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管理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科学管理研究的内容
科学管理研究的内容1.引言1.1 概述科学管理研究是一门涉及组织与管理的学科,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和理论,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生产力和竞争力。
它关注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员工绩效以及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管理研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
科学管理研究致力于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流程和有效的指导原则,来提高组织的综合竞争力。
科学管理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探索和发现组织运作中的规律和规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它着重于数据分析和决策科学,并通过研究管理过程和方法,来改进工作流程和流程重组。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科学管理研究对于各类组织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组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和提升决策能力,从而增强组织竞争力。
未来,科学管理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它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新兴技术和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科学管理研究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总而言之,科学管理研究的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其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它是一门充满活力和前景广阔的学科,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引言:第一部分是引言,在引言中我们将对科学管理进行概述,介绍其定义、发展历程以及本文的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快速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正文: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分为两个小节:科学管理的定义和科学管理的发展历程。
在"2.1 科学管理的定义"这一小节中,我们将详细解释科学管理的概念和内涵,介绍其主要特点和原则。
在"2.2 科学管理的发展历程"这一小节中,我们将回顾科学管理的发展历史,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以及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
管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所谓管理学就是指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一、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一)一般性管理学主要是研究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和基础理论。
既然是一般原理,它适用于一切企业组织和事业单位,不管是工厂、学校、科研机构、政府、军队、社会团体、服务机构,它们为了实现本单位的既定目标,都需要完成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职能,协调各种关系。
在特殊性中孕育着共性,需要用管理学中共同普遍的原理和方法去指导。
(二)综合性鉴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方面的业务和知识,概括起来有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学、会计学、工艺学、教育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近二十门学科,因此可以说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它要在内容上和方法上综合利用上述多学科的成果,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充分地体现了该学科的综合性。
(三)模糊性鉴于管理工作本身既有科学性的一面,又有艺术性的一面,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复杂因素,使它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数学和自然科学,很难完全定量化,也难于在现实生活中找出绝对理想的最优管理方案,管理科学在整体上重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追求满意决策。
因此就某种程度上讲,它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这种提法并不是要贬低管理学研究的意义,而是要人们认识管理活动的特点,在学习管理理论的同时,更加重视管理的艺术性一面。
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创造适合自身组织的管理经验。
(四)实践性管理学是为管理者提供管理的有用理论、原则、方法的实用学科,只有把管理理论同管理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这门学科的作用。
如果把管理学仅仅停留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研究,就失去了学科本身的作用。
学习管理学应该全面结合国内外典型的案例分析,并且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验证是否真正掌握了管理学的本质和精髓。
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答: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是: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和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等。
1、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
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
他们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
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无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2、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例如成本、总收入和投资利润率等。
3、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
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为繁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获得结果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致使计算结果无法用于企业管理。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使数学模型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可能。
管理学第三章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
3.3 管理的基本方法
三、管理的经济方法 1、含义:是指依靠利益驱动,利用经济手
段,通过调节和影响被管理者物质需要 而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2、形式:价格、税收、信贷、利润、工资、 奖金与罚款。
3、经济方法的特点 利益驱动性。被管理者是在经济利益的
驱动下采取管理者所预期的行为的。
普遍性。 持久性。 思考:经济方法有何优劣?
