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中东局势与中国

合集下载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对我国国家安全的警示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对我国国家安全的警示
对州
百 家 论 坛
刘 莹
徐州空军学院后勤指挥 系讲师 ;2 0 0 江苏徐 州 2 10 .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对我 国国家安全的警示
摘要 :0 1 中东北非一 些国家动 荡的局势对我 国国家 21 年 续地发展 ; 要加 强思想文化建设 , 构筑文化安全防线 ; 要完善 网络监管机 制 。 确保 国家信 息安全。 关 键 词 : 家安 全 经 济安 全 文 化安 全 信 息安 全 国
村 居 民享 有 新 型 农 村合 作 医疗 ,城 乡 困 难 群体 都 可 享 有 最 低 生活保 障 ;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
合, 加快完善符合 国情 的住房体 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 实现广大
群众住有所居 ; 力缩小贫富差距 , 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努 深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 动 生 产率 提高 同步 , 高 居 民收 入在 国 民收 入 分 配 中的 比重 , 提 提 高 劳动 报酬 在 初 次 分 配 中 的 比重 。加 快 形 成合 理 的收 入 分 配格局 , 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 缩小贫富差距 ; 采取积 极 经 济 干 预 手段 , 定 物 价 , 制 通 货 膨 胀 , 稳 抑 确保 物 价 市 场 健
2 l 年 突尼斯爆发 “ 莉花革命 ”统治 突尼斯 2 01 茉 , 3年 的 总统 本 ・ 阿里 逃 亡 。这 一事 件 在 在 中东 北 非 地 区引 发 “ 多米 诺 骨 牌 ” 应 开 了 中东 局 势 动 荡 的 序幕 。 效 拉 埃及 、 比亚 、 利 巴林 、 阿曼 、 门 、 尔 及 利 亚 、 特 等 国家 都 பைடு நூலகம் 卷 入 这 场 政 治 风 暴 也 阿 沙

中东北非局势对中国能源战略的影响

中东北非局势对中国能源战略的影响

方 米 。同 时 ,苏 丹 、 巴林 、科威 特 、
突尼 斯 等 国 的未 探 明 天 然气 储 量 预
生深远影 响,同时也给全球 经济和 能
源发展 带来 了许多 不确定性 。
计 在 20 至 40 亿 立方 米之 间 。就 0 0 00
可 采 天 然 气储 量 而 言 ,伊 朗是 中东 和 北 非地 区储 量 最 大 的 国家 ,预计
开发 。19 年 , 97 中石油控股 4%的大 0
尼罗 河石油公 司成立 , 开始 开发雪佛 龙 等 跨 国公 司退 出 的 南部 苏 丹 的石 油 。其 中,最重要 的是 中石 油参与 了
12 4 ( / / 区 黑格利 、 团结和基康 油 田)
石油 项 目。在 中国多年协助 下 ,苏丹 建立起 原油勘 探开 发、输油 管道 、炼
中圈与 中东北非的能源合作
中国 与 中东北 非 的能 源 合 作始 于上 世 纪 9 0年 代 , 中国与苏丹 的能 源合 作堪称典 范 。苏丹是 非洲的 能源 大 国 , 明石油储量 约为 2 亿桶 ,另 探 5
有 8 亿 ~10 0 2 亿桶 潜在 资源 ,目前 已
开始奉 行 “ 保存本 国能源 ,廉价使 用
能 源 储 量 鞠 分 布
世 界石油 资源分布极 不均衡 , 中东 北 非地 区约 占全 球石 油储 量 的
5 %和全 球石油 出 口量的 7 %,可采 7 0
的投 资 ,其 战 略 意义 不 仅 在于 对 苏 丹石 油 的长 期开 发 ,更 在 于它 关系 中国 的整 个 非 洲 石油 开 发 战 略 。 目
家 中 ,伊 朗 未探 明天 然 气储 量 约 为
8 0 0亿立 方米 、伊拉 克 3 9 0亿立 90 30

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3,论《中东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该起到的作用》中东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宗教和民族矛盾,能源和水源地危机,和大国干涉。

连年的暴乱和殖民主义留下的祸根,导致中东地区一直在经济困境中不能自拔,没有有足够的精力去发展经济建设和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随之而来的结果是人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和地方割据和保护主义的盛行。

其实我们在中东动荡的局势中,总能看见一些所谓的大国的“影子”,比如美国喜欢扶持的那些亲美政党,法国对自己所谓的“传统势力”范围内的武装干涉,中东地区总是各种势力争夺的焦点。

结果就是中东和阿拉伯地区持续的动荡,欧美国家进行不断地军事输出,影响着中国在当地企业的发展,中国在当地华侨华人的安全,甚至包括,中国的能源进口,和中国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安全都将受到威胁。

所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中国的对中东的政策,又该如何呢?我们既要不断发展与中东地区和阿拉伯国家的源远流长的亲密传统,又应该加大对民间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双赢的民间交流可以从最底层获得人民的支持,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要光明磊落的去中东,要和平,求互利互惠。

而且,欧美各国总是希望通过干预,把中东丰富的能源划归自家田地,让中东和非洲的经济,停留在能源输出的原始阶段,依赖国际市场,也就是发达国家的定价。

我们应该通过经济支援,帮助中东人民建立起自己的加工级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摆脱大国的技术和能源封锁,从而不断打破大国的干涉和摆布。

