随着全球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如今茶文化已经在中西方各自形成了内容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介绍通过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次剖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更是一种从内到外的精神引领,通过开展茶文化教育,能够对人们产生影响。

我国是茶叶产地,也是茶文化最早形成体系的国家。

而西方茶文化则是在全世界融合之后形成的,尽管其产生历史不同,但都各自形成了与茶相关的文化体系。

当前我们在开展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时,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只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和途径,想要真正意义上做好文化教学,就必须深层次分析中西方茶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别。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两者产生时代背景不同,融入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内容,形成了各种文化元素。

根据相关着作记载,我们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饮茶的习惯和历史。

而随着茶文化逐渐从贵族生活走向大众,在唐朝时期,饮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逐渐形成。

我国茶文化形成于封建时期,主要推崇的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佛教文化和道家文化辅助结合的文化机制,而整个茶文化中也能明显地看到这一系列内容。

而西方茶文化则与其完全不同,我国茶叶传入西方,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随着全球贸易开展实现传播的,西方的茶文化基本与资本主义发展相同步,因此无论是早上茶,还是下午茶,都能看到西方茶文化的特色。

中西茶文化形成于不同时期,而且各种茶文化内都与其所处时代之间有着极大关联。

正是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特点和内涵的茶文化。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两者饮茶、品茶习惯上的差异,中国人喝茶时,对冲泡水、茶具、茶道等,都有着一定要求,同时也可以很随意。

中国人饮茶,更多在于品。

这其中反映了一种态度、理念。

因此中国茶文化中,往往有着一种休闲、养生的认知含义。

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

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

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17世纪起,饮茶才成为欧洲贵族圈的风尚,之后西方独特的下午茶文化又传入中国,不同的文化在相互间影响。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一起来看看。

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1、中西茶具各有讲究中国的茶具多为陶瓷制品,亦有用于普洱茶的紫砂壶。

紫砂壶有透气性,冲泡普洱茶,水温须很高,要求茶叶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紫砂是最好的选择。

而西方人对银器情有独钟,所以西方的茶具多为银制品。

2 、滤茶器是西方人饮茶必备良品在中国,泡制一杯上等的茶,比如陈年普洱,需要用铁壶作为烧水工具,再将开水注入茶壶直至没过茶叶,倒出第一遍水后,再向茶壶中注入开水静置直至泡开茶叶,方才取小杯品尝。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茶道颇有一番讲究,事实上,西方人在饮茶时也有一套礼数。

比如,西式茶使用滤茶器,将滤茶器架于茶杯上,将茶倒入杯中至3/4满,这样就不会把茶溅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团糟了。

3 、中国茶不需调味品在中国,饮茶是品其最纯正的茶香,没有在茶中加任何调味品的习惯。

西式茶可选择在其中加奶、糖、柠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须先倒茶,再加其他调味品,顺序不能颠倒。

加入调味品后,用茶匙搅拌,搅茶时避免弄出太大声响,搅拌完需要将茶匙置于茶碗的背面。

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

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

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

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的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的影响之深远。

红茶的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的“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

论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论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智库时代·103·社会治理论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赵晶晶(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外语系,辽宁沈阳 110163)摘要: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茶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并占领着不可小觑的地位。

而且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世界各地的茶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同的,中西方对茶文化的表述也不同。

并且都有其各自的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搭配意义。

中西方的文化“沟通”也会通过茶文化来连接,而两方的茶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史和特征。

并且能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中,更好的诠释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及多维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发展中图分类号:TS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8)01-0103-003茶最初的起源地是中国,在公元2世纪出现过最早的书面记载,后来又逐渐的传入西方,从17世纪起,饮茶文化更是在英国掀起一番巨浪,成为贵族特有的风尚。

文化之间总存在着交汇,中国将茶文化传入西方后,西方又经过西方文化独特洗礼的将茶文化带入中国。

我国作为茶的发源地,对茶文化有些深厚且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

在古代的贸易中,中国将茶远销西方国家,成为中西方贸易发展重要的纽带,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今,中西方贸易及文化的交流不断的加深,茶文化更是成为了一种具有东方代表意义的特色文化。

中西方文化不断的在扩展,更是突出的体现了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一、茶的多维意义(一)概念意义认识一件事物首先要了解它的概念,概念意义另一程度上又称为认知意义,即对事物的理解。

中国人习惯将可以泡来喝的东西称之为茶,因此茶的种类多而繁杂,如玫瑰花茶、茉莉花茶、杜仲茶、苦丁茶等,是将植物可食用的部分制干了后用来泡茶;酥油茶则是将起酥油兑茶;麦子茶是将炒香的不同种类的麦子磨碎后冲入茶、奶,再引用。

茶在中国的字典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就是指植物制作的茶叶,其二是指饮品。

而在英文中茶的拼写是“tea”,除了中文中的两种解释外还有着两种解释,其一是指舞会,其二是指下午特有的休闲时光,如下午茶。

茶室设计理念研读中西文化修养

茶室设计理念研读中西文化修养

茶室设计理念研读中西文化修养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一个重要的载体,茶室作为茶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茶室的设计理念在研读中西文化修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茶室设计理念的比较分析,探讨中西文化融汇的茶室设计理念。

一、中西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茶室设计理念的差异。

中华茶文化注重茶道的独特仪式感和内敛的审美情趣,而西方茶文化则强调与社交的结合和自由的艺术表达。

在这两种不同的茶文化中,茶室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二、中式茶室设计理念中式茶室设计强调“以静为主”,注重内敛、朴素、平和的氛围营造。

