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工作原理及技术

合集下载

简述 etc的工作原理

简述 etc的工作原理

简述 etc的工作原理简述ETC的工作原理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是一种电子收费系统,它使用无线电频率识别车辆并自动收取过路费。

ETC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收费场所,有效提高了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下面将从硬件、软件和应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ETC的工作原理。

一、硬件部分1. ETC标签ETC标签是安装在车辆上的一个小型电子设备,它包含一个射频芯片和一根天线。

当车辆经过ETC收费站时,射频芯片会向天线发送信号,同时接收来自收费站的信号,并将车辆信息传输给收费站。

2. ETC天线ETC天线是安装在道路上的一个小型设备,它通过无线电波与ETC标签进行通信,并获取车辆信息。

天线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标签,并将数据传输给后台服务器进行处理。

3. ETC控制器ETC控制器是负责管理整个系统的中央处理器。

它通过与天线和标签进行通信来判断车辆是否有权进入道路,并自动扣除相应的过路费用。

控制器还可以记录每个车辆的通行记录,并生成相应的账单。

二、软件部分1. ETC系统软件ETC系统软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前台收费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

前台收费系统负责处理车辆信息,计算过路费用并向驾驶员发出支付指令。

后台管理系统负责管理整个收费站的运营和维护,并提供各种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功能。

2. 数据库数据库是存储车辆信息、通行记录和账单等数据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可以通过网络与ETC控制器进行交互,并实时更新车辆信息和账单状态。

数据库还可以提供各种查询和报表功能,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三、应用部分1. ETC收费站ETC收费站是一个由多个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人员组成的复杂场所。

它通过无线电波与车辆进行通信,并自动扣除相应的过路费用。

同时,收费站还需要配备专业维护人员,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各种故障。

2. ETC用户端ETC用户端是指安装了ETC标签的车主或驾驶员。

etc工作原理及过程

etc工作原理及过程

etc工作原理及过程
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是一种电子收费系统,它利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实现高速公路和其他收费道路的车辆收费。

ET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1. 车辆识别,当车辆接近收费站或特定的ETC识别区域时,车载设备(如ETC标签)上的无线电频率识别装置会发送信号,与收费站或识别区域内的读取器进行通信,以识别车辆。

2. 收费计算,一旦车辆被识别,系统会自动记录车辆通过收费站或识别区域的时间和位置,并根据车辆类型、行驶距离等信息计算相应的收费金额。

3. 通信和数据传输,收费站或识别区域内的读取器会通过无线电频率与车载设备进行通信,将收费信息和车辆识别信息传输至中心服务器。

4. 收费处理,中心服务器接收到车辆信息后,会根据预设的收费标准对车辆进行收费处理,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数据库中。

5. 收费确认,一旦收费处理完成,系统会向车辆的ETC设备发送确认信息,同时显示收费金额和车辆通过的门架。

整个过程中,ETC系统能够实现车辆的快速通行和自动收费,大大提高了收费效率,减少了车辆排队等待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收费可能带来的错误和延误。

ET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涉及到无线通信、车辆识别、数据处理和收费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整合和协调,实现了高效的电子收费服务。

etc的工作原理

etc的工作原理

etc的工作原理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微波通信技术,实现无线自动收费的系统。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 车辆安装ETC装置:车主在汽车挡风玻璃内贴上ETC装置,该装置内部包含一个微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一个射频识别芯片和一个电池。

2. 车辆接近收费站:当车辆接近收费站时,收费站的微波天线会向周围发射微波信号。

3. ETC装置接收微波信号:车辆上的ETC装置会接收到微波
信号,并通过射频识别芯片解码微波信号,获取收费站发送的相关信息。

4. ETC装置回传数据:ETC装置通过射频识别芯片将收费站
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微波通信技术将车辆的相关信息,如车牌号、车型等,回传给收费站系统。

5. 收费站系统验证车辆信息:收费站系统接收到车辆回传的信息后,会验证车辆的合法性,如车辆是否为ETC用户,是否
已经在其他收费站进行过支付等。

6. 收费站系统完成车辆扣费:验证通过后,收费站系统会自动将相应的费用从ETC用户的账户中扣除,并记录扣费信息。

7. 收费站道闸打开:当车辆成功扣费后,收费站的道闸会自动打开,允许车辆通过收费站继续行驶。

通过上述工作原理,ETC实现了车辆的无感支付和自动通过收费站,提高了过路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和人工收费带来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同时,ETC系统还可以实现电子发票和交通流量监控等功能,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便利。

etc卡的工作原理

etc卡的工作原理

etc卡的工作原理etc卡,全称为电子收费卡,是一种使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自动收费的智能卡。

下面将介绍etc卡的工作原理。

一、RFID技术RFID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频率识别目标并读取相关数据的技术。

RFID系统由两个主要组件组成:读取器和标签。

读取器可以向标签发送电磁波,并读取标签中存储的信息。

标签通常由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组成,芯片存储着唯一的标识码和其他相关信息。

二、etc卡的组成etc卡是一种带有RFID标签的智能卡,它由芯片、天线、外壳和相关电路组成。

芯片是etc卡的核心,负责存储用户信息、余额等数据,并进行数据交换。

天线用于与读取器进行通信,外壳则起到保护芯片和天线的作用。

三、工作流程1. 车辆注册用户在办理etc卡时,需要提供相关的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并与车辆进行绑定。

