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中心有关防火分区的问题的几点看法

合集下载

防火建筑的防火分区的划分与管理

防火建筑的防火分区的划分与管理

防火建筑的防火分区的划分与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防火建筑的重要性在逐渐凸显。

防火建筑的标准不仅包括建筑材料和火灾报警系统,还包括防火分区的设置。

防火分区是指在整个建筑物内划分出的能够有效防止火势蔓延的区域,是防火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防火分区的划分与管理等方面来讨论如何保障防火建筑的安全。

1、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火分区的划分应考虑建筑的功能、结构和火灾危险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建筑面积、高度、结构形式等特点,划分出多个防火分区。

(1)根据用途划分防火分区:建筑物的不同功能要求设置的防火等级不同,如商品房、工厂、电力设施等均需设置防火分区。

(2)根据高度划分防火分区:建筑物的高度与火灾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建筑物高度越高,提高分区难度和防御措施水平要求就越高。

(3)根据结构形式划分防火分区: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设计防火分区比较复杂,包括剪力墙、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等,需要考虑结构防火性能、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2、防火分区的管理防火分区设置完毕后,应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防止防火措施失效。

防火分区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1)实行防火责任制:建筑物业主要有口头或书面规定谁是防火责任人,负责防火管理和防火检查等工作。

(2)加强防火检查:加强对防火分区内的部位和设备的巡查、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水平。

(3)实施应急措施:对于发现的火警和其他安全事故,应及时启动应急措施,避免发生灾害事故。

(4)完善防火设施:对于已经建成的建筑物,应在建筑中增设一些防火设施,如喷淋系统、气雾灭火系统、自动烟感探测器等,提升建筑物的防火等级。

(5)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对建筑物防火措施的认知度,掌握安全救援技能,为防火安全的保障提供坚实的基础。

总结防火分区是防火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科学、严格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水平,有效预防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建筑防火设计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建筑防火设计还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

1.防火分区设置不合理防火分区是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防火效果。

然而,在实际设计中,有些建筑的防火分区设置不合理,分区不清晰,甚至一整栋建筑只有一个防火分区。

这样一来,当发生火灾时,很容易造成火势蔓延,导致严重后果。

2.建筑物逃生通道设置不合理逃生通道是建筑物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

在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中,逃生通道应达到一定的宽度和数量,以确保人员迅速疏散。

但实际上,一些建筑的逃生通道设置不合理,不足以满足人员疏散的需求,会造成安全隐患。

3.建筑材料选择不当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是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但在实际设计中,一些建筑选择了防火性能较差的材料,未能达到防火效果。

此外,一些建筑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便宜的材料,这些材料防火性能往往不高,也容易引发火灾。

4.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设施是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完善,比如消防水泵压力不足、安装位置不当等,都会严重影响灭火效率。

此外,一些建筑在消防设施的安装和维护上投入不足,也会导致消防设施无法正常使用。

二、优化措施为了优化建筑防火设计,应合理设置防火分区。

具体来说,应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用途、火灾风险等方面进行分区,确保每个区域的防火能力达到要求,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应合理设置逃生通道。

具体来说,应保证通道的数量和通道的宽度达到标准要求,同时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人员分布和火灾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人员能够迅速疏散。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应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具体来说,应选择防火性能好的材料,确保建筑物符合防火标准。

此外,应避免选择便宜的材料,以免降低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谈谈建筑防火分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谈谈建筑防火分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谈谈建筑防火分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概述建筑防火分区具有控制建筑内火灾四处蔓延的重要作用,可以在火灾发生后在一定时间内保证火灾不向其他部分快速蔓延扩散,从而争取到宝贵的人员疏散、逃生及消防灭火的时间。

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建筑消防设计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2.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主要依据由于建筑防火问题的重要性,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法规来进行严格管理和规范,目前主要有两部法规,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6年版)(原来的版本错误)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原来的版本错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条款中,对建筑防火分区的规定是根据建筑物的长度、面积、层数和耐火等级等来确定的,内容比较详细。

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对而言对防火分区的规定相对疏略一些,如只从面积上限制,而对建筑物的长度不作要求[1]。

(观点错误)3.防火分区的分隔方法防火分区的分隔方法应根据不同建筑的性质、层数、结构等的不同而因地制宜,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

不过建筑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经验总结,对于以下几种分隔方法的有效性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3.1 正确划分防火分隔单元要正确地划分防火分隔单元,首先必须结合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如建筑材料、设计结构等等,这样也可以方便对防火区的管理,同时也可以减少投资。