同时,在国际舞台上,我们中国应该发挥自己应尽的职责,推动联合国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援助,反对那些大国对中东进行的武力干涉,不能让区域冲突再打成内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要奉行和平友好的政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一个稳定安全的中东,追求一个互利双赢的结果。

中东局势动荡的前因后果及我国的机遇挑战96分

中东局势动荡的前因后果及我国的机遇挑战96分

中东局势动荡的前因后果及我国的机遇挑战96分如何理性看待当前中东地区的动荡形势: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利比亚、也门接近了内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这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纵观中东动荡的局势,分析其动荡的原因,我们理性地认识到它带给我国的警示和机遇。

中东动荡局势原因警示机遇一中东动荡局势说明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仅仅是第二次世界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就经历了三次阿以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和一次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可谓是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情极为迫切。

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

12月,发生在北非国家突尼斯的自焚事件引起了大规模的街头抗议和骚乱,随后在埃及、也门、约旦、利比亚、巴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等国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整个中东北非地区的政局动荡,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二中东动荡的原因经济上。

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

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一些国际并非由国家间冲突引发,却可能从国家内部冲突催化外溢为地区冲突。

这是当前北非中东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第一次世界结束后,英法两国为了获取石油利益,强行划分了中东北非地区的国界线,埋下了日后长期存在的国与国之间、教派与教派之间的纷争,确立了以资源、劳动力出口为主的殖民地经济。

第二次世界结束后,美苏对抗主导了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埃及等一些国家又形成了依赖外国援助的“乞讨经济”。

冷战结束后,在中东北非地区一家独大,埃及、沙特、巴林、约旦等国对过渡依赖,利用提供的支持对抗经济的要求。

因此,中东北非地区苦难的政治史使其畸形的经济结构长时期延续下来。

中东北非局势,我们应该怎样做

中东北非局势,我们应该怎样做

中东北非局势,我们应该怎样做中东和北非位于阿拉伯海、地中海、黑海、红海和里海五海之间。

自2010 年下半年,中东和北非发生了一系列的动乱,主要有: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总统本阿里下台出走;埃及社会动荡,总统穆巴拉克辞职避难;利比亚剧变,卡扎菲“上校”逃离,后又决心“反攻”。

对于东亚与北非乱局的原因,从总体上看总体看这种群体剧变是复杂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说主要是“三大危机”引起的。

第一,经济基础危机,民生生怨。

近10多年动乱国家经济发展滞后,就业率逐年下降,民生生怨,难以调和,必然生变。

第二,上层建筑危机,矛盾激化。

总体说,是这些国家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事情与关系没有处理好。

各种矛盾几乎同时尖锐,尤其是本阿里、穆巴拉克、卡扎菲在位时间长,留下许多纷争和问题。

第三,外部环境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空前发展,实质是“双刃剑”。

发展中国家在不公平的国际秩序下明显处于劣势。

在西方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这些国家相继动乱。

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中东与北非乱局,是苏联、东欧剧变后的又一次影响全球的多国群体剧变,是西方“颜色革命”又一成果,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两次剧变都有外部势力插手,内外结合,发生内乱或内战,导致长期执政的领导人被赶下台。

同时两次巨变又有诸多不同。

苏东剧变,是在冷战中受西方排斥的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动荡是在金融危机中,亲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权力更迭。

其次,中东与北非巨变使得中东局势雪上加霜,非洲的局势面临考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相关国家百姓深受动荡之苦。

北非突埃利三国,是非洲举足轻重的国家,近30年相对稳定,现在从稳到乱,对整个非洲乃至世界和平、合作、发展均是严峻考验。

最后,中东与北非巨变使得中国在相关国家的企业遭到严重冲击,损失巨大;数万海外公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不得不撤回,影响了中国的开放事业。

同时某些想把中国的民生推倒重来的势力鼓动新的“街头政治”,妄图把“颜色革命”引向中国。

中东北非局势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中东北非局势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中东北非局势对中国的影响和骑士王瑞香一、中东北非地区概况就像1991年和2001年,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中东又一次陷入难以预测的政治风暴当中。

大家可能都知道,自从2010年底以来,特别是2011年初以来,中东北非发生剧烈的动荡,2011年世界上发生了两场地震,一个是日本的,自然的地震,一个就是中东的,政治地震,振荡非常剧烈,可以和日本大地震相比。

今年以来,把中东地区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的却是中东的北非地区一连串多米诺骨牌式的大震荡。

北非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也门接近了内战的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利比亚由国内骚乱演变为利比亚战争,而且局势还在恶化。

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这里我们主要以两个最典型的国家埃及和利比亚为侧重点给大家来对这一地区局势从发生的经过、原因及其影响作一下简单的梳理。

二、北非动荡经过(一)北非动荡导火索——突尼斯“茉莉花革命”(二)埃及动乱1、埃及概况2、动乱经过(三)利比亚动乱1、利比亚概况2、动乱经过三、中东北非部分国家政局动荡的根源突尼斯的本·阿里倒台,全世界始料未及,埃及穆巴拉的倒台全世界也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大家都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样一场剧烈的动荡。