室内的摆设需要注重自然与人文相融合,以木材、竹子等天然材质为主,营造出宜人的自然氛围。

茶具、花艺等装饰品的选用也应充分体现中式文化的独特韵味。

同时,色彩的运用需要淡雅、柔和,以不打扰茶人心境的方式展现。

三、西式茶室设计理念西式茶室设计强调“与人交流”,追求艺术、个性和创新的表达方式。

茶室布置注重时尚感与品味,多采用现代装饰材料与家具,色彩明快、跳跃,以突出个性与艺术的特点。

茶室空间布局中注重社交与互动,提供丰富多样的座位选项以适应不同的交流需求。

四、中西茶室设计理念的融合在当代茶室设计中,中西茶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已经成为一个热点。

传统的中式茶室设计理念结合了西方艺术元素,展现出更多元化的风格与魅力。

而西式茶室设计理念则在保持时尚感与个性的同时,也尝试融入中式文化的平和与内敛。

中西茶室设计的融合互补,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又注入了现代所需的创新元素。

五、茶室设计理念与中西文化修养茶室设计理念本身即是中西文化修养的结晶与表达。

通过茶室的设计,可以体验中西方文化的融汇与碰撞,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追求与品味。

茶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空间,不仅是茶文化传承的珍贵载体,也是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互动的平台。

综上所述,茶室设计理念的研究不仅关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也体现了中西茶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和国家对茶的认知、制作方式、礼仪和习俗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综述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之处,旨在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茶文化的影响。

一、茶的起源和发展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采摘茶叶、制作茶饮。

中国茶文化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茶艺师通过独特的冲泡方式展示茶叶的优雅和品质。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在15世纪后才开始引入茶叶,茶文化的发展相对较晚。

西方茶文化强调茶的社交和休闲功能,更注重茶叶的口感和添加剂的搭配。

二、茶的种类和品味中西方对茶的种类和品味有着不同的偏好。

中国茶的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功效。

中国人喜欢以清淡的口感和茶叶本身的香气为主,注重茶叶的原汁原味。

相比之下,西方人更注重茶的口感和口味的多样性。

他们常饮用加工糖和牛奶的红茶、奶茶和草药茶。

三、茶的制作与冲泡方式茶的制作和冲泡方式也是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之一。

中国人重视茶的冲泡工艺,通过具体的步骤和时间控制来达到最佳的茶香和口感。

茶艺师的冲泡过程往往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经验。

相比之下,西方茶的冲泡方式相对简单,更注重茶的便利性和速度。

西方人常使用茶袋或茶包来冲泡茶,这种方式更适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四、茶的礼仪和习俗茶的礼仪和习俗也是中西方茶文化的重要差异。

中国茶文化注重茶的礼仪,茶艺师会根据不同场合和人群的需求,展示不同的茶艺表演和冲泡方式。

中国人常用茶会、茶道、茶艺等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好意。

而西方茶文化更注重茶的社交和休闲功能,他们常在下午茶时间享用茶点和谈论各种话题。

中西方茶文化在茶的起源和发展、茶的种类和品味、茶的制作与冲泡方式、茶的礼仪和习俗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和价值观。

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东西方茶文化对比

东西方茶文化对比
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韩国茶礼之中,形成
“中正”的茶道精神。在茶桌上,无君臣,父子,师徒之差异,茶杯总是从左 传下去,而且要求茶水必须均匀,体现了追求中正的韩国茶道精神。 韩国自新罗善德女王时代(632-646)即自中国(唐朝)传入喝茶习俗,至新 罗时期兴德王三年(828),遣唐使金大廉自中国带回茶种子,朝廷下诏种植 于地理山,促成韩国本土茶叶发展及促进饮茶之风。 高丽时期(936-1392),是韩国饮茶的全盛时期,贵族及僧侣的生活中,茶 已不可或缺,民间饮茶风气亦相当普遍。当时全国有庆尚道6个茶区、全罗道 28个茶区等共计35个茶产地。当时的名茶有孺茶、龙团胜雪、雀舌茶、紫笋 茶、灵芽茶、露芽茶、脑原茶、9茶、蜡面茶等。王室在智异山花开洞(今庆 尚南道河东郡)设御茶园,面积广达四、五十里,此即为俗称的「花开茶所」, 所产茶叶滋味柔美浓稠有如孺儿吸吮的乳汁,所以称为「孺茶」。 李朝(1392-1910)取代高丽之后,强调伦理儒学,提倡朱子之学,佛教、神 仙思想及茶道等皆被排斥,于是茶荒。
沙漏
沙漏是一种传统 又优美的定时器, 可以帮助我们掌 握正确的冲泡时 间。充泡一杯红 茶,应放入一个 茶包或三公克茶 叶,注入150至 165毫升的滚水, 盖上壶盖,闷置 二至三分钟,取 出茶包或茶叶, 即得以享受好喝 的红茶。
滤杓
倒茶时,可将滤 杓置于茶杯上过 滤茶叶,优雅又 方便。
砂糖罐
和广口鲜奶瓶大小差不多的砂糖罐, 通常有盖子.在红茶内添加一匙砂 糖饮用,更能带来另一种风味。
下午茶的由来 十七世纪,英国有位安娜玛丽亚 女爵,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 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经 常邀请友人参加,很快下午茶便 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
从贵族到平民 红茶传进欧洲时,由于是遥远东方来

浅谈中西方不同的茶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不同的茶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不同的茶文化的差异(一)品饮方式的不同。

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另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加盐、糖、奶等,目前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英国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碱,把苦涩的茶水变成适合自己口味的甜饮料。