2、法律方法的形式:国家的法律、法规, 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司法和仲裁。
3、法律方法的特点: 高度强制性。
规范性。属于“法治”,而非“人治”, 限制了人的主观随意性。
缺乏灵活性和弹性。
4、法律方法的优劣 (1)优势:法律方法的运用 , 其实质是通过上
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来影响和改变社 会活动。它能够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 , 调节管 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 将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 制度化轨道。
3.1 管理原理的特征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1、客观性。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及客观规
律的表述。 2、概括性。 3、稳定性。 4、系统性。
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1、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 学性,避免盲目性。
2、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 律。
3、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 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 四、效益原理
• 1、效果、效率与效益
• 效果:指由投入经过转化而产出的成果,其中 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五无效益的。
• 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 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
• 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2、效益的评价 ① 评价主体 ② 评价标准和方法
现代管理科学
现代管理科学一、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1)科学性:现代管理科学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强调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
(2)系统性:现代管理科学认为管理是一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3)动态性:现代管理科学关注环境变化对组织的影响,强调灵活应对和持续改进。
二、现代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泰勒提出,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组织效益最大化。
2.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关注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认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
3. 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一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 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方法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强调灵活应对和持续改进。
三、现代管理科学的应用实践1. 企业管理现代管理科学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政府管理现代管理科学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政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3. 非营利组织管理现代管理科学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志愿者管理、筹款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组织效率和影响力。
现代管理科学在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以及应用实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实现组织目标。
四、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1. 数据驱动的决策2. 绿色管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管理强调在组织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管理科学研究模型与方法
管理科学研究模型与方法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致力于研究如何高效地组织和管理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而管理科学研究模型与方法则是管理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它为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本文将探讨管理科学研究模型与方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应用领域。
一、管理科学研究模型的基本概念1.1 管理科学研究模型的定义管理科学研究模型是指在研究管理问题时,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于管理问题的抽象描述和表达。
它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建模,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管理问题。
1.2 管理科学研究模型的特点管理科学研究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抽象性:管理科学研究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和抽象,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概括和归纳,提取出管理问题的核心要素。
(2)定量性:管理科学研究模型是基于数量化的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的,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管理问题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学问题。
(3)综合性:管理科学研究模型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二、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2.1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
(1)定性方法:定性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观察、访谈和文献研究等,获取和分析管理问题的非数量化信息,如组织结构、人员关系等。
(2)定量方法:定量方法则是基于数量化的方法进行管理问题的研究,包括数学模型建立、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等。
2.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例如:(1)生产管理:通过建立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等数学模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供应链管理:通过建立供应链网络模型,优化供应链成本和交付周期。
(3)项目管理:通过建立项目进度计划和资源分配模型,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
(4)决策分析:通过建立决策模型,帮助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
三、管理科学研究模型与方法的应用案例3.1 线性规划模型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是管理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之一,它可以在给定约束条件下,找到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的决策变量。
管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管理学研究方法第一章导论1.思考过程:本质上是将让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2.表述过程:本质上是将人的大脑已得的潜在知识转化为可以传递、保存、扩散的显在知识的过程。
3.纯理论研究:华莱士模型的上半部循环,T-H-E-T,即从理论出发,通过文献回顾和主观臆测提出假设,再通过经验数据进行概括,然后推导出理论。
具备良好的理论研究功底或思辨能力,可以得出相当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4.理论的去向:继续今后的研究,推出新的成果;发表落实著作权,为同行提供继续研究的前提;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
5.知识的分类:事实类知识、原理类知识、技能类知识、人际类知识。
