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合集下载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来源及其产品去向的一种表。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指生产单位某产品对另一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数:指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对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消耗数量之和。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

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

产业组织理论名词解释(知识要点)

产业组织理论名词解释(知识要点)

产业组织理论名词解释(知识要点)1.集中度比率:集中度比率是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 (销售额、增加值、职工人数、资产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CR n =∑∑==all i i n i iX X 11 CR n 表示某行业中前n 家最大的企业的有关数值在行业中所占的比重。

2.赫芬达尔指数(H 指数)实质上就是该行业内所有的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H=∑⎪⎭⎫ ⎝⎛=N i T X i 12 其中,N 表示企业数目,X i 表示企业的有关数值(销售值、增加值等),T 表示市场总规模。

T X i 则是某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

3.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化是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之间可替代的不完全性。

具体的地说,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条件,与产业内的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可以区分的特点。

4.最小有效规模(MES )最小生产与销售平均成本5.伯川德悖论即使市场只有两个企业,价格也会下降到边际成本水平,没有企业会存在利润,这与传统思维及实证有矛盾。

6.卡特尔所谓卡特尔是指那些限制产量、控制市场、增加行业利润而联合在一起的独立企业联盟。

卡特尔的目的就是追求产假卡特尔的企业利润最大化。

7.价格歧视即某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索要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消费者的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在其成本不同时索价相同。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即厂商以买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向买者销售每一单位的商品,因此获取所有的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1)单位价格依赖于购买数量(而非顾客的身份),如水、电、电话服务等公用事业部门的定价问题;(2)有一些情况下,销售者对购买者偏好的多样性有所了解,但是不能观察到每一位特定顾客的特性。

此时,厂商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包括价格和各种条款的销售合同,通过让购买者自我选择来进行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生产者可能观察到某些与消费者的偏好相关的信号(如年龄、职业、所在地等),并利用这些信号把消费者分为具有不同需求的群体,进行价格歧视,因此也被叫做市场分割(market segmentation )。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是如何界定的?答:(1)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2)通常将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答:国际学术办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

在国内,一般认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容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演化规律、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产业区域布局等。

3、简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1)产业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

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

(2)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威廉·配弟,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

4、简述市场结构的特征与其影响因素。

答: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即构成产业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地位和特征。

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①产业集中度很低;②产品同一性很高;③不存在任何进入或退出壁垒;④完备信息。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特征:①产业集中度非常高;②无替代产品;③进入或壁垒非常高。

(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特征:①产业集中度高;②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③进入或壁垒较高。

第四章 进入与退出壁垒

第四章 进入与退出壁垒
一、 资产的专用性
企业的退出决策也影响着企业的进入决策,企业 退出越是困难,企业的进入决策就越谨慎。
第四节 退出壁垒
二、退出的固定成本
企业退出现处行业时通常要支付给律师、会计师、 资产评估师等专业人员高额费用,要向职工支付安置 费用,要向毁约的一方支付违约金,要承担宣布决定 后客户退货、供应商取消优惠、职工生产率下降等损 失。
(一)过剩生产能力投资 (二)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三)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
二、 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
原有企业也可通过策略性行为增强消费者者对自 己产品的忠诚度,从而使未来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已, 由此可能锁定消费者偏好或市场需求,最终使进入者 在寡占市场中的需求处于不利地位。原有企业影响未 来需求结构的策略性行为主要有三种:
第四节 退出壁垒
四、政府和社会壁垒
退出对工人而言意味着事业,对政府意味地方经 济的衰退、财政收入的减少和财政支出的增加以及社 会矛盾的加剧。因此,政府和社会(尤其是产业结构 单一的地区)会设法阻止企业退出所处行业。
谢 谢!
(一)产品扩散策略 (二)提高转换成本 (三)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
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
三、 影响进入者信念的进入阻挠
在寡占市场上,市场上总是存在企业难以准确 观察或预测的变量,而这些信息在原有企业和潜在 进入企业之间的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在这 些信息的基础上对进入后市场竞争的态势、进入后 的利润做出预期,进而决定是否进入市场。
五、退出壁垒形成的原因
形成退出壁垒的因素多种多样,如经济的、政 治的、法律的等。构成退出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 是资产的专用性,即沉淀成本。沉淀成本的存在增 加了原有企业对已占领市场的依赖性,也是努力阻 击进入的重要原因。构成退出壁垒的行为性因素主 要是管理者的行为。