此外,英国人对茶叶本身也进行了改造。

袋装的速溶茶叶末代替了片片茶叶,而中国人习惯将整片茶叶放在开水里。

西式茶可选择在其中加奶、糖、柠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须先倒茶,再加其他调味品,顺序不能颠倒。

加入调味品后,用茶匙搅拌,搅茶时避免弄出太大声响,搅拌完需要将茶匙置于茶碗的背面。

(二)茶具的使用不同中国的茶具多为陶瓷制品,亦有用于普洱茶的紫砂壶。

紫砂壶有透气性,冲泡普洱茶,水温须很高,要求茶叶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紫砂是最好的选择。

而西方人对银器情有独钟,所以西方的茶具多为银制品。

(三)滤茶器的使用不同在中国,泡制一杯上等的茶,比如陈年普洱,需要用铁壶作为烧水工具,再将开水注入茶壶直至没过茶叶,倒出第一遍水后,再向茶壶中注入开水静置直至泡开茶叶,方才取小杯品尝。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茶道颇有一番讲究,事实上,西方人在饮茶时也有一套礼数。

比如,西式茶使用滤茶器,将滤茶器架于茶杯上,将茶倒入杯中至3/4满,这样就不会把茶溅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团糟了。

在多数中国人眼里,饮茶随时可以进行。

相比起来英国人嗜茶、尊茶的风气要浓厚得多。

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

早晨醒来,主人会靠在床上喝一杯醒早茶,提神醒脑,如果有客人,早茶就是问候客人的最好方式;上午11点钟左右,是红茶佐茶点;中午午餐时要喝奶茶;下午5点钟左右是著名的下午茶;晚上睡觉前要喝告别茶。

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花园茶会等。

(五)茶道精神的不同。

东方茶具多为陶瓷制品,西方茶具多为银器。

东方人讲究茶道,西方人饮茶也有一套礼数,如要使用滤茶器,倒茶要至杯中至四分之三满。

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差异1中西茶具各有讲究中国的茶具多为陶瓷制品,亦存有用作普洱茶的紫砂壶。

紫砂壶存有透气性,冲泡普洱茶,水温须很高,建议茶叶也具备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紫砂就是最出色的挑选。

而西方人对银器情有独钟,所以西方的茶具多为银制品。

差异2滤茶器是西方人饮茶必备良品在中国,泡制一杯上等的茶,比如说陈年普洱,须要用铁壶做为烧水工具,再将热水转化成茶壶直到没有过茶叶,好像出来第一遍水后,再向茶壶中转化成热水静置直到拌成茶叶,方才挑小杯享用。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茶道颇有一番讲究,事实上,西方人在饮茶时也有一套礼数。

比如,西式茶使用滤茶器,将滤茶器架于茶杯上,将茶倒入杯中至3/4满,这样就不会把茶溅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团糟了。

差异3中国茶不须要调味品在中国,饮茶是品其最纯正的茶香,没有在茶中加任何调味品的习惯。

西式茶可选择在其中加奶、糖、柠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须先倒茶,再加其他调味品,顺序不能颠倒。

加入调味品后,用茶匙搅拌,搅茶时避免弄出太大声响,搅拌完需要将茶匙置于茶碗的背面。

但是陆羽的《茶经》及以后的茶书都不加“茶道”,而是重点阐释品茗艺术(茶艺)。

恰好相反,日本将中国的饮茶引入本国之后,却发展为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茶道。

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导致中日两国茶文化向相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文人们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日本的僧侣由将饮茶变为为佛门戒律。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

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生发出茶道精神。

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

不过与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道相比较,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这很让一些爱国心特重的国人觉得尴尬,尽管底气不足,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解。

但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用不着回避,感情用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古代的中国人,最初就是把茶当做解热,消炎的“万能之药”饮用,当做一种蔬菜去食用的。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中西方茶文化比较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的21世纪,茶文化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1、中西方茶文化的交融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

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

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

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的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的影响之深远。

红茶的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的“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

红茶只以传统的饮茶法,以清饮为主,调饮为辅。

传播到国外,又将红茶与牛奶相融,制成风味独特的奶茶,不但深化了红茶调饮法,而且有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

以英国为例。

自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饮茶皇后”而且在推动英国茶叶贸易,提倡饮茶风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皇后进宫后,饮茶风尚首先在英国宫廷盛行,并成为宫廷的一种礼仪,接着流行于豪门世家,成为他们的灵丹妙药和社交的风行饮料。

由于皇后的崇尚饮茶之风,又成为贵族夫人时髦的风尚。

18世纪,茶价日趋低廉,茶就成英国人主要饮料,饮茶也逐渐普及民间,此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各阶层,在英国人生活里,茶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引言: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中西方茶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了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起源与历史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茶的记载,茶被视为一种药物和饮品。

而在西方,茶的起源相对较晚,直到16世纪才从中国传入欧洲。

最早的茶叶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后来逐渐在欧洲各国流行起来。

二、茶的种类与制作方法中西方茶文化对茶的种类和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茶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每种茶有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品饮方式。

而在西方,茶的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有红茶、绿茶和花草茶等。

西方人一般将茶泡在热水中,饮用时加入糖或牛奶。

三、茶文化的社交与礼仪中西方茶文化在社交与礼仪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茶具有较高的礼仪性,茶艺表演被视为一种文化艺术,茶席上的主人会向客人献茶,表示尊敬和好客。

