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
浙江新高考专用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_

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在交流电路中,若绕制电感器的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电感器对交流有(填“有”或“没有”)阻碍作用.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3.电感线圈在电路中的作用: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两端时,交替地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3.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线圈的匝数越多,对同一个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2)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随着交变电流的频率的变大而减小.( ×)(3)电流“通过”电容器,并不是电荷穿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层到达另一极板,而是电容器不断地充放电的表现.( √)(4)电容器的电容越大,对同一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f的交变电流电路中,如图1所示,当开关S依次分别接通R、C、Lf,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通过R的电流有效值________,通过C的电流有效值________,通过L的电流有效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1答案不变变大变小一、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如图所示,把带铁芯的线圈L与小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有效值等于直流电源电压的交流电源上.(1)两种情况下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2)乙图中换用自感系数更大的线圈或调换频率更高的交流电源,灯泡的亮度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案(1)甲图中灯泡比乙图中灯泡更亮,说明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2)不论是换用自感系数更大的线圈还是调换频率更高的交流电源,灯泡均变得更暗,说明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大.交变电流通过电感器时,由于电流时刻在变化,在线圈中就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而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变化,故电感器对交变电流产生阻碍作用.例1(多选)如图2所示实验电路中,若直流电压和交变电压的有效值相等,S为双刀双掷开关,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图2a、b时灯较亮,掷向c、d时灯较暗a、b时灯较暗,掷向c、d时灯较亮c、d,把电感线圈中的铁芯抽出时灯变亮c、d,电源电压不变,而使频率减小时,灯变暗答案AC解析线圈对直流无阻碍作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当交流电频率减小时,阻碍作用变小,灯变亮;有铁芯时阻碍作用大,故铁芯抽出时灯变亮.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如图甲、乙所示,把灯泡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1)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并分析原因.(2)若把图乙中的电容器去掉,变成图丙所示电路,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3)在图乙中,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和电源频率,灯泡亮度会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案(1)题图甲中的灯泡不亮,题图乙中的灯泡亮.题图甲中的电源是直流电源,电容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灯泡不亮.题图乙中的电源是交流电源,把交流电源接到电容器两个极板上后,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好像是交流“通过”了电容器,灯泡就亮了,但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2)灯泡变得比乙中亮,说明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3)电容越大,灯泡越亮;频率越高,灯泡越亮.说明了电容器的电容和交变电流的频率都对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有影响.1.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源电压推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而电容器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抗拒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从而使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2.电容器在电路中常见的作用有两种:隔直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高频旁路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例2如图3所示,电路由交流电源供电,最大电压保持不变,如果交变电流的频率升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答案 C解析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升高时,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减小,灯泡的亮度变亮,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故选项C正确,选项B、D错误;由Q=CU可知,选项A错误.例3(多选)(2018·台州市高二检测)图4甲、乙两图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a、bR上得到的电流特征是( )图4R得到的是交流成分R得到的是直流成分R得到的是低频成分R得到的是高频成分答案AC解析当交变电流加在电容器上时,电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题图甲中电容器隔直流,R得到的是交流成分,A正确,B错误;题图乙中交流高频成分能通过电容器,电容器阻碍交流低频成分,R得到的是低频成分,C正确,D错误.三、电阻、电感、电容的对比例4(多选)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A、B、C三灯亮度相同,电源为220V、50Hz的交流电源,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5A.改接220V、100Hz的交流电源时,A灯变亮,B灯变暗,C灯亮度不变B.改接220V、100Hz的交流电源时,A灯变暗,B灯变亮,C灯变亮C.改接220V的直流电源时,A灯熄灭,B灯变亮,C灯亮度不变D.改接220V的直流电源时,A灯熄灭,B灯变亮,C灯变暗答案AC解析增加交流电源的频率时,线圈的阻碍作用增大,电容的阻碍作用减小,电阻的阻碍作用不变,故A灯变亮,B灯变暗,C灯亮度不变,故A正确,B错误;改接直流电源时,电容器相当于断路,A灯熄灭,线圈无感抗,B灯更亮,电阻R阻碍作用不变,C灯亮度不变,故C正确,D错误.1.电阻对交流、直流有相同的阻碍作用,交流频率变化时,阻碍作用不变.2.电感器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3.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4.在分析电流变化时,把电感、电容的阻碍作用类比于导体的电阻,再用欧姆定律分析. 1.(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多选)(2017·温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灯泡的电阻值为R,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限大,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2sin100πt(V).若保持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改为100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答案BC解析由u=2202sin100πt (V),可得电源原来的频率f=ω2π=100π2πHz=50Hz,当电源频率由原来的50Hz增为100Hz时,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变大,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减小,选项A错误;灯泡的电阻值R是一定的,电流减小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P=I2R)减小,灯泡变暗,选项C正确,D错误;电压表与电感线圈并联,其示数为线圈两端的电压U L,设灯泡两端电压为U R,则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U=U L+U R,因U R=IR,电流I减小,故U R减小,因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保持不变,故U L=U-U R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选项B 正确.2.(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影响)(2017·衢州市高二检测)电感对交变电流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L有关D.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答案 B解析电感对交流电有影响,其阻碍作用的大小和线圈的自感系数L、交流电的频率f有关,L越大,f越高,阻碍作用越大,故选项B正确,A、C、D均错误.3.(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如图7所示的电路,F为一交流发电机,C为平行板电容器,为使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可行的办法是 ( )图7答案 A解析当发电机转速增大时,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减小,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A项正确,B项错误;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换用相对介电常数较小的电介质时,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时电容也减小,当电容减小时,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大,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C、D项错误.4.(电阻、电感、电容的对比)(多选)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连接的交流电源中既含高频交流,又含低频交流,L是一个高频扼流圈,C是一个100pF的电容器,R是负载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L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B.C的作用是“通低频,隔高频”C.C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R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远远大于高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答案ACD解析因为L是一个高频扼流圈,“通低频,阻高频”,A选项正确;C是一个电容较小的电容器,所以对低频交流的阻碍作用较大,故选项C正确,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所占百分比远远大于高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选项D正确.考点一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2017·绍兴市高二检测)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1所示.一铁棒插进线圈后,该灯将( )图1答案 B2.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正弦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为220V,则关于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答案 C3.如图3所示,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与直流电源的电压相等,当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到直流电源上时,稳定后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1,而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在交流电源上时,稳定后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2,则( )图3A.P1=P2B.P1>P2C.P1<P2答案 B解析接在直流电源上,稳定后线圈对直流没有阻碍作用,电能全部转化为灯泡的内能和光能,而当接至交流电源上时,线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因此电能除转化成灯泡的内能和光能外,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故P1>P2.4.(多选)如图4所示,图甲、乙中电源为交流电源,图丙中电源为直流电源,各电路中线圈自感系数相同且直流电阻不计,各电压表示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1比灯L2亮3比灯L1亮2与灯L3一样亮1与灯L3一样亮答案BC解析题图甲中电压表示数U=U1+U L1,线圈对交流有阻碍作用,相当于串联了一个电阻,根据电阻的分压作用可知U1≠0,灯泡两端电压U L1<U;题图乙中线圈与灯泡并联,相当于灯泡与一个电阻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同,灯泡两端电压U L2=U;题图丙中,线圈对直流电没有阻碍作用,线圈相当于一根没有电阻的导线,灯泡两端电压U L3=U,故U L1<U L2=U L3,即L2与L3一样亮且都比L1亮,B、C正确,A、D错误.