分隔单元的数量一般没有具体要求,原则上是越多越好(观点错误)。

只有正确地划分防火分隔单元才能真正发挥防火分区控制火势和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作用。

3.2正确选择建筑防火分隔构件防火分区要想真正起作用,选择质量好的建筑防火分隔构件是一大关键。

质量低下,材质不合理的防火分隔构建不仅不能起到控制火势的作用,反而会助长火势,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和逃生。

好的建筑防火分隔构件必须能真正防火,起到分隔火势的作用。

另外选择防火构件時还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的构造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因地制宜地使用[2]。

防火分区设计实践心得

防火分区设计实践心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物的防火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防火分区设计作为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防火分区设计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防火分区设计的基本原则1.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在进行防火分区设计时,首先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15)等。

这些规范为防火分区设计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要求和指导。

2.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防火分区设计应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迅速地疏散。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员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等设施的布置,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顺利逃生。

3. 限制火灾蔓延防火分区设计应有效限制火灾蔓延,减少火灾对周围区域的影响。

设计时应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以及防火涂料、防火隔断等防火分隔材料,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4. 合理布置消防设施防火分区设计应充分考虑消防设施的布置,确保消防设施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设计时应合理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消防电梯等消防设施,并确保其与防火分区相对应。

5. 经济合理防火分区设计应兼顾经济效益和消防安全,避免过度设计。

在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

二、防火分区设计实践心得1. 深入了解建筑功能在进行防火分区设计时,首先要深入了解建筑的功能和用途。

不同功能的建筑,其防火分区设计的要求有所不同。

例如,住宅建筑与办公楼、商场等公共建筑在防火分区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

深入了解建筑功能有助于提高防火分区设计的针对性。

2. 合理划分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划分是防火分区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布局、功能分区、人员密度等因素,合理划分防火分区。

一般而言,防火分区应尽量大,但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允许面积。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分析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分析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分析作者:薛莉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第08期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在技术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防火设计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技术,火灾对人们生命和生活将会造成巨大的灾害,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使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来对火灾进行防治,是现代建筑工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来对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分区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合理性意见。

关键词:防火分区:建筑设计:存在问题:划分原则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8-134-01前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逐渐提高,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有效提高建筑性能的多样化,是保证人们居住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措施。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防火安全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来合理地划分防火安全区域,对防火区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火灾一旦发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消灭,故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防火区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建筑防火设计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

1在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区域划分的重要一步当在建筑物中发生火灾的时候,一些相关物品燃烧会引起高温高热,在建筑燃烧过程中会带有各种粉末,这些粉末或者高温燃烧物体会将火灾的区域蔓延到更大的范围,使燃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所以,在火灾发生之后的第一时间内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制止火势的快速蔓延是十分重要的,在宏观的角度来讲,在防火区域划分的时候需要将楼板和高墙划分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可以将火灾限制在一个合理的区域中。

2在建筑防火设计区域划分的相关方面规定2.1对防火功能区域划分的方法在建筑防火区域划分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对人流较大的建筑物进行建筑的过程,在建筑中相邻的两个单元进行科学的防火处理,还要参考单元不同的性能,对防火区域进行有效划分。

建筑防火设计中心有关防火分区的问题的几点看法

建筑防火设计中心有关防火分区的问题的几点看法

建筑防火设计中心有关防火分区的问题的几点看法建筑区内的安全性建设至关重要,在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部分。

依照国家的一些防火规范,建筑建设方要严格对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做出规定,而且配合设计、审核检查工作,结合施工实际来建设防火分区。

在材料选择上,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预先分析材质的轰然性,选择适合的材料来与建筑体其他部分相融合。

建筑中的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面积的严谨相配也是至关重要的。

标签:局部区域分隔措施火灾控制防火分区是建筑体内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火势蔓延的情况下防止造成对其他建筑体的损害,是防火分区的主要功能,而如何建设一个合格的防火分区,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将其分离出来,一系列的分隔措施依照建筑体的实际情况来依次采用。

对于单层和多层的建筑,措施明显是不尽相同的,其要根据建筑面积的实际情况来对防火分区的面积和质量进行构建。

而防火分区又分为竖向防火分区和水平防火分区,前者是为了防止纵向空间的火势传播,后者则是为了防止火灾在横向方向上的火势蔓延情况。

本文将针对单层、多层建筑等各类别建筑的情况来分析竖向防火分区和水平防火分区的具体构建问题,以及在防火分区内建筑材质选择的问题。

1建筑中防火分区的划分分析1.1民用建筑划分民用建筑分为的是单层和多层建筑,其对防火分区的规定即耐火等级、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也是有严格的要求。

