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_较
为何汉唐明的宦官专权最严重而清朝没有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为何汉唐明的宦官专权最严重而清朝没有呢?
导语: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王朝挥之不去的痛。
宦官的身份特殊,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极易形成专权局面。
一般而言,皇帝强势时,不
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王朝挥之不去的痛。
宦官的身份特殊,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极易形成专权局面。
一般而言,皇帝强势时,不太容易出现宦官专权;但如果遇到弱势或者年幼的皇帝,宦官专权便厉害。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汉唐明三朝宦官专权最严重,而清朝却没有,为何?
一
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起,才全部用阉人。
在中国古代文书上,宦官的称为多样不同,直到清朝太监才成宦官的代名词。
但无论何时,宦官只是皇家的负责劳役的奴仆。
原则而言,宦官的工作性质是无法与干政联系起来。
二
从历史上看,东汉后期,国家多是幼主临朝,大权落在皇太后一族的外戚手中。
为了获得权力,长大后的皇帝只能联合身边的宦官。
获得权力后代皇帝,自然宦官得以进入权力中心,进而专权。
唐朝宦官专权也是从中期开始,安史之乱后的宦官因拥立有功而权力增大,加上掌握军权,自然皇帝也任其摆布。
而到了明朝,永乐帝称帝后,宦官权势增强,此后宦官势力不断的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
三
事实上,宦官专权与古代王朝的集权程度有着非常大关系。
无论是汉唐,还是大明,皇帝势力单薄,但分封的同姓诸侯又不牢固,皇帝只好拉拢外戚。
随着外戚势力的增强,外戚也变得不牢固,皇帝只好
生活常识分享。
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
中国古代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
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
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
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东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
一、共同点:1.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东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
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
2.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
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
3.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
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
二、不同之处:1.起因不同。
①东汉的宦官专权是为了对抗外戚而产生的,因为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比较短命,即位的皇帝年龄小, 太后要依赖外戚掌握权力。
当皇帝长大后,要想夺权就必须依靠身边的宦官。
如此宦官在推翻了外戚之后,就得到了信任和皇帝赏赐的权力,并且宦官容易控制皇帝来打击反对他们的文官集团。
②唐代中后期由于藩镇的问题,认为宦官就是家奴,比较容易控制,皇帝就不断的削弱武将的权力,转而交给宦官,如派往各地的监军就是为了防止武将的叛变。
但皇帝把禁卫军的军权也交给宦官时,形势就发生变化了,皇帝就变成了傀儡了,任由宦官们摆布。
③明朝的宦官专权则是由于制度的原因,皇帝的权力由于宰相被废除而大大的加强,随之而来的是皇帝要处理的事务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在皇帝身边就必须有人来帮助他,而宦官则是最好的人选。
宦官专权哪个朝代最严重?宦官的权利有多大
宦官专权哪个朝代最严重?宦官的权利有多大本文导读:东汉宦官专权的情况比较严重,自章帝之后,东汉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外戚与宦官的相恨相杀,其中最出名的是十常侍乱政——张让等人把持朝政,君昏奴奸,最终葬送了汉家基业。
张让等人把持朝政,也要靠汉灵帝这个著名的昏君来配合,张让等人靠着种种计谋,蒙骗皇帝,实现自己的目的,皇帝一死,没了靠山,就轻易的被外臣剿灭了。
大唐盛世,多少文人墨客抒发情怀,感慨万千的时代,然而盛世一过,就是无边的黑暗。
安史之乱后,皇帝的生杀立废都掌握在权宦手中,天可汗李世民的后人被人如此的欺凌,真是令人不禁叹息。
宦官李辅国拥立肃宗即位,肃宗封其为郕国公,让其执掌兵权,开唐代宦官掌兵之先河。
肃宗病重,皇后张氏欲与李辅国争权,李辅国甚至在肃宗床前将张皇后斩杀肃宗也因此惊吓而亡。
代宗即位,尊李辅国为"尚父",李辅国甚至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怀恨在心,联合程元振将其刺杀,然而李辅国死,程元振立,还是宦官说了算。
程元振之后,又有窦文场,霍仙鸣执掌神策军,至此,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控制权,皇帝的生杀立废就掌握在了宦官手中,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杨复恭、刘季述等人一个个粉墨登场。
宪宗、敬宗被杀,文宗、昭宗被执,太子亲王被杀被废者更是比比皆是,纵观唐代宦官,自中唐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团,决不允许权利旁落,集团内部相恨相杀,但上位的都是集团内部,一个权宦倒下去,另一个权宦站起来。
历朝历代,前辈后辈,无人能与唐代宦官相比。
北宋比较出名的宦官有李宪、童贯等。
李宪在神宗时执掌一路兵权,童公公甚至执掌天下兵权,更是被封了王爵,权力不可谓不大,然而,皇帝一旦要处理他们,不过一纸诏书,毫不费力。
