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共政策的主体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概论小节练习题

公共政策概论小节练习题

公共政策概论小节练习题一、选择题1. 公共政策的主体是()。

A. 政府部门B. 企业C. 社会组织D. 个人2. 公共政策的客体包括()。

A. 社会问题B. 社会需求C. 社会资源A. 公共性B. 权威性C. 个体性D. 稳定性4. 公共政策制定的目的是()。

A. 解决社会问题B. 实现公共利益C. 保障国家安全二、填空题1. 公共政策的主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 公共政策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 公共政策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 公共政策具有强制性和非营利性。

()2.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静态过程。

()3. 公共政策的评估是为了检验政策的效果和效率。

()4. 公共政策的终结意味着政策问题的彻底解决。

()四、简答题1. 简述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2. 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有哪些?3. 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

4. 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有哪些?五、案例分析题1. 请结合我国近年来的一项公共政策,分析其制定、实施、评估和终结过程。

2. 请以某城市实施的垃圾分类政策为例,分析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六、名词解释1. 政策窗口2. 政策网络3. 政策议程4. 政策执行偏差七、论述题1. 论述公共政策的系统理论及其在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2. 试述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

3. 论述公共政策的评估标准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4. 分析公共政策的可持续性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八、计算与分析题1. 假设某地区准备实施一项教育补贴政策,请设计一套补贴方案,并计算该方案的大致预算。

2. 某城市计划对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优化,请提出几种优化方案,并分析每种方案的可能影响。

九、设计题1. 请设计一项针对老年人医疗保健的公共政策,包括政策目标、实施主体、受益群体、资金来源等。

2. 请为某城市制定一项环境保护政策,包括政策目标、政策措施、预期效果和监督机制。

公共政策的主体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的主体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的主体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公众需求和利益制定并实施的行动计划和决策,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公共福利,并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

公共政策的主体包括政府、公众和利益相关者。

一、政府政府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要主体。

政府可以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政府机构,如部门、机关、委员会等。

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会参考各种信息和数据,采用不同的决策模型和工具,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公众需求。

政府在公共政策中扮演监管者、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旨在促进社会公平、经济繁荣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公众公众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推动的重要力量。

公众包括所有受政策影响的人群,可以是居民、企业、非营利组织、媒体等。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如意见征集、听证会、公众会议等。

公众参与的目的是促进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可接受性。

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知、评价和反馈对政策制定者十分重要,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是指与公共政策问题相关的团体或个人。

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广泛,包括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专业团体、企业和个人等。

利益相关者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目标、需要和利益,因此,他们的参与和意见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需求,通过协商、合作和妥协等方式寻求共识,是公共政策能够得到广泛支持和有效实施的关键。

四、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政策制定者需要明确问题、目标和策略。

其次,政策制定者通过调研、分析和评估,制定政策方案。

然后,政策方案需要经过政策制定程序的各个环节,如决策、法律程序、评估等。

最后,政策执行者将政策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实施措施,监督政策实施的效果,修正和调整政策措施。

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和反馈,对政策的制定和改进都具有重要作用。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及内容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及内容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及内容经济发展阶段升级、社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等多种因素叠加起来,加速了公共需求的扩张,提高了社会对各级政府的行政要求公共领域的培育与规范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到当前阶段必须整体关注和谋划的一个战略问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及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公共政策主体是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行动者。

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官方主体。

主要有执政党、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

在我国,除了前四者外,人民政协、事业单位、行政性公司、某些社会团体等都可以从“公”的角度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成为政策主体。

第二类是民间主体。

主要有公民个人、利益集团、智囊团。

另外需要注意,公民个人可能因人大代表的身份成为官方主体;智囊团也可能是官方的智囊团。

【阅读延伸】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用途和主体第八章第一节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用途和主体1、评估的含义: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去判断某一系统的状态或质量,判断的核心问题在于确定该系统的好坏、优劣等价值。

2、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持续,考察整个政策过程,对政策的效率、价值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

3、政策评估的积极目的——把握政策活动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实际关系;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4、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①以“情况不同,尚在调查评估”为借口,推迟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②企图通过评估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证据,以便推卸工作失误的责任;③把政策评估作为炫耀工作业绩,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手段;④以政策评估达到追加预算、增拨经费的目的;⑤选择某些表现光线的政策环节进行评估,借以掩饰政策在整体上的失败或者严重错误;⑥选择某些次要的、直接性的政策要素造成的不良效果进行评估,企图借此从整体上攻击并要求废纸某项政策。

