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高考立体几何法宝)
线线角_线面角_二面角的讲义汇总(K12教育文档)
线线角_线面角_二面角的讲义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线线角_线面角_二面角的讲义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线线角_线面角_二面角的讲义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B 1D 1A D C 1BC A 1线线角与线面角一、课前预习1.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BC=2,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且EF=3,AD 、BC 所成的角为 .2。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B1C 和C1D 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60ο和45ο,则异面直线B1C 和C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63(A)。
46 (B )。
36 (C).62 (D)。
3.平面α与直线a 所成的角为3π,则直线a 与平面α内所有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4。
如图,ABCD 是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AD,则PA与BD 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A )。
30ο (B )。
45ο (C ).60ο (D ).90ο5。
有一个三角尺ABC ,∠A=30ο, ∠C=90ο,BC 是贴于桌面上,当三角尺与桌面成45ο角时,AB 边与桌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二、典型例题例1。
(96·全国) 如图,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成60ο角,求异面直线AD 与BF 所成角的余弦值。
【备课说明: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作出所成角的平面图形.作法有:A CB D B PCD A C B①平移法: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选择“特殊点”,作另一条直线平行线或利用中位线.②补形法: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几何体,其目的在于容易发现两条异面直线的关系。
高中数学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成法原理与求法思路
DBA C α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成法原理与求法思路空间中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
具体步骤如下:①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择在特殊的位置上;②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的角;③利用解三角形来求角。
简称为“作,证,求” 2、线面夹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
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用的是射影转化法。
具体步骤如下:(若线面平行,线在面内,线面垂直,则不用此法,因为角度不用问你也知道)①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②连结垂足和斜足,得出斜线在平面的射影,确定出所求的角; ③把该角置于三角形中计算。
也是简称为“作,证,求”注: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它和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的最小角,即若θ为线面角,β为斜线与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则有θβ≤;(这个证明,需要用到正弦函数的单调性,请跳过。
在右图的解释为 BAD CAD ∠>∠) )2.1确定点的射影位置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斜线上任意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必在斜线在平面的射影上;②如果一个角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已知:如图,BAC ∠在一个平面α内,,,PN AC PM AB PN PM ⊥⊥且=(就是点P 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过P 作PO α⊥(说明点O 为P 点在面α内的射影)求证:OAN OAM ∠∠=(OAN OAM ∠∠=,所以AO 为BAC ∠的角平分线,所以点O 会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证明: PA =PA ,PN =PM ,90PNA PMA ∠∠︒==PNA PMA ∴∆≅∆(斜边直角边定理) AN AM ∴=①(PO NO MO PN PM α⊥⎫⇒=⎬⎭斜线长相等推射影长相等)= O AN AM AO AO AMO ANO NAO MAO OM N ⎫⎪⇒∆≅∆⇒∠∠⎬⎪⎭==== 所以,点P 在面的射影为BAC ∠的角平分线上。
立体几何-空间角求法题型(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空间角求法题型(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空间角能比较集中的反映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的体现,也是历年来高考命题者的热点,几乎年年必考。
空间角是线线成角、线面成角、面面成角的总称。
其取值范围分别是:0°< θ ≤90°、0°≤ θ ≤90°、0°< θ ≤180°。
空间角的计算思想主要是转化:即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把角的计算转化到三角形边角关系或是转化为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来解。
空间角的求法一般是:一找、二证、三求解,手段上可采用:几何法(正余弦定理)和向量法。
下面举例说明。
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如右下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已知4AB =,3AD =,12AA =。
E 、F 分别是线段AB 、BC 上的点,且1EB FB ==。
求直线1EC 与1F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思路一:本题易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把1EC 与1FD 所成角看作向量EC 1与FD 的夹角,用向量法求解。
思路二:平移线段C 1E 让C 1与D 1重合。
转化为平面角,放到三角形中,用几何法求解。
(图1)解法一:以A 为原点,1AB AD AA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 D 1(0,3,2)、E (3,0,0)、F (4,1,0)、C 1(4,3,2),于是11(1,3,2),(4,2,2)EC FD ==-设EC 1与FD 1所成的角为β,则:112222221121cos 14132(4)22EC FD EC FD β⋅===⋅++⨯-++ ∴直线1EC 与1F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2114解法二:延长BA 至点E 1,使AE 1=1,连结E 1F 、DE 1、D 1E 1、DF , 有D 1C 1//E 1E , D 1C 1=E 1E ,则四边形D 1E 1EC 1是平行四边形。
则E 1D 1//EC 1 于是∠E 1D 1F 为直线1EC 与1FD 所成的角。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中与角有关的四大定理及其证明
则 cosθ = cos2β + cos2γ - 2cosαcosβcosγ sinα
证明:设 ∠HAC = θ1,∠HAB = θ2 ⇒ α = θ1 + θ2,
由三余弦定理得:
cos β cosγ
= =
cosθ cosθ
cosθ1 cosθ2
① ②
由①和②得 cosθ = cosβ = cosγ ③ cosθ1 cosθ2
α
Aβ
γ
P α : 线面角 β : 斜线角 γ : 射影角 则 cosβ = cosαcosγ ⇒ β > α,β > γ
Q
B
证明:cosβ =
AB PA
,cosα =
QA PA
,cosγ =
AB QA
⇒ cosβ = cosαcosγ
·1·
3. 三夹角公式
P
θ
Aβ
γ
α
C H
B
若 θ 为 PA 与平面 ABC 的夹角
⋅
HO BO
AH AO
⋅
BH BO
= cosθ - cosθ1cosθ2 sinθ1sinθ2
注:若 φ =
π 2
,
则该定理退化为三余弦定理
·3·
立体几何中与角有关的四大定理及其证明
1. 三正弦定理
β α
A
γ
B
P
α : 线面角 β : 线棱角 γ : 二面角 则 sinα = sinβsinγ Q ⇒ α ≤ β,α ≤ γ
证明:sinα =
PQ PA
,sinβ =
PB PA
,sinγ =
PQ PB
⇒ sinα = sinβsinγ
专题35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
专题35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高考地位】立体几何是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重点,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的考查更是重中之重. 其求解的策略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一般方法,即按照“作——证——解”的顺序进行;其一是空间向量法,即建立直角坐标系进行求解. 在高考中常常以解答题出现,其试题难度属中高档题.类型一 空间中线线角的求法方法一 平移法例1正四面体ABCD 中, E F ,分别为棱A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CD 所成的角为 A.6π B. 4π C. 3π D. 2π 【变式演练1】【2021届全国著名重点中学新高考冲刺】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6,点F 是棱1AA 的中点,AC 与BD 的交点为O ,点M 在棱BC 上,且2BM MC =,动点T (不同于点M )在四边形ABCD 内部及其边界上运动,且TM OF ⊥,则直线1B F 与T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79【变式演练2】【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模拟测试】当动点P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DC 上运动时,异面直线1D P 与1BC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 )A .,64ππ⎡⎤⎢⎥⎣⎦B .,63ππ⎡⎤⎢⎥⎣⎦C .,43ππ⎡⎤⎢⎥⎣⎦D .,32ππ⎡⎫⎪⎢⎣⎭【变式演练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0届高三高考数学(文科)第四次联考】在四面体ABCD 中,2BD AC ==,AB BC CD DA ====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AC 所成的角为( )A .π6B .π4C .π3D .π2【变式演练4】【2020年浙江省名校高考押题预测卷】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SA ⊥平面ABC ,4AB BC ==,90ABC ∠=︒,侧棱S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M 为AC 的中点,N 是侧棱SC上一动点,当BMN △的面积最小时,异面直线SB 与M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6B .3C D .6方法二 空间向量法例2、【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分别为棱1AA ,11C D ,1DD 的中点,12AB AA AD ==,则异面直线EF 与BG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 .30B .60︒C .90︒D .120︒例3、【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BC =,14AB BB ==,E ,F 分别是11A D ,C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A F 与1B 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34B .34-C D .6【变式演练5】【2021届全国著名重点中学新高考冲刺】《九章算术》是古代中国乃至东方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刍甍”的五面体(如图),其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EF AB ,若3AB EF =,ADE 和BCF △都是正三角形,且2AD EF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6π B .4π C .3π D .2π 【变式演练6】【云南省云天化中学、下关一中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联合质量检测卷】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F 在线段AD 上移动,异面直线1B C 与EF 所成角最小时,其余弦值为( )A .0B .12C D .1116类型二 空间中线面角的求法方法一 垂线法第一步 首先根据题意找出直线上的点到平面的射影点;第二步 然后连接其射影点与直线和平面的交点即可得出线面角; 第三步 得出结论.例3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1,AB AD ==E 是AD 的中点,BE 与AC 交于点F ,GF ⊥平面ABCD .(Ⅰ)求证:AF ⊥面BEG ;(Ⅰ)若AF FG =,求直线EG 与平面ABG 所成角的正弦值.【变式演练7】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13 B. C.3 D .23【变式演练8】【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年级下学期二模】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面ABCD 是正方形,AD DE ⊥,4=AD ,2DE EF ==,且π3EDC ∠=.(1)求证:AD ⊥平面CDEF ;(2)求直线BD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正弦值;GFEDCBA(3)设M 是CF 的中点,棱AB 上是否存在点G ,使得//MG 平面ADE ?若存在,求线段AG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方法二 空间向量法第一步 首先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相应点的空间直角坐标; 第二步 然后求出所求异面直线的空间直角坐标以及平面的法向量坐标;第三步 再利用a bsin a bθ→→→→⋅=即可得出结论.例4 【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5月份)高考数学(理科)模拟】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BC AD ,222AD BC CD ===,O 是AD 的中点,PO ⊥平面ABCD ,过AB 的平面交棱PC 于点E (异于点C ,P 两点),交PO 于F .(1)求证://EF 平面ABCD ;(2)若F 是PO 中点,且平面EFD 与平面ABCD 求PC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变式演练9】【2020年浙江省名校高考仿真训练】已知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下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上地面111A B 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1A 在下底面的射影为ABC 的重心,且11A B A C ⊥.(1)证明:1A B ⊥平面11ACC A ;(2)求直线1CB 与平面11ACC A 所成角的正弦值.类型三 空间二面角的求解例4【江西省部分省级示范性重点中学教科研协作体2021届高三统一联合考试】三棱锥S ABC -中,2SA BC ==,SC AB ==,SB AC ==记BC 中点为M ,SA 中点为N(1)求异面直线AM 与CN 的距离; (2)求二面角A SM C --的余弦值.【变式演练10】【2021年届国著名重点中学新高考冲刺】如图,四边形MABC 中,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MA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以AC 为折痕,将MAC △向上折叠到DAC △的位置,使D 点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在AB 上,再将MAC △向下折叠到EAC 的位置,使平面EAC ⊥平面ABC ,形成几何体DABCE .(1)点F 在BC 上,若//DF 平面EAC ,求点F 的位置; (2)求二面角D BC E --的余弦值. 【高考再现】1.【2020年高考山东卷4】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 ),地球上一点A 的纬度是指OA 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 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 且与OA 垂直的平面.在点A 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 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 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 ( )A .20︒B .40︒C .50︒D .90︒2. 【2017课标II ,理10】已知直三棱柱111C C AB -A B 中,C 120∠AB =,2AB =,1C CC 1B ==,则异面直线1AB 与1C 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3.【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16】如图,在三棱锥P ABC -的平面展开图中,1,3,,,30AC AB AD AB AC AB AD CAE ===⊥⊥∠=︒,则cos FCB ∠=_____________.4.【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20】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11BB C C 是矩形,,M N 分别为11,BC B C 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11B C 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1)证明:1AA //MN ,且平面1A AMN ⊥平面11EB C F ;(2)设O 为Ⅰ111C B A 的中心,若F C EB AO 11平面∥,且AB AO =,求直线E B 1与平面AMN A 1所成角的正弦值.5.【2020年高考江苏卷24】在三棱锥A —BCD 中,已知CB =CD BD =2,O 为BD 的中点,AO Ⅰ平面BCD ,AO =2,E 为AC 的中点.(1)求直线AB与DE所成角的余弦值;(2)若点F在BC上,满足BF=14BC,设二面角F—DE—C的大小为θ,求sinθ的值.6.【2020年高考浙江卷19】如图,三棱台DEF—ABC中,面ADFC⊥面ABC,∠ACB=∠ACD=45°,DC =2BC.(I)证明:EF⊥DB;(II)求DF与面DBC所成角的正弦值.7.【2020年高考山东卷20】如图,四棱锥P 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PD⊥底面ABCD,设平面PAD与平面PBC的交线为l.(1)证明:l⊥平面PDC;(2)已知1PD AD==,Q为l上的点,求PB与平面QC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反馈练习】1.【江西省乐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理科】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是线段BC ,1B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DE 与1D 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35 D .452.【湖南省永州市宁远、道县、东安、江华、蓝山、新田2020届高三下学期六月联考】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点E 在棱BC 上,且2BE EC =,则异面直线PB 与D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BCD .153.【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如图,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P 是平面11A BC 内一个动点,且满足12DP PB +=1B P 与直线1AD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为( )A .10,2⎡⎤⎢⎥⎣⎦B .10,3⎡⎤⎢⎥⎣⎦C .12⎡⎢⎣⎦D .1,22⎡⎢⎣⎦4.