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分泌系统结构与功能

内分泌系统结构与功能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调节系统,其结构复杂,涉及多种器官和组织。
它起着稳定人体内环境、调控体内各器官的功能以及维持生理平衡的作用。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 内分泌腺体: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
这些腺体分泌激素,并将其释放到血液中。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起主要作用的化学信使。
2. 靶组织和器官:包括皮肤、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这些组织和器官含有相应的受体,能够对激素作出反应。
3. 体液:包括血液和淋巴液。
激素通过血液或淋巴液传递到靶组织和器官,从而发挥调节作用。
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系统有以下几个重要功能:1. 调节生长和发育: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等调节人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例如,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2. 维持代谢平衡: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转化过程。
例如,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3. 调节心血管功能: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肾上腺素、醛固酮等,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肾上腺素能够加速心率和收缩血管,增加心脏收缩力和血压。
4. 控制生殖和性功能:内分泌系统通过性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人体的生殖和性功能。
例如,卵巢激素能够控制女性的月经周期和妊娠过程。
5. 维持内环境稳定:内分泌系统通过调节人体的电解质平衡、水平衡和酸碱平衡等,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例如,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能量代谢,控制体温和心血管功能。
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主要靠负反馈机制来实现。
当某种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相应的腺体继续分泌激素;而当某种激素分泌不足时,会刺激腺体分泌更多的激素。
这样通过负反馈机制,使激素的分泌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上。
此外,内分泌系统还受到外界刺激和神经系统的调节。
例如,当人体遇到危险或应激时,垂体会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素应对应激反应。
人体解剖学中的内分泌系统功能

皮质醇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调节血糖、脂肪和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醛固酮主要参与调节水盐代谢,维 持体内水盐平衡。
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与作用
分泌
肾上腺髓质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主要包括去甲肾上 腺素和肾上腺素等。
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参与调节血管收缩和血压;肾上腺素 主要参与调节机体应激反应和代谢。
功能
下丘脑-垂体轴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的内分泌活动,通过分泌激素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从而维持内环 境的稳定。
下丘脑-垂体轴的调节机制
负反馈调节
当血液中的激素浓度发生变化时,下丘脑会感知这些变化,并调整垂体的分泌活动,以恢复激素浓度 的稳定。
神经调节
下丘脑的神经元可以通过神经递质来影响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方式
下丘脑-垂体轴
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和促激素抑制激素来调节垂体的 活动,进而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 分泌。
负反馈调节
当血液中的激素浓度过高时,会 反馈抑制相应腺体的分泌,从而 维持激素浓度的稳定。
神经内分泌调节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协调 ,共同调节身体的生理活动。例 如,在应激反应中,交感神经兴 奋会促进肾上腺髓质的分泌。
人体内分泌腺的种类
01 下丘脑
02 垂体腺
03 甲状腺
04 肾上腺
05 性腺
作为神经内分泌器官,下 丘脑分泌多种激素,如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等,对其他内分泌腺有调 节作用。
垂体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内 分泌腺,分泌多种激素, 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 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 动。
下丘脑-垂体轴异常与疾病
内分泌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内分泌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由多个内分泌腺体和分泌激素的组织组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一、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结构1. 主要内分泌腺体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腺体包括松果体、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腺和肾上腺等。
这些腺体负责合成、储存和释放各种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 松果体:位于大脑的中央,在神经内分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分泌调节激素如褪黑素。
- 垂体:位于脑下垂体窝内,分为前叶和后叶。
前叶主要分泌促腺激素,如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后叶主要储存和释放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等。
-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
-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附近,主要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离子代谢。
