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基础篇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研究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研究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普通性、多科性、历史性、理论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研究、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研究、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研究、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研究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研究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各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各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科学管理理论与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X理论与Y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工作、控制工作应遵循的原理,等等。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4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需要协作,需要管理。

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其责任是:①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②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③管理工作和工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

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拥有权力的大小、关注问题的类型与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

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

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5-7管理活动的两个条件: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

5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⑴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⑵管理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⑶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

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⑷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因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效的管理活动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7-8第二节管理的性质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的两重性,即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学原理总结基础

管理学原理总结基础

管理学原理总结基础第一章管理学原理基础理论一、管理的概念1.管理概念: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期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从管理活动过程的要求来看,既要遵循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科学性要求,又要体现灵活协调的艺术性要求,因此,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把管理看作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其中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存在着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有一套独立于其他学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是对管理实践性的描述。

它突出了管理人员创造性地运用管理原理,使组织经营顺应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从而取得成功的作用。

它强调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外,还必须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更要注意经营理念、管理思想的创新。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二者相互补充,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管理艺术又需要理论指导;而管理科学理论的运用也必须讲究艺术,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3.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自然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

管理是社会化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只有管理才能把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得以组合和发挥作用。

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紧密相联。

●社会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管理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

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紧密相联。

●两者关系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

A.两者相互联系,不能孤立存在;B.两者相互制约,前者要求后者适应,后者影响前者二、管理职能1.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就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 人体群体活动的历史就是管理活动的历史。

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活动:作业活动、管理活动。

2. 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2015.10论(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普遍适用的。

3.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彼得?德鲁克: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斯蒂芬?罗宾斯:管理是指通过其他人或者与其他人一起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将事情完成的过程。

徐国华: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芮明杰:管理师是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周三多: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4. 管理: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2015.10判。

2015.4判依据现代管理理论的观点,领导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017.4多管理的含义:(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协调:使表面上似乎相互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本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本

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识记:(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③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管理的职能(更改):四职能:计划、组织(将人员配备涵盖在内)、领导、控制。

(4)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5)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6)管理者的角色(新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决策制定、信息传递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角色。

1)决策制定方面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2)信息传递方面①监听者角色。

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②传播者角色。

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

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人际关系方面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

②领导者角色。

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③联络人角色。

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7)管理者的技能(新增):①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熟练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营销等。

技术技能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等。

(管理文档)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整理)

(管理文档)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整理)

(管理文档)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整理)管理学要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四层定义(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

(2)管理的过程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组成的。

(3)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的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是“正确地做正确地事”。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

3.管理的职能(1)决策: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职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3)领导:就是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拥有的权利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的管理活动。

(4)控制: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5)创新:就是使组织的工作不断地有所改进,有所革新。

4.管理的两重性(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5.管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6.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2)信息角色(3)决策角色7.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是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能力。

8.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信息网络化(2)经济全球化(3)知识资源化(4)管理人本化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早期管理思想英国的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

强调分工。

积极意义: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全

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2.徐国华等人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3.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4.管理的特性:①管理是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③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5.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6.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效率、效果7.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三个方面的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

②领导者角色: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③联络人角色: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2信息传递方面①监听者角色: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②传播者角色: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决策制定方面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7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技能②人际技能③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亚当斯密:①提出了提出了"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②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提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提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管理概述重点内容一、管理的基本概念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职能3、管理者的基本技能二、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科学管理理论、2.霍桑实验与人群关系论、3、X理论、Y理论4、管理科学学派、5、决策理论学派、6、权变学派第二章计划与决策重点内容一、计划1.计划的概念和内容要素、计划的分类,计划的作用;2.计划编制的程序3.滚动计划和目标管理二、决策1.决策的概念和类型,2. 决策的原则,决策的步骤,3.决策的理性限制及其克服。

