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与数学
折纸中的数学PPT学习教案
第6页/共12页
猜一 可以算猜得, 按每张纸的厚度为0.06mm计算,
这个厚度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大约1.65圈 (地球半径6.37×103km )(★“很大的数”, 通过折纸:可使我们得到现实中难以想像
的“很小的数”和“很大的数”.
第7页/共12页
以增加纸的厚度) ⑵为什么要增加纸的厚度呢?(太薄的纸无法测
量) ⑶折叠得厚点好测量.请问你折叠了几次?(纸
变为多少层?) 提醒折纸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把纸按紧,尽量减少纸间的空隙; ②尽量多折叠几次,这样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第5页/共12页
一张小纸结的:厚度,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我们无法读出它的厚度.所以,同学们在 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动脑筋.
折纸中的数学
会计学
1
折角
如何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折出以下角? 45°的角 30°的角 60°的角 动手折一折,说出你的方法。
第1页/共12页
学具准 ①长方形备薄纸片3张
②刻度尺 ③计算器 ④剪刀、小刀
第2页/共12页
㈠活动体验——折一 情境1. 对一张长折方:形纸片作适当的折叠,
第8页/共12页
第n次操作后余下纸片的面积为 >0 折叠次数 1 2 3 4 … n
扔掉纸片的 面积
…
(剩下的纸片请大家把它放到自己口袋里)
第9页/共12页
⑵①请同学们把扔掉的纸片按 原图位置放回(重新拼图);
②观察你所拼出的图形,你能 发现什么?
(可以讨论,“写”在纸上)
第10页/共12页
课后作 想一想;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何折出
75°的角?
第11页/共12页
谈折纸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折纸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 “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
”折纸可以促进儿童手脑的协调发展,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将折纸应用于数学教学, 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 折纸也是一项兼有娱乐性和教育性的活动。
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实物操作, 能够逐步抽象、概括, 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概念,1 折纸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课的引入是否精彩与成功, 能否吸引学生, 是进一步展开课堂教学的关键,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利用富有情趣的折纸游戏引入新课,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进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 为顺利地掌握知识作好铺垫。
如: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一开始,教者拿了一张纸对学生说:老师会变魔术,老师用一滴墨水滴在纸上能变成一幅画,你们信吗?教者边说边把纸的中间滴上一滴墨水,然后把纸对折后展开往黑板上一贴。
看到黑板上漂亮有趣的图形,同学们跃跃欲试。
教者便让学生也折一折, 摸一摸, 比一比折痕两侧的图形怎么样。
“把你们折的纸贴到黑板上来。
找一找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折痕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都很漂亮! ”笔者顺势告诉学生: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图形。
”这节课, 从玩折纸入手,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初步感受到“对称”及“对称的美”, 顺利引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情感。
2 折纸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教学,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使知识很好地内化, 使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通过折纸, 让学生经历操作、分析、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参与体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 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如: 教学《平行与垂直》教者巧妙的借助折纸实现有效建模。
折叠数学练习题
折叠数学练习题一、折纸问题折纸问题是一个有趣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
假设我们有一张纸,初始状态下它是平铺在桌子上的。
现在我们要对这张纸进行一系列的折叠操作。
1. 折叠一次:将纸的左下角折叠到右上角。
这样纸上面会有两个角,下面会有一个角。
2. 折叠两次:再将纸的左下角折叠到右上角。
这样纸上面会有四个角,下面会有一个角。
3. 折叠三次:再将纸的左下角折叠到右上角。
这样纸上面会有八个角,下面会有一个角。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发现每次折叠,纸上面的角的数量都是前一次折叠的两倍。
假设我们折叠纸的次数为n,那么最终纸上面的角的数量是2^n。
二、应用折纸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它还有许多实际应用。
1. 地图折叠:在地图制作过程中,为了将较大的地图装入更小的空间,常常需要对地图进行折叠。
折纸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折叠后地图上角的数量,从而设计更紧凑的地图。
2. 空间展开:在一些工程领域,为了研究或测试某些结构的性质,需要将其展开成平面状态进行观察。
折纸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展开后的结构上角的数量,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3. 材料优化:通过折纸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如何将一定面积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根据角的数量,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材料的面积,并进行优化。
三、拓展问题除了折纸问题,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数学拓展问题。
1. 折纸长度:相信许多人在小时候都玩过将一张长方形纸张对折,然后剪开,得到两个等长的矩形纸张的游戏。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有一张长方形纸张,以及一段给定的长度,该如何通过折叠来得到这段给定长度的纸张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折纸问题的原理进行解答。
2. 折纸形状:如果我们将一张纸对折多次,能否得到一个特定的形状?比如三角形、正方形或者五角星等。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折纸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折纸数学练习题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你对折纸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并激发你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折纸中的数学原理
折纸是一门具有深厚数学基础的艺术形式,通过运用数学原理和几何学概念,可以创作出各种独特的折纸作品。
折纸是一种结合几何学和数学原理的艺术和手工技巧。