而在西方,茶的社交功能相对较弱,茶一般被视为一种饮料,人们在喝茶时更注重放松和享受。

四、茶文化的象征意义中西方茶文化在象征意义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文化象征,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茶具有清心、宁神的作用,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而在西方,茶的象征意义相对较弱,茶被视为一种普通的饮料,人们喝茶更多是为了解渴或享受。

五、茶文化的影响与传承中西方茶文化在影响和传承方面也有所差异。

在中国,茶文化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茶文化被视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符号,被广泛传承和发扬。

而在西方,茶文化的传承相对较弱,茶在西方国家的地位相对较低,人们更多地选择咖啡作为日常饮品。

结论:通过对比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可以看出中西方茶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摘要: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

由于东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茶有着或相似或相异的文化。

本文在跨文化视野下,从历史渊源、品茶文化、茶道精神、文学对茶的运用等方面,对中英茶文化进行对比。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精神;跨文化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英国利用茶叶这一舶来品塑造了独具英国特色的红茶文化,开创了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成为世界上人均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中英茶文化的不同表现根源于两国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轨迹。

一、茶的发展史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这种贡献不仅在于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的始发性,而且还体现在茶文化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全人类的一种灿烂独特的特色文化体系。

[1]“精茶、真水、活火、妙器”。

[2]茶艺之四要素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陆羽所撰的《茶经》《茶经》对唐代及以前的茶叶历史、产。

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我国茶文化的里程碑。

宋朝的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到元、明、清时代,城市茶馆随之兴起,并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把茶与各种民间文化活动融“客来敬合起来,形成了特殊的“茶馆文化”。

“民不可一日无茶”,是中国人生活的一个剪茶”影。

人们的生活习惯千差万别,但茶却是共同的爱好,人们在细啜慢饮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

“饮茶代酒之习惯,东西方同样重视,惟东方饮茶之风盛行数世纪之后,欧洲才开始习饮之”。

[3]茶叶的发现纯属偶《神农草本》然,据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遭七十。

作为能解毒提神醒脑的良二毒,得茶而解之”药,茶后来衍生出品种繁多的茶叶家族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老庄无为主义、孔孟仁爱思想逐渐渗入茶文化领域。

秦汉之前四川就盛行饮茶。

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茶文化与儒、道、释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开题报告一、引言茶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个文化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探讨其对两个文化体系的影响。

二、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发展1. 中方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作为茶叶起源地,拥有悠久而丰富的茶叶种植和制作传统。

中国人对于茶叶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热爱,将其视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唐代起,中国人开始将品饮茶叶视为一种仪式和艺术形式。

2. 西方茶文化的历史发展相对于中国,西方对于茶叶起初并不熟悉。

直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东印度公司将大量贸易品引入欧洲,特别是英国人开始饮用和传播这种新奇饮品。

随后,在英国贵族社会逐渐形成了热爱品饮红茶、进行下午茶的传统。

三、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1.茶叶的种类和制作方式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饮品之一,在中西方拥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为主,注重保持茶叶的原始风味和清香。

制作过程强调手工和传统工艺,每一道工序都经过精心打磨,以呈现茶叶最本真的品质。

而在西方,红茶成为主流,其制作过程更注重机械化和标准化,以满足大众的口味需求。

2.茶具和礼仪茶具和礼仪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茶具丰富多样,以盖碗、盖碗托盘等为主要器具,强调礼仪和仪式感。

茶艺师在泡茶过程中,严谨的操作和优美的姿态使茶道成为一种视觉享受。

而在西方,茶具相对简单,瓷杯成为主要饮茶工具。

虽然也有一定的礼仪规范,但相较于我国茶文化,西方茶文化更加随意,没有明确的礼仪规定。

3.饮用习惯中西方在饮茶习惯上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茶文化强调慢慢品味,追求心灵与身体的平静与放松。

品茗时,人们细品茶香、回味甘甜,享受茶带给生活的美好。

而在西方,茶饮更多是在快节奏生活中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一杯咖啡或红茶成为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寻求片刻休息的良伴。

4.文化内涵茶文化在我国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中西茶文化差异研究(3篇).docx

中西茶文化差异研究(3篇).docx

中西茶文化差异研究(3篇)第一篇:中西茶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随着茶叶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西方茶叶贸易往来和茶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并促使社会大众更加重视中西方文化交流,同时茶叶跨文化的发展给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教学带来全新挑战。

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必须强化中西方茶文化的应用,通过对比中西方茶文化和大学英语跨文化的实质区别和内在联系,以茶文化对比作为教学基础,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跨文化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前来说,高等院校英语跨文化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便是全面提升高等院校英语跨文化交流和相关的实践应用能力。

1深入分析中西方茶文化差异1.1中西方语言应用的差异性语言是一种能够直接展现国家文化的方式,而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也能够通过语言予以展现,而茶文化语言的差异性也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发展背景与文化底蕴。

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我国茶文化语言涉及面相对较广,而西方茶文化涉及词汇相对较少,并且具备一定阶级性,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相对较窄。

受到17世纪中西方茶叶贸易的影响,茶叶通常销售给西方贵族阶级和上级统治阶级,茶文化则反映着西方上层社会语言的特点,例如,常见的经典词汇有Rovaltea(皇家茶),同时,茶文化还受到英语和法语等多方本地语言的影响,通常具有着转义或者喻义的含义,例如,“Blacktea"代表着“红茶”,并且在英语中茶不仅可以是名词,而且还可以是动词。