4.决策方法。

第三章组织重点内容一、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概念2. 组织设计步骤、原则;二、部门化1.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2、部门化的概念、原则三、集权与分权1.集权与分权的概念2.集权与分权主要影响因素四、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结构的类型五、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的任务2管理人员的选聘3管理人员的考评4.管理人员的培训第四章重点内容一、领导1.领导的概念及作用2.领导理论: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权变理论二、激励1.激励概念与过程2.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3.激励实务: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培训教育激励三、沟通1.沟通的性质及其过程,沟通的类型、沟通网络2.沟通的渠道-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沟通的原则与方法,3.沟通的主要障碍第五章控制重点内容1.控制的概念及要求2.管理控制的过程3.常用的管理控制技术与方法复习题一、基本概念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C)A.提高管理水平B.提高人的积极性C.提高劳动生产率D.提高市场占有率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A)A.提高劳动生产率B.配备“第一流的工人”C.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D.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3、1927年到芝加哥附近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一系列试验的是(A)A.梅奥 B.马斯洛C.麦格雷戈 D.法约尔4、梅奥的霍桑试验表明(D)。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第一章)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第一章)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第一章)第一章知识点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2)第一节,管理活动 (2)管理的定义 (2)定义的解释 (2)管理的职能 (2)各种职能的相互关系 (2)管理者的角色 (2)管理者的技能 (2)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2)中国早期管理思想著作 (2)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2)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3)科学管理理论: (3)一,泰罗的贡献(科学管理之父) (3)二,其他人的贡献 (3)一,法约尔的贡献(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3)二、韦伯的贡献 (4)三、巴纳德的贡献 (4)一、梅奥机器领导的霍桑实验 (4)人际关系学说: (4)行为科学 (4)数量管理理论 (4)一、运筹学: (4)二、系统分析: (4)三、决策科学化: (4)系统管理理论 (4)一、定义: (4)二、组织 (4)三、系统 (4)权变管理理论 (4)一、核心: (4)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理论) (4)一、本质: (4)二、包括: (4)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4)主要有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论等(4)思考题 (4)总括 (5)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定义的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动资源;4、管理的职能包括信息、策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

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各种职能的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3、创新贯穿于管理的职能的各个组织层次之中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这角色2、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1、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练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指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扔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只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中国早期管理思想著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外国早期管理思想:一、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1、分工可以是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2、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有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3、分工可以是劳动简单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二、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1、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2、在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下制度;3、在人事管理方面,制定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4、在工作研究方面,按工作研究结果确定工资支付办法;5、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来管理医疗费制度等福利制度三、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分离对管理的重要意义:1、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得到了正式的承认;2、横向的分工开始出现;3、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四、欧文的人事管理: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要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2.管理的四层内涵: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3.管理的职能(1)决策: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职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3)领导:就是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拥有的权利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的管理活动。

(4)控制: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5)创新:就是使组织的工作不断地有所改进,有所革新。

4.管理的两重性(1)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制度5.管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6.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7.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额精神能力。

8.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信息网络化(2)经济全球化(3)知识资源化(4)管理人本化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科学管理思想代表人物: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p54观点、评价)主要思想: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工人和雇主双方进行一次彻底的心理变革管理的制度:1.劳动方法的标准化2.工时研究与工作定额3.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管理职能与工作职能分离6.实行“例外原则”(1)对泰勒制的评价:(1)创立了一套具体的以科学管理代替旧的经验管理的方法(2)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时期的发展需要(3)将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管理学基础-归纳总结

管理学基础-归纳总结

三.管理的性质 (一)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故事】年终奖金的发放 四、 管理的职能
所谓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 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子情景二 管理系统的要素 一、什么是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指由管理者、管理对象等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 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整体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二、管理系统的要素 (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者 (三)管理对象 (四)管理环境
三、组织工作的内容 (1)根据组织目标设计和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和职位系统; (2)确定职权关系,从而把组织上下左右联系起来; (3)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结合,以保证所设计和建立的组织结构有效运
转; (4)根据组织内外部要素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组织结构。
子情景二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定义
【案例导入】康宁公司的经营计划 子情景一 计划概述
一、 计划的含义 【管理故事】偷鸡者 无论何种类型的计划,计划内容都包括“5W1H”, 即计划必须清楚地确
定和描述下述内容: Why——为什么做?——指明行动的目的和目标。 What——做什么?——细化方案的内容和具体的工作任务。 Who——谁去做?——确定该任务的执行部门和执行者,以便下一步进
家形成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 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泰罗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在管理思想的发展上起着极为
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二)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科学挑选工人。 3.工时研究与标推化。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职能管理。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三)其他一些管理学家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 战略性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远景和使命陈 述 ; 2、战略环境分析;3、战略选择:如差 异化战略、一体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
• 一体化战略——是指通过资产纽带或契约方 式,企业与其业务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的企业 联合,或与相同的企业联合,形成一个统一 的经济组织,从而达到降低交易费用及其他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的战略。
第四篇 组织
• 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 (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
考评。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 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 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 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 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 (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 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适应组织目标和环境的变化, 人员配备工作还要对主管人员进行有效地选择、培训和考评工作,满 足组织未来的需要。
第一篇 总论
• 人际关系理论——霍桑实验 • 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
关键; • (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 (4)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 (5)企业领导应采取新型的管理方法。
第一篇 总论
管理学原理复习 资料
第一篇 总论
• 管理是在环境不确定性和资源有限的情况 下,通过其他人的工作来有效利用资源以 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概述1、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具有哪些科学性质?答: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现象、揭示管理的基本规律、探究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性质:是一门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边缘学科;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学科;是一门软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