在折纸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数学概念和原理。
1.1几何学:折纸中使用的几何概念包括点、直线、角度、比例、相似三角形等。
通过几何学原理,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折纸形状和结构。
1.2尺规作图:在折纸中,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尺寸来进行折叠,这涉及到尺规作图中的标尺和尺子等工具,以及画圆规等几何工具。
2.1数学计算:在一些复杂的折纸设计中,需要进行数学计算来确定各个部分的尺寸和位置,以确保最终的折纸作品符合设计要求。
2.2对称性:对称性在折纸中非常重要,通过对称性原理可以实现各种独特的折纸形状和结构,增加折纸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性。
折纸与数学简介
折纸与数学简介篇一:数学与折纸数学与折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过折纸的经历,只是折叠后便收了起来.只有少数人折纸,是为了研究其间所揭示的数学思想.折纸是一项教育与娱乐两者兼备的活动.连L·卡洛尔也是一位折纸的热心者.虽然折叠纸张超越了许多文化,但日本人却把它作为一种交谊的途径,并通过普及和发展,使之成为一门称之为“折纸”的艺术.纸张折出的一些数学形体当折叠纸张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出现许多几何的概念.诸如:正方形、矩形、直角三角形、全等、对角线、中点、内接、面积、梯形、垂直平分线、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其他一些几何和代数概念.下面是一些折纸的例子,它说明了上述概念的运用.Ⅰ)从一个矩形式样的纸张,作成一个正方形(下图左).Ⅱ)由一张正方形的纸张,变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上图右).Ⅲ)找出正方形一条边的中点(下图右).Ⅳ)在正方形的纸中内接一个正方形(下图左和中).Ⅴ)研究纸的折痕,注意内接正方形的面积是大正方形面积的.Ⅵ)拿一个正方形纸张折叠,使折痕过正方形中心,便会构成两个全等的梯形(下图左).Ⅶ)把一个正方形折成两半,那么折痕将成为正方形边的垂直平分线(下图右).Ⅷ)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如右图折叠正方形纸:c=正方形ABCD的面积.a=正方形FBIM的面积.b=正方形AFNO的面积.由全等形状相配得:正方形FBIM的面积=△ABK的面积.又 AFNO的面积=BCDAK的面积(此即正方形ABCD除△ABK外剩余部分的面积).这样,a+ b= c 222222Ⅸ)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取任意形状的三角形,并沿图示的点划线(横的为中位线)折叠a°+b°+c°=180°——它们形成一条直线.Ⅹ)通过折切线构造抛物线.程序:——在离纸张一边一两英寸的地方,设置抛物线的焦点.如图所示的方法,将纸折20-30次.所形成的一系列折痕,便是抛物线的切线,它们整体地勾画出曲线的轮廓.篇二:探究折纸中的数学探究折纸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理解垂直和平行的定义和相关性质;体会折纸中的数学思想,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折叠纸张,可以创造出各种空间几何形状,如球体、 圆柱体和棱柱等。这涉及到对空间几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折痕的几何性质
折纸过程中形成的折痕具有特定的几何性质,如长度、角 度和形状。研究这些折痕的性质有助于理解折纸的几何原 理。
折纸与代数问题
方程的求解
在折纸过程中,有时需要通过解代数方程来找到折叠的步骤。例如, 需要求解方程来找到折叠某条线段的正确角度。
折纸艺术中经常使用各种几何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 这些形状在折叠过程中会产生数学美感。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许多折纸作品具有轴对称或中心对称的特点,这种对称性体现了数 学的和谐与平衡。
黄金分割
在折纸艺术中,黄金分割比例的应用可以使作品更加协调和美观, 这种比例关系体现了数学的韵律和美感。
折纸艺术中的数学思维
折纸游戏激发数学兴趣
通过折纸游戏,学生可以在玩乐中学 习几何、对称等数学概念,提高对数 学的兴趣。
辅助教学工具
折纸可以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 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函数、微积分 等。
折纸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折纸与物理学
折纸艺术在物理学的弹性、动力 学等领域有应用,可以为相关问 题提供直观模型。
利用代数公式、定理和计算机代数系统等手段,解决折纸中的代 数问题。
折纸中的拓扑问题实例
拓扑问题
连通性、紧致性等
问题描述
在折纸过程中,如何通过拓扑手段研究折叠后图形的连通性、紧致 性和同胚等问题。
解决方式
利用拓扑定理、公式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解决折纸中的拓扑问题。
06
折纸艺术与数学的未来发 展
折纸艺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参数的优化
在折纸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折叠效果,需要对各种参数进行优 化,如折叠角度、长度和顺序等。这涉及到代数中的优化问题。
折纸与数学
折纸与数学折纸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手工艺术,在世界上许多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相应的折纸传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日本的折纸艺术——折纸(Origami)。
虽然折纸在外貌上可能只是一项简单的手工活动,但深入研究折纸背后的数学原理,我们将会发现折纸与数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们来看一下折纸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150年,中国的汉朝时期,人们就开始进行折纸的创作和游戏。
传说中,当时人们在中国的某个地方发明了一种纸质玩具,这个玩具通过折叠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动物和物体。
这个玩具后来传到了日本,并在日本的宫廷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折纸艺术——折纸。
折纸的艺术之美在于它通过简单的折叠操作,创造出复杂而美丽的形状。
而这种折叠过程本身其实是一个几何问题。
在折纸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给定的要求,将一张平面纸折叠成特定的形状或者图案。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到了几何学中的许多原理和定理。
我们可以运用几何中的等边三角形的原理来进行对称折叠,或者运用角平分线的原理来进行角的折叠。
通过这些几何原理,我们可以轻松地进行各种折纸创作。
折纸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它的一根折痕可以分割纸张成两截不同比例的纸张。
假设一张纸上有一个初始的点A和一个终点B,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折叠将点A叠到点B的位置上,并在折痕上后半部分继续进行折叠。
在每一次折叠的时候,纸张都会分割成两截不同比例的纸张,这样的折叠可以进行多次,最终得到我们想要的图形。
折纸还与数学中的对称性密切相关。
对称是一种物体在某个轴线或者平面上的对称性质,折纸往往会利用到这一特性。
折纸中的对称折叠,通过将一张纸沿着某条线对折,可以得到对称的图形。
这样的对称性不仅体现了纸张的美感,也为我们创作各种图案提供了方便。
折纸还可以应用到数学领域中的不等式问题。
不等式是一种比较两个物体大小关系的数学工具。
在折纸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想要将一张纸折叠成特定的形状,就需要根据给定的不等式条件来进行折叠。
折纸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折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