明代宦官魏忠贤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或者说古装剧里)最出名的太监了,魏公公真是有明星风范,“九千九百岁”这个称呼独一无二,手下的阵容也是异常强大,“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等,从中央到地方,魏公公的势力无处不在。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明朝宦官专权内容摘要:明朝初年至明朝末年,宦官势力一直处于一种发展的状态,所以本文以时间为着眼点,分别介绍了宦官势力的兴起、宦官势力的发展、宦官的专权与宦官势力的继续发展,最后,通过对整个明朝宦官制度的解读,概括总结宦官势力之所以能够膨胀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分别在汉、唐、明三代相继出现过三次宦官专权的高潮。
汉唐二代,宦官势力高度膨胀,专制皇权对之失控。
与汉唐的宦官专权不同,明代的权阉势力虽然极度膨胀嚣张,但却仍在专制皇权的控制之下。
这一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显著特征,正是本文着眼于明朝的原因所在。
那么,何为宦官专权?简单点来说,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
一明朝初年,宦官势力的逐步兴起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力图改革政治弊端,裁抑宦官势力,防止宦官专权。
洪武年间,明太祖曾多次发布关于宦官干政的言论。
“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未尝不为之叹惋。
《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其在宫禁,止可使之供酒扫、给使令而已,岂宜预政典兵?汉、唐之祸,虽宦官之罪,亦人主宠爱之使然。
向使宦官不得典兵预政,虽欲为乱,其可得乎?”①而且,明太祖不仅在言论上反复强调了防止宦官干预政治的重要性,而且也陆续颁布了一些裁抑宦官势力的规定。
“不得兼内外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官服,官无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
尝镌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得预外事,预者斩。
’诸有司不得与文移往来。
”②另有记载云:明朝“国初宦官悉隶吏部”。
据此可知,当时的宦官机构是由吏部所领,故而,可以抑制宦官势力。
然而,破坏此禁令的正是明太祖自己。
明太祖不仅自己破坏了自己规定的宦官不得干政的禁令,而且他所制定的一些政治制度和采取的政治措施,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宦官专权局面的产生。
洪武年间,明太祖曾多次更定宦官机构,使得宦官机构初具规模,并为全盛时期的明代宦官机构二十四衙门奠定了基础。
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
试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
纵观世界史,只有中国出现过这个问题,其他各国从未有过!因此宦官专权也可视做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记不清了,多多包涵)!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不过因为他是假太监,因此严格来说这不算真正的宦官专权。
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说了这么多废话,现在来谈一下三个朝代的共同点:首先,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
为什么这长期统一的王朝容易出现宦官专权,我觉得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容易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这样就给了他们身边的宦官讨好拍马的机会,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其次,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
这是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
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最后一点,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
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就象斯巴达人一样(这点尤以满清为甚)!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接着说一下,这三个朝代宦官问题的不同之处!首先,起因不同。
⒉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宦官时代
⒉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宦官时代宦官制度是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附属物。
在古代,不仅中国有这个制度,外国也有。
中国古代“宦祸”达到顶峰的,是东汉后期、唐朝后期和明朝中后期。
这可以叫做古代史上的三次宦官时代。
(一)东汉的宦官之祸东汉是刘秀(光武帝)所建的皇朝。
从公元25年开始,到220年汉献帝被废为止,共延续195年。
但这个皇朝的皇帝,从第四代刘肇[zhào]起,都是短命而亡,新上台的都是“幼主”,于是政权主要控制在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手中。
这两大集团各谋私利,互相斗争,政治日益黑暗;到后期,发展成宦官专权的局面,政治更加腐败。
从公元92年到159年,外戚和宦官共发生四次大的斗争,都以外戚失败,宦官胜利而告终。
宦官集团逐步加强,并独揽大权。
1、宦官郑众捕杀窦氏公元88年,东汉第三代皇帝刘炟[dá](汉章帝)死,由十岁的儿子刘肇(汉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
当时寡妇孤儿掌大权是有困难的,于是窦太后以哥哥窦宪为侍中,出入宫廷,执掌朝政。
后又任车骑将军、大将军。
窦宪虽有军功,但他任人唯亲,其亲属、亲戚都无功受禄,靠裙带关系担任显要官职。
窦氏权倾京师,为非作歹。
监察部门不敢揭发。
窦氏集团还阴谋杀害刘肇。
刘肇得知,惶恐不安。
公元92年,十四岁的刘肇与中常侍(宦官)郑众密谋,捕杀了窦氏同党,窦宪自杀,窦太后被迫交出政权。
这是宦官对外戚的第一次打击。
郑众因功封侯,宦官的政治势力大大加强。