- 胰腺:胰腺内同时含有内分泌腺体和外分泌腺体。
内分泌腺体主要由Langerhans小岛细胞构成,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由髓质和皮质组成。
髓质部分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部分分泌皮质醇等激素。
2. 其他重要组织除了上述主要内分泌腺体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组织也参与内分泌调节。
- 胃肠道:胃、肠道和胰腺等消化系统器官分泌多种激素,如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抑制肽等,调节消化功能和食欲。
- 生殖腺:睾丸和卵巢分泌性激素,调节生殖发育和性功能。
- 脂肪组织: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和脂肪细胞因子,参与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
二、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内分泌系统通过合成、储存和释放激素,调节体内生理功能的平衡。
1. 调节代谢和能量平衡内分泌系统中的激素参与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和血糖平衡。
甲状腺激素通过调节基础代谢率影响能量消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水平,脂肪组织激素参与脂肪代谢和能量平衡调控。
2. 调节生长和发育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等对体格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生长激素促进骨骼、肌肉和器官的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对大脑和骨骼发育至关重要,性激素调节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生殖系统功能的成熟。
系统解剖学课件:内分泌系统

人体生长与发育
1、人体生长、发育通过: ① 细胞分裂使细胞体积和重量增加 ② 细胞制造的非活性物质(骨质、胶原纤维)
的增加-外加生长accretional growth包括细 胞和组织的分化与功能的成熟
2、动物体内细胞分成如下: ① 恒定的细胞群static cell population脊髓神经
2、中间部:有些动物分泌MSH 3、神经部:有Herring小体,认为是视上核、结
节核、室旁核分泌的激素,沿丘脑下部垂体 束输送到后叶储存
• 抗利尿激素adiuretin(ADH) (加压素 vasopressin)
• 催产素oxytocin 4、激素分类:促激素(释放因子)、抑制激素
(抑制因子)
2、体重:出生平均为3.27Kg;半年8Kg; 1岁10Kg;学龄期20Kg;15岁40Kg;成人 60Kg。
身体各部比例的变化
年龄 头颈
出生时 30%
2岁
20%
6岁
15%
成年 10%
躯干 45% 50 % 50 % 50 %
上肢 10 % 10 % 10 % 10 %
下肢 15 % 20 % 25 % 30 %
出生→1岁 1岁—女(13岁)、男(15岁)
1岁—7岁 7岁—女(13岁)、男(15岁) 女(13岁)男(15岁)—女(18岁)男(20岁) 青年期开始的三年又称青春期puberty
青年期以后—65岁 65岁以后
整体的生长
1、身高:出生我国平均为50.6cm,7岁增加 1倍115cm;青年期开始“突进生长” growth spurKgt时期;成人增长3.4倍
甲状旁腺位于其中,上、下两对, 分别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上、中1/3 和下、中1/3交界处。甲状腺分泌甲 状腺素,调节机体基础代谢率并影响 生长和发育等。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 腺素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平衡。
人体解剖学知识:内分泌系统构成及功能的深入解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內分泌系统构成及功能的深入解析內分泌系统是人体中一组负责生殖、生长、代谢和适应等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和组织。
其基本构成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和生殖腺等。
这些器官通过产生和分泌激素来协调和调节人体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本文将从构成和功能两个方面介绍內分泌系统的知识。
一、內分泌系统的构成1、下丘脑下丘脑位于脑的中央部位,是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调节中心之一。
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释放神经调节激素,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甲状腺刺激素释放激素(TRH)等。
这些激素通过神经纤维传输至垂体,并刺激垂体前叶分泌相应的激素。
2、垂体垂体位于脑下部,是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之一。
它由前叶和后叶两部分组成,并分泌多种激素。
垂体前叶主要分泌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等。
而垂体后叶主要分泌抗利尿激素(ADH)和催产素(OT)等。
3、甲状腺甲状腺是一个位于颈部的内分泌器官,是人体代谢调节的重要腺体之一。
甲状腺主要分泌甲状腺素(T4和T3)等激素,这些激素是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并影响人体的体温、心率、呼吸率、心肌收缩等生理活动。
4、副甲状腺副甲状腺是一组位于甲状腺上方的内分泌组织,主要负责人体钙离子代谢的调节。
副甲状腺分泌的降钙素(PTH)能够促进钙离子从骨骼中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从而维持人体骨骼、神经、肌肉等组织的正常功能。
5、胰腺胰腺是一个位于上腹部的混合腺体,既有消化功能,也有内分泌功能。
胰腺内分泌细胞集中分布于其尾部组织中,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这些激素能够调节人体血糖水平的升降,维持临床生理状态。
6、肾上腺肾上腺是一个位于肾脏上方的内分泌腺,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组成。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醛固酮和雄、雌激素等激素,主要影响水盐平衡、糖代谢和性激素发育。
肾上腺髓质则分泌儿茶酚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调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有关生理反应的机能。
内分泌系统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一)内分泌腺
6)肾上腺:分肾上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 肾上腺皮质分泌
-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抗炎、抗休克、抗过敏 -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促进水钠重吸收 -性激素(小量雄激素及微量雌激素)
• 肾上腺髓质分泌
-肾上腺素:皮肤、黏膜、肾血管收缩;骨骼、冠脉扩张 -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和正性肌力作用