工业革命发展背景下,西方语言茶文化相关词汇则根据地方生活习惯与社会风俗进行暗喻,使得茶文化语言和茶文化相关词汇更加丰富。

例如“Teaparty”(DU品聚会)、“Teahound”(花花公子)等词汇都与茶文化紧密相关,并暗喻西方糜烂的生活和堕落的任性,再者如“teainChina”隐喻西方财富。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与茶文化有关的词汇已经展现出了极强的社会特性,使得跨文化交际产生许多阻碍,因此,大学英语学习者应当学习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并不断培养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英茶文化的差异

中英茶文化的差异

中英茶文化的差异中国是最早种植茶的国家,并且将茶传播至全世界,尤其是在英美等国,茶得到了改良和发展,形成西方的茶文化。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英茶文化的差异,希望对您有用。

中英茶文化的差异中国哲学源于农耕文明。

农时农耕尤不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因而中国人视大自然为母亲,对其有一种天然的崇敬、依赖之情,更极为推崇汉代的儒学人家蕈仲舒提倡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思想。

茶生于山川河流之中,中国人在发现利用的基础上,自然结合自身的审美情趣赋予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中国茶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郁的山林气息。

绿茶在众多茶叶品种中最受人喜爱,原因就在于未发酵的绿茶一经冲泡,其形状、颜色、气味无不给人自然的气息,或看、或闻、或品,都令人仿佛置身于葱绿的自然一般心旷神恰。

紫砂茶具也在种类繁多的茶具中获得最多宠爱,是因为紫砂这一陶土精灵给人以质朴的泥土芬芳和无限的天地灵气。

中国历代的文人士大夫大都偏爱饮茶,雅兴来时,常邀三五好友,于松风竹林间煮茗论道。

数千年的文化熏陶,赋予了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等神韵。

一方斗室,一豆青灯,一杯香茗,常常使人气定神闲、物我两忘,得以感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想境界。

与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西方文明主张“天人两分”,视自身为探索者和研究者,试图通过掌握自然的奥秘来主宰自然。

具体而言,英国人喜好发酵过的红茶,还经常加入其他调料,制成奶茶方才饮用。

在茶具的选择上,英国人也没有一直沿用中国瓷器,而是创造性地将动物的骨灰加入到瓷土中进行烧制,制造出了饮茶用的骨瓷。

英国茶文化还集中体现了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

比如,邀请别人来喝下午茶时,女主人们势必要拿出家中最好的茶,费尽心思做出美味的茶点,还要换上最得体的服饰,从而向客人展示自己以及家中最完美的一面,获得自我精神的满足。

此外,英国茶文化追求实用性。

相较于中国茶文化随时随地皆可饮茶的传统,英国人将茶与一日三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会在固定的饮茶时间才悠闲地喝杯茶,如传统茶、下午茶以及晚餐茶,体现了其严谨考究的文化特色。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结论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结论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结论
中西方茶文化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历史渊源:中西方的茶文化有不同的历史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拥有几千年的种植和饮用历史。

西方国家对于茶的了解相对较晚,直到16世纪才开始引入茶叶。

2. 饮用方式:中国茶文化注重泡茶和品茶,特别是功夫茶和茶道文化的发展。

而在西方,茶通常作为一种饮料被冲泡或者加入牛奶和糖来调味。

3. 茶具装饰:中国茶具十分讲究,以紫砂壶、茶杯等为代表,追求简洁、自然的美感。

而在西方,茶具更多地依赖于陶瓷和玻璃材料,并可能有更多的装饰元素。

4. 礼仪与礼节:中国茶文化强调茶艺的礼仪和独特的茶道仪式,例如烧水、冲泡、倒茶等步骤,注重沉静、内敛的氛围。

而在西方,茶的饮用更加随意和放松,不像中国那样有严格的礼仪要求。

5. 茶的象征意义:在中国,茶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被视为修身养性、表达情感的象征。

而在西方,茶可能更多地作为一种日常饮品,不具备同样的象征意义。

综上所述,中西方茶文化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历史渊源、饮用方式、茶具装饰、礼仪与礼节以及茶的象征意义等方面。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茶的认识和使用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研究

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研究

一、中西方剑文化的定义
中西方剑文化在定义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剑文化主要围绕剑术、剑道和剑 礼展开,它既是一种武术,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而在西方,剑文化则更 多地体现在骑士精神、荣誉和权力等方面,剑被视为一种高贵的武器和身份的象 征。
二、中西方剑文化的特点
1、剑器的长度和重量:中西方剑在长度和重量上有明显的差异。中国剑一 般较短,重量较轻,更便于携带和使用,而西方剑则较长,重量较重,彰显出骑 士的威严和权力。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与 文化内涵
1、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唐代以来,茶道、茶艺和茶文 化逐渐形成并发展至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被赋予了清雅、高洁、和谐等象 征意义。茶道精神也体现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等思想学派的哲学理念。
2、西方茶文化
西方的茶文化发展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却很快。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后, 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饮品。在英国,下午茶文化逐渐兴起,并形成了独特的英式 风格。西方茶文化更多地强调实用性和物质享受,将茶与生活融为一体。
2、制造工艺:中西方剑的制造工艺也各具特色。中国剑以钢铁为主,注重 剑身的铸造和打磨,力求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而西方剑则多采用优质合金材料, 剑身坚硬,更注重剑的劈砍和突刺效果。
3、使用技巧:中西方剑的使用技巧也有所不同。中国剑注重灵巧和多变, 强调“以柔克刚”,而西方剑则更注重力量和速度,强调“以力制胜”。
四、结论与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过程和特点以及交流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异同点以及相互影响。在未来发展中,中西方 茶文化将继续交流融合,互相促进发展。中国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传统茶文化的推 动其现代化发展并与国际接轨;西方国家也将进一步了解和接纳中国传统文化元 素,丰富本国茶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茶是一种流行于世界各地的饮品,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却存在显著差异。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1.历史背景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可以追溯到其历史背景。