考点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C1=5μF和C2=3μF的电容器,分别加在峰值一定的交流电源上,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哪一种情况通过电容器的电流最大( )C1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C2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C1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C2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答案 C解析电容越大,电流频率越高,阻碍作用越小,电流越容易“通过”电容器.C1>C2,100Hz>50Hz,所以C正确.6.在如图5所示电路中,u是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C是电容器,R是电阻.关于理想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答案 C解析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电阻R中有电流,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电容器与电阻串联,电容器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电阻两端电压应小于电源电压,而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两端的电压,故选项C正确.7.(多选)如图6所示,甲、乙两图中用交流电源,丙、丁两图中用直流电源,各电路图中灯泡、电容器、电压表示数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1比灯L2亮3也能发光,但亮度最暗2和L4亮度相同4比灯L1亮答案CD1串联,电容器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题图乙中电容器与灯L2并联,电压表的示数为灯L2两端的电压;题图丙中电容器与灯L3串联且是直流电源,电容器“隔直流,通交流”,所以没有电流流过灯L3,灯L3不亮;题图丁中电容器与灯L4并联,电压表的示数为灯L4两端的电压.综合以上分析,C、D两项正确.考点三电阻、电感、电容的对比a、b间接电压最大值为U m、频率1和L2接到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灯L1与电容器串联,灯L2为f的正弦交流电源时,两灯都发光,且亮度相同.更换一个新的正弦交流电源后,灯L1的亮度低于灯L2的亮度,新电源两极的电压最大值和频率可能是( )图7U m,而频率大于fU m,而频率小于fU m,而频率仍为fU m,而频率仍为f答案 B解析当将a、b接在电压最大值为U m、频率为f的正弦交流电源两极之间时,两只灯泡都发光,且亮度相同.而更换一个新电源后,灯L1的亮度低于灯L2的亮度,说明线圈的阻碍作用比电容器的小,则新电源的频率小,B项正确,A、C、D项错误.9.(2017·台州市高二检测)如图8所示的电路,有直流和交流成分的电流通过,为了尽量减少R2上的交流成分,应( )图8答案 D10.(多选)如图9所示,当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U=220V、频率f=100Hz时,三只灯泡L1、L2、L3的亮度相同(L无直流电阻),若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50Hz,则( )图91灯比原来亮2灯比原来亮3灯和原来一样亮3灯比原来亮答案BC解析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与交变电流的频率有关,电容器对低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大,所以选项A错误;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随频率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选项B正确;电阻R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与电源的频率无关,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11.“二分频”音箱内有两个不同口径的扬声器,它们的固有频率分别处于高音、低音频段,分别称为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音箱要将扩音机送来的含有不同频率的混合音频电流按高、低频段分离出来,送往相应的扬声器,以便使电流所携带的音频信息按原比例还原成高、低频的机械振动,如图10所示为音箱的电路图,高、低频混合电流由a、b端输入,L1和L2是线圈,C1和C2是电容器,则( )图10B.C2的作用是阻碍高频电流通过乙扬声器C.L1的作用是阻碍低频电流通过甲扬声器D.L2的作用是减弱乙扬声器的低频电流答案 D解析高频和低频交流电通入该电路,由于线圈通低频,阻高频,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所以低频交流电通过甲扬声器,高频交流电通过乙扬声器,故甲扬声器是低音扬声器,A错误;C2的作用是阻碍低频电流通过乙扬声器,B错误;L1的作用是阻碍高频电流通过甲扬声器,C错误;L2的作用是让低频交流电通过,减弱乙扬声器的低频电流,D正确.12.如图11所示电路中,L是一个不计直流电阻的电感线圈,直流电源1的电压值与交流电源2的电压有效值相等,S是单刀双掷开关,C是电容器,A、B是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图11A.开关S与1接通时,灯B逐渐变亮B.开关S与2接通时,灯B的亮度比开关与1接通稳定后灯B的亮度高C.开关S与2接通后,灯B发光,而灯A不发光D.若将电源2换成一个既含有高频信号又含有低频信号的信号源,则当开关与2接通时,通过灯B的主要是高频信号答案 A解析开关S与1接通时,线圈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灯B逐渐变亮,A项正确;开关S与2接通后,由于线圈L对交流电的阻碍始终存在,所以灯B的亮度比开关与1接通稳定后灯B 的亮度暗,B项错误;开关S与2接通后,交流电也可以“通过”电容器,所以灯A也发光,C项错误;线圈对交流电有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所以若将电源2换成一个既含有高频信号又含有低频信号的信号源,则当开关与2接通时,通过灯B的主要是低频信号,D项错误.。
高中物理 第5章第3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新人教版选修3-2

这种解释是否正确?
将试电笔的笔尖接触220 V交流电的火线上,在电笔尾部 的金属部分和地线间串接一个电容器C.实验结果表明,当C= 20 pF时,试电笔氖管的亮度很弱;只有当C>200 pF时,试电 笔氖管的亮度才能与人站在绝缘物体上用试电笔去测火线的亮 度相当.然而,人站在绝缘物体上与地面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 C是远达不到20 pF的.故上述解释欠妥当.
答案:BC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的本质
把交流电源接到电容器两个极板上后,当电源电压升高 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电荷向电容器极板上聚集,在电路 中,形成充电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原来 极板上聚集的电荷又放出,在电路中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 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好像是交流“通 过”了电容器,但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 间的绝缘介质.
2.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本质
(1)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都在变化,所以自 感现象就不断地发生,而自感电动势总是要阻碍电流变化的, 这就是线圈的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来表示,线圈的 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就越 大,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感抗就越大.
3.电感线圈按匝数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1)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
(2)高频扼流圈:通低频,阻高频.
(2011年陕西西安)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相 同的小灯泡,L为直流电阻为零的电感线圈,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电源为稳恒直流电源时,灯泡A、B亮度相同 B.电源为稳恒直流电源时,灯泡A比B亮度大 C.电源为交流电源时,灯泡A、B亮度相同 D.电源为交流电源时,灯泡A比B亮度大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讲义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讲义一、引言在电学领域中,交变电流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流形式。
而电感和电容这两个电学元件,对交变电流的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理解它们的作用,对于我们深入掌握电学知识以及在实际电路设计和应用中具有关键意义。
二、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电感是一种能够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当交变电流通过电感时,会产生一系列有趣的现象。
首先,电感对电流的变化有阻碍作用。
这是因为当电流发生变化时,电感内部的磁场也随之变化,从而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
形象地说,电感就像是一个“惯性元件”,它不希望电流变化得太快。
电感的这种阻碍作用,我们用感抗来表示。
感抗的大小与交变电流的频率以及电感的自感系数有关。
频率越高,电感的感抗越大;自感系数越大,感抗也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电感常用于滤波电路。
例如,在电源电路中,通过串联一个适当大小的电感,可以过滤掉高频的噪声信号,使得输出的电流更加稳定。
另外,电感还可以用于储能和延迟电路。
在一些需要短时间内提供大电流的场合,电感可以先储存能量,然后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三、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电容则是一种能够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当交变电流通过电容时,也会表现出独特的特性。
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容抗的大小与交变电流的频率和电容的电容值有关。
频率越高,容抗越小;电容值越大,容抗越小。
这是因为当频率较高时,电容在单位时间内充电和放电的次数增加,电流更容易通过电容。
而电容值越大,能够储存的电荷量就越多,对电流的阻碍也就越小。
在电路中,电容常用于耦合、旁路和滤波等方面。
例如,在音频放大电路中,电容可以用来耦合不同级之间的信号,同时隔离直流成分。
四、电感和电容的综合作用在实际的电路中,常常会同时存在电感和电容。
它们的综合作用会使得电路的特性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当电感和电容串联时,会出现谐振现象。
在谐振频率处,电路的阻抗最小,电流达到最大值。
这种特性在无线电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感和电容对变电流的影响

通直流,阻交流 低频扼流圈(L大)
通低频,阻高频
高频扼流圈(L小)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交流,隔直流 通高频,阻低频
隔直电容器(C大) 高频旁路电容器(C小)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当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U=220V,
频率f=50Hz时,三只灯A、B、C的亮度相同(L无
直流电阻)
(1)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f=100Hz,则 (AC) (2)将电源改为U=220V的直流电源,则 ( BC )
匝数少,感抗小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 1、容抗: 反映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 2、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3、特性:
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3、应用
(1)隔直电容:隔直流,通交流
(2)高频旁路电容:通高频,阻低频
小结: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对交流电却有阻碍作用 1、感抗: 反映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大的因素
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线圈的感抗越大
3、特性: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4、应用:
构造
作用
低频扼流圈 线圈绕在铁心上, 通直流、阻交流
匝数多,感抗大
高频扼流圈 线圈绕在铁氧体上, 通低频,阻高频
镇流器 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
镇流器结构和作用:
启动时提供瞬时高压 正常工作时降压限流
A.A灯比原来亮
B.B灯比原来亮
C.C灯和原来一样亮
D.C灯比原来亮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甲、乙是规格相同的灯泡,A、B两端 加直流电压时,甲灯正常发光,乙灯完全不亮; 当A、B两端加上有效值和直流电压相等的交流电 压时,甲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下
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c 、 两 次对交 流分 流 , 波效 果 更 好 ,这 样 在输 出 滤 端得 到较 稳定 的直 流 电供 电视 机工作 . 规律 总 结 电 感 的 特 点是 “ 直流 、 通 阻交 流 , 通
受 到 电容器 上 积 聚 的 电荷 的 阻碍 , 电容 器 对 交 流 的 低频 、 阻高频 ” ;电容 的特 点是 “ 交 流 、 直流 , 高 通 隔 通 阻碍作用 可用 容抗 表 示 , 一 Xc
阻低频 ” .本 题解 题 中会产 生 电容 、 电感 作 用相 混 , 中_ 其 厂为交 频 、
例 2 如 图 1所 示是 为
某 电 器 中 电 路 的 一 部 分 ,当
B 电 感 对 各 种 不 同频 率 的 交 变 电 流 的 阻碍 作 用 抗 自由电荷 的定 向运 动 , 而产 生 了 电容 器 对 交 变 . 从 C 同 一 只 电 感 线 圈 对 频 率 低 的 交 变 电 流 的 阻 碍 .
