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创业历程及成功经验
任正非创业经历启示和感悟
![任正非创业经历启示和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8efedf1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1.png)
任正非创业经历启示和感悟任正非是中国著名商人,华为公司创始人之一,他创业的经历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去追逐他的脚步。
任正非创业之路充满曲折,但他的坚持和未来愿景使得华为如今成为了全球知名企业,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此,我将就任正非创业经历的启示和感悟进行阐述。
一、创新是成功的关键任正非的成功源于他不断的创新精神,他在创业初期就专注于创新。
为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任正非要求华为员工必须始终保持创新意识,开拓进取。
任正非的创新意识不仅体现在华为技术上,更进一步通过不断创新改善华为的管理方式,用科学管理的方式来提升公司的效率,让华为在管理上创造了先例。
他注重人才培养,引进最优秀的技术研发人才,优先发展以人才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这些都为华为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基础。
二、顽强拼搏是成功的保证任正非说过:“拼搏是一种信仰,只有真正信仰自己的骨气和能力,才敢狂风暴雨中无所畏惧。
” 任正非从华为创业到现在,始终保持着鲜明的个性和坚定的信念,他的顽强拼搏精神传递了一种不畏强权的态度和抗压能力,意志坚定而果敢,对于他所承担的使命有着牢不可破的信心。
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教会我们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专注细节才能保证品质任正非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品质就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从事与科技领域的行业,你一定要有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你的根本所在。
” 任正非一直对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非常重视。
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华为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售后服务体系,每一个细节上的问题任正非都亲自让相关人员去抓。
这种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才是任正非成功的保障。
这启示我们,创业者必须保持专注,在产品质量上不断追求完美,不断优化产品,同时也不断给品牌注入更多的生命力。
四、坚定信念是成功的导航任正非曾说:“我们华为的哲学是永远不放弃,从小事做起,一定要做到最好。
” 任正非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抗风险和坚定信念的基础上。
在华为走上快速发展道路之前,华为也经历了许多不可预测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从未动摇过坚持下去的信念,一直用坚定的信念去推动企业的发展。
【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c69a01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6.png)
【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任正非,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也是中国数字通信业的代表性人物。
他的成功经历不仅令人敬佩,更充满了启示和惊喜。
以下是关于任正非教父的故事。
早年经历任正非于1944年生于中国安徽省芜湖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成长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由于家庭贫困,他能够得到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
在1963年,他考入了陕西省务工人民学校,学习电力工程。
1968年,任正非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工程师。
在这个岗位上,他开始接触到计算机技术,并通过自学掌握了一门新技能。
1997年,中国进行了政治和经济改革,任正非也开始看见了商业机会,于是他辞去了在人民解放军的工作,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这是他开始华为公司创业之路的开始。
华为公司的成立创业初期,任正非锐意创新、追求卓越,走访客户,开发新产品,并逐渐形成了华为公司的独有的商业理念。
他非常注重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训,并长期把重心放在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方面。
他还积极推动公司国际化进程,将公司产品和服务推向了全球市场。
华为公司在任正非的亲自经营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高技术水平和质量管控管理水平得到广大客户的肯定和赞誉。
目前,华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生产商之一,并进军了移动设备市场。
领导风格任正非是一个高度能力卓越并且富有人情味的领袖。
他始终坚信,只有通过合作、敬业和不断的自我学习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他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并不断反思自己和公司的表现。
另一方面,任正非也被赞誉为一个有远见和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的领袖。
他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新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
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奋斗才能创造成功。
在人生旅程中,任正非永远是一个充满信心、追求卓越的领袖。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华为成功的代表,更在为我们不断提供新的启示和创新思路。
华为老板的励志创业史
![华为老板的励志创业史](https://img.taocdn.com/s3/m/7a4d146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9.png)
华为老板的励志创业史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民营公司,能够在28 年内快速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主要依靠的是什么?本文作者通过对华为16 年近距离的追踪、考察、研究,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创新驱动。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华为老板的励志创业史,希望能帮到你。
华为老板的励志创业史篇一1987年,徘徊在深圳街头的任正非没有想到,好运气即将降临到自己和这个国家身上。
任正非只占华为1%的股份,段永基曾经担心有一天他会不会因此而被人赶下台,而任正非的回答是,如果这一天到来了,说明华为成熟了。
1987年,徘徊在深圳街头的任正非没有想到,好运气即将降临到自己和这个国家身上。
一改革开放已近10年,全国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就在那一年,中国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变得十分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这是一个很振奋人心的计划,但是似乎和任正非还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一年他43岁,从部队以团副的身份转业,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
在这里,先他而来的妻子成为南油集团的高管,却最终结束了两人的婚姻关系。
任正非自己还只是南油集团下属的一个电子公司的经理,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任正非而言,接下来的人生似乎只有可以想见的平淡无波。
然而和所有始于那个年代的创业故事一样,机会从天而降,任正非的人生道路从此走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而他也以自己的方式给1987这个本来相对平淡的年份,加上了一点重量。