(一)内分泌腺
3)甲状腺 • 甲状腺素(T4)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促进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生长发育
甲状腺滤泡旁C:分泌降钙素,抑制骨钙吸收
(一)内分泌腺
4)甲状旁腺 • 甲状旁腺激素(PTH)
-促进破骨细胞活动,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5)胰岛 • 胰岛素
-抑制糖异生,降血糖 • 胰高血糖素
(二)激素
激素的生理作用 • 调节三大物质代谢,水盐代谢 • 促进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增殖与分化 •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性激素的调节 • 影响中枢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发育及活动 • 调节心血管活动、深圳的排泄等
(二)激素
激素的作用特点: • (1)相对特异性 • (2)信息传递作用 • (3)作用的高效能性 •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章节目标
2.熟悉
内分泌腺及 激素包括哪 些
1.掌握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调节
3.了解
内分泌系统的 调控机制
内分泌系统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概要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功能调节系 统,通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发挥作用
组成: ➢内分泌腺 ➢内分泌组织
(一)内分泌腺
(1)人体的内分泌腺主要包括 :
• 下丘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垂体
医学基础知识: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于内分泌系统在我们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所以总结一下有助于考生提高准确率。
今天就给大家梳理关于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组成。
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 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
激素直接进入血循环, 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
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松果体、胸腺和性腺等。
内分泌组织以细胞团分散于机体的器官或组织内, 如胰腺内的胰岛、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卵巢内的卵泡和黄体等。
(二)内分泌腺结构(1)垂体位于颅底蝶鞍垂体窝内, 椭圆形, 灰红色。
垂体分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又分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斗部组成。
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及催产素等。
(2)甲状腺呈H 形, 分左右两叶, 中间的甲状腺峡组成。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可调节基础代谢率并影响生长和发育等。
(3)甲状旁腺棕黄色、黄豆大小的扁椭圆形腺体, 位于甲状腺背面, 有上下两对。
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 调节钙磷代谢, 维持血钙平衡。
(4)肾上腺位于肾的上方, 浅黄色, 与肾共同包被在肾筋膜内。
肾上腺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皮质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5)松果体为灰红色椭圆形腺体, 位于上丘脑的后上方, 以柄附于第三脑室顶的后部。
松果体合成和分泌褪黑素, 参与调节生殖系统的发育及动情周期、月经周期的节律。
(6)胸腺属于淋巴器官, 兼有内分泌功能, 位于胸骨柄后方, 上纵隔的前部, 贴近心包上方和大血管前方。
胸腺的左右两叶通常不对称。
胸腺分泌胸腺素和促胸腺生成素, 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7)生殖腺睾丸:男性生殖腺, 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
卵巢:女性生殖腺, 产生卵泡和雌激素、孕激素。
(8)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分, 为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细胞团, 散在于胰腺实质内, 以胰尾最多。
内分泌系统概述

内分泌系统概述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调节系统,它由一系列产生和释放激素的内分泌腺和器官组成。
这些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对其功能和代谢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进行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以下腺体和器官组成:1.1. 脑下垂体:位于脑的底部,通过下丘脑释放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功能。
1.2.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产生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甲状腺激素。
1.3. 胰岛:位于胰腺内,产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水平。
1.4.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产生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调节应激反应和代谢过程。
1.5. 卵巢和睾丸:分别在女性和男性身体内,产生性激素,调节生殖发育和性功能。
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平衡和稳定。
它通过调节下列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2.1. 新陈代谢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等激素控制着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转化和热量消耗。
2.2. 生长发育调节: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在青春期时期对身体的生长和发育起重要作用。
2.3. 血压和电解质平衡:肾上腺素、醛固酮等激素可调节钠、钾、钙等离子在体内的浓度,维持血压和电解质平衡。
2.4. 生殖调节:性激素对于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调节至关重要,它们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通过自身反馈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来实现。