【广西玉林市2021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监测理科】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是棱AD ,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 1E 与BF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6πB .4πC .3πD .2π 5.【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第四轮模拟复习质量】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C =BD =CD =3,AD =BC =2,点M ,N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N ,CM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A .58B .8C .78D .86.【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6月)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如图,圆柱1OO 中,12OO =,1OA =,1OA O B ⊥,则AB 与下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2BC .2D .127.【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5月份)高考数学(理科)】若正方体1AC 的棱长为1,点P 是面11AA D D 的中心,点Q 是面1111D C B A 的对角线11B D 上一点,且//PQ 面11AA B B ,则异面直线PQ 与1C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8.【吉林省示范高中(四平一中、梅河口五中、白城一中等)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联考】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DF BCE -,AD DF ⊥,2AD DF CD ===,M 为AB 上一点,四棱锥F AMCD -的体积与该直三棱柱的体积之比为512,则异面直线AF 与C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9.【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预测联考文科】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圆O 上一点,PA ⊥平面ABC ,E 、F 分别是PC 、PB 边上的中点,点M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若2AP AC BC ===.(1)求异面直线AE 与BC 所成的角:(2)若三棱锥M AEF -的体积等于19,求AM BM10.【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侧面11BCC B 为菱形,且平面11BCC B ⊥平面ABC ,160CBB ∠=︒,D 为棱1AA 的中点.(1)证明:1BC ⊥平面1DCB ;(2)求二面角11B DC C --的余弦值.11.【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120ABC ∠=︒,四边形BDFE 为矩形,平面BDFE ⊥平面ABCD ,点P 在AD 上,EP BC ⊥.(1)证明:AD ⊥平面BEP ;(2)若E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60°,求二面角C PE B --的余弦值.12.【广西南宁三中2020届高三数学(理科)考试】如图1,在直角ABC 中,90ABC ∠=︒,AC =AB =D ,E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连结AE 并延长交BC 于点F ,将AB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如图2所示.(1)求证:AE CD ⊥;(2)求平面AEF 与平面ADC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13.【广西柳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展开图如图二,其中四边形ABCD ABE △和BCF △均为正三角形,在三棱锥P ABC -中:(1)证明:平面PAC ⊥平面ABC ;(2)若M 是PA 的中点,求二面角P BC M --的余弦值.14.【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侧面PBC 为正三角形,平面PBC ⊥平面ABCD ,3ABC π∠=,点M 为AD 中点.;(1)求证:CM PB(2)若点N是线段PA上的中点,求直线MN与平面PCM所成角的正弦值.。
浅谈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的定义方式及其中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
浅谈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的定义方式北京市顺义区第九中学101300高中阶段在学习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时候,会给出线线角、线面角及面面角的定义,本文以角形成的定义方式及蕴含的基本思想为主,进行研究。
1、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1)共面:同一平面内的两直线所成角,是利用两直线位置关系,平行、重合所成角为0度,如果相交就取交线所构成的锐角(或直角)。
(2)异面:如图所示,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和b,经过空间任一点O分别作直线a′∥a,b′∥b,我们把直线a′与b′所成的角叫做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或夹角)。
θ定义方式:是发生定义法(即构造定义方式)定义中的“空间中任取一点O”,意味着:角的大小与O 点选取的位置无关;通过平移把异面直线所成角转化成两相交直线,是将空间图形问题转化成平面图形问题的定义方式,体现了定义的纯粹性和完备性。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如图,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与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线和平面的交点A叫做斜足.过斜线上斜足以外的一点P向平面引垂线PO,过垂足O和斜足A的直线AO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规定: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3、面面所成的角:(1)在二面角的棱l上任取一点O,以该点O为垂足,在半平面和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的射线OA和OB,则射线OA和OB构成的角称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2)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方法一:(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个特殊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如图所示,∠AOB为二面角αaβ的平面角.方法二:(垂线法)过二面角的一个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过垂足作棱的垂线,连接该点与垂足,利用线面垂直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如图所示,∠ACB为二面角αmβ的平面角.4、线线、线面、面面所成角的定义方式线线、线面、面面所成角的定义方式是“属加种差定义法”。
押新高考第19题 立体几何(新高考)(解析版)
立体几何对于立体几何的解答题,在高考中常借助柱、锥体考查线面、平行与垂直,考查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线面角、线线角的大小,考查利用空间向量探索存在性问题及位置关系等,难度中等偏上.1.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求出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3)代入公式求解,一般地,异面直线AC ,BD 的夹角β的余弦值为||cos ||||AC BD AC BD β⋅=.2.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所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 (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3.用向量法求二面角求二面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4.平面,αβ所成的二面角为θ,则0πθ≤≤,如图①,AB ,C D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AB CD .如图②③,12,n n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1212n n n n ,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1.(2021·湖南·高考真题)如图,四棱锥中,底面ABCD 是矩形,平面ABCD ,E 为PD 的中点.(1)证明:平面ACE ;(2)设,,直线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求四棱锥的体积.【详解】 (1)连接交于点,连接. 在中,因为,所以,因为平面,平面,则平面.(2)因为平面ABCD ,所以就是直线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所以,又,,所以,所以四棱锥的体积,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2.(2021·天津·高考真题)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E为棱BC的中点,F为棱CD 的中点.(I)求证:平面;(II)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III)求二面角的正弦值.【详解】(I)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因为E为棱BC的中点,F为棱CD的中点,所以,,所以,,,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令,则,因为,所以,因为平面,所以平面;(II)由(1)得,,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则;(III)由正方体的特征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3.(2021·浙江·高考真题)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平行四边形,,M,N分别为的中点,. (1)证明:;(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1)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由题意且,平面,而平面,所以,又,所以.(2)由,,而与相交,所以平面,因为,所以,取中点,连接,则两两垂直,以点为坐标原点,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又为中点,所以.由(1)得平面,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从而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2021·北京·高考真题)如图:在正方体中,为中点,与平面交于点.(1)求证:为的中点;(2)点是棱上一点,且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求的值.【详解】(1)如图所示,取的中点,连结,由于为正方体,为中点,故,从而四点共面,即平面CDE即平面,据此可得:直线交平面于点,当直线与平面相交时只有唯一的交点,故点与点重合,即点为中点.(2)以点为坐标原点,方向分别为轴,轴,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设,则:,从而:,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令可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令可得:,从而:,则:,整理可得:,故(舍去).5.(2021·全国·高考真题)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若.(1)证明:平面平面;(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详解】(1)取的中点为,连接.因为,,则,而,故.在正方形中,因为,故,故,因为,故,故为直角三角形且,因为,故平面,因为平面,故平面平面.(2)在平面内,过作,交于,则,结合(1)中的平面,故可建如图所示的空间坐标系.则,故.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取,则,故. 而平面的法向量为,故.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锐角,故其余弦值为.1.(2022·河北秦皇岛·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AB ⊥,PC CD ⊥,BC AD ∥,23πBAD ∠=, 2PA AB BC ===,4=AD .(1)证明:PA ⊥平面ABCD .(2)若M 为PD 的中点,求二面角M AC D --的大小. 【解析】 (1)证明:由题可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2AC =,3π∠=CAD .在ACD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4224cos 233CD π=+-⨯⨯=,所以222AC CD AD +=,所以CD AC ⊥. 因为CD PC ⊥,且ACPC C =,所以CD ⊥平面PAC .因为PA ⊂平面PAC ,所以CD PA ⊥. 因为PA AB ⊥,且,AB CD 相交, 所以PA ⊥平面ABCD . (2)以A 为坐标原点,以AD ,AP 的方向分别为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3,1,0C,()0,2,1M .设平面MA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30,20,n AC x y n AM y z ⎧⋅=+=⎪⎨⋅=+=⎪⎩令1x =,得()1,3,23n =-. 取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m =, 则233cos ,142⋅<>===⨯m n m n m n. 由图可知二面角M AC D --为锐角,所以二面角M AC D --的大小为6π.2.(2022·湖南永州·三模)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B AA AC BC ====.(1)求证:11A B B C ⊥;(2)若2AC =,160ABB ∠=,点M 满足132AM MC =,求二面角11A A B M --的余弦值. 【解析】 (1)连接11,A B AB 交于点O ,连接OC ,四边形11ABB A 为菱形,11A B AB ∴⊥,O 为1A B 中点, 又1CA CB =,1A B OC ∴⊥, 1AB OC O =,1,AB CO ⊂平面1ACB ,1A B ∴⊥平面1ACB ,又1B C ⊂平面1ACB ,11A B B C ∴⊥. (2)160ABB ∠=,12AB AA ==,3OB ∴=,1OA =,在Rt OBC 中,222OC BC OB =-,1OC ∴=, 在OAC 中,有222OA OC AC +=,OC OA ∴⊥,又OA OB O =,,OA OB ⊂平面11ABB A ,OC ∴⊥平面11ABB A ,则以O 为坐标原点,,,OA OB OC 为,,x y z 轴可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A ,()10,3,0A -,()11,0,0B -,()0,0,1C ,()11,3,1C --,()12,3,1AC ∴=--,设(),,M x y z ,则()1,,AM x y z =-,()11,3,1MC x y z =---,132AM MC =,()()()()3121323321x x y y z z ⎧-=--⎪⎪∴=-⎨⎪=-⎪⎩,解得:152325x y z ⎧=⎪⎪⎪=⎨⎪⎪=⎪⎩,1232,55M ⎛⎫∴ ⎪ ⎪⎝⎭,1133255A M ⎛⎫∴= ⎪ ⎪⎝⎭,()113,0A B =-,设平面11MA B 的法向量(),,n a b c =,1111332055530A M n a c A B n a b ⎧⋅=++=⎪∴⎨⎪⋅=-+=⎩,令1b =,解得:3a =3c =-(3,1,23n ∴=-;又OC ⊥平面11ABB A ,则平面11AA B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m =,3cos ,2m n m n m n⋅∴<>==⋅,又二面角11A A B M --为锐二面角,∴二面角11A A B M --的余弦值为32. 3.(2022·江苏·南京市第一中学三模)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2AA AB ==.D 为1CC 中点,E 为1B D 上一点.(1)求四棱锥11A BB C C -的体积;(2)若1B E CE CD +=,求三棱锥1D AEC -的体积. 【解析】 (1)解:取BC 的中点为O ,因为三棱柱111ABC A B C -为正三棱柱,所以ABC 为正三角形,四边形11BB C C 为矩形,且1C C ⊥平面ABC , 所以1C C AO ⊥,AO BC ⊥,又1BC CC C =, 所以AO ⊥平面11BB C C ,即为四棱锥11A BB C C -的高, 又122AA AB ==,所以32AO =, 所以四棱锥11A BB C C -的体积11111133123323A BBC C BB C C V S AO -=⋅=⨯⨯⨯=;(2)解:因为1B E CE CD +=,即1B E CD CE ED =-=,所以E 为1B D 的中点,所以11111111111111133112223232224E ADC B ADC A B C D D AEC B C DV V V V SAO ----====⨯⨯=⨯⨯⨯⨯⨯=. 4.(2022·广东汕头·二模)如图所示,C 为半圆锥顶点,O 为圆锥底面圆心,BD 为底面直径,A 为弧BD 中点.BC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弦AD 上点E 使得二面角E BC D --的大小为30°,且AE t AD =.(1)求t 的值;(2)对于平面ACD 内的动点P 总有OP //平面BEC ,请指出P 的轨迹,并说明该轨迹上任意点P 都使得OP //平面BEC 的理由. 【解析】 (1)易知OC ⊥面ABD ,OA BD ⊥,以,,OD OA OC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1,0),(1,0,0),(1,0,0),3)A B D C -,(1,0,3),(1,1,0),(1,1,0)BC AD BA ==-=,()1,1,0(1,1,0)(1,1,0)BE BA AE BA t AD t t t =+=+=+-=+-,易知面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0,1,0)OA =,设面BC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30(1)(1)0n BC x z n BE t x t y ⎧⋅=+=⎪⎨⋅=++-=⎪⎩,令1x =,则13(1,,)13t n t +=--, 可得222131cos30213113t OA n t OA nt t +⋅-===⋅⎛⎫+⎛⎫++- ⎪ ⎪-⎝⎭⎝⎭,解得13t =或3,又点E 在弦AD 上,故13t =. (2)P 的轨迹为过AD 靠近D 的三等分点及CD 中点的直线,证明如下: 取AD 靠近D 的三等分点即DE 中点M ,CD 中点N ,连接,,MN OM ON , 由O 为BD 中点,易知ON BC ∥,又ON ⊄面BEC ,BC ⊂面BEC , 所以ON //平面BEC ,又MN EC ∥,MN ⊄面BEC ,CE ⊂面BEC ,所以MN //平面BEC , 又ON MN N ⋂=,所以面OMN //平面BEC ,即O 和MN 所在直线上任意一点连线都平行于平面BEC , 又MN ⊂面ACD ,故P 的轨迹即为MN 所在直线, 即过AD 靠近D 的三等分点及CD 中点的直线.5.(2022·福建·模拟预测)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60BAD BPD ∠=∠=︒,2PB PD ==.(1)证明:平面PAC ⊥平面ABCD ;(2)若二面角P BD A --的余弦值为13,求二面角B PA D --的正弦值.【解析】 (1) 设ACBD O =,连接PO ,在菱形ABCD 中,O 为BD 中点,且BD AC ⊥, 因为PB PD =,所以BD PO ⊥, 又因为POAC O =,且PO ,AC ⊂平面PAC ,所以BD ⊥平面PAC ,因为BD ⊂平面ABCD ,所以平面PAC ⊥平面ABCD ; (2)作OM ⊥平面ABCD ,以{},,OA OB OM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易知2PB PD BD AB AD =====,则3OA OP ==,1OB =, 因为OA BD ⊥,OP BD ⊥,所以POA ∠为二面角P BD A --的平面角,所以1cos 3POA ∠=,则326,0,33P ⎛⎫ ⎪ ⎪⎝⎭,()3,0,0A ,()0,1,0B ,()0,1,0D -,所以()3,1,0AD =--,()3,1,0AB =-,2326,0,33AP ⎛⎫=- ⎪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由00m AB m AP ⎧⋅=⎨⋅=⎩,得1111302326033x y x z ⎧-+=⎪⎨-+=⎪⎩ 取11z =,则12x =,16y =,所以()2,6,1m =,设平面PAD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由00n AD n AP ⎧⋅=⎨⋅=⎩,得2222302326033x y x z ⎧--=⎪⎨-+=⎪⎩ 取21z =,则22x =,26y =-,所以()2,6,1n =-,设二面角B PA D --为θ,则2611cos 3261261m n m nθ⋅-+===++⋅++⋅,又[]0,πθ∈,则222sin 1cos 3θθ=-=.(限时:30分钟)1.如图(1),平面四边形ABDC 中,90ABC D ∠=∠=︒,2AB BC ==,1CD =,将ABC 沿BC 边折起如图(2),使________,点M ,N 分别为AC ,AD 中点.