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共25页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第二节道路工程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1)市政【道路】课件

市政公用1.城市道路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快速路——中央分隔、主要以交通功能为主、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全控制、单向不少于2车道、两侧不设吸引较大人流量的建筑物。
3.主干路——连接城市的各个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两侧不设吸引较大人流量的建筑物。
4.次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的功能。
5.支路——服务功能为主。
6.快速路设计车速——60-100(km/h)、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
7.主干路设计车速——40-60(km/h)、应设置中央分隔带。
8.高级路面——水泥混泥土(30年)、沥青混泥土(15年)、沥青碎石。
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建设投资高、养护费用少。
9.次高级路面——适用于城镇支路、停车场。
强度、刚度、稳定性都次于高级路面、建设投资少、养护费用多。
10.按力学特性分类:(1)柔性路面——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
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主要代表为:沥青混泥土,,,(2)刚性路面——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主要代表为:水泥混泥土,,,沥青混泥土结构组成:1. 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
2.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载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3.面层——直接同大气和行车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较大的竖向力、水平力、冲击力的作用。
应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
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4. 高等级路面——可有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组成。
5. 垫层性能要求——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
垫层材料强度要求不一定要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6. 基层性能要求——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刚度、强度;不透水性好;抗冻性满足设计要求。
7. 面层性能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能力,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刚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量、不透水性、噪声量(磨耗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下面层采用密集配沥青混合料)。
道路分级和分类

我国公路网管理层次: • 国道:G102,G222,G301
• 省道:S105 • 县道:X101 • 乡道
国道网分类: 首都放射线:编号1 南北纵线: 编号2 东西横线: 编号3
• 村道
第2页/共22页
二.公路的分级
1。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的规定: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2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3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 服务功能。 4 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 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四、城市道路的分类和分级
(一)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 能等,分为快速 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 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 管理设施。
1)运用标准要合理。使用标准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不考虑 路线的作用和运输发展的要求,采用低标准,以压缩工程 费用,影响公路的服务性能。二是不顾工程数量,片面追 求高指标,使投资过大,占地增加。
2)确定指标要慎重,在确定指标,要深入实际进行踏勘调查, 征询各方面的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任务书的 要求,结合目前和远景的使用要求,通过比较,慎重确定。 如指标定得不当,会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效果,工程造价 及工期。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

2 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故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用作基层的材料主要有:(l)整体型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煤渣、水泥稳定碎砾石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工业废渣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整体性均较好,适用于大多数沥青路面的基层使用的工业废渣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级配碎(砾)石:应达到密实稳定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控制小于0.5mm 颗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数。
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作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应掺石灰符合标准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作基层不符合标准级配要求时,只宜用作底基层或垫层,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适当控制小于0.5mm 的颗粒含量。
为便于碾压,砾石最大粒径宜采用 60mm3 垫层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其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因此,通常在土基湿、温状况不良时设置。
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 l )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产生冰冻危害的路段应设垫层。
( 2 )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
粒料包括天然砂砾、粗砂、炉浩等采用粗砂或天然砂砾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 5 % ;采用炉渣时.小于2mm 的颗粒含量宜小于 20 % .( 3 )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 150mm 。
(三)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1 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2 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面层与基层之间应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粘层沥青或采用沥青封层3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0.3;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 ~0.44 层数不宜过多。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2k311010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2k311011 掌握城市道路构成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