产业经济学推荐教科书

产业经济学推荐教科书

《产业经济学》推荐教科书一、苏东水:产业经济学此教科书是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各大专院校采用较多的教材。

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案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经济学、管理学门类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根植于东方管理文化与现实产业发展的实践,围绕如何实现产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这一中心,按照企业、市场和政府三条主线逐层展开,既同国际接轨又与实践结合。

除论述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外,还适应中国特色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经济理论的要求,论述了东方管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产业经济思想,吸收、体现世界产业经济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精华。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在广大读者广泛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补充形成了新的专著。

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产业的含义与分类一、产业的含义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三节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第四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二、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五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中国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三、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第二篇产业组织第二章理论演变第一节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第二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第三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二、可竞争市场理论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四、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应用第三章企业第一节西方观点:什么是企业一、新古典企业理论二、现代企业理论第二节东方观点:什么是企业一、东方人本主义企业理论二、东方企业的特点三、中国当代企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企业的地位二、企业的作用第四章市场第一节市场结构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市场行为一、市场行为的定义二、市场竞争行为三、市场协调行为第三节市场绩效一、市场绩效的定义二、绩效指标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第四节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第五章竞争第一节静态竞争策略一、产量决策古诺模型二、价格决策一一伯特兰德模型三、产品决策一一豪泰林模型第二节动态竞争策略一、产量领先策略一一斯坦克尔伯格模型、长期竞争策略一一无限次重复古诺模型三、M尔格罗姆一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第三节竞争的人为为人观第三篇产业结构第六章理论发展第七章关联第八章优化第四篇产业管理第十章产业政策第十一章政策类型第十二章产业规制第十三章行业管理第五篇产业发展第十四章产业发展理论第十五章中国产业发展展望二、芮明杰:产业经济学此教材是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来源及其产品去向的一种表。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指生产单位某产品对另一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数:指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对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消耗数量之和。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第⼀章导论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及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1. 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论述2. 伯利和⽶恩斯:《现代股份和私有财产》分析20世纪⼆三⼗年代美国的垄断和寡头垄断产业。

琼·罗宾逊和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垄断和竞争同时存在)3. 哈佛学派和SCP分析范式:张伯伦、梅森、贝恩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4. 芝加哥学派和可竞争市场理论(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强调经验性的产业研究,注重从经验观察中获取结论和命题,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施蒂格勒、德姆塞兹、布罗曾、波斯纳:不认可“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坚信唯有⾃由企业制度和⾃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产业活动效率、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化的基本条件,提出可竞争市场理论(推导说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经济效率并存的) 。

5. 新产业组织理论: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业组织研究进⼊了“理论期”,理论模型取代统计分析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以突出理论研究为特征的所谓“新产业组织理论”。

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法和理论范式上都有所创新:博弈论的⽅法、企业的策略性⾏为。

经验研究的复兴;反垄断政策;交易费⽤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治理结构。

⼆、产业结构理论从⼴义的产业间的结构关系及其演进规律,主要是三次产业间的关系从狭义产业间的关系,主要是⼯业部门内各产业间的关系。

三、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投⼊与产出关系,所以产业关联理论也被称为投⼊产出理论。