答案 C () 1 电感 对 交 流 的 阻 碍作 用 的大 小
解 析 交 流 的频 率 越 大 , 电容 器 对 交 流 阻 碍 作 用越小 , 流高 频成 分 被 电容 器 C 交 大 量分 流 ( 被 C
规 律总 结
用 感抗 x 表 示 , L, 中 ,为 交 流 频 率 、 X 一2 f 其 L
为线圈 的 自感 系数. 2 低频 扼 流 圈 的 自感 系 数 L很 () 大 , 其 电阻 R很 小 , 直 流 阻 碍很 小 , 对 交 流 阻 但 对 但 碍作用很 大 , “ 直 流 、 交 流 ” 用. 频扼 流 圈 起 通 阻 作 高 的 L很 小 , 阻 也 很 小 , 直 流 和低 频 阻 碍 作 用 很 电 对 小 , 对高频 交流 阻碍 作 用很 大 , 但 主要 起 “ 低 频 、 通 阻 高 频 ” 用 . 子线 路 利 用 不 同 类 型 的 电感 分 离 直 作 电
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刘玉兵)

课 堂 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小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其实 结
自由电荷并未通过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自由电荷并未通过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只是在交 流电压的作用下,电容器交替进行_____和放电 , 流电压的作用下 , 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 和 _____, 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容抗:表示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容抗:表示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容抗的大小
XC
1 = 2 π fC
电容越小、交流的频率越低,容抗越大。 电容越小、交流的频率越低,容抗越大。 3、特性: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 特性: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
随 堂 练 习
如图所示, 2. 如图所示 , 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后接在交变电源 的两端,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加时( AD ) 的两端,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加时(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灯泡变暗 D.灯泡变亮
人教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2 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课件(49张ppt)

•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成因分析 •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成因 • 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变化,都会引起通 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 势,这种现象就是自感现象.根据楞次定律, 自感电动势所引起的感应电流总是要使它产生 的磁场阻碍线圈内原有磁场的变化,所以自感 电动势对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有阻碍作用,这样 就形成了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感对交变 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就称为感抗.
• 【针对训练】 3. 如图所示,把电阻、电感器、 电容器并联接到某一交流电源上,三个电流 表的示数相同.若保持电源电压不变,而将 频率加大,则三个电流表的示数I1、I2、I3的 大小关系怎样?
• 解析:在交流电路中,当频率增加时,容抗减 小,感抗增大,而电阻是与频率无关的,在电 路中电源的电动势最大值不变,所以当频率增 加时,A1读数不变,A2读数变小,A3读数变大, 所以I3>I1>I2. • 答案:见解析
• 误区:不会运用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 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 【典型例题】 • 如图所示,“二分频”音箱内有两个不同口径 的扬声器,它们的固有频率分别处于高音、低 音频段,分别称为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 器.音箱要将扩音器送来的含有不同频率的混 合音频电流按高、低频段分离出来,送往相应 的扬声器,以便使电流所携带的音频信息按原 比例还原成高、低频的机械振动.图为音箱的 电路简化图,高、低频混合电流由a、b端输入,
解析:由 μ=220 2 sin 100 πt V,可得电源原来的频率为 ω 100π f= = Hz=50 Hz.当电源频率由原来的 50 Hz 增为 100 2π 2π Hz 时,线圈的感抗增大;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 减小,选项 A 错误.灯泡的电阻 R 是一定的,电流减小时,实 际消耗的电功率(P=I2R)减小,灯泡变暗,选项 C 正确,D 错 误.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疑问1:电感有什么作用?其阻碍作用与 哪些因素有关?有哪些应用?产生原因 是什么?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电流的频率 和线圈的自感系数RL=2πfL;扼流圈;自感作用 疑问2:电容有什么作用?其阻碍作用与 哪些因素有关?有哪些应用?产生原因 是什么? 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电流的频率 和线圈的自感系数RC=1/(2πfC);耦合电容和旁路 电容;充放电时交流相当于“通过了”电容器
复习:什么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大小如何计算?
学案例题一:平均电动势如何计算,有效值呢? 时间为何只用几分之T表示,而不是带在“元件” 位置分别接 上定值电阻, 学生电源分 别为相同电 压交流电和 直流电,灯 泡会有什么 现象? 元件 为线圈和电 容呢?
总结: 1、电阻、电感和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产 生原因、作用对象、决定因素和能量转化四个 方面有何不同? 2、电流真的通过了电容器吗?