5、政策评估的主要用途有哪些?①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②是决定政策取向的依据(政策延续、政策革新、政策终结);③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的认识基础;④是进行政策教育的重要方法;⑤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4.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数人的问题
政府是国民的代表,应该重视关系到多数人利益的社会问题。
简例: “三鹿奶粉”事件
5.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
社会问题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从小到大、从潜到显、从一般到突出、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变化过程。
01
个案--群体事件
02
6.社会问题往往是具有关联性的问题
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但在政府决策者看来,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政府解决的。政策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只不过它是进入政府议程的特殊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公共问题 政策问题
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

所谓客观条件是指一种可以通过实证加以认识的情况。它的存在状况及其数量(比例)大小能够被人们所观察到、所体验到,并能够加以一定程度的量化,即能通过一定的指标进行解释和分析。如国防状况、出生率倾向和失业问题等。 客观条件是政策问题存在的必要前提,但不是充分条件。这也就是说,没有客观条件就不可能形成社会问题,但仅仅有了客观条件还不足以构成社会问题。
4.思 想 库
思想库(think tank)或脑库(brain trust)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别称。它是政策主体的一个十分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思想库既从事理论研究又从事应用研究,既关注学术问题又关注实际问题。其服务对象、成员组合、研究领域和构成形式有很大差别,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当然也不相同。
执政党 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中的一种核心力量。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执政党的政策。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在现代社会中,政党常常履行着某种“利益聚合”的功能,即政党努力将利益集团特定的要求转变为一般的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多选题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多选题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引言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改善公众福祉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是指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过程中涉及的各种主体,包括政府、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利益相关者等。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主体体系的组成部分以及其相互关系。

政府作为公共政策主体体系的核心,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立法机构制定法律和法规,并通过行政机构负责具体执行。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利益,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是由代表民众利益的选举产生的议会组织,负责制定法律和监督行使权力。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立法机构起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讨论、辩论和投票等方式确保公众利益得到充分代表,并监督政府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行政机构行政机构是政府组织的一部分,负责具体执行政府决策和管理公共事务。

行政机构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负责收集相关信息、制定具体方案、实施政策并监督执行效果。

行政机构需要确保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是指受到公共政策影响的各方,包括企业、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媒体等。

利益相关者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参与决策、提供意见和监督执行等方式,确保公众利益得到充分考虑,并促进公共政策的协调和平衡。

企业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利益相关者中的重要一环。

企业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参与立法讨论、提供专业意见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等方式发挥作用。

企业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来推动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的实施。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由公民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代表特定群体或推动特定议题。

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调查研究、舆论引导、参与决策等方式,提供专业意见和社会声音,促进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共政策主体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主体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主体名词解释《公共政策主体名词解释》公共政策主体指的是在制定、实施和评估公共政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各个组织、机构和个体。

这些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具有不同的权力和责任,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政府是最主要的公共政策主体之一。

作为公共管理的中央机构,政府在制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和实施政策时发挥着核心作用。

政府拥有法定的权力和资源,能够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推动政策的实施。

立法机构也是公共政策主体,负责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对政府的决策进行监督和评估。

立法机构通过议会讨论和投票决定,代表社会利益制定各种政策,保障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公共行政机关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主体,负责政策的具体实施和细化。

行政机关通过组织和调配各种资源,运用行政手段来推动政策的落地。

行政机关还承担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决策咨询等重要职能。

利益集团也是公共政策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益集团代表特定的行业、行业、群体或利益,通过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和影响来捍卫其成员的权益。

利益集团可以通过游说、抗议、谈判等方式来推动政策的改变,通过与政府的互动来获得资源和利益的再分配。

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也是公共政策主体。

民间组织包括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等,他们通过提供服务、宣传和倡导等方式来影响政策制定。

公民社会的参与可以通过舆论反馈、选举和司法诉讼等途径来体现,为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提供监督和改进的机制。

公共政策主体的多样性和互动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个主体的合作、竞争和协调,决定了政策能否切实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中,需要充分考虑各个主体的权益、关注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以实现更公正、更有效的政策结果。

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

六、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非营利组织是社会多元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一元。

非营利组织存在的主要理论基础: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非营利组织主要提供:政府做不了或做不好、企业不愿 意做的物品。
六、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
市场(market) 私部门 Private sector
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党的政策与公共政策:
直接的形式:如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通过 的政策性文件;
间接的形式: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 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推荐重要干部。
• 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 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一位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
它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 第二条) 所以,事业单位一般不具备决策权力。
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理》
但在当前,我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存在着特殊的事业单位,
文化利益集团、残疾人利益集团。其中影响力最大的
是地区性利益集团和行业性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利益集团 本身的组成状况,如社会地位、成员多少、声望大小、 财力雄厚程度、组织强弱等。
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体制层面的党与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是中共的辅政结构。 党政机构在人事上的重叠
各国家机关都必须接受中共的领导,无条件地贯彻执行 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党与国家机关呈结构和功能的互动关系:
中共成员担任国家机构的主要领导是保证党的意志得以 在国家政权中实现的结构性保障;