投⼊产业分析法是由出⽣于前苏联的美国经济学家⾥昂惕夫提出来的投⼊产出分析的思想来⾃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物魁奈的经济表,以及马克思的两⼤部类再⽣产理论和⽡尔拉⼀般均衡的市场相互依存理论投⼊产出分析在⽅法和应⽤上也有了新的进展四、产业布局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可追溯⾄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孤⽴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书中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 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非合作战略之二:掠夺性定价
• 措施 通过降价,期望把对手驱逐出市场, 同时限制潜在进入者,然后再提高价格
• 战略的风险 如果与对手实力相当,则很难 奏效;因为对手可以通过与客户实现签订价格 协议,或者减少产量等措施来减少损失
• 信号作用 当企业之间有差异时,由于信息
Q2 = 45-Q1/2
所以Q2 = 10
如果潜在者相信现有企业在它进入后仍保持原来产量
(信念),则市场价格会降至 P = 20,这时
2 = (20-10)*10 - 100 = 0
这样潜在者就没有进入的动机
如果潜在者不进入,则现有企业的利润
1 = (30-10)*70 - 100 = 1300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 持之以恒(commitment) 要让对手相信, 不管其反应如何,这个策略会持续下去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 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非合作策略之一:阻止进入定价
• 措施 现有厂商选择适当价格(从而适当 产量),使潜在进入者相信,如果进入将无
利可图
• 竞争对手的信息 现有厂商可能通过适当 信息的传递,影响潜在进入者对其(成本等)
PM = 55
QM = 45
M = (55-10)*45 - 100 =1925
然而这种垄断利润是无法长期维持的,高 额利润吸引潜在厂商进入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 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市场进入后的双头垄断
Cournot 模型
Q1=Q2=30
Q = 60
P=40
1 = 2 = 800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产业组织理论复习整理2023年修改整理

产业组织理论复习整理2023年修改整理

产业组织理论复习整理 第一章导论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

要紧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的研究要紧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的。

产业经济学的进展历程1。

哈佛学派 2. 新产业经济学(芝加哥学派)哈佛学派重点代表人物:张伯伦、梅森、贝恩、谢林著作:《垄断竞争理论》、《经济集中和垄断问题》、《产业组织》、《产业市场结构和绩效》研究重点:产业集中、进入壁垒等与垄断相关的产业问题重要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理论框架:SCP分析范式 = S结构—C行为—P绩效⏹结构(structure):厂商之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和形式,包括买方之间、卖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以及市场内已有的买卖双方与正在进入或大概进入市场的买卖双方之间在交易、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关系。

⏹行为(conduct):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或行动,即厂商作出决策的行为和如何实施决策的行为。

⏹绩效(performance):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状态,即厂商的经营是否增加厂社会的经济福利,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二章微观经济学需求价格弹性公式:边际收益函数:总收益函数:TR(y)=p(y)y边际收益函数:MR(y)=dTR(y)/dy边际收益:消费者剩余定义:消费者剩余衡量了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后他的福利(利益)在总体上得到改善的程度。

单个消费者剩余就是某一消费者情愿支付的数额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

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所有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相加,就得到了消费者剩余总额。

计算公式:总剩余与福利最大化1、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就是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称为市场出清状态2、总剩余与福利最大化3、消费者剩余和生产剩余的运用:a。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的类型1.含义: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也可以说,市场结构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况和竞争程度。

2.划分标准:市场的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划分依据(1)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企业越多,竞争越激烈)(2)本行业各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主要依据)(3)进入障碍的大小(进入障碍越小,竞争程度越高)3.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1)完全竞争市场①很多买者和卖者,生产规模小,都只是价格接受者。

②产品同质,无差别。

★③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可以自由出入市场。

④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充分了解,决策是理性的。

*某些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等市场近似此类。

(2)完全垄断市场: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①只有一个生产者,是价格的决定者。

②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

③其他企业进入市场很困难。

*公用事业,如电力、固定电话近似完全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市场①具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②产品具有差别性,生产者可对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③进入或退出市场较容易,障碍小。

*比如啤酒,糖果等市场。

(4)寡头垄断:少数几个企业控制一个行业的供给①只有少数几个生产者。

②产品具有一定差别或完全无差别。

③对价格具有较大程度的控制权。

④其他企业进入这一行比较困难。

*石油工业、汽车、钢铁等工业部门。

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1.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2.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企业只是价格接收者,是由行业供求曲线决定的所以,需求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3.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1)收益R=P×Q=单价×销售量(2)平均收益AR=R/Q(3)边际收益:MR=△R/△Q=△(PQ)/△Q=P因为P=AR=MR,所以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是同一条线4.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原则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原则(MC=MR),企业利润最大。

产业经济学试题一(带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一(带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规模经济 2.进入壁垒 3 混合并购4.策略性行为 5.产业结构政策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2.简述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

3.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4.企业实施横向并购的动机是什么?5.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三、案例分析题(共20分)中国移动电信市场的不对称管制当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恶性价格战时有发生,对于其成因,许多人都归结为竞争的压力,但要追根究源的话,还应从不对称管制上找原因。