这些信息将被写入芯片中,并与唯一的标识码关联。

2. 交通门架当车辆驶过高速公路的收费门架时,门架上的读取器会向车辆发送射频信号。

etc卡内的芯片接收到信号后,将芯片中存储的数据通过天线发送给读取器。

3. 数据交换读取器接收到来自etc卡的数据后,将其传输到相关的收费系统中进行处理。

系统根据芯片中的标识码和绑定的用户信息,判断该车辆的收费情况,并扣除相应的费用。

4. 支付确认系统处理完收费信息后,会将收费结果发送给读取器。

读取器通过射频信号将结果发送给etc卡。

etc卡接收到支付确认后,将结果存储在芯片中,用于查询和记录。

四、安全性etc卡的工作原理中,芯片中存储的数据是加密的,防止被非法读取和篡改。

此外,系统还会对车辆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保收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优势和应用etc卡的工作原理使得收费过程自动化,提高了收费效率和准确性。

相比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etc卡具有以下优势:1. 快速通行:etc卡可以实现无感支付,车辆无需停车等待,提高路段通行效率。

2. 准确计费:etc卡通过系统自动识别车辆和用户信息,确保收费的准确性。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工作原理综述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工作原理综述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工作原理综述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工作原理综述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工作原理综述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前沿研究课题,也是我国交通科技发展重点方向,其核心是针对日益严重交通需求和环境保护压力,采用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对传统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深入改造,以提高系统资源使用效率、系统安全性,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是ITS (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领域中一个重要方面。

它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回收,又是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瓶颈”有效手段,减少了环境污染,各国都把不停车收费系统作为ITS领域最先投入应用系统来开发。

我国交通部门已经把不停车收费系统开发和应用列为我国ITS领域首先启动项目,并“十五”期间列入交通科技技术创新重点之一。

1ETC系统简介ETC系统是利用微波(或红外或射频)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图象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设备和软件(包括管理)所组成先进系统,以实现车辆无需停车既可自动收取道路通行费用。

目前,大多数ETC系统均采用微波技术,本文主要针对此类系统进行综述。

不停车收费系统路边车道设备控制系统信号发射与接收装置(称为路边读写设备,简称RSE),识别车辆上设备(称为车载器,简称OBU)内特有编码,判别车型,计算通行费用,并自动从车辆用户专用帐户中扣除通行费。

对使用ETC车道未安装车载器或车载器无效车辆,则视作违章车辆,实施图象抓拍和识别,会同交警部门事后处理。

与传统人工收费(ManualTollCollection,简称MTC)方式不同,ETC 带来好处有:无需收费广场,节省收费站占面积;节省能源消耗,减少停车时废气排放和对城市环境污染;降低车辆部件损耗;减少收费人员,降低收费管理单位管理成本;实现计算机管理,提高收费管理单位管理水平;对因缺乏收费广场而无条件实施停车收费场合,有实施收费可能;无需排队停车,可节省出行人时间等;避免因停车收费而造成收费口堵塞,形成新瓶颈等。

无卡etc物理防盗刷的原理

无卡etc物理防盗刷的原理

无卡etc物理防盗刷的原理
无卡ETC (Electronic T oll Collection) 物理防盗刷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RFID技术:ETC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车辆经过ETC收费站时,车辆上的ETC卡片会通过与收费站的天线进行无线通信。

这种无线通信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进行的,天线发出电磁场,ETC卡片接收到电磁场,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2. 非接触式交互:无卡ETC系统采用非接触式交互,即车辆与收费站之间无需进行物理接触。

车辆进入ETC车道后,ETC卡片会主动发送信号给收费站设备,收费站设备收到信号后,进行识别和确认,并进行相应的计费操作。

3. 动态加密:无卡ETC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动态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数据的篡改和截获。

系统会对发送和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黑客等恶意攻击者进行物理防盗刷。

4. 车辆识别:无卡ETC系统还会通过车辆识别技术来验证车辆身份,确保只有注册用户才能享受ETC服务。

在车辆注册时,系统会对车辆进行识别并绑定相关信息,包括车牌号、车辆类型等。

当车辆经过收费站时,系统会对车辆进行实时识别,通过与注册信息进行比对,以确认车辆的合法性。

总的来说,无卡ETC物理防盗刷的原理主要包括采用RFID技术的无线通信、非接触式交互、动态加密以及车辆识别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防止物理防盗刷行为的发生。

etc什么原理

etc什么原理

etc什么原理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实现的收费方式,它的原理是基于无线通信和电子识别技术,能够实现车辆的无感支付,提高了收费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ETC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ETC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