故事的开始方式很深圳。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任正非以2.4万元资本注册了深圳华为公司,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
凭借特区一些信息方面的优势,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以赚取差价——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对于身处深圳的公司而言,背靠香港就是最大的优势,至于是代理交换机还是代理饲料,都是一样的。
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
![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https://img.taocdn.com/s3/m/9ce20b7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9.png)
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介绍华为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设备和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它成立于1987年,是由一群来自军队的工程师创立的。
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自1988年起担任公司CEO,并把华为从一个小小的创业团队发展成了全球技术巨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个人和职业生涯,探索他作为华为领导者的成功策略,以及华为的发展成为行业领导者的秘诀。
个人生活与学术背景任正非于1944年10月25日出生在中国安徽省芜湖市。
他的父亲是一名数学教师,从小就对学习和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在16岁时考入了当时中国的顶尖大学——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并在那里度过了十年时间,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
在他22岁的时候,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团工作,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和研究人员。
他参与了许多国防科技项目,紧跟技术的前沿,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
然而,他的职业生涯始终与政治联系在一起。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解放军信号工程学院担任教授期间,中国政府对他的精力和能力给予了更高的期望。
华为的历史1987年,任正非与其他四名和他一样有军队背景的工程师,在中国深圳创立了华为。
华为最初主要是从事电信设备制造和销售的公司。
在华为的早期阶段,任正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公司的日常运营上,他亲自参与了研发、市场推广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1990年代初期,华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百名员工的企业,并在中国国内电信市场领先。
随着电信市场的全球化和私有化趋势,华为开始了国际化战略。
1997年,华为推出了第一个GSM系统,并成为了全球第七大电信设备制造商。
此后,华为继续扩张,成为了全球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任正非的领导力在华为的发展历程中,任正非担任了关键的领导角色。
他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应用到了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管理中。
任正非作为华为的领袖,执行了多项成功举措,包括:快速创新任正非认为,快速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他注重培养自己团队的技术能力,鼓励员工创新,保持对技术的持续投资。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及感想作文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及感想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18f7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7.png)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及感想作文任正非,四川人,华为创始人,一个让世界都晓得的名字。
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片,让人听了心潮澎湃。
任正非出生在四川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但他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
后来考上了重庆大学,学的是工程技术。
毕业后,他去了部队,当了一名工程师。
在部队里,他不仅技术过硬,还特别能吃苦,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部队里的技术骨干。
后来,他转业到了深圳,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那个时候,深圳还是个小渔村,但任正非看到了这里的发展机遇。
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凑了点钱,成立了华为公司。
那个时候,华为还只是个小作坊,主要做通信设备的销售。
但是任正非有远见,他知道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于是他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研发自己的通信设备。
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因为当时中国的通信技术还比较落后,要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谈何容易。
但任正非没有放弃,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研发出了自己的产品。
华为的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因为价格比国外品牌便宜,性能又好,很快就占领了市场。
华为的生意越做越大,任正非也成了中国通信行业的领军人物。
任正非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坚持和创新。
他曾经说过:“华为没有秘密,我们只是比别人更努力。
”这句话,道出了华为成功的秘诀。
在华为,每个人都非常努力,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从任正非的故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要有远见,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其次,要有坚持,遇到困难不放弃,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要有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正非的故事,就像是一部励志大片,让人看了热血沸腾。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普通人,只要有梦想,有坚持,有创新,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华为创始人创业励志故事强者之心
![华为创始人创业励志故事强者之心](https://img.taocdn.com/s3/m/1baf8a7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6.png)
华为创始人创业励志故事强者之心任正非出生在一个极为贫困的小山村。
当时任正非家在当地人看来算是“富人”了,因为他们家炒菜时是有盐的,这就是当地人眼中的“富人”标准。
实际上,据任正非回忆,他们虽然不算很穷的孩子,但是和城市的孩子比起来,就差多了。
虽然父母都是老师,家境不算差,但因为他家一共7个兄弟姐妹,负担自然非常重。
为了保证7个孩子都能活下来,任正非的父母想了一个办法——分餐,也就是每个人吃多少都是固定好了的,大家不能争抢,这样就能保证每个孩子不饿死。
多年以后,任正非在接受一家德国电视台采访的时候回忆,从小到大,他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吃不饱,尤其是那三年特殊时期,最大的梦想就是吃一个馒头。
晚上睡觉做梦都是在想是不是有个馒头吃。
母亲为了让任正非全身心的高考,每天都会为任正非准备一张玉米饼。
能够上到大学,全靠那几张从家人口中省出来的玉米饼。
在那段挨饿的岁月当中,任正非说每个学期每人要交2、3元的学费,妈妈每次都为学费发愁,经常看到妈妈到处向人借钱。
任正非直到高中毕业都没有穿过衬衣,考上大学后,妈妈送了2件衬衣给任正非,任正非心里很难受,因为他知道,他有衬衣了,那就意味着弟弟妹妹的日子会更艰难。
筚路蓝缕的辛酸创业路1963年,任正非进入了部队,并且最后成为了当时四川副省长的女婿,借着岳父的人脉等资源他坐上了深圳一家集团的总经理位置。