其实,中东北非局势的突变和动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实际上是相关国家长期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总爆发。

(一)内部原因1、经济不景气、民生凋敝、百姓贫穷是动乱的起因(贫困化、高失业率、通货膨胀)2、政治体制僵化、改革滞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社会问题严重、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更使百姓心存不满(二)外部原因1.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极力渗透美国式民主2、美国宣扬“互联网自由”,利用社交网络煽风点火,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美、英、法等国的直接干涉加剧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四、北非动荡影响和对中国启示(一)北非动荡的影响1、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北非震荡打破了中东的战略格局:2、对美国外交布局也会产生影响3、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4、对中国经济与外交的影响(二)中东局势震荡的启示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根本2、政治模式的沿革应该符合本国国情3、社会管理要充分重视信息的作用4、保障经济安全必须尽快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1]

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1]

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每每谈起中东,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不外乎“战乱与流血”。

不过也难怪,熟悉点历史的都知道,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特别是近期的政治动荡更是让中东地区和平可望不可及。

多国部队轰炸利比亚,沙特阿拉伯派出部队平息巴林内乱,也门动乱不断升级,中东地区正不断发展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预测和危险的地方。

一直以来,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安,且复杂多变。

近期中东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仍将持续,还有待密切关注。

国外部分学者习惯把复杂的中东局势比喻为捉摸不定的“政治流沙”,而一些中东地区的资深学者和分析家也认为,没有人可预料中东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谈中东地区问题,首先说说中东地区这个概念吧。

所谓中东地区,其实是欧洲人对西亚和北非地区的称谓,中东地区除了阿拉伯国家,还有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和晒普、塞浦鲁斯等。

中东问题由来已久,造成中东问题现状的因素诸多,但大多数都围绕着该区域的宗教冲突以及领土冲突。

而近期系列动乱追溯根源,不外乎都是由以前的老问题所引起。

首先是中东内部矛盾突出,因经济不景气、民生凋敝,社会问题严重造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此外中东国家的政治体制僵化,严重影响到了中东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次是外部势力的强势入侵,国外势力破坏性地对中东地区进行资源掠夺和赤裸裸的政治干涉,诸如某国对中东地区的政策基本以其石油利益为基本尺度。

“人们带着各自不同的利益组成社会,每个人都希望尽可能地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求”,简而言之,中东近期的动荡既是中东各国内部矛盾进一步恶化的结果,也有外部势力干预等深层原因。

近期的系列动乱可谓是中东这些国家长期积累的老问题的新爆发。

这系列动乱,对于中东各国来说是一场有硝烟的动乱;而对于国际上其他大国,包括中国,则是一场无硝烟的超限战。

关注中东地区的动乱,人们首先关心的将是石油价格变化,今天加油贵了多少?石油是一种极具政治性的资源,中东局势牵动全球政治、经济走向,历史上三次油价大涨均与中东政局相关。

当前中东北非动荡局势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中东北非动荡局势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中东北非动荡局势对我国的启示自从去年年底以来,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席卷了整个北非西亚地区,突尼斯、埃及等政府相继垮台,地中海周边部分国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利比亚动荡内战更是引来了英法等西方强国的军事打击。

此次的政治动荡、地区局势动荡不安,到底对我们中国有没有什么启示呢?现在就让我来简要的分析一下:首先,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件事件的发展都是有内外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此次的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外因是:英法美等国干预作用和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

但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国家内部问题,例如:政治政党内部问题、国家经济,民生、文化问题。

其次,我们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得到这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启示?1、一个国家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自身现代化的军队,国防,维护好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2、一个国家一定要发展好经济,解决好民生等问题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科技、经济实力“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为关心的自身利益问题。

”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增强才是稳定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物质保障。

3、坚决遏制国外势力的干预、国内反动势力的发展协调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防止出现各种矛盾的出现,就算是出现了也应当及时妥善的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中国不能软弱,不能落后,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受人所致,受人欺负,清政府就是前车之鉴;更不能搞独裁,要做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

形势与政策论文通过中东北非乱局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通过中东北非乱局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通过中东北非乱局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世界的声音——通过中东北非乱局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摘要:当今时代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稳定。

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局部冲突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近日利比亚战争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通过利比亚乱局更深一步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了解我国应对复杂政局的措施。

关键词:利比亚战争、国际局势、中国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但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

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上升,资源能源问题突出。

近日中东北非的利比亚乱局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通过利比亚看世界,更深一层认识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解读我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的发展步伐。

一、利比亚乱局1、战争爆发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

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原本是利比亚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

2、战争原因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

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战争,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北非、中东动荡局势大盘点

