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允价值
对比分析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1、对于公允价值,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2号公告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由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能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0年2月颁布的第7号概念公告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当前的非强迫交易或非清算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2、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实质上是完全市场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评估,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方法都没有以市场为标准,而公允价值则突破了传统会计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只提供过去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对于投资者判断企业未来价值更具有决策相关性,所以对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会计核算对象来说,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显然要好于其他方法
3、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其实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计量属性,在某种条件下,历史成本也可以是公允价值,只是历史成本所表示的公允价值是一个过去的公允价值,是初始交易或事项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现值、现行价值的关系
1、可实现净值是未经贴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按照可实现净值计量,
2、现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这是因为现值有两种类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和以特定个体计量为计量目标的现值。
其中以特定个体计量为计量目标的现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
由于现值涉及不同主体(市场或企业个体)对未来现金流入(出)的金额、时间、风险及不确定性的预期,而不同主体对上述各因素的预期是不一样的。
其中,根据市场对上述因素的预期所计算的现值即以公允价值为目标的现值,根据企业个体对上述因素的预期所计算的现值即以特定个体计量为计量目标的现值。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探讨
1、2014 年初,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 号——允价值计量》使得我
们有了公允价值的专门规范。
准则对公允价值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新界定,即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某项资产所能收到或为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2、公允价值的原则:首先,公允价值首先基于交换价格来确定,而且这个交换被明确界定为退出价格(即资产、负债从现有主体脱手的价格)。
其次,公允价值赖以确定的市场应当是资产负债交易的主要市场,如果没有主要市场,则选择对于资产、负债脱手者而言最为有利的市场。
再者,公允价值的确定基于一般的市场参与者(独立于报告主体)用以定价资产或负债的假设,如果市场参与者定价时考虑了风险,则公允价值计量应包括对该风险的调整。
最后,确定公允价值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活跃市场上的可观察信息,最小限度地使用市场上不可观察
信息。
3、历史成本通常是交易时的资产与负债的公允价值
4、现值是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比较适宜长期使用的资产和非流动负债的计量。
从定义上看,现值是与企业目标及持有资产的目的最为接近的一种计量属性,同时也与资产负债的未来现金流入或流出的属性最为接近。
公允价值与现值有共通之处,很多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基本上就是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来定价的。
甚至有学者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就是现值,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反映了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于要素价值的认定(卢永华、杨晓军,2000)。
笔者认为,这里所谓的现值应当作“现时价值”的宽泛理解,而不是规范意义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现值是公允价值在缺乏活跃市场报价可供参照的情形之下的“无奈”之举。
进一步地,公允价值在计量过程中有市场价值与使用价值之分,而且尽量参照采用“盯市”(mark to market)策略,最小限度使用模型计量方式,一般不考虑相同资产在不同用途、不同主体之间的特定效用价值的不同,而现值则是通过模型来测度的一种计量方式,模型的输入变量往往需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当中,确定公允价值依次分为三个层级,而现值计量就属于确定公允价值的最后层级,也可以说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公允价值替代层级。
会计计量、公允价值与现值
1、按照传统的会计惯例,会计计量通常是采用某种可观察的由市场决定的金
额,比如实际收到或支付的现金、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
但当会计师无法获得这种可观察的市场金额的信息时,只能转而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值来计量某项资产或负债。
2、公告所界定的一些计量属性在实质上和公允价值是一致的。
例如在初始确认时,只要没有相反的证据,支付或收到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数额(历史成本或收入)通常被假设为公允价值的近似数;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也都在公允价值的定义之内;只有可实现净值和现值,按照第5辑概念公告的定义,不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
3、企业管理当局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最优估计与其公允价值并不一定是相同的。
这是因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预期的基点与真实市场(如果有的话)中的其他市场交易人是不完全一致的,换言之,特定的企业相对其他交易人常常具有特定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这种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的存在,会导致企业管理当局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最优估计与其公允价值产生差异。
比如企业管理当局对该项资产(或负债)的使用(或清偿)具有同其他市场交易人不同的打算和意图,或者管理当局具有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或者掌握某些定的信息、商业秘密和程序,能够在未来实现与其他市场交易人预期所不同的现金流量,等等。
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
1、公允价值是价值的直接计量(现值)和间接计量(历史或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短期可变现净值)的总称。
2、现值的计量
(1)传统法:通常只使用单一一组估计现金流量和单一的与风险相称的折现率。
它假设该折现率可反映有关未来现金流量和适当风险报酬的所有期望。
但这种假设只在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都确定、或虽都不确定,但市场中存在有相应可观察利率和相似未来现金流量的参照物时才成立。
而这在现实中很少存在。
传统法模型为:
PV=∑[CFj/(1+DR)n]
式中:PV为现值;CF为现金流量;j为现金流量金额的种类(j=1,2,…,m);DR为单一折现率;n为年数。
(2)期望现金流量法,考虑了现金流量的金额或时间或二者均不确定时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假设。
当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确定、金额不定时,
现值计量模型为:
PV=E(CF)/(1+DR)n
=∑[CFj·P(CFj)] /(1+DR)n
式中:E(CF)为期望现金流量;P(CFj)为不同现金流量j出现的概率(j=1,2,…,m)。
3、公允价值的计量
SFAS157是通过阐明一个原则和构建一个“层级”实现的。
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原则———公允价值应该基于市场参与者所采用的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的各种假设之上。
公允价值和现值是交叉关系。
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和现值的应用
1、目前公认的主要会计计量属性有5种: 历史成本( 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允价值是作为一个会计计量属性体系的总称来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