以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例,体育馆、剧院演播厅、展览厅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立为2500平方米;商场、学校、菜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设为1200平方米;医院、幼儿园、食堂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设为600平方米。

而以上的民用建筑不是单纯的建筑体概念,而是有建筑楼层的要求,除了体育馆、剧院演播厅、展览厅在最大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规定前提下可以对其适当放宽,其他上述提及的民用建筑是在规定设置为三层楼之下所要求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1.2厂房建筑的划分厂房建筑划分除了考虑到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外,值得注意的是耐火等级的规定,将两者结合起来后,再进行防火墙、防火帘等防火设施使用的考虑,才能确保厂房物资、人员的安全。

防火分区设置的注意事项

防火分区设置的注意事项

建筑防火分区的设置与探讨夏恪昌(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咸宁支队湖北咸宁 437100)【摘要】防火分区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对防火分区的设置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本文指出了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的几个地方,并对防火分区的设置提出了几点探讨意见。

【主题词】防火分区设置探讨防火分区(Fire compartment)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它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

设置防火分区是一种消极的火灾对策,可以有效地减少发生重大火灾的概率,减少火灾损失和有员伤亡,因此各类消防技术规范均对防火分区的设置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1 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对防火分区的主要规定1.1 根据建筑性质确定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面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称《建规》)的第3.3.1条、第3.3.2条和第5.1.1条分别对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面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1.1条对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面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称《人防规》)第4.1.2条规定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第4.1.1条对停车库的允许最大占地面积和防火隔间面积作了规定。

当设置了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面积可在上述条文规定的基础上增加1.0倍,局部设置的则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丁、戊类的地上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限)。

1.2 对特殊场所的防火分区设置作出了特殊规定《建规》第5.1.12条规定,地上商店营业厅、展览建筑的展览厅当符合特定条件时(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内或多层建筑的首层;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内部装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达10000m2。

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

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

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摘要:在建筑防火设计的过程中,要形成对防火区的整体设置,综合有效的防火区域设置,构建最大限度的安全系数。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防火区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对于提升建筑设计的整体安全性好和功能性将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将围绕建筑设计中相关防火区域的综合设置形成全面分析,并在设置过程中,形成对整个建筑设计的全面控制。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区分配;安全管理在防火分区设置的过程中,要结合建筑设计的整体功能性,提出相应的防火设计的要求。

在确保建筑设计防火分区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合理、科学化的防火分区方式,这样,在整个火灾管理中,可以形成有效的火灾隔离与控制处理,并对于救灾情况中的疏散以及补救等措施形成严格的管理,减少火灾过程中出现的人员伤亡与财产的损失等。

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突出对建筑物火灾基本情况的有效控制,形成与各种消防安全规范的融入性,形成严格分分区,可以有效的控制整个建筑设计与防火分区的综合功能。

1建筑设计中防火分区的重要性与主要方式综合功能的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尤其是在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形成防火分区设计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在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水源分布、建筑区域分布等多方面的管理中,通过防火分区的运行,可以对建筑设施中基础设施、消防安全、高层建筑等质量方面形成有效的控制,从而全面实现相关的管理。

尤其是在出现相关不稳定因素或者救护不及时的情况下,就会给建筑居民带来一定的困扰。

因此,通过防火分区可以提升整个安全设计的有效保障。

同时,在技术运行的而过程中,对于建筑设计中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在技术、知识、责任以及相关的因素中,形成防火分区中消防水源管理、分区责任控制、室内检测器安装、配管内线管理、电气照明等多方面的安装程序运用,可以实现对建筑管理的综合质量控制。

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建筑防火分区划分中常见问题(一)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范规定关于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各国规范均做了具体规定,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对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有明确规定,而现实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允许面积。

建设单位及设计者借性能化评估之名,使得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定面积数倍之多,而实际评估并无可靠的基础数据可供参考,形成既不符合规范规定,又无性能化评估可供支撑的问题。

(二)防火分隔构件选用不合理一些特殊场所防火分区划分和满足使用要求存在矛盾冲突,造成防火分隔构件选用不合理。

如选用防火卷帘进行分隔,防火卷帘应选用符合防火墙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的,而实际采用普通防火卷帘,又无冷却水幕保护,或虽有冷却水幕保护,但供水时间不能保障持续3h。