北非、中东动荡局势大盘点

• 2006年开通的中哈石油管道,成为了中国 从中亚地区进口石油的一条大动脉,刚刚 实现输油的中俄石油管道保证了中国东北 方向的石油进口,而正在修建中的中缅管 道,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国海上石油的 进口安全。 • 然而,上述通道仅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 不足20%,中国去年进口的2.4亿吨的原油 中,一半来自于中东地区,1/3来自非洲。
2月23日,一名交易员 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内工作。由于继续受到 利比亚形势紧张等因素 的压力,23日纽约股市 连续第二天下挫,截至 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 超过100点,而三大股 指连续两天的累计跌幅 为近半年以来最高。 新华社/路透
历史上因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发生在1973年6月10日-10月26日的中东战争, 这次地缘政治危机导致了第一次石油危机,OPEC中的阿拉 伯成员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于12月宣布收回石 油标价权,使得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暴涨到10美元。 • 第二次是5年之后的1979年,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 巴列维下台,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剧变, 加之两伊战争的爆发,令全球石油产量从每天580万桶骤 减到100万桶以下。次年,国际油价成倍暴涨。1980年, 原油价格已经从原来的每桶13美元飙升至34美元,且持续 超过半年时间。 • 第三次是1990年8月,伊拉克攻占科威特,美国对伊 拉克开战,伊拉克也遭到国际经济制裁,伊原油供应中断, 国际油价随之一路猛涨,3个月内从每桶14美元飙到42美 元高点。
难民在风雪中索要棉衣
延伸分析——中东动荡:中国不 是看客
1.中国原油需求: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中国2010年自产的原油仅为2亿吨,权威部 门的预测显示,2020年起,中国国内的原 油生产量将开始下降。到2035年,中国对 进口石油的依赖将达到72%。 2.国外原油进口途径: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一直力 求使石油进口实现多元化,2009年,中国 先后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西、厄瓜 多尔等国签署“贷款换石油”等重大能源 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超过400亿美元。

浅谈北非中东动荡的原因及启示

浅谈北非中东动荡的原因及启示

浅谈北非中东动荡的原因及启示作者:陈艳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708 更新时间:2011-12-16近期由突尼斯引导的一场政权革命,其多米诺骨牌效应更是波及到了北非、中东地区(以下简称N 国家,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从本次风波事件来看,北非、中东国家将进入内部纷争加剧的多事之动荡局势还在延续,尤其是利比亚国家还在采取武力镇压,短时间内这场骚乱将无法平息,即便是政时间。

自从去年底以来,特别是今年初以来,中东地区剧烈的动荡,我们可以把它形容为今年以来世之一,一个是日本的,自然的地震,一个就是中东的,政治地震,振荡非常剧烈,可以和日本大地震就其产生的原因和对中国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原因治体制僵化,民主不够,当局不能有效地疏导民众情绪。

中东地区的国家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强人权,另一类是家族统治,君主世袭的君主制国家。

这两类国家都更多的体现了专制统治,人民享受不和反抗情绪滋生。

像穆巴拉克统治三十年,81年接替萨达特,萨利赫,今年32年,卡扎菲42年,卡政变上台,巴萨尔,就是叙利亚,他父亲2000年去世,统治了三十年,然后自己去世时候又把权力子巴萨尔,巴萨尔11年,阿尔及利亚那个布特弗利卡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这些人都没有接班人,都有意要把权力传给儿子,穆巴拉克是要传给他的儿子贾迈勒,卡札菲要传给赛义夫,萨利赫要传给利赫的儿子现在控制着共和国卫队,都是要这样的,那么埃及穆巴拉克倒台以后,我曾经见过埃及驻起他穆巴拉克倒台的时候他这样讲,他说穆巴拉克如果不是晚年执意要把权力传给他的儿子贾迈勒,今天这样的下场济发展,GDP增长,但是却未能实现民生基本保障的公平。

贫富悬殊,就业、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生存权力得不到保障,就自然会引发对政府的不满,矛盾激化,就会要求推翻现有政府,拥立新的政改革。

例如突尼斯的发展,它是东西不平衡,它东部和北部是平原地中海,这段发展比较快,它的西陆这带发展比较滞后,所以刚开始出事儿都是西部城镇。

简析中东北非动荡局势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简析中东北非动荡局势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简析中东北非动荡局势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近段时间以来,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正在战乱当中,也门接近了内战的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其实这些地方的政局矛盾一直都存在。

只是在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26岁大学毕业生布瓦吉吉,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沿街售卖蔬菜,结果货物被警察收走了,失去希望的布瓦吉吉走上了绝路。

布瓦吉吉的自杀引燃了当地群众的愤怒,众多处境像布瓦吉吉一样的百姓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有所作为,并与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导致了伤亡。

成了这次局势动荡的导火索。

中东北非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一方面是不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外再加一个烂摊子,另一方面奥巴马还面临着巨大的预算压力。

北约内部至今存在着强烈的主和争吵,很多国家明显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

而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关于这次动荡的原因可以从一下几点谈:第一、国际经济危机的打击: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北非国家外向型经济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海外投资萎缩,贸易逆差攀升,直接打击了北非国家的出口经济和支柱产业,导致物价上涨、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等民生问题,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是此次剧变的根本原因。

第二、国内政治原因:北非国家的长期存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终身制,像埃及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执政30年;利比亚总统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执政42年,而且政府换届问题没有制度化,处于无序状态;北非国家的领导人大多数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或其它非正常手段上台的,上台后,这些领导人奉行终身制,长期把持政权,甚至实行家庭统治,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比如据美国媒体分析穆巴拉克及其家人的净资产至少为50亿美元。