每辆车在车顶或前挡风玻璃上安装一个RFID标签,标签中包含了车辆的相关信息,如车牌号码、车辆类型等。

当车辆驶入ETC收费站时,收费站上方的天线会向车辆发送无线电信号,RFID标签接收到信号后会返回车辆信息,收费站的系统就能够通过这些信息来识别车辆并进行收费。

其次,ETC系统还采用了车道识别技术。

在ETC收费站的车道上安装了摄像头和车牌识别设备,当车辆驶入收费站时,摄像头会拍摄车辆的车牌照片,车牌识别设备会对车牌号码进行识别,然后与RFID标签返回的信息进行匹配,确保车辆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这种方式,ETC系统可以对车辆进行双重识别,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除了以上两种核心技术外,ETC系统还涉及到无线通信技术。

当车辆通过ETC收费站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并进行收费,然后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收费信息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处理,实现了实时的收费和数据管理。

这种无线通信技术不仅提高了收费的效率,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为道路交通管理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ETC的原理是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车道识别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车辆的无感支付和自动识别,提高了收费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ETC系统将会进一步完善和智能化,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etc的工作原理

etc的工作原理

etc的工作原理
ET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实现的。

在车辆经过ETC门架时,车载电子标签会发送一个特定的射频信号。

门架上的读取器会接收到该信号,并对其进行解码。

然后,读取器与交通管理中心的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将识别到的车辆信息发送给中心进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ETC系统通常采用微波射频技术。

车载电子标签中包含有车辆的相关信息,如车辆所有人、车牌号码等。

门架上的读取器会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解码。

解码后的信息将通过通信设备传输给中心进行处理和存储。

ETC系统的关键是车载电子标签和门架上的读取器之间的通信。

标签必须能够发送出特定的射频信号,并能够与读取器进行有效的数据交互。

为了确保识别的准确性和高效性,ETC 系统使用了射频技术中的编码、解码、调制和解调等方法。

此外,ETC系统还需要进行与交通管理中心的数据交互。

读取器与中心的通信设备之间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通信链路,以确保车辆信息能够及时传输和处理。

总的来说,ET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实现的。

车辆经过ETC门架时,车载电子标签发送特定的射频信号,门架上的读取器接收并解码该信号,并将识别到的车辆信息发送给交通管理中心进行处理。

这样就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收费和管理车辆通行信息。

etc技术原理

etc技术原理

etc技术原理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技术是一种电子收费系统,通过无线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收费。

它的原理是通过车载装置和道路侧设备之间的通信,实现车辆通行费的自动扣除。

ETC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提升路网运行能力,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

ETC技术的核心是车载装置和道路侧设备之间的通信。

车载装置通常由车载电子标签(OBU)和车载设备(OBE)组成。

车载电子标签是一种微型芯片,内置车辆信息和账户信息。

车载设备则是用于读取和处理车辆信息的设备,通常集成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内部。

道路侧设备则是安装在收费站或收费广场的设备,用于与车载装置进行通信,并进行费用的扣除。

ETC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车载装置和道路侧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车辆信息的传递和费用的扣除。

当车辆驶入ETC专用车道时,车载电子标签会向道路侧设备发送信号。

道路侧设备接收到信号后,会通过数据库查询车辆信息,并计算出应收费用。

然后,道路侧设备会将费用信息发送给车载装置,车载装置会进行验证和确认,并向道路侧设备发送扣费指令。

道路侧设备收到扣费指令后,会扣除相应的费用,并将扣费结果发送给车载装置。

最后,车载装置会向驾驶员显示扣费结果,并发出声音提示。

ETC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通行便利性。

首先,由于ETC技术实现了车辆通行费的自动扣除,可以避免传统收费方式中的人工收费环节,减少人为错误和延误,提高收费效率。

其次,ETC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快速通行,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此外,ETC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交通服务,如车辆导航、车辆管理等。

ETC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收费的电子收费系统。

它的原理是通过车载装置和道路侧设备之间的通信,实现车辆通行费的自动扣除。

ETC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提升路网运行能力,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ETC技术将在交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ETC产品介绍

ETC产品介绍

高速公路自动缴费
无需停车缴费
01
ETC系统能够实现车辆在经过收费站时无需停车,自动完成缴费
过程,提高通行效率。
减少交通拥堵
02
通过ETC自动缴费,可以减少车辆在收费站的等待时间,降低交
通拥堵情况。
节能环保
03
ETC系统减少了车辆频繁启动、停车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有
利于环保和节能。
停车场自动缴费
发展历程及现状
01
现状
02
ETC技术已在我国高速公路、城市道路、 桥梁、隧道等交通领域广泛应用。
03
形成了全国联网的ETC收费网络,实现了 跨地区、跨省份的通行费自动结算。
04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ETC用户 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需求分析
政策需求
政府推动智能交通发展,鼓励ETC技 术应用和普及。
THANKS
感谢观看
定义与功能
自动计算并扣除通行费用 ,提高收费效率。
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实现 快速通行。
功能
01
03 02
定义与功能
减少车辆等待时间,缓解交通拥堵。
提供通行记录和数据分析,便于交通 管理。
发展历程及现状
早期阶段
人工收费为主,效率低下。
中期阶段
半自动收费方式出现,如IC卡、磁卡等。
发展历程及现状
• 现阶段:ETC技术广泛应用,实现不停车 自动收费。
05 ETC产业链及合 作模式
产业链构成及角色定位
上游
芯片、电子元器件及PCB板等原材料供应商,提 供基础硬件支持。
中游
ETC设备制造商和发行方,负责设备的研发、生产 、销售与运营。

etc 原理

etc 原理

etc 原理ETC原理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是指电子收费系统,即在道路上安装的电子收费设备,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的收费及结算功能。

