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雅俗共赏的艺术
东北二人转
二人转简介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 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 “单”、“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 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 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 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 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以后出 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
二人转特色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有“唱大车 文本 店”、“唱秧歌会”、“唱茶社”、 “唱屯场”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演出 文本 方式是“唱屯场”。每年秋后三大时节, 文本 挂锄,冬闲,都有“唱屯场”,通常按 文本 以下顺序表演: “打通”:指秧歌锣鼓的头鼓,二鼓, 三鼓来招引观众。 “三场舞”:丑角上场喊“要想卖,头 朝外,船家打浆划过来”,以此引旦角 上场,两人共舞“三场舞”。
二人转流派
1.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 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2.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 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3.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4.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5.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 究板头。 6.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 重。 7.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 美。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Fra bibliotek谢谢观赏!
东北二人转
谈东北二人转的表演艺术
谈东北二人转的表演艺术作者:徐速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二人转来自于民间,又流传于民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它以土香土色、载歌载舞、化出化入、灵活轻便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人们称它为“唱得好听,舞得优美,逗得风趣,扮得逼真,绝活精湛”。
二人转之所以久盛不衰,其主要魅力,在于雅俗之间。
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是二人转的一个重要特色。
关键词:二人转;表演;形式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29-01东北地方戏从清朝康熙年间伊始,至今已有近350年的历史,以二人转为本体的一树多枝的舞台载体,为东北地方戏的表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南靠浪,北靠唱,两讲板头东耍棒”等多种流派;出现了众多“转星”灿若星河;各种表演手法、技巧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的达到了让观众“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痴迷程度。
有人将地方戏的表演手段概括为“说、唱、扮、舞、绝”五功,我认为还应拓宽补充,应为“说、唱、扮、舞、绝、学、逗、做、哨、侃”十功。
一、“说”的艺术形式“说”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称为“白”或“道白”、“白口”,是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曾有“千斤道白四两唱”之说,以言其重要性。
“麒麟童”周信芳先生在京剧《四进士》等剧目中曾有过精妙绝伦的道白,至今脍炙人口。
而地方戏中的“说”,称为“说口”或“口”,又包括许多种,其中以“俏口”、“套子口”、“疙瘩口”等最为常见。
如著名笑星赵本山,就将地方戏的“说口”艺术融入其小品表演艺术中,在他同宋丹丹、崔永元合作演出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就有许多精妙的“说口”,“我叫白云”,“我叫黑土”,“他是我老公”,“她是我老母”,就是极好的“套子口”,“薅社会主义羊毛”、“手电筒”、“涛声依旧”等,也都是绝妙的俏口。
二人转语言多用东北方言,如叙家常,平易近人。
二人转中的“说”是表演的主要形式,“说是骨头,唱是肉”,好的二人转的“说”,活泼幽默,毫不鄙俗,比如优秀传统剧目《妙玉思春》中有这样一段:贾宝玉喝完茶走后,妙玉捧着宝玉用过的茶杯,芳心乱跳。
地道的草根艺术 东北二人转为啥这么火
“千军万马,就凭咱俩”,从东北大秧歌中脱胎而来的二人转灵变、诙谐,已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地道的“草根”艺术,二人转是东北农民最为喜爱的一种娱乐消遣。
去年6月2日,东北二人转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二人转的承认,也是对东北这批民间艺人的认可。
作为东北二人转的领军人物,赵本山闻讯后更是欣喜地表示:“二人转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二人转会有更适合的生长环境,这是件大喜之事。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剧作家崔凯激动地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二人转生命历程中一次最大的荣耀。
”近日,笔者专程采访了这位资深二人转编剧,请他为大家破解“东北二人转红火之谜”。
乡土起源二人转产生于田间地头,是东北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形式。
在东北漫长的冬天,人们“猫冬”“猫”出了二人转。
俗话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二人转是东北这片黑土地产生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近300年的历史,在明末清初已经很红火了。