此后,宦官员额增多,担任“中常侍”的就有十人。
中常侍是皇帝的主要侍从,掌管传达诏令和文书等,权力极大。
2、宦官李润、江京诛戮邓氏汉和帝刘肇的皇后邓绥,比较有政治才能。
公元105年刘肇死时只有二十七岁,邓绥二十五岁。
她立出生仅一百天的皇子为帝,即殇帝。
殇帝在位一年就死了,邓太后又立刘肇之侄刘祜为帝,即安帝。
当时安帝十三岁,由邓太后临朝。
其兄车骑将军邓骘掌权。
邓氏能严肃吏治,约束外戚,同时却重用宦官,使之权力加强。
安帝是先帝刘肇的侄子,自认为名义不正,加之邓太后迟迟不给他交权,因而心中不安。
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宦 官是封建社会帝 王宫廷 中的奴仆 , 们离皇帝最 近 , 了解 他 最 皇帝的心意 , 而皇 帝也认为宦 官是他们 的家 奴 , 是最 容易受 自己控 制和利用 的一 股势力 。因此 , 在封建腐朽统 治的培 育下 , 宦官 屡屡 成为统治阶级中可以影响朝政 的政 治势力 , 成“ 变 手握王 爵, 口含天 宪” 的擅权者 。这些宦官借助 皇威 , 高 自己 , ① 抬 以至于铲除异己 , 扰 乱朝纲 , 在当时朝代产生 了消极影 响。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曾经评 叹道 :东汉及 前明 , “ 宦官 之祸 烈矣 , 然犹 窃主权 以肆 虐天下 。至唐
守” 宣德 以后另有镇守 、 , 巡抚 文臣 , 是 内臣、 也 文臣 、 臣同理兵事。 武
1唐代 宦官典兵
唐后期的 1 位皇帝 中, l 除唐顺 宗由嫡长子即位 、 唐哀帝 由朱全 忠所立外 , 其他如穆宗 、 文宗 、 宗等均 由宦官所拥立 , 武 宪宗 、 敬宗为 其所弑 , 昭宗一度被宦官禁 闭幽废。唐代的宦官为什么能够任意废 君、 弑君?司马光 曾一针见血地 指出唐代宦官之祸远 比东汉为烈 的 原 因:所 以然者非它 , 不握兵 , 握兵故也 。” 唐代宦官 之所 以 “ 汉 唐 0
之变也。” 唐代和明代是我 国历史 上宦官专权最盛的朝代 , 而唐代
的宦官专权与其 他朝代的最 大不同就是宦 官可 以任 意废立乃 至杀
害皇帝 , 这是 明代所不 曾出现的现象。明代是我 国历史上宦官用事
庸者 如武 宗 、 神宗等 比 比皆是 , 宦官 专权 达到 登峰 造极 的 明代 但 宦官却 丝毫不 能对皇 权造成 威胁 , 主要与 明代 的军事 制度有 着 这
臣提督军务成为定 制。 唐 明两代 的宦 官专 权 , 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 的。唐代
历史上总共有三次宦官专权时代,东汉和唐朝,还有一个大家很熟悉
历史上总共有三次宦官专权时代,东汉和唐朝,还有一个大家很熟悉所谓“宦官”,顾名思义,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现在我们一般称之为“太监”。
其实,在先秦和西汉之前,宦官并非全都是“阉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人),比如说我们比较熟悉的宦官嫪毐(lào ǎi),他不但是秦始皇母亲赵姬的情人,还被封为长信侯,权势地位一度炙手可热。
东汉时期,朝廷正式出台了规定——只有“阉人”才能担任宦官,而且他们最初只是负责宫廷杂事,不能参与国家政务。
虽然当时的宦官地位并不高,但他们有和皇室朝夕相处的机会,一旦能够顺利博得皇帝的信任,那便极可能化身为“皇权”的代言人,宦官之所以能够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专权也由此而来。
据历史学家归纳总结发现,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宦官专权时代。
一、第一次宦官时代东汉汉和帝时期,宦官郑众曾帮助汉和帝扳倒了掌权的外戚——窦宪家族,郑众也因功被封为鄛(cháo)乡侯,此后汉和帝还经常和其讨论处理国家大事,所以有一句话叫做“宦官用权,自郑众开始。
”虽然后来的汉安帝和汉顺帝也都曾利用宦官来制衡外戚,但真正意义上让宦官掌握权柄开始“第一次宦官时代”的,是汉桓帝刘志在位的时候。
当时已经做了13年的傀儡皇帝的汉桓帝为了夺回权力,不惜与自己亲近的五位宦官歃血为盟谋划政变,最终顺利除掉了专权的外戚——梁冀家族。
汉桓帝亲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帮助自己的那五位宦官同日封侯,大权从此落入宦官手中。
到了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更加喧嚣日上,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完全掌握了朝政,昏庸的汉灵帝甚至对外宣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以至于后来的外戚大将军何进等人想要诛灭宦官集团,最终却被宦官们用计反杀。
后来,得知何进被杀的消息后,其“小弟”袁绍率军进宫将所有宦官诛杀殆尽,这才正式宣告“第一次宦官时代”的结束。
二、第二次宦官时代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宦官李辅国等人劝说太子李亨脱离唐玄宗自立为皇帝,是为唐肃宗。
宦官专权是什么意思
宦官专权是什么意思问题一:宦官专权的原因明太祖时,曾铸铁牌置宫门内:“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明成祖给宦官委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等军政大权。
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亲信宦官掌管,后来例用司礼监太监提督,开宦官干政之端。
明宦官专权,始于英宗时之司礼监太监王振。
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机构发达,权力广泛。
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
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票拟制度――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替皇帝在大臣的奏章上“批红”,成为皇帝的代言人,甚至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更改内阁的票拟。
《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条:“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
“明代首辅权虽重,而司礼监制权又在首辅上。