在题目横线上选择下述其中一个条件,然后解答此题.①7AD =.②AC 为四面体ABDC 外接球的直径.③平面ABC ⊥平面BCD .(1)判断直线MN 与平面AB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二面角A MN B --的正弦值.【详解】(1)若选①:7AD =在Rt BCD 中,2BC =,1CD =,3BD =,2AB =, 可得222AB BD AD +=,所以AB BD ⊥, 又由AB BC ⊥,且BCBD B =,,BC BD ⊂平面CBD ,所以AB ⊥平面CBD ,又因为CD ⊂平面CBD ,所以AB CD ⊥,又由CD BD ⊥,且BD CD D ⋂=,,BD CD ⊂平面ABD ,所以CD ⊥平面ABD , 又因为M ,N 分别为AC ,AD 中点,可得//MN CD ,所以MN ⊥平面ABD . 若选②:AC 为四面体ABDC 外接球的直径,则90ADC ∠=︒,可得CD AD ⊥, 又由CD BD ⊥,且ADBD D =,,AD BD ⊂平面ABD ,所以CD ⊥平面ABD ,因为M ,N 分别为AC ,AD 中点,可得//MN CD ,所以MN ⊥平面ABD . 若选③:平面ABC ⊥平面BCD ,平面ABC 平面BCD BC =,因为AB BC ⊥,且AB平面ABC ,所以AB ⊥平面CBD ,又因为CD ⊂平面CBD ,所以AB CD ⊥,又由CD BD ⊥,且BD CD D ⋂=,,BD CD ⊂平面ABD ,所以CD ⊥平面ABD , 因为M ,N 分别为AC ,AD 中点,可得//MN CD ,所以MN ⊥平面ABD . (2)以D 为原点,射线OB 为y 轴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则()3,2A ,()3,0B ,()1,0,0C -,13,,122M ⎛⎫- ⎪ ⎪⎝⎭,30,2N ⎛⎫⎪ ⎪⎝⎭可得1,0,02MN ⎛⎫= ⎪⎝⎭,30,1AN ⎛⎫=- ⎪ ⎪⎝⎭,30,BN ⎛⎫= ⎪ ⎪⎝⎭ 设平面AMN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则111102302m MN x m AN y z ⎧⋅==⎪⎪⎨⎪⋅=--=⎪⎩,取13y =1130,2x z ==-,所以30,3,2m ⎛⎫=- ⎪⎝⎭设平面BMN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则222102302n MN x n BN y z ⎧⋅==⎪⎪⎨⎪⋅=-+=⎪⎩, 取23y =,可得30,3,2n ⎛⎫= ⎪⎝⎭,所以9314cos ,9734m n m n m n -⋅===⋅+,故二面角A MN B --的正弦值437.2.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C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CD CB =,CD ⊥平面ABC ,点M 、N 分别为AC 、CD 的中点,点P 为线段BD 上一点,且//BM 平面APN .(1)求证:BM AN ⊥;(2)求平面APN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详解】(1)证明:因为CD ⊥面ABC ,BM ⊂面ABC ,所以CD BM ⊥.又∵正ABC 中,AM MC BM AC =⇒⊥,∴BM CDBM AC BM CD AC C ⊥⎫⎪⊥⇒⊥⎬⎪⋂=⎭面ACD , ∴BM AN ⊥.(2)解:连接MD 交AN 于G 点,连接PG ,因为//BM平面APN ,所以//BM PG ,由重心性质知P 为靠近B 点的三等分点.∴()0,0,0C ,3330,,22A ⎛⎫ ⎪ ⎪⎝⎭,()0,3,0B ,()1,2,0P ,3,0,02N ⎛⎫⎪⎝⎭, 设面APN 的法向量为(),,n x y z =,0AP n ⋅=,0AN n ⋅=,∴13302233330222x y z x y z ⎧+-=⎪⎪⎨⎪--=⎪⎩,令4x =,则1,3y z == ∴()4,1,3n =,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1,0,0u =,425cos ,51613u v ==++, ∴平面APN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3.如图(1),平面四边形ABDC 中,90ABC D ∠=∠=︒,2AB BC ==,1CD =,将ABC 沿BC 边折起如图(2),使________,点M ,N 分别为AC ,AD 中点.在题目横线上选择下述其中一个条件,然后解答此题.①7AD =.②AC 为四面体ABDC 外接球的直径.③平面ABC ⊥平面BCD .(1)判断直线MN 与平面AB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三棱锥A MNB -的体积.【详解】(1)若选①:7AD =Rt BCD 中,2BC =,1CD =,可得3BD =,又由2AB =,所以222AB BD AD +=,所以AB BD ⊥,因为AB BC ⊥,且BC BD B =,,BC BC ⊂平面CBD ,所以AB ⊥平面CBD ,又因为CD ⊂平面CBD ,所以AB CD ⊥,又由CD BD ⊥,AB BD B =且,AB BD ⊂平面ABD ,所以CD ⊥平面ABD ,又因为M ,N 分别为AC ,AD 中点,所以//MN CD ,所以MN ⊥平面ABD .若选②:AC 为四面体ABDC 外接球的直径,则90ADC ∠=︒,CD AD ⊥,因为CD BD ⊥,可证得CD ⊥平面ABD ,又M ,N 分别为AC ,AD 中点,//MN CD ,所以MN ⊥平面ABD .若选③:平面ABC ⊥平面BCD ,平面ABC平面BCD BC =, 因为AB BC ⊥,且AB 平面ABC ,所以AB ⊥平面CBD ,又由CD ⊂平面CBD ,所以AB CD ⊥,因为CD BD ⊥,AB BD B =且,AB BD ⊂平面ABD ,所以CD ⊥平面ABD ,又因为M ,N 分别为AC ,AD 中点,//MN CD ,所以MN ⊥平面ABD .(2)由(1)知MN ⊥平面ABD ,其中ABD △为直角三角形, 可得3122ANB ADB S S ==△△,1122MN CD ==, 故三棱锥A MNB -的体积为131332A MNB M ABN V V --===.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平面PAD ,24PA AD DC AB ====,27PD =,M 是PC 的中点.(1)证明:平面ABM ⊥平面PCD ;(2)求三棱锥M PAB -的体积.【详解】(1)取PD 中点N ,连接MN ,AN ,因为PA AD =,所以AN PD ⊥,由AB ⊥平面PAD ,PD ⊂平面PAD ,所以AB PD ⊥,又由AN AB A =,且,AN AB ⊂平面ABN ,所以PD ⊥平面ABN ,因为MN 是PCD ∆中位线,所以////AB CD MN ,四边形ABMN 是平行四边形,于是PD ⊥平而ABM ,PD ⊂平面PCD ,所以平面ABM ⊥平面PCD .(2)由(1)可得//MN AB ,且AB平面PAB ,所以//MN 平面PAB , 所以AB M P N PAB B NAP V V V ---==,因为AB ⊥平面PAD ,可得13B NAP NAP V S AB -∆=⨯, 又由4AP =,7=PN ,AN PD ⊥, 所以2473AN -=,137732NAP S ∆== 所以137273B NAP V -==5.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3AA AB ==,2BC =,E ,P 分别是11B C 和1CC 的中点,点F 在棱11A B 上,且12B F =.(1)证明:1//A P 平面EFC ;(2)若1AA ⊥底面ABC ,AB BC ⊥,求二面角P CF E --的余弦值.【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1PB 交CE 于点D ,连接DF ,EP ,1CB .因为E ,P 分别是11B C 和1CC 的中点, 故11//2EP CB ,故112PD DB =. 又12B F =,113A B =,故1112A F FB =,故1//FD A P . 又FD ⊂平面EFC ,所以1//A P 平面EFC . (2)由题意知AB ,BC ,1BB 两两垂直,以B 为坐标原点,以1BB 的方向为z 轴正方向,分别以BA ,BC 为x 轴和y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B xyz -.则()0,2,0C ,()10,0,3B ,()2,0,3F ,()0,1,3E ,30,2,2P ⎛⎫ ⎪⎝⎭. 设()111,,n x y z =为平面EFC 的法向量, 则00n EF n EC ⎧⋅=⎨⋅=⎩,即11112030x y y z -=⎧⎨-=⎩,可取3,3,12n ⎛⎫= ⎪⎝⎭. 设()222,,m x y z =为平面PFC 的法向量,则00m PF m PC ⎧⋅=⎨⋅=⎩,即222232202302x y z z ⎧-+=⎪⎪⎨⎪=⎪⎩,可取()1,1,0m =.所以233922cos ,14391112n m n m n m +⋅===⎛⎫++⨯+ ⎪⎝⎭. 由题意知二面角P CF E --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P CF E --的余弦值为214.。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培优讲义专题15---几何法求二面角,线面角(含解析)
专题3-1几何法求二面角,线面角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求解过程,丧失了立体几何求解的乐趣,无形中也降低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是空间向量求解的巨大优点,也是缺点,就这么共存着。
其实不建系而直接计算真的很比较锻炼空间想象的能力,方法上也更灵活一些,对于备考的中档学生来说,2种方法都要熟练掌握。
方法介绍一、定义法:交线上取点 等腰三角形共底边时作二面角步骤第一步:在交线l上取一点O第二步:在α平面内过O点作l的垂线OA第三步:在β平面内过O点作l的垂线OB∠AOB即为二面角,余弦定理求角αβl OAB二、三垂线法(先作面的垂直)—后续计算小使用情况:已知其中某个平面的垂线段第二步:过垂直B作l的垂线OB∠AOB即为二面角且△AOB为直角三角形,邻比斜三、作2次交线的垂线作二面角步骤第一步:作AO⊥l第二步:作OB⊥l连接AB,∠AOB即为二面角,余弦定理求角四、转换成线面角作二面角步骤第一步:作AO⊥l第二步:作AB⊥β(找不到垂足B的位置用等体积求AB长)连接AB,∠AOB即为二面角△AOB为直角三角形,邻比斜五、转换成线线角—计算小,也是法向量的原理提问:什么时候用?若α平面存在垂线AB,且β平面存在垂线AC则α平面与β平面的夹角等于直线AC与AB的夹角αβlOABαβlOABβαOABCαβlOAB六、投影面积法——面积比(三垂线法进阶)将cos θ=边之比∣面积之比,从一维到二维,可多角度求出两面积,最后求解如图△ABC 在平面α上的投影为△A 1BC , 则平面α与平面ABC 的夹角余弦值1cos A BCABCθ=△△即cos θ=投影原S S补充:即使交线没有画出来也可以直接用例题:一题多解2023汕头二模T20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Q 是所在棱上的中点.1C 1CD ABA B 1αBCAA 1D(1)求平面APQ 与平面ABCD 夹角的余弦值 (2)补全截面APQ2023全国乙卷数学(理)T9——由二面角求线面角P C 1CDABA B 1P C 1DABA B 1P C 1CDABA B 1P C 1DABA B 1P C 1CDABA B 1PC 1DABA B 11.已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为斜边,ABD △为等边三角形,若二面角C AB D −−为150︒,则直线CD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15B .25C .35D .252021·新高考1卷·T20——由二面角求线段长2.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D ⊥平面BCD ,AB AD =,O 为BD 的中点.(1)证明:OA CD ⊥;(2)若OCD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E 在棱AD 上,2DE EA =,且二面角E BC D −−的大小为45︒,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题型一 定义法1.如图,在三棱锥S—ABC 中,SC ⊥平面ABC ,点P 、M 分别是SC 和SB 的中点,设PM=AC =1,∠ACB =90°,直线AM 与直线SC 所成的角为60°.(1)求证:平面MAP ⊥平面SAC . (2)求二面角M—AC—B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2.(湛江期末)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点M ,N 分别是PB ,AC 的中点,且MN ⊥A C . (1)证明:BC ⊥平面PA C .(2)若PA =4,AC =BC =22,求平面PBC 与平面AMC 夹角的余弦值.(几何法比较简单)3.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2,4A AD AB ∠=︒==,将ABD △沿BD 折起,使得点A 到达点P ,如图2.重点题型·归类精讲(1)证明:平面BCD⊥平面P AD;(2)当二面角D PA B−−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6时,求直线BD与平面PBC夹角的正弦值.题型二三垂线法4.(佛山期末)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CD,∠BAD=90°,12PA AD AB CD===,侧面PAD⊥底面ABCD,E为PC的中点.(1)求证:BE⊥平面PCD;(2)若PA=PD,求二面角P-BC-D的余弦值.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24,23BC AD CD AD AD CD BC PB ⊥====∥ (2023广州一模T19)(1) 求证:AD PB ⊥;(2)求平面P AB 与平面ABCD 交角的正弦值.6.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D ⊥平面BCD ,AB AD =,O 为BD 的中点.(1)证明:OA CD ⊥;(2)若OC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E 在棱AD 上,2DE EA =且二面角E BC D −−的大小为60,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7.(2023·浙江·统考二模)如图,在三棱柱111ABCA B C 中,底面ABC ⊥平面11AA B B ,ABC 是正三角形,D 是棱BC 上一点,且3CD DB =,11A A A B =.(1)求证:111B C A D ⊥;(2)若2AB =且二面角11A BC B −−的余弦值为35,求点A 到侧面11BB C C 的距离.8.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平面AC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BC 和ACD 均为正三角形,4AC =,3BE =.(1)在线段AC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BF ∥平面ADE ?说明理由; (2)求平面C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正切值.题型三 作2次交线的垂线9.在三棱锥S ABC −中,底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SAB SCB ABC ∠=∠=∠=︒. (杭州二模) (1)求证:AC ⊥SB ;(2)若AB =2,22SC =,求平面SAC 与平面SBC 夹角的余弦值.题型四 找交线10.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I )是平行四边形,∠ABC =120°,AB =1,BC =2,PD ⊥C D . (1)证明:AB ⊥PB ;(2)若平面PAB ⊥平面PCD ,且102PA =,求直线AC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广东省二模T19)题型五 转换成线线角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7月新起点考试1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侧面11ABB A 为正方形,2BA BC ==,D ,,E F 分别为AC ,BC ,CC 1的中点,BF ⊥B 1D .(1)证明:平面B 1DE ⊥平面BCC 1B 1;(2)求平面BC 1D 与平面1B DE 夹角的余弦值六、 题型六 投影面积法12.(2022·惠州第一次调研)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AB CD ,AD ⊥CD ,BC BP =,CD =2AB=4,△ADP 是等边三角形,E 为DP 的中点.(1)证明:AE ⊥平面PCD ;(2)若2,PA =求平面PBC 与平面PAD 夹角的余弦值13.(2022深圳高二期末)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B ⊥BC ,且12,2BC CD AB ===取AB 的中点O ,连结OD ,并将△AOD 沿着OD 翻折,翻折后23AC =M ,N 分别是线段AD ,AB 的中点,如图(2).(1)求证:AC⊥OM.(2)求平面OMN与平面OBCD夹角的余弦值.专题3-1几何法求二面角,线面角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求解过程,丧失了立体几何求解的乐趣,无形中也降低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立体几何-空间角求法题型(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空间角求法题型(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空间角能比较集中的反映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的体现, 也是历年来高考命题者的热点, 几乎年年必考。
空间角是线线成角、线面成角、面面成角的总称。
其取值范围分别是:0° < 90°、0°< < 90°、0° < 180°。
空间角的计算思想主要是转化:即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把角的计算转化到三角形边角关系或是转 化为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来解。
空间角的求法一般是:一找、二证、三求解,手段上可采用:几何法(正 余弦定理)和向量法。
下面举例说明。
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如右下图,在长方体 ABCD A i BiGD i 中,已知AB 4 , AD 3, AA 2。
E 、F 分别是线段AB 、BC 上的点,且EB FB 1。
求直线EC i 与FD i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思路一:本题易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uuu uuu把EC i 与FD i 所成角看作向量 EC 与FD 的夹角,用向量法求 解。
思路二:平移线段C i E 让C i 与D i 重合。
转化为平面角,放到 三角形中,用几何法求解。
(图I )uuu uju umr解法一:以A 为原点,ABAD'AA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直线EC i 与FD i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I4解法二: 延长 BA 至点 E i ,使 AE i =I ,连结 E i F 、DE i 、D i E i 、DF , 有D i C i //E i E , D i C i =E i E ,则四边形 D i E i EC i 是平行四边形。
则 E i D i //EC i 于是/ E i D i F 为直线EC i 与FD i 所成的角。
在 Rt △ BE i F 中, E i F -J E i F 2 BF 2「5 2 i 2 「‘莎。
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成法原理与求法思路知识分享
D B A C α空间中的夹角空间中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
具体步骤如下:①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择在特殊的位置上;②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的角;③利用解三角形来求角。
简称为“作,证,求”2、线面夹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
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用的是射影转化法。
具体步骤如下:(若线面平行,线在面内,线面垂直,则不用此法,因为角度不用问你也知道)①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②连结垂足和斜足,得出斜线在平面的射影,确定出所求的角;③把该角置于三角形中计算。
也是简称为“作,证,求”注: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它和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的最小角,即若θ为线面角,β为斜线与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则有θβ≤;(这个证明,需要用到正弦函数的单调性,请跳过。
在右图的解释为 BAD CAD ∠>∠) )2.1确定点的射影位置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斜线上任意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必在斜线在平面的射影上;②如果一个角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已知:如图,BAC ∠在一个平面α内,,,PN AC PM AB PN PM ⊥⊥且=(就是点P 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过P 作PO α⊥(说明点O 为P 点在面α内的射影)求证:OAN OAM ∠∠=(OAN OAM ∠∠=,所以AO 为BAC ∠的角平分线,所以点O 会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证明:Q PA =PA ,PN =PM ,90PNA PMA ∠∠︒==PNA PMA ∴∆≅∆(斜边直角边定理)AN AM ∴= ①(PO NO MO PN PM α⊥⎫⇒=⎬⎭斜线长相等推射影长相等)=O AN AM AO AO AMO ANO NAO MAO OM N ⎫⎪⇒∆≅∆⇒∠∠⎬⎪⎭==== 所以,点P 在面的射影为BAC ∠的角平分线上。
第2讲 立体几何中的空间角问题
(2)求直线DF与平面D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方法一 如图(2),过点O作OH⊥BD,交直线BD于点H,连接CH.