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等姊妹艺术,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产生于田间地头,是东北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形式。
因为在东北漫长的冬天,老百姓迫切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俗话说“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
艺人们在村镇、地头走场,那些收了庄稼趁农闲唱戏的叫“高粱红”,全年都唱的叫“四季青”。
演出形式可以说是“一树多枝”,有单出头(就是一个演员表演),也有二人和多人表演(也叫拉场戏)。
但大多为一男一女化装成一丑一旦,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它的演出不需要豪华的场所,发展中兼收并蓄,一直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家乡的传统文化——二人转
家乡的传统文化——二人转
百里不同天,千里不同俗,要问我家乡有什么民俗,东北二人转就是一绝。
二人转是东北传统风俗,以一男一女、以一丑一旦为表演演员,以板胡、锣鼓为伴奏工具,以简练的台词,粗犷的唱腔为特色,以唱、说、做、舞为表演手法,以手绢、扇子为道具。
该表演形式简单,几十个观众和两名演员组成的一个露天小剧场,但却深为人民所喜爱,东北人们喜爱听二人转甚至到了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程度。
连周总理当初路过吉林看了一场二人转,都赞叹道:二人转不愧为中华文艺瑰宝之一,应该好好发扬。
二人转最初的形成原因有几种,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人们在田间地头干活时,又累又无聊,有两个人想了一个办法,将农田种菜的事件及村子里发生的喜剧性质的事改为唱词,给人们表演出来,慢慢就演变成了今日的二人转。
二人转以它那独特的唱腔、舞姿和逗人的唱词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而且二人转有着自己独特的演绎风格,在正戏表演之前多加一个小帽。
俗
话说小帽、小帽,排排腔,溜溜调,唱戏的白搭,看戏的外落。
现在,小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
为二人转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名的小帽有《小拜年》《双回门》《江北的送情郎》等。
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无限
欢乐。
人们喜欢它,也在发展它。
很多地方办起
了二人转培训学校,使得这门民间艺术得以广泛
流传。
而因二人转一炮走红的转星也不在少数,
除了众所周知的赵本山,还有小沈阳,孙小宝等。
他们在春晚的亮相,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很多的欢笑。
二人转就是我们的民俗,也同样是中国老百
姓的喜爱,我衷心地希望它发展越来越好。
二人转详细介绍
二人转详细介绍二人转,这一充满浓郁东北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的艺术宝库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二人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它在东北地区的黑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发展壮大。
最初,它是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农闲时节的一种娱乐方式,用来缓解劳作的辛苦,表达内心的情感。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独特而灵活。
通常由一男一女两个演员组成,所以被称为“二人转”。
他们通过说、唱、扮、舞、绝等多种手段来展现节目内容。
“说”,就是幽默风趣的对白,往往贴近生活,充满了浓郁的东北方言特色,让人听了忍俊不禁;“唱”,那更是二人转的核心,演员们用嘹亮的嗓音唱出各种曲牌,如胡胡腔、喇叭牌子等,旋律优美,韵味十足;“扮”,则是通过化妆和服装来塑造不同的角色形象,有时是古装人物,有时是现代百姓,活灵活现;“舞”,演员们的舞蹈动作夸张而有力,充满了节奏感,常常能带动观众的情绪;“绝”,指的是一些独特的绝活,比如手绢功、扇子功等,令人惊叹不已。
二人转的曲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题材。
有讲述爱情故事的,如《西厢记》《蓝桥》;有反映民间生活的,像《回杯记》《马前泼水》;还有一些充满幽默和讽刺的作品,如《包公赔情》等。
这些曲目不仅具有娱乐性,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在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二人转的服装和道具也很有特点。
演员们的服装色彩鲜艳,款式多样,常常搭配着大花棉袄、红头巾等具有东北特色的元素。
道具方面,手绢和扇子是必不可少的。
手绢可以在演员手中旋转飞舞,变幻出各种花样;扇子则能辅助演员表达情感,增加表演的韵味。
二人转的音乐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它融合了东北民间小调、秧歌调等元素,节奏明快,旋律动听。
伴奏乐器主要有唢呐、板胡、二胡等,这些乐器的配合使得二人转的音乐更加富有感染力。
二人转之所以能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精彩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它反映了东北人民的喜怒哀乐,展现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东北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do
something
东北二人转
二人转简介发展历史特色表演手段音乐唱腔二人转名人作品
二人转简介:
东北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东北二人转以唱为主,有舞有做又有“说口”,它幽默热闹,粗犷泼辣,有浓厚的东北色彩。它的唱词与鼓词相似,长的达千句,短的二、三句,一般的二、三百句。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
东北二人转大全
东北二人转大全东北二人转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源于东北地区,以其幽默、风趣、生动的表演风格,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在东北地区,二人转被称为“二人台”,它是一种通过对唱、对打、对腔等形式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通常由两名演员进行表演。
在东北地区的农村,二人转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常常在集市、庙会、婚礼等场合进行表演,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单口相声,也有对口相声,有的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表演,有的以唱段的形式进行表演,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
