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观摩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观摩活动
11月26-28日上午,华东六省一市第16届小学数学课堂观摩活动在晋江市宝龙大酒店举办,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活动提供了18节精彩课堂教学,让参与听课的老师享受了一次数学课堂教学的饕殄大餐,也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观摩、学习、交流的平台。
我们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到了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处理的独到之处。
在课堂上,他们能发挥自身独特的语言魅力,在课堂中渗透全面育人,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更让人激动的是听了特级教师、浙江省金华环城小学校长俞正强老师的课。
在蔡福山老师的推荐下,我们“泉州市小学数学生长性课堂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的成员们都认真研读了俞老师的大作《种子课》。
这次又能现场听到他的课,都的太令人兴奋了。
俞老师与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郦丹老师同课异构《植树问题》。
而且这个课题是当天上午当场选课,下午上的。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把“植树问题”作为一类典型问题,采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关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判断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鹂老师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时从除法的意义入手,将植树问题作为用除法解决问题中的一类特殊情况处理,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商+1,商,商-1”的植树问题模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具体问题分析,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俞老师一开始出示“20米平均每5米分一段,共分几段?”让孩子解决。
然后出示“20米路,每5米载一棵树,共载几棵?”在孩子解决问题后引导孩子寻找两道题的不同之处,让孩子明白两题都是平均分,但第一题平均分是分段,第二题种树是种在点上,并分析点和段的关系,明确植树是种在平均分的点上。
接着,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有什么人做什么事,也是在平均分的点上的?”学生从“种树、栽花、会场摆放杯子、摆货架、设服务站、先总统的时间、下课播放音乐……”充分地理解了生活中的原型。
最后,全课总结,俞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思考,不管是植树问题、摆杯子问题、上厕所问题抑或是选总统问题等,都是把它们放在平均分的——“点”上来解决的。
生活中,用在“点”上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课后,俞正强老师讲到:平均分,是课堂上学来的知识,而“植树问题”则是要把这个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整节课主要围绕着“正宗的植树问题”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延伸到两个特殊的问题上。
而正宗的植树问题和另两个问题并非并列的关系,不能并列地教给学生,它们有着“渊源关系”。
并列着教,学生就乱了。
而先教最正宗的,再引出特殊情况,学生就能轻松地掌握了。
听了俞老师的一番话,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整节课他都在捣鼓着“20÷5+1”这一数学模型,而把两种我所认为很重要的“特殊情况“在最后仅用10分钟的时间出现。
原来,他是在交给学生“渊源”,数学的渊源。
他说“教书育人,如何育人,则是在教学中,把渊源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主次,明白人生的主次,明白做人、做事的主次!”
主持人问:您怎么用一个中午的时间就备出了这么一堂精彩的课呢?
俞正强老师回答:我不是用了一个中午在备课,而是这一堂课我备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