它是一种先进的交通收费系统,它不仅可以提高交通流畅性,减少拥堵,而且也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ETC系统包括“前端终端”和“后端服务”两部分。

前端终端是指行车在道路上收费时使用的设备,例如电子投币机、识别器等;后端服务是指在道路上收费的管理与结算系统,采用远程数据传输技术,以实现车辆信息的实时收集、存储和处理。

ETC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车辆进入ETC收费站时,前端终端将车辆的车牌号码、速度信息、收费通道等信息传输给后台服务系统,并在车辆离开收费站时再次读取。

后台服务系统根据车辆的信息,计算收费金额,然后将收费金额扣除用户帐户中的金额,并将收费信息记录在日志文件中,以便对车辆的收费进行统计和查询。

ETC系统的识别技术大体可以分为车牌号码识别、车辆外形识别、车辆内部结构识别和RFID识别四类。

1、车牌号码识别技术:车牌号码识别技术是ETC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识别技术,它主要利用光学或者电容式传感器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牌号码进行识别,以辨别车辆的身份。

2、车辆外形识别技术:车辆外形识别技术是ETC系统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识别技术,它使用多变的摄像头和摄像机,以及多种模式分析方法来识别车辆的外部特征,来确定车辆的身份。

3、车辆内部结构识别技术:车辆内部结构识别技术是ETC系统中最新的一种识别技术,它利用激光或超声波来识别车辆内部结构,以辨别车辆的身份。

4、RFID技术:RFID技术是ETC系统中最新的一种识别技术,它使用射频磁场来识别车辆内部的射频卡,以辨别车辆的身份。

ETC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道路上的交通流畅性,减少拥堵,而且还能够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

此外,ETC系统还可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确保车辆的准时到达目的地,以及简化收费结算系统,提高收费效率。

实习报告关于etc的报告

实习报告关于etc的报告

实习报告:关于ETC的报告1. 引言本文是我在实习期间对于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的调研和研究的报告。

ETC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自动收费系统,可以提供高效、快捷、准确的收费服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ETC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2. ETC的原理ETC的原理主要包括车辆标识、收费设备和收费系统三个部分。

首先,车辆标识是通过RFID技术实现的,每辆车都会携带一个装有射频标签的ETC卡片,该标签可以在车辆通过收费站时被识别。

其次,收费设备是指放置在收费站的设备,包括天线和识别器,用于读取车辆标识和收费系统的通信。

最后,收费系统是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用于车辆标识和收费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计费和记录。

3. ETC的应用ETC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ETC可以提高收费效率,减少车辆等待时间,缓解交通拥堵。

其次,ETC还可以减少现金流通,增加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此外,ETC还可以提供车辆管理、运输统计和交通监控等功能,方便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4. ETC的发展趋势目前,ETC系统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ETC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可以实现自动缴费、自动识别车辆违规行为等功能。

其次,ETC系统将与其他智能交通系统相结合,如智能导航、智能停车等。

此外,ETC系统还有望在跨地区和跨国交通中实现互联互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5. 总结ETC是一种高效、快捷、准确的收费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

本文介绍了ETC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ETC系统将进一步智能化,并与其他智能交通系统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ETC的发展将助力交通运输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升交通效率和用户体验。

注:本文采用Markdown文本格式编写,不包含图片和网址,也没有提及Ai 人工智能等字样。

ETC应用及其物联网模式探究

ETC应用及其物联网模式探究

ETC应用及其物联网模式探究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收费系统)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进行高速公路收费的系统,旨在提高收费效率并减少交通拥堵。

ETC技术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应用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系统中,如美国、日本等。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ETC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交通管理和服务带来了许多便利。

ET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车载终端与路侧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的自动识别和收费。

车辆通过高速公路入口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并在出口处自动扣费,无需停车等待。

这种自动化的收费方式不仅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也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浪费。

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ETC的应用范围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首先,ETC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与其他交通设施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比如与交通信号灯、路况监控系统等设备的联动。

这样可以实现更智能、更高效的交通管理和控制,进一步减少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其次,ETC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与车辆的实时连接,包括车辆识别、行车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等功能。

这样可以为车主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服务,比如路线规划、远程故障诊断、紧急救援等,提升了车辆安全和用户体验。

另外,ETC系统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与移动支付、电子地图等应用的无缝对接,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交通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历史交易记录、积分奖励、无忧出行保障等功能,打造一个智能化、便利化的交通生态系统。

总体来说,ETC应用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不仅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更高效的收费和监控手段,也为车主和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安全的交通服务。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ETC将在未来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为交通管理和出行服务带来更多创新和便利。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原理及技术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原理及技术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原理及技术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 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是国内外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