二人转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既有对时事政治、社会现象的讽刺,也有对生活琐事、家庭矛盾的描绘,既有对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的演绎,也有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歌颂,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的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演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口才和表演技巧,需要能够随机应变,根据观众的反应进行即兴表演,这对演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演员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表演经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才能够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艺术的表现,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些二人转表演团体开始尝试将二人转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推出了一些新颖的节目,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同时,一些二人转表演团体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表演,使二人转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总的来说,东北二人转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在东北地区深受欢迎,也逐渐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现了东北人民的智慧和幽默,传承了东北地区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二人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播。
东北二人转——雅俗共赏的艺术
东北二人转——雅俗共赏的艺术[摘要]二人转是一门深受东北人喜爱并且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表演艺术。
由于这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夸张与另类,二人转的存在遭遇着褒奖与贬低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的冲击。
即使是在这两种对立观点冲击下,二人转依然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走出了东北乡村特色,传遍了全国,产生了一定的热度,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高雅艺术的普及与盛行,二人转必须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才能在瑰丽的艺术园地中立足。
[关键词]二人转;艺术特点;低俗1农村大炕走向城市包厢二人转,这种诞生于东北白云黑土之间,流传于东北民间的极具民间气息的特色艺术,用它粗犷豪放的表现形式、幽默而贴近生活的唱词以及独特的令人忍俊不禁的舞蹈,滋润勤劳的东北人民已有300多年之久。
东北人对于二人转有一种近乎痴迷的难舍难分的情感,在民间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由此可见二人转在东北的群众基础之深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二人转不再仅仅是东北农村间的饭后娱乐,而是翻山越岭走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渐渐成为娱乐市场上的宠儿。
近一两年,二人转频繁进京,或南下巡演,不断引起轰动,在各地的演出市场也常常制造出票房奇迹。
仅从这些表面的受欢迎程度看,二人转在艺术产业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在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二人转是否能继续保持那种独特的淳朴而贴近生活的民间气息而不变质,是否能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呢?恐怕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二人转在充分照顾观众情绪的同时,是否也不容回避地存在着过度迎合部分观众的欣赏趣味而使之趋于流俗的现象?这点必须引起我们今天的二人转演员的足够重视,毕竟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还有着审美价值与审美趣味的前提,即便是以丑角取胜的二人转艺术也应遵循长期以来的“笨中求巧,丑中求美”的美学原则,而非一味地为丑而丑,毫无美感。
繁荣背后,也连带着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东北二人转,究竟与原生态的二人转相距多远?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二人转艺术,是否还完整保存着初始的淳朴与乐观,在与城市观众的相互交流过程中,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1]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东北二人转概说
东北二人转概说第一章东北二人转概说东北二人转,旧称“蹦蹦”,是我国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至今已有300度年的发展历史。
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的一种小场演出活动,俗称“小秧歌”。
后来,随着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关内关外的文化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
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成为近现代的二人转艺术。
二人转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
东北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课件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