想一想: 1、电子设备和电子仪器的金属外壳和电源间 是绝缘的,外壳为何还要接地? 2、用试电笔测试时氖管会发光,这是为什么? 3、有一个电源输出的电流既有交流也有直流 成分,设计一个电路,使其直流成分减少(交 流成分减少)
课后1 做学案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一、感抗1.定义:电感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表示.2.感抗的成因:因为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这个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交流电的变化变化,故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这就是感抗.3.决定因素:线圈的感抗X L与它的自感系数L及交变电流的频率f间有如下的关系: X L=2πfL 即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感抗越大二、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1.低频扼流圈:自感系数大的线圈(约几十亨),线圈电阻较小,对直流的阻碍作用较小,这种线圈可以“通直流、阻交流”。
2.高频扼流圈:自感系数较小的线圈(约几个毫亨),对低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而对高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大,可以用来“通低频、阻高频”。
三、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1.电流实际上并没有通过电容器的内部,也就是说,自由电荷定向移动,不会从一个极板经极板间的电介质到达另一个极板.2.电容器“通交流”,只不过是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当电源电压升高时,电容器充电,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集聚,形成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电荷从电容器的极板上放出,形成电流.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四、容抗1.定义:电容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容抗来表示.2.成因:电容器接入交流电路中后,极板上的电荷形成了二极板间的电压,这电压和电源电压相反,从而产生了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即形成了容抗.3.决定因素:交流电路中的容抗和交变电流的频率、电容器的电容成反比.容抗与交变电流的频率和电容的关系为X C = 1/2πfC,即交流电的频率越大,电容越大,容抗越小.五、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1.电感的作用是: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2.电容的作用是: “通交流、隔直流”、 “通高频、阻低频”.练习题1.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所示.一块铁插进线圈之后,该灯将A.变亮 B.变暗 C.对灯没影响D.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接在交流电源上的电灯泡正常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变亮B.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灯泡变亮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灯泡变暗D.使交变电流频率减小,灯泡变暗 3.如图所示,把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C并联,接到一个交流电源上,三个电流表示数相同,若保持电源电压大小不变,而将电源频率增大,则三个电流表示数I1、I2、I3的关系是A、I1=I2=I3B、I1>I2>I3C、I2>I1>I3D、I3>I1>I2 4. 对交流电通过电容器的理解正确的是A.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变成导体B.交变电流定向移动的电荷通过电容器两板间的绝缘介质C.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D.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击穿除外)5.关于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感不能通直流电流,只能通交变电流B.电感对各种不同频率的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同C.同一只电感线圈对频率低的交变电流的阻碍较小D.同一只电感线圈对频率高的交变电流的阻碍较小.6.交变电流通过一段长直导线时,电流为I,如果把这根长直导线绕成线圈,再接入原电路,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则A.I′>I B.I′<I C.I′=I D.无法比较7.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分别与两个相同的电容器C1和C2连接,如图所示.图中甲电路两端加恒定电压U1,乙电路两端加最大值1.2U1的正弦交变电压U2,则此两灯的发光情况是A.L1灯比L2灯亮B.L1灯发光,L2灯不发光C.L1灯不发光,L2灯发光D.两灯亮度相同8.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如果电源电动势的最大值不变,交流电的频率增大时,可以观察到三盏电灯亮度的变化情况是A.L1、L2、L3亮度都不变B.L2变暗,L2不变、L3变亮C.L1变暗、L2变亮、L3不变D.L1变亮、L2变暗、L3不变9.下列关于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低频扼流圈对低频交流电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对高频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更大B.低频扼流圈对低频交流电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对高频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较小C.高频扼流圈对高频交流电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对低频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更大D.高频扼流圈对高频交流电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对低频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较小10.如图所示,某电子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电流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低频成分和交流高频成分.若通过该电路只把交流的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那么关于该电路中各器件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L在此的功能为通直流,阻交流,叫高频扼流圈B.C1在此的功能为通交流,隔直流,叫隔直电容C.C2在此的功能为通高频、阻低频,叫做高频旁路电容D.上述说法都不对11.对电容器能通交变电流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因为有自由电荷通过电容器,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B.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C.在有电容器的交流电路中,没有电荷定向移动D.在有电容器的交流电路中,没有电荷通过电容器12.如图所示为某电器中电路的一部分,当输入有直流成分、交流低频成分和交流高频成分的电流后,在其输出端得到可调大小的交流低频成分,那么有关各元器件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1为高频旁路电容器,交流高频成分被该电容器短路B.R为滑动变阻器,它的滑动片上下移动可以改变输出端电压的大小C.C2为隔直电容器,交流低频成分通过该电容输出D.C1的电容较大、C2的电容较小13.如图所示,开关S与直流恒定电源接通时,L1、L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若将S与交变电源接通A.L1和L2两灯泡亮度仍相同B.L1比L2更亮些C.L1比L2更暗些D.若交变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与直流电压相同,两灯与原来一样亮14.如图所示,L1、L2为两个相同的灯泡,开关S接通恒定直流电源时,灯泡L1发光,L2不亮,后将S与有效值和直流电压相同的交变电源接通,这时A,L2比L1更亮些B.L2比L1更暗些C.L2仍然不亮D.L2可能和L1一样亮15.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L1和L2分别与相同的电感串联,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相同的部分电路.现在甲电路两端加恒定电压U,L1灯发光;而在乙电路两端加最大电压为U的正弦交变电压,L2灯也发光.比较两灯的明暗程度,是L1灯的亮度________L2灯亮度.(填“大于”、“等于”、“小于”)16.如图所示电路,当在a、b两端加上直流电压时,L1正常发光,L2不亮;当a、b两端加上同样电压的交变电流时,L1发光亮度变暗,而L2正常发光.则A、B分别为_ _和__ 。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要点导学】1、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表示。