专题四 中东北非问题

专题四 中东北非问题

物价忒高了!
三、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
1、经济:高失业率和低生活水平 埃及
西红柿半年间 涨了6倍,工 薪阶层吃西红 柿都成了一种 奢侈。
西红柿太贵, 俺吃不起啊!
三、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
1、经济:高失业率和低生活水平
埃 及 著 名 的 “ 死 人 城 ”
三、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
1、经济:高失业率和低生活水平
利比亚 利比亚2008 年人均GDP 为16114美 元,为非洲 第一 。
这么高?那利比 亚人小日子肯定 很安逸了?
三、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
1、经济:高失业率和低生活水平
利比亚
但利比亚靠石油创 造的财富也没有惠 及普通民众,民众 的生活水平与利比 亚的人均GDP很不 相称。
哦,是这样啊!
三、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
城管暴力执法
• 2010年12月17日,突尼 斯南部西迪布吉德一名青 年商贩因不满城管暴力执 法自焚,尽管被送往最好 的医院依然因为伤势过重 死亡。此事引发了民众对 政府的怒火,全国各地相 继爆发大规模骚乱并造成 流血冲突。
暴力升级为政治危机
• 2010年12月28日,阿里发表电视讲话,谴责反对者。他声称街头暴 力是少数极端分子所为,并警告示威人群,他们会受到“法律的严 惩”。 • 2011年1月10日,政府宣布关闭所有学校和大学。阿里在电视讲话中 宣布,将努力在2012年前创造30万个就业岗位。 • 2011年1月13日,阿里在电视讲话中表示不会参加2014年的大选,并 承诺进行国家体制改革,调查游行中的死伤人数,宣布解禁部分网站。 • 2011年1月14日,阿里宣布解散政府,并在六个月内进行合法大选。 总理加努希宣布担任临时总统。 • 2011年1月15日,沙特阿拉伯宣布接受阿里的政治避难。伦敦的流亡 生涯返回突尼斯。 • 2011年1月17日,总理加努希宣布组建新的联合政府,但是政府中仍 然包括多名阿里的亲信。突尼斯民众对新政府表示不满,继续上街游 行。 • 2011年1月26日,突尼斯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帮助捉拿逃亡的阿里及其 家庭成员,并下达了国际逮捕令。 • 2011年6月20日,突尼斯首都一家法庭以挪用公款罪缺席判处突阿里 及其妻子35年徒刑。

分析当前北非及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及启示

分析当前北非及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及启示

分析当前北非及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及启示1、北非及中东局势说明: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世界并不和谐,动荡的子弹依旧在全球缭绕乱飞。

北非及中东地区由于其重要的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地域环境,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历来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其中,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而目前,始发于突尼斯的骚乱,经过埃及大规模升级后,反政府示威抗议浪潮继续席卷,引发其他中东体制相似的中东和非洲国家连锁反应,黎巴嫩、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约旦、叙利亚、也门、巴林等中东北非国家几乎无一幸免。

由于以上原因引发的政治动荡必将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

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但美国拒绝牵头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一方面是不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外再加一个烂摊子,另一方面奥巴马还面临着庞大的预算压力。

北约内部至今存在着强烈的主和争吵,很多国家明显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

而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2、中东北非问题的原因及特点: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外部原因和北非中东地区各国贫富化严重、失业率高、通货膨胀严重、贪污腐败等内部原因的双重冲击下北非中东地区各国产生了政治动荡,并迅速互相波及。

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故北非中东的动荡会持续加强冲突更甚。

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

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一些国际动乱并非由国家间冲突引发,而可能从国家内部冲突催化外溢为地区冲突。

这是当前北非中东动乱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论中东北非局势

论中东北非局势

论中东北非局势中东北非地区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这里汇聚了多种宗教、语言和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交流的重要枢纽。

然而,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这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安全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探讨中东北非局势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政治方面中东北非地区政治格局一直十分混乱,多个国家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

当下最需要关注的是叙利亚内战和伊拉克局势。

叙利亚内战已经持续了八年,造成了数百万难民和众多无辜人员的死亡。

虽然叙利亚政府已经在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下占据了优势,但反对派仍在部分地区发起了抵抗。

伊拉克情势也十分紧张,政治力量分裂,恐怖袭击不断,难以保障人民的安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社会需要为中东北非地区提供更多的帮助,协调各国关系,推动和平谈判,解决分歧。

二、经济方面中东北非地区的经济形势也非常重要。

多年来,地区一直以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为主要经济来源。

然而,这些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性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经济发展不足也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该地区需要多样化发展经济,降低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

同时,地区国家需要加强经济合作,抓住国际市场机遇,追求共同发展。

三、安全方面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安全问题的关注和处理至关重要,因为这是走向和平和繁荣的大门。

恐怖主义是地区面临的最严重和最复杂的安全威胁之一。

恐怖攻击是由叙利亚内战和伊拉克局势等因素的不稳定性带来的。

恐怖分子常常使用炸弹和武器袭击平民和政府军队,造成无辜人员的死亡和伤害。

对此,中东北非各国应该加强反恐合作,提高反恐技术水平和能力,加强安全信息交换,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

总之,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复杂,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必然异常困难。

英美法等国的介入也让局势变得更为微妙。

不过,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协调各国关系,推动和平谈判,解决分歧,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来协助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和平与繁荣。

中东与北非对中国的影响

中东与北非对中国的影响

中东与北非的局势对中国的影响今年的一开始,中东与北非的局势就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对中东与北非的局势有所关注。