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

四、司法机关
相对而言,司法机关的重要性则比较低 从宪政层面上看,司法机关的地位与行政机关平行。 从历史上看:最不稳定的结构,受政治气候影响很大。 从体制层面上看,司法机关的地位则明显降低。 ➢ 司法机关的行政级别? ➢ 缺乏司法审查制度:法院只受理具体行政行为? ➢ 司法机关缺乏独立性: • 司法机关的人事权、财政权? • 政法委书记:司法机关的业务指导? • 司法机关的行政体制?
二、立法机关
决策形式: ➢ 宪法 ➢ 基本法律 ➢ 法律 ➢ 地方性法规 ➢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人大决定
二、立法机关
中国政协 ➢ 从宪政层面看,尴尬的定位? ➢ 从体制层面看,在实质上成为人大的辅助性机构 各级人大召开时,政协也同时召开 重大的决策在人大表决之前一般要经由政协讨论 人大会议也一般吸收政协委员列席
第三讲 公共政策主体
主要内容: 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立法机关(人大、政协)/行 政机关(政府) /司法机关 (两院) 行政性事业单位 /非政府公共组织 /利益集团 /公民 /大众传媒/现代政策研究组织
政策主体:政策主体主要指的是参与或影响 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的个人、团体 或组织。
政策主体分析的三个层面
承担着某些行政管理职能,通常称之为“行政性事业单位”。
体制层面的党与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是中共的辅政结构。
➢ 党政机构在人事上的重叠 ➢ 各国家机关都必须接受中共的领导,无条件地贯彻执行
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党与国家机关呈结构和功能的互动关系:
➢ 中共成员担任国家机构的主要领导是保证党的意志得以 在国家政权中实现的结构性保障;
➢ 实现党的目标也正是中共成员在国家机构中任职的政治 性目的。
四、司法机关
“在那些确实实现了各种权力分立的国家中,司法权与 行政权彼此是完全独立的。在法国、英国和美国就是这 样的,这两种权力的混合势必导致无法解决的混乱;这 种混乱的必然结果就是让人一身兼任警察局长、侦查员 和审判官。” ——马克思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一、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公共政策主体是指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一、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公共政策主体是指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一、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它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即非政府公共组织,我们把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统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

因在管理中的地位不同,这些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也各异。

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

实际上,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维度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

1、核心主体从理论上讲,凡是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政策,都能看成是公共政策。

但在所有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党和政府。

社会成员共享的资源与条件——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一个国家的兴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其政府所选择的公共政策。

核心主体分为政府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

(1)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或权力机构是制定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它的主要任务是履行制定法律和政策这一政治系统中的主要职责以及立法。

不过,由于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不同,不同国家的立法机构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

但不论各国的政治体制如何,立法机关的职能或职权主要包括立法权和监督权,从而在根本上控制了公共政策过程。

(2)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的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它重点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

它可以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在管理社会的实践中,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和作用的发挥都直接与公共政策紧密相连,甚至贯穿、影响其全过程。

日常的公共管理实践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完全一样。

第三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第三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第三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本章要点:1、公共政策系统是由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及其与公共政策环境和政策资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其中公共政策主体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包括官方的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和司法机关)、非官方的主体(利益团体、公民和大众传播媒介)以及现代公共政策研究组织(思想库);公共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2、公共政策环境就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状况、制度或体制条件、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等等。

政策资源是指政策运行活动可以获得并利用来促进运行过程的各种支持和条件,通常分为物质、人力、信息、权威资源等几大类别。

3、公共政策系统是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大系统。

政策主体、客体和环境与资源以及政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得政策系统呈现为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这个运行表现为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与监控、政策评估、政策变迁等环节所组成的过程,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政策周期。

第一节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政府、政党、公民、社会团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并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公共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一般可以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由于各国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过程存在着差别,因此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及其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安德森在《公共政策》一书中将政策制定分为官方和非官方的两大类:官方的政策制定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指定公共政策的人们,包括立法者、行政官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司法人员;非官方的政策制定的人或组织,包括利益团体、政党和作为个人的公民。

最新政策主体

最新政策主体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1、政策主体⑴官方决策者:①立法机关②行政决策机关③行政执行机关④法院⑵非官方参与者:①利益集团②政党③公民个人④大众媒体⑤思想库2、政策客体⑴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社会问题就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只有一部分社会问题能够得到政府的真正重视,进入政府议程,这部分社会问题才转化成为政策问题。