内容性知识:指我们人类知识库里存放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
包括事实类知识和原理类知识。
方法类知识:指我们发现和处理内容类知识的方法、技能或工具等。
包括技能类知识和人际类知识。
规则类知识:包括制度类知识和伦理性知识。
6.认知方法:传承知识方法(因袭法、权威法、常识法)- 李怀祖分类发现知识方法(科学法、思辨法、直觉法)7.好思考:有意义的假说(研究有三种: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即提出又验证假说)有创造性的假说好表述:易于理解的表述有说服力的表述(有说服力的论文具备三点:一是证据充分、资料确凿这是事实说服力;二是论点正确、立论妥当,这是内容说服力;三是逻辑正确,结构明晰,这是形式说服力)8.科学方法的四特性:客观性、实证性、规范性、普遍性非科学方法四特性:主观性、思辨性、直觉性、普遍性人类知识进步的“三部曲”:科学、哲学、宗教第二章管理学研究方法概要1.管理人与经济人:西蒙提出,管理人是指遵循满意原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阿罗提出,有限理性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
(有限理性和满意原则是管理人假说的两个基本要素)管理人追求满意解,经济人追求最优解。
2.经济学是力图用“一套方法解释所有”社会经济现象,而管理学则似乎是在用“各种方法处理一种”管理现象。
科学管理研究 a类
科学管理研究 a类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科学管理的定义和分类
2.研究 A 类的含义和特点
3.科学管理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
4.案例分析:科学管理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
正文
科学管理研究是一种以科学方法和技术为基础,对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从而达到组织目标。
科学管理研究可以分为 A、B、C 三类,其中 A 类是最高级别的研究。
研究 A 类是指对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科学管理研究。
它通
常涉及到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分析,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A 类研究的特点是研究深度高、研究范围广、研究难度大,但是其对于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是最大的。
科学管理研究对于组织的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科学管理研究,可以发现和解决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同时,科学管理研究也为管理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使得管理者能够在复杂的管理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某公司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遇到了员工流失率高、员工满意度低的问题。
通过进行科学管理研究,公司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在于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于是,公司对激励机制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降低了员工流失率。
总的来说,科学管理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研究方法,对于提高管理
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研究 A 类,其对于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最大。
管理学的特点、内容及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 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 管理的科学性:强调其客观规律性;
•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
科学性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 列基本客观规律,我们称管理是一门科学, 是因为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理论和方 法作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科学方法论。 • 管理的科学性 • 首先是指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必须有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管理活动应遵 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其次,管理的 科学性指的是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 管理科学还包括从经验、技能提炼发展而 来的管理技术。
• 2、系统的观点 • (1)整体观点。 • (2)“开放性”与“封闭性”。 •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 (4)模糊分界的观点。 • (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 • (6)信息反馈观点。 • (7)分级观点。 •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 • (9)等效观点。
• 系统观点体现着系统思维,作为一种全 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有两个 基本的出发点:
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 • 3、从管理者的活动出发,着重研究管理过
程。
• 三、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 (一)系统的方法
• 系统: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 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 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 1、系统的特征 • (1)整体性。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整体大
经验、理论,首先鉴别那些与社会制度有关, 那些是纯粹的科学技术;
4、从管理理论本身看:
任何一种管理方法、技术、手段的出现有 其历史背景,同当时生产力水平及其它相关情 况相适应。因此,具体运作时,应根据实际情 况,因地制宜,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建立具有 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
管理科学学科特点
管理科学学科特点管理科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是管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管理科学学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科学学科注重实践应用。
管理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管理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难题,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管理科学学科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方法,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管理中,从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
管理科学学科具有交叉学科性质。
管理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涵盖了经济学、心理学、数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研究管理问题时,管理科学学科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例如,在运筹学领域,管理科学学科会借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工具,来解决组织中的决策问题。
第三,管理科学学科强调系统思维。
管理科学学科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因此,管理科学学科倡导从整体上来思考问题,探索组织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寻找系统中的优化点。
通过系统思维,管理科学学科可以揭示组织内部的潜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四,管理科学学科注重数据分析。
在管理决策过程中,管理科学学科强调数据的重要性。
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揭示组织内部的规律和趋势,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科学学科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以支持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管理科学学科具有动态性和创新性。