中东和北非的动乱,给中国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当今全世界倡导和平的年代,中东与北非的人民本应该安安静静地生活的,他们应该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健康快乐的生活。

中东北非的动乱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

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2010年12月17日,由突尼斯一个失业大学生与警察发生的冲突引发了国家骚乱,烧遍了整个突尼斯,本﹒阿里政权下台。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突尼斯动乱,一石激起千层浪,震动了阿拉伯世界,引起了连锁反应,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辞职,阿尔及利亚、也门、巴林和利比亚等多国也出现一系列动乱。

中东进入了敏感的政治动荡期。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不仅对阿拉伯世界造成直接和广泛的影响,对国际形势也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对远在东亚的中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阿拉伯世界由22个国家组成,总面积约14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亿。

阿拉伯世界覆盖北非、中东,盛产石油,扼守地中海重要运输线。

阿拉伯世界既自成一体,又与外部世界密切相接。

这一地区历来十分复杂,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互渗透,矛盾交织,宗教组织庞杂,传统的种族宗教冲突始终难以平息,加上近年来恐怖势力以此为基地,可谓是热点密布,一触即发。

此次被外界称之为“茉莉花革命”的突尼斯内乱引发阿拉伯世界的整体动荡,反映了阿拉伯世界所具有的共同性的一面:这些国家发展水平相似、经济结构单一,管理方式不足,政治、经济与社会模式相对封闭和脆弱。

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

中东北非局势及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中东北非局势及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就 控 制 了世 界经济 的命脉 ” 。
发了第一次海湾危机 , 伊拉克因此受到联合国最严
厉的制裁。 2 0 0 3 年,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推 翻了
中东地区是多民族居住 区, 主要有 阿拉伯人 、
犹太人、 波斯人、 突厥人和库尔德人等, 是世界民族 萨达姆政权 。 伊拉克改朝换代 , 长期流亡伊朗的伊 矛盾、 边界争端、 教派纷争、 热点问题最为集中的地 拉克什叶派领袖纷纷回国掌权, 并与伊 朗建立了密
对政治歧视 ,要求释放什叶派政治犯 ,要求沙特 统鲁哈尼与美国总统奥 巴马进行了历史性的电话 从 巴林撤军等 。沙特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还要求 交谈 ,舆论认为这标志着相互敌对的美伊两国开 实行政治改革 ,实行君主立宪 ,民主选举协商会 启了关系正常化的破冰之旅。伊朗核 问题举世瞩 议议员 ,妇女要求选举权和驾车权等 ,沙特首都 目,和平解决是大势所趋 ,符合包括伊朗和美国 利雅得也出现了小规模示威活动 。
区。 中东 的耶路 撒 冷 是犹 太 教 、 基 督 教 和伊 斯 兰教 切关 系。 伊朗、 伊 拉克 、 叙 利亚、 黎 巴嫩 ( 真主党 ) 、
2 。 1 3 . 1 o 国际石油经 济
. 2 7
H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巴勒 斯 坦 ( 哈马 斯 ) 在 中东 地 区形成 了什 叶派 的新 政府和反对派相互指责 , 联合 国派调查 团前往调
部 分 阿拉 伯 国 家 的 政 局 发 生 大 规
模动 荡 ,不安 定的 因素还在发展 。 中国企业 开展 油气合作面 临诸 多 困难 和挑 战。对此 ,建议 中方要 努力改善 外部 环境 ,宣讲 互利 共赢的理念 ;深入研 究有 关国家的法律 法规 ,积极主动 依 法维护 自身的合 法权益 ,同时努 力争取在 国际能源治理领域 的话语权 ,尽 快使 中国标 准与 国际标 准接轨 ;重视人 才和队伍 的建设 ,培养一批 拥有 国际视野 、熟悉 国际规则和驻在 国法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前因后果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前因后果

4、难民潮
北非动荡局势形成的巨 大的难民潮向欧洲涌动 。由于意大利政府向部 分非法移民发放申根签 证,引起欧洲各国的不 安,法国封锁铁路拒绝 这些移民进入,德国也 加强了边境检查的力度 。
四、教训与反思
1 加强国家综 合实力建设 ,提高维护 国家利益的 能力 2 重视和加 强民生建 设,不断 提高民众 的生活水 平 3 加强意 识形态 建设, 确保我 国文化 安全 4 加强党 建,提 高执政 党的社 会公信 力
• 利比亚局势
2月15日,利比亚开始了骚乱。 视频:利比亚战局回顾
利比亚局势
据联合国估计,利比亚反政府示威自2月15日爆发以来,已有超过1000人丧生。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难民署2月27日称,在过去一周中有逾10万人逃离利比亚。 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身亡 10月23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全国解放 1个月内组建临时政府 北约决定于10月31日结束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转折:7月,反政府武装向首都发动新攻势,不 断占领重要地区;8月,反对派称已控制首都多 数地区。 焦灼期:3月至6月,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战争进入胶着 状态,在北约军事干预的情况下,双方互有攻守。 开端: 2月16日利比亚借“茉莉花革命”声势,示威者 要求政府下台。对此,卡扎菲表示自己不会辞职,并动 用军队暴力镇压示威者。 联合国制裁: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对利比亚实 行武器禁运、冻结卡扎菲海外资产。 设立禁飞区。。。军事介入。。。。
三、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影响
2、国际油价波动
利比亚动荡“蝴 蝶效应”加剧全 球通胀
2月23日,纽约市 场油价盘中冲破 每桶100美元,为 2008年10月以来 的首次,伦敦市 场油价则突破每 桶110美元。
• 亚洲的麻烦