使用该系统,车主只要在车窗上安装感应卡并预存费用,通过收费站时便不用人工缴费,也无须停车,高速费将从卡中自动扣除。

这种收费系统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其收费通道的通行能力是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

针对此情况,多奥科技研发出ETC停车场系统方案。

不停车收费技术特别适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桥隧环境下采用。

在传统采用ETC车道隔离措施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通常称为单车道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无车道隔离情况下的自由交通流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通常称为自由流不停车收费系统。

实施不停车收费,可以允许车辆高速通过(几十公里以至100 多公里),故可大大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公路收费走向电子化,可降低收费管理的成本,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营运效益;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收费口的噪声水平和废气排放。

由于通行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可以缩小收费站的规模,节约基建费用和管理费用。

另外,不停车收费系统对于城市来说,就不仅仅是一项先进的收费技术,它还是一种通过经济杠杆进行交通流调节的切实有效的交通管理手段。

对于交通繁忙的大桥、隧道,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避免月票制度和人工收费的众多弱点,有效提高这些市政设施的资金回收能力。

系统组成:ETC车道与传统的MTC车道建设相似,主要由ETC天线、车道控制器、费额显示器、自动栏杆机、车辆检测器等组成。

功能实现:1.车辆进入通讯范围2. 读写天线与电子标签和CPU卡进行通讯,判别车辆是否有效,如有效则进行交易;无效则报警并封闭车道,直到车辆离开检测线圈。

3. 如交易完成,系统控制栏杆抬升,通行信号灯变绿,费额显示牌上显示交易金额4. 车辆通过自动栏杆下的落杆线圈后,栏杆自动回落,通行信号灯变红,系统等待下一辆车进入。

ETC工作原理及技术

ETC工作原理及技术

1、ETC技术发展ETC技术在80年代开始兴起,90年代在世界各地使用,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重视,世界许多著名公司,如Amtech、TI、Boash、Hitachi、Toyota 等均竞相研制。

因此ETC技术发展很快,其主要经历以下3个发展阶段:(1) 磁卡收费。

主要在ETC发展初期使用。

但由于其投资大,存储容量小,寿命短,保密性差,对环境要求苛刻,防潮、防污、防振、抗静电能力差,而没有得到很好应用。

(2) 接触式IC卡收费。

IC卡因其存储容量大,保密性好,抗电磁干扰强,投资和维护费用少,易实现智能功能而取代磁卡收费。

但由于需要接触操作、易磨损、易受污、安全可靠性欠佳,从而使使用受到限制,主要应用于公共交通收费等半人工收费系统。

(3) 非接触式ID卡收费。

它是在IC卡基础上,利用现代射频识别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收费系统。

最大特点是免接触,使得保密、安全性进一步提高,而且没有接触磨损,寿命长,抗恶劣环境性能好,适合于ETC系统的野外、全天候工作。

一般工作在微波波段,识别距离长,读写数据率高,适合于对高速运动的物体进行识别,真正实现不停车收费,是ETC系统发展的方向。

目前各大公司正致力于微波非接触式ID卡收费系统的开发研制。

2、ETC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ETC 系统是通过安装于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和安装在收费站车道上的天线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

主要由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中心管理系统和其他辅助设施等组成。

其中,车辆自动识别系统有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OBU)又称应答器(Transponder)或电子标签(Tag)、路边单元(Road side unit,RSU)、环路感应器等组成。

OBU中存有车辆的识别信息,一般安装于车辆前面的挡风玻璃上,RSU安装于收费站旁边,环路感应器安装于车道地面下。

中心管理系统有大型的数据库,存储大量注册车辆和用户的信息。

当车辆通过收费站口时,环路感应器感知车辆,RSU 发出询问信号,OBU做出响应,并进行双向通信和数据交换;中心管理系统获取车辆识别信息,如汽车ID号、车型等信息和数据库中相应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根据不同情况来控制管理系统产生不同的动作,如计算机收费管理系统从该车的预付款项账户中扣除此次应交的过路费,或送出指令给其它辅助设施工作。

ETC工作原理及技术

ETC工作原理及技术

ETC工作原理及技术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和自动识别技术的交通收费方式,通过车载设备和收费站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了车辆在不停车的情况下高速通行并进行实时收费。

ETC工作原理及技术主要包括车辆识别、数据传输和收费处理三个部分。

首先,ETC系统通过车辆识别实现对通过收费站的车辆进行识别和分类。

车辆通过在车辆挡风玻璃上安装的ETC装置,装置上搭载有无线通信模块和车辆识别模块。

通行车辆进入收费站时,ETC装置会发送信号进行识别,将车辆的相关信息如车牌号码、车辆类型等发送给收费站设备。

接下来,ETC系统通过数据传输将车辆信息传送给收费站设备。

ETC装置与收费站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一般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