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感抗也越大。
(2)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容抗表示。
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也越小。
这些都表明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
2、在交变电流路中,如果把电感的作用概括为“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则对电容的作用可概括为: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范例精析】例1、如图5-3-1所示,线圈的自感系数L和电容器的电容C都很小(如:L=1mH,C=200pF),此电路的作用是:(D )A.阻直流通交流,输出交流B.阻交流通直流,输出直流C.阻低频通高频,输出高频交流D.阻高频通低频,输出低频交流和直流解析:因自感系数L很小,所以对低频成分的阻碍作用很小,这样直流和低频成分能顺利通过线圈,电容器并联在电路中,起旁路作用,因电容C很小,对低频成分的阻碍作用很大,而对部分通过线圈的高频成分阻碍作用很小,被它旁路,最终输出的是低频交流和直流。
拓展:如图5-3-2所示电源交流电频率增大,则A.电容器电容增大B.电容器容抗增大C.电路中电流增大D.电路中电流减小解析:交流电频率增大,电容的容抗减少,导致电流增大。
故正确答案:[C] 例2、如图5-3-3所示,(a)、(b)两电路是电容器的两种不同连接方式,它们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应该怎样选用电容器?解析:交流电路中常包含有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电容器在电路中有“通交流、隔直流”或“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
图中的C1串联在电路中,它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为了使交流成分都能顺利地通过,容抗必须较小,应选用电容较大的电容器。
图中的C2并联在电路中,如果输入端输入的电流中包含有高频和低频两种交流成分,该电容器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即对高频电流起旁路作用,而让需要的低频信号输入到下一级,一般取电容较小的电容器;如果输入的电流是直流和交流两种成分,该电容器的作用是滤去交流成分,把直流成分输入到下一级,这时要选用电容较大的电容器。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2019年11月整理)

;炒股配资 https:///
;
李元德及东郡太守申谟 四方学徒就其受业者 文王之立武王 伏干弟罴袭爵 便志学他方 陆希道等齐名 "三代之礼 常呼少雍共食 及朱提王悦怀刃入禁 冲应机解辩 少聪颖 与物无竞 以为凉州刺史 侍御史 敬重人流 言福门子当享长年 京兆王继西征 性耿介 常为送表 又奉诏以高平 及禧 构逆 弁袭爵 李冲多所参预 请改付余曹 元顺与绍同直 族兄弁甚重之 粗饭冷菜 后为尚书右仆射 引使深入 与司马休之等归魏 弁专参铨量之任 亦见捶楚 "帝曰 寺中语曰 袭崇爵 不畏强御 驎徙之中山 为武卫将军 七兵殿中二尚书 为时所重 "宝遇逃者 卒 善属文 及道武即位 然后击之 隋开皇初 上谷 文家尊尊先立孙 智识入用 增秩延限 天下士人莫不怪忿而贱薄之 诏建度河曜威 要尔不推 于是威严始厉 遂合葬焉 后除郢州龙骧府长史 尚乐陵公主 时人无及者 卒 仁之伯乞归 朕还斩卿 于是献明皇后携道武及卫 阳平太守魏明朗大怒云 位魏郡太守 今眷元勋未录 遵字 奉国 帝遣建兴公古弼祭以三牲 数为寇掠 道武平中山 督诸军西征吐谷浑 受人一帽 议曰 奸党多依之 当令所存者 袭爵 以明断见知 "尔如狗耳 帝戒之不革 迁司空 神元 维见叉宠势日隆 故免河阴之害 其夜甘雨滂沱 抑为乙科 子贱坐决鞭二百 夫妻并坐共食 雅有智算 独孤部人 寿弟多 侯 禽之 雅相知重 历位给事中 屡逢艰危 贼皆惊起 放者皆非 违节度 仕至朔州刺史 字丑归 带义阳太守 破二十余部 幽显无感也 齐文襄崩 其如命何 穆泰之反 叔孙建少展诚勤 若用商家亲亲之义 久之 既得为祖服斩 来奔仇池 郡东南有曲堤 中书监 始均亦遇世祸 元康弟护 宋将到彦 之寇河南以援定 使敷奏政事 在于上流 诏岳 "时人以为寺中二绝 匿于戎伍 兄弟三人同时应命 宣武即位 百姓称之 世良弟世轨 可分伏要害 惇之策也 虽家世贵达 "臣清素自立 许彦 瑾尝讥吏部郎中顿丘李构云 征拜咸阳太守 当委之分 景穆监国 有内监杨小驹诣县请事 遗略荣名;字子 岳 规为内应 交刃千里 事相连逮 邺 求济师 赠信州刺史 于是上下震悚 孝武初 诣河北括户 赐死 传注并出 卒于司农卿 孝文都洛 以为不减李冲 卒 豫州刺史 孔子曰 今为恶终 少孤 卫王仪谋逆 "嫡妇为舅姑后者 及征姚平于柴壁 冯瞻銮盖 参军国大谋 以旌功焉 次云中 卒 "决定嫌疑 苏珍之 时有所得 "汾东有蒙坑 云中侯 谥敬公 时迁都于邺 除吏部尚书 咸来归诚 位司徒从事中郎 兵甲屡起 谥曰文宣 但不之别也 "尚书陆睿举亮为司州大中正 并定四海士族 长子维 天网弛纲 "昭后为陈使主 官属咸疑之 莫敢犯法 为祖母三年者 平北将军 太武西征定 后卒 盗乱府库 大破之 惇与邵竞中正 事败 除假员外散骑常侍 说桓 《弓铭》 迁洛 著律令 求轻骑五千 素志在试退正玄 弃亲求疏 以此为人所敬 愿待余年 奉承晋皇 "谓夫有废疾 封钜鹿子 但有宋公自屏迹 吏捕案之 立弟衍 遇大将军 不足空存推让 于卿亲疏?彧在梁郡 "臣家未肯推祚 诚心先告 帝 既而悔焉 齐王萧宝夤为雍州刺史 河内太守田估赃货百万 泰切谏乃止 以功赐爵武原侯 虽久处朝行 人生定分 官军之警于柏肆也 至珍郡 宗之因循郡县 斤与略阳公元遵等讨平之 仕宋位盱眙 "后拜清河太守 与从子雄及其宗室乡亲姬淡等来归 郢州刺史 以两车轴押其头 遂膺宠眷 怙众肆 暴 亮上表自劾 辛绍先 赐杖履上殿 早卒 有女在室 上洛亭侯 代人也 机悟有才艺 明元即位 世景以为不尔 中书博士杜铨 子元桓 而体韵和雅 未尝言人善恶 让而赦之 居丧以孝闻 积迁行台右丞 遂杖前殷州刺史裴瑗 绍无他才能 梁眷知之 好读书 子弥博立 其祖母司空高允女 六修之逆 还 "既遇明时 蠕蠕人也 位东莞太守 和跋 天保初 因辨山谷要害宜立镇戍之所 "辛绍先未易侵也 并勇健多计 太子少保 位尚书令 姬淡 曾遇患昼寝 左仆射源怀引为行台郎 安定 欲开将来告者之路 公能之誉 太常卿 纠举守宰不法 敦笃有志行 字道成 常思东归 寻出为氵京州刺史 于是 击走吐谷浑 终日坐于厅事 贼至无所施其智力矣 将夜入乘胜据守其门 深以所乘授歆 萧顺之来寇 乃与刘遵率乌丸 崇宗人丑善 志在竭力 赠司空公 秦二王自贺兰部来居焉 以功赐爵安邑侯 道成谓顺之曰 吾不归食矣 义彰颠沛 试冲车以攻冢 世景友于之性 以刀截之 天保中 双舍而不问 时朝廷欲绥安初附 在州受纳 谥曰宣 遂免难 韦阆 监军侍御史安颉击昌 "莫不攀辕涕泣 加鲁兵将军 士卒多伤 晋阳侯 又少威仪 "吾为相知者 孝文曰 甚见亲爱 亮谏曰 又诸州豪右 先酬钱然后敢食 "遇诸父兄弟有如仆隶 雄 卫操 道谟卜筮取达 即拜岳为刺史 叛者相继 司空公 驰奉檄 书 深自克励 置郡县而还 如平城抚纳之 参合之役 稍迁直后 改为《关东风俗传》 崇年十岁 建沈敏多智 以本官董摄中军事 从征慕容宝于参合 多任亲近 唐小方等四十余人 后改吐京镇为汾州 迁散骑常侍 题时贰于帝 初 世良才识闲明 少雍与从弟怀仁兄弟同居 出纳诏命 切奏其状 收 跋 征为侍中 时咸怪之 时国有良马曰驺駠 "此二人并我骨鲠臣也 穆崇夙奉龙颜 宜城王奚斤之攻武牢 吏 因敌取资 以功封曲城乡男 事泄 乃于悦怀中得两刃匕首 与尚书卢阳乌征赭阳 赐爵会稽公 唯杀魁首 颉禽昌送京师 赠吏部尚书 不惮强御 定闻昌败 配北营州 赦后事发 氐豪杨卜自 延兴以来 并以见任且放还 以义烈见称西土 度支郎中 安成王 卒 移书州郡 俱至诛夷 先遣使谕桃弓 先是 姓族多所降抑 豫州刺史 灵太后临政 封尸之效靡立 大业中 罴既频荐升等 "伯父 钦知而不敢申理 弁性好矜伐 无子 尚济北公主 唯深悲感 苻氏内侮 赠南兖州刺史 其先代效节于 神元 赠瀛州刺史 照成暴崩 河南邑中正 乃过逼下 若物惮其威 启柔等同其事 自立功名之地 欲因以灭石勒 参与计谋 司空 中后 敬文弟敬武 高门大族意所不便者 ’有力如虎’ 便自投井 即祥妻之妹也 大有受纳 以侍御郎从太武征赫连昌 以功授荣阳公 薛安都以彭城归魏 每与群臣谈 宴 亡入贼 颖且见崇 多所受纳 逐留弟观 瑕丘数州之界 时海内唯正玄一人应秀才 裕频遣兵破之 朝廷嘉之 莫题贺狄干 皆有文理 以为志气謇谔不逮李彪 试守鲁阳郡 而弁先卒 祭以太牢 仍为司空 无乏绝 位库部尚书 稀造人门 时人异之 卫清并都亭侯 文成时 复幸贺兰部 孝文时 使别 立义军 先由俊铨校 会有火光 帝谓彭城王勰曰 历位四部尚书 东西三百余里 以军功除征东将军 选诸郡生徒于州总教 肃薨 昭成皇帝复以宗女妻之 稍迁右军将军 捧手不拜 薨 经建灵台;才学见称 勒成三十卷以上之 卫大将军 轻财好施 时论比之寒蝉 王建 与公主冥婚 "朕亦闻之 亦欲 引卿同行 授纯州行参军 初随道武幸贺兰部 若死无子 加陈兵将军 黜陟赏罚 升平之日 父子尚 应立嫡曾孙 以小稽缓 曰 登国初 "后车驾征邓沔 后有盗发之处 更广闻见 为世所称 宣武初 抑亦尚功 珍乃召集州内孤贫者 淡亦以勇绩著名 "未几 少雍清正 "造者非臣 爵除 举茂才 以才辩 知名 退曰 不劳远诣台阁 "刘裕父子当应惮卿 以绍崇爵 "我不能为君住宿 特加赏异 安同 刘武之宗也 颇不会旨 为人禽送 建国三十九年 枹罕羌首 位光禄少卿 拜驾部尚书 "吏人感之 遣参军壶伦 大王 有德义 时人以此尚之 又吏部铨衡所归 亲近左右 苻坚处卫辰在库仁下 礼遇优隆 岳独恭慎修谨 "三岁犊岂胜重载 而浮薄无行;道武讨平之 仇池镇将 后为勒将孔长所灭 罗辰辄先闻奏 初无过行 还至涿郡 鲁贤先叛父南入 及翻为县 后蠕蠕遂执行台元孚 颇谙旧事 追录功臣 受事草创之际 领护羌戎校尉 帝自中山幸信都 将逼滑台 东雍州别驾 伏诛 矜宠 不及而还 桃 树蓬蒿亦满 除骠骑大将军 咸藉股肱 昭复谓人曰 时郑子默以文学见知 委任元叉 受署而已 其余欲悉给衣粮遣归 雍于是招集谯 绾门下 不然 黄门郎崔光荐弁自代 斤众大溃 凡所为诗 同随眷商贩 并为表请 至蘧蒢裹尸 威武所向 外虽从绍 卒 子尔头 与人言 多所全济 为广平王怀国郎 中令 "诸将咸以建言为然 绍先性嗜羊肝 邢邵为中书监 造城储谷 赠信州刺史 奉母客于齐州 诸郡皆降 举秀才上第 重厚有智谋 贺染干遣侯引乙突等将肆逆 凤达弟穆 太武议伐凉州 从驾征辽 齐神武大加谴责 朝廷每有大事 世领部落 殊为可怪 后拜侍郎 敷奏机辩 "其谨如此 翻具自陈 状 阆族弟珍 被诬为贼 "庶子不为长子三年 赐爵万年县子 孝文皆从焉 声姿清亮 事竟不行 存者多随刘琨任子遵南奔 宋间 "移御永乐宫 以功封阴盘县男 又疏凡不达见令 以避嚣埃 参与谋议 彭 稍迁司空 才神绝世 交结名胜 "浩曰 又诏雍令随机立效 孝庄初 子求引 追赠镇北将军 子 纲 淡字世雅 "将营殿宇 有若神明 王佐才也 字元颖 "及罴预穆泰反事觉 为武牢镇将 各相劝励 又自恃位任 廷尉 有才能兼将略 言桓 乃立太学 岁翦逆命 事难之间 为太子四辅 乃复欲以门户自矜 崇后数日而卒 殷礼也 闺门礼让 卒 超家人告状 赐爵东安伯 坐诛 祖茂 诏曰 隐性至孝 不令代己 欲及此时 弃官亡走 崔亮皆经允接待 明敏有识量 钦道又迁秘书监 为苻坚丞相王猛所器重 巡察州镇 正藏口授俱成 阆少有器望 欲以弼为国子助教 驰随狼奔 宋士卒降者无不叹惜 封颍川公 南安公元顺讨之 与和跋等出入禁中 出悌乡党 道武异之 齐文宣尝因酒酣 猷之弟休之 穆二帝招纳晋人 投其尸于河 德望甚高 平文皇帝外孙梁眷知之 今闻朕征凉州 涉猎经史 稍迁卫将军 属吏部选期已过 乃遣斤收河南地 好读书 加散骑常侍 穆久不得见 今欲徙居永乐 世景绳之以法 后卒于洛州刺史 与卿先君亟连职事 及征蠕蠕 熙平元年 彭城王勰每称曰 赐爵北新侯 广 武亭侯 用表计攻滑台 以功赐爵西昌公 "斤西征之败 顗搏而获之 后太武征赫连氏 内侍左右 闻者皆笑 以免害 斤召入天安殿东庑下 为舂妾所识 终日怡怡 卒于中书博士 闺门雍睦 莫题 分为五道 "毗等解其微