形势与政策调查报告

形势与政策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关于北非中东政治动荡的局势浅析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学生姓名:2011 年9 月8 日引言你会想到发生在万里之外的事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么?而且它还时刻影响着世界的经济、政治环境,那就是发生在中东北非一带政治动荡。

自2010年12月中旬以来,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席卷了整个北非西亚地区,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动荡、内战还引来了法英等国家的军事打击,也门接近内战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北非中东地区陷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时期,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这种动荡局势出现的原因何在?影响如何?对我国有哪些启示?关键字:政治动荡、应对、启示一、北非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小摊水果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决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西非北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说起外因,既有法英美等国起的作用,还有新兴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但这些只是起到了催化获推动作用,最主要的在于内因。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一)经济原因石油资源特别丰富,其依靠石油贸易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很大一部分。

但是,这大笔财富不是掌握在全民手中,而是集聚在很少部分有权势的人手中。

所以,贫富差距悬殊造成了社会矛盾,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全盘涌出来,特别是失业率、贪污腐败等增加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这些都成了导致了整个地区出现了动荡局面的重要原因。

(二)政治原因只要有一个国家出现了动荡,特别是出现了群众运动,周边国家同样会受到影响甚至是起到鼓舞鼓动作用,使得大批反对派都兴起推翻腐败政府的潮流,因此使得有些国家出现了内战。

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阿拉伯之春

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阿拉伯之春

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阿拉伯之春2011年风云变幻,世界的政治格局在风雨中飘摇:2011年世界发生的最惊心动魄的大事件莫过于中东、北非政治局势动荡;和欧元区债务危机。

成为贯穿全年的两条轴线。

经过我们小组分析,本年度的中东形势用三个关键词:大变革,大动荡,大调整。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阿拉伯之春”是贯穿整个2011年的大事件,它的变幻世界为之震惊。

然而,动荡往往也孕育着变革,正所谓:大乱则大治。

2010年年底,突尼斯南部地区一个卖水果的小贩,因抗议“粗暴执法”而举火自焚。

从此揭开了中东地区新世纪剧烈动荡的序幕。

100日之内,埃及、摩洛哥、科威特、阿曼、叙利亚等一系列中东国家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政治和社会动荡。

动荡的原因纷繁复杂,有经济,政治,军事,宗教信仰:民生凋敝、经济停滞、社会僵化、部落利益、教派冲突……一系列复杂难解的问题相互纠结,加上美国或明或暗的介入,民众的不满情绪便逐渐扩散开来而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在2011年春天,轰然爆发。

动荡中,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乘夜出逃,流亡海外;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交权,铁笼受审;也门强人萨利赫受伤去国,虽辗转回归,仍只得签下弃权协议;叙利亚领导人巴沙尔·阿萨德深陷重压,前途尚在未定之天。

风暴最为猛烈之处,当属利比亚。

执政40多年的卡扎菲在北约战机的轰鸣声中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终点,留下狼奔豕突的家人和满目疮痍的国家。

“阿拉伯之春”给当地地区带来历史性剧变,并进而推动全球地缘政治与战略格局的重塑。

当前,这三大进程仍属正在进行时,结局未定。

以下是我们小组结合时事政治和我们所学的形式政治内容进行的部分分析。

1.促进中东剧变或者进行历史性重塑地区发展这一大变革突出体现在一个“变”字:地区原有的政治面貌被重新改写。

原来看似坚不可摧的诸多政权瞬间被推翻或面临被颠覆威胁: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先后发生政权更迭,叙利亚前景不容乐观。

一些国家发生分裂:苏丹一分为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权力所具有的天然腐蚀作用,必然要将社会政治机体耗食殆尽,或迟或早引发社会革命。

这一点,大约是此次中东剧变中最为深刻的缘由与内在政治动力。

在我们研判中东事变背景与原因之际,只有认清了事件的本质,才能祛除笼罩在表面的所谓美国与西方的 大中东民主计划 的迷雾,使我们得出清醒的判断。

毋庸讳言,经过多年不懈的投入与经营,中国在中东地区存在巨大的能源利益。

环顾左右,中国对中东能源的战略依赖性大约仅次于日本和韩国,而需求规模和增速却不亚于二者。

因此,中东局势进一步的发展走向,将直接影响包括 十二五 在内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节奏。

此外,作为一个已经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中东局势的发展将对国际战略平衡的调整发生重大影响,毫无疑问也将使中国面临重大的战略调整与选择。

如此而论,面对当前的中东局势,采取被动甚至是退缩式的中东政策,显然不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更谈不上着眼于未来、以积极的建设性姿态参与塑造一个有利于中国的中东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国在中东的战略诉求根本为何?什么是中国在中东的最大战略利益,也即中国到底想要什么?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即可理清中国的国家利益如何与中东国家的利益相协调的问题,即可找寻到一些政治经济与国际战略的平衡点,也即可以弄明白中东局势发展的何种结局有利于中国,从而使我们制定出清晰正确的中东政策。