实行不对称管制的主要目的是压制主导运营商扶持新进入者,形成有效竞争。

因此,在资费是市场竞争主要手段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不但允许新进入者以较低的资费标准与主导运营商进行竞争,还对后者实行严格的价格控制,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使用户流向新公司。

1994年联通成立后,正是凭借这种资费优势进入移动通信市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尽管联通拥有资费优势并借此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但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实力依然比较弱小,不能对当时的中国电信构成威胁,所以两者倒也能平安相处,爆发价格战的情况甚少。

然而,近年来联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力逐渐增强,已经基本具备了叫板中国移动、与之在移动市场一决高低的实力。

面对联通带来的竞争压力,看到联通由于享受到了不对称管制带来的资费政策而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户,中国移动也只好在资费上下功夫,降低资费以使联通失去价格优势。

而联通为了抢占竞争的主动权,只得进一步下调资费。

双方竞相折价,恶性价格战自然就不可避免,而移动资费高额的利润也给他们提供了降价的空间。

由此可见,不对称管制对资费的管制引导了运营商把竞争的焦点放在资费上,促使他们把资费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而导致恶性价格战的发生。

因此,不对称管制的资费管制尽管促进了联通的发展,但在联通已经成长起来的情况下,却间接导致了价格战的形成,使我国移动通信市场面临无序竞争的危险。

产业组织学

 产业组织学

产业组织学正文第一篇:产业组织学战略性行为:是一个企业旨在增加其利润所采取的影响市场环境的行动组合。

伯川德模型:伯特兰德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企业设定价格而不是产量,研究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机制。

共谋:共谋发生于两个或多个企业协调它们的行动以抑制特定行业内卖者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产业组织:产业内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具体的组织形态。

市场势力:厂商控制市场即把市场价格提高到超过边际成本的能力。

主导企业:价格决定者,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卡特尔: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

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效果。

策略性行为:一家厂商为提高其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总称。

减少已存在的和潜在的对手带来的竞争的行动。

二、简答题1、早期的计量经济学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和利润或者价格—成本边际之间呈现出统计显著正相关。

后期的经济计量检验否定了这种关联吗?没有完全否定,根据后期的经济计量检验,认为市场集中度和利润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市场集中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两者才会正相关2、解释经济学家使用勒纳指数衡量市场势力的原因。