ETC装置与收费站设备之间建立起通信通道,通过射频信号的传输,将车辆信息传递至收费站设备。

收费站设备根据车辆信息进行判断和处理,计算出相应的费用,并将费用信息传送给ETC装置。

最后,ETC系统通过收费处理实现车辆的实时收费。

当车辆通过收费站时,收费站设备会通过车辆信息进行计费,将费用信息传递给ETC装置。

ETC装置接收到费用信息后,会自动从驾驶员绑定的ETC账户中扣除相应的费用。

驾驶员可以在通过收费站后,通过移动支付或银行卡等方式进行费用的充值和管理。

ETC系统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是ETC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通过射频信号的传输实现车辆与收费站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无线通信技术使得ETC系统具备了高效、实时的特点,大大提高了交通收费的效率。

综上所述,ETC系统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和自动识别技术的交通收费方式。

它通过车辆识别、数据传输和收费处理,实现了车辆在高速通行的同时进行实时收费。

ET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的应用,使得交通收费更加便捷高效,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高速公路出入口 etc 技术原理

高速公路出入口 etc 技术原理

高速公路出入口 etc 技术原理
高速公路出入口技术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路口的布局:高速公路出入口通常采用完全分离型交叉口设计,即出入口与高速公路主线相互分离,通过匝道连接。

匝道的起点与终点位置需要合理规划,以确保车辆能够平稳地进出高速公路,并与主线交通流保持良好的通行安全。

2. 匝道的设计与施工:匝道是连接出入口与高速公路主线的通道,其设计与施工需要满足一定的几何和运输规范。

匝道需要考虑坡度、曲线的半径、车道宽度、标线等因素,以确保车辆能够顺利进入或离开高速公路,同时保证车辆在匝道上行驶的安全性。

3. 交通信号系统:高速公路出入口处通常设置信号灯和标志,以引导车辆的行驶方向和控制车辆的转弯。

信号灯通常采用三灯式交通信号系统,即红灯、黄灯和绿灯,通过不同的灯光组合来指示车辆行驶状态和停车等待的时机。

4. 收费系统设计:出入口的技术原理中还包括收费系统的设计。

高速公路出入口通常设置收费站,通过人工或自动化的方式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收费。

收费系统需考虑车道数量、收费亭位置、收费设备等因素,以确保快速、安全和高效地完成车辆的收费工作。

5. 安全措施:高速公路出入口处还需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护栏、标牌、辅助灯光等,以提醒驾驶员注意和加强交通安
全管理。

这些设施需要根据道路特点和交通流量进行设置,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出入口区域的交通安全。

etc技术原理

etc技术原理

etc技术原理1. 什么是etc技术等离子体场致电离(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Ion Sources,简称ECRIS)技术是一种常用于离子源的技术。

ECRIS技术是利用高频电磁场与等离子体进行相互作用,以实现对气体原子进行场致电离的过程。

ECRIS技术具有高离子产额、高离化度和高束流质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离子束注入、核物理研究、电子材料沉积等领域。

2. ECRIS技术原理ECRIS技术原理主要包括电磁共振、自旋角动量耦合和电离过程。

2.1 电磁共振ECRIS利用高频电磁场与等离子体中的电子进行共振相互作用。

高频电场通过外部线圈产生,当频率与等离子体中的电子的回旋频率相匹配时,电磁场与电子发生共振。

共振条件是根据回旋频率的表达式f=1.75×B×z×10⁷ Hz确定,其中B为磁场强度(Tesla),z为离子电荷数。

2.2 自旋角动量耦合在ECRIS中,等离子体中的电子与高频电磁场共振时,自旋角动量发生耦合。

电子自旋角动量的耦合导致了等离子体中的电子与离子之间的动能传递,从而将高频电磁场的能量转化为等离子体的内能。

2.3 电离过程ECRIS技术采用等离子体场致电离的原理,将中性气体原子通过电离过程转化为带电离子。

在等离子体中,高能电子与中性原子碰撞,使原子中的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或被电离。

这些高能电子和自由电子共同形成的等离子体将通过磁场限制离子运动的方式,将被电离的原子离子束束聚并加速,形成高能离子束。

3. ECRIS技术应用ECRIS技术由于其高离子产额、高离化度和高束流质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3.1 离子束注入(Ion Beam Implantation)离子束注入是一种将离子束注入到半导体材料中改变其性质的方法。

ECRIS技术可提供高能量和高质量的离子束,可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和改性。

3.2 核物理研究(Nuclear Physics Research)ECRIS技术的高束流质量和高离子产额使其成为核物理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etc系统解决方案

etc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ETC系统的应用,可以提升 道路运输能力,增加道路的通 行能力。
04 ETC系统优势与挑战
系统优势
高效通行
ETC系统实现了不停车收 费,显著提高了道路通行 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
节能减排
ETC系统减少了车辆在收 费站的停靠时间,降低了 油耗,对节能减排有积极 贡献。
提升形象
ETC系统的使用展现了道 路管理部门的现代化形象, 提高了服务质量。
03 ETC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目标与原则
方案目标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降低车辆延误和油耗,提升道路运输 能力。
方案原则
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可扩展性 和经济性。
方案实施步骤
需求分析
对现有交通系统进行调查,了解存在 的问题和需求,确定ETC系统的应用 范围和目标。
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ETC系统的 架构、功能模块、技术参数等。
自动识别技术要求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的 特点,以保证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够准确识别车辆。
数据库管理技术
数据库管理技术是ETC系统中用于存储和管理车辆信息、通行费率等数据的关键技术。它通过建立高 效、可靠的数据库系统,实现对车辆信息、通行记录等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管理。
数据库管理技术要求具有数据安全性高、处理速度快和可扩展性强的特点,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 数据的准确无误。
其他行业ETC系统应用
总结词
灵活、定制化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应用场景外,ETC系统还可应用于 其他行业,如港口、机场、物流等。这些行 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ETC系统,实现特 定的功能和目标,如车辆调度、货物跟踪等