最近,中国全社会的话题集中于 十二五 规划,其不仅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清晰的政治信号,即中国人的注意力、中国国家的战略重心仍聚焦于国内发展,同时也提醒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中国面临的最重要历史任务仍是自身发展,中国对国际社会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也仍是中国自身的发展。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自然也是为这一根本战略目标提供保障与服务。

因此,中国可以明确地告知国际社会,中国在中东地区并不存在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治军事外交利益,中国也无意谋求这些利益,自然也就不存在中国与这一地区其他国际力量之间的战略竞争关系。

因此,中东局面的稳定应当是中国的战略利益所在。

无论中东局势如何发展,稳定都将使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利益得以维护和发展,也符合中东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维护中东大局的稳定,引导中东形势向稳发展,应成为制定中国中东政策的指导原则和出发点。

凡是有利于中东稳定的事,中国都应支持并积极参与;凡是不利于中东稳定的事,中国都应保持独立立场,审慎处置;凡是破坏中东稳定的事,中国都不应支持并明确反对。

当然,追求中东局势的稳定并不意味着外交上无所作为。

在此前提下,中国反而应积极作为,富于建设性地参与国际合作,审时度势,发挥以往多年外交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在此地区所特有国际政治影响力,推动局势朝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北非中东局势与中国
楚树龙 (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当前北非、中东一些国家局势变化有其必然性。

一是因为除海湾地区外,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较高(特别是年轻人),人口增长较快,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社会中长期存在不满情绪,这种长期问题和不满情绪迟早会爆发。

二是因为北非、中东有不少国家确实没有解决政权正常更替、转换问题,不少中东国家仍实行君主制。

中东是世界上君主制国家最多的地区,世界上几乎所有尚存的君主制都在这一地区。

在欧洲以及日本等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国家
25
现代国际关系 2011年第3期
象征,而在中东君主制国家,君主掌握国家全部权力甚至资源,而且是世袭的。

不能设想,到了21世纪初,一个国家多数人还会从心底里真正接受和赞成权力世袭。

北非、中东有些非君主制国家也没有解决政权有序更替及任期制问题,有的领导人持续执政长达三四十年之久,这肯定让很多政治家和民众不满,再加上经济发展不好、人们生活改善不大,这样的政权肯定不具备任何存在的合法性及合理性。

动荡、强力地改变就几乎是必然的了。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无论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和政治制度,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化、法制化、政府的有序更替、任期制等基本政治和政府制度是迟早要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动荡就迟早要发生;不通过民主、法制、改革、有序的方式解决,就可能要通过动荡、内乱甚至内战等 革命 、破坏的形式解决,而后一种形式也未必会真正解决国家的民主、法制问题,未必会真正带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改善。

因此,改革开放还是国家社会最可取的变革形式。

中国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经济力量,在全世界有经济利益和活动。

北非、中东出现的动荡对中国经济利益产生了直接影响和损害,造成了较大经济和财产损失。

尽管在中国政府努力下,需要撤离的中方人员基本撤离,没有出现人员方面的多少损失,但中国公民和公司的财产、中国公司的机器设备、承包的工程等遭受了较大损失。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同世界上所有国家改善和发展良好关系。

因此,北非、中东地区的政局变化对中国没有直接的战略影响,不影响中国的国家和外交战略。

但如果北非、中东地区的动荡时间较长,范围扩大,动乱加剧,势必给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消极影响。

同时,如果北非、中东地区的动乱导致恐怖和极端势力增长,也会给地区、世界包括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消极影响。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北非、中东国家局势变化所采取的政策立场是合适的。

中国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希望各国能保持和平与稳定,防止出现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同时,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中国也尊重各国和国际社会多数人的意愿,对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行为表示反对,并通过联合国及安理会决议的形式表达中国的立场。

北非、中东地区发生的局势变化基本是这些国家的内政,是内部事务,中国仍需继续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外交政策,而不是站在冲突的哪一方,介入其国内矛盾和纷争。

各国的问题只有通过各国人民的努力才能真正解决,外部世界影响一个国家内部事务的能力是有限的,甚至经常是无益的。

北非、中东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有着长期的关系和友谊。

不管出现什么变化,中国都应使双边关系不受这些国家变局的影响。

北非、中东地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国家安全都有重大的利害关系,维护与这一地区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密切联系是中国的长期利益和外交政策方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努力坚持这一方针。

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试图干预其他国家内政,在世界各地支持所谓 民主 。

它们也要求中国等国际社会成员采取同样的立场。

对此,中国对北非、中东的政策和立场应当根据当地形势和事态发展的性质而确定,依据这些国家多数民众及非盟、阿盟的立场而确定,而不应根据美国及西方的需要和要求而确定。

中国在对外关系中没有接受美国等西方的意愿和要求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动乱给中国企业和个人、甚至国家造成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国人也应有冷静和客观的认识及态度。

生意、生产和投资等经济活动永远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政治、社会不够稳定、民主法制不够健全的地方尤其如此。

因此,必须在投资、开展经济活动时就有思想等方面的准备。

能努力做的是,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尤其要尽可能避免人员损失。

26
现代国际关系 2011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