”英宗王振司礼太监 1435-1449曹吉祥司礼太监 1457-1461门达锦衣卫指挥使 1463宪宗汪直西厂提督太监 1477-1483孝宗李广太监 1488-1498武宗刘瑾司礼太监 1506-1510钱宁锦衣卫指挥使 1513-1521神宗冯保司礼太监 1572-1582矿监、税监 1583-1620熹宗魏忠贤司礼太监 1620-1627毅宗曹化淳司礼太监 1628-1644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表,是其得以专权一因。
问题二:宦官专权什么意思?宦官独霸朝政宦官就是阉人,可以叫做太监问题三:为什么宦官专权会导致国家灭亡?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局面。
首先, 宦官要专权, 必须是在中央集权加强时期。
其次是当宦官在关键时刻帮助皇帝夺取或巩固皇位立了大功时, 宦官便以功获宠, 以宠掌权。
比较东汉、唐、明三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August20212021年8月第18卷第08期Vol.18No.08读与写杂志比较东汉、唐、明三朝宦官专权的异同任卫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浙江台州318020)摘要:古代中国有着强大的中央皇权,而皇权的衰落是家天下必然的结果。
一旦皇帝失势,利用它来掌控天下的就有外戚、士大夫和宦官等接近政治中心的实权力量。
关键词:汉朝;唐朝;明朝;宦官;皇权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8-0398-01这些力量中,宦官力量一般在汉族皇朝里占据较大的政治舞台。
宦官本身的政治地位不高,是皇帝的侍臣,便于帮助皇帝处理日常生活和传达政令,很容易和皇帝结下较好的个人关系,从而成为皇帝的亲信。
通过恩宠得到的不只是政治、经济统治权、甚至是关系王朝安危的军事统治权,因此成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
宦官集团在早期并非都是被阉割的侍者,有一部分是失去了特权的士人阶级,但是随着后宫体制的日益扩大和不断完善,宦官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非男人,总之,“宦官专权的原动力却来自宦官自身特殊的生理机制(生理残缺),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心理变态”[1],使得他们对社会存在着极强报复心理,由此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当然,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宦官也并非都是社会的破坏者,比如:明朝的郑和。
作为皇权力量的代言人,他们的身份具有时代的特殊性,他们的言行从根本上讲也是社会统治力量的自身要求,只是当这种需求到了宦官手里,他们对人民的剥削则到达了疯狂地步,在与其他政治力量的较量中也采用了较残酷的打击手段。
1东汉的宦官最早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的是东汉的宦官,他们政治生命的开始源于皇权权力的下放。
由于外戚力量对皇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皇帝不得不任用和他们关系最亲密的侍臣集团,利用他们的力量与外戚搞政治平衡。
在皇帝势衰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方式的结果是两个政治集团交替专政,但是宦官集团的危害却远大于外戚,他们遭到了士人和百姓的极力反对,因此出现了党锢之祸。
汉唐明三代宦官问题特点
试论明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摘要:明代宦官专权在中国历代的宦官祸患中表现出其独特的特点,在政治权力上上完全依附于皇权、形成于明代的文官制度的改革变异、与士大夫即斗争又相互利用,甚至作为一种特务机构而存在,在经济上控制明代经济的各方各面,对明代造成了深重社会影响。
关键词:明代、宦官、专权、皇权、士大夫、特务、经济中国古代宦官专权屡见不鲜,但也如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言:“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
”①明代大儒黄宗羲也说过:“阉宦之祸,历汉、唐、宋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明之为烈也。
”②可见明代宦官专权实甚于他朝,所以探究明代宦官专权的特点就更显得尤为必要。
因而本文拟从专制皇权的衍生、形成原因、与士大夫的关系、特务司法统治以及经济控制等几个方面分析明代宦官专权的特点。
一.对专制皇权的完全依附宦官之祸如唐一代,“宦官专权期间十个皇帝(不含德宗),为宦官所立的有7位(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为宦官所杀害的有 4 位(顺宗、宪宗、敬宗、文宗),昭宗还曾为宦官所囚禁”。
③犹如唐宪宗时,内常侍陈弘志杀害宪宗于中和殿,接着,大宦官梁守谦等立太子为帝,此即穆宗。
④相比于太阿倒握,主仆异位的唐代,明代专权宦官之如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虽不可一世,然完全是依仗皇权而已,虽然能通过司礼监执掌机要,却只是“假皇权以肆虐的奴才”只不过投其所好以弄权,如“(天启帝)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
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己意。
”⑤一旦他们罪行暴露或有违圣意,立时落马,如张永夜“奏(刘)瑾不法十七事……遂执瑾。
”⑥可见明代宦官专权成也皇权,败也皇权,完全依附专制皇权。
二.形成于明代制度改革关于宦官专权形成的具体原因,历代各有不同。
东汉时,幼主登基,外戚乱政,皇帝重用宦官以夺权,演成宦官弄权的局面。
及唐时,宦官掌管禁军,取得了执掌机要的权力,因而为祸朝堂。
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吸取历代教训,“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
对比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异同
对比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异同中国古代王朝的五毒,权臣,外戚,宦官,豪强,藩镇。
今天我们说一说这宦官。
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高峰分别是东汉后期,唐中晚期,明朝。
相同点:宦官专权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同点:(1)东汉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出现外戚、宦官交替掌握朝政的局面。