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节二人转的定义与别名一、二人转的定义二人转是在东北特定的文化土壤上,东北民众喜爱的民间歌舞秧歌、民歌和民间说唱莲花落合流,在此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多种成分,发展成至今仍有旺盛生命力的独特1艺术形态。
至于二人转的表演应该属于喜剧形式还是曲艺形式,艺术节一直存在争议。
如《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一书,把二人转归为东北的剧种,而《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则把二人转归在曲艺中。
东北二人转艺术工作者也各自有不同的看法。
二、二人转的别名二人转诞生后,曾经有过很多别名,有些现在还是沿用,比如:蹦蹦:过去流传很广,也叫“蹦蹦戏”、“地蹦子”,是以其舞蹈蹦蹦跳跳而得名。
碰碰:是指两班不相识的艺人,碰在一起,打板就可以合演而得名。
小秧歌、莲花落:二人转以“大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故名。
对口唱、对口戏、双玩意儿、双调:以二人转主要由旦、丑两角色表演而得名。
边曲、呦喝:早年二人转常唱“边关调”、“呦喝呛”,故名。
浅谈传统乡土艺术——东北二人转
浅谈传统乡土艺术——东北二人转阎学晶在歌中唱到“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总能激起我对二人转更大程度的喜爱。
说起东北文化,二人转的位置总是要放在首位。
东北人对二人转喜爱,三百多年来,东北二人转就像一株傲然乡野的花朵盛开在人们的心中。
如今,二人转地方剧种已经走出东北,火遍中国大地。
传统东北二人转在过去历史上被称为双调、蹦蹦儿、对口唱、双玩意儿、小秧歌等等二人转的最初定名大约在伪满时期,但它一直生存活跃于东北乡间地头,但却不被认可,许多艺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传承并发展这门艺术的。
到了2O世纪5O年代,“二人转”这个名字才首次在文艺界得到承认,它终于获得了正式的身份。
二人转是东北“土特产”,它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演唱生动幽默风趣,表演时歌舞多变,内容明快朴实诙谐,具有极浓郁的乡土气息。
近几年来,以赵本山为主的电视剧《刘老根》《乡村爱情》等电视剧播出以后,在沈阳又推出了“刘老根大舞台”本山师徒频频亮相,使得二人转艺术的流传更加广泛,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
那么二人转为什么如此受到人们的欢迎呢?一、二人转艺术体现了东北地方文化。
二人转是了解、认识东北人民间精神的一把钥匙。
二人转这朵黑土地上孕育的艺术奇葩,积淀了三百年的历史人文,凝聚着东北入喜怒哀乐的文化基因。
二人转直接体现了东北人民质朴爽朗,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体现了东北人民的追求。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以一男一女两个角色互相变换的方式演唱一个完整的喜剧故事。
为什么不是三人转四人转?因为在家里进行表演,言谈举止也就用不着拘谨,所以二人转在形体表演和语言说口方面都比较放得开,表现起来泼辣深入生活。
二人转的音乐旋律多元化。
二人转音乐之所以多元是二人转的基本框架是以叙事体和代言体为文本的,人物表达活跃鲜明,表演载歌载舞同在,它的表演参杂了曲艺,戏曲,歌舞,杂技等很多种成分,这让二人转的艺术本性模糊不清,难以确定属于哪种剧种,正是这种“模糊”性,使得人人转二人转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的艺术表现特征风格,让更多的人潜心去挖掘内在的潜能,使得其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谈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
谈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前言:东北二人转表演一直是一种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是由于我国从事东北二人转工作的人员实际上并不是很多,东北二人转的观众群体也不够广大,就导致了我国的东北二人转表演转型一直以来都比较缓慢,这就导致的这种民间艺术的传播一度遇到了瓶颈。
但是,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东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促进了东北二人转艺术特质的凸显。
当然,这其中有着不少其他的因素,在下文当中,我们将首先对东北二人转的艺术性质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会对如何发挥出这种艺术性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相关部门和人员有所帮助。
1东北二人转表演的艺术特质简介1.1接地气,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东北二人转本身就是从人们的日常当中逐步发展出现的,它一直没有脱离群众性的重要艺术特征。
我们首先将对东北二人转的群众性和东北二人转整体的艺术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众所周知,东北二人转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无论是王孙贵族,还是平民老百姓,都能够从东北二人转表演当中获得心理的满足感。
但是,从以往来看,东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没落的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东北二人转的表演一般比较格式化,并且一旦形成体系,一出东北二人转就不会再形成什么太大的变化。
这对于这门艺术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如果一部东北二人转不能让第二遍观看的观众获得和第一遍观看时不一样的艺术体验,那么这部东北二人转就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
因此,就有东北二人转界的先行者率先的将一些其他的艺术形式融合了进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旦可以有效的将声乐、话剧、相声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因素融合进来,就可以很好地提高东北二人转的艺术水平,更加符合更多人的审美标准,发挥出二人原的艺术性。
总而言之,东北二人转表演和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东北二人转的整体艺术水平,突出其艺术特质,为东北二人转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推力。
1.2观众的观看气氛十分欢乐评判一出东北二人转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观众是否喜欢这部东北二人转,能否从这部东北二人转当中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心理的愉悦。
浅谈“二人转”的艺术魅力