2、什么是管理?怎样理解管理的属性?答:管理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权利为依托,以可利用的资源为保障通过对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对组织活动科学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过程。

属性—(一)自然属性:○1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般要求,是共同劳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即有机组合各种劳动要素并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社会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具有维护和巩固的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紧密相连。

3、简述我国古代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一)先秦时期的主要管理思想流派有○1儒家流派,○2道家流派,○3法家流派,○4兵家流派。

(二)古代管理思想与实践有○1行政组织理论,○2经济管理思想,○3人事管理思想,○4系统工程思想,○5军事管理思想,○6行政管理思想。

4、简述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答:自从原始社会万起开始,由于阶级、阶层和国家的产生,社会公共事务变得复杂多样,这样就需要建立一个有序的国内秩序和一个协调的国际秩序。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逐渐萌芽了一些早期的管理思想。

文艺复兴后,随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专门的论述管理的著述,管理思想基本形成。

18世纪后,随之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管理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促进管理思想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5、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对今天的管理有何启示?答: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主要从人出发,他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给工人提供廉价食物,实行职业技术教育,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工人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复习资料第一编导论第一章1、组织及其要素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体要素:成员、目标、活动、资源、环境2、管理的必要性(6)管理即是整合组织的各种要素3、企业特征商品性、经济性、联合性4、企业的任务,为完成这些任务要进行哪些活动任务:满足社会需要、获取利润活动:资源的筹措、资源的转换、产品销售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变化6、企业管理的性质和特征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特征: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管理是一个包括了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7、企业管理的内容(1)横向分析经营管理生产管理:生产条件、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的管理技术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筹措、资金使用的管理(2)纵向分析计划:研究经营条件、制定经营决策、编制行动计划组织:设计组织、人员配备、开动组织、监视组织运行,分析企业活动及其环境特点,研究并实施组织机构与结构的调整和变革领导控制8、作为管理方法论基础的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启示系统基本元素:物质、信息、能量系统分类: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静态系统、动态系统系统是要素、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适应性启示:企业管理必须有整体、层次观点;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第二章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顺道、重人、求和、法治(明法、一法、常法)、守信、预谋2、工厂制度早期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管理的探索和思考小詹姆斯·瓦特、马修·巴尔顿欧文:现代人事管理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劳动分工查理·巴贝奇:计算机之父3、泰罗的科学管理为什么会在美国产生和迅速推广(29、30)泰罗制:(1)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2)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3)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及其特点(1)经营和管理管理是经营的一部分,经营包括管理、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2)管理的原则劳动分工、权利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3)管理的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5、韦伯(组织理论之父)对组织理论的贡献(1)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2)权力的类型传统型、个人魅力型、法理型6、梅奥如何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照明实验继电器实验:改变监督与控制方法能改善人际关系,从而能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促进产量的提高访谈计划:工人由于关心自己个人的问题而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工人的个人问题绕线实验: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理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流派:(1)社会系统流派(巴纳德)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2)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3)经验主义学派(杜拉克)经理的任务经理的职能(4)权变管理学派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企业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5)管理科学学派组织成员是经济人组织是一个追求经济效益的系统组织是由作为操作者的人同物质技术设备所组成的人-机系统组织是一个策划网络(6)管理过程学派(孔茨、奥唐奈)7、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从管理科学到管理艺术、从硬管理到软管理从手段人到目的人从强调个人间的竞争到重视组织成员间的协作从集中(集权)到分散(分权)从强调理性到重视直觉从外延式管理到内涵式管理第二编计划与决策第三章1、为什么说经营条件研究(经营环境的研究、内部条件分析、市场研究)可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和稳定性(71)2、市场供给的研究中为什么要包括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75),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指标和影响竞争能力的因素有哪些指标: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因素:产品的质量、价格、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程度、购买的便利程度、售后服务3、如何研究市场需求市场总需求、需求结构、消费者购买能力、购买动机的研究4、经营条件研究(内容: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确定课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资