由ABC-DEF为三棱台,得DF∥CO,
所以直线DF与平面DBC所成角等于直线CO与平面DBC所成角.
由BC⊥平面BDO,得OH⊥BC,又BC∩BD=B,
故OH⊥平面DBC,
所以∠OCH为直线CO与平面DBC所成角.
(2)(2021·温州模拟)如图,点M,N分别是正四面体ABCD的棱AB,CD上 的点,设BM=x,直线MN与直线BC所成的角为θ,则 A.当ND=2CN时,θ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B.当ND=2CN时,θ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C.当CN=2ND时,θ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D.当CN=2ND时,θ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又∵AA1∥B1B,∴BB1⊥BM. 又BM∩BC=B,BM,BC⊂平面BMC, ∴BB1⊥平面BMC, 又CM⊂平面BMC,∴BB1⊥CM.
(2)求直线BM与平面CB1M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方法一 作BG⊥MB1于点G,连接CG. 由(1)知BC⊥平面AA1B1B,得到BC⊥MB1, 又BC∩BG=B,BC,BG⊂平面BCG,
MN= x2-3x+7,
所以在△MNE 中,cos θ=2
4-x x2-3x+7
=12 1+x2-9-3x5+x 7(x∈[0,3]),
令 f(x)=x2-9-3x5+x 7,
则 f′(x)=5xx22--31x8+x-782<0,
所以f(x)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即x增大,f(x)减小,即cos θ减小,从而θ 增大,故D正确,C错误.
所以在△FNM中, cos θ=2 x25--3xx+7=21
1+x21-8-3x7+x 7(x∈[0,3]),
2023年上海高二上学期数学同步精讲练重难点01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问题(解析版)
重难点01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问题(重难点突破解题技巧与方法)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三步曲2.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关键作出这个平面的垂线进而斜线和射影所成角即为所求,有时当垂线较为难找时也可以借助于三棱锥的等体积法求得垂线长,进而用垂线长比上斜线长可求得所成角的正弦值。
3.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常用方法 (1)由定义做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2)用三垂线定理找二面角的平面角 (3)找公垂面(4)划归为分别垂直于二面角的两个面的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填空题1.(2021·上海·复旦附中高二期中)已知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异面直线11A C 与DB 所成角为3π,且11111,AC D B O ACDB O ==,1OA OB ==,则AB 的长为_________.【答案】1或3【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OB ∠为异面直线11A C 与DB 所成角或所成角的补角,从而在AOB 中,应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因为11//AC AC ,所以AOB ∠为异面直线11A C 与DB 所成角或所成角的补角,即3AOB π∠=或23π, 当3AOB π∠=时,因为1OA OB ==,所以AOB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1AB =;能力拓展技巧方法当23AOB π∠=时,因为1OA OB ==, 在AOB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2cos33AB OA OB OA OB π,所以3AB =.故答案为:1或3.2.(2021·上海·格致中学高二期中)设E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1CC 的中点,在棱1AA 上任取一点P ,在线段1A E 上任取一点Q ,则异面直线PQ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答案】2π【分析】连接BD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BD ⊥平面1A ECA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BD PQ ⊥,即可得解.【详解】连接BD ,由底面ABCD 为正方形,可知BD AC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1AA ⊥平面ABCD ,又BD ⊂平面ABCD ,则1AA ⊥BD 又1AA AC A =,则BD ⊥平面1A ECA ,由已知可知PQ ⊂平面1A ECA ,则BD PQ ⊥所以异面直线PQ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为2π 故答案为:2π3.(2021·上海中学高二期中)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异面直线1AB 与BD所成角大小为______ 【答案】3π【分析】连接1AD 、11B D ,,证明11//B D BD ,可得11AB D ∠即为异面直线1AB 与BD 所成角,在11AB D 求11AB D ∠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连接1AD 、11B D , 因为11//BB DD ,11BB DD =, 所以四边形11BB D 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11//B D BD ,所以11AB D ∠即为异面直线1AB 与BD 所成角, 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 在11AB D 中,11112AD AB B D a ===, 所以11AB D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113AB D π∠=,即异面直线1AB 与BD 所成角为3π, 故答案为:3π二、解答题4.(2022·上海浦东新·高二期末)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求异面直线1A B 和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求证:直线1//A B 平面11DCC D . 【答案】(1)22(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已知11//CC BB ,可将异面直线1A B 和1CC 所成的角转化为直线1A B 和1BB 所成的角,再根据题目的边长关系,即可完成求解;(2)可通过连接1D C ,证明四边形11A BCD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11//A B D C ,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完成证明.(1)因为11//CC BB ,所以11A BB ∠就是异面直线1A B 和1CC 所成的角.又因为1111ABCD A B C D -为正方体,所以异面直线1A B 和1CC 所成的角为45o ,所以异面直线1A B 和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22. (2)连接1D C ,因为11//A D BC 且11A D BC =,所以四边形11A BC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11//A B D C ;1A B ⊄平面11DCC D ,1D C ⊂平面11DCC D ;所以直线1//A B 平面11DCC D .即得证.线面角一、单选题1.(2022·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期末)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点P 是棱1CC 的中点,设直线AB 为a ,直线11A D 为b .对于下列两个命题:①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l 与a 、b 都相交;②过点P 有且只有两条直线l 与a 、b 都成75︒角.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为真命题,②为真命题B .①为真命题,②为假命题C .①为假命题,②为真命题D .①为假命题,②为假命题【答案】A【分析】①由正方形的性质,可以延伸正方形,再利用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即可;②一组邻边与对角面的夹角相等,在平面内绕P 转动,可以得到二条直线与a 、b 的夹角都等于75. 【详解】如下图所示,在侧面正方形11A B BA 和11A D DA 再延伸一个正方形11B E EB 和11D F FD ,则平面1E C 和1C F 在同一个平面内,所以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l ,即1EF 与a 、b 相交,故①为真命题;取1A A 中点N ,连PN ,由于a 、b 为异面直线,a 、b 的夹角等于11A B 与b 的夹角.由于11A C ⊂ 平面11A C ,NP ⊄平面11A C ,11NP AC ,所以NP 平面11A C ,所以NP 与11A B 与b 的夹角都为45 .又因为1C C ⊥平面11A C ,所以1C C 与11A B 与b 的夹角都为90,而457590<<,所以过点P ,在平面1A C 内存在一条直线,使得与11A B与b 的夹角都为75,同理可得,过点P ,在平面1A C 内存在一条直线,使得与a 与AD 的夹角都为75;故②为真命题. 故选:A二、填空题2.(2021·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二阶段练习)6,且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则该正四棱柱的全面积等于_________. 【答案】10【分析】结合已知条件分别求出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和高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如下图:不妨设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底面边长为a ,1||AA h =,由已知条件可得,2222221||2(6)6BD a a h a h =++=+==,又因为1DD ⊥底面ABCD ,所以对角线1BD 与底面ABCD 所成角为1DBD ∠,因为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2BD a =, 所以11||23cos ||36BD a DBD BD ∠===,解得1a =,从而2h =, 故该正四棱柱的表面积12411210S =⨯⨯+⨯⨯=. 故答案为:10. 三、解答题3.(2021·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为直角梯形,//AD BC ,90BAD ∠=︒,PA 垂直于底面ABCD ,22PA AD AB BC ====,M 、N 分别为PC 、PB 的中点.(1)求证:PB DM ⊥;(2)求B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答案】(1)证明见解析;(2)6π.【分析】(1)由题设易得BC AB ⊥,由已知及线面垂直的性质有BC ⊥面PAB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可证BC PB ⊥、PA AB ⊥,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及平行的推论可得PB ⊥面ADMN ,最后由线面垂直的性质证结论.(2)若BD 与平面ADMN 所成角为θ,由线面垂直易知sin BNBDθ=,即可求线面角的大小. 【详解】(1)由90BAD ∠=︒即AD AB ⊥,又//AD BC ,有BC AB ⊥, ∵PA ⊥面ABCD ,BC ⊂面ABCD ,∴PA BC ⊥,而PA AB A =,则有BC ⊥面PAB , 又PB ⊂面PAB ,则BC PB ⊥, 由AB面ABCD ,有PA AB ⊥,且PA AB =,N 为PB 的中点,则AN PB ⊥,又M 为PC 的中点,有//BC MN ,即MN PB ⊥,而AN MN N =,又//AD BC ,则//AD MN ,即,,,A N D M 共面,∴PB ⊥面ADMN ,而DM ⊂面ADMN ,故PB DM ⊥.(2)由(1)知:PB ⊥面ADMN ,若BD 与平面ADMN 所成角为[0,]2πθ∈,且1BC =,∴2,22BN BD == ,则1sin 2BN BD θ==,故6πθ=.二面角一、单选题1.(2020·上海·曹杨二中高二期末)设三棱锥V AB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P 是棱VA 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PB 与直线AC 所成角为α,直线PB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β,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为γ,则 A .,βγαγ<< B .,βαβγ<< C .,βαγα<< D .,αβγβ<<【答案】B【解析】本题以三棱锥为载体,综合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概念,以及各种角的计算.解答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明确各种角,应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解,而后比较大小.而充分利用图形特征,则可事倍功半.【详解】方法1:如图G 为AC 中点,V 在底面ABC 的投影为O ,则P 在底面投影D 在线段AO 上,过D 作DE 垂直AE ,易得//PE VG ,过P 作//PF AC 交VG 于F ,过D 作//DH AC ,交BG 于H ,则,,BPF PBD PED α=∠β=∠γ=∠,则cos cos PF EG DH BDPB PB PB PBα===<=β,即αβ>,tan tan PD PDED BDγ=>=β,即y >β,综上所述,答案为B. 方法2:由最小角定理βα<,记V AB C --的平面角为γ'(显然γ'=γ)由最大角定理β<γ'=γ,故选B.方法3:(特殊位置)取V ABC -为正四面体,P 为VA 中点,易得 333222cos sin sin α=α=β=γ=B. 【点睛】常规解法下易出现的错误有,不能正确作图得出各种角.未能想到利用“特殊位置法”,寻求简便解法. 二、填空题2.(2021·上海·西外高二期中)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二面角1A BC A --的大小是___________. 【答案】4π 【分析】根据二面角的定义判断二面角1A BC A --的大小. 【详解】画出图象如下图所示, 由于1,BC A B BC AB ⊥⊥,所以1A BA ∠是二面角1A BC A --的平面角, 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可知14A BA π∠=.故答案为:4π三、解答题3.(2022·上海·复旦附中高二期中)如图所示,某农户拟在院子的墙角处搭建一个谷仓,墙角可以看作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OA 、OB 、1OO 两两垂直(OA 、OB 、1OO 均大于2米).该农户找了一块长、宽分别为2米和1米的矩形木板.将木板的一边紧贴地面,另外一组对边紧贴墙面,围出一个三棱柱(无盖)形的谷仓.(1)若木板较长的一边紧贴地面,3问:此时木板与两个墙面所成的锐二面角大小分别为多少?(2)应怎样摆放木板,才能使得围成的谷仓容积最大?并求出该最大值. 【答案】(1)6π和3π (2)体积最大值为1立方米,此时木板长边贴地,与两个墙面所成锐二面角均为45° 【分析】(1)利用设二面角为θ或三棱柱底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x 两种方法进行求解即可; (2)用(1)中的θ或x 表示谷仓容积,再利用三角函数和基本不等式,进行求最值即可得解. (1)法一:设其中一个锐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三棱柱底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2cos θ、2sin θ,高为1,体积132cos 2sin 1sin 22V Sh θθθ==⋅⋅⋅==6πθ=或3π,所以此时木板与两个墙面所成的锐二面角大小分别为6π和3π.法二:设三棱柱底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02x x <<,则另一条直角边长为24-x ,高为1,体积2134122V Sh x x ==⋅⋅-⋅=,解得x =1或3,所以此时木板与两个墙面所成的锐二面角大小分别为6π和3π. (2)法一:同(1)中法一所设,若长边紧贴底面,体积12cos 2sin 1sin 212V Sh θθθ==⋅⋅⋅=≤,等号当且仅当4πθ=时成立;若短边紧贴底面,体积111cos sin 2sin 2222V Sh θθθ==⋅⋅⋅=≤,等号当且仅当4πθ=时成立;显然112>,所以体积最大值为1立方米,此时木板长边贴地, 与两个墙面所成锐二面角均为45°. 法二:同(1)中法二所设,若长边紧贴底面,体积2221441124x x V Sh x x +-==⋅⋅-⋅≤=, 等号当且仅当2x =时成立;若短边紧贴底面,体积22211112222x x V Sh x x +-==⋅⋅-⋅≤=,等号当且仅当22x =时成立; 显然112>,所以体积最大值为1立方米, 此时木板长边贴地,与两个墙面所成锐二面角均为45°(也可描述底面两条直角边长).4.(2021·上海·格致中学高二期中)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为梯形,AB CD ∕∕,PAD △为正三角形,且2PA AB ==,90BAP CDP ∠=∠=︒,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23.(1)求证:AB ⊥平面PAD ;(2)求P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3)设平面PAB ⋂平面PCD l =,求证:l AB ∕∕,并求二面角B l C --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10;(3)3π 【分析】(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结合题意,即可得证.