THANKS FOR WATCH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T C工作原理及技术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摘要: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子收费技术方式,文章介绍了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研究及发展应用情况,并针对实际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为电子不停车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ETC;电子;停车收费;发展应用;标准1、介绍ETC技术在80年代开始兴起,90年代在世界各地使用,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重视,世界许多着名公司,如Amtech、TI、Boash、Hitachi、Toyota等均竞相研制。

因此ETC技术发展很快1. 系统概念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停车收费,即车辆可以以相当高的速度通过收费口,无须在收费站前减速和停车交费。

采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使公路收费走向无纸化、无现金化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收费票款的流失现象,解决公路收费中的财务管理混乱问题。

另外,实施不停车收费系统还可以节约基建费用和管理费用。

ETC系统是ITS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它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收,又是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瓶颈”的有效手段,减少了环境污染,所以各国都把不停车收费系统作为ITS领域最先投入应用的系统来开发。

我国交通部门已经把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列为我国ITS领域首先启动的项目,并在“十五”期间列入交通科技的技术创新重点之一。

和传统的收费系统相比,ETC系统具有更高的通行能力,更少的基建投入,更低的日常运营费用,更好的服务水平,更好的发展趋势。

ETC系统是将来公路收费的大势所趋,它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在国内的应用也正逐步开展。

它高速便捷的特点,在给广大车主带来更多方便的同时,还给道路管理单位带来更多的资金收益,是利国、利民,适合社会发展,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产品。

ETC系统按收费站收费方式,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按收费站车道配置,可分为ETC专用车道、MTC车道和ETC/MTC混合车道三类。

鉴于我国道路实际情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ETC和MTC将共存。

2. 系统原理ETC系统是利用微波(或红外或射频)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图象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设备和软件(包括管理)所组成的先进系统,以实现车辆无需停车既可自动收取道路通行费用。

目前,大多数ETC系统均采用微波技术。

不停车收费系统通过路边车道设备控制系统的信号发射与接收装置(称为路边读写设备,简称RSE),识别车辆上设备(称为车载器,简称OBU)内特有编码,判别车型,计算通行费用,并自动从车辆用户的专用帐户中扣除通行费。

对使用ETC车道的未安装车载器或车载器无效的车辆,则视作违章车辆,实施图象抓拍和识别,会同交警部门事后处理。

3. 系统构成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可分为前台和后台系统:(1)前台系统包括三种核心设备:车辆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简称AVI)、车辆自动分类系统(Automatic Vehicle Classification简称AVC)和录像实施系统(Video Enforcement System简称VES)。

车辆自动识别系统采用无线调频设备(Ra-dio Frequency)识别用户的身份标识卡(TAG)及其有效性;车辆自动分类系统借助传感器组的信息确定车辆的收费类别;录像实施系统利用高速图像处理设备自动俘获违章车辆的车牌号码。

核心设备与其他控制设备共同组成不停车系统的车道控制器。

① AVIAVI分为两大类:激光设备与无线电调频设备。

激光设备采用条码技术,扫描贴于车辆前端的条码,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ID),缺点是易受环境条件、距离位置、条码安装与完整性等因素的影响。

无线电调频设备采用无线波来识别贴于车辆前端的用户身份标识卡来识别用户身份,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其中,无线频率(RF)常用的频率是。

TAG分为只读TAG、可读写TAG、多功能TAG (带蜂鸣器、无线电信息收发等)三大类。

② AVCAVC系统根据车辆的物理特性来确定车辆的收费类别。

AVC的物理特性依据包括∶车辆的体积、重量、装载人数、车轴或车轮的数目、车辆的用途等等。

AVC与一系列的车道传感器相连,传感器的信号提交事务处理系统后,由车辆分类单元判定收费类型。

AVC设备包括∶前置线圈、感应踏板、发射光塔、扫描仪和高速摄像等设备。

③ VESVES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自动获取非法车辆的车牌号码。

VES摄录方式包括照片、录像带和数字影像等等。

VES利用模糊识别技术,借助光学字符识别设备实现非法用户的车牌号码识别。

VES过程包括∶感应触发、图像俘获、图像识别、图像储存、图像处理和图像删除等等。

关键技术: API编程技术(控制外部设备,包括通信卡、DI/DO卡和声卡);单片机编程技术;快速查询算法;模糊识别;通信控制和图像处理。

2)后台系统收费系统的后台系统工作任务主要为向客户发售车载标识卡,并做标识卡的初始化;接受客户补交金额和查询;接收前台收费数据文件;交易和结算;向前台和客户发送补交金额的黑名单指令和信息;存储、管理抓拍图像等。