一些建筑内装设防火卷帘控制装置不全,防火卷帘要求要自动、电动、机械操作三种控制方式,而实际中仅有两种或仅有手动一种控制方式。

一些场所选用防火门开启方式不合理,如一些人流量较大场所应选用常开式防火门,但却选用常闭式防火门,实际使用中却处于常开状态,或者在较短时间内经多次的启闭后,闭门器损坏即不能正常使用,闭门器需要频繁更换。

(三)分隔构件的耐火极限低2001年规范重新修订后,明确公共娱乐场所与其他部位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墙,而一些场所采用纸面石膏板夹岩棉做隔墙。

规范规定,纸面石膏板必须是双层双面的,中间岩棉夹层厚度不得小于7.5cm,耐火时间才能达到2.0h以上。

但实际工程中,填充岩棉的厚度往往不到7.5cm,有的甚至采用单层纸面石膏板,耐火极限达不到规范要求。

再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特殊分隔部位楼板的耐火极限要求不小于1.5h,但在大多数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这些部位的楼板与其它场所没有区别,楼板耐火极限仅达到1h。

(四)竖向井道未进行分隔防火分区作为封闭空间必须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分隔。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思考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思考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思考摘要:建筑物内合理防火分区的划分可以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控制住火情,为人员安全撤离提供保障,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对于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合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防火分区常见问题设计建议防火分区是指在设计中将建筑物的平面和空间以防火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及一定耐火极限的楼板等分成若干区。

根据现行消防技术规范防火分区划分包括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区两部分。

防火分区的设置不仅可以在出现火灾的情况下及时的对人员进行疏散和扑救,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火灾对人们身体和财产上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防火分区在设计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必要的改革措施已在具体的实践之中。

1 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存在的问题1. 1 防火设计规范不完善,考虑因素不全当前我国防火设计方面的规范还不够完善,对于建筑物防火的设计方面只注重建筑物高度、类别、材料耐火性能几个方面,对于建筑内防火分区的具体情形关注却不足,比如建筑物内部可燃物的放置情况,建筑物装修情况和建筑的使用功能等这几个方面都没有详细考虑,而这些因素却是做好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于一些民用建筑,人员密度大、装修复杂的场所,防火分区的划分更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内部构造相对复杂的建筑物防火设计与学校、工厂等一些装修简单的建筑物防火设计划等号,显然是很不合理的。

1. 2 防火方法与建筑空间功能要求有矛盾不同建筑物防火分区要采用不同的分隔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适合安装防火墙,比如对于工艺流程要求完整连贯的工厂建筑,对于空间的整体功能要求很强,防火分区的分隔无法用防火墙的设置来实现,而如果用防火卷帘,由于防火帘规格有限制,这就出现了防火技术上的难题。

对于空间较大的建筑物来说,设置防火墙就会影响整体空间的构造,影响到工厂生产的功能需要,而且防火墙稳定性要求高,设置起来难度又大;如果设置防火卷帘,由于卷帘自身重量大,对于建筑物结构要求强,因此安装起来操作难度较大,并会影响整体空间功能的使用;而如果使用消防水幕设置防火分区,对于建筑物的消防用水量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并且消防水幕的防火分隔效果也并不佳。

建筑防火设计—分析判断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置以及符合性及修正建议

建筑防火设计—分析判断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置以及符合性及修正建议

当步行街两侧的建筑为多个楼层时,每层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商铺均应设置防止火灾竖向蔓延的 措施,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2.5条的规定;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1.2m;步行街两 侧的商铺在上部各层需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步行街上部各层楼板的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步 行街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宜均匀布置;
京基金融中心地下一层平面图
京基金融中心地下一层消防分区图
地下商业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m2。
京基金融中心四层平面图
京基金融中心四层消防分区图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 不低于2.00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m2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
第一节 建筑防火分区、防烟分区
一、建筑防火分区 (一)含义
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 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 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 蔓延的局部空间。
第一节 建筑防火分区、防烟分区
(三)建筑防火分区的类型
1、水平防火分区
所谓防火分区是指在一个水平面内,采用具有一 定耐火能力的防火分隔物,将该楼层的水平方向分 隔为若干个防火区域、防火单元,阻止火灾的水平 蔓延。
(8)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应每 隔30m设置DN65的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 软管卷盘或消防水龙,商铺内应设置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每层回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步行街内宜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 系统;
(9)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内外均 应设置疏散照明、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
(1)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m2; (2) 设置在单层建筑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10000m2; (3)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m2。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在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防火分区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一项防火措施。

