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汉字的产生

序言:中国文字学是研究中国文字产生、性质、发展演变、形音义的关系的学科。

一、汉字产生的理性思考

汉字产生遵循适用原则

汉字产生:记事刻画符号→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

汉字体系:记事刻画符号、图画→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

汉字产生的两个要素:①一定数量的记事符号和象形字

②假借方法的运用

小结:成熟体系的文字系统是吸收了记事刻画符号、象形、指事等原始表意方式,合理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假借、形声等造字方法,逐渐发展而来。

二、汉字产生的时间推测

甲骨文记录的是商代晚期的文字,不是汉字的起源,因而不是最早的文字如《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汉字大约在夏商之际形成,即裘锡圭夏商文字一系说。

小结:种种迹象表明,夏代应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文字应该形成于夏代。夏商周三代使用的文字属于同一系统,西周文字与商代晚期的文字一脉相承,商代前期的文字则传承和发展了夏代的文字。

第二讲汉字的性质

序言:汉子性质问题是中国文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之一。

普通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即用某种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文字符号系统记录语言系统,通过文字形体联系声音意义。即文字形体表示语言,语言又分声音和意义)

一、汉字性质研究回顾

20世纪的几种争议:

1、表意文字说

瑞典索绪尔

北师大王宁: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子因义构形

黄伯荣、廖序东:汉子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运用大量表意符号记录汉语的词和语素。

2、意音文字说

周有光:意音文字的产生是文字制度的第一次飞跃,拼音文字的产生是文字制度的第二次飞跃

3、表音文字说

4、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

5、表词文字说和语素文字说(从文字记录语言单位的角度划分)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朱德熙:汉子是语素文字

布龙菲尔(美):汉子是表词文字

二、裘锡圭的理论观点

1、字符理论:

一种文字的性质由该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决定。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自身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的性质是由组成该文字的字符即

意符、音符、记号决定的。因此,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

2、字符分为三大类:意符、音符、记号

意符:是与文字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的字符。包括传统文字学所说的象形、指事、会意几种字所使用的字符及形声字的形旁。

音符:是与文字所代表的词的语音有联系的字符。假借字一般都是音符,形声字中有一部分是音符,还有一部分是音符兼意符。

记号:是与文字所代表的词的意义和语音都没有联系的字符。包括硬性规定的记号和由汉子字形与语音、意义等方面的变化

小结:树立历史的观点,汉子断代史的研究有利于汉子性质的讨论。开展商代文字、西周文字、春秋文字、战国文字、秦汉文字性质的定性研究,立足于汉字字符的断代整理和汉字字符的变化规律的总结。即对各时代文字系统离析字符,统计数量,再通过历史考察,分析各时代之间的发展变化,总结规律。

汉字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大体是西周以前)基本上是使用音符和意符的一种文字体系;西周后,随着字形、语音、意义的变化,汉字则主要是使用意符、音符和记号的文字体系。所以汉字是意音文字。

因此,研究汉字性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遵循汉字的历史,尊重现行汉字。

第三讲汉字发展中的主要变化

一、从形体上看,汉字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

〈一〉汉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字体和字形两个方面

1、字形的变化:指一个个字的外形的变化

2、字体的变化:指文字在字形特点和书法风格上的总的变化

①汉字字体演变过程的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

②字体: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使用的正规结构体式

③字体的特征:社会性、稳定性、通行性

〈二〉汉字字体种类

1、甲骨文(最早的字体,殷商时)

2、金文

3、篆文(大篆在小篆之前)

4、隶书(产生于战国时期,秦系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产生的基础)

5、楷书

6、出版字体——宋体

小结:汉字字体演变过程:①线条化

②笔画化(点横撇捺等符号组成)

③简化和繁化(字形繁化分外形繁化和结构繁化)

二、汉字结构上的主要变化

1、形声字比重逐渐上升

2、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

汉字字符由意符、音符、记号组成。

意符:指与文字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的字符。包括:

形符:通过字体的形象表示意义(字形表意0

义符:字符的字仪表意(如:歪)

3、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

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符号称记号。

如春上半部分是记号,日表意,因而是半记号字。

小结:综合以上2、3,说明汉字发展过程中,字形理据性不断丢失,汉子为了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不断进行简化,记号字不断增多。

第四讲古文字阶段的文字

序言:汉字字体的演变分古文字和隶楷两个阶段。

隶书产生于战国秦系文字的基础上。

古文字按时代先后及形体特点分为:商代、西周春秋、六国和秦系文字。

一、商代文字

1、商代文字资料

①甲骨文 1899年王懿荣河南安阳迄今发现15万片甲骨,合4000多字

商代朱书文字(用毛笔写在甲骨上)

②商代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③石刻

④陶文(灰陶为主,陶器上的文字)

⑤玺印

2、目前发现的甲骨大约15万片,4500多个字,能认识的约有1000多

3、商商代文字形体特点:

①图画意味很浓

②构字方式自由多样,字形很不固定

③除了比较原始的一面,殷墟甲骨文也有超前发展的一面。

二、西周春秋文字(西周——青铜器鼎盛时代)

1、西周文字形体演变特点

①字形趋于规整,形体演变趋势线条化、平直化,粗笔变细,以往的方形、圆形、团块被线条化平直化代替。如“王”“贝”

②地域性特点逐渐显现

③美术字体(如用一些修饰性的鸟的形体)

三、六国文字

1、六国文字的载体

①金文②玺印③陶文④货币⑤简帛⑥漆书⑦石刻

2、战国文字分:出土的和传抄的

3、六国文字形体特点

①俗体流行,简化严重

②繁化(非主流)

③文字异形(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导致)

四、秦系文字

1、定义: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及小篆

↗东土文字(六国文字)(继承性强、更接近上古)殷商→西周春秋→战国

↘西土文字(秦系文字)(变化与创新)

小结:东土的六国文字对上古西周春秋文字继承性较强,也更为接近。而西土的秦系文字更多的是变化与创新,许慎的《说文》研究的主要是西土秦系文字。

2、文字载体:

①石刻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