料处理、市场预测、提出报告5、企业在进行市场调查时如何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设计合理的调查表:选择恰当的提出问题的方式注意问题的可行性、准确性、客观性注意问题排列的顺序性确定恰当的调查对象:(1)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考虑调查的经济性和调查结论的可靠性)(2)使选择的样本具有代表性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非随机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询问法:个人访问法、邮寄调查法(信访法)、电话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6、如何应用专家调查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等定性或定量方法进行市场预测专家调查法:拟定调查表选择专家通讯调查预测结果的定量处理时间序列预测法:(1)简单平均法(2)移动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法、趋势修正移动平均法(3)指数平滑法(也有修正公式)因果关系分析法:(1)一元线性回归法(2)基数叠加法(质量、包装、价格、广告宣传、分销网点、市场竞争程度)第四章1、经营决策的实质是选择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经营目标:成长目标、利润目标、市场目标、社会责任目标、提高职工满足度目标经营方针:经营方向、经营重点(以新取胜等)经营策略:专业化策略、一体化策略、多角化策略(横向多角化、混合多角化)2、企业经营决策一般具有整体性、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等特征3、经营决策要受到经营思想(以生产、销售、市场为导向)、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企业环境、组织文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4、决策是一个过程,包含多阶段的工作研究现状,判断改变的必要明确企业目标经营方案的拟定经营方案的比较和选择5、选择经营方向的“组合分析法”和“政策指导矩阵”的基本原理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市场占有率业务增长率金牛高低明星高高幼童低高瘦狗低低政策指导矩阵:市场前景(吸引力强、中等、弱)、相对竞争地位(强、中、弱)6、确定型、风险型以及非确定型决策技术(决策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1)确定型评价方法:量本利分析(保本分析、盈亏平衡分析)(2)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3)非确定型评价方法乐观原则(最大收益值规则)悲观原则(小中取大规则、最小最大收益值规则)折衷原则最大最小后悔值原则决策者的理性限制及其应对知识、预见能力、设计能力有限应对:决策权力下放、组织民主决策第五章1、产品决策的任务和内容产品性质、产品质量的确定、开发新产品与改造老产品2、企业如何选择一般产品竞争战略,以及如何根据产品所处寿命周期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对策产品竞争战略:领先战略、追随战略、模仿战略产品决策的分析方法——寿命周期理论(李维特):投入、成长、成熟、衰退期3、技术改造涉及哪些内容生产手段、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劳动环境的改造4、如何运用贴现原理去评价和选择不同的技术改造方案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价技术:(1)贴现法(2)净现值法——贴现法应用之一(3)利润指数法——贴现法应用之二(3)内部投资回收率法——贴现法应用之三5、价格决策必须考虑哪些因素,可供选择的价格策略有哪几种因素:产品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关系、价格需求弹性价格策略:(1)成本定价策略总成本加成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变动费用定价法边际贡献定价法(售价等于单位变动费用,企业倒闭临界价格)(2)风险定价策略低价渗透策略高价“撇油”策略(3)其他定价策略习惯定价策略尾数定价策略(零数定价策略、非整数定价策略)6、为什么说广告的功能不仅是传递信息,而且要创造价值(138)、如何利用广告和人员推销去促进销售工作(138、139)7、如何选择销售渠道,以使企业产品以适当的方式和时间传递给适当的用户分销决策:通过批发商、直接对零售商、直接对消费者8、如何筹集资金和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筹资的渠道:财政渠道、银行渠道、社会集资、利用外资、内部积累投资决策:(1)原则:正确处理局部经济效益和全局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正确处理近期收益和远期收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的关系(2)投资决策的经济评价方法:静态法(非贴现的方法):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效果系数法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动态法(贴现的方法)第六章1、计划与决策的关系有何特点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决策是对企业活动的方向、内容和方式进行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决策和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

●管理学的内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3) 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管理及其性质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0—5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3) 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BPR、标杆超越法●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霍桑试验内容包括: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 管理是一个过程;2) 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识记:(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③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管理的职能(更改):四职能:计划、组织(将人员配备涵盖在内)、领导、控制。

(4)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5)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6)管理者的角色(新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决策制定、信息传递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角色。

1)决策制定方面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2)信息传递方面①监听者角色。

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②传播者角色。

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

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人际关系方面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

②领导者角色。

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③联络人角色。

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7)管理者的技能(新增):①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熟练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营销等。

技术技能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等。

技术技能是管理者对相应专业领域进行有效管理所必备的技能。

管理者虽不能完全做到内行、专家,但必须懂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这些技能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要直接处理雇员的工作。

