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商的问题和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商的问题和对策作者:李跃华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经验,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电商人才缺乏,市场交易主体整体观念落后,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品牌、标准化程度较低等等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对我国农产品的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尝试提出促进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
一、研究背景
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中的“+”不仅仅在于简单地将互联网应用与各个传统行业,更在于未来“连接一切”的想象空间。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创新机遇,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产、工作及生活方式,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并带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
而中国农业又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之中,再加之“互联网+”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农业产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整合,产业化程度提升,物流及信息化加速、渠道发展多样化等的巨大机遇。
根据《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4)》数据显示,淘宝网(含天猫)截止 2014年,经营农产品类目的卖家数量为 76.21 万个,同口径较2013年增长60.57%,同时阿里平台上注册地址在乡镇的农村卖家有76.98万个,涉及农产品商品数量 1004.12 万个。2014年阿里平台上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GMV)约 500亿元,与2013年同口径相比增长69.83%。
二、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意义
1.能改善农户与市场间信息的不对称性。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可以称得上是工业大国,但在第一产业方面,我国却还有很浓重的小农经济遗留的影响,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依旧以家庭生产为主。特别是农业生产者之间,农户与市场之间极大地缺乏信息沟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性。造成了我国农户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盲目种植、生产农产品,而没有真正看准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就进而造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市场的波动剧烈、频繁,既不利于农户的增收,也不利于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的生活。
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农产品销售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则让广大农业生产者能直面消费者,能更为快速的了解和获取市场信息,也就对市场有了更快的反应能力,提高了农户的产品自销能力,降低了农户与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程度。
2.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传统上,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流通模式基本上是中间商采购,然后由中间商批发给市场。而将农产品和电子商务有机结合之后,农也生产者和消费者间有了一个全新而又广阔的对等平台,在这样一个销售平台上,便捷的信息沟通,快速的物流通道,很好的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中间商。
正是农产品的电商平台,极大地缩减了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间的中间流通环节,也就降低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在节省了中间商差价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利润,降低了终端消费者承受的价格,整体的农产品市场质量也得以提高。
3.有利于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和功能。价格是调节市场供给、需求的主导因素,而只有一个良好、高效的市场机制才能有利于正确、合理市场价格的形成,进而促进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然而,我国农产品市场当前广泛存在着诸如市场分割、竞争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造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经常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而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商则能让全国各地的农产品与消费者高效连结,很好地促进了市场交易的集约化、规模化,进而形成全国性的农产品流通大市场,有利于解决市场分割问题。又有市场的每个交易者都能充分的了解市场信息,冲破了传统市场的信息壁垒,使竞争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健全了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机制,完善了市场功能。
三、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我国的经济虽然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相当的差距,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而“三农问题”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加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问题的制约、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的局限性,导致了我国广大农民缺乏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学习,与此同时,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在逐年加大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财政、物力、人力的投入,但在人口多、底子薄的现实面前还是显得有相当的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仍然远远落后与全国城镇地区,更无论与全世界相比。
2.交易主体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的文化水平、素质偏低,对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由于自身传统观念的局限性,和网络虚拟性的特征,使得农民对于虚拟的产品缺乏足够的信心。再次,有些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民甚至是没有条件通过互联网获得或是发布农产品的相关信息。
3.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人才供应不足。关于人才建设方面,我国无论是从思想重视程度上还是资金的投入上都是比较薄弱。的,没有精通网络的专门专业人才维护,造成了农业信息网络
数据收集、数据库建设以及更新进度缓慢。另外,售后服务方面由于缺乏专人维护,造成客户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给予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求我们在人才方面应该增加既精通计算机领域、又精通熟悉农产品经济规律的专门人才,这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
1.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为了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首先要加大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的引导和推广。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在有机农产品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基础上,制定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明确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任务、发展模式、战略步骤;制定有机农产品信息化体系框架、技术标准和市场的规范准则,为有机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奠定政策环境;加强宣传和信息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进入市场,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子商务。
其次要加大对各类涉农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扶持。鼓励农民个人、各类生产组织和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支持。搭建综合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优先扶持一批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
2.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快可追溯体系建设。可追溯体系必须具有识别产品、记录产品现状、必要时记录产品属性和加工特点、并整理和分析录入信息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量数据为建设可追溯体系起到了极大大帮助,特别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建设可追溯体系显得更为重要。
若能建设一套完整、完善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那么对于事前事后两方面多有极大的帮助:事前,产品质量的把控更为严格;事后,对质量危机的处理又将更为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