刚性路面以水泥砼路面为代表,柔性路面以沥青路面为代表。
一、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一)路基路基的断面形式分为: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三种。
从材料上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路面分为垫层、基层和面层结构层。
1.面层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面层分为磨耗层、上面层、下面层或称为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2.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
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用作基层的主要材料有:(1)整体型材料。
又称无机结合料基层。
特点:强度高、整体性好、适宜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包括级配碎(砾)石、泥灰结碎(砾)石和水结碎石三种。
3.垫层。
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
作用: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扩散荷载应力。
要求: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1)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应设垫层。
(2)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
(3)垫层厚度一般≥150mm(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1.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2.层间必须紧密稳定,保证结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3.各结构层的回弹模量自上而下递减。
4.层数不宜过多。
5.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或采取其他措施减轻反射裂缝。
二、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一)路基的性能要求1.整体稳定性2.变形量(二)路面的使用指标1.平整度。
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2.承载能力。
路面必须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3.温度稳定性。
资料路面结构层次划分路面分类.pptx

捐
珊
企
炙
中
木
暮
蜗
迟
中面层压缩量最大
化 碱
笺
禽
曹
躁
莱
溜
健
掺
邻
灰
怎
出
鸣
第11页/共25页
室
Thick Pavements Fatigue 厚路面的疲劳性能
High Strain = Short Life 高应变=短寿命 Low Strain = Unlimited Life 低应变=无限长的寿命
詹
幕
妄
Thick HMA(> 20 cm)
巴
>20cm的厚沥青混合料
缸
Limit Bending
因
受弯拉极限
驻
Subgrade底基层
懊
Limit
激
Compression
虾
受压极限
窘
趁
喀
瞥
第16页/共25页
菱
枕
预
Guangdong Pavement Trial
翼 芒
广东实验路
觉 网
牲
狗
禾
Hot Mix Asphalt
史 隔
面
要求具有较高的模量和抗车辙性能。
扒
• 下面层,抗弯拉疲劳的层位。要求具有抗疲劳和抗水损坏能力。
赦 苞
谜
专
层
忧
僵
穿
聘
仍
赫
畅
茎
顽
饶
第9页/共25页
佳
辜
Cracking is
亨 越
from the
串 稻
菜
surface
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31896

▪ 设计年限:20年 ➢ 例如北京市的二环路或三环路
2020/5/23
17
2、主干道
▪ 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主要工业区、住宅 、港口、车站等地区,以交通功能为主
▪ 一般为六车道,非、机动车分离 ▪ 可以不设立体交叉,扩大交叉口来提高通行
能力 ▪ 两侧不宜设吸引人流的建筑物 ▪ 设计年限:20年
▪ 为车辆提供分向、分道行驶,设施和高速公路 基本相同
▪ 部分控制出入,一般应该设置隔离带 ▪ 交通量小客车15000—30000辆/天
2020/5/23
10
3、二级公路
▪ 联络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通往大 工矿区、港口的公路
▪ 交通量4500—7000辆/天(中型载重汽车)
2020/5/23
2020/5/23
20
▪ 城市道路除了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 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分为I、II、III级
▪ I 级标准:大城市(人口大于50万) ▪ II 级标准:中城市(人口:20—50万) ▪ III级标准:小城市(人口小于20万)
2020/5/23
21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应该设
应该设 可设 可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横断面形式
双、四 单、双、三、
四 单、双、三 单、双、三 单、双、三
单 单 单 单 单
22
六、道路的基本组成
1、公路的基本组成
➢ 路基 ➢ 路面 ➢ 桥涵 ➢ 隧道 ➢ 排水系统: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组成。 ➢ 防护工程: 加固路基边坡确保路基稳定的结构物。 ➢ 交通附属设施
11
4、三级公路 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适应交通量1000-4000辆/天。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得组成与分类㈠道路得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得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就是指公路中线得空间几何形状与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得结构就是承受荷载与自然因素影响得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得组成道路工程得主体就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与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得等级划分1、公路得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与适应得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就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得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就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就是中等以上城市得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就是沟通县、城镇之间得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就是沟通乡、村等地得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得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得地位、交通功能与对沿线建筑物得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就是城市道路网得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就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就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得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就是按照路线位置与一定技术要求修筑得作为路面基础得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就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得作用就是路面得基础,就是路面得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得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得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得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得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得整体必须具有足够得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得强度、刚度与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就是指强度与刚度在自然因素得影响下得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doc