东汉前期,皇帝很注意外戚干政,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力,不使权势过大。
章帝死后,和帝十岁即位。
以后的继位皇帝也多是小儿,太后临朝听政,实际是依靠娘家的父兄掌权,因之往往形成庞大的外戚权力集团,左右朝政。
小皇帝多非太后亲生,年长之后,畏忌外戚的权势,怕被废黜,就以身边的宦官为心腹,伺机除掉外戚集团,宦官又掌大权。
(2) 唐代宦官区别于东汉及明代宦官的主要特点是宦官掌兵权。
唐德宗设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全以宦官充任,统率东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
元和初年,宪宗设枢密使一职,以宦官二人充任。
宣宗时出现了枢密院,枢密使下设枢密承旨,各级机构已相当完善。
中尉掌军和枢密掌政,为唐后期宦官专权提供了切实的保证。
(3)明代的宦官专权。
一是明代宦官极端受制于皇权。
与以往历代宦官专权不同,自始至终明代宦官的权力都是皇帝有意或者无意给予的,这也决定了明代宦官的权力无论多大都不能超越皇权,而是极端受制于皇权,始终都只能是在皇权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二是宦官权力的非法定地位。
在整个明代,宦官的权力或大或小,都一直处于权力体系中的非法定状态。
东汉和唐晚期的宦官问题都是靠地方武装势力清除的,所以在宦官问题之后马上陷入地方割据问题,最后发展成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明代的宦官看似权势熏天,无恶不作,实则只是依附于王权,为皇帝充当爪牙,一旦皇帝想抛弃他们,明朝的宦官是无法应对的。
从东汉与明朝的宦官专权看两朝权阉问题
从东汉与明朝的宦官专权看两朝权阉问题内容摘要:东汉与明朝中后期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的两个重要时期,宦官专权对于两朝中后期政局所产生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同时,东汉与明朝的宦官专权存在一些差异,其中,权阉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
东汉中后期的宦官专权阉专权,而是在某一阶段由多个宦官同时专权。
相比之下,明朝则出现了明显的权阉专权的局面。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两朝的制度差异,同时也与皇帝的个人因素有关。
关键字:东汉明朝宦官专权权阉宦官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曾经长期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中国宦官的身份性质前后也有很大变化。
最早的宦官仅是在宫中服杂役,“职役下贱,地位卑微,是纯粹的内廷奴隶。
”①尤其封建社会,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确立,宦官制度的日趋完善,逐渐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东汉与明朝是宦官专权最为猖獗的两个时期,而且两朝的宦官专权都发生在王朝中后期。
东汉宦官专权始于十岁即位的汉和帝时期,汉和帝依靠宦官郑众等人诛除外戚窦氏,“中官用权,自众始焉。
”②此后在安帝、顺帝、桓帝、灵帝四朝都出现了明显的宦官专权的局面。
明朝宦官专权则始于明英宗时的王振专权,在之后的宪宗、武宗、熹宗朝,宦官专权更是愈演愈烈。
宦官专权不仅仅败坏了朝政,更加剧了政治腐败,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然而笔者在把两朝宦官专权作对比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其中权阉问题引起笔者的重视。
东汉中后期的宦官专权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权阉专权,相反在宦官专权的某一阶段,都是由多个宦官同时专权。
例如在汉安帝时,“曾经迎安帝入京或为诛除邓氏而出力的宦官江京、李闰等皆封侯,并迁中常侍。
”③而后他们“扇动内外,竟为侈虐。
”④汉桓帝时,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宦官,因诛除梁冀有功,同日封侯,即世之所谓的“五侯”。
汉灵帝时,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为害朝政,即后世所谓的“十常侍”乱政。
东汉宦官专权原因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之比较 (自动保存的)
东汉宦官专权原因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之比较摘要:宦官专权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黑暗的一页。
本文就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的共性与个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透视。
从中可以看出,两朝宦官专权,从根本上说是君主专制主义特别是皇权极度膨胀的结果。
但是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的原因又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为东汉宦官专权提供了阶级基础,加之东汉诸帝多不永年,幼主继位,母后临朝。
造成了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政的局面。
而明代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背景下,完备的宦官机构与宦官对厂卫的操纵,为宦官专权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宦官危害较深。
关键字:东汉明代宦官专权原因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宦官源远流长,从夏商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一直到清朝从未间断过,其中“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
【1】1宦官阶层这个庞大的集团在历代政治生活中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
东汉和明代就是宦官揽权比较严重的两个朝代。
两朝宦官专权原因既有共性,也有各自专权的特点。