勒纳指数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

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越高。

3、指出最常用和最不常用的阻止进入策略。

最常用:阻止进入定价、促销;广告最不常用:生产能力投资、扩大生产能力4、环保局新要求增加了企业的固定成本。

在无进入模型中,新要求会影响主导企业的市场份额吗?主导企业市场份额下降5、说明卡特尔联盟内在不稳定性的原因。

第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一旦卡特尔把价格维持得较高水平,那么就会吸引新企业进入这个市场,而新企业进入后,可以通过降价扩大市场份额,此时卡特尔要想继续维持原来的高价就很不容易了。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供给者、需求者、供给和需求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T梯度发展理论: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但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不仅有直接消耗,而且还有间接消耗;X1.X非效率:即内部低效率,它是反映市场绩效优劣的一个指标;Y1.有效竞争: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相协调,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Z1.纵向兼并: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2.直接消耗系数: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3.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简答B1.博弈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素:1博弈的参加者2策略空间;3局中人的盈利函数;策略空间、盈利函数以及局中人的与博弈有关的特征等知识构成博弈的信息,从信息完备与否的角度,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两类;按照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C1.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等;2.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产业发展的效率3.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技术创新环境;2完善的基础设施;3政策法规和行政绩效;4优美的生态环境;5高素质人才的供给;6地方文化的亲和力;F1.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H1.横向并购的竞争效应横向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由于横向并购对竞争存在着潜在的负作用,因而一直是反垄断法的管制重点;2.合作策略性行为有哪两大类简述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商业实践;合作策略性行为分为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和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加以分析;在没有涉及到信息的模型中,每个企业都知道与其他企业接触时会确定的协议,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欺骗行为并加以惩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就无需明确地合谋;但是现实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广泛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多种商业实践本质就是解决寡头合作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1.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L1.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根据垄断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我们可以把垄断分为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这三种基本类型;Q1.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生产结构的分析;2分析主体生产与辅助生产、附属生产的联系和比例;3编制企业生产计划;4在企业生产计划调整上的应用;2.企业实施横向并购的动机是什么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3.企业如何将兼并与创新结合,既获得更新效应保持最大的创新动机,也维持最高的创新能力原有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对于自身在新一代产品的技术创新中保持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还有另一层积极的含义:1如果新进入企业被原有企业的收购行为吓倒,自动退出竞争,这时候原有企业选择威慑策略成功;虽然付出了一些额外成本,但对原有企业来说,它可以遏制竞争对手的创新活动;2兼并与收购就是原有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充分利用创新技术的最有效途径;R1.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实例;理解: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度量:令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用下式表示:TCQ x,Q y<TCQ x ,0+TC0,Q y实例:就羊毛和羊肉联合生产的例子而言,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同一群绵羊同时生产羊毛和羊肉的成本,往往低于用一群羊只生产羊毛而用另一群羊只生产羊肉的成本之和;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一般可以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3.如何看待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进入壁垒的存在可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但绝对的自由进入也可能导致过度进入,因此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是复杂的;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配置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的淘汰;如果退出壁垒过高,则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弱化,行业内企业不能够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S1.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大型民用客机、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采掘等产业属于中等集中度产业;餐饮、酒店服务等产业属于低集中度产业;2.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a.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资源份额非均等的指标b.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c.单纯测量企业数量的指标d.反映共谋潜力3.市场绩效的衡量标准有哪些①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②勒纳指数,即价格—成本加成;③托宾q,是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Z1.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该行业的现行市场为垄断或者寡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成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效率的优先考虑;一个国家的法律对之必须持肯定的态度; 2.在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中,哪一个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横向并购;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三、案例分析题1.中国啤酒企业并购(1)什么是企业并购有几种类型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2)几种并购类型的区别是什么上述并购属于哪种并购类型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2纵向并购是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3混合并购是指在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上述并购属于横向并购;(3)在几种并购类型中,哪一种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2.