浅谈“二人转”的艺术魅力[摘要] “二人转”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
它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历史久远,兼收并蓄多种地方艺术形式;鲜明的本土特色和浓郁的东北人生活气息:音乐唱腔和演出曲目极为丰富;“二人转”的表演手段,简单明快,火爆热烈:内容积极向上,唱本语言通俗易懂;演出轻松幽默,老少皆宜。
正是这些艺术魅力的充分展现,才使二人转从俗至雅,由东北推向了全国。
[关键词] 二人转东北艺术魅力本土艺术“二人转”即东北二人转,是东北土生土长的一门民间艺术形式。
为什么这门土气艺术能登上艺术的殿堂,被学者尊为“美学艺术”。
为什么这门民间艺术会由东北走向全国,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什么这门本土艺术会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充分说明“二人转”有它无穷的艺术魅力,才有它无比的发展活力。
一、历史久远,兼收并蓄多种地方艺术形式。
打造厚实的文化艺术功底二人转俗称“蹦蹦”。
据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普济寺)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转”的叫法才得以流行。
二人转是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的民间艺术,这造就了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底。
二、传承和展现鲜明的本土特色和浓郁的东北人生活气息二人转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的精华。
例如:东北民间小调起源于田间,流传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口头上。
人们在劳动之中,或在劳作之余,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表现出美好的愿望。
传递着思想感情,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逐渐起到自娱和娱人的作用。
由于传唱久了。
便形成相对固定的曲调。
人们可根据需要随意唱出新词。
譬如至今流传的东北民间小调《月牙五更》,在民间歌唱中就有不同的内容。
如表现姑娘对情人的美好爱情时,歌词唱道:“一呀更啊里呀,月芽弯又弯啊,小妹妹灯前补衣衫,连呀连啊,千针和万线啊。
东北二人转特点
东北二人转特点东北二人转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特色表演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尤其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份广为流传。
它以滑稽幽默和真实生活的刻画为特点,深受观众喜爱。
一、简介东北二人转是一种由两位演员表演的戏曲形式,通常一个扮演男性角色,一个扮演女性角色。
演员们通过对话、歌唱、舞蹈等方式,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来展现故事情节,同时还会加入许多生活化的细节和笑点,让观众乐不思蜀。
二、流派东北二人转有多个流派,其中以吉林流派和黑龙江流派最为著名。
吉林流派的表演风格独特,强调快节奏和诙谐幽默,以小品和对口相声脱颖而出。
黑龙江流派则更偏向于歌舞元素,演员们擅长歌唱和舞蹈技巧,通过动感的节奏和优美的动作表演,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幽默与滑稽东北二人转的最大特点就是幽默和滑稽。
演员们以夸张的表演手法,把平凡的生活情节变成了令观众捧腹大笑的娱乐节目。
他们常常运用夸张的动作、夸张的音调、夸张的表情来刻画角色,让观众在欢笑之余更能体会到剧情的乐趣。
四、真实生活的刻画东北二人转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在于它对真实生活的刻画。
演员们以东北方言演唱、对白,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琐事的描绘,展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东北二人转可以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找到共鸣。
五、社会风气的批判除了体现生活的喜剧面,东北二人转也常常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来批判社会风气和不良现象。
他们会以生动的方式披露社会上的不公和不合理,通过让观众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间接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六、传承与发展东北二人转虽然在各种传播方式的冲击下正在逐渐减少观众的数量,但仍然有不少演员坚持着传统形式的演出,并致力于传承和发展这个艺术形式。
他们会结合现代社会的元素,创作出更有时代感的剧目,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加入到东北二人转的爱好者行列中。
总结:东北二人转以其滑稽幽默、真实生活的刻画、社会风气的批判等特点,成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枝奇葩。
东北二人转的音乐特点分析
东北二人转的音乐特点分析作者:刘佳音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4期【摘要】东北的二人转可谓是雅俗共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人类的曲艺宝库创造出了一个优秀的种类,尤其是其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兼容并蓄的音乐特点,泼辣逗哏的乡土味道,诙谐幽默的叙事效果成为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本文综合性分析了二人转在音乐表现上的成就,同时也对其堪忧的前景提出了警示,可谓用心良苦意义深远。
【关键词】二人转;音乐特点;兼容并蓄;泼辣逗哏;诙谐幽默已有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我国东北二人转,以其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兼容并蓄的音乐特点,泼辣逗哏的乡土味道,诙谐幽默的艺术魅力、说唱一体的演唱形式,贴近于北方民众的审美情趣,深为北方人所喜爱。
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其源于东北民歌的演唱风格和野性豪放的优美旋律极具艺术感染力,能够迅疾之间就带给听众以强烈的情感共鸣,迸发出想要随着唱上一嗓子、扭上一扭其特有的“秧歌步”的感觉。
事实上,东北二人转在北方民众间,也真的几乎人人都能唱上几口、扭上一扭。
东北二人转的旋律在保持其固有的音乐特质的基础上,逐渐地结合进了莲花落子的艺术特性,更使其形成了“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 的艺术特点,形成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独特音乐体系。