下丘脑是内分泌腺体的主要调节中枢,它通过释放释放激素释放因子(放出激素释放激素,RH)或抑制激素释放因子(抑制激素释放激素,IH)来调节脑下垂体的激素分泌。
脑下垂体分泌的激素进一步刺激或抑制其他内分泌腺体的激素分泌。
此外,一些激素的分泌也受到外界刺激或环境因素的调节。
例如,食物摄入可以刺激胰岛素的释放,而压力和焦虑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
四、常见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4.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症状包括心悸、体重减轻和焦虑等。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

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
组成:
以腺上皮为主的内分泌器官 散在于其他器官内分泌组织
机能:
分泌激素、调节机体新陈代谢 影响生长发育和生殖活动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
1 没有排泄管 2 体积小,重量轻,但功能显著 3 腺细胞排列成团、索或围成滤泡 4 血供丰富,分布淋巴、神经 5 结构和功能有显著的年龄变化
形态 左侧半月形 右侧三角形 前面有门 位置 腹膜后 肾上方
松果体 pineal body
又称松果腺pineal gland或脑上体 epiphysis
为一椭圆形小体,位于 上丘脑的僵连台后上 方,以柄附于第三脑 室顶的后部,第三脑 室凸向柄内形成松果 体隐窝。
松 果 体 长 5 ~ 8mm , 宽 3 ~ 5mm , 重 120~200mg。松果体在儿童期比较发 达;50岁时,重150~160mg; 60岁 时,重量下降。成年后松果体可部分钙 化形成钙斑。
内 分 泌 系 统
概 观
内分泌腺的形态、位置
甲状腺 thyroid gland
侧叶
锥状叶
峡部
甲状腺
位置
喉及气管两侧 侧叶: 上达甲状软骨中部 下抵第六气管环软骨 峡部: 位于2--4气管环前方
甲状旁腺 parathyroid gland
形态: 扁椭圆形小体
位置: 甲状腺侧叶后方
肾上腺 suprarenal gland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调节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调节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调节系统,它通过分泌激素来影响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和协调整个体内环境。
本文将对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调节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整理。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内分泌系统包括多个重要的腺体和器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结构:1. 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重要的腺体是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和肾上腺等。
这些腺体都分泌不同的激素,对人体各个器官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 下丘脑:下丘脑位于脑的基部,是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中枢。
它通过分泌促激素来调控垂体的激素分泌,起到上游调节的作用。
3. 靶细胞:内分泌系统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包括肌肉、骨骼、心脏、肝脏、胰腺等。
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后,将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
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主要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即当某一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恢复平衡。
下面将分别对以下几个调节机制进行详细介绍:1. 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调节机制,它通过检测体内某一激素的浓度来调节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当激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当激素浓度过低时,会促进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激素稳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
2.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物质与内分泌系统进行密切的交流和调节。
一些神经元能够分泌激素,这些激素称为神经内分泌激素。
它们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目标器官,起到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3. 外界刺激: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还受到多种外界刺激的影响,比如光线、温度、压力等。
这些刺激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或直接作用于腺体,来调节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三、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激素内分泌系统中有许多重要的激素,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代表性的激素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1. 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它能够促进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素-核受体复合物
调控DNA转录
生成新mRNA
四、激素的分泌与运输
❖ 分泌规律: ❖ 甲状腺素储存量大,其他激素合成即释放. ❖ 周期性,日,月周期等 ❖ 阶段性,不同生长时期 ❖ 运输:游离型,结合型 ❖ 代谢;主要肝脏代谢
激素分泌的调节
多种调节作用(激素、代谢产物、精神神经活 动)
1, 分泌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激素分泌。
❖ 垂体门脉进行下丘脑-腺垂体之间的激素运输。
❖ 下丘脑与垂体束神经纤维:
❖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直 接进入神经垂体,称下丘脑垂体束。
❖ 组成为神经纤维和胶质细胞,无腺细胞,无分泌功 能。
❖ 由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合成和分泌的激素沿此 束被运送至神经垂体贮藏,需要时释放出来。
G蛋白在信息 传递中作用