可惜后来,1987年,为人老实,刚正不阿的任正非被人坑骗了200万元,妻子选择了与他分开。
正因为这样,任正非才不破不立,借了2万来到深圳创业,建设了HUAWEI。
刚刚开办的HUAWEI公司,地点是在一间破旧的厂房,并且也是任正非与员工吃喝拉撒的地方,由于资金有限,所以只能在这种地方办公。
当时HUAWEI没有钱去研发高新科技,于是任正非就顶着20~30%的利息去向某企业借,最终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设备,最后HUAWEI 的技术累积的越来越多,赚的钱也越来越多,更成为了中国科技行业的标杆。
任正非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与全球企业家
![任正非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与全球企业家](https://img.taocdn.com/s3/m/e2bc7a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e.png)
任正非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与全球企业家任正非,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和全球企业家,是中国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重要领军人物。
他的创业精神、领导才能以及对技术创新的追求,使华为成为了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本文将从任正非的背景介绍、创业历程、领导风格以及华为公司的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I. 任正非的背景介绍任正非,1954年生于中国四川省,在重庆大学攻读冶金专业。
他从小就展示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天赋。
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II. 创业历程任正非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这为他日后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军队中的安逸生活,而是决心投身于商业领域。
1987年,他创建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并开始致力于通信设备制造业。
在初创阶段,任正非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
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通信解决方案,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赞誉。
III. 领导风格任正非以开放、包容的领导风格著称。
他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同时,他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任正非还注重培养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他提出了“驴的哲学”,即专注于自身的领域,做到最好。
这种对员工的期望激发了他们的内在潜能,推动了公司的不断发展。
IV. 华为的发展战略华为公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任正非始终坚持着技术创新和质量导向。
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包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
华为还积极响应社会责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任正非提倡绿色环保和社会公益,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公司的发展战略中。
他的领导理念和战略眼光为华为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V. 结论任正非作为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和全球企业家,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业精神,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任正非创业经历-一个传奇的诞生
![任正非创业经历-一个传奇的诞生](https://img.taocdn.com/s3/m/cca6f4d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d.png)
任正非创业经历-一个传奇的诞生背景介绍任正非是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出身贫寒的家庭背景下,从军队辞退以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经历了多次失败和磨砺,才有了现在的华为公司。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任正非的创业经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传奇的诞生。
早年经历任正非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他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天赋,但在当时的农村家庭中,想要接受更好的教育非常困难。
于是,他在1974年参加了军队,成为了军官。
在军队中,他被分配到了信号兵这个部门,学习了很多有关通信和信息传输的知识。
任正非很快就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成为了电讯军校的讲师。
在这个部门里,他逐渐熟悉了计算机和通信产业,并深入分析了西方的电信市场。
初创公司1987年,任正非获得资格证书之后从军队离开,随后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只有20名员工。
公司的起始资金只有21000元(人民币),而这个小小的资金来源于他个人和朋友的积蓄。
他当时预测中国的通信市场会有很大的机会,并且希望用华为这个公司实现这个目标。
然而,华为的前几年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原有客户的支持下,任正非一家公司走了过来,并寻找新的客户。
然而,由于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出现,华为的业务开始陷入困境。
这时候,任正非不断地在公司内部调整、优化业务,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带领公司度过了难关。
华为的崛起华为资金周转不灵、运营困难的时候,任正非便开始在公司内部进行了极大的调整,如裁员优化成本、开发手机市场等等。
经过各种努力和创新,华为终于在ICT 领域崛起,并成为了一家名副其实的通信巨头。
今天,华为已经成为全球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业务遍及全球各个角落。
在华为发展过程中,这位“中国智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展尖端技术、管理团队和不断创新,将华为发展成为了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与此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推动着华为走向世界并兼顾社会责任。
任正非的创业励志故事
![任正非的创业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2e49cd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a.png)
当他执意要挑战跨国巨头时,对⼿说他⾃不量⼒;当他提出要做世界公司时,别⼈说他异想天开;当他喊出要发展⼀批“野狼”时,同⾏⽆不以异样的眼光看他;然⽽他却正在改写中国企业的⽣存法则;他领导的华为开始成为跨国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他就是从军营⾛出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总裁任正⾮。
任正⾮1982年从部队转业,1988年借来两万元⼈民币在深圳创⽴华为技术公司。
他选择⾛技术⾃⽴、发展⾼新技术的实业之路,与业界巨头⼀争⾼下,20年时间把华为打造成全球第⼆⼤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并跻⾝世界500强,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的标杆,华为所⾛过的路正在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学习的经典教材。
在任正⾮的带领下,22年来,华为⼀路⾼歌猛进,创造着各种各样令⼈瞠⽬结⾆的神话。
然⽽任正⾮却始终保持着“神龙见⾸不见尾”的神秘⾊彩,他是当今中国最低调的企业家。
但是,尽管任正⾮似乎刻意地保持着⾃⼰的低调⾏为,他不事张扬、谨⾔慎⾏的个性,仍随着华为在从⼀个胜利⾛向另⼀个胜利的扩张中,不断地为⼈所认识和了解,有⼈说任正⾮的低调⾏为造就了华为的传奇,⽽他还被⼈们冠上了“⼟狼”、“硬汉”、“华为教⽗”等各种各样的头衔。