接地气的东北二人转在东北人的特殊喜爱下在东北大地广泛地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成为了舞台表演和大众娱乐的热门形式。
东北二人转的音乐特点及其发展走向在我国音乐界已经引发了广泛的探讨,也积累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本文秉承我国音乐界的专家学者对东北二人转音乐特点的研究成果,结合个人的研究分析,试就以下三个方面做以分析。
一、兼容并蓄的发展方式,使得东北二人转获得了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对于东北二人转的起源真可谓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起源于东北的大秧歌;有的认为是起源于河北的莲花落;有的认为是起源于满族的“跳大神”,而且其中更有极其富有创意的神源之说。
综合以上的多种观点,无论是持有哪一种学说,应该说都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对于研究东北二人转这门艺术来讲,还是应当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加以分析,这才是更加科学和更加严谨更为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
描写东北二人转美句
东北二人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像东北的黑土地一样,既深沉又富有生机。
以下是一些描绘东北二人转之美的句子:
东北二人转如春风拂面,既热烈又婉约,仿佛能让人看到那片广袤的黑土地上,生活的热烈与坚韧。
一唱三叹,东北二人转的唱腔如泉水叮咚,清澈而悠扬,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林海雪原之中,感受着东北人民的豪情与柔情。
扇子轻摇,手绢飞舞,东北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既有激情四溢的舞蹈,又有幽默诙谐的对话,让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
东北二人转的曲目丰富多样,既有反映东北人民生活的现实题材,又有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东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在那激情四溢的旋律中,东北二人转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人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到人生的百态。
东北二人转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它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东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那激昂的鼓点中,东北二人转舞者如同东北的风一样自由奔放,他们的表演充满了力量与激情,让人感受到东北大地的生命力与活力。
这些句子描绘了东北二人转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这一艺术形式在东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东北二人转的民俗文化
东北二人转的民俗文化东北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东北地区广泛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文化表达方式。
它以幽默风趣的表演、夸张的动作和生动的语言,体现了东北人民豪爽、乐观、热情的性格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东北二人转最早起源于清代,起初是一种街头艺术表演形式,后来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舞台表演艺术。
它的表演者一般由两人组成,一男一女,男扮女装,女扮男装,他们通过对话、歌唱、舞蹈等方式,诙谐幽默地讲述一些生活故事,反映社会风俗和民间文化。
东北二人转的剧目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传统的故事、历史传说,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小事情、笑话等,无论是什么题材,都能够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娱乐。
东北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人物形象夸张,演员在表演中通常会夸大其词,以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二是语言风格幽默,东北人的口音和方言本身就具备幽默的效果,演员在表演中通常会加强口音和方言的使用,使得笑话更加生动有趣。
三是歌舞表演精彩,东北人热爱歌唱和舞蹈,所以东北二人转中经常会搭配歌舞表演,增加观赏的乐趣。
东北二人转所呈现的也不仅仅是演艺形式,更是对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演绎。
东北是中国的一个边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东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
东北人性格豪爽,喜欢交际和娱乐,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都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而东北二人转正是通过它独特的表演方式,将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和民俗文化传达给观众,成为东北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东北二人转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近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不仅在东北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崇。
许多东北二人转节目和演员在各种文艺活动中频繁亮相,为观众带来无穷的欢乐和回忆。
同时,东北二人转也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非遗文化代表,得到了国家级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东北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幽默风趣的表演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东北人民豪爽、乐观、热情的性格特点。
二人转的文化审美
二人转的文化审美
二人转的文化审美