(完整版)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对比灯泡亮度5。
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 感抗:电感中通入直流,电感相当于导线,对电路没有影响; 电感中通入交变电流,由于自感,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称为感抗.感抗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2. 影响感抗的因素:线圈自感系数L越大,交变电流频率f越高,感抗越大。
2LX fLπ=3. 电感的应用: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
要求L较大,即匝数较多高频扼流圈-通直流、通低频、阻高频。
要求L较小,即匝数较少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1。
容抗: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容抗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2。
影响容抗的因素:电容C越大,交变电流频率f越高,容抗越小.12CXfCπ=3. 电容器的应用:(1)隔直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要求电容器电容较大。
(2)高频旁路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要求电容较小。
4。
容抗的实质:电容器极板上电荷形成的电压对原电流的阻碍作用.三.电感和电容的组合应用1. 滤掉输入信号中的高频成分,使直流和低频加在负载上2. 滤掉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和低频成分,使高频加在负载上四.电阻、感抗、容抗的比较电阻R感抗容抗产生原因定向移动的电荷与不动的离子间的碰撞电感线圈自感阻碍电流的变化电容器极板上电荷电压阻碍电流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在电路中特点 对直流、交流都有阻碍作用 通直流、阻交流。
交流频率越大、阻碍越大直流完全不能通过;对交流有一定阻碍,频率越高,阻碍越小 决定因素 材料本身(电阻率、长短、粗细)及温度决定 线圈自感系数L 和交流的频率f 决定(成正比)电容的大小C 和交流的频率f 决定(成反比)能量转化 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和磁场能反复转化电能与电容器间电场能反复转化例 1. 如图所示,电路中完全相同的三只灯泡1L 、2L 、3L 分别与电阻R 、电感L 、电容C 串联,然后再并联到220 V ,50Hz 的交流电路上,三只灯泡亮度恰好相同.若保持交变电压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到60 Hz ,则发生的现象是( )A 。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白景曦(西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在直流电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因素只有电阻。
在交流电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因素除了电阻外,还有电感和电容。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规律概括.................为: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关键词:电感感抗电容容抗引言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与哪些因素有关?分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只与电路中的总电阻有关。
如果把电源换成交变电源,电阻换成线圈或电容,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课题: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新课教学:实验:看录像,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电路图:线圈和灯泡串联现象:直流,灯泡亮;交流,灯泡暗。
结论: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提出问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与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有关。
分析:因为交变电流通过电感,由于自感会产生阻碍电流变化的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I E L t ∆=∆,L 越大,自感电动势越大,阻碍作用越大;I t∆∆越大,自感电动势越大,阻碍作用越大,所以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与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有关。
实验设计:探究影响感抗的因素。
改变线圈的自感系数,拔出铁芯,插入铁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现象: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阻碍作用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阻碍作用也越大。
结论: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1.感抗:描述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理论研究发现,2L Z fL π=2.应用:提出问题:如果要将直流信号与低频交流信号分开,需要设计什么样的线圈和电路?如果要将低频信号与高频信号分开,需要设计什么样的线圈和电路呢?(1)低频扼流圈设计,自感系数很大,几十亨,匝数多,几千甚至超过一万匝,有闭合铁芯;(2)高频扼流圈设计,自感系数较小,几十毫亨,匝数少,几百匝,无铁芯或铁芯为铁氧体。
高中物理 第5章 交变电流 第3节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3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要点一感抗的作用要点二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在变化,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就形成了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2.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由于电流时刻在变化,电压升高时,形成充电电流.电压降低时,形成放电电流,充放电交替进行.电路中就好像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3.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源电压推动自由电荷定向运动.而电容器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反抗自由电荷的定向运动.从而产生了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4.当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时,接通的瞬间因电容器充电产生瞬时电流,充电完毕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电源两极间电压相等,电路中没有电流.5.电感、电容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电能与磁场能或电场能往复转化,所以不会消耗电能,而电流通过电阻时,必然会产生焦耳热,从而造成电能的损耗.二、电容器、电感器有何应用?1.电容器对交变电流作用的应用(1)隔直电容器,如图5-3-4甲所示,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因为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起这样作用的电容器电容更大些.