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一)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1、公路的组成:线形组成、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2、城市道路组成3、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二)道路等级的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二、路基1、定义: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2、分类:填方路基(路堤):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挖方路基(路堑):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半挖半填路基3、组成:路肩、边坡、排水设施、挡土墙。
4、对路基的要求:1)有足够的强度:在车辆荷载、路面及路基自重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
2)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在行车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发生滑坡、塌陷等。
3)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在水温变化时,路基强度变化小,不产生翻浆。
三、路面(一)结构组成:路层:是直接与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垂直荷载并扩散至垫层和路基中。
垫层:在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隔水、防冻及扩散传力作用。
(二)度与路面排水(三)路面的等级与分类1、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
2、路面类型:(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1)水泥稳定土基层: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面板下2)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4)级配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
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 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第一章 1-2道路分级和分类

线形标准
载重标准
净空标准
4、技术标准的内容: 技术标准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线形、载重、净空”对路 线来说,关键是线形标准。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分1总则,2控制要素,3路 线、4路基路面、5桥涵、6汽车及人群荷载,7隧道、8路线交叉、 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九章。 5、技术标准的应用: 1)运用标准要合理。使用标准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不考虑 路线的作用和运输发展的要求,采用低标准,以压缩工程 费用,影响公路的服务性能。二是不顾工程数量,片面追 求高指标,使投资过大,占地增加。 2)确定指标要慎重,在确定指标,要深入实际进行踏勘调查, 征询各方面的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任务书的 要求,结合目前和远景的使用要求,通过比较,慎重确定。 如指标定得不当,会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效果,工程造价 及工期。
四、城市道路的分类和分级
(一)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 功能等,分为快速 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 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 管理设施。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2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3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 服务功能。 4 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 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在确定道路横断面车行道宽度时,远期交通量的年限 作为道路设计年限的指标。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 年限按道路等级分为三种:快速路、主干路为 20 年;次 干路为 15年;支路为 10 年~15 年。道路等级高则设计 年限长。在设计年限内,车行道的宽度应满足道路交通增 长的要求,保证车辆能安全、舒适、通畅地行驶。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一)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公路地组成:线形组成、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城市道路组成、道路工程地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二)道路等级地划分:、公路地等级划分: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个等级.、城市道路地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二、路基、定义: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地作为路面基础地带状构造物.、分类:填方路基(路堤):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挖方路基(路堑):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半挖半填路基、组成:路肩、边坡、排水设施、挡土墙.、对路基地要求:)有足够地强度:在车辆荷载、路面及路基自重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有足够地整体稳定性:在行车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发生滑坡、塌陷等.)有足够地水温稳定性:在水温变化时,路基强度变化小,不产生翻浆.三、路面(一)结构组成:路层:是直接与行车及大气接触地表面层,应具有足够地结构强度、良好地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基层:承受面层传来地垂直荷载并扩散至垫层和路基中.垫层:在基层和土基之间地结构层,起隔水、防冻及扩散传力作用.(二)度与路面排水(三)路面地等级与分类、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路面类型:()路面基层地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水泥稳定土基层: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地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地面板下)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地底基层,可作二级以下地公路地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地基层.)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级配碎(砾)石基层.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地基层.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地底基层.)填隙碎石基层.可用于各级公路地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地基层.()路面面层类型.)沥青路面(柔性路面).分为沥青混合料: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均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沥青碎石混合料仅适用于过渡层及整平层.