中文化的茶习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被视为精神和身体的滋养品。

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在东方贸易中,茶成为非常重要的商品并传播到西方国家。

2.品种和制作方法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其茶叶品种和制作方法上。

中国有着广泛的茶叶品种,例如绿茶、红茶、白茶、黄茶和乌龙茶等。

对于中国人来说,制作茶的历程非常重要,具有仪式感。

茶叶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摘叶、萎凋、烘焙和包装等步骤。

与此相反,西方主要饮用红茶和绿茶,制作方法相对简单。

西方茶被冲泡,倾向于更加注重茶的口感和品质。

3.社交与礼仪中西方茶文化中的社交和礼仪也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传统的茶艺表演和茶道是展示东方茶文化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人们用茶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手段,与朋友共同品茶,交谈和分享生活。

西方茶文化更加注重社交中的优雅和独特体验。

西方茶文化中的茶室和下午茶礼仪被视为一种高雅的社交活动,其中包括糕点、小吃和优质的茶品。

4.茶道与品味中国的茶道强调的是茶的制作和品味过程。

中国人喝茶注重茶的品质和口感,茶具也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制作精美,并且与茶的种类和泡茶方法相匹配。

西方茶文化更加强调茶的口感和茶的香气。

西方人更常关注茶的品质和茶水的温度。

5.代表性茶种在中国,绿茶是最为代表性的茶种之一、绿茶口感清爽,容易入口。

而在西方,红茶是最具代表性的茶种。

红茶浓郁的口感和红褐色的茶水是西方茶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特点。

总结起来,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背景、茶叶品种和制作方法、社交与礼仪、茶道与品味以及代表性茶种等方面。

虽然茶是一种全球性的饮品,但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演变出独特而多样的方式。

茶的文化差异与世界茶叶之旅

茶的文化差异与世界茶叶之旅

茶的文化差异与世界茶叶之旅茶是一种全球受欢迎的饮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茶的制作、品尝和文化上都有着独特的差异。

通过了解茶的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感受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并通过世界茶叶之旅进一步探索不同茶叶的风味和魅力。

一、亚洲茶文化的差异1. 中国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中国茶叶的制作重视传统工艺和技巧,如绿茶的炒青、白茶的晾晒等,所以茶叶通常具有清香和纯美的口感。

在中国,茶叶的品尝过程注重礼仪,并有茶艺表演的传统。

2. 日本茶文化:日本的茶道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日本,人们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外观,追求苦味和茶香的平衡。

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的煎茶、抹茶等。

茶道强调的是一种简约、静谧的仪式感。

3. 印度茶文化: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也是英式下午茶的发源地。

印度茶以红茶为主,强调浓厚的香气和苦味。

在印度,人们喜欢在家中或街头的小摊位上享受一杯热茶,作为欢迎客人的表示。

二、非洲茶文化的差异1. 摩洛哥茶文化:摩洛哥是非洲最重要的茶叶消费国之一。

摩洛哥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薄荷茶,它由绿茶和薄荷叶混合而成,带有浓郁的清香。

茶叶的泡制方式有独特的艺术,通常使用特制的茶壶和小玻璃杯。

2. 阿拉伯茶文化:阿拉伯国家也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以茶和咖啡的混合饮料为代表。

人们喜欢将茶叶与香料、奶制品和坚果混合在一起,创造出多种独特的风味。

三、西方茶文化的差异1. 英国茶文化:英国是茶叶进口和消费的重要国家,英式下午茶是其特色之一。

在英国,人们喜欢将茶叶和牛奶搭配,加入糖或柠檬以增加口感。

下午茶时,他们还会搭配糕点和三明治。

2. 美国茶文化:尽管咖啡在美国更受欢迎,但茶也逐渐流行起来。

美国有许多不同的茶文化,包括冰茶、绿茶和蔓越莓茶等。

茶叶在美国通常被当做一种健康的低热量饮品。

四、世界茶叶之旅世界茶叶之旅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旅程,可以带你探索茶叶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你可以品尝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茶叶,了解其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

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叶贸易的启示

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叶贸易的启示

46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叶贸易的启示■谢炆炆/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摘 要:中国茶文化起源于全民尚茶,根植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英国茶文化起于王室贵族的社交活动,二者有不同的茶饮起源和习惯,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及哲学思想。

本文通过中英茶文化的比较研究,找出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和共融点,分析茶文化对茶叶贸易的影响,消除国际市场对中国茶产品的偏见,提升茶产品的文化内涵,并利用茶文化拉伸茶产品的产业链,从而促进中国茶叶贸易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中英茶文化 茶叶贸易 启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饮用茶的国家。

人们在细啜慢饮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追捧。

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饮茶队伍中,同时也促进了茶叶贸易的繁荣。

茶叶作为我国主要创汇农产品2016年出口总额达32.9万吨,金额约14.8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1.15%和7.48%。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我国有8000万茶农,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各个省份的山区,茶叶的销售是他们安身立命的重要支柱。

一、中英茶文化比较(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特点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是在唐朝时期。

唐朝时,中国在农业、商业、对外贸易各个方面都很活跃,中国的各种传统手工制品都外销到世界各地,而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也繁荣发展。

当时,皇家对佛教的崇信,诗歌的繁荣昌盛都使茶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将儒家、道家的思想融进了茶文化中。