管理科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管理问题,而管理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因此,管理科学学科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环境。
同时,管理科学学科也鼓励创新思维,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为管理实践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管理科学学科具有实践应用、交叉学科性质、系统思维、数据分析和创新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管理科学学科能够为组织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帮助组织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难题,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第二章与第三章 管理学的发展过程
(六)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是指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 其物质形态。它由五大要素组成: (1)企业环境;(2)企业价值---核心;(3) 企业中的英雄。 (4)企业仪式;(5)文 化网络
案例:海尔文化的塑造
四、现代管理发展趋势
(一)两种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
(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阶段
1 扩大企业自主权,简政放权
2 推行经济责任制 3 两步利改税
第二阶段
1 承包经营责任制
2 租赁经营责任制 3股份制
第三阶段
1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 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三、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 新趋势
前苏联的管理模式
1949—1952年实行了工厂管委会和职工 代表会议制度,1953年开始发展国民经济 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管理,“各 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等级工资制度,企 业管理机构推行“一长制”
探索中国现代管理模式
1956年中共八大决定在企业中实行党委 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以加强党的集体领 导。总结出 “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经 验。 1958年大跃进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背 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给国家经济造成了 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环境
第二节组织环境的适应与控制 第三节 组织文化 第四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一节 组织环境
一、组织环境的构成 (一)宏观环境 (二)微观环境 (三)组织内部环境
(一)宏观环境
任何时期对所有的组织均能产生影响的 外部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因素 2.技术环境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 4.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5.自然资源因素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科学决策)
管理学原理教案(首页)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续页)三、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2.决策者因素3.组织文化4.时间因素任务二一、定性决策方法(一)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
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它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中在一起,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
这种方法适合于解决那些比较单一、严格确定的问题。
1.头脑风暴法实施的原则1.1提出不同的意见1.2追求数量1.3禁止批评和评论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
2.4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
3.运用该方法要注意的问题3.1资选择适当的专家3.2 确定适当的专家人数3.3拟好意见调查表(四)哥顿法哥顿法主要是通过会议形式,根据主持人的引导,让与会者进行讨论,但会议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真正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实际上只有主持人自己知道,其他与会者都不知晓。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与会者避免受思维定势的约束,使大家能跳出框框去思考,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以实现方案的创新。
哥顿法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变陌生为熟悉”,即运用熟悉的方法处理陌生的问题;二是“变熟悉为陌生”,即运用陌生的方法处理熟悉的问题。
二、定量决策方法(一)确定型决策方法1.盈亏平衡分析法2.企业经营安全状况分析(二)风险型决策方法1.决策树的构成2.决策树的计算方法3.单级决策树4.多级决策树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尾页)。
管理学原理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物业管理师管理学原理的特点和研究⽅法 ⼀、管理学原理的学科特点 管理学原理研究的是⼀般管理中的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原理和⽅法。
了解管理学原理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管理学的性质,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法和研究⽅法,并运⽤管理学原理的知识和⽅法去指导管理实践。
1.管理学原理是⼀门边缘科学。
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和运⽤到许多学科的知识。
既有社会科学,也有⾃然科学。
管理学原理既涉及⽣产⼒,⼜涉及⽣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它与经济学、政治学、⼼理学、数学以及各种技术科学有密切的关系,是这些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
所以,管理学原理不同于⼀般⽂科,也不同于⼀般理科,⽽是⽂理交叉的学科。
管理研究的内容⼗分⼴泛,所涉及的学科也⾮常多,因此管理学原理是⼀门综合性的、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
2.管理学原理是⼀门软科学。
⼈们把具有物质形态的技术称为硬技术或硬科学,把研究具有知识形态的技术称为软技术或软科学。
⽽管理学原理是研究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的原理、程序和⽅法,以期达到组织的⽬标。
所以说管理学原理是⼀门软科学。
3.管理学原理是⼀门应⽤科学。
科学的门类,⼀般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科学所组成的领域。
基础科学是研究基础理论的,如⾃然科学⽅⾯的物理学、化学、⽣物学等,在社会科学⽅⾯如哲学、史学、经济学等。
应⽤科学则是将基础理论和技术⽤于实践,解决应⽤理论和⽣产技术的⽭盾。
⽽管理学原理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解决与管理活动有关的⽣产⼒、⽣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的问题。
4.管理学原理是⼀门模糊科学。
管理学发展仅不过是100多年历史,其许多原理是建⽴在调查、访问、观察、归纳的基础上的,没有经过严格的证明。
另外管理学还有许多未知的空⽩区等待⼈们去研究,管理学还有许多概念、观点等问题还没有统⼀的定论,所以管理学原理是⼀门不精确的科学。
5.管理学原理是⼀门科学,更是⼀门艺术。
管理学原理研究管理活动的⼀般规律,但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实施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的实施的效果,则依赖于管理者根据条件,利⽤⾃⾝的知识、技能、⽅法和经验,加以创造地运⽤,去解决各种复杂多变的管理问题,以取得的管理效果。
管理科学理论
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LOGO
1.关于组织的基本看法。他们认为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 是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2.关于科学管理的目的、应用范围、解决问题的步骤。它们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原理、方法和工 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应用范围着重在管理程序中的计划和控制这两项职能。解决问题的 步骤:
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LOGO
------管理科学理论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市场营销1213 五虎队
Your company slogan
总结
LOGO
“管理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 和电子计算机的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与控制 以解决各项生产与经营问题。这一理论认为,管理就是应用各种数学模型和 特征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决方 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管理科学”理论把现代科学方法运用到管理领域中,为现代管理决策 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使管理理论研究从定性到定量在科学的轨道上前进了 一大步,同时它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 是,同其他理论一样,它也有自己的弱点: ①把管理中与决策有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全部数量化,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②这一理论忽略了人的因素,这不能不说是它的一大缺陷; ③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只依靠定量的分析,而忽视 定性的分析。尽管如此,它的科学性还是被人们所普遍承认。
提出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章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要点是:1.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
2.组织是一个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
组织不仅本身是一个系统,它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分系统,它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
组织同时要从外界接受能源、信息、物料等各种投入,经过转换,再向外界输出产品。
系统科学也是20世纪形成的新型学科。
它是一门理论深刻、严谨而又有着强烈技术实践能力的科学学科。
它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一般系统论与系统工程理论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
现代系统思想的发展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19世纪辩证法哲学思想的影响,那种有机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渗透于20世纪初科学的理论与科学的工程实践当中。
于是,在20世纪20~30年代,首先在两个相隔较远的领域——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中形成了两个看来互不联系的学科:一般系统论和系统工程。
一般系统理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
20世纪20年代,在理论生物学界存在着一场关于生命本质问题的争论。
一些科学家持机械论的观点,认为无论生命有多么复杂,它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一架更为精细的机器。
另一些人则持着一种"活力论"的观点,他们认为:生命体之所以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和自动调节等能力,是因为生命体中有一种科学所不能解释的"活力"。
贝塔朗菲则批评了这两种各有其片面性的观点,指出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由多个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的整体。
由此他先建立了一种"机体系统论"。
1948年将这种机体系统论发展成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一般系统论认为,所有复杂事物,如生命现象或社会现象等,无论其规律过程还是其所有复杂行为,原因都在于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结合。
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第一章管理科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问题的科学,主要包括管理决策、管理控制、管理预测、管理评估等方面。
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方面。
其中,规划是管理科学的核心理论,它包含目标制定、资源分配、时间安排、任务分解等要素。
第二章管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管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系统分析、决策分析、统计分析、模拟实验、专家系统等。
其中,系统分析是管理科学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它是将管理问题整体化,分解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和优化方案。
第三章管理科学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管理科学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产计划、库存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管理、效率提高等方面。
其中,生产计划是管理科学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它运用了系统分析、决策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和工具,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分析和优化,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四章管理科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市场营销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管理科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则主要包括市场调研、营销策略的制定与评估、渠道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
其中,市场调研是管理科学应用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通过分析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市场趋势等要素,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策略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信息支持。
第五章管理科学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金融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而管理科学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则主要包括财务管理、投资风险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
其中,财务管理是管理科学应用最普遍的领域,它通过运用系统分析、决策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规划,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制定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科学体系,它为企业决策、控制、评估等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工具,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卫生管理学常用研究方法1
◆了解专题小组讨论、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 证政策分析等研究方法;
◆了解卫生பைடு நூலகம்理科学研究的过程
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定义
起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开始是“分 析化学”这一学科两个分支的名称。
定性分析的功能是鉴别物质中含有哪些元素、离 子或功能团等,但不确定其含量。
定量分析的功能是专门测定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
(4)研究者应处理好角色转换问题: 研究时需要“融进去”,在资料分析归纳总结时,又要 能“跳出来”,保持客观、中立。
访谈法(interview) 1.访谈法的特点: (1)应用较为广泛且彻底; (2)访谈通常是以个人的叙述为基础的; (3)访谈法常和观察法结合使用。
2.访谈法的种类
—无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全结构式访谈
1.利用观察法调研我校学生生活(可以餐厅和水 房为核心),围绕学生是否有低碳的生活习惯, 提出合理改善建议?