(2)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性质定理,结合正三角形的性质,可证PQ ⊥平面ABCD ,则PCQ ∠即为P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据四棱锥的体积,可求得CD 长,在Rt PCQ 中,求得各个边长,即可得答案. (3)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可证AB l ∕∕,结合题意,可得PA l ⊥,同理PD l ⊥,则APD ∠即为二面角B l C --所成的平面角,根据三角形性质,即可得答案.(1)证明:因为90CDP ∠=︒,所以CD DP ⊥,因为AB CD ∕∕,所以AB DP ⊥,又因为90BAP ∠=︒,即AB AP ⊥,且,AP DP ⊂平面PAD ,所以AB ⊥平面PAD ;(2)因为AB ⊥平面PAD ,AB平面ABCD ,所以平面PAD ⊥平面ABCD ,取AD 中点Q ,连接PQ ,CQ , 因为PAD △为正三角形,Q 为AD 中点,所以PQ AD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且平面PAD 平面ABCD=AD , 所以PQ ⊥平面ABCD ,所以PCQ ∠即为P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在Rt PDQ 中,223PQ PD DQ -设CD 长为x ,则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1112+2323332ABCD V S PQ x =⨯=⨯⨯⨯= 求得CD 长4x =,在Rt CDQ △中,2217CQ CD DQ +=在Rt PCQ 中,2225PC CQ PQ =+所以315sin 1025PQ PCQ PC ∠===, 所以P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510 (3)证明:因为AB CD ∕∕,CD ⊂平面PCD ,AB ⊄平面PCD ,所以AB ∕∕平面PCD ,又AB 平面PAB ,且平PAB ⋂平面PCD l =,所以AB l ∕∕.因为PA AB ⊥,AB l ∕∕,所以PA l ⊥,同理PD l ⊥,所以APD ∠即为二面角B l C --所成的平面角,因为PAD △为正三角形,所以3APD π∠=,即二面角B l C --的大小为3π. 一、填空题1.(2021·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则异面直线AB 与11D B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答案】1【分析】作出正方体图像,观察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巩固练习∵1BB 与AB 、11B D 均垂直,∴1BB 即为两异面直线的距离,故答案为:1二、解答题2.(2021·上海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AD ==,12AA =,点P 为1DD 的中点.(1)求证:直线1BD ∥平面P AC ;(2)求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30°. 【分析】(1)AC 和BD 交于点O ,由1PO BD ∥即能证明直线1BD ∥平面PAC .(2)由1PO BD ∥,得APO ∠即为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的角.由此能求出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角的大小.(1)设AC 和BD 交于点O ,则O 为BD 的中点,连结PO ,又∵P 是1DD 的中点,∴1PO BD ∥,又∵PO ⊂平面PAC ,1BD ⊂平面PAC ,∴直线1BD ∥平面PAC ; (2)由(1)知,1PO BD ∥,∴APO ∠即为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的角, ∵2PA PC ==122AO AC =PO AO ⊥,∴212sin 22AO APO AP ∠===.又(0APO ∠∈︒,90]︒,∴30APO ∠=︒ 故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角的大小为30.3.(2021·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二期中)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中,1AB =,2PA =;(1)求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求正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答案】(1)144(2)146【分析】(1)由于正四棱锥P ABCD -,故顶点在底面的投影在底面的中心O ,连结,PO AO 分析可得PAO ∠即为侧棱与底面所成角,利用题干长度关系求解即可(2)由于PO ⊥平面ABCD ,故13P ABCD ABCD V PO S -=⨯⨯,计算即可 (1)由于正四棱锥P ABCD -,故顶点在底面的投影在底面的中心O ,连结,PO AO故PO ⊥平面ABCD ,PAO ∠即为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由1AB =,2PA =,故2222AO AB ==又PO ⊥平面ABCD ,AO ⊂平面ABCD ,故PO AO ⊥22114422PO PA AO ∴=-=-= 故14sin 4PO PAO PA ∠== 即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44 (2)由(1)PO ⊥平面ABCD ,且142PO = 故11141413326P ABCD ABCD V PO S -=⨯⨯=⨯⨯= 即正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1464.(2021·上海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矩形ABCD 中,M 、N 分别是线段AB 、CD 的中点,2AD =,4AB =,将ADM △沿DM 翻折,在翻折过程中A 点记为P 点.(1)从ADM △翻折至NDM 的过程中,求点P 运动的轨迹长度;(2)翻折过程中,二面角P −BC −D 的平面角为θ,求tan θ的最大值.【答案】2π(2)12【分析】(1)取DM 的中点E ,则从ADM △翻折至NDM 的过程中,点P 运动的轨迹是以点E 为圆心,AE 为半径的半圆,由此可求得点P 运动的轨迹长度.(2)由(1)得,连接AN ,并延长交BC 延长线于F ,过P 作PO EF ⊥,再过点O 作OG BC ⊥,则PGO ∠就是二面角P −BC −D 的平面角θ,设(),0PEO ααπ∠=≤≤,sin 2PO PE αα==,322,3cos OF OG αα==-,可得2sin tan PO PGO OG α∠==2sin k α=,运用辅助角公式和正弦函数的性质可求得最大值.(1)解:取DM 的中点E ,则从ADM △翻折至NDM 的过程中,点P 运动的轨迹是以点E 为圆心,AE 为半径的半圆,因为2AD =,4AB =,所以2AE =,所以点P 运动的轨迹长度为2π.(2)解:由(1)得,连接AN ,并延长交BC 延长线于F ,AN DM ⊥,折起后,有DM ⊥面PEN ,过P 作PO EF ⊥,则PO ⊥面DMBC ,再过点O 作OG BC ⊥,则PGO ∠就是二面角P −BC −D 的平面角θ, 设(),0PEO ααπ∠=≤≤, sin 2sin PO PE αα==,4222cos 322cos ,3cos OF AF AE OE OG ααα=--=--=-=-,2sin tan 3cos PO PGO OG αα∠==-, 令2sin 2sin cos 33cos k k k αααα=⇒+=-,所以22sin()3k k αβ++=,所以23112k k -≤≤+,解得1122k -≤≤. 所以tan θ的最大值为12.。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高考导航】立体几何中的角大致可分为三种,即线线角,线面角,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立体几何计算问题几乎都与三种空间角的计算有关,是高考立体几何检测的热点内容,题型上一般以解答题进行考查,难度适中,如1993全国理5分;1995全国文5分;1996全国4分;2002北京4分;1996上海12分;2002全国理12分;2002新课程12分;2002上海春12分;2003北京春5分;2004北京14分;2004广东12分等.【学法点拨】本节内容有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公式cosθ=cosθ1·cosθ2,最小角定理,二面角的概念,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对于本节知识的学习要了解线面角、半平面与半平面所成二面角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在求法上一般都是转化为平面的角,具体地,通常应用“线线角抓平移,线面角抓射影,面面角抓平面角,利用向量抓法向量”而达到化归的目的.要注意对平面角的拼求和各种角的定义及取值范围.空间角的计算步骤是“一作,二证,三计算”.“作”即在图形中若无所求空间角的平面角,应先作出来;“证”指明自己所找或所作的角即为所求角;“计算”在平面几何图形内把角求出.在三种角的计算中要特别注意二面角的作法及求法,注意cosθ=cosθ1·cosθ2在线面角求值中的应用,注意利用射影面积公式S′=S·cosθ求二面角,对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的学习,可以与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联系起来,应用时注意三种垂直之间的相互转化.同时在学习中培养空间的想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基础知识必备】一、必记知识精选平面的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直线与平面所成角①范围:0°≤α≤90°当α=0°时,直线在平面内或直线平行于平面;当α=90°时,直线垂直于平面;当0°<α<90°时,直线与平面斜交.②最小角定理:直线与平面斜交,过斜足在平面内作直线,这些线与斜线所成角中射影与斜线所成角最小.③cosθ=cosθ1·cosθ2.④作法: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2)二面角①定义:由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组成的图形叫二面角.②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对概念的理解要注意:平面角的两边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平面角的二边都和二面角的棱垂直.③二面角平面角的求法:直接法:所谓直接法即先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经过证明后再进行计算,常用的直接法有三:(a)利用平面角的定义;(b)利用三垂线定理;(c)过一点作棱的垂面.间接法:所谓间接法,就是不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而利用公式cos θ=S S 射影.此方法也叫射影法.也可利用两半平面法向量的夹角求二面角.注意当直接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有一定难度时,一般才采用间接法求二面角大小. ④二面角的范围是0°≤θ≤180°,可从两个半平面“重合”、“相交”和“共面”各种情况考虑,重合时θ=0°;相交时,0°<θ<180°;共面时,θ=180°.(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①定义:如果两相交平面所成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是两个平面相交的特殊情况,若两个相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称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它和平面几何里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类似.②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即⎭⎬⎫⊂⊥βαl l ⇒β⊥α.简言之,“线面垂直⇒面面垂直”.(4)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①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它们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直角.②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即⎭⎬⎫⊥⊂=⊥l a a l ,,ββαβα ⇒a ⊥α.简言之,“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③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过一个平面内一点和另一个平面垂直的直线,必在此平面内.④如果一个平面和二个相交平面都垂直,那么它就和它们的交线垂直.(5)从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中可看出,平面与平面的垂直问题可转化为直线与平面的垂直问题,即从线面垂直可推出面面垂直,反过来,由面面垂直又可推出线面垂直,这说明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之间有密切关系,可以互相转化.二、重点难点突破本节的重点是斜线在平面上射影的概念,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二面角的概念,两个平而垂直的判定定理.对于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可通过具体作图具体体验,要注意O 点选取的任意性及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是直线不是线段,斜线与平面所成角要紧扣概念,了解范围.本节的难点是cos θ=cos θ1·cos θ2的灵活应用,二面角的平面角.对于二面角的平面角和平面中角的概念作类比,注意化归思想的应用,二面角的考查在1993至2004高考十一年间有十年都有涉及,是考试热点,应重视.三、易错点和易忽略点导析在求二面角时,忽略二面角的范围,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角出现错误或确定平面角出现错误.【例】 已知∠AOB=90°,过O 点引∠A O B 所在平面的斜线O C ,与O A 、O B 分别成45°、60°角测以O C 为棱的二面角A-O C-B 大小为________.错解:如图9-7-1所示,在O C 上取一点C ,使O C=1.过C 分别作CA ⊥O C 交O A 于A ,CB ⊥O C 交O B 于B.则AC=1,O A=2,BC=3,O B=2.在Rt △A O B 中,AB 2=O A 2+O B 2=6.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ACB=-33.∴∠ACB=arccos 33,即二面角A-O C-B 为arccos 33.正确解法:如图9-7-1所示,在O C 上取一点C ,使O C=1,过C 分别作CA ⊥O C 交O A 于A ,CB ⊥O C 交O B 于B ,则AC=1,O A=2,BC=3,O B=2.在Rt △A O B 中,AB 2=O A 2+O B 2=6,得cos ∠ACB=-33.∴∠ACB=π-arccos 33.即二面角A-O C-B 为π-arccos 33.错解分析:混淆了二面角的范围[0,π]与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0,2π],且对于反三角函数的表示不熟悉.【综合应用创新思维点拨】一、学科内综合思维点拨【例1】 已知D 、E 分别是正三棱柱ABC 一A 1B 1C 1的侧棱AA 1和BB 1上的点,且A 1D=2B 1E=B 1C 1.求过D 、E 、C 1的平面与棱柱的下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思维入门指导:在图9-7-2上,过D 、E 、C 1的面与棱柱底面只给出一个公共点C 1,而没有画出它与棱柱底面所成二面角的棱,因此还需找出它与底面的另一个公共点,进而再求二面角的大小.解:在平面M 1B 1B 内延长DE 和A 1B 1交于F ,则F 是面DEF 与面A 1B 1C 1的公共点,C 1也是这两个面的公共点,连结C 1F ,C 1F 为这两个面的交线,所求的二面角就是D-C 1F-A 1.∵A 1D ∥B 1E ,且A 1D=2B 1E ,∴E 、B 1分别为DF 和A 1F 的中点.∵A 1B 1=B 1F=B 1C 1,∴FC 1⊥A 1C 1.又面AA 1C 1C ⊥面A 1B 1C 1,FC 1在面A 1B 1C 1内,∴FC 1⊥面AA 1C 1C.而DC 1在面AA 1C 1C 内,∴FC 1⊥DC 1.∴∠DC 1A 1是二面角D-FC 1-A 1的平面角.由已知A 1D=B 1C=A 1C 1,∴∠DC 1A 1=4π.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4π.点拨:当所求的二面角没有给出它的棱时,可通过公理1和公理2,找出二面角的两个面的两个公共点,从而找出它的棱,进而求其平面角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若利用cos θ=1111DEC C B A SS △△求二面角的大小,作为解答题,高考中是要扣分的,因为它不是定理.【例2】 设△ABC 和△DBC 所在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 ,∠ABC=∠DBC=120°.求:(1)直线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大小;(2)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的大小;(3)二面角A-BD-C 的大小.思维入门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对空间三种角的“作一证一求”.在解题时要合理利用题中条件.解:(1)如图9-7-3所示,在平面ABC 内,过A 作AH ⊥BC ,垂足为H ,则AH ⊥平面DBC ,连结DH ,故∠ADH 为直线AD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由题设知,△AHB ≌△DHB ,则DH ⊥BH ,AH=DH.∴∠ADH=45°为所求.(2)∵BC ⊥DH ,且DH 为AD 在平面BCD 上的射影,∴BC ⊥AD ,故AD 与BC 所成的角为90°.(3)过H 作HR ⊥BD ,垂足为R ,连结AR ,则由三垂线定理知AR ⊥BD ,故∠ARH 为二面角A-BD-C 的平面角的补角.设BC=a ,则由题设得AH=DH=23a ,BH=21a ,BD=BC=a.在△HDB 中,求得HR=43a.∴tan ∠ARH=HR AH =2.