苏泊尔市场集中度纷争(1)市场集中度的含义,计算方法;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2)上述市场属于高集中度,还是中等或低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3)爱仕达等企业反对SEB绝对控股中国炊具行业老大苏泊尔,原因何在如果法国SEB集团成功获得苏泊尔的绝对控股权后,必然垄断中国相关产品市场;法国SEB公司会利用资金优势,将打破目前良性竞争格局,导致以价格战、广告战等为先导的恶性竞争;而这势必会导致诸多国内相关企业破产倒闭,行业内数十万员工失业;3.中国移动电信市场的不对称管制(1)什么是不对称管制不对称管制是行业主管部门为调整不对称竞争,扶持弱小经营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性管制手段;(2)根据案例,分析电信市场不对称的内容;不对称管制主要应用于基础产业从垄断向竞争转变时,表现为行业主管部门对市场支配者的管制较其他企业严格;在电信业中,不对称管制通常主要表现在对新老企业的不对称管制上,对原有企业的管制有:分拆市场支配者、限制其业务范围;规定其市场主导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立经营或帐务独立;强制其与其他企业网络无条件或有条件互联互通;严格控制其资费水平和形式; 对新企业的管制有:新企业不承担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新企业在短期内不提供遍服务义务;新企业可采取灵活价格政策;(3)根据案例,分析不对称管制在电信市场上的作用;对自然垄断产业内原有企业与新企业实行不对称管制是政府在进入管制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扶持新进企业,引入竞争;4.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1)辽宁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特征: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形成因素:①自然条件;辽宁本就是重工业基地,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②经济因素;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需求增长很快;③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2)试进行汽车产业群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分析;根据我国汽车工业的客观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界定我国汽车工业的位势与升级途径,积极实施汽车工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争取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 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只有一些生产的地域集中;从国际汽车产业集群来看,汽车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汽车总装厂进行零部件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的聚集而逐步形成;四、论述题1.试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马歇尔等;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后来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2.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产业组织研究向完全竞争模型中加入现实世界的磨擦系数,以便深入地分析市场中的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进行竞争;产业结构研究是为了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3.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1)主导产业政策;各国都采取各种相关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支柱产业政策;(2)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3)幼稚产业扶持政策;幼稚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机构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4)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等来促进幼稚产业的发展;衰退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且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在国民经济地位趋于下降的产业;4.试论述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的产业;支柱产业支持政策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或者非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和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5.简述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1)价格管制政策;价格管制是政府对垄断性产业管制的核心内容;(2)进入管制政策;刺激企业降低成本,几级开阵技术创新,使消费者能享受较低的价格,也有利于提高管制效率;(3)联网管制政策;联网管制在电信产业中具有典型性,它是政府管制的一项重要内容;(4)质量管制政策;把企业的最高限价与质量水平挂钩;对低质量的服务进行经济制裁等;(5)对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的管制政策;在被管制的垄断性产业中,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是普遍存在的;6.简述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做出评述;哈佛学派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SCP分析范式假定,可以对市场绩效进行客观的度量,并认为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取决于市场结构;由于存在这种单向的决定关系,可以用市场结构来解释市场绩效;根据SCP分析范式,企业产品的价格P与其边际成本MC的关系以及经济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结构;因此,在垄断产业中,企业具有市场力量,可以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从而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市场绩效也就比较差;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越高,企业的市场势力就越小,价格越接近边际成本,难以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就比较高,市场绩效好;7.简述我国产业结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主要问题问题:1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3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瓶颈;调整对策:1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3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4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8.简述新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它的研究焦点是策略性行为;NIO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提出了重要挑战;一方面,NIO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另一方面,也对芝加哥学派的静态的价格—产出框架提出了质疑;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则明确了策略性行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地位;9.简述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该模型,强调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入者不知道原有企业的生产成本类型,低成本原有企业试图利用限制性定价手段向进入者显示自己是个低成本的企业,以区别于高成本的企业,使进入者认为进入是无利可图的,而高成本的企业则制定高的价格才符合其自身利益,这一结果在博弈论中称为分离均衡;当然,一家高成本的原有企业为了扰乱进入企业对他的成本类型的估计,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先动优势采取限制性定价手段使进入者产生原有企业是低成本企业的幻觉;进入者可能把他误认为是一个低成本的企业,这一结果在博弈论中称为混同均衡;10.