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

合理设置防火分区可以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建筑物防火分区设置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要明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类别。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工业等,其火灾危险性和人员密集程度各不相同。

例如,商业建筑通常人员密集,货物众多,火灾荷载大;而工业建筑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的物质,火灾风险更高。

因此,在设置防火分区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确定合理的分区面积和防火分隔措施。

其次,要考虑建筑物的面积和高度。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面积越大、高度越高,火灾蔓延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就越大。

对于大型建筑物,需要划分更多、更小的防火分区,以限制火灾的蔓延范围。

同时,高层建筑由于竖向通道的烟囱效应,火灾更容易向上蔓延,因此在竖向防火分区的设置上要更加严格。

防火分隔设施的选择和设置也是关键。

常见的防火分隔设施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等。

防火墙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建造,具有足够的耐火极限,并且应从基础一直砌到屋顶,完全隔断相邻区域。

防火门、防火窗和防火卷帘应具备规定的耐火性能,并能在火灾发生时正常关闭或降落,起到阻止火势和烟雾蔓延的作用。

在设置防火卷帘时,要注意其宽度和长度的限制,以及与其他防火分隔设施的配合使用。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设置与防火分区密切相关。

每个防火分区都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以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或被堵塞。

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且在火灾时能自动关闭,防止烟雾进入疏散通道。

建筑内部的装修材料也会影响防火分区的效果。

应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装修材料,避免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扩大涌现出一大批大空间建筑,伴随而来的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成为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

针对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及人员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和相关规范要求,分析总结出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中最为突出的防火分区设计方法,并研究了大空间建筑中几种有效的灭火系统的设置,总结出更适合大空间建筑的防火对策。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问题分析;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批大空间建筑在全国各地相继投资建设,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对于这些大型建筑,如大会堂、体育馆、展览馆、候机厅等,单层建筑面积超大,楼层超高,内部空间不能分隔,其特殊使用的要求使建筑设计方案与现行防火规范相矛盾,套用现行防火设计规范无法解释及确定出完善的防火分区的设计方案,而这类大空间建筑又都存在着危险等级高、火灾水平蔓延速度快的特点,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大空间建筑也多次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大空间建筑火灾之所以迅速发展为大火并造成巨大损失,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有效的、必要的防火分隔。

因此,作者通过研究目前大空间建筑的防火分区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1、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据我国目前大空间建筑发发生火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防火分区难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为了满足建筑防火规范对防火分区的要求,以往设计中常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措施,但这往往限制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一些弊端。

(二)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大空间场所如机场候机楼在航班比较集中的时间里往往人员密集,十分拥挤,紧急情况下由于人们对疏散路线、消防设备、应急措施等的不了解,疏散起来非常困难。

而对于中庭式建筑如商场,常常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与周围空间进行分隔,火灾情况下防火卷帘等设施的动作,更加容易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恐慌,极易产生拥挤。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兰州730550)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建筑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火灾是一种种常见且对人类为还极大的灾害,所以为了有效的避免这种灾害的发生不仅要在建筑设计中加入防火理念还要将其放在建筑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中。

经笔者调查证实,一些建筑设计中理论和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出入,在部分建筑设计中防火理念仍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

因此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建筑的防火性能。

让火灾的危害指数无限的接近零。

本文笔者就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标签:防火分区;划分原则;存在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领域对建筑的性能要求复杂多样,为了确保建筑使用期间人们的财产及人身安全,建筑防火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建筑安全指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筑设计中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制止火势的蔓延,将着火区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消防人员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火灾扑救,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火灾对人与财产的损害。

而且有的建筑物,由防火分区划分的不合理或者防火隔离物设置不当导致火灾。

所以,研究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预防火灾发生的重要方面。

1 建筑防火设中防火分区的相关规定1.1 防火分区的宏观表述当火灾发生时,物品燃烧产生的高温热气和建筑材料燃烧时四溅的带火粉末,这些都可以把火灾引向周围区域,扩大燃烧范围。

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制止火势的蔓延是十分重要的。

从宏观表述,防火分区就是用着火点比较高的墙和楼板等围城的一个区域,能在一定的时间里将火灾限制在一个防火分区里。

1.2 划分防火分区的意义防火分区不仅能在一定时间内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还能使人员安全疏散和展开消防区域进行火灾扑救,因为相比较而言没有起火区域来说是相对安全的。