2.利用访谈法获得我校大学生对于参与医疗保险 的一些想法?
要求:每组只需做一题,需要相互配合和分工, 最后要求有调研的分工、记录和研究报告上交; 另外每组需要派一名同学上课对调研的内容做一 个10分钟的汇报(课件)
(1)参与观察法的优点是明显的: 研究者不会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观察对象,没有“先入 为主”;获得的现实和图像最真实;有利于研究者“设 身处地”地理解被观察者。
(2)参与式观察也常受批评: 资料不能量化分析,结果不能重复,结果受主观因素的 影响大;另外很依赖观察者的敏感性、领悟能力和解释 技巧。
(3)能否成功取决于研究者能否真正参与: 能否被研究群体所接受,为此,应尽最大可能,作必要 的解释,尽最大限度取信于被研究群体。
3.文献分析的主要方法
(1)内容分析法:对资料内容进行客观的、系 统的、定量的描述和分析,来研究和了解人们的 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态度和特征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 第5版 第三章 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7
01 管理的含义
02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03 互联网时代管理学的新发展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 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中提出。
•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 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代替经验管理。泰 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
• 企业文化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首先,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 导作用。第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第三,企业文化 具有凝聚作用,一种价值观被该企业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个方面 把其成员团结起来,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后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能够激发 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5
01 管理的含义
02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03 互联网时代管理学的新发展
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彼得·F.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提出:“管理是 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 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 文化。”
01 现代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02 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思想 03 IT和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
4
Part 1.
现代管理学的产生 和发展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 及规律的学科,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自然科 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管理学诞 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进入21世纪, 随着互联网对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不断渗透,管理实践和 管理学在全方位变革发展中。
《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08402课程名称: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英文名称:Research method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核先修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统计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管理学科下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组织与管理相关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并在各个环节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数据获取和收集、论文撰写有所了解,将会帮助学生在本科生论文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fered under the discipline of management,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methods and processe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related research.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management research, data acquisition and collection, and paper writing, thus will help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improve in the undergraduate thesis writing and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课程是管理学科下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导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导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管理、技术和工程的多个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可以了解到管理科学与工程导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应用方法。