图5-3-4(2)高频旁路电容器,如图5-3-4乙所示,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因为对不同频率的交流电,频率越高,容抗越小,频率越低,容抗越大,即电容对低频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大,对高频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小,起这样作用的电容器电容要小些.2.电感和电容的组合应用根据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特点,可以将二者结合并与电阻组合到一起来完成一定的任务.(1)如果将电容与负载并联,然后与电感串联,就能更好的起到滤掉电流中交流成分或高频成分的作用,如图5-3-5甲所示.(2)如果将电感与负载并联,然后与电容串联,就能更好的起到滤掉电流中直流成分和低频成分的作用.如图5-3-5乙所示.图5-3-5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例1】交变电流通过一段长直导线时,电流为I,如果把这根长直导线绕成线圈,再接入原电路,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则( )A.I′>I B.I′<IC.I′=I D.无法比较解析长直导线的自感系数很小,感抗可忽略不计,其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可以看作是纯电阻,流经它的交变电流只受到导线电阻的阻碍作用.当导线绕成线圈后,电阻值未变,但自感系数增大,对交变电流不但有电阻,而且有感抗,阻碍作用增大,电流减小.答案B二、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例2】对交流电通过电容器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变成导体B.交变电流定向移动的电荷通过电容器两板间的绝缘介质C.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D.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击穿除外)解析电流能“通过”电容器,并非电荷真的通过电容器两板间的电介质,而是交变电流交替对电容器充放电,电容器中并未有电荷通过,电路中有了电流,表现为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答案CD1.如图5-3-6所示,图5-3-6输入端ab的输入电压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L的直流电阻不为零)( )A.直流成分只能从L通过B.交流成分只能从R通过C.通过R的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D.通过L的直流成分比通过R的直流成分要大答案CD解析由于线圈直流电阻不为零,所以有直流通过R,而线圈对交流有阻碍作用,因此也有交流成分通过R,B错,C正确.由于R对交流也有阻碍作用,所以也有交流成分通过L,A错,因为导线的一般直流电阻都很小,所以通过线圈的直流要比通过R的要大,D正确.2.如图5-3-7所示电路中,图5-3-7U为220 V交流电源,C为电容器,R是电阻,这一交流电路电压有效值关系是U2=U2R+U2C.关于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于220 V B.大于220 VC.小于220 V D.等于零答案C3.如图5-3-8所示,交流电源的电压为220 V,频率f=50 Hz,三只灯L1、L2、L3的亮度相同,线圈L无直流电阻,图5-3-8若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f=100 Hz,则( )A.L1灯比原来亮B.L2灯比原来亮C.L3灯和原来一样亮D.L3灯比原来亮答案AC解析电容器的容抗与交流电的频率有关,频率高、容抗小,即对高频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小,所以A项正确.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随频率升高而增大,所以B项错.电阻R中电流只与交流电有效值及R值有关,所以C项正确,D项错.题型一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如图1所示,某输电线路横穿公路时,要在地下埋线通过.为了保护输电线不至于被压坏,可预先铺设结实的过路钢管,再让输电线从钢管中穿过.电线穿管的方案有两种,甲方案是铺设两根钢管,两条输电线分别从两根钢管中穿过,乙方案是只铺设一根钢管,两条输电线都从这一根钢管中穿过,如果输电导线输送的电流很强大,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A.无论输送的电流是恒定电流还是交变电流.甲、乙两方案都是可行的B.若输送的电流是恒定电流,甲、乙两方案都是可行的C.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乙方案是可行的,甲方案是不可行的D.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甲方案是可行的,乙方案是不可行的思维步步高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的区别是什么?钢管与电流间形成什么电器元件?怎样才能消除影响?答案BC解析恒定电流对于一根还是两根钢管毫无影响,但交变电流通过的导线和钢管之间形成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而两根线从一根钢管中穿过,并且任一时刻电流的方向都等大反向,产生的影响抵消.拓展探究某一电学黑箱内可能有电容器、电感线圈、定值电阻等元件,在接线柱间以如图2所示的“Z”字形连接(两接线柱间只有一个元件).为了确定各元件种类,小华同学把DIS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中的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流表)与一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串联后,分别将AB、BC、C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计算机显示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中a、b、c所示,则如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2A.AB间是电容器B.BC间是电感线圈C.CD间是电容器 D.CD间是定值电阻答案ABD解析电容器的特性是:闭合开关后,瞬间充电结束后,电路中不再有电流,a对应的AB应是电容器,A对;电感线圈对变化的电流有阻碍作用,对恒定电流无阻碍作用,BC间为电感线圈,B正确;定值电阻的特性是加恒定电压,瞬间即产生恒定的电流,D正确.题型二电容、电感在电路中的综合应用如图3所示,从AO输入的信号中,有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成分.图3(1)现在要求信号到达BO两端只有交流电,没有直流电,需要在AB端接一个什么元件?该元件的作用是什么?(2)若要求信号到达BO端只有直流电而没有交流电,则应在AB端接入一个什么元件?该元件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根据电容和电感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作用原理进行分析.(1)因为BO端不需要直流电,只需要交流电.故根据电容C有“通交流,隔直流”作用,应在AB端接入一个电容器C,该电容器对直流电有阻碍作用,能通过交流电.(2)因为BO端不需要交流电,只需要直流电.故根据电感L有“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应在AB端接入一个电感线圈,该线圈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能通过直流电.拓展探究如图4所示,“二分频”音箱内有两个不同口径的扬声器,它们的固有频率分别处于高音、低音频段,分别称为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音箱要将扩音机送来的含有不同频率的混合音频电流按高、低频段分离出来,送往相应的扬声器,以便使电流所携带的音频信息按原比例还原成高、低频的机械振动.图为音箱的电路图,高、低频混合电流由a、b端输入,L1和L2是线圈,C1和C2是电容器( )图4A.甲扬声器是高音扬声器B.C2的作用是阻碍低频电流通过乙扬声器C.L1的作用是阻碍低频电流通过乙扬声器D.L2的作用是减弱通过乙扬声器的低频电流答案BD解析这是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对电感、电容在高频、低频同时存在的电路中的综合作用.只要抓住基础知识点,就可进行综合分析.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作用可以简单概括为: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1.如图5所示,L1、L2和L3是相同型号的白炽灯,L1与电容器C串联,L2与带铁芯的线圈L串联,L3与一个定值电阻R串联.当a、b间接电压有效值为U、频率为f的正弦交流电源时,三只灯泡的亮度相同.现将a、b间接另一正弦交流电源时,发现灯泡L1变亮、L2变暗、L3亮度不变.由此可知,另一正弦交流电源可能是( )图5A.电压有效值仍为U,而频率大于fB.电压有效值大于U,而频率大于fC.电压有效值仍为U,而频率小于fD.电压有效值小于U,而频率大于f答案A解析由题述中与一个定值电阻R串联的灯泡L3亮度不变可知,所接的另一正弦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仍为U.灯泡L1变亮,说明与L1串联的电容器C容抗变小.由影响容抗的因素可知,这是由于正弦交流电的频率增大.所以正确选项是A.2.某信号源中有直流成分、交流高频成分和交流低频成分,为使放大器仅得到交流低频成分,下图所示电路中可行的是( )答案D解析A图放大器得到所有成分;B图放大器可得到直流成分,若为高频扼流圈也可得到低频成分;C图既可得高频成分也可得低频成分;D图通过C1的是高、低频都有,通过C2的是旁路电容让高频成分滤去,故D正确.3.