2005年,任正⾮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他是⼊选的中国企业家。
《福布斯》杂志这样评价:“任正⾮是⼀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物,却是国际上⼈尊敬的中国企业家。
” 2008年,任正⾮荣膺《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影响⼒企业领袖终⾝成就奖”,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这样评价他:“任正⾮⼏乎是中国最有静⽓和最有定⼒的⼀位企业家。
” 2011年3⽉,美国《财富》杂志中⽂版公布了中国影响⼒的50位商界领袖名单,任正⾮排名榜⾸。
柳传志、张瑞敏分列⼆、三位。
华为在⼈们印象当中⾮常强⼤⽽神秘,但很少有⼈知道它到底有多强。
近⼏年来,许多记者曾努⼒试图接触华为,但华为是⼀个⾮常困难的采访对象。
⽽任正⾮从1988年创办华为⾄今,从没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采访,从不参加什么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也⼀律拒绝。
中国成功企业家的简短事例
![中国成功企业家的简短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4a277d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f.png)
中国成功企业家的简短事例:任正非的华为之路任正非是中国成功企业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他的华为公司在通信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任正非在创业初期面临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他从一家小公司起步,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家全球性的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任正非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卓越的领导力和非凡的商业智慧。
首先,任正非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见卓识。
他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发和推广先进的通信技术。
他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将华为公司定位为一家全球性的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
其次,任正非具有卓越的领导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他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
他注重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推动华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
最后,任正非具有非凡的商业智慧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他能够及时把握市场机遇,不断创新和变革,以满足客户需求。
他注重研发投入,不断推动华为公司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任正非的成功事例告诉我们,成功的企业家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卓越的领导力和团队管理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等素质。
同时,他们还需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其他成功企业家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马云、马化腾、张一鸣等。
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为我们未来的创业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任正非创业人物调研报告
![任正非创业人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85af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4.png)
任正非创业人物调研报告任正非(Ren Zhengfei)是中国著名企业家和华为公司的创始人。
华为是世界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在这份调研报告中,我们将介绍任正非的创业故事、领导风格以及华为公司的发展历程。
任正非于1944年出生在中国四川省的一个贫困家庭。
在求学过程中,他表现出色,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最终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
毕业后,他进入了人民解放军并在军队中工作了8年。
这段时间锻炼了任正非的组织能力和领导素质。
1978年,任正非离开军队,开始在中国南海海洋石油公司工作。
在这里,他负责建立供应部门,并积极参与国内通信网络的建设。
在这段经历中,任正非逐渐认识到了电信行业的潜力和机遇。
1987年,任正非创办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个从事通信设备制造的初创公司。
在成立初期,华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竞争。
然而,任正非通过不断创新和追求卓越,成功地将华为打造成为了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
作为华为的创始人和CEO,任正非以其务实、创新和开放的领导风格而闻名。
他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合作,鼓励员工创造和创新。
他还不断强调技术研发的重要性,并表示华为将继续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
他的领导风格以合作、开放和共赢为核心,致力于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和成长的企业文化。
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扩张。
公司从一个小工作室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进入了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的通信行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为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目前,公司已拥有超过10万项专利,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者之一。
华为的手机部门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华为还致力于5G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5G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然而,华为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竞争者和政治因素的压力。
任正非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
![任正非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4892aeb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8.png)
任正非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1. 创业初期任正非,华为公司创始人之一,生于1944年,早年毕业于军校,后被分配到军队从事军工设计工作。
1987年,任正非辞去了军队工作,与几位同事一起创办了华为公司。
当时的华为公司只有20多个人,没有资金,也没有任何知名度。
2. 发展壮大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公司逐渐壮大起来。
任正非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大力投入研发,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潮中,华为公司逐渐崛起,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3. 成功经验任正非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3.1 自主创新任正非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并将其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华为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 3.2 团队合作华为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合作。