2 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划分的相关规定(1)划分防火区域的准则和方法。

1)对于人们用于生活和工作或者有较大人流的建筑物,相邻的两个发单元都应该进行防火处理。

消防安全建筑物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的规划和管理

消防安全建筑物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的规划和管理

消防安全建筑物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的规划和管理消防安全是现代社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的规划和管理是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有效地控制和阻止火势蔓延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就消防安全建筑物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的规划和管理进行探讨。

一、防火分区的规划和管理防火分区是指将建筑物内的空间按照防火要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阻挡火势的蔓延,减小火灾对建筑物的损害。

防火分区的规划和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火灾危险性,合理划分防火分区。

一般来说,建筑物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如生活区、办公区、储存区等。

对于危险品存储区域,应严格要求防火分区的划分,以确保危险品火灾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

2. 在防火分区之间设置适当的防火墙和防火门。

防火墙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的墙体结构,而防火门是指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阻挡火势传播的门。

防火墙和防火门的设置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其防火性能符合要求。

3. 对于大型建筑物,应设置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

疏散通道是指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人员的通道,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紧急出口则是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脱离建筑物的出口,同时需要确保通道畅通,不被堵塞。

二、防火间距的规划和管理防火间距是指建筑物之间或者建筑物内部设施之间的一定距离,用于阻止火势在建筑物之间传播。

防火间距的规划和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占地面积,合理设置防火间距。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高度越高,防火间距也应相应增大,以便更好地控制火势。

此外,建筑物占地面积越大,防火间距也应相应增加,以减小火势蔓延的风险。

2. 在建筑物之间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隔离带。

防火墙在建筑物之间起到隔离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阻隔火势的传播。

防火隔离带是指在建筑物周围划定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即使发生火灾,也不会对相邻建筑物造成影响。

防火墙和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3.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火间距的状况。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研究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研究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迅速,城市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为防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在当今的城市建筑灾害中,火灾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城市建筑的主要灾害之一。

为了提高城市房高层建筑的防火性能,对建筑防火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十分必要。

对建筑进行防火设计时,采用分区防火的方式对建筑防火性能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但是城市建筑发展变化比较迅速,防火分区设计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十分有利于城市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进一步改善,并且对提高建筑防火性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建筑;防火设计;防火分区;存在问题;优化方案【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021-021.目前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中的问题1.1 缺乏规范化防火设计意识防火分区的设置对于建筑防火有着重要意义,设置合理科学的防火分区能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建筑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相关财产安全。

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的建筑设计中,大多设计人员在防火设计时关注最多的还是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类别以及相关材料的耐火性等,都没有太重视防火分区的合理设置。

没有对建筑物内部的可燃物放置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对建筑的装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防火区域划分有明确的界定。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火灾蔓延。

在我国的建筑种类比较复杂,装修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防火分区设计工作时,要求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规范化防火分区设计。

1.2 防火方式和建筑空间不协调如果为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火情蔓延的发生,而将所有隔墙都设置为防火墙,这将带来建筑造价的大面积浪费。

而防火分区的不合理划分都会影响到建筑防火的整体的功能,对于建筑物防火非常不利。

防火墙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没有相对的稳定性,将很难设置防火墙。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建议(一)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建议(一)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建议(一)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建议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建筑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同时城市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旨在提供一些关于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的建议。

一、明确建筑物类型和功能建筑物类型和功能是防火分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防火分区的需求也不同。

例如,办公楼较少存在睡眠人员,因此通常不需要设置疏散楼梯间和疏散通道的防火分区;而高层住宅楼则需要特别注意防火分区的设置和布局。

二、制定合理的防火分区规划方案防火分区规划方案应综合考虑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外观等因素。

首先应确定每个分区的位置和面积,并根据功能和使用特性划分,例如按照用途、车辆通道和人员疏散通道等分区。

在每个分区的分界处,应设置适当的防火构筑物和防火隔墙,并注明防火门、防火缝隙和防火窗户等细节。

三、合理配置防火设施防火设施是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的重要部分。

防火设施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沙桶、灭火器、消防栓等。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防火设施的配置也是不同的。

在为建筑物配置防火设施时,应根据其防火等级和使用特性灵活设置,合理选择设备类型、数量和位置等,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四、注意防火分区与建筑结构的紧密性在设计和配置防火分区时应注意与建筑结构的紧密性。