1. 管理科学的概念和特点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管理问题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到决策、规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其特点主要有: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强调系统观念和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学科交叉性。
2. 工程的概念和特点工程是指把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通过设计、建造、维护和改造等过程,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活动。
其特点主要有:注重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强调系统工程思维和技术技能;具有强烈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3. 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关系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紧密相关的领域,两者相互交织、互为补充。
管理科学提供了用于优化决策、提高效率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和工具,而工程则将这些方法和工具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两者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管理和工程目标。
4. 管理科学与工程导论的重要性管理科学与工程导论是一门介绍管理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方法和应用的课程,具有以下重要性:(1)为学习和掌握管理科学和工程提供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2)引导学生了解管理科学和工程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和作用,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3)培养学生对管理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爱,以便将来投身相关领域。
5. 管理科学与工程导论的学习重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导论的学习内容较为广泛,学习重点包括:(1)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应用;(4)实际案例和练习。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管理科学和工程的基本知识,培养系统思考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劳资关系方面,他强调劳资协作,强调工人要认识到工厂制度 对他们有利的方面
卡尔森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0名瑞典经理的工作情况,于1951 年发表了《经理的行为》
古德纳对半农业地区的一家小型石膏厂进行了实地调查,于 1955年发表了《自发罢工》一书
罗奇调查了245名办公室负责人的工作情况,于1956年撰写了 有关论文
对同一决策对象而言,管理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可 以重新再来的机会(实验),因而显现出决策者对 机遇的把握;
管理者的三项重要资源:决策能力、用人和运用自 己有限的时间均是因决策者个人而异的,更多地体 现为一种艺术;
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非优秀的管理专业毕业 生就一定能管好一个企业。
对管理的一般共识
管理学主要研究用较少的资源(投人)生产出尽可能多的 使用价值(产出)。“恰当地安排对象系统及其要素,以 高效达成目标”的科学。
广义地讲,管理是研究社会活动组织和操作问题。有人 和组织的地方就有管理问题。
从系统论角度看管理研究对象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整个人类社会可分为物理系统、 事理系统和人理系统(WSR,顾基发)。
汉费尔用问卷法调查了5家美国大企业的93个经理人员, 于1959年发表了《经理人员的工作描述》
企业再造
归纳演绎方法
归纳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等人注重研究企业中的人性, 他调查了美国匹茨堡地区各行业的20名工程师和会计师,调查人员与他 们逐个面谈,调查了解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调查研究的结果是:让职 工感到满意的往往是5种因素:成就、赞赏、工作本身、责任、进步。最 容易导致职工不满的也有5种因素:公司政策和管理方式、上级监督,工 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通过进一步研究,形成有名的“双因素”理 论—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
马丁采用问卷法调查了美国一家大公司各级管理者的工 作,于1956年发表了《工厂管理中的不同决策》
伯恩斯考察了6家苏格兰中型企业的7个管理者,让他 们做3-5周的自我记录(有关工作行动的日记),经整 理分析后于1957年发表了《行动中的管理》
达尔顿在美国的4家企业工作期间,花了10年功夫调查 管理活动,于1959年发表了《管理者》
物理系统指宇宙万物组成的自然系统和经过人类干 预后形成的物质系统,如自然环境、城市、工厂等 有形的系统。
事理系统是指人类在物理系统的基础上从事社会、 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活动所形成的关系和活 动机理系统。
人理系统指在物理系统和事理系统中活动的人的动 机、心理和行为系统。
研究物理系统是探讨自然规律;研究事理系统是探 讨人类活动和处事的规律;研究人理系统探讨的是 人的行为规律。
▪ 对自然科学评价容易做到,因为有大家认可 的标准
▪ 对管理研究成果评价难以做到,因为标准问 题与环境问题。
三、管理研究的发展过程
在管理思想变革和管理学派派生过程中,方法论的更新一直是重要的推 动力量
实证主义对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证”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ositirus,其愿意是肯定、明确、确 实。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认为科学即实证,“除了以观察到的事 实为依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一切科学都必 须是在被观察到的事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社会科学也必须如 此”。
面向技术与方法的 管理研究
决策技术、DSS、预 测技术、GM、神经网 络、遗传算法、蚁群算 法、评价方法、计算实 验、 统计分析、经济计量分 析、系统仿真、ERP、 DEA
管理研究的境界
在所研究问题的环境下最满意地解决问题 环境依赖(情景依赖,contexted )
▪ 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下解决的方法可能不同 (例如JIT、ERP)
科学性:有自己明确的概念、范畴和普遍原理、原 则,并且相互依存,构成独特的知识体系。管理中 的许多知识是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 的知识。
艺术性:管理离不开个人的直觉与判断力,离不开 个人的智慧与智力。