中国茶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

茶文化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茶的种类、水、盛茶汤的器具、茶点、桌椅及饮茶场所等一些显性的事物。

茶文化内涵的精神方面指的是茶叶在应用和发展的历程中所产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也是茶文化内涵的核心内容。

在饮茶上我国注重以茶修德,以“德”为中心,茶道精神强调要重视人的思想品德及个人修养,注重人的奉献精神,反对唯利是图的极端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中西方茶文化比较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的21世纪,茶文化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1、中西方茶文化的交融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

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

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

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的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的影响之深远。

红茶的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的“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

红茶只以传统的饮茶法,以清饮为主,调饮为辅。

传播到国外,又将红茶与牛奶相融,制成风味独特的奶茶,不但深化了红茶调饮法,而且有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

以英国为例。

自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饮茶皇后”而且在推动英国茶叶贸易,提倡饮茶风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皇后进宫后,饮茶风尚首先在英国宫廷盛行,并成为宫廷的一种礼仪,接着流行于豪门世家,成为他们的灵丹妙药和社交的风行饮料。

由于皇后的崇尚饮茶之风,又成为贵族夫人时髦的风尚。

18世纪,茶价日趋低廉,茶就成英国人主要饮料,饮茶也逐渐普及民间,此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各阶层,在英国人生活里,茶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

”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

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2、各国的茶文化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

而各个地区的饮茶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的特色。

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价值理念和文化取向。

下面选取了一些代表国家和地区,去领略同一片绿叶,被赋予的不同内涵。

第一站:美国美国被称为咖啡王国,却有大约一半人喝茶,令人称奇。

在美国市场上,中国的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

这也就凸现出了美国人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

青睐于喝速溶茶,夏季来一杯冰凉的冷饮茶,顿觉心中清凉,很是惬意。

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

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

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沁鼻,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

遗憾的是,由于这茶以饮、以凉为主,便没有中国茶沏出的那种品味、那种温馨、那种悠闲,喝茶的情调也大打折扣。

第二站:英国茶是英国人普遍喜爱的饮料,80%的英国人每天饮茶,茶叶消费量约占各种饮料总消费量的一半。

英国本土不产茶,而茶的人均消费量占全球首位,因此,茶的进口量长期遥居世界第一。

英国饮茶,始于17世纪中期,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与英国查尔斯二世,饮茶风尚带入皇家。

凯瑟琳公主视茶为健美饮料,嗜茶、崇茶而被人称为”饮茶皇后”,由于她的倡导和推动,使饮茶之风在朝廷盛行起来,继而又扩展到王公贵族和贵豪世家及至普通百姓。

英国人好饮红茶,特别崇尚汤浓味醇的牛奶红茶和柠檬红茶,伴随而来的还出现了反映西方色彩的茶娘、茶座、茶会以及饮茶舞会等。

目前,英国人喝茶,多数在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进行。

倘有客人进门通常也只有在这时间段内才有用茶敬客之举。

他们特别注重午后饮茶,其源始于18世纪中期。

因英国人重视早餐,轻视午餐,直到晚上8时以后才进晚餐。

由于早晚两餐之间时间长,使人有疲惫饥饿之感。

为此,英国公爵斐德福夫人安娜,就在下午5时左右请大家品茗用点以提神充饥,深得赞许。

久面久之,午后茶逐渐成为一种风习,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在英国的饮食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等都有供应午后茶的。

在英国的火车上,还备有茶篮,内放茶、面包、饼干、红糖、牛奶、柠檬等,供旅客饮午后茶用。

午后茶实质上是一餐简化了的茶点,一般只供应一杯茶和一碟糕点,只有招待贵宾时,内容才会丰富。

第三站:法国法国,位于欧洲西部,西靠大西洋。

自茶作为饮料传到欧洲后,就立即引起法国人民的重视。

以后,几经宣传和实践,激发了法国人民对”可爱的中国茶”的向往和追求,使法国饮茶从皇室贵族和有闲阶层中,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法国人最爱饮的是红茶、绿茶、花茶和沱茶。

饮红茶时,习惯于采用冲泡或烹煮法,类似英国人饮红茶习俗。

通常取一小撮红茶或一小包袋泡红茶放入杯内,冲上沸水,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鲜鸡蛋,再加糖冲饮的;还有流行饮用瓶装茶水时加柠檬汁或橘子汁的;更有的还会在茶水中掺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做成清凉的鸡尾酒饮用的。

法国人饮绿茶,要求绿茶必须是高品质的。

饮绿茶方式与西非饮绿茶方式一样,一般要在茶汤中加入方糖和新鲜薄荷叶,做成甜蜜透香的清凉饮料饮用。

花茶,主要在法国的中国餐馆和旅法华人中供应。

其饮花茶的方式,与中国北方人饮花茶的方式相同,习惯于用茶壶加沸水冲泡,通常不加佐料,推崇清饮。

爱茶和香味的法国人,也对花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近年来,特别在一些法国青年人中,又对带有花香、果香和叶香的加香红茶发生兴趣,成为时尚。

沱茶主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因它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国一些养生益寿者、特别是法国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每年从中国进口量达2000吨,有袋泡沱茶和山沱茶等种类。

第四站: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因此饮茶带有英国色彩,大多习惯于饮红茶,普遍爱好的是牛奶红茶。

一般早、中、晚饭后各一次,有的甚至达到5次。

大多采用茶炊烹煮法,即先将开水壶中水煮沸,尔后放上红茶,再烹煮3-5分钟,随即用过滤器滤去茶渣,然后将茶汤注入茶杯,再加上牛奶和糖调匀即饮,另外,也有少数不加牛奶而代之以柠檬片的,又叫柠檬红茶。