其他等级公路地沥青面层地上面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乳化沥青碎石: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地沥青面层、二级公路地罩面层施工以及各级公路沥青路面地联结层或平整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沥青贯入式: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地联结层.沥青表面处治:一般不大于,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城市道路支路、县镇道路、各级公路施工便道以及在旧沥青面层上加铺罩面层或磨耗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水泥混凝土路面(刚性路面))其他类型路面.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地道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地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地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地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地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地远景设计年限年~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地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地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地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地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地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地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辆以下;单车道辆以下. 公路等级地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地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地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地车疲乏数或不同地公路等级.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年;二级公路为年;三级公路为年;四级公路一般为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地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地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地规定. 采用分期修建地公路,必须进行总体设计,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将公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高速公路:是具是有特别重要地政治经济意义地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地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行驶地专用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辆以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地公路,一般能适应~辆.设计车速()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双向机动车道数(条)>机动车道宽度()道路总宽():~分隔带设置:必须设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地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地城郊公路,能适应~辆.设计车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双向机动车道数(条)>机动车道宽度()道路总宽():~分隔带设置:应设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地支线公路,能适应~辆.设计车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双向机动车道数(条)>机动车道宽度()道路总宽():~分隔带设置:可设四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地支线公路,能适应<辆.设计车速()双向机动车道数(条)>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⑴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地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地设计行车速度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⑵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地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地设计行车速度为.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地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地设计行车速度为.⑷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地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地设计行车速度为.。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第二节道路工程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⑵结构组成..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⑴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⑵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⑷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⑸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⑴快速路..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⑵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⑶次干路..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⑷支路..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㈠路基基本构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⑵填石路基..填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填筑的路堤..⑶砌石路基..砌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外砌、内填而成的路堤..砌石路基应每隔15~20m设伸缩缝一道..当基础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分段砌筑;并设沉降缝..⑷护肩路基..坚硬岩石地段陡山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当填方不大;但边坡伸出较远不易修筑时;可修筑护肩..护肩高度一般不超过2m..⑸护脚路基..当山坡上的填方路基有沿斜坡下滑的倾向;或为加固;收回填方坡脚时;可采用护脚路基;其高度不宜超过5m..2.挖方路基..⑴土质挖方路基..⑵石质挖方路基..3.半填半挖路基..在地面自然横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m;高速、一级公路台阶宽度一般为2m..三、路面㈠路面结构组成..一般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1.面层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次..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沥青路面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间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2.基层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递到底基层、垫层、土基等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基层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性、扩散荷载的性能..