故二面角A-BD-C 的大小为π-arctan2.点拨:本题是一道中档难度的立体几何综合题.这种试题命题的目的是考查立体几何重点知识,并且使之能覆盖较多的知识点.二、应用思维点拨【例3】 如图9-7-4所示,边长AC=3,BC=4,AB=5的三角形简易遮阳棚,其A ,B 是地面上南北方向两个定点,正西方向射出的太阳光线与地面成30°角.试问:遮阳棚ABC 与地面成多大角度时,才能保证遮影面ABD 面积最大?思维入门指导:太阳影子实质可理解为射影面积,从而本题可转化为二面角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那么首先应作出纯数学图形,结合图形进行分析求解.解:易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由C 点引AB 的垂线,垂足为Q ,连结DQ ,则应有DQ 为CQ 在地面上的斜射影,且AB 垂直于平面CQD ,如图9-7-5.∵太阳光与地面成30°角,∴∠CDQ=30°.在△ABC 中,可算得CQ=512,在△CQD 中,由正弦定理,有︒30sin CQ =QCD QD ∠sin .即QD=524sin ∠QCD.为了使平面ABD 的面积最大,需QD 最大,这只有当∠QCD=90°时才可达到.从而∠CQD=60°.故当遮阳棚ABC 与地面成60°角时,才能保证遮影面ABD 面积最大.点拨:从研究中可看出只有当遮阳棚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时,才能挡住最多的光线,被遮阳的地面面积才能获得最大值.利用这个结论,也很容易得出所求值为60°,参看图9-7-6.三、创新思维点拨【例4】 如图9-7-7,在四面体ABCD 中,AB=AD=3,BC=CD=3,AC=10,BD=2.(1)平面ABD 与平面BCD 是否垂直,证明你的结论;(2)求二面角A-CD-B 的正切值;(3)求异面直线BC 与AD 所成角的余弦值.思维入门指导:(1)判断垂直需要寻找符合面面垂直判定定理的条件.(2)(3)求空间的角要先转化为平面相交直线所成角,然后进行求解.解:(1)平面ABD ⊥平面BCD.证明如下:设BD 的中点为E ,连AE 、CE.∵AB=AD ,∴AE ⊥BD.同理CE ⊥BD.∴AE=22BE AB -=13-=2, CE=22BE BC -=19-=22. 又AC=10,∴AC 2=AF 2+CE 2.∴∠AEC=90°.∴AE ⊥EC.又AE ⊥BD ,∴AE ⊥平面BCD.又AE ⊂平面ABD ,∴平面ABD 上平面BCD.(2)作EF ⊥CD 于F ,连AF.∵AE ⊥平面BCD ,由三垂线定理得,AF ⊥CD ,∴∠AFE 就是二面角A-CD-B 的平面角,EF=ED ·sin ∠EDF=ED ·CD EC=1×322=322.∴tan ∠AFE=EF AE =3222=23.即二面角A-CD-B 的正切值为23.(3)解法一:取AB 的中点M ,AC 的中点N ,连MN 、ME 、NE.则ME ∥21AD ,MN ∥21BC. ∴∠NME 是异面直线BC 与AD 所成角或其补角.∵MN=21BC=23, ME=21AD=23, NE=21AC=210,由余弦定理,cos ∠NME=ME MN NE ME MN ∙-+2222=93>0.∴∠NME 为锐角.∴∠NME 就是异面直线BC 与AD 所成角,其余弦值为93.解法二:在平面BCD 内作□BCGD(如图9-7-8),连结AG ,则DG ∥BC ,∴∠ADG 是直线BC 与AD 所成角或者其补角.∵BD ∥CG ,EC ⊥BD ,∴EC ⊥CG.又∵AE ⊥平面BCD ,∴AC ⊥CG ,CG=BD=2,DG=BC=3.在Rt △ACG 中,AG=22CG AC +=14,cos ∠ADG=DG AD AG DG AD ∙-+2222=3321493∙-+=93.∴直线BC 与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93.点拨:本题的(1)设问新颖,属开放式,增加了问题的灵活度,对空间想象能力、推理、判断能力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像这样开放式设问题的试题较多,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本题的(3)求异面直线所成角,要化归为相交线所成角,解法一利用中位线性质将两异面直线所成角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角,解法二过一直线上一点作另一直线的平行线.应注意异面直线所成角一定是锐角或直角.四、高考思维点拨【例5】 (2002,河南、江苏)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B ⊥面ABCD.(1)若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60°,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思维入门指导:解答第(1)问,基本思路是寻找面PA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进而求棱锥的高和体积;也可以通过侧面△PDA 在底面的射影面积与二面角的关系求解;还可以补形为正四棱柱求解,但此法较繁琐.解答第(2)问,首先要找出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也即找出一个垂直于PD 的平面,转化为在平面上研究该平面角的大小.(1)解法一:∵PB ⊥面ABCD ,∴BA 是PA 在面ABCD 上的射影.又DA ⊥AB ,∴PA ⊥DA.∴∠PAB 是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PAB=60°.而PB 是四棱锥P —ABCD 的高,PB=AB ·tan60°=3a ,∴V 锥=31·3a ·a 2=33a 3.解法二:如图9-7-9,∵PB ⊥面ABCD ,连结BD ,则△ABD 是△APD 在面ABCD 上的射影, ∴APD ABDS S △△=cos60°.又S △ABD =21a 2,∴S △APD =21212a =a 2.由PB ⊥AD ,AD ⊥AB ,得AD ⊥面PAB.∴AD ⊥AP.∴PA=AD S APD 21△=a a 212=2a.在Rt △PAB 中,PB=22)2(a a -=3a ,∵PB 是四棱推P —ABCD 的高,∴V 锥=31·3a ·a 2=33a 3. (2)证法一:不论棱锥的高怎样变化,棱锥侧面PAD 与PCD 恒为全等三角形.作AE ⊥DP ,垂足为E ,连结EC ,如图9-7-10,则△ADE ≌△CDE ,∴AE=CE ,∠CED=90°.故∠CEA 是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设AC 与DB 相交于点O ,连结E O ,则E O ⊥AC ,22a=O A <AE <AD=a ,且AD=2O A.在△AEC 中,cos ∠AEC=EC AE OA EC AE ∙∙-+2)2(222=2)2)(2(AE OA AE OA AE -+<0.所以,面PAD 与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证法二:如图9-7-10,同证法一,得∠CEA 是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设PB=h ,则PA 2=h 2+a 2,PD 2=h 2+2a 2.在Rt △PAD 中,AE=PD ADPA ∙=22222a h a h a ++. 在△AEC 中,∵AE=EC ,∴cos ∠AEC=EC AE AC EC AE ∙-+2222=222AE a AE -=1-22AE a =1-22222a h a h ++=-222a h a +<0.∴∠AEC 是钝角.即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点拨:本题以《立体几何》课本的一道复习题为基础,通过题中某个元素的变动,导出某个“恒定”的结论,创设出一个新的问题,与课本的习题一气呵成,构成一个完美的题组,给人以完整、清新、自然的感觉,是一道颇具创意的试题.本题的第(1)题,出自于课本复习参考题九B 组第6组,它只改变问题的表述,并不改变问题的本质,考查线面、线线垂直关系的逻辑推理和解直角三角形、求棱锥体积的运算,是对考生的基本要求.五、经典类型题思维点拨【例6】 如图9-7-11,三棱柱O AB -O 1A 1B 1,平面O BB 1O 1⊥平面O AB ,∠O 1O B=60°,∠A O B=90°,且O B=OO 1=2, O A=3.求:二面角O 1-AB-O 的大小;思维入门指导:根据题意利用二面角的定义,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运用解三角形的知识求出.解:取O B 的中点D ,连结O 1D ,则O 1D ⊥O B.∵平面O BB 1O 1⊥平面O AB ,∴O 1D ⊥平面O AB.过点D 作AB 的垂线,垂足为E ,连结O 1E ,则O 1E ⊥AB.∴∠DE O 1为二面角O 1-AB-O 的平面角.由题设得O 1D=3,sin ∠O BA=22OB OA OA +=721. ∴DE=DB ·sin ∠O BA=721.∵在Rt △O 1DE 中,tan ∠DE O 1=DE DO 1=7.∴∠DE O 1=arctan 7.即二面角O 1-AB-O 的大小为arctan 7.六、探究性学习点拨【例7】 在直角梯形ABCD 中,∠D=∠BAD=90°,AD=DC=21AB=a(如图9-7-12(1)),将△ADC 沿AC 折起,使D 到D ′,记面ACD ′为α,面ABC 为β,面BCD ′为λ.(1)若二面角α-AC-β为直二面角(如图9-7-12(2)),求二面角β-BC-λ的大小;(2)若二面角α-AC-β为60°(如图9-7-12(3)),求三棱锥D ′一ABC 的体积.思维入门指导:本题是一道由平面图形折叠形成的立体几何问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力和图形对应关系,也考查了立体几何的常规计算——二面角计算和体积计算.解:(1)在直角梯形ABCD 中,由已知△DA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2a ,∠CAB=45°. 由AB=2a ,可推得BC=AC=2a ,∴AC ⊥BC.取AC 的中点E ,连结D ′E ,如图9-7-13,则D ′E ⊥AC.∵二面角α-AC-β为直二面角,∴D ′E ⊥β.又∵BC ⊂平面β,∴BC ⊥D ′E.∴BC ⊥α.而D ′C ⊂α,∴BC ⊥D ′C.∴∠D ′CA 为二面角β-BC-λ的平面角.由于∠D ′CA=45°,∴二面角β-BC-λ为45°.(2)如图9-7-14,取AC 的中点E ,连结D ′E ,再过D ′作D ′O ⊥β,垂足为O ,连结O E.∵AC ⊥D ′E ,∴AC ⊥O E.∴∠D ′E O 为二面角α-AC-β的平面角.∴∠D ′E O =60°.在Rt △D ′OE 中,D ′E=21AC=22a ,D ′O =D ′E ·sin60°=22a ·23=46a.∴V D ′-ABC =31S △ABC ·D ′O =31×21AC ·BC ·D ′O =61×2a ×2a ×46a=126a 3.点拨:本题立意简明,考查了空间图形的基本推理和运算,对于折叠问题,空间图形中大多数数据靠平面图形计算去赋值,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通常思考方法,题目难度中档,有一定的区分度.【强化练习题】A 卷:教材跟踪练习题 (60分 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AB=2BB 1;则AB 1与C 1B 所成角的大小为( )A.60°B.90°C.105°D.75°2.直线l 与平面α斜交成n °角,则l 与α内任意直线所成角中,最小与最大的角分别是( )A.n °与90°B.180°-n °与n °C.n °与180°-n °D.以上都不是3.PA 、PB 、PC 是从P 点出发的三条射线,每两条射线的夹角均为60°,那么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21 B.22C.33D.364.二面角α-AB-β的平面角是锐角,C 是面α内的一点(它不在棱AB 上),点D 是点C 在面β上的射影,点E 是棱AB 上满足∠CEB 为锐角的任意一点,那么( )A.∠CEB=∠DEBB.∠CEB >∠DEBC.∠CEB <∠DEBD.∠CEB 与∠DEB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5.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且AD=4,BC=6,MN=19,则AD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和所成角分别为( ) A.-21,32π B.-21,3π C.21,3π D.21,32π6.已知a 、b 是异面直线,A ,B ∈α,A 1,B 1∈b ,AA 1⊥α,AA 1⊥b ,BB 1⊥b ,且AB=2,A1B1=1,则α与b所成的角等于()A.30°B.45°C.60°D.75°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D1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8.AB∥平面α,AC⊥α于C,BD是α的斜线,D是斜足,若AC=9,BD=63,则BD与α所成的角为________.9.过一个平面的垂线和这个平面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10.一条长为a的线段夹在互相垂直的两平面之间,它和这两个平面所成角分别为45°和30°,由这线段的两个端点向两个平面引垂线,那么垂足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三、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1.如图9-7-15,A是△BCD所在平面外一点,AB=AD,∠ABC=∠ADC=90°.E是BD的中点.求证:平面AEC⊥平面ABD,平面AEC⊥平面BDC.12.设E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CC1的中点,求平面AB1E和底面A1B1C1D1所成角的余弦值.B卷:综合应用创新练习题(90分 90分钟)一、学科内综合题(10分)1.如图9-7-16,以正四棱锥V—ABCD底面中心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一xyz,其中O x∥BC,O y∥AB,E为VC中点,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2a,高为h.(1)求cos<BE,DE>;(2)记面BCV为α,面DCV为β,若∠BED是二面角α-VC-β的平面角,求∠BED.二、应用题(10分)2.一个气象探测气球以14m/min的垂直分速度由地面上升,经过10min后,由观察点D测得气球在D的正东,仰角为45°;又过10min后,测得气球在D的北偏东60°,仰角为60°.若气球是直线运动,求风向与风速.三、创新题(60分)(一)教材变型题(10分)3.(P46习题9.7第4题变型)山坡与水平面成30°角,坡面上有一条与山底水平线成30°角的直线小路,某人沿小路上坡走了一段路程后升高了100米,则此人行走的路程为________.(二)一题多解(15分)4.如图9-7-1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A1、AB之中点,求EF和平面ACC1A1所成角的大小.(三)一题多变(15分)5.如图9-7-18,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作PA ⊥平面ABCD ,设PA=AB=a. ①求二面角B-PC-D 的大小;②求平面PAB 和平面P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1)一变:四边形ABCD 是菱形,且∠ABC=60°,其他条件不变,求二面角B-PC-D 的大小.(四)新解法题(1O 分)6.△ABC 的边BC 在平面α内,A 在平面α上的射影为A ′,当∠BAC=60°,AB 、AC 与平面α所成角分别为30°和45°时,求cos ∠BA ′C 的值.(五)新情境题(10分)7.如图9-7-19,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 -ABCD 中,∠ABC=90°,SA ⊥面ABCD ,SA=AB=BC=1,AD=21.(1)求四棱锥S —ABCD 的体积;(2)求面SCD 与面SBA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 四、高考题(10分)8.(2001,京、蒙、皖春)已知VC 是△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条斜线,点N 是V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如图9-7-20,且在△ABC 的高CD 上,AB=a ,VC 与AB 之间的距离为h ,点M ∈VC.(1)求证:∠MDC 是二面角M-AB-C 的平面角; (2)当∠MDE=∠CVN 时,求证:VC ⊥平面AMB ;(3)若∠MDC=∠CVN=θ(0<θ<2π),求四面体MABC 的体积.加试题:竞赛趣味题(10分)已知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在AC 上取一点P ,过P 、A ′,B ′三点作的平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为α,过P 、B ′、C ′三点作的平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为β,求α+β的最小值.【课外阅读】巧用向量法求空间角众所周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平移是手段,垂直是关键”,向量的运算中:两向量的共线易解决平行问题,向量的数量积则易解决垂直、两向量所成角及线段的长度等问题.一般来说,当掌握了用向量的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这套强有力的工具时,应该说不仅会降低学习的难度,而且增强了可操作性,为学生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丰富了思维结构,消除了学生对立体几何学习所产生的畏惧心理,更有利于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材的教学实验.本文主要是谈利用向量法求解空间角的问题.角这一几何量本质上是对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定量分析,其中转化的思想十分重要,三种空间角都可转化为平面角来计算,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向量的夹角求解.1.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α利用与它们平行的向量,转化为向量的夹角θ问题,但θ∈[0,π],α∈(0,2π],所以cos α=|cos θ|=ba ba ∙.【例1】 (2002,上海春季)如图9-7-21,三校柱O AB —O 1A 1B I ,平面O B 1⊥平面O AB ,∠O 1O B=60°,∠A O B=90°,且O B=OO 1=2,O A=3,求异面直线A 1B 与A O 1所成角的大小.思维入门指导:用平移A 1B 或A O 1的方法求解,是很困难的,于是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向量法求解.充分利用∠A O B=90°,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有关点及向量的坐标,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计算.