②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人际能力对于现代管理者,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基本功,没有人际技能的管理者是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的。

具有良好人际技能的管理者,他们知道如何与员工沟通,如何激励、引导和鼓舞员工的热情和信心,能够使员工做出最大努力。

相对来说,中层管理者人际技能较重要。

③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见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概念技能包括: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处理与决断的能力,对突发性紧急处境的应变能力等。

其核心是一种观察力和思维力。

这种能力对于组织的战略决策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运用这种技能,管理者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体,理解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想象组织如何适应它所处的广泛环境。

尤其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这种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8)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2.领会:(1)管理的产生(新增):①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②管理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管理的必要性(新增):①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不可忽视的物质力量;②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③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

(3)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新增):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

效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效果:目标达成度。

(4)举例说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

(5)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新增):美国组织行为学专家弗雷德卢森斯对450多位管理者进行的研究后,发现这些管理者都从事以下四种活动:传统管理(决策、计划、控制);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

但是,不同管理者在这四项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同的。

他把工作数量多、质量好及下级对其满意程度高的管理者称为“有效的管理者”;把组织中晋升速度快的管理者称为“成功的管理者”。

分析结论:①对于“成功的管理者”而言,网络联系对管理者的成功相对贡献最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贡献最小;②对于“有效的管理者”而言,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网络联系的贡献最小。

③社交和实战政治技巧对于组织中获得晋升起着重要作用。

(6)管理学的特点:综合性、不精确性、实践性、历史性(新增)、发展性。

(7)管理者的技能(新增):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2、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3、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3.应用(1)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识记:(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新增):①提出了提出了“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②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

(2)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新增):①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②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③强调以个人为研究对象;④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

2.领会:(1)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1、工作定额原理,2、标准化原理,3、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的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6、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2)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 1、经营与管理的区别: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某一既定目标,管理仅仅是经营的一项活动。

2、管理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4)霍桑实验的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而非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所构成的动力,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

2、认为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公认的态度,即所谓的“士气”,而这又是由家庭和社会活动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决定的。

3、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左右成员行为。

4、新型的领导能力就是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5)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一、关于动机激励的理论,这是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驱使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动机激励理论实质上是研究如何根据各种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需要去激励人们的动机,从而产生符合组织需要的行为。

二、关于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这是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即如何看待职场中员工的人性。

三、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它以动机激励和人性理论为基础,强调对人的激励和对人性的看法最终是要通过一定的领导方式来体现的。

四、关于组织与冲突理论,个体行为是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行为又对个体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6)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除此之外,新增: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美国的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三人在1963年合著的《系统理论与管理》以及后两者合著的《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是该学派的代表作。

主要观点:①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②企业内部包括各子系统;③从系统的观点考察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认识企业系统在更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使管理的各个职能围绕企业系统的总目标而发挥作用。

经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籍的美国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代表作是他在1973年发表的《经理工作的性质》。

以经理所担任的角色为中心来分析和研究经历工作性质,提出有关经理工作的性质、经理人员担任的角色和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等理论。

3.应用(1)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2)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第三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1.识记:(1)组织环境的概念: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集合(2)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周边、影响组织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组合,外部环境包括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项)和具体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总和,包括组织资源、企业文化等(新增)(3)组织环境的特点(新增):客观性、复杂性、关联性、不确定性、层次性。

(4)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见新版教材P85)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组织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理念层、制度与行为层、象征层。

组织文化的特征:客观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继承融合性、发展性(5)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见新版教材P87)1、共同价值观,2、企业使命,企业形象。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2.领会:(1)组织与环境的关系:①环境对组织的影响: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外部环境影响着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工作、环境制约组织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效率;②组织对环境的影响:适应环境改变自己、影响环境、选择新环境。

(2)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见新版教材P85)3.应用(1)一般环境分析(PEST)一般环境分析主要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

(2)具体环境分析采用迈克尔·波特的行业竞争“五力模型”即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生产者、买方、卖方这五种力量进行分析。

(3)SWOT分析法:含义:SWOT分析是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将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分析方法。

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分析基本步骤:①分析组织的内部优势与劣势;②分析组织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③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组织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组织发展战略。

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 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WT)组合。

优势——机会(SO)组合:是一种发展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

当企业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有利机会时,可以采取该战略。

例如良好的产品市场前景、供应商规模扩大和竞争对手有财务危机等外部条件,配以企业市场份额提高等内在优势可成为企业收购竞争对手、扩大生产规模的有利条件。

弱点——机会(WO)组合: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