管理的艺术性常常被其他学科特别是理工科人士作为否 定其科学性的理由
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管理因人而异,因 环境而异;
管理基础 国力开发
管理教育
管理研究
大 学 教 育
普 及 教 育
职 业 培 训
基础 应用 实用技术 理论 基础 与 研究 研究 方法研究
管理 应用 和 实践
马庆国教授关于管理研究的三个方面:
在新的空间和时间上,认识管理对象特征的现状
在新的空间和时间上,认识管理对象的特征(变量) 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因果关系)和管理对象行为 的演变规律
管理的主要任务
明确目标并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存在目标游离) 根据目标、环境和资源确定战略和策略 研究管理机制,解决人的动力问题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问
题 战略、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制的实施和调整
管理者的使命
环境分析(environment analysis) 目标和战略分析(objective and strategy) 资源分析(resource analysis) 管理机制分析(management mechanism analysis) 日常活动的管理(routine duties management)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是 社会人,是社会或群体中的一 员
作为管理科学研究对象的的管 理者和企业成员是个性人(具 有各自价值观念、偏好和感情)
管理研究的内容
面向对象的 管理研究
面向过程的 管理研究
企业管理 非赢利组织管理 政府管理
其他复杂系统的管 理
决策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组织理论 领导理论 管理行为理论 管理效率理论
在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管理学从思维方式和学术规范上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
实验观察方法
在管理学的萌芽阶段,实验观察方法就为许多研究者使用
威廉.杰文斯:工人疲劳与劳动强度的关系 泰罗:“三大实验”
“搬运铁块”、“煤块铲掘”、“金属切削”
明茨伯格:经理角色理论《经理工作的性质》
高层经理从事管理工作的6个特征: (1)管理连续处理大量事务 (2)管理活动零碎、短暂、多变。 (3)管理者喜欢处理眼前的、具体的问题 (4)管理者处于组织与联系网之间 (5)管理者很喜欢口头联络方式 (6)管理者能够支配自己的事务 管理者三类十种角色(1)人事角色(名义首脑、联络官和领导者);(2) 信息角色(神经中心、信息传播者、讲演家);(3)决策角色(实业家、 解决难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现象
是否已得到 很好的认识
否 进一步收
集事实数据
是
是否已得到某种理
论方法的准确描述
修改与
是
否 完善理论
利用已有认识 和理论处理面 对的管理现象
能 解决之
问 题 导 向
能解决 问题吗
不能 理论与 方法创新
满意原则 ▪ 管理中不存在所谓的最优 ▪ 衡量最优的标准问题 ▪ 方案的穷举问题 ▪ 时间上的制约 ▪ 管理研究成果的评价存在“误区”
调查方法
查尔斯.巴贝奇通过调查生产过程,提炼出一系列管理原则
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他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提出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的可能测定出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
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利益的思想,分析了分工 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
脑力劳动也同体力劳动一样地可以进行分工
管理工作是复杂和多变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mode) 权变思想在管理活动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管理工作包括了安排和协调别人的工作
管理者的存在是要解决非程序化而不是程序化的问 题
管理者经常需要在不同的技术、文化、职能的岗位 上移动和跨行业工作
管理者必须有很快的适应能力和能够不断学习的能 力(不仅自身学习,而且带动组织学习)
管理研究是在充分利用物理系统 的规律以及其他学科对事理系统 和人理系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事理系统和人 理系统的规律以及三个系统综合 运行的组织和控制问题。
管理研究离不开人
作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是 物质的人,人的生理结构
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人是抽 象的经济人、消费者或者供应 者(对人有若干假设)
环境 因素5
问题导向 ▪ 充分认识和理解问题 ▪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 利用、修改、完善、创造有关理论和方法解决 问题
▪ 冯必扬教授:“学术研究应有问题意识” ▪ 从问题的角度看,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 提出一个前人没有提出的新问题;二是解决 一个前人提出但没有解决的问题 ▪ 学术领域也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问题 ▪ 没有问题意识或研究的是假问题
基于前两点,产生能够高效达成目标的新的理论、方 法和对策
二、管理研究的对象、内容和境界
广义的管理研究对象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利用可支配的资源(包括劳动和技 术知识),将其转化为尽可能大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 们的需要。
经济学主要探讨资源如何配置(包括按比例分配社会劳 动)于各种使用价值(今天和明天需求的)的生产的问题。
如当前产品质量不佳,管理者就会思考这个问题“什么原因 导致质量下降?”,了解问题背后的各种原因自然有助于提 出改进产品质量的方案。
——基础研究:先探讨某些特定问题如何被解决,以增加知 识,然后再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实践工作者解决(未来的) 各种问题。如Sandra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
的现象:一些能力很强的同事却干活没有什么积极性,针对 这一问题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人格倾向与工作性质匹配 度”概念,认为这是影响员工工作投入程度的重要因素。
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管理的作用在于对组织效能的整体推动 管理科学,兴国之道 管理是一种基础国力(席酉民) 管理这一 基础国力的开发依赖于三个方
面: ▪ 管理教育 ▪ 管理研究 ▪ 管理应用和实践
管理研究的使命
管理研究:如何改造世界?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作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