在巴基斯坦的西北高地以及靠近阿富汗边境的牧民,也有爱饮绿茶的。

饮绿茶时多配以白糖并加几粒小豆蔻,以增加清凉味。

巴基斯坦人待客多数习惯用牛奶红茶而且还伴有夹心饼干、蛋糕等点心,大有中国广州早茶”一盅两件”之风味。

第五站:俄罗斯喝茶属于俄罗斯生活的一部份,俄罗斯人喜欢喝茶,但是跟所有以肉食为主的民族一样,他们喜欢喝红茶,主要是红茶末。

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就是中国茶叶的最大买主,那时候中国茶叶的出口量百分之七十五都卖给沙皇时期的俄国。

莫斯科市中心中国城社区有十九世纪雕龙画栋的中国茶行,可见证当时双方茶叶贸易的兴盛。

为了喝茶,俄罗斯人家里都有一个特殊的茶炊,它们称为「萨莫瓦尔」。

以前茶炊是铜制的,有点像台湾台电福利社东北火锅,中间是放木炭、冒烟的桶子,底下是放煮水的锅,唯一差别是俄罗斯茶炊有一个水龙头,水煮开后,就从小水龙头放水泡茶。

这种旧式茶炊只有在莫斯科跳蚤市场看得到。

现代「萨莫瓦尔」兼具传统与新潮,它外表漆得非常有斯拉夫民族的风味,也不用炭烧而用电加热,体积变小,而且用电烧水不会弄得乌烟濔漫。

主要是现在俄罗斯家里人口变少了,家庭人口少,因此不需要大容量的茶炊了。

俄罗斯人泡茶后,要用一个做成各种母鸡或俄罗斯大妈形状的套子罩在茶壶上,等茶泡开了往茶杯倒。

俄罗斯泡的茶特别浓。

所以他们先倒半杯浓茶,然后加热开水,再加两块方糖与柠檬片。

由于俄罗斯人喝茶程序非常复杂,俄国人对茶也比较讲究,不仅要有茶杯,还要有茶托,连用玻璃杯喝茶,也要把杯子放在金属套内。

俄罗斯人不仅饭后喝茶,他们平常也喝茶。

喝茶时配果酱、巧克力、饼干与蛋糕,与台湾茶食比较别有一番风味。

第六站:伊朗伊朗人,将茶喝成了生命里一道不变的美丽风景。

国内大大小小的茶室遍布各地,让人眼花缭乱。

长此以来,形成了一种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丰富茶文化。

一天十五六杯茶。

许多伊朗人每天非茶不欢,而每天喝茶的次数也多得惊人,一天十五六杯是最起码的。

原因在于:伊朗禁酒,以茶代酒,能够提神、健身、醒胃、清肠等等。

茶室,对于大部分伊朗人来说,是以茶会友的地方,也是谈生意的好场所。

几乎每间茶室都出租水烟,握着水烟管咕嘟咕嘟地吸食的同时,一宗宗生意也就不知不觉地谈成了。

在伊朗北部大城大不里士(Tabriz)有间桑葚茶室。

那是间别具风味的露天茶室,设在成排桑葚树下。

那儿有一条奇怪的规矩:男女必须分开坐。

伊朗人喝茶,有个很奇特的方式——琥珀色的茶,盛在小巧玲珑的玻璃杯子里,喝茶时,糖块不是放进茶里搅和的,而是直接放入口中,再去啜茶。

伊朗的糖,呈现不规则的结晶体,一片片薄薄的,晶亮的黄色,轻轻一咬,“卡卡”数声,糖片分崩离析,再悠悠然地把茶啜入嘴里,让它慢慢地与口内的甜味中和,在味蕾上泛起一圈又一圈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涟漪。

有些糖片还镶嵌着柠檬皮,一咬,满嘴生津,这时,赶紧将略带涩味的茶灌入口中,以舌尖略略搅和,那种甘醇已极的好味道,足以使头发“轰”的一声全都直直地立起来。

当然,一般较为简陋的茶室,并不备有这些薄片糖晶,仅仅只供给一般化的方块白糖,伊朗人惯常的做法是:以拇指和食指拈着糖块,蘸了蘸茶,放进口里,等它在舌上欲融未融之际,便啜茶入口,与糖中和。

第七站:韩国韩国的民族史有5千多年,从新囫时代开始就有茶文化,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韩国茶礼“和、敬、俭、美”基本精神,体现了心地善良,以礼待人,俭朴廉政和以诚相待。

成人茶礼是韩国茶日的重要活动之一。

韩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礼节。

成人茶礼是通过茶礼仪式,对刚满20岁的少男少女进行传统文化和礼仪教育,其程序是司会主持成人者赞者同时入场,会长献烛,副会长献花,冠者(即成年)进场向父母致礼向宾客致礼,司会致成年祝辞,进行献茶式,成年合掌致答辞,成年再拜父母,父母答礼。

冠礼者13人,其中女性8人,男性5人。

高丽五行茶礼气势宏伟,规模更大,展现的是向茶圣炎帝神家氏神位献茶仪式。

唐代陆羽著有《茶经》,被人称为茶圣,茶神。

韩国则把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炎帝神家找称作茶圣,古代传说中神家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家是发现茶,利用茶的先行者,高丽五行茶是韩国为纪念神家氏而编排出来的一种献茶仪式,是高丽茶礼中的功德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