社会问题具有如下特征:①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②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③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④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⑤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⑥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⑵目标群体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通常是由于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①政治社会化的影响②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③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④对成本收益的权衡⑤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⑥避免受到惩罚⑦环境条件的变化3、政策环境⑴环境与生态政策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它涉及诸多因素,从人到物,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文化,几乎无所不包。

研究政策不能不研究环境,这种研究可以借助行政生态学行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把政策与环境的互动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⑵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首先,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其次,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

再次,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最后,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⑶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①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系、矿藏甚至人种等自然构成。

②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科技发展、国民收入、资源分配等)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国家所有等)③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的影响④社会变迁的影响⑤国际环境与公共政策国际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绪论作为政府管理国家的公共政策,其拥有着强大的政府作为其保障,以及拥有者强大群众基础为其支撑,公民是国家里的公民,因此与公共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包括着整个国家以及国家里的人民。

目录一、公共政策的主体 (2)1、政策主体 (2)2、公共政策主体 (2)二、公共政策的客体 (3)1、公共政策的客体 (3)2、公共问题 (3)3、目标群体 (3)三、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1、公民是主体 (4)2、公民是客体 (4)3、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一、公共政策的主体1、政策主体政策的主体可以一般的界定为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或组织。

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等。

西方很多的教材把主体分为官方主体与非官方主体A、官方主体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官员等B、非官方主体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民个体以及民间思想库等2、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主体是政策系统的核心成分,是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决定、执行、监督等过程的组织、团体和个人。

公共政策作为政策的一部分,因此公共政策的主体就是政策主体所包含的所有个人或者组织。

主要有国家机构、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公民个体等。

公共政策的主体是公共政策出现和实施的主要推动者,是公共政策能够发挥效能的关键变量。

在客观现实中,公共政策主体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几乎所有的社会力量都可以纳入主体范畴。

这一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社会化的普遍性。

二、公共政策的客体1、公共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的客体是指公共政策实施中将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会受到影响的目标群体。

绝大多数公共政策都肩负着如何解决特定的公共问题这一使命,它所制定的方案、准备调配的资源和确立的目标都是围绕着特定的目标而产生的。

公共政策复习题

公共政策复习题

一、单选1. 公共政策的主体( B )A,就是国家行政机关B, 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C,包括利益集团和政党D, 全体公民2. 对公共政策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制度是.( A )A,决策制度B, 议会制度C, 选举制度D, 政党制度3. 传统的政策决策往往较多地依赖.( D )A, 政治系统自身因B, 智囊团C, 理性原则D, 领导人的个人直觉和预见能力4. 利益集团一般代表了( B )A," 大众"的利益B, 集团成员的利益C," 弱势群体" 的利益D, 政策决策者的利益5. 设计政策方案时应该( C )A,不遗漏任何可能的方案B, 只要找到少量的方案就行了C,达到" 满意" 的程度D, 以上选项均错6. 政策评估过程也是一个( D )A,辩护过程B, 展示过程C, 整合过程D, 反馈过程7. 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 A )A.国家机构B.行政机关C.立法机关D.司法机关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D )A.选举B.监督C.罢免D.立法9. 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B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 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C. 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 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10. 政策分析需要( A )A,多元的评估标准B, 简单的评估标准C, 唯一的评估标准D, 以上选项均错11. 设计政策方案需要( A )A, 让更多类型的方案进入视野B, 简化方案C, 统一方案的类型D, 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12. 政策分析的步骤是. ( A )A,灵活的B, 不变的C, 必须严格遵循的D, 可以完全忽略的14. 市场与政府最大的区别在于( B )A,市场缺乏独立决策的能力B, 市场相对缺乏强制C,市场没有约束和限制D, 市场总是带来效率15.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A )A.政策的制定C.政策的监控B.政策的执行 D .政策的评估17.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 B )的体现。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的实质: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2、定义: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政策的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公共政策主体不仅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公共政策执行、评估和监控等环节都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政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4、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

5、根据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飞高低,将政策工具分为三类:自愿性工具(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混合性工具(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和强制性工具(管制、公共企业和直接提供)6、政策的制定:社会问题被列入政策议程,如何制定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并从中优选方案。

7、政策的评估:设计出各种政策方案之后,就要对它们进行评估和论证。

一般来说,政策方案评估包括价值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价和可行性评估,其中,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8、公共政策合法化:广义: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狭义: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公共政策合法化;包括决策主体的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和决策内容的合法化。