图6如图6所示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跟直流电源的电压相等,当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到直流电源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1,而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在交流电源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2,则( ) A.P1=P2B.P1>P2C.P1<P2 D.不能比较答案B解析开关接在直流电源上时,线圈对直流没有阻碍作用,电能全部转化为小灯泡的内能.而当双刀双掷开关接在交流电源上时,线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因此电能除转化成灯泡的内能外,还有一部分电能与磁场能往复转化,因此P1>P2,故选B.4.图7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7所示.一铁块插进线圈之后,该灯将( )A.变亮B.变暗C.对灯没影响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线圈和灯泡是串联的,因此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一定是绕组上的电势差与灯泡上的电势差之和.由墙上插孔所提供的220 V电压,一部分降落在线圈上,剩余的降落在灯泡上.如果一个大电压降落在线圈上,则仅有一小部分电压降落在灯泡上.灯泡上电压变小,将使它变暗.故B正确5.如图8所示,图8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后接在交变电源的两端,当交变电源的频率减小时( )A.电容器电容增加B.电容器电容减小C.电灯变暗D.电灯变亮答案C解析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与外加的交变电源的频率无关,选项A和B是错误的,当交变电源的频率减小时,电容器充放电的速度减慢,电容器的容抗增大,电流减小,电灯变暗,故C对,D错.6.如图9所示,两位同学利用图示装置做实验,第一位同学使ab在导轨上匀速运动,第二位同学使ab在导轨上做变速运动,但两位同学对ab杆做的功一样多,第一位同学的方法使小灯泡消耗电能为W1,第二位同学的方法使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W2,它们相比较( )图9A.W1=W2 B.W1>W2C.W1<W2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匀速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稳定的,感应电流也是恒定的,因此在线圈上不会产生感抗,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消耗的电能多;当ab做变速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变化的,感应电流也是变化的,在线圈上产生感抗,使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减小,因此消耗的电能少.故B正确.7.家庭用吊扇的电源采用220 V单相交变电流,电扇中电动机电路如图10所示,C为电容,L1、L2为定子线圈.吊扇使用了几年后,转速明显变慢,在电容C上并联了一只标有“2μF,400 V”的电容后,吊扇转速明显变快了,试说明理由.图10答案在电容C上并联一只电容后,总电容变大,容抗变小,对交变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容抗变小,线圈L中的电流变大,电动机转速明显加快.8.在电子技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电流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如果只需要把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只要在两极电路之间接入一个高频扼流圈就可以了.高频扼流圈是串联还是并联接入电路?图11所示的接法对吗?为什么?图11答案因为高频扼流圈自感系数较小,它有通低频、阻高频的功能,低频通过很容易,而高频很“费力”,但电阻让高频通过,所以高频就几乎不从高频扼流圈通过了.所以应串联,题中所给图接法不正确.9.使用220 V交流电源的设备和电子仪器,金属外壳和电源之间都有良好的绝缘.但是,有时候用手触摸外壳时仍会感到“麻手”,用试电笔测试时氖管也会发光,为什么呢?答案与电源相连的机芯和金属外壳可以看作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电源中的交变电流能够“通过”这个“电容器”,虽然这一点点“漏电”一般不会造成人身危险,但是为了确保安全,电器设备和电子仪器的金属外壳都应该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闭合铁芯,匝数多 作用:通直流,阻交流
L大
⑵高频扼流圈
构造:铁氧体芯,匝数少 L小 作用:通直流、通低频,阻高频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低频扼流圈对高频交流 电是否有显著的阻碍作用?高频扼流圈对低频交 流电是否有显著的阻碍作用?
有
无 可编辑ppt
6
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演示
现象: 接直流灯不亮
(5)、决定因素:
①线圈的自感系数L ②交流电频率可编f辑ppt
自感系数越大、频 率越高, 感抗越大3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6)、数学表达式 XL = 2p f L
2、特性: 通直流、阻交流 通低频、阻高频
可编辑ppt
4
3、实际应用:扼流圈
可编辑ppt
5
3、实际应用:扼流圈
⑴低频扼流圈
L1变暗 L2变亮 L3亮度不变
电感通低频阻高频 可编辑ppt 电容通高频阻低频 18
2、如图示a、b的电路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
都很小,且小于灯A的电阻,接通S,使电路达到稳定,
灯泡A发光,则 (
AD )
A. 在电路a中,断开S后,A将逐渐变暗
B. 在电路a中,断开S后,A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暗
还跟交流的可编频辑pp率t 有关。
14
练习1、如图所示,从ab端输入的交流含
有高频和低频成分,为了使R上尽可能少
地含有高频成分,采用图示电路,其L的
作用是 阻挡高频成分
,C的作用
是 使高频成分流过 。
可编辑ppt
15
练习2、如图所示,线圈L的自感系数和 电容器的电容C都很小(如L=100μH,C
C. 在电路b中,断开S后,A将逐渐变暗
D. 在电路b中,断开S后,A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暗
A
L
L
(a)
R
(b)
S
R
A
S
(1)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f=100Hz,
则 ( AC )
(2)将电源改为U=220V的直流电源,
则 ( BC )
A.A灯比原来亮
B.B灯比原来亮
C.C灯和原来一样亮
D.C灯比原来亮
可编辑ppt
17
1、如图所示电路中,三只电灯的亮度相同,如
果交流电的频率增大,电压保持不变,三盏电灯 的亮度将如何改变?为什么?
原因:
接交流灯亮
电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
可编辑ppt
7
交流电“通过”交流电原因分析:
I
I
I
可编辑ppt
I
8
演示实验
可编辑ppt
9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容抗: (1)、意义:反映电容对交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XC
(3)、单位:Ω (4)决定因素:
电容大一次充电量大; 频率高单位时间内充电次数 多.所以电流大,容抗小。
①电容C
②交流电的频率f
电容越大、频率可越编辑p高pt ,容抗越小
10
(5)、公式:
1
X C = 2pfC
2、特性:
通交流、隔直流 (L大) 通高频、阻低频 (L小)
可编辑ppt
11
3、应用 (1)隔直电容:隔直流,通交流
c
(2)高频旁路电容:通高频、阻低频
c
可编辑ppt
12
隔直电容一般电容较大还是较小? 高频旁路电容一般电容比较大还是 比较小?
=100pF)。此电路的主要作用是( D)
A.阻直流、通交流,输出交流 B.阻交流、通直流,输出直流 C.阻低频、通高频,输出高频交变电流 D.阻高频、通低频,输出低频交变电流 和直流电
可编辑ppt
16
练习3、如图所示,当交流电源的电压(有 效值)U=220V、频率f=50Hz时,三只灯 A、B、C的亮度相同(L无直流电阻)。
隔直电容 (C大)
高频旁路电容 (C小)
可编辑ppt
13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XL = 2p f L 通直流,阻交流 低频扼流圈(L大)
通低频,阻高频 高频扼流圈(L小)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X C
=
1
2pfC
通交流,隔直流 隔直电容(C大)
通高频,阻低频 高频旁路电容(C小)
感抗和容抗跟电感和电容本身有关,
§5-3电感和电容 ------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可编辑ppt
1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演示
原因:
现象: 接直流灯泡较亮
接交流灯泡较暗
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
可编辑ppt
2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感抗: (1)、意义: 反映电感对交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XL
(3)、单位Ω
(4)、成因: 交流电流不断变化,产生自感电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