任正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培养员工的技能和素质,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公司形成了一支高效率、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
## 3.3 顾客至上任正非一直把顾客放在第一位,注重了解和满足顾客的需求。
华为公司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信任。
## 3.4 胆大心细任正非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保持胆大心细的精神。
他敢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同时也注重细节,从而保证了公司的稳健发展。
任正非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注重团队合作,以顾客为中心,同时也要胆大心细,不断尝试和探索,才能取得成功。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从小办公室到全球电信巨头的创业传奇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从小办公室到全球电信巨头的创业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22768e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2.png)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从小办公室到全球电信巨头的创业传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是中国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他带领华为从一个小办公室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巨头。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他的智慧和毅力让华为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备受尊敬的企业。
一、初创时期的艰辛和挑战任正非在华为创立之初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起初,华为只是一个小办公室,只有几个员工。
然而,任正非并没有放弃,他坚信中国也能在电信领域崭露头角。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努力拓展业务,不断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任正非和他的团队遇到了许多挑战。
他们需要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壁垒,以及资金的不足。
但是,任正非不断地寻找机会,寻求合作伙伴,并努力提高华为的技术实力。
通过不懈努力,华为开始在国内市场上崭露头角,并逐渐扩展到国际市场。
二、全球市场的征战和领导地位的确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市场的开放,华为得以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大的发展机遇。
任正非看准了电信行业的发展潜力,并着手开拓国际市场。
华为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并与全球领先的电信运营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这种积极的市场战略使华为逐渐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成为全球电信领域的巨头之一。
三、创新和研发的重要性任正非始终坚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他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并将其贯彻于华为的企业文化中。
为了实现创新,华为大力投入研发,并建立了全球领先的研究中心。
任正非重视人才培养,吸引了一批全球顶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华为。
他们不仅为华为带来了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四、对员工的重视与激励任正非深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他重视员工的培养和激励。
在华为,任正非提倡平等和公正的工作环境,在公司内部树立了激励与奖励的文化。
华为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
同时,华为也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以及丰富多样的员工关怀项目。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传奇创业故事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传奇创业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93a36c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6.png)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传奇创业故事一、简介1987年,43岁的任正非集资2.1万元,在深圳创立了华为公司;次年,任正非出任华为公司总裁。
随后28年间,任正非凭借持续创新创业的精神,引领华为不断制造商业奇迹,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如今,华为从一家立足于中国深圳特区的民营企业,稳健成长为年销售规模超过2880亿元人民币的世界500强公司。
华为的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和解决方案以及智能终端已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成为中国杰出的企业家之一,曾两度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他:“任正非是一个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
”二、年逾不惑的创业者有句话说,“25岁到35岁为创业最正确期,40岁已经相当迟,40岁以后则是例外中的例外。
”言外之意就是说,一个人创业时越年轻,也就越有更多尝试的机会、更大的冲劲和实力。
相比之下,任正非的胜利更像是例外中的例外:创业的时候,他已经43岁了。
43岁从三、零开头,这谈何简单?但是,即使到了这个年岁,任正非照旧保持着年轻人的冲劲和锐气。
创办华为公司后不久,任正非即确定走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作为研制程控交换机的场所,50多名年轻员工跟随任正非开头了布满艰险和未知的创业之路。
虽然环境艰苦,但是大家对将来布满信念。
怀着勇往直前的干劲,任正非几乎每天都到现场检查生产及开发进度,开会讨论面临的困难,分工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任正非就是用这种精神弥补了当时公司物质极度短缺的劣势,使得大家都为一个美妙的明天而齐心协力。
10年后,华为年销售额已经到达200多亿元人民币,公司总部搬到了深圳龙岗坂田华为工业园。
华为熬过了创业的艰苦岁月。
四、“假设”将来的思索者在过去近30年的进展历程里,华为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前进步伐,制造着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商业神话,将一个个历史悠久、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对手甩在身后。
任正非的生涯事迹和职业精神
![任正非的生涯事迹和职业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eff646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d.png)
任正非的生涯事迹和职业精神任正非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和现任董事长。
他的生涯事迹和职业精神展示了一个勤奋、理性、创新和全球眼光的企业家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指导意义。
任正非于1944年出生在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显示出了卓越的智慧和勤奋。
他在成都军区挖过水沟、拉过煤矿的短暂工作经历,锻炼了他的毅力和决心。
然而,他的职业生涯始于1974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工程师。
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987年,任正非决心创办自己的公司,华为诞生了。