下面就其东汉和明代宦官专权原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了以11下分析。
一.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的共同点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从根本上说都是君主专制特别是皇权极度膨胀的结果。
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走向了反面。
贯穿于中国官僚制度发展的一条主线,就是要解决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东汉建立后你,刘秀采取了种种措施来加强皇权。
即“光武帝愠数世之权,忿强臣之窍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2】东汉王朝仍然设置各为宰相的三公——司徒(丞相),太尉,司空(御史大夫)。
三公虽然享有尊荣的地位和名誉,秩禄高达万石,但是三公虽不能管理具体的事物,仅仅是“坐而论道”而已。
光武帝把具体的权力,交给了号称“台阁”的尚书台。
尚书台的正负长官,分别为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另设尚书左右臣各一人,作为尚书令仆射的辅佐官。
简单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
简单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
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然而天下没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最终灭亡了。
我们今天来看下,它为什么会灭亡。
唐朝的灭亡,主要是三大因素的结果,就是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朋党之争。
首先我们看下宦官专权,我们知道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东汉,唐朝和明朝都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朝代。
与东汉和明朝相互比较,唐朝的宦官专权的程度要比后两者严重的多。
东汉王朝和明朝虽然有宦官专权,但是宦官是狐假虎威。
但是唐朝的宦官操纵着皇帝,宰相的任免,国策的制订都取决于宦官。
唐朝初年,唐太宗为了限制宦官的权力,对于宦官的限制是十分严格的,并且规定宦官只能担任四品的内官。
但是到了天宝年间,宦官的权力逐渐地扩大。
宦官高力士的权利很大。
诸王和公主称其为“阿翁”,驸马称其为“爷”。
唐肃宗时期的宦官李辅国执掌禁军,权利非常大,曾经拥立唐代宗即位。
他非常跋扈,曾经对代宗说:“大家但在内里坐着,外事皆听老奴处分”,唐代宗听了龙颜大怒,但是只因其大权在握也无可奈何。
唐宪宗由于宦官俱文珍的拥立而即位。
宦官仇士良曾经当着皇帝的面历数其过失。
唐文宗称自己连汉献帝和周赧王都不如。
唐朝后期的大部分皇帝大都是宦官拥立。
其中唐宪宗,唐敬宗竟为宦官所杀。
中央政权实际上操纵在宦官的手里,皇帝成为了宦官的傀儡。
唐朝的宦官只所以这样嚣张,在很大一部分上应该怪皇帝。
皇帝对大将不信任,所以把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宦官。
从唐德宗时开始,宦官掌握禁军,成为惯例。
为了反对宦官专权,皇帝曾经多次连结朝臣共同对付宦官。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唐顺宗时期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和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但是这些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
宦官的权力不但未能削弱,反而更加加强。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现在我们在看看藩镇割据,为了保卫边疆地区,唐朝在景云年间设置了节度使.刚一开始,这一设置只是存在于边疆地区.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了保卫中央政权,设立了更多的节度使.节度使权重,掌握地方行政大权和兵权,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割据势力.而且节度使一职传子或者部将,中央到时只能加以承认.而且他们垄断了地方的税收.藩镇之间以及藩镇与中央之间为了争夺人口和土地,不断进行着战争.各个藩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严重地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在”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在”安史之乱”的源地河北设立了诸多的藩镇,其中昭仪,成德和魏博三镇最为严重,史称为”河北三镇”.他们长期与中央对抗,名为”王室之臣”,实际上是土皇帝.唐宪宗即位以后,曾经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对藩镇用兵,平定了吴元济的叛乱,而且还歼灭了其他不服从中央的藩镇,这时候一向骄横的河北三镇也不得不服从中央.国家表面上恢复了统一的局面.可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
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汪直
(1451—1510),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 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是明代最大的权 宦之一,时人有“立的皇帝”之称。其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 养,后净身入宫为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 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 他与马永成、高凤、 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成“八虎”,正德五年 (1510年)被凌迟处死。 死时抄家,仅抄出的金银就有:黄金1205.78万两,白 银25958.36万两。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据此将刘瑾列 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另据清赵翼《二 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 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处死。据野史记载,刘瑾的肉之后还被 一文钱一两贱卖,而坊间亦大肆抢购,足以证明当时黎民百 姓对刘瑾的怨恨。