在沥青路面基层下铺筑的次要承重层称为底基层..基层、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当基层、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或上底基层、下底基层..3.垫层..路基土质较差、水温状况不好时;宜在基层或底基层之下设置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或扩散荷载应力等作用..面层、基层和垫层是路面结构的基本层次..为了保证车轮荷载的向下扩散和传递;较下一层应比其上一层的每边宽出0.25m..㈡坡度与路面排水路拱指路面的横向断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其作用是利于排水..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抛物线、屋顶线、折线或直线..为便于机械施工;一般采用直线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肩排水与中央分隔带排水组成;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拱坡度、路肩横坡和边沟排水组成..㈢路面的等级与分类1.路面等级;按面层材料的组成、结构强度、路面所能承担的交通任务和使用的品质划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等四个等级..2.路面类型⑴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及综合稳定土;粒料类分级配型和嵌锁型;前者有级配碎石砾石;后者有填隙碎石等..1水泥稳定土基层..在粉碎的或原来扩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2石灰稳定土基层..在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得到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但其中的二灰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及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4级配碎砾石基层..由各种大小不同粒径碎砾石组成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技术规范的密实级配的要求时;称其为级配碎砾石..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也可用作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及以下公路的基层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5填隙碎石基层..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空隙;增加密实度和稳定性;这种结构称为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⑵路面面层类型..根据路面的力学特性;分为沥青、水泥混凝土和其他路面..1沥青路面..是指在柔性、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面层的路面..沥青面层分为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沥青混合料可分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是指沥青与矿料在热态下拌和、热态下铺筑施工成型的沥青路面..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均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沥青碎石混合料仅适用于过渡层及整平层..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的上面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当沥青碎石混合料采用乳化沥青作结合料时;即为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二级公路的罩面层施工以及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联结层或整平层..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沥青面层宜采用双层式..沥青贯入式路面是在初步压实的碎石或轧制砾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厚度通常为4~8cm;沥青贯入式路面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联结层..沥青表面处治是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方法裹覆矿料;铺筑成厚度一般不大于3cm的一种薄层路面面层..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城市道路支路、县镇道路、各级公路施工便道以及在旧沥青面层上加铺罩面层或磨耗层..2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基垫层组成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3其他类型路面..主要是指在柔性基层上用有一定塑性的细粒土稳定各种集料的中低级路面..路面还可以按其面层材料分类;如水泥混凝土路面、黑色路面指沥青与粒料构成的各种路面、砂石路面、稳定土与工业废渣路面以及新材料路面..这种分类用于路面施工和养护工作以及定额管理等方面..四、道路主要公用设施㈠停车场..宜设在其主要服务对象的同侧..停车场的出入口;有条件时应分开设置;单向出入;出入口宽通常不得小于7.0m..尽可能避免出场车辆左转弯..为了保证车辆不发生自重分力引起滑溜;停放场的最大纵坡与通道平行方向为1%;与通道垂直方向为3%..出入通道的最大纵坡为7%;一般以小于等于2%为宜..停放场及通道的最小纵坡以满足雨雪水及时排除及施工可能高程误差水平为原则;一般取0.4%~0.5%..㈡公共交通站点..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终点站、枢纽站和中间停靠站..㈢道路照明1.照明标准..通常用水平照度和不均匀度来表示..2.道路照明灯具..了解即可㈣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修建人行立交桥是人车分离、保护过街行人和车流畅通的最安全措施..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修建人行地道:①重要建筑物及风景区附近;修人行天桥会破坏风景或城市美观;②横跨的行人特别多的站前道路等;③修建人行地道比修人行天桥在工程费用和施工方法上有利;④有障碍物影响;修建人行天桥需显着提高桥下净空时..总之;要充分考虑设置地点的交通、道路状况及费用等..㈤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通常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等;广义概念还包括护栏、统一交通规则的其他显示设施..1.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按其功能可分为警告、禁令、批示及指路标志等四种..辅助标志系附设在主标志下面;对主标志起补充说明的标志;它不得单独使用..2.交通标线..主要是路面标线;还有少数立面标记..3.交通信号灯㈥道路绿化..分公路绿化和城市道路绿化..按其目的、内容和任务不同;又分为:营造行道树、营造防护林带、营造绿化防护工程、营造风景林..。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第二节道路工程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⑵结构组成;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⑴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⑵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⑷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⑸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⑴快速路;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⑵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⑶次干路;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⑷支路;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㈠路基基本构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⑵填石路基;填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填筑的路堤;⑶砌石路基;砌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外砌、内填而成的路堤;砌石路基应每隔15~20m设伸缩缝一道;当基础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分段砌筑,并设沉降缝;⑷护肩路基;坚硬岩石地段陡山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当填方不大,但边坡伸出较远不易修筑时,可修筑护肩;护肩高度一般不超过2m;⑸护脚路基;当山坡上的填方路基有沿斜坡下滑的倾向,或为加固,收回填方坡脚时,可采用护脚路基,其高度不宜超过5m;2.