起初,公司只是一家小型的销售代理商,主要经营网络设备产品。
然而,他意识到中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于是开始投资研发,致力于自主创新。
他的聪明才智和战略眼光使得华为在互联网时代成为行业领导者。
任正非的职业精神可总结为四个关键词:创新、执行、开放和超越。
首先,创新是华为成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任正非坚信技术创新是公司持续发展和成功的核心要素,他一直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其次,执行是任正非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他强调执行力的重要性,并倡导执行力和效率的文化。
他鼓励员工遵守承诺,做到言行一致,始终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
这种执行力文化使得华为成为一个高效的组织,能够及时响应市场变化。
再者,开放是任正非的一贯原则。
他倡导开放思维和合作,鼓励员工与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和技术。
他坚信通过与全球顶尖企业的合作,华为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种开放的态度使得华为能够吸收全球创新资源,并融入全球市场。
最后,超越是任正非一直追求的目标。
他认为,华为必须在产品、技术和服务领域不断超越竞争对手,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他鼓励员工不断挑战自己,追求卓越,并设立了丰厚的奖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创新和潜力。
总的来说,任正非的职业生涯事迹和职业精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和启示。
他的创新精神、执行力、开放思维和追求卓越的决心与我们共同奋斗,为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创业故事-华为任正非
![创业故事-华为任正非](https://img.taocdn.com/s3/m/e949ac34f111f18583d05af1.png)
华为任正非:从两万到千亿的创业故事发布时间:2009-07-03 10:38:21阅读:23次两万元神话这是一个今天很多外人都津津乐道的故事: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
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
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
此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
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他将华为的所有资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术中。
此次孤注一掷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研制出了C&C08交换机,由于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功能与之类似,C&C08交换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成立之初确立的这个自主研制技术的策略,让华为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也最终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成为华为日后傲视同业的一大资本。
但是,当时,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盘踞在各个省市多年,华为要与这些拥有雄厚财力、先进技术的百年老店直接交火,未免是以卵击石。
最严峻的是,由于国内市场迅速进入恶性竞争阶段,国际电信巨头依仗雄厚财力,也开始大幅降价,妄图将华为等国内新兴电信制造企业扼杀在摇篮里。
熟读毛泽东著作的任正非,选择了一条后来被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华为先占领国际电信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
电信设备制造是对售后服务要求很高的行业,售后服务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当时,国际电信巨头的分支机构最多只设立到省会城市以及沿海的重点城市,对于广大农村市场无暇顾及,而这正是华为这样的本土企业的优势所在。
另外,由于农村市场购买力有限,即使国外产品大幅降价,也与农村市场的要求有段距离,因此,国际电信巨头基本上放弃了农村市场。
事实证明,这个战略不仅使华为避免了被国际电信巨头扼杀,更让华为获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成长起来一个研发团队,积蓄了打城市战的资本。
任正非的创业经历心得体会
![任正非的创业经历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aab5c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c.png)
任正非的创业经历心得体会任正非是中国著名企业家,华为创始人。
他的创业经历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创造奇迹的故事。
在创办华为之前,他是一名军人,对于商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几乎为零。
然而,任正非凭借着他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将华为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巨头。
他的创业经历不仅给我带来了启示,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心得体会。
首先,任正非的创业经历告诉我,创业需要有远见和决心。
在创业初期,华为只是一个小公司,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然而,任正非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相反,他保持了对未来的远见和决心,坚持不懈地推动公司的发展。
他始终相信,只要立足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就一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正是由于他有远见和决心,华为才能够从最初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一流企业。
其次,任正非的创业经历告诉我,创业需要有担当和承诺。
任正非在创办华为之初,曾向员工承诺,华为将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将他们视为公司的根基和核心竞争力。
他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分享公司的成果。
这种担当和承诺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为华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再次,任正非的创业经历告诉我,创业需要有创新和变革。
华为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不断地创新和变革。
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不断推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始终保持着技术和市场的敏锐度。
他注重培养和吸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鼓励员工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
正是由于创新和变革,华为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着持续的发展。
最后,任正非的创业经历告诉我,创业需要有诚信和责任。
任正非一直强调诚信和责任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他认为企业首先应该是一个守信的实体,只有诚信的企业才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他要求员工要有责任心,始终保持对客户的承诺和对工作的专注。
正是由于诚信和责任,华为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总之,任正非的创业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启示。
任正非的创奇创业之路
![任正非的创奇创业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9ccd582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7.png)
任正非的创奇创业之路任正非,中国著名企业家和华为公司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的斯蒂夫·乔布斯”。