防火分区设计的分界墙应完全独立于其他结构,以达到阻止火势扩散的目的。

同时,一些用于设施、通风或排水的管道也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防火处理,以保证防火分区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类型、功能、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并合理规划防火分区,配置防火设施,注意防火分区与建筑结构的紧密性,以确保防火措施有效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建议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建议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计建议正确划分防火分区,对于火灾时防止烟气扩散、阻止火势蔓延、保证人员疏散、赢得扑救时间和减少火灾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防火分区设计不合理、防火分隔措施不严密是造成火灾蔓延的主要原因。

为了真正使防火分区划分得合理有效,我有以下建议:(一)根据建筑工程的性质,按照国家的消防技术规范确定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面积建筑物种类繁多,我们应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特点,依据相应的规范划分防火分区。

对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工程,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三、四章的规定,根据其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耐火等级和高度等确定防火分区的占地面积和防火墙间面积;九层及九层以下的住宅、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它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五章的规定确定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面积;高层民用建筑及相连的附属建筑应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确定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面积;商店、餐厅、公共娱乐场所、丙、丁、戊类生产车间和物品库房等使用的人防工程,应按《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87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汽车库以及设在其它建筑内的停车库,应按《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J67-84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

在划分防火分区时,人防工程的防火分区按使用面积计算,其它建筑按建筑面积计算。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面积可按规定增加一倍;局部增设时,增加面积应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而不能机械地全部面积增加一倍。

建筑设计中处理好各类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与合理使用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但通过认真研究就可以发现,合理划分防火分区、优化分隔措施并不一定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如使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系统代替防火墙等。

(二)在建筑内设置特殊主动、被动防火措施的阻火带划分防火分区的主要目的是阻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余部分蔓延,对此,只要在建筑物内某段采取特殊的主动和被动防火措施,使烟火难以通过该地段,则应视为达到防火分隔的目的。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

环境与建筑科学107①作者简介:冯伟彪(1981—),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消防防火。

DOI:10.16660/ki.1674-098X.2101-5640-8303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几点看法①冯伟彪(北京市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 北京 100000)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寻找到了相应的发展契机,各种新型高层建筑越来愈多,这也给我国的防火设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系数,为了能够保障居住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降低各种火灾问题的发生率,相关设计人员需针对建筑的特点做好全面分区防火设计工作。

本文围绕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分区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建筑 防火设计 防火分区 问题 建议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3(c)-0107-03Some Views about Fire Partition in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FENG Weibiao(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Fire Rescue Detachment, Beijing ,1000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so foun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ll kinds of new high-rise buildings more to the more, it also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work in China increased a certain diff iculty coeff icien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ersonal property safety of people in living,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fire problem, related design personnel should b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to do a good job of comprehensive partition fire protection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 are discussed,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roposed.Key Words: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 Fire partition; Problem; Advice1 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分区存在的问题1.1 防火设计规范不完善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部分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因缺乏相应的规范性,只考虑到了建筑的高度、类别、材料的耐火性能等方面,并未认识到分区设计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发挥出隔绝作用,导致火情大范围蔓延,给居住群众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所带来的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防火设计中心有关防火分区的问题的几点看法
建筑区内的安全性建设至关重要,在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部分。

依照国家的一些防火规范,建筑建设方要严格对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做出规定,而且配合设计、审核检查工作,结合施工实际来建设防火分区。

在材料选择上,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预先分析材质的轰然性,选择适合的材料来与建筑体其他部分相融合。

建筑中的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面积的严谨相配也是至关重要的。

标签:局部区域分隔措施火灾控制
防火分区是建筑体内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火势蔓延的情况下防止造成对其他建筑体的损害,是防火分区的主要功能,而如何建设一个合格的防火分区,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将其分离出来,一系列的分隔措施依照建筑体的实际情况来依次采用。

对于单层和多层的建筑,措施明显是不尽相同的,其要根据建筑面积的实际情况来对防火分区的面积和质量进行构建。

而防火分区又分为竖向防火分区和水平防火分区,前者是为了防止纵向空间的火势传播,后者则是为了防止火灾在横向方向上的火势蔓延情况。

本文将针对单层、多层建筑等各类别建筑的情况来分析竖向防火分区和水平防火分区的具体构建问题,以及在防火分区内建筑材质选择的问题。

1建筑中防火分区的划分分析
1.1民用建筑划分
民用建筑分为的是单层和多层建筑,其对防火分区的规定即耐火等级、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也是有严格的要求。