激素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受体的结构; 亲和力及受体数量的增减;
PLC-IP3和DAG信号系统
❖ (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受体具有酶的活性或能激活与受体偶联的酶分
子。
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耦联受体)
(二)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 + 胞浆受体
激素受体复合物+细胞核受体
分泌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激素分泌
1、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节
神经中枢
短反馈
- 下丘脑 -
释放激素
释放抑制激素
+腺垂体 -
+
靶腺
长反馈
靶腺激素
2、反馈调节
2, 神经系统调节
3, 精神活动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4, 其他因素对分泌的影响: 感受体液中物质浓度变化而调节分泌
第三节: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的联系
PRF PIF MRF MIF
PRL增加 PRL下降 MSH增加 MSH下降
第三节、 腺垂体(pituitary gland)
一. 腺垂体 腺垂体是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
7种:GH(生长激素)、PRL(催乳素)、MSH (促黑素细胞激素)、TSH(促甲状腺素)、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 (促黄体素)
下丘脑与垂体存在着血管和神经联系
血管联系:垂体门脉系统
神经联系:下丘脑与垂体束神经纤维
(三)下丘脑: 外形分部:视交叉,灰结节和漏斗、乳头体
❖ 垂体 ❖ 腺垂体:前叶、中间部、结节部 ❖ 神经垂体:漏斗、后叶
❖ 垂体门脉:垂体上动脉从基底动脉环发出后,进入 下丘脑形成毛细血管网。由正中隆起形成毛细血管 网(第一级毛细血管),汇集为若干条小静脉,小 静脉下行至腺垂体前部,再一次分成毛细血管网 (第二级毛细血管),上述的小静脉即垂体门脉。
一、激素的分类 1. 含氮激素:
① 肽类激素和如:下丘脑调节肽 、甲状旁腺 ② 胺类激素: Adr(E) 、NE 、T3 、T4 ③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
2. 类固醇激素: ① 糖皮质激素 ② 盐皮质激素 ③ 性激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
3.固醇类激素:1,25-(OH)2VitD3
❖ 激素的作用: ❖ 1、维持内环境稳态 ❖ 2、调节新成代谢 ❖ 3、调节生长发育 ❖ 4、调控生殖过程 ❖ 5、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学习记忆和行为活动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于某些器官组织
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重要的信息 传递系统。 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组织、内分泌腺:
结构特点:无排泄管、体积小,血液供应 丰富,功能和结构有显著的年龄变化。
❖ 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
二、下丘脑调节肽(Hypothlamus Regulatery Peptide,HRP)
概念: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功能。几乎都有
垂体外作用
途径:垂体门脉系统
名称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缩写 TRH
对腺垂体的主要作用 TSH增加,PRL增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一) 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
1. 第二信使学说:(the theory of second messengers)
第一信使:细胞外初始信号 第二信使:将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
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分子,称为第二信 使。
经典的第二信使有:cAMP , IP3, DG, cGMP, Ca2+
G蛋白效应器分子
二、 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
1. 信息传递作用
2. 相对特异性
3. 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细胞内酶促放大作用) 1摩尔的胰高血糖素使肝糖原分解产生30万摩尔 的葡萄糖。 激素间的促分泌作用
4.激素在靶细胞水平的相互作用
①协同: 不同激素发挥同样生理效应 ②拮抗: 不同激素发挥相反生理效应 ③允许: 某种激素的存在可增强另一激素
❖ 离子通道
❖ 酶类: ❖ 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水解生成cAMP ❖ 鸟苷酸环化酶:催化GTP水解生成cGMP, ❖ 磷脂酶A,磷脂酶C
❖ G蛋白可分为兴奋性Gs和抑制性Gi。 ❖ GS的作用是激活腺甘酸环化酶, cAMP增加。 ❖ Gi的作用是抑制腺甘酸环化酶, cAMP减少。
第二信使有: cAMP IP3 DG cGMP Ca2+
的生理效应 允许作用:有的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组
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 下,可使另一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这种现 象称为允许作用。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 含氮的激素与类固醇激素的机制
一、含氮的激素 (一) 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 (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蛋白偶联受体示意图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甲状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 甲状旁腺:一般为2对,但数目和位置变化大, 通常在甲状腺的侧叶后面。
❖ 肾上腺:肾的内上方。
❖ 胰岛:胰腺的内分泌部分,为多个细胞团块。
第一节 激 素
概念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 胞所分泌的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 化学物质。是体液调节的基础。
远距分泌\旁分泌等形式发挥用。
GnRH(LHRH)
LH增加,FSH增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ACTH增加,腺垂体内β内非
生长素释放激素
GHRH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抑素)GHRIH
肽增加,可直接兴奋交感系统 GH增加,
GH下降,LH、FSH、TRH、
PRL、ACTH 下降(除促黑激素外)
催乳素释放因子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促黑素释放因子 催黑素释放抑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