他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思维深深影响了整个互联网行业。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任正非的创奇创业之路。
##1. 任正非的创业前夕任正非1954年生于四川省一个农村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
从小,他受到了父母的熏陶,学习勤奋,思维敏捷。
在读大学期间,他就展现出了自己的领袖才能和技术天赋。
1974年,他毕业于南京军区信息工程学院,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军队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获得了一系列技术专利。
在1982年,任正非离开军队,进入了深圳的一家电视工厂。
在这家电视工厂期间,任正非开始接触到了计算机科学。
他认为计算机是未来的产业方向,于是开始了重要的创业思考和准备。
##2. 华为公司的诞生1987年,任正非创立了华为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在当时,中国计算机行业刚刚起步,国内市场缺乏竞争力强的企业。
任正非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自己创业的机会。
华为的开始并不顺利。
创业初期,公司遇到了资金面临不足等一系列困难。
任正非没有放弃,采取了积极创新和差异化模式,快速获得了国内市场的认可。
华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中国电信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其竞争优势和商业模式更是被业界广泛称赞。
##3. 任正非的创新思维任正非一直坚持创新思维,这也是华为取得成功的关键。
华为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上的布局和投入,以及对全球客户的关注,都得益于这种创新思维。
在任正非看来,创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即人才、研发和数字化技术的转型。
这是公司成长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是业务模式的创新,包括产品定位、客户满意度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
这注重的是企业的市场布局,完善机制与优化流程。
华为公司在这两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果。
任正非以这种创新思维,不断推进企业的发展和变革。
任正非励志故事简短
![任正非励志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60bd5f2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e.png)
任正非励志故事简短任正非,华为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工程师。
他的励志故事简短而感人,激励着无数人不断前行,不断奋斗,不断追求成功。
任正非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他曾在农村学校教书,后来考入了军校,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背景而停滞不前,而是一直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在1987年,任正非创建了华为公司。
起初,华为只是一个小小的代工厂,但凭借着任正非的智慧和毅力,华为逐渐成长为世界领先的通信技术公司。
然而,这一切并非一帆风顺。
在公司成立初期,华为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任正非并没有被困难击倒,而是带领团队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成功。
任正非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任正非曾说过,“我们要有信心,要有智慧,要有毅力,要有耐心。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的坚定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任正非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敢于创新,要不断学习,要不断进取。
只有不断地追求进步,才能取得成功。
他不断鼓励员工勇于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不断追求卓越。
正是这种精神,让华为成为了世界一流的企业。
任正非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要有信心,要有勇气,要有担当。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任正非的励志故事简短而感人,它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追求卓越。
让我们向任正非学习,努力奋斗,不断前行,追求自己的梦想。
因为,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正非创业历程及成功经验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任正非创业历程及成功经验一、本小组成员评价意见岳成祥:结构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内容齐全,经过自己的加工,有自己的感悟和启示。
张朋飞:张昌斌:张飞飞:李金泽:刘斐斐:李松贺:王杰:符合老师要求,内容充实,介绍任正非的创业历程以及华为的发展过程。
华为的战略制定给人深刻印象,值得大家学习。
二、评定成绩: 14分一、创业者基本情况介绍大家都知道华为吧,它是由任正非1988年,以2万元注册资本创办的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营电信设备。
1996年,大规模与内地厂家合作,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
个人财产估计为5亿美元。
2003年荣膺网民评选的"2003年中国IT十大上升人物"。
2011年任正非以11亿美元首次进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第1056名,中国第92名。
华为还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民营企业。
那么,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都有哪些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今天我将给大家予以解读。
二、企业发展历程1、创立初期----两万元的神话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
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
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
此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
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他将华为的所有资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术中。
当时身处房地产热和股票热的核心地带,任正非不仅不为所动,而且对于股票和泡沫深恶痛绝。
其实在他内心更多的是对知识、技术和真才实学的尊重。
在研制C&C08机的动员大会上,任正非站在5楼会议室的窗边对全体干部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言语间充满了悲壮。
此次孤注一掷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研制出了C&C08交换机,由于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功能与之类似,C&C08交换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成立之初确立的这个自主研制技术的策略,让华为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也最终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成为华为日后傲视同业的一大资本。
2、“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1995年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当时,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盘踞在各个省市多年,华为要与这些拥有雄厚财力、先进技术的百年老店直接交火,未免是以卵击石。
最严峻的是,由于国内市场迅速进入恶性竞争阶段,国际电信巨头依仗雄厚财力,也开始大幅降价,妄图将华为等国内新兴电信制造企业扼杀在摇篮里。