试论中国产业布局的有效路径;参照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和产业集群发展新要求,中国产业布局集群化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突出生态效率的原则、追求有序的均衡协调发展原则、培育新区位因素的原则;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创新对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要性,应注重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针对产业集群政策的功能目标,以及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多层面的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其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促进创新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11.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2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十三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第十三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非对称企业限制进入定价模型:老企业先行投资,造成不对 称结构。(如新建设一个工厂) 进入 (50,-5) 固定技术 新企业 不进入 (100,0) 老企业 进入 (25,25) 灵活技术 新企业 不进入 (150,0) 动态限制进入定价法:开始把价格定的高一些,随着新企业 的进入,逐渐降低价格。
3、提高对手的成本
提高全体企业的成本
老企业提高成本的动机:已经投入了一笔资金,形成了 沉淀成本。作出了留在该行业的承诺。 新企业
进入 老企业 提高成本 不提高成本 -2,-2 8,8 不进入 10,0 20,0
老企业提高成本的方法:增加广告支出
二、合作性策略行为
合作性策略行为:企业目的是协调本行业各家企 业的行动和限制竞争性行为发生而采取行动 卡特尔理论:寡头利润取决于卡特尔每个成员使 其他成员相信他不会在任何暗中约定的价格上 欺骗其他成员的能力。 每个成员间越能够达成信任,保证不通过降低价 格来挖取对方的客户,他们就越能够成功地索 取一个高出竞争性价格水平的价格。
• 通过提高竞争对手的生产成本,就可以通过牺 牲对手的利益来提高自己的利润。 • 提高竞争对手生产成本的条件: • 企业必须拥有某种市场力量或政治力量。 • 提到对手成本的方法: • 1、相对提高对手的成本 • 2、提高全体企业的成本
相对提高对手的成本
1、直接方式(干扰对手的生产或销售方式,给对 手的收集信息工作制造麻烦) 2、非兼容生产。改变互补产品的设计,提到新企 业的成本。(如非标准的计算机连接插头) 3、提高转换成本。设法让消费者难以在未来改用 新企业的产品。 4、借用政府管制干扰对手。(如环保要求) 5、提高工资。老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新企业高。
第十三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 是指企业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企业 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 基础上作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第三章——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第三章——产业组织理论
1、产业组织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市场机制
亚当·斯密在19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论述了竞争机制
2、产业组织的萌芽始于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 马歇尔于1890 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提出了含义广 泛的产业组织的概念 企业内的生产组织形式与“大森林的故事”
第三章 第一节
•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
因果关系
市场结构
企业行为
经济绩效
SCP分析框架
第三章 第一节
• 为了获得理想的经济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 企业行为 经济绩效
产业组织政策 图1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如何看待SCP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三章 第一节
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2)哈佛学派的SCP框架
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 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这三个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 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 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
第三章 第一节
• 市场结构是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 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第三章 第一节
• 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 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 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复杂关系:结构和行为二者都是由需求条件和技术条件决 定的;结构是会影响行为的,反过来,行为也会影响结构; 结构与行为的交互作用又决定着绩效;行为也会影响需求, 例如促销活动就会影响需求;绩效通过反馈会影响技术水 平和结构,技术进步推动现有技术“升级换代”,利润率 通过影响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吸引力的大小,对市场结构产 生着动态影响。 见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质量差
• 纵向差异示意图
•B •质量高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 二、企业产品定位
在存在产品横向差异的条件下,影响企业 产品定位的主要因素包括:
首先,市场需求特别是市场需求减去其它企业需 求以后的剩余需求。
其次,企业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固定成本。 第三,市场竞争程度。
分析产品差异条件下企业定位的两类模型: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当领导企业的产量为 时,企业2对企业1的最优 反应函数是:
由于领导企业1的利润函数为:
将追随者的反应函数带入领导者的利润函数,可 以得到:
满足上式的一阶条件为:
解该式可以得到领导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将这一产量带入企业2的反应函数,得到企业2的 最优产量策略:
PPT文档演模板
•P •P1 •P0
PPT文档演模板
•MC
•AC’ •AR’
•AC
•MR•Q0
•Q1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 4、企业广告行为分析
假设企业面临的需求函数为 其中, ,
企业成本函数为
且。
企业选择价格 和广告水平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与古诺模型相比,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中的主导企业 产量高于古诺模型中的企业产量,追随企业的产量低于 古诺模型中企业的产量。
三、伯特兰德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Bertrand Model)是由法国经济学家 约瑟夫·伯特兰德(Joseph Bertrand)于1883年提出的一 个竞争模型。与古诺模型不同,它是分析寡头垄断市场 上企业价格竞争的模型。
表示。 (2)消费者偏好高质量产品胜于低质量产品
(3)消费者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存在信息不 对称。
条件:
(1)
->
(2)
-≤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 (二)企业广告行为
1、获取信息的方式与商品分类
• 搜寻品(search goods):消费者在实际购买前就可以知
道其质量、价格、性能等特征的商品。
3、模型分析
由于产品同质,在其中一个企业的价格(例如 )一 定的条件下,另一个企业随着价格的变化,面临三种可 能的需求情况:
如果 ,那么