在几何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如平行线、垂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通过折纸,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体验这些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折叠纸片,观察并验证平行线的性质,比如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或者学生可以将纸片折叠成角,观察角的大小和性质。
这种实践操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几何图形的概念,加深对其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其次,折纸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折叠纸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进行分析和推理。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张纸,并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纸张的折叠来得到正方形。
学生需要思考并尝试不同的折纸方法,运用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折纸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技巧。
折纸可以用来教授和巩固比例、相似性等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将一根纸束折叠成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各条边的长度来发现相似性的性质。
同时,折纸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纸张面积和体积的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折叠纸张,计算出不同形状的纸张的面积和体积,从而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最后,折纸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折纸可以提供一种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亲自折纸来感受和探索数学的乐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折纸活动,如折纸比赛、折纸游戏等,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动力。
总结起来,折纸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折纸,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和巩固数学的概念和技巧。
同时,折纸还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折纸这一教学工具,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来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折纸与数学
折纸与数学折纸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手工艺品,人们通过将纸张折叠成各种形状和图案,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折纸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品,它也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折纸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几何图形、比例关系、对称性等数学概念,因此折纸也被称为“数学的一种体现”。
折纸与数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早在古代日本和中国,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折纸展示数学原理和概念。
在西方,数学家也开始研究折纸的数学性质,并将其应用到数学研究中。
如今,折纸已经成为了数学教学的一部分,许多老师会利用折纸来教授几何学、比例与相似性等数学知识。
在折纸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这些图形不仅仅是折纸的基本元素,它们也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通过折叠这些几何图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加深对几何学的理解。
折纸也涉及到比例关系和相似性的概念。
当我们折叠一张纸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确保它们的长度和角度保持一致。
这就涉及到了数学中的比例与相似性的知识。
通过折纸,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数学概念的应用。
对称性也是折纸与数学密切相关的一个方面。
在折纸中,我们经常会利用对称性来设计和展示图案。
对称性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物体在某种变换下的不变性。
通过折纸,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称性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对称性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和造型。
折纸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在折纸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设计和完成作品,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折纸也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手工艺品,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我们不断发现新的图案和形状。
折纸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我们应该重视折纸这种手工艺品,并将其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共同发掘折纸与数学之间的更多奥秘。
折纸与数学
折纸与数学折纸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源于中国,在日本和西方地区也得到广泛发展。
折纸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数学学习工具。
在折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例如几何,对称性,比例,图案等等。
本文将介绍折纸与数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1. 几何学折纸是几何学的一个重要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许多几何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折纸来演示平移,转化和镜像等基本变换。
在折纸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学习到角度,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几何概念。
另外,折纸还能用来演示等角变换和相似性等高级几何概念。
2. 对称性对称性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分析物体的特征。
在折纸中,对称性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可以用折纸来展示物体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等对称性质。
此外,在折纸中也可以看出“相似不等于相同”的原则,即两张纸折成同样形状的方法不一样。
3. 比例在折纸中,比例也是一个关键概念。
我们可以用折纸来演示比例的概念,并且在实践中体会比例的重要性。
例如,我们可以折纸来展示两个形状相似的三角形,并利用相似性原理去计算出各边的长度比例。
4. 图案设计图案设计也是折纸的重要应用之一。