今年春节过后,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热播,小沈阳一夜之间火遮大江南北,小沈阳及其师傅赵本山的二人转演员出身再次引起人们对于二人转这门古老艺术的关注.实际上,在国务院于2006年6月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东北二人转就名列其中.于是我们不禁会问,二人转这门偏安东北的地方民同曲艺形式何以"登堂入室"引得雅俗共赏并火遍大江南北呢?在它上面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意蕴呢?
作者:王海龙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黑龙江,150001 刊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4 关键词:二人转文化。
二人转的俗与雅
三、雅俗而共 赏
俗 不 一 定会 伤 雅 ,俗 的 东 西 也 不 一 定 是 不 雅 的 。二 人 转 如果 真 正 是 在 自己 的 基 础 上 提 高 ,不 是 放 弃 了 自己 的特 色 和 个 剧 情 层 次 清 楚 地 展 示 给 观 众 。二 人 转 还 要 通 过 性 格 化 的具 本 色 而 盲 目地 去 追 求 高 雅 ,那 它 一 定 将 会 得 到 一 种 特 殊 的 品 有浓厚生 活气 息的语言 ,在舞 台上描 述出生活场景 ,刻画 出 格 ,受 到 观 众 的 喜 爱 。 现 在 有 些 二 人 转 作 者 往 往 不 大 注 意 人 物 的精 神 世 界 。它 的 “ 属 性 ”则 是 一 种 通 俗 文 艺 。 这 些 , 比 如 唱 词 ,就 常 常 写 得 花 团 锦 簇 ,一 味 地 追 求 什 么 二 人 转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强 调 感 情 真 实 、通 俗 易 懂 ,要 求 二 三 四 ,什 么 正 排 比 、倒 卷 帘 等 等 。二 人 转 的词 要 美 ,也 做 到 尽 量 让 剧 场 里 所 有 的观 众 都 能看 得 清 楚 , 听 得 明 白 。“ 唱 应 该 美 ,但 不 能 硬 美 ,写 二 人 转 和 写 诗 绝 对 不 是 一 样 的 。假 戏 的交 代 不 清 ,好 比钝 刀 杀 人 ” 。二 人 转 的 一 些 特 有 的而 又 如请李 白 、杜甫来写二人转 ,假如请鲁迅来写二人转 ,恐怕 通 俗 的表 现 方 法 ,就 是 为 使 观 众 能够 看好 戏 而 逐 渐 形 成 的 。 到舞台上 “ 不 好 使 ” 。 如 果 把 他 们 的 诗 拿 到 二 人 转 里 ,可 能 它 的音 乐 语 言 、文 学 语 言 地 方 色 彩 浓 郁 , “ 不 隔语 、不 隔 音 、 就 不是 二 人 转 了 。 当 然 ,二 人 转 的 词 也 不 是 粗 制 滥 造 水 词 不 隔心” , 无 论 在 什 么 样 的剧 场 演 出 , 总是 和 当 地 人 民( 观众 ) 儿 到底 ,好 的 二 人 转 唱 词 ,就 是 一 首 抒 情 诗 、一 幅 画 ,可 它 的思 想 感 情 以 及 表 达 感 情 的方 式 有 很 直 接 的 密 切 的联 系 。 又 是 二 人 转 。观 众 听 得 明 白 。这 是 一 种 特 殊 的文 学 语 言 。 二 、 通 俗 为 本 色 二 人 转 要 做 到 雅 俗 共 赏 ,既 是 现 实 ,也 是 理 想 。说 它 是 在 我 国 的 戏 剧 史 上 ,有 很 多 戏 剧 家 总 是 坚 持 以通 俗 为 本 现 实 的 ,因 为 事 实 本 身 已 经 证 明 了这 点 ,它 不 仅 受 到 广 大 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二人转——雅俗共赏的艺术
[摘要]二人转是一门深受东北人喜爱并且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表演艺术。
由于这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夸张与另类,二人转的存在遭遇着褒奖与贬低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的冲击。
即使是在这两种对立观点冲击下,二人转依然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走出了东北乡村特色,传遍了全国,产生了一定的热度,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高雅艺术的普及与盛行,二人转必须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才能在瑰丽的艺术园地中立足。
[关键词]二人转;艺术特点;低俗
1农村大炕走向城市包厢
二人转,这种诞生于东北白云黑土之间,流传于东北民间的极具民间气息的特色艺术,用它粗犷豪放的表现形式、幽默而贴近生活的唱词以及独特的令人忍俊不禁的舞蹈,滋润勤劳的东北人民已有300多年之久。
东北人对于二人转有一种近乎痴迷的难舍难分的情感,在民间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由此可见二人转在东北的群众基础之深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二人转不再仅仅是东北农村间的饭后娱乐,而是翻山越岭走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渐渐成为娱乐市场上的宠儿。
近一两年,二人转频繁进京,或南下巡演,不断引起轰动,在各地的演出市场也常常制造出票房奇迹。
仅从这些表面的受欢迎程度看,二人转在艺术产业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在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二人转是否能继续保持那种独特的淳朴而贴近生活的民间气息而不变质,是否能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呢?恐怕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二人转在充分照顾观众情绪的同时,是否也不容回避地存在着过度迎合部分观众的欣赏趣味而使之趋于流俗的现象?这点必须引起我们今天的二人转演员的足够重视,毕竟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还有着审美价值与审美趣味的前提,即便是以丑角取胜的二人转艺术也应遵循长期以来的“笨中求巧,丑中求美”的美学原则,而非一味地为丑而丑,毫无美感。
繁荣背后,也连带着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东北二人转,究竟与原生态的二人转相距多远?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二人转艺术,是否还完整保存着初始的淳朴与乐观,在与城市观众的相互交流过程中,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1]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俗”的艺术
并不需要多加论述,显而易见的,二人转与其他的艺术形式如京剧、黄梅戏等相比,其粗鄙的特征表露无疑。
二人转没有其他艺术形式的高雅与细腻,更多的是粗野、鄙陋的表现方式。
从角色上来说,二人转最突出的是丑角的运用。