挖方路基;⑴土质挖方路基;⑵石质挖方路基;3.半填半挖路基;在地面自然横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m,高速、一级公路台阶宽度一般为2m;三、路面㈠路面结构组成;一般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1.面层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次;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沥青路面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间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2.基层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递到底基层、垫层、土基等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基层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性、扩散荷载的性能;在沥青路面基层下铺筑的次要承重层称为底基层;基层、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当基层、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或上底基层、下底基层;3.垫层;路基土质较差、水温状况不好时,宜在基层或底基层之下设置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或扩散荷载应力等作用;面层、基层和垫层是路面结构的基本层次;为了保证车轮荷载的向下扩散和传递,较下一层应比其上一层的每边宽出;㈡坡度与路面排水路拱指路面的横向断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其作用是利于排水;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抛物线、屋顶线、折线或直线;为便于机械施工,一般采用直线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肩排水与中央分隔带排水组成;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拱坡度、路肩横坡和边沟排水组成;㈢路面的等级与分类1.路面等级,按面层材料的组成、结构强度、路面所能承担的交通任务和使用的品质划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等四个等级;2.路面类型⑴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及综合稳定土;粒料类分级配型和嵌锁型,前者有级配碎石砾石,后者有填隙碎石等;1水泥稳定土基层;在粉碎的或原来扩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2石灰稳定土基层;在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得到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但其中的二灰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及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4级配碎砾石基层;由各种大小不同粒径碎砾石组成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技术规范的密实级配的要求时,称其为级配碎砾石;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也可用作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及以下公路的基层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5填隙碎石基层;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空隙,增加密实度和稳定性,这种结构称为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⑵路面面层类型;根据路面的力学特性,分为沥青、水泥混凝土和其他路面;1沥青路面;是指在柔性、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面层的路面;沥青面层分为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沥青混合料可分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是指沥青与矿料在热态下拌和、热态下铺筑施工成型的沥青路面;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均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沥青碎石混合料仅适用于过渡层及整平层;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的上面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当沥青碎石混合料采用乳化沥青作结合料时,即为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二级公路的罩面层施工以及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联结层或整平层;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沥青面层宜采用双层式;沥青贯入式路面是在初步压实的碎石或轧制砾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厚度通常为4~8cm;沥青贯入式路面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联结层;沥青表面处治是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方法裹覆矿料,铺筑成厚度一般不大于3cm 的一种薄层路面面层;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城市道路支路、县镇道路、各级公路施工便道以及在旧沥青面层上加铺罩面层或磨耗层;2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基垫层组成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3其他类型路面;主要是指在柔性基层上用有一定塑性的细粒土稳定各种集料的中低级路面;路面还可以按其面层材料分类,如水泥混凝土路面、黑色路面指沥青与粒料构成的各种路面、砂石路面、稳定土与工业废渣路面以及新材料路面;这种分类用于路面施工和养护工作以及定额管理等方面;四、道路主要公用设施㈠停车场;宜设在其主要服务对象的同侧;停车场的出入口,有条件时应分开设置,单向出入,出入口宽通常不得小于;尽可能避免出场车辆左转弯;为了保证车辆不发生自重分力引起滑溜,停放场的最大纵坡与通道平行方向为1%,与通道垂直方向为3%;出入通道的最大纵坡为7%,一般以小于等于2%为宜;停放场及通道的最小纵坡以满足雨雪水及时排除及施工可能高程误差水平为原则,一般取%~%;㈡公共交通站点;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终点站、枢纽站和中间停靠站;㈢道路照明1.照明标准;通常用水平照度和不均匀度来表示;2.道路照明灯具;了解即可㈣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修建人行立交桥是人车分离、保护过街行人和车流畅通的最安全措施;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修建人行地道:①重要建筑物及风景区附近,修人行天桥会破坏风景或城市美观;②横跨的行人特别多的站前道路等;③修建人行地道比修人行天桥在工程费用和施工方法上有利;④有障碍物影响,修建人行天桥需显着提高桥下净空时;总之,要充分考虑设置地点的交通、道路状况及费用等;㈤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通常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等,广义概念还包括护栏、统一交通规则的其他显示设施;1.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按其功能可分为警告、禁令、批示及指路标志等四种;辅助标志系附设在主标志下面,对主标志起补充说明的标志,它不得单独使用;2.交通标线;主要是路面标线,还有少数立面标记;3.交通信号灯㈥道路绿化;分公路绿化和城市道路绿化;按其目的、内容和任务不同,又分为:营造行道树、营造防护林带、营造绿化防护工程、营造风景林;。
【2019年整理】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

省道网
省和相当于 省、市、自治区所辖各县 省的市、区 市和较大的交通枢纽 县和相当于 县属各乡、镇和主要的居 县的地区 民密集村等
地方道 路网
4/10/2019
三、公路的技术分级源自根据现行交通部实施的 《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公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4/10/2019
14
常用公路工程标准、规范