刘瑾
(1568年-1627年10月19日), 原名魏四,入宫后改名李进忠,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 贤,表字完吾。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今河北 沧州肃宁县)人。熹宗即位后,魏忠贤开始平步青云,拉 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 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 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 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魏忠贤在民间养了 不少“义子”,如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四 十孙”等。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 生祠,连辽东巡抚袁崇焕也积极参与其中。明崇祯继位后,打 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后自缢而亡,其 余党亦被彻底肃清
(? - 893年),唐朝宦官。字仲则,本姓陈, 四川人。懿宗时任小马坊使,和李儇玩得很好,李儇即帝位 为僖宗,屡次提升他至左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并 呼之为“阿父”。田今孜恃宠横暴,把持大权,无所不为。 在黄巢起义军进逼长安时,他扶持僖宗逃往四川。到成都后, 继续为非作歹,暗杀了敢于正言上谏的左拾遗孟昭图,袭杀 在镇压黄巢起义中立了功的宦官曹知懿部。唐昭宗即位后, 田令孜引义子王建对抗朝廷,而王建要割据西川,与陈敬瑄 产生矛盾。最后,王建把田令孜兄弟二人同日分别杀死。
历史趣谈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以及其特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以及其特点
导语:“宦官专权”不是什么新鲜事,历朝历代都有,曾经总结过“史上十大宦官”,十个人都是巨奸大恶。
在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朝代有
“宦官专权”不是什么新鲜事,历朝历代都有,曾经总结过“史上十大宦官”,十个人都是巨奸大恶。
在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朝代有三个,且各自都有其特点。
一:东汉
东汉是一个奇怪的朝代,光武帝、明帝、章帝之后的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年轻去世,因此皇太后临朝称制的现象严重。
而年轻的皇太后要掌握封建国家的专制权力,只能依靠两种人,一种是外戚;另一种是宦官。
皇帝长大以后,时常会与外戚、宦官发生利害冲突,甚至相互残杀。
皇帝从小到大生活在外戚、宦官的氛围之中,因此形成了东汉特有的皇帝、外戚、宦官三位一体并立与冲突的局面,其中皇权最弱,宦官势力最强。
当皇权强大时,外戚宦官便互相勾结来对抗皇权;当皇权弱小时,外戚和宦官之间便出现无休止的争斗。
这样的时局一直持续到东汉灭亡。
二:唐朝
唐朝国祚289年,后期的80多年,皇帝的废立由宦官掌控,权利也被宦官所掌握。
这是唐朝“宦官专权”的特点。
唐朝后期派系众多,朝臣之间派系争斗也非常严重,最著名的便是“牛李之争”唐朝后期的皇帝都想铲除宦官势力,但多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最为著名的皇帝与宦官的夺权斗争是“甘露之变”:公元835年,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
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
11月,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宦官仇士
生活常识分享。
【开题报告】汉唐明宦官专权比较研究
开题报告历史学汉唐明宦官专权比较研究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中国宦官制度的研究,历来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进人上世纪90年代以后,学术界于专著及综述文章、阉割研究、秦汉至南北朝、唐宋及明清五个方面对有关中国宦官制度及相关领域都进行了深人研究。
中国宦官制度产生之早、组织之严、延续之久、影响之大,以及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发展所受宦官之害,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因而对宦官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剖析与透视,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题目。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曾经掀起研究的高潮,主要有冷东《建国以来宦官制度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9期、刘泳聪、冷东《近四十年港台地区宦官史研究述评》9《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年12期)、景有泉《十年来宦官研述综述》(《文史知识》1990年7期)等评述文章。