如果 ,那么

如果
,那么
同理可以得出另一个企业的情况,这样,一方的价格
决策取决于另一方的价格,也就是说,一方会对另一方 的价格决策作出最优反应。
4、模型结论
两家企业产品同质且边际成本不变的条件下,伯特兰
• 企业广告强度等于其商品的广告需求弹性与价 格需求弹性的比值。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第四章 企业策略性行为
第二节 企业产量行为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一、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Cournot Model)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奥古 斯丁·古诺(Antoine Cournot)1838年在《财富理论的 数学方法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一个寡头垄 断条件下寡头企业的产量决策模型。
(3)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单位交通成本为t,一个位于x 处的消费者若去商店1购买,花费的交通成本为tx;若去 商店2购买,花费的成本为t(1-x)。
• 模型 :两个企业进行价格竞争
(1)求出两个商店的需求函数
假定存在一个对于到商店1和2购买无差异的位于x的消 费者,该点满足: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2、图形分析(略,?): 3、模型结论:
(1)消费者消费了多样化的产品; (2)企业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 (二)霍特林模型
1、霍特林模型简介
“位置”(address)表示消费者的偏好以及与 之相应的产品差异,又被称为位置模型 (Address Model)。
德模型存在惟一的价格均衡,这时两家企业的价格相同 且都等于边际成本,企业超额利润为零。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二)伯特兰德悖论及其解释
伯特兰德模型的结论:只要市场上有一个竞争对手, 企业的行为就同完全竞争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但是 从现实的市场来看,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往往没有将价格降 低到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而是高于边际成本,企业因此 得到了超额利润。现实和伯特兰德模型结论的不一致性, 被称为“伯特兰德悖论”。
• 具体内容:企业产品定位和广告、产量、定价、 兼并等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和企业策略合作即串谋 行为。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第一节 企业产品定位和广告行为
• 一、产品分类
根据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可以将企业生产的差异产品分 为两大类:
(一)横向差异 横向差异(horizontal differentiation)是指由于消 费者的偏好各异,一些消费者从产品特征的变化中得益, 另一些消费者则可能受损。
张伯伦模型 霍特林模型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一)张伯伦模型 1、假设条件:
(1)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相同,都喜欢多样化的差异产品。 (2)生产差异产品的企业众多,每个企业的产量和价格 对于市场上其它企业的产量和价格没有直接影响(对称 性)。 (3)不存在进出入壁垒,潜在进入者可以自由进出入市 场。
15900
步步高
2000
12600
步步高
2001
2211
娃哈哈
2002
2015
娃哈哈
2003
10889
熊猫
2004
31000
蒙牛
2005
38515
宝洁
2006
34900
宝洁
2007
42000
宝洁
2008
15890
红牛
2009
30500
纳爱斯
2010
20390
蒙牛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 3、企业广告行为的目标:
• 由于消费者密度为1,且每个消费者购买1个单位产品,可 以得到两个商店的需求分别为:
• 这样,求解上式可以得到两个企业的需求函数: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 (2)两个商店的利润函数: • (3)两个商店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 (4)最优价格解: (5)两个商店的利润为:
二是分离均衡条件(Separating Equilibrium Condition),即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所付出的成本足够高, 以至于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不愿意生产或无能力生产高质 量产品。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 2、形式化表述
假设: (1)某种产品的质量有高低之分。分别用 和
• 经验品(experience goods) :消费者在实际购买并使用后 才能确知其特征的商品。
• 信任品(credence goods)。即使消费之后对于质量等特征 也不了解的产品。
• 2、广告及其分类
广告: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和位置信息的一种形式。
• 信息性广告(Informative Advertising):传递有关产 品的信息,如特征、价格和位置。

可以得到,企业1利润最大化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 成本,即:
企业1对企业2产量的反应函数 ,即: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同理可以得到企业2的反应函数

联立企业1和企业2的反应函数,可以得到古诺均衡 产量:
推广到n家企业,可以验证,每个企业的古诺均衡产 量为: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 三、企业产品质量选择和广告行为
产品纵向定位,即到底是生产高档产品、还是低档产品或 者说生产高质量产品、还是低质量产品问题。
(一)企业产品质量选择
1、两个条件:
一是激励相容约束(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即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比生产低质量产品 利润大。
• 劝诱性广告(Persuasive Advertising):改变和影响消 费者的偏好。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PPT文档演模板
•央视历年标王及中标
年份
1995
价 中标价(万元) 3079
标王
孔府宴酒
1996
6666
秦池酒
1997
32000
秦池酒
1998
21000
爱多VCD
1999
•O
PPT文档演模板
•竞争性均衡 •古诺均衡 •串谋均衡
第四章产业组企业策略性行为
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主要分析地
位不对等的寡头企业之间的产量竞争,其中,有些企业
是领导者,有些企业是追随者,追随者往往在观察到领
导企业的行为后再决定自己的对策。

逆向归纳法:先分析对于领导企业的任一产量决策,
追随企业的最优反应函数; 然后,领导企业将该反映函数
带入目标函数做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优决策。
• (一)假设条件:
• (二)模型分析:

假定市场需求与古诺模型一样,
,主导
企业和追随企业的边际成本相等为常数 。企业1为领导
者,企业2为追随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