以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例,体育馆、剧院演播厅、展览厅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立为2500平方米;商场、学校、菜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设为1200平方米;医院、幼儿园、食堂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设为600平方米。

而以上的民用建筑不是单纯的建筑体概念,而是有建筑楼层的要求,除了体育馆、剧院演播厅、展览厅在最大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规定前提下可以对其适当放宽,其他上述提及的民用建筑是在规定设置为三层楼之下所要求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1.2厂房建筑的划分
厂房建筑划分除了考虑到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外,值得注意的是耐火等级的规定,将两者结合起来后,再进行防火墙、防火帘等防火设施使用的考虑,才能确保厂房物资、人员的安全。

等级为一、二级的单层、多层造纸厂房,这样的建筑体,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

在防火分区之间,应将其用防火墙分隔,尤其是易燃物资储置的车间,还需使用水幕防火墙。

又例如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湿式造纸联合厂房,必须设置有自动防火系统,在其防火区内进行自动灭火保护时,其最大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可
以按厂房内人员工作活动范围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改变。

防火分区的面积越小,给内部人员行动和工作带来不便,其是有一定弊端性的。

而防火分区的面积越大,在整个建筑体内占据着巨大的空间,对厂房本身的经济建设和生产建设也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根据各个厂房的单层、多层实际状况和人员工作区分布情况来确定防火分区的装置细节。

1.3高层建筑的划分
高层建筑的本身是具有一定连通性的,有气体现在层与层之间的连接贯通性问题上。

例如高层商业营业厅、高级酒店,其防火分区空间即地面上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而地下部分是2000平方米,这个数据是在采用低燃性或者不燃性建筑材料且在安装自动灭火装置并自动进行灭火时所得出的。

由于高层建筑的连通性,在其裙房之间也应设有防火墙、自动喷水系统等防火设备。

而且在其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时候,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能够适当增加。

对于高层建筑间的走廊、楼梯、传输带、电梯等,层层相连接的部分而言,每一层也必须设有防火分区,并且加置防火帘和防火水幕等分隔系统。

这些狭小的空间虽然连贯性强,具有一定的疏通性,能够疏导人员撤离火灾区,但其一旦成为火源点时,并且火势难以阻止,人员生命通道的路径就会因此断裂,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后果。

在这些空间设置防火设施时,一定得做好火灾事故模拟,加大力度地防止火情产生。

2防火分隔材质的选择
这里以玻璃幕墙为例。

为了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速度之快,可采用玻璃幕墙,其主要为金属合金材料和玻璃板等,不仅轻便、透光性强,而且能够及时有效地阻止火势扩展,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建筑中去。

既具有美观性,又具有防护性。

但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当火源出现在狭小的地区,火势扩张迅速、热量急剧上升,玻璃幕墙则会爆裂破碎,防火分隔措施崩溃受损,火势继续蔓延到其他建筑区内,产生更严重的损失。

其次玻璃幕墙的安装于楼层的水平楼层之间会产生空隙,而火势在狭小细长的封闭空间内扩展速度是极其快速的。

如果玻璃幕墙在安置过程中与水平楼板之间的封闭性做工不到位,就会出现巨大的隐患。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并不是每一种材料都是最好的,它们都存在着利弊两面性。

上述材料——玻璃墙幕,尽管其具有一定的便捷性能特点,且在建筑体中美观性较强,作为建筑工程者青睐的选择材料,但在其安装过程中,如果其与水平楼层间的封闭性做得稍有不到位之处,或者说稍有缝隙,在火源发展时就会酿成大祸。

因此,针对不同的建筑体和不同的空间特征,来挑选最适合的材料才是明智的做法。

3总结
防火分区的设计总体来说,基于的是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设面积、建筑耐火等级、分隔措施等方面来分析的。

其中在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上,还要涉及到高层、多层、单层建筑的判定,由此来确定防火分隔区的面积大小。

而耐火
等级则是考虑到建筑的燃烧承受度,依次来判定防火分区的具体设施,保证整个建筑体的安全性。

而分隔措施中所用到的材料问题,也是需要结合建筑实际来做选定的。

这些防火措设施中不论是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的选定还是分隔措施里分隔材料、分隔方式的抉择,都不能偏离一个原则,便是依照建筑实际做判定。

参考文獻
[1]游宇航,李元洲等.夏季大空间内火灾机械排烟效率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24-27.
[2]李引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吴有烈,吴宜州等.高层建筑自然排烟之可行性分析.第三界消防性能化规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台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