它主要包括如下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道路运营管理系统、结算中心管理系统、客户服务中心管理系统、银行管理系统。

实际上是一个具有财务结算性质的计算机网络,网络通过各个终端的工作,将数据文件迅速可靠地传送,利用专用软件正确地完成全部工作。

4. ETC系统的类型ETC系统可分为收费站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和自由流不停车收费系统。

(1)收费站不停车收费系统收费站不停车收费一般采取混合收费方式,既有不停车收费车道,又保留半自动收费车道。

其主要特征为:①与半自动收费车道并列设置。

在收费车道中,根据使用情况开设部分ETC专用收费车道;②车辆通过收费车道的车速较低,通常为30km/h一50km/h,通过率为600辆/h一1000辆/h;③在车道出口端设置自动栏杆,以防无卡车辆通过。

收费车道入口设置不停车收费车道标志和信号灯。

由于车辆密度不大,天线并不连续工作,无车辆通过时,天线处于休眠状态。

在天线辐射区外的车道,埋设一个环行线圈,当车辆进入线圈工作区时,线圈发出信号,激活天线进入工作状态。

车辆进入通信区,通过微波天线,车载标识卡响应天线的询问信息,将客户身份与车型代码上传给车道天线,由天线转送给车道控制机进行核查,如为有效合法卡,车道放行,信号灯变绿,如果进一步交换信息,读写数据,可继续通信,直到收费过程结束,如果进入车道的车辆为非法无效卡车,或是无标识卡的车辆,车道控制机将根据天线传送的信息,指令自动栏杆关闭,拦截非法车辆,并发出声光警报,现场人员将对其进行处理。

车道控制机将收集到的数据上传至后台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清算等,并将需要发布的结果下传车道。

这种方式适用于不停车收费用户在所有缴费用户中并非多数的情况。

(2)自由流不停车收费系统自由流不停车收费系统在道路主线上每隔一定里程设置一个横跨道路上空的龙门架,架上安装不停车收费设备,实施分段开放式不停车收费。

车辆无须减速,以正常行驶速度完成收费工作。

其主要特征为:①无收费岛、亭之类设施;②进入收费点时无须减速,车辆继续高速行驶;③需要建立一套高精度逃费取证处理系统,现场抓拍捕捉车辆逃费证据,以便于以后依法处理,目前大多采用高速、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对车辆牌照进行抓拍;④在收费点附近,需建造一条与主线平行的普通收费车道,以便对非法无效卡车或无标识卡的车辆收费;⑤车道天线控制器能控制多部天线并行工作,与多辆车载标识卡同时通信。

此系统主要优点为减少收费站建设投资,车速高,无行车延误,车辆通行能力接近2000辆/h。

但设备投资大,技术上实现难度也较大,特别是如何防止和遏制逃费车辆是关键技术。

这种方式适用于不停车收费用户在所有缴费用户中已成为大多数的情况。

5. 系统工作流程高速公路收费的特点是不仅要按照车型分类标准收费,而且按照入出口的距离标准进行收费。

各种类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收费过程基本相同,其原理是在车辆上安装一种标识卡,在ETC收费车道上安装有车载标识卡的读写设备,当车辆进入ETC收费车道时,标识卡以微波通信方式与该车道的天线进行双向数据交换,从卡上读取车牌照号、车型等数据,如需要也可向车载标识卡上写入信息,系统根据读取的信息,识别车辆合法与否,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收费金额,并从其账户上扣除相应金额,记录交易数据,控制车道外部设备等,具体流程为:(1)后台系统初始化车载标识卡,将车牌照号、车型、收费率等数据写入标识卡,并发放给客户,建立有关客户档案;(2)车辆进入ETC收费车道,感应天线激活线圈,进而激活微波天线,读取标识卡上的信息,并传送给车道控制机进行核查;(3)如为合法车辆,则进行收费交易,依据后台系统完成清算,通行灯将会变绿,显示收费额和余额,车辆通过,记录数据;(4)如为非法车辆,车道控制机触发报警信号,同时控制自动栏杆下落,关闭车道,车道摄像机进行图像抓拍,车辆进行人为处理。

6. 技术及其标准化根据国内外ETC的建设经验, ETC系统的建设首先要作好ETC相关技术与设备标准的选择,在规范、统一的标准平台上进行后台系统的建设。

ETC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作,是制定ETC技术法规的基础,对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总体应用效果,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国际上在ETC相关技术与设备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中已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4技术委员会第15工作组负责专用短程通信协议DSRC标准的制定,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中车道天线和车载电子标签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就是DSRC。

7. 系统实施效果与现行的大多数公路收费系统相比,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车道的车辆通过能力,加快了收费速度,提高了公路利用率。

(2)系统从根本上杜绝了收费工作中的贪污作弊现象。

(3)一卡通行多个收费站,方便驾车者。

(4)降低油耗,减少刹车时造成的机件损耗,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

(5)系统工作安全可靠,管理简单。

(6)为今后的智能车辆公路管理系统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