公路技术标准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15
4/10/2019
五、城市道路的分类
根据现行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 道路根据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等 主要分为四个等级: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4/10/2019
2
二、道路的分类
按照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分: 国家干线公路 省干线公路 县公路 乡公路 专用道路
4/10/2019
3
1、国家干线公路
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国防意 义的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 主要分为三类: 首都放射线 编号以1开头,12条,如国道104 南北纵线 由北往南, 以2开头,28条 东西横线 由东向西,以3开头 ,30条, 如 国道312等
4/10/2019
21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和技术标准 级别 快速路 Ⅰ 主干道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计算行车速 度(km/h) 60、80 50、60 40、50 30、40 40、50 30、40 20、30 30、40 20、30 20 双向机动车 分隔带设置 横断面形式 道数 ≥4 必须设 双、四 单、 双、 三、 ≥4 应该设 四 3-4 应该设 单、双、三 2-4 可设 单、双、三 2-4 可设 单、双、三 2-4 不设 单 2 不设 单 2 不设 单 2 不设 单 2 不设 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干线公路 省干线公路 县公路 乡公路 专用道路
2020/4/9
2
1、国家干线公路
➢ 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国防意 义的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
主要分为三类:
➢ 首都放射线 编号以1开头,12条,如国道104
➢ 南北纵线
由北往南, 以2开头,28条
G202
吉林—大连—旅顺)
1696
G203 明沈线
明水—扶余—沈阳
656
G310 连天线 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天水 1153
G311 徐峡线
徐州—许昌—西峡
694
沪霍线 上海—南京—合肥—西安—兰州—
G312
乌鲁木齐—霍尔果斯
4708
2020/4/9
4
2.省道 在省级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政治、经 济、国防意义的省级干线道路
2、主干道
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主要工业区、住宅、 港口、车站等地区,以交通功能为主
一般为六车道,非、机动车分离 可以不设立体交叉,扩大交叉口来提高通行
能力 两侧不宜设吸引人流的建筑物 设计年限:20年
2020/4/9
17
3、次干道
配合城市主干道,联结、集散交通作用,连接 主干路的辅助性干道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2020/4/9
15
1、快速路
主要为城市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只准汽车行驶,控制出入 四车道以上、有中央分隔带 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 与次干道可采用平面交叉、与支路不能直
接相交 设计年限:20年 ➢ 例如北京市的二环路或三环路
2020/4/9
16
部分控制出入,一般应该设置隔离带 交通量小客车15000—30000辆/天
2020/4/9
9
3、二级公路
联络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通往大 工矿区、港口的公路
交通量4500—7000辆/天(中型载重汽车)
2020/4/9
10
4、三级公路 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适应交通量1000-4000辆/天。
5、四级道路 沟通乡、村的地方道路,适应交 通量:1500辆/天以下(双车道);200辆/天 (单车道) 。
2020/4/9
11
四、公路技术标准
国家交通部门颁布的法定技术标准,是公路线 形和构造物的设计、施工在技术性能、几何尺 寸、结构组成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计算行车速度、车道数、 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半径、停车 视距、最大纵坡、车辆荷载
➢ 道路按照交通性质和所在位置主要分为公路和 城市道路。
❖ 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使用提供交通功能的 交通设施,并且具有提供通风、采光、管道、 通信设施埋设通道的功能。
❖ 公路:连接城市、乡村、厂矿和林区的道路, 主要提供汽车行驶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的 交通设施。
2020/4/9
1
二、道路的分类
全国范围内沟通主 要运输点的高效快 速的容量大的运输
联系
省道网
省和相当于 省、市、自治区所辖各县 省的市、区 市和较大的交通枢纽
国道的补充,沟通 各个运输点的联系
地方道 县和相当于 县属各乡、镇和主要的居
路网 县的地区
民密集村等
2020/4/9
上两级路网的补 充,深达各主要用 户,实现门到门运
输
6
三、公路的技术分级
3.县道 具有全县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的县 级干线道路。
4.乡村道路 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确定为乡 级道路的道路。
5.专用公路 例如厂矿、林区、油田的专用道路 等。
2020/4/9
5
我国公路网的分级表
网别 国道网
区域范围 全国
运输点构成
各省、市、自治区政治经 济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
枢纽
主要作用
2020/4/9
13
常用公路工程标准、规范
➢ 公路技术标准 ➢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2020/4/9
14
五、城市道路的分类
➢ 根据现行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
道路根据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等 主要分为四个等级:
➢ 东西横线 国道312等
由东向西,以3开头 ,30条, 如
2020/4/9
3
编 号 路线简称
主控点
里程(公里)
G101 京沈线
北京—承德—沈阳
858
京哈线 北京—山海关—沈阳—长春—哈尔
G102
滨
1231
G103 京塘线
北京—天津—塘沽
142
G201 鹤大线
鹤岗—牡丹江—大连
1822
爱大线 爱辉—大连(原:黑河—哈尔滨—
四车道交通量25000—55000辆/天(小客车)、 六车道适应交通量45000-80000辆/天、八车道 适应交通量为60000-10000辆/天
2020/4/9
8
2、一级公路
连接高速公路或某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经 济开发带等地区的干线公路
为车辆提供分向、分道行驶,设施和高速公路 基本相同
2020/4/9
12
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计算行车 速度 (km/ h)
120
车道数
8
高速公路
100
80
60
4
4
4
行 车 道 宽 度 (m) 2× 15.00 2× 7.5 2× 7.5 2× 7.0
最 大 纵 坡 (% )
3
455ຫໍສະໝຸດ 车辆 计算荷载 荷载 验算荷载
汽车超-20 级 挂 车 -120
连接城市各部分并集散交通,兼有服务功能, 可设置停车场
一般是四车道,可不设非机动车道 设计年限:15年
2020/4/9
18
4、支路
以服务功能为主,联结干道,沿街以居住建筑 为主
是一个地区内的道路 设计年限:10—15年
2020/4/9
19
城市道路除了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 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分为I、II、III 级
➢ 根据现行交通部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公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高速公路 ❖ 一级公路 ❖ 二级公路 ❖ 三级公路 ❖ 四级公路
2020/4/9
7
1、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 线公路;
具有4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隔离带,全部 立体交叉
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服务设 施
I 级标准:大城市(人口大于50万) II 级标准:中城市(人口:20—50万)
III级标准:小城市(人口小于20万)
2020/4/9
20
级别
快速路
Ⅰ
主干道
Ⅱ
Ⅲ
Ⅰ
次干道
Ⅱ
Ⅲ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