其他的艺术形式中可能也会有丑角出现,但是最终是以丑写美的,而二人转则是赤裸裸地表现其丑感,用以达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从内容上来说,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婉约如江南黄梅戏,幽默如川剧,诗情画意如越剧,抑扬顿挫的京剧,或是粗犷豪迈
的秦腔,都以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形成其特色,以任何题材为背景。
而二人转则独爱性这一角度,在二人转作品中,不难看到男女挑逗调情的场面,甚至有的将客观的历史事实改造得面目全非。
“如《马寡妇开店》,按一般的戏剧形式演,一定是一出严正主题的戏剧:狄仁杰以规规矩矩守寡妇的伦理道德教训马寡妇的故事,但在二人转中,由于戏谑化的表演,就改变了这个主题,是狄仁杰和马寡妇两个角色成为了一种性挑逗和性交流的表演。
这就一方面变形了人物,另一方面又变形了故事。
”[2]
在表现形式上,粗口、脏口不断几乎成了二人转的特点。
二人转中说口是丑角的主要表演形式,其对象指向是旦角,也就是美女的角。
对美女而说的粗鄙的脏口其内容自然不必详举。
当赵本山提出“绿色二人转”的口号时,也无形当中将二人转演出市场中存在的弊端暴露无遗。
但是,仅仅靠表面的“绿色”就能改变二人转的现状吗?以“土色土香,以俗见长”为特征的二人转艺术,历来就是俗文化的代表。
但是,这里的“俗”,应是通俗、民俗的俗,而绝非庸俗、低俗的俗。
“人们对今天二人转演出频繁出现的“粉词脏口”的厌恶和否定,其实也不是新鲜事物。
翻阅1959年和1964年由吉林省文化局编印的两本《二人转问题讨论集》,就能发现,其中半数以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净化舞台、严肃台风以及廓清“说口”与“脏口”的讨论。
”[2]
二人转的低俗的特点产生于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艺术理论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他们以层的形式存在于精神领域之中,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3]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叫做潜意识。
从东北人的生存方式看,白天需要大量的重体力的劳作,夜间才得以休息安顿,在农闲时期,往往找不到娱乐途径来满足内心的需要。
而在这时,二人转的表演成为了满足心理的最好工具,于是对于二人转的要求成了一种狂欢式的演绎,这也正反映了东北人内在的野性、狂放的心理空间。
而作为创作者,其创作目的在于注重娱乐性,而观众最容易被挑拨起来的神经就是性,这与人的野性的心理本质分不开。
逐渐地,二人转在内容上渐渐发展得被现代人看来粗俗、低俗,但有趣的是,尽管很多人批评二人转的这一点,二人转却是从来不缺乏市场的。
3东北地域特色的写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存质量与生存状态,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应该说,是东北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东北人的文化性格与审美,进而造就了东北二人转这一极富东北特色的艺术形式。
“居民相对集中的村镇非常少,因此很难有固定的唱戏班子。
很难有可供大戏班演出的舞台,居民更少有请得起大戏班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经济实力,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地方艺术只有以小而灵活的特点,才能生存下来。
”[4]二人转演出形式简单,道具较少,各处行走相对方便,而表现力方面又很强,它以唱为主,结合舞蹈、杂耍等
形式,使得表现力很丰富。
形成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形式,这体现了东北地区自给自足式的文化意识,是东北封闭文化特征的一部分。
东北地区虽然幅员辽阔,但实际上是封闭的环境。
北部是大兴安岭,东边为茫茫太平洋,西边是蒙古戈壁,唯一与中原的交界是“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而由于政治动荡,唯一通向中原大地的门还是关着的。
在这种形势下,二人转始终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而不能被绝大多数人所认识而登上大雅之堂。
而与其同一时期形成的京剧,通过广泛的传播而成为了“国粹”。
由于与蒙古戈壁相连,东北地区的文化特点就倾向于游牧民族的粗野与豪放,表现在二人转上就是气氛的热烈火爆,唱腔的粗犷豪放,甚至许多露骨的说口,加上表演过程中与内容不相干的拳打脚踢,这也是东北人文化性格的真实写照。
东北人的文化素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气息是分不开的。
4二人转登堂入室路在何方
东北二人转发展至今,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使得大众对二人转的态度至今褒贬不一,有的人欣赏二人转幽默风趣贴近生活的民间化的艺术特色,而批评的人则认为二人转内容粗俗不堪,不能称之为艺术。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二人转作为传统民间艺术,在推向市场化的阶段,必须有所扬弃,应保持自身的艺术特色与风格,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大众心理而变得粗俗不堪。
二人转的低俗化是客观事实,但也有很多好的二人转艺术家为净化其环境而不断地努力着。
吉林省二人转戏曲小品艺术节给二人转的前景发展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以传统演唱形式为基础,结合传统绝技,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使得二人转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而不再靠内容的低俗来满足观众的低级趣味,这样的二人转发展趋势是健康积极的,有利于二人转的复兴,但从这个角度也说明,当前二人转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地方有待优化和改进。
当然,余秋雨先生说过,“世俗才是文化的基础,是全部文化构架的根基,也是推动高雅文化不断变革的原动力。
它比高雅文化更天然,更贴近民族的生态,因此也更深入人心。
”二人转的本质属性虽然是“俗”,但“俗”同样能为二人转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本文的论述中,我们了解到,二人转若要走出当前的困境,必须在艺术形式、传播手段上多下工夫,做到广泛汲养,兼容并包。
同时,与大众媒介的结合也是民间艺术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如果能够具备完善的模式、先进的理念和高素质的人才,就算发展的道路仍充满荆棘,二人转的复兴也必然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蒋惠明从农村大炕走向城市包厢的二人转[J]艺术评论,2004(11).
[2]杨朴,粗鄙二人转的艺术本质[J]戏剧文学,2004(7).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
[4]罗忠秀浅论东北二人转的地域文化特征[J]黑龙江科技,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