进人90年代以后,有关中国宦官制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进一步发展,出版了相当多的与宦官研究相关的专著,主要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十大太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东郭先生《太监生涯》(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冷东《被阉割的守护神一宦官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杜婉言、杜子明编译《中国历代太监传》(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李禹阶《权力塔尖上的奴仆一宦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顾蓉、葛金芳《雾横帷墙一古代宦官群体的文化考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冷东《世界宦官丛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陈华新《中国历代宦官大观》(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唐益年《清宫太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张世祥、彭治莹《帝后与太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中国历代宦官丛书》(蓝天出版社,1999)等,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分析了中国宦官制度以及相关问题。
汉、唐、明三朝都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封建王朝,三朝都是在前一个王朝实现大一统又迅速灭亡的背景下依靠农民战争建立新的封建统治和秩序,并且在建国初期积极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或在王朝中期拨乱反正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盛世局面:汉朝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朝的“仁宣之治”、“弘治中兴”,不仅国力强盛,国威布于四方,而且都久享国祚。
唐代宦官擅政祸害的积重难返
作者: 何敦铧
出版物刊名: 历史教学问题
页码: 48-50页
主题词: 宦官集团;唐代;德宗;严重危害;神策军;专权擅政;二阶段;禁军;势力;统治
摘要: <正> 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剧烈地破坏着封建社会政体,造成严重危害。
“唐之宦官,其势十倍于汉、宋”,它专权擅政的祸害,较之东汉宦官尤为严重。
唐代宦官擅政可分为二个阶段:自唐玄宗统治时期宦官杨思勖、高力士专权开始至代宗统治时期杀宦官鱼朝恩,代宗不再使宦官典兵,宦官集团势力大大下降,为第一阶段;自德宗统治时期出现泾原之变后,窦文场、霍仙鸣掌握禁军大权及任枢密之职开始至昭宗统治时期尽杀宦官为止,为二阶段。
后者较前者危害时间长,破坏性大。
宦官集团势力在中晚唐一百多年中,日益猖獗,祸害甚烈,以至积重难返。
其问也出现好几次与反宦官势力斗争的较量,宦官集团一直处于优势的地位。
唐代宦官之所以猖獗,与唐中期以后特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
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
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
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
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东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
一、共同点:
1.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东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
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
2.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
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
3.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
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
二、不同点:
1.起因不同。
①东汉的宦官专权是为了对抗外戚而产生的,因为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比较短命,即位的皇帝年龄小, 太后要依赖外戚掌握权力。
当皇帝长大后,要想夺权就必须依靠身边的宦官。
如此宦官在推翻了外戚之后,就得到了信任和皇帝赏赐的权力,并且宦官容易控制皇帝来打击反对他们的文官集团。
②唐代中后期由于藩镇的问题,认为宦官就是家奴,比较容易控制,皇帝就不断的削弱武将的权力,转而交给宦官,如派往各地的监军就是为了防止武将的叛变。
但皇帝把禁卫军的军权也交给宦官时,形势就发生变化了,皇帝就变成了傀儡了,任由宦官们摆布。
③明朝的宦官专权则是由于制度的原因,皇帝的权力由于宰相被废除而大大的加强,随之而来的是皇帝要处理的事务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在皇帝身边就必须有人来帮助他,而宦官则是最好的人选。
这就有了司礼太监和秉笔太监这两个职务。
由于皇帝对处理国事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就有了为皇帝批阅奏章的秉笔太监。
这样大权就落到了宦官的手中。
2.专权的形式不同。
东汉和明代宦官专权的形式有些相似,都是通过皇帝来达到专权的目的,但又有所区别。
①东汉的宦官是通过取得皇帝的信任,向皇帝提出他们的意见,从而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
②明代则是通过代皇帝批阅奏章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③而唐代的宦官则比较直接,他们掌握了皇帝的生杀大权,把皇帝当作了傀儡,直接掌握权力。
3.危害的程度不同。
①东汉的宦官对国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使朝政陷于混乱,尤其是在财政上,他们大多贪得无厌,是加速王朝灭亡的催化剂。
②唐代的宦官对皇帝和皇权的危害比较大,因为他们控制了禁卫军,所以对皇帝的人身安全有了威胁,甚至直接参与对皇帝的废立。
③明代的宦官则有点区别,因为明代的宦官是机会受正规教育的,他们中间不少人也有为国为民的,对国家也是有所贡献。
比如神宗时的冯保,他和张居正一起执政,正是由于他支持张居正的改革,才延缓了明朝的灭亡,当然更多的是为满足私欲而危害国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