解:建立如图9-7-21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 (0,0,0),O 1(0,1,3),A(3,0,0),A 1(3,13),B (0,2,0).∴B A 1=OB -1OA =(-3,1,-3),1OA =OA -1OO =(3,-1,3).设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α,则cos α=71.故异面直线A 1B 与A O 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rccos 71.点拨:(1)以向量为工具,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计算公式,异面直线所成角问题思路自然,解法灵活简便;(2)也可以直接用自由向量OA =a ,OB =b ,1OO =c 表示1OA 与A 1,然后再来解.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在求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时,一般有两种思考的途径,如图9-7-22,一种是按定义得∠P O H=<OP ,OH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法向量知识,如图9-7-2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先求OP 与n 的夹角,注意P O 与α所成角θ与<OP ,n >的关系,于是就有sin θ=|cos<OP ,n>|.【例2】 (2002,天津、山西、江西)如图9-7-23,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2a ,求直线AC 1与侧面AB 1所成的角的大小.思维入门指导:利用正三棱柱的性质,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有关点的坐标,求角时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定义找出线面角,取A 1B 1中点M ,连结C 1M ,证明∠C 1AM 是AC 1与面A 1B 所成的角;另一种是利用平面AB 1的法向量n =(λ,x ,y ),求解.解法一:建立如图9-7-2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0,a ,0),A 1(0,0,2a),C 1(-23a ,2a ,2a),取A 1B 1中点M ,则M(0,2a ,2a),连结AM ,MC 1,有1MC =(-23a ,0,0),=(0,a ,0),1AA =(0,0,2a).由于1MC ·AB =0,1MC ·1AA =0,∴MC 1⊥面AB 1.∴∠C 1AM 是AC 1与侧面AB 1所成的角θ.∵1AC =(-23a ,2a ,2a),AM =(0,2a ,2a),∴1AC ·AM =0+42a +2a 2=492a .而|1AC |=2222443a a a ++=3a ,||=2224a a +=23a ,∴cos<1AC ,AM >=233492a a a ∙=23.∴<1AC ,>=30°,即AC 1与侧面AB 1所成的角为30°.解法二(法向量法):(接法一)1AA =(0,0,2a ).设侧面A 1B 的法向量n =(λ,x ,y).所以n ·AB =0,且n ·1AA =0,∴ax=0,且2ay=0.∴x=y=0,故n =(λ,0,0).∵1AC =(-23a ,2a ,2a),∴cos<1AC ,n >=1=a a 3||23∙∙-λλ=-||2λλ.∴sin θ=|cos<1AC ,n >|=21.∴θ=30°.点拨: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特征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再用向量有关知识求解线面角.解法二给出了一般的方法,先求平面法向量与斜线夹角,再进行换算.3.求二面角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有两种途径,一是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如图9-7-24,AB ⊥l ,CD ⊥l ,AB ⊂α,CD ⊂β,则二面角α- l -β的大小为<AB ,CD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求解,但应注意法向量n 1、n 2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大小是相等或互补的.【例3】 (2001,全国)如图9-7-25,在底面是一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 一ABCD 中,AD∥BC ,∠ABC=90°,SA ⊥平面AC ,SA=AB=BC=1,AD=21,求面SCD 与面SBA 所成的角.思维入门指导:本题是“无棱”的二面角,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大小更显示了向量工具的魅力.抓住AD 、AB 、AS 两两互相垂直建立坐标系,用待定系数法求出面SAB 、面SCD 的法向量,再求其夹角.解:如图9-7-25,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0,1,0),C(1,1,0),D(21,0,0),S(0,1,0),得DC =(21,1,0),SD =(21,0,-1),SC =(1,1,-1).设平面SDC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z 1).∵n 1⊥面SDC ,∴n 1⊥DC ,n 1⊥SD ,n 1⊥SC .设平面SAB 的法向量为n 2=(x 2,y 2,z 2),则 SA =(0,0,-1),SB =(0,-1,1).∴⎪⎩⎪⎨⎧=∙=∙.0,022SA n n ∴⎩⎨⎧=+-=-.0,0222z y z∴x 2=y 2=0.∴n 2=(x 2,0,0). ∴cos<n 1,n 2>=||||2121n n n n ∙=||414100221212121x x x x x x ∙++++=||322121x x x x =±36.∵面SAB 与面SCD 所成角的二面角为锐角θ,∴cos θ=|cos<n 1,n 2>|=32=36. ∴θ=arccos 36.故面SCD 与面SBA 所成的角大小为arccos 36.点拨: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空间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空间向量的夹角公式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答案A 卷一、1.B 点拨:如答图9-7-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一xyz.设高为h ,则AB=2h ,可得A(0,-22h ,h),B(0,22h ,h),B 1(0,22h ,0),C 1(26h ,0,0).则1AB =(0,2h ,-h),1BC =(26h ,-22h ,-h). ∵1AB ·1BC =O ×26h+2h ·(-22h)+h 2=0,∴1AB ⊥1BC .2.A 点拨:直线与平面斜交时,斜线和面所成角是斜线与面内所有直线所成角中最小的,且最大角为直角.3.C 点拨:构造正方体如答图9-7-2所示,过点C 作C O ⊥平面PAB ,垂足为O ,则O 是正△ABP 的中心,于是∠CP O 为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设PC=a ,则P O =32PD=33a.故cos ∠CP O =PC PO=33.4.B 点拨:结合图形,可先比较tan ∠CEB 与tan ∠DEB 的大小,即可得到答案.5.C 点拨:取BD 的中点P ,连PM 、PN ,则PM=2,PN=3,然后用余弦定理可求得.6.C二、7.22点拨:如答图9-7-3,连结B 1D 1,则∠B 1D 1B 为BD 1与面A 1B 1C 1D 1所成角,tan∠B 1DB=111D B BB =22.8.3π点拨:过B 作BE ⊥α,垂足为E ,如答图9-7-4,连结DE ,则∠BDE 为直线BD 与α所成角.在Rt △BED 中易知∠BDE=60°.9.无数个 点拨:由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满足条件有无数个.10.2a三、11.证明:∵AB=AD ,∠ABC=∠ADC=90°,AC=AC , ∴Rt △ABC ≌Rt △ADC.∴BC=CD. 又∵E 为BD 的中点,∴CE ⊥BD.又AB=AD ,且E 为BD 的中点,∴AE ⊥BD ,则BD ⊥平面ACE.又BD ⊂平面ABD ,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AEC ,平面BDC ⊥平面AEC. 点拨:本题关键证明BD ⊥面ACE.12.解:如答图9-7-5,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在△AB 1E 中,AB 1=2a ,B 1E=25a ,AE=23a.∴cos ∠AB 1E=E B AB AE E B AB 11221212∙∙-+=aa a a a 252249452222∙∙-+=1010.∴sin ∠AB 1E=10103.∴S E AB 1△=21·AB 1·B 1E ·sin ∠AB 1E=21×2a ·25a ×10103=43a 2.又S 111C B A △=21·a ·a=21a 2,∴cos θ=E AB C B A S S 1111△△=224321a a =32. 即平面AB 1E 与底面A 1B 1C 1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2.B 卷一、1.解:(1)依题意,B(a ,a ,0),C(-a ,a ,0),D(-a ,-a ,0),E(-2a ,2a ,2h),∴=(-23a ,-2a ,2h ),=(2a ,23a ,2h).∴BE ·DE =(-23a ·2a )+(-2a ·23a )+2h ·2h =-232a +42h ,||=222)2()2()23(h a a +-+-=221021h a +,|DE |=222)2()2()23(h a a ++=221021h a +.由向量的数量积公式,有cos<BE ,DE >==22222210211021423h a h a h a +∙++-=2222106h a h a ++-.(2)∵∠BED 是二面角α-VC-β的平面角, ∴BE ⊥CV ,即有BE ·CV =0.又由C (-a ,a ,0),V (0,0,h ),得CV =(a ,-a ,h),且=(-23a ,-2a ,2h), ∴BE ·=-23a +22a +22h =0.即h=a 2,此时有cos<BE ·DE >=2222106h a h a ++-=2222)2(10)2(6a a a a ++-=-31,∴∠BED=<,>=arccos(-31)=π-arccos 31.点拨:应用空间向量注意坐标系的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 二、2.解:以水平放置的平面α的地面,根据题意画出空间图形如答图9-7-6所示.10min 后气球位置为A ,又10min 后气球位置为B ,A 、B 在平面α的射影分别为A 1、B 1,且AA 1=14×10=140(m),BB 1=14×20=280(m),∠A 1DB 1=30°,∠A 1DA=45°,∠B 1DB=60°,于是,得A 1D=A 1A=140m ,B 1D=B 1Bcot60°=3280(m). 在△A 1DB 1中,A 1B 21=1402+(3280)2-2·140·3280·23=31402(m). 因此,风速为1011B A =3314(m/min).∵B 1D 2=A 1D 2+A 1B 21,∴∠DA 1B 1=90°. 故风向为正北. 点拨:要使问题得以解决,其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能表示观察点D 与该气球的相对位置之间关系的几何模型,因为有了几何模型我们就能根据其立体图形进行相关的计算,求。
线面角二面角线线角的公式
线面角二面角线线角的公式线面角、二面角和线线角是在几何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有各自的计算公式。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角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1.线面角:线面角是由一条线与一个平面相交所形成的角。
设平面上有一条直线L,平面上有一点A和直线上的一点B,在平面上从点A引一条垂线,与直线L相交,就形成了一个线面角。
线面角的度量是直线L的角度与平面的夹角。
线面角的计算公式如下:线面角=直线L与平面的夹角2.二面角:二面角是由两个平面相交所形成的角。
设有一个平面P1和一个不与P1平行的平面P2,两个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L。
通过P1和P2的交线L 可以确定两个交点A和B。
二面角的计算公式如下:二面角=(直线L在P1中所成的角)+(直线L在P2中所成的角)值得注意的是,二面角没有固定的度量单位,它的度量取决于直线L 在两个平面上的角度度量单位。
3.线线角:线线角是由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
设有两条直线L1和L2,它们相交于一点O。
通过O可以确定L1上的一点A和L2上的一点B。
线线角的计算公式如下:线线角=∠AOB其中,∠AOB表示点A、O和B所形成的角。
总结:线面角、二面角和线线角是几何学中常见的角度概念。
线面角由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所形成,计算公式为线面角=直线L与平面的夹角。
二面角由两个平面相交所形成,计算公式为二面角=(直线L在P1中所成的角)+(直线L在P2中所成的角)。
线线角由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计算公式为线线角=∠AOB。
这些角度概念在几何学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我们把不同于一般解法的巧妙解题方法称为解题技巧,它来源于对数学问题中矛盾特殊性的认识。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篇11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论证的策略:(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2)利用题设条件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题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在证明线线垂直时应优先考虑。
2空间角的计算方法与技巧:主要步骤:一作、二证、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证、二算。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平移法:②补形法:③向量法:(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①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计算,或用向量计算。
②用公式计算.(3)二面角:①平面角的作法:(i)定义法;(ii)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法;(iii)垂面法。
②平面角的计算法:(i)找到平面角,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解三角形)或用向量计算;(ii)射影面积法;(iii)向量夹角公式.3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技巧:(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经常应用三垂线定理作出点到直线的垂线,然后在相关的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借助于面积相等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2)求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一般先找出其公垂线,然后求其公垂线段的长。
在不能直接作出公垂线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线面距离求解(这种情况高考不做要求)。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般找出(或作出)过此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过该点作出平面的垂线,进而计算;也可以利用“三棱锥体积法”直接求距离;有时直接利用已知点求距离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把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从而“转移”到另一点上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及平面与平面的距离一般均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
4熟记一些常用的小结论诸如:正四面体的体积公式是;面积射影公式;“立平斜关系式”;最小角定理。
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高考立体几何法宝)