9、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经解释、宣传、组织、实施、服务等活动将政策的观念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10、定量分析:分析一个对象内部几个因素之间或者几个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运用各种数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或满意)的方案及形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

我国公共政策主体及制定

我国公共政策主体及制定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一、公共政策主体(一)公共政策主体构成党的各级党委会、党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军事机关社会公益组织它们的决策权限各不相同。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各级组织在多数情况下拥有政策的实质性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因其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它们制定的公共政策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以及军事机关,也拥有一定的公共政策决策权,军事机关----社会公益组织----(二)不同机关决策权限的相互关系1、权限划分原则(1)如果法律或法规对不同机关的权限作出详细而具体划分的,遵从这些规定的划分。

各机关可在其事权范围内,对有关事项作出政策规定。

(2)如果法律或法规没有对各机关的事权作出明确的划分,则在职责范围内,各机关都有权制定政策。

上级机关没有制定政策的,下级机关可以先制定政策;上级机关政策不明确的,下级可以予以明确。

下级机关制定政策后,上级机关又制定政策的,服从上级政策的规定。

的国家机关的决策权限基本上相当。

2、国家机关间权限冲突的解决原则(1)宪法、法律具有最高效力。

(2)行政法规、规章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3)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也高于部门规章及政府规章。

(4)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本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级政府制定规章效力高于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6)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依照下列规定作出裁决: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第一种,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适用地方性法规;第二种,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②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6)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内容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内容

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是政府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问题,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并借助一定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达到解决这一问题所指定的方法和措施。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政策的主体: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是公共权力机关。

在我国,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的主要代表,是实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力量。

公共政策的主体不仅仅限于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也可以作为公共政策的主体。

2. 公共政策的方法和手段: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行政和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主要是通过行政程序、行政机制、行政方式来推动政策的实施;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立法、司法活动来规范、指导、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3. 公共政策的目标:公共政策的目标是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始终。

4. 公共政策的对象:公共政策的对象主要是特定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系统中,由于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矛盾运动而引起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并有一定的表现形式。

因此,了解社会问题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表现形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问题的性质和特征,从而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公共政策含义与内容的简要介绍。

总的来说,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达成特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旨在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非官方参与者 1.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
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它代表 成员的利益,履行利益表达的功能。学生、出 租车司机、白领阶层。 他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利益表达功能、对公 共政策施加影响 中国的利益集团问题(利益群体)
二、构成
官方的决策者: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中国共产党
非官方参与者:
利益集团(压力集团) 政党(在野党、参政党) 大众传媒 思想库(政策研究组织) 公民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一)官方的公共政策主体
近代以来国家行政权力的不断膨胀 国务院及其组成部分以及各级人民政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司法机关——法院:
法院常常能够通过司法审查权和法令解释权 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它 不仅规定了政府不能做什么,而且规定了政 府应该采取何种行动以符合法律和宪法的规 定。
公共政策的主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一、定义
按照哲学观点,主体是指进行着认识和 实践活动的有意识的人,具有自觉的 能动性、自我意识机能和社会性等基 本特征。
按照政治学观点,主体即政治实体,是 指制定实施政策并期望政策能达到预 期效果的政治实体,包括执政党、政 府、社会集团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执政党 政党常常履行着“利益聚合”的功能。 政党首先是与权力而不是政策相联系。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各种社会公共 权力的组织结构的领导核心。其政治 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体现了其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实现 方式。
3、司法机关——法院:
法院常常能够通过司法审查权和法令解释权 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它 不仅规定了政府不能做什么,而且规定了政 府应该采取何种行动以符合法律和宪法的规 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立法机关: 立法机构是公共政策最重要的构成要
素,其主要职责是立法、即制定法律 和政策。 立法机关在西方主要指国会、议会、 代表大会,在我国指各级人大(产生 方式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行政执行机关:
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管 理国家的内政外交事务的机关,他掌管 着国家的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社 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总之,所谓公共政策主体,就是指 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 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 监控、评估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公民(选民)
在现代社会,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包 括:
(1)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 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2)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 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____________
3、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主要是指广播、电视、报刊、 杂志、书籍、电子信息网等借以表达 思想和意愿、传播各种信息的舆论工 具
社会最强有力、最直接、最方便的手 段
号称无冕之王,第四种权力 现代传媒的互联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使用威胁手段,如参加请愿、示威等活动, 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 一政策。
(4)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 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多方游说等手段, 提出政策诉求,影响政策导向。
(6)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 据或理论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执政党 政党常常履行着“利益聚合”的功能。 政党首先是与权力而不是政策相联系。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各种社会公共权 力的组织结构的领导核心。其政治领导、 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体现了其在公共政 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实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