熟读毛泽东着作的任正非,选择了一条后来被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华为先占领国际电信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
电信设备制造是对售后服务要求很高的行业,售后服务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当时,国际电信巨头的分支机构最多只设立到省会城市以及沿海的重点城市,对于广大农村市场无暇顾及,而这正是华为这样的本土企业的优势所在。
另外,由于农村市场购买力有限,即使国外产品大幅降价,也与农村市场的要求有段距离,因此,国际电信巨头基本上放弃了农村市场。
事实证明,这个战略不仅使华为避免了被国际电信巨头扼杀,更让华为获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成长起来一个研发团队,积蓄了打城市战的资本。
因此,在当年与华为一样代理他人产品的数千家公司,以及随后也研制出了类似的程控交换机的中国籍新兴通信设备厂商纷纷倒闭的时候,华为在广大的农村市场“桃花依旧笑春风”。
3、“削足适履”的大变革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
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也就是“七国八制”,即美国AT&T、加拿大北电、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贝尔、法国阿尔卡特,以及日本NEC和富士通。
民族企业在其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任正非决定要自己开始做研发。
任正非后来解释自己早期的这一次转型的原因的时候说:“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
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了。
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技术。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保卫领土的敏感和决心,而他在那个时候能够认识到“技术是企业的根本”,便从此和“代理商”这个身份告别,踏上了企业家的道路。
1997年圣诞节,任正非走访了美国IBM等一批着名高科技公司,所见所闻让他大为震撼——他第一次那么近距离,那么清晰地看到了华为与这些国际巨头的差距。
任正非回到华为后不久,一场持续五年的变革大幕开启,华为进入了全面学习西方经验、反思自身,提升内部管理的阶段。
这个“削足适履”的痛苦过程为华为国际化作了充分准备。
于是在这一年,推出了无线GSM解决方案,并于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4、进军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依靠“从农村包围城市”的传统军事战略而站稳脚跟之后,任正非却很快认识到,将来不会有仅仅依靠区域市场生存的电信设备商,所有的电信设备商都必须是国际标准化的。
从1996年,华为就开始了国际化布局。
起初,这是一个无异于痴人说梦的计划,民族通信企业华为拥有什么优势资金、品牌还是技术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能够抢下一线城市的山头,如何去敌人的势力范围抢饭碗任正非说这是出于一种军人天生对于危险的警惕和危机意识,让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他也知道在那个时候,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nobody(无名小卒),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而从艰难生活走过来的任正非,在这件事情上愿意大手笔地投入。
从1996年到2000年,华为以疯狂参加国际电信展的方式来给自己制造品牌和知名度。
它还推出“东方丝绸之路”、“东方快车”等品牌计划让国际客户来熟悉陌生的华为。
另一件事,是1997年任正非参观美国IBM之后,意识到华为与国际一流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决定要向IBM学习。
他的学习不是挂在嘴上或者买几本《大象为什么会跳舞》这么简单。
1998年,华为与IBM合作项目“IT策略与规划”正式启动,内容是规划和设计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流程和所需的IT支持系统,包括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和财务四统一等八个项目。
为此,仅顾问费一项,华为的投入每年就在5000万美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据统计华为为了业务流程变革所付出的代价,高达10亿元。
但是,这成为了华为后来在国际化道路上能够走得顺利的基础。
《华为的世界》一书中提到,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高瑞彬曾经判断华为依靠小米加步枪的竞争优势不可能维持下去。
让华为人自己津津乐道的快速反应——哪里出问题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想办法解决的情况,在跨国公司看来却是企业管理和制造不规范的体现。
“改来改去,各地的版本差异越来越大,将来设备升级的时候可能一团糟。
现在华为反应迅速是因为接触面小,将来在全球市场发展,现在的这套适合中国情况的机制,还能保证华为同样反应迅速吗”任正非以高昂的学费请入IBM,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企业发展势头极好,一切看起来正昂首阔步走在正轨上的时候,让一群穿着背心短裤和片儿鞋跑得飞快的土狼们穿上西装革履迈起整齐划一的步子,是一件让人憋气的事。
任正非强大的个人意志力在这件事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几乎是用一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命令方式将集成化流程变革强推下去。
到现在,华为对这一次变革的评价是,因为有了集成产品开发和集成供应链,华为才能够与世界顶级的电信运营商以同一种语言进行沟通。
做了品牌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两手准备之后,华为的国际化扩张道路才算真正进入跑道,而这一起跑,就是加速度的。
到2008年,华为取得了233亿美元的合同销售额,其中海外销售占比达75%,与此同时,华为2008年全年纳税总额高达120亿元。
2004-2008年,华为合同销售额从56亿美元快速上升至233亿美元,海外销售占比从43%上升至75%,年均增速高于40%。
1994年,站在国境之南的任正非说了一句志怀高远的话,他说:“将来电信设备市场将会三分天下,西门子、阿尔卡特和华为。
”他没有说将来有多远,不过到2009年,华为在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之后,名列世界第四大电信设备制造商。
而曾经创造辉煌业绩的北电已经申请破产保护,摩托罗拉也岌岌可危,市场份额下滑到只有4%。
三、成功经验(一)丰富的的企业文化---“狼性文化”“床垫文化”认识华为,了解到它的存在和优秀,很多人是从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开始的。
一个异常低调、调教出华为“狼性文化”的舵手,赋予了华为不断拼搏的文化底蕴。
创立20年来,任正非及其团队牢牢把握了住了电信设备行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技术立足,从一开始就立志做电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面对电信行业不断向信息化、网络化靠拢,华为适时提出了实现业务和网络的融合,进行全业务运营的新思维。
这才是华为可怕之处,因为它已然洞悉了行业未来的走向,并切实融合到了公司运营当中。
关于狼这个动物,除了凶猛、具有攻击性外,敏锐的观察力、危机意识、团队协作、纪律严明等都是狼群必不可少的品质。
“狼性文化”也确实给华为注入了敢于拼市场的攻击性,但国际化的经营更多的是企业管理和营销的高效整合、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行业格局。
如果一味进行低价位的厮杀,攻击性十足,结果必然有损于华为的长远利益。
事实上,当媒体开始宣扬华为“狼性文化”的时候,华为自己是很审慎的。
除了新晋员工的培训,很少看到华为对外宣讲,而只是在企业内部潜移默化地传播。
除了“狼性文化”,华为的“床垫文化”也不再是秘密。
华为的研发人员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加班费也工作到很晚,经常睡办公室,柜子里大都备有床垫、被子等,一周或更长时间不回家是常有的事。
听起来似乎难以接受,甚至很恐怖,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崇尚个人空间和惬意工作环境的年代。
但事实是,没有上述的勤奋和热情,华为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技术上的追赶和领先。
当然,华为也传出过员工过劳死的事情,相信华为事后有自己的反思,但不能否认正是这种废寝忘食的科研精神铸就了华为技术上的突飞猛进。
当然,军事化的作风是任正非带给华为的另类的风格,这与他早年的军人生涯关系密切。
但这并不代表华为抛弃了传统的企业文化塑造,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华为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实施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