1A 1B 1C 1D ABCD E FG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1.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律:⑴两个非零向量与垂直的充要条件是1122330a b a b a b a b ⊥⇔++=⑵两个非零向量与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 ·b =±|a ||b | 2.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若a 与b 的夹角为θ(0≤θ≤π),且123(,,)a a a a =,123(,,)b b b b =,则 (1)点乘公式: a ·b =|a ||b | cos θ(2)模长公式:则212||a a a a a =⋅=++2||b b b b =⋅=+(3)夹角公式:2cos ||||a ba b a b a ⋅⋅==⋅+(4)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111(,,)A x y z ,222(,,)B x y z ,则2||(AB AB x ==,A B d =①两条异面直线a 、b 间夹角0,2πα⎛⎫∈ ⎪⎝⎭在直线a 上取两点A 、B ,在直线b 上取两点C 、D ,若直线a 与b 的夹角为θ,则cos |cos ,|AB CD θ=<>=例1 (福建卷)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AB =2,AD =1,点E 、F 、G 分别是DD 1、AB 、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 1E 与GF 所成的角是( )A .515arccosB .4π C .510arccosD .2π(向量法,传统法)PBCA例 2 (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如图,PA ⊥平面ABC ,90ACB ∠=︒且PA AC BC a ===,则异面直线PB 与AC 所成角的正切值等于_____.解:(1)向量法(2)割补法:将此多面体补成正方体'''DBCA D B C P -,PB 与AC 所成的角的大小即此正方体主对角线PB 与棱BD 所成角的大小,在Rt △PDB中,即t a n 2PDDBA DB∠==. 点评:本题是将三棱柱补成正方体'''DBCA D B C P -②直线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0,2πθ⎛⎤∈ ⎥⎝⎦(重点讲述平行与垂直的证明)可转化成用向量→a 与平面α的法向量→n 的夹角ω表示,由向量平移得:若ππ(图);若ππ平面α的法向量→n 是向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必备工具.求平面法向量的一般步骤:(1)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111222(,,),(,,)a a b c b a b c == (2)设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y,z 的方程组(0a <(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组解,即得法向量。
利用向量知识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大小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都是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是立体几何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要熟练掌握它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1个公式公式12cos cos cos q q q =中涉及三个角,q 是指平面的斜线l 与平面内过斜足且不同于射影的直线m 所在所成的角,1q 是指l 与其射影'l 所成的角,2q 是指'l 与m 所成的角.其中210cos 1,.q q q <<<由此可得最小角定理.二、2个定义1.线面角:一个平面的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叫做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平面的夹角).如果直线和平面垂直,那么就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如果直线和平面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那么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零度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为[0,90]鞍,斜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鞍.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其中直线、半平面分别叫做二面角的棱和面.一个平面垂直于二面角l a b --的棱l ,且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分别是射线OA OB 、,O 为垂足,则AOB Ð叫做二面角l a b --的平面角.它决定着二面角的大小.其中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有,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的平面.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鞍.三、3个定理1.最小角定理:平面的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的角中最小的角.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四、4类求法1.几何法求直线和平面的夹角:根据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先找出或作出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然后把直线、射影对应的线段放在三角形中进行求解,其中能够寻找到垂直关系用直角三角形求解更佳.2.向量法求直线和平面的夹角:主要适用于图形比较规则,容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或容易选择空间向量的基底(要求作为基底的三个向量的模及夹角已知)的题目.(1)平面向量法:在斜线上取向量a 和其射影上取向量'a (注意方向,夹角为锐角),则|'|c o s ,'|||'|a a a a a a ×<>=×,这里a 、'a 形式上在同一个平面内;(2)法向量法:在斜线上取向量a ,并求出平面的法向量n ,所求夹角记为q ,则||sin |cos ,|||||a n a n a n q ×=<>=×,所以||arcsin ||||a n a n q ×=×.需要注意的是,当法向量与坐标平面平行或垂直时,可以直接给出法向量,当法向量与坐标平面不平行也不垂直时,由于法向量不唯一,不妨设横坐标、纵坐标、竖坐标中的某一个坐标为1,而且尽量让1以外的坐标在点乘中与0相乘,这样计算量较小.3.几何法求二面角的大小:(1)定义法(垂面法):过二面角内的一点作棱的垂面,垂面与二个半平面的交线形成所求平面角. (2)等价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中点等特殊点) ,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垂线,得出平面角.(3)三垂线法:先作(或找)出二面角的一个面内一点到另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平面角.(4)射影面积法:利用面积射影公式cos S S q =射投其中 为平面角的大小,特点在于不需要画出平面角,也不需要找出棱,尤其适用于没有画出棱的二面角问题.4.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大小:图形比较规则,又不容易直接作出平面角的具体顶点时,可采用此法.(1)平面向量法:在棱上取一平面角的顶点,利用向量垂直时点乘等于零,求出平面角顶点的坐标,进而转化为向量夹角问题,此时两个向量形式上在同一个平面内.(2)空间向量法:方法基本同(1),此时两个向量形式上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思维量、运算都小一些,试题更具有一般性.(3)法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分别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公式||||,cos n m ⋅>=<.另外:证明两个平面垂直的关键是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应用关键是在一个平面内找出两个平面交线的垂线.利用向量知识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大小。
几何法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10类题型(教师版)
几何法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常考题型题型一平行四边形平移法求线线角 4题型二中位线平移法求线线角 6题型三补形平移法求线线角 8题型四作垂线法求线面角 10题型五等体积法求线面角 13题型六定义法求二面角 15题型七三垂线法求二面角 17题型八垂面法求二面角 19题型九补棱法求二面角 22题型十射影面积法求二面角 25知识梳理一、线线角的定义与求解线线角主要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
1、线线角的定义:①定义:设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 ⎳a,b ⎳b,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或夹角)②范围:0,π2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般步骤:(1)平移:选择适当的点,线段的中点或端点,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成为相交直线.(2)证明:证明所作的角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寻找:在立体图形中,寻找或作出含有此角的三角形,并解之.(4)取舍:因为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取值范围是0,π2,所以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可通过多种方法平移产生,主要有三种方法:①平行四边形平移法;②中位线平移法;③补形平移法(在已知图形中,补作一个相同的几何体,以便找到平行线).二、线面角的定义与求解1、线面角的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取值范围:[0°,90°]2、垂线法求线面角(也称直接法):(1)先确定斜线与平面,找到线面的交点B为斜足;找线在面外的一点A,过点A向平面α做垂线,确定垂足O;(2)连结斜足与垂足为斜线AB在面α上的投影;投影BO与斜线AB之间的夹角为线面角;(3)把投影BO与斜线AB归到一个三角形中进行求解(可能利用余弦定理或者直角三角形)。
3、公式法求线面角(也称等体积法):用等体积法,求出斜线P A在面外的一点P到面的距离,利用三角形的正弦公式进行求解。
公式为:sinθ=h,其中θ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h是垂线段的长,l是斜线段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A 1
B 1
C 1
D A
B
C
D E F
G
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
1.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律:
⑴两个非零向量与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1122330a b a b a b a b ⊥⇔++=
⑵两个非零向量与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a ²
b =±|a ||b | 2.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若a 与b 的夹角为θ(0≤θ≤π),且123(,,)a a a a =,123(,,)b b b b =,则 (1)点乘公式: a ²b =|a ||b | cos θ
(2)模长公式:则2
12||a a a a a =⋅=++,2
||b b b b =⋅=+(3)夹角公式:2
cos ||||a b
a b a b a ⋅⋅==⋅+ (4)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111(,,)A x y z ,222(,,)B x y z ,则
2
|
|(AB AB x ==,A B d =
①两条异面直线a 、b 间夹角0,2πα⎛⎫
∈ ⎪⎝⎭
在直线a 上取两点A 、B ,在直线b 上取两点C 、D ,若直线a 与b 的夹角为θ,则cos |cos ,|AB CD θ=<>=
例1 (福建卷)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AB =2,AD =1,点E 、F 、G 分别是DD 1、AB 、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 1E 与GF 所成的角是( )
A .5
15arccos
B .
4
π C .5
10
arccos
D .2π
(向量法,传统法)
P
B
C
A
例 2 (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如图,PA ⊥平面ABC ,90ACB ∠=︒且
PA AC BC a ===,则异面直线PB 与AC 所成角的正切值等于_____.
解:(1)向量法
(2)割补法:将此多面体补成正方体'''DBCA D B C P -,PB 与AC 所成的角的大小即此正方体主对角线PB 与棱BD 所成角的大小,在Rt △PDB 中
,即
t a n 2PD
DBA DB
∠
=
=. 点评:本题是将三棱柱补成正方体'''DBCA D B C P -
②直线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0,2πθ⎛⎤
∈ ⎥⎝⎦
(重点讲述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可转化成用向量→
a 与平面α的法向量→
n 的夹角ω表示,由向量平移得:若
ππ(图);若ππ
平面α的法向量→
n 是向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必备工具.求平面法向量的一般步骤:
(1)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111222(,,),(,,)a a b c b a b c == (2)设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y,z 的方程组(0a <<
(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组解,即得法向量。
图1-
图1-
图1-
1
D 1
B 1
C P
D
B
C
A
1. (线线角,线面角).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
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BC A D 的中点.
(1)求直线'
AC DE 与所成角;
(2)求直线AD 与平面'
B EDF 所成的角.
2.如图,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 90=∠ABC ,⊥PB 面ABCD ,
22====CD BP BC BA ,E 为PD 的中点,求
1) 异面直线BD 与PA 所成角的余弦值; 2) 直线CP 与面ADP 所成角的正弦值;
③求二面角βα-- 的大小θ
1.范围:[0,]π
2.二面角的向量求法:
方法一:如图,若AB 、CD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就是向量AB 与CD 的夹角.
方法二:设,u v 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α,β的法向量,则向量u 与v 的夹角(或其补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如图,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θ,法向量的夹角为ϕ.
cos cos ||||u v u v θϕ==
cos cos()cos ||||
u v
u v θπϕϕ=-=-=-
注意:在用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时,我们是先求出两半平面的法向量所在直线的夹角ϕ,
但二面角可能是钝角或锐角,因此在求出ϕ角后,应判断二面角的大小,再确定二面角就是两半平面的法向量所在直线的夹角ϕ或是其补角。
例:如图,PA ABC ⊥平面,,1,AC BC PA AC BC ⊥===求二面角A PB C -
-的
大小。
u
v
l
z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 A ⊥平面ABCD ,E 为PD 的中点. (1)证明:PB ∥平面AEC ;
(2)设AP =1,AD =3,三棱锥P - ABD 的体积V =3
4,求A 到平面PBC 的距
离.
2、(2011年高考陕西卷理科16)(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ABC ∠0
中,ABC=60,∠0
BAC=90AD BC 是上的高,沿AD 把ABD 折起,使
∠0BDC=90.证明:
(Ⅰ)平面⊥ADB BDC 平面;
(Ⅱ)设E BC DB 为的中点,求AE 与夹角的余弦值。
3、(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科16)(本小题共14分)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菱形,
2,60AB BAD =∠=.
(Ⅰ)求证:BD ⊥平面;PAC (Ⅱ)若,PA AB =求PB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
4、(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科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 ⊥底面ABCD. (Ⅰ)证明:PA ⊥BD ;
(Ⅱ)若PD=AD ,求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
直线与平面平行或者垂直(重点掌握)
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M,N 分别是A 1B 1,BB 1的中点.求证:
(1)MN//平面ACD 1 ; (2)DB 1⊥平面ACD 1.
2、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 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AB ⊥AD ,CD ⊥AD ,CD=2AB ,E 为PC 中点. (I) 求证:CD ⊥平面PAD ; (II) 求证:BE//平面PAD .
3.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为BB 1的中点,求证: (1)D 1O//平面A 1BC 1; (2)D 1O ⊥平面MAC.
B
C D
A
B C
D1
M
N
A B C D E P
AB ,点D是AB的中4.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A1=4,5
点,求证:
(I)AC⊥BC
;(II)A1C//平面CDB1;
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G分别是BB1、DD1、DC的中点,求
证:
(1)平面ADE∥平面B1C1F;
(2)平面ADE⊥平面A1D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