我们可以利用折纸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突显纸张的美感和艺术性。
在折纸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几何、算数和图案设计的知识,创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纸艺作品。
总结:在折纸中,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启发思维、开拓眼界的媒介。
通过折纸,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数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几何、对称性、比例、图案设计等数学知识的理解。
因此,我们可以说,折纸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有趣的数学学习方式。
折纸与数学
折纸与数学折纸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手工艺术,它不仅展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还与数学密切相关。
在折纸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到一些数学知识,而折纸作品本身也体现了数学的美妙之处。
下面将详细介绍折纸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折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就出现了著名的“贺信式”和“帛书式”折纸传统。
通过将纸张折叠成具有特定形状的物体,人们可以传递信息或者展示自己的文化背景。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就需要用到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比如几何形状、对称性等。
折纸艺术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数学家福义立(Samuel Ferguson)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了一种基于几何分析的折纸技术。
他通过研究纸张的折叠方式,发现了许多与三角形和多边形有关的数学定理,比如折纸三角形定理和折纸多边形定理。
这些定理不仅有助于理解纸张折叠的规律,还在解决其他几何问题时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工具。
折纸也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
通过折纸可以构造出一些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各种数学概念。
可以通过折纸构造一个立体图形,用来研究立体几何的性质和定理。
折纸还可以用来演示和验证一些数学推理和证明,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折纸在数学教学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它提供了一种直观且有趣的方式来介绍和解释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
通过折纸,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形状的性质,掌握一些折叠技巧和方法。
而且,折纸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折纸与数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折纸不仅是一种独特而富有艺术性的手工艺术,更是数学的一种应用和展示方式。
通过折纸,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将折纸纳入数学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折纸与数学
折纸与数学折纸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日本数学家佐野利器提出了一种折纸问题,即所谓的“纸折问题”。
这个问题的形式是:给定一个长方形的纸张,可以任意次数地将其折叠,但是折叠时不能撕破纸张。
那么问题是,折叠多少次之后可以将这个长方形的纸张从一边完全折叠到另一边?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运用到一些数学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发现,将一张纸正中间折叠一次,纸张的边长将缩短一半。
再次将缩短后的纸张正中间折叠一次,边长会再次缩短一半。
一般地,如果将纸张折叠n次,那么边长将缩短成原来的1/2^n。
当折叠次数无限增加时,纸张的边长将无限趋近于零,这时我们可以将纸张从一边完全折叠到另一边。
这个问题可以表示为一个极限问题,即:求解极限lim(n->∞) 1/2^n。
在数学中,我们知道这个极限的值是零。
所以,根据数学分析,折叠纸张无限次之后,可以将纸张从一边完全折叠到另一边。
除了纸折问题,折纸在数学中还有其他应用。
其中一个应用是几何学中的“牛顿折纸问题”。
牛顿在研究光的折射定律时,提出了折纸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他发现,将一张纸折叠成V形,然后在接触点处的折痕上放置一个小孔,光线通过小孔射入纸张,然后经过反射和折射,最终会在纸张另一侧的一个点上出射。
这个问题涉及到光的折射、反射以及几何光学等内容,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
通过折纸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光线的路径,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
折纸还在数学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折纸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如平行线、垂直线等。
通过折纸,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几何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折纸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折纸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被广泛地应用于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通过折纸,我们可以感受和体验数学的美妙,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折纸与数学
折纸与数学折纸与数学是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它们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折纸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手工艺,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形状的物体,而数学则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的学科。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折纸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并且了解一些折纸问题中的数学原理。
折纸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人们用纸币来纪念先人,并且相信将折纸放在棺材里可以带给死者幸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折纸的其他用途,如制作装饰品、礼物和艺术品等。
随着折纸技巧的提高,人们开始对折纸中的模型和形状进行研究,并在数学中找到了一些规律和原理。
折纸可以用来研究几何学中的各种形状和结构。
通过折叠纸张,我们可以创建各种多边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通过将纸张沿对角线折叠,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通过将纸张沿中垂线折叠,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正三角形。
通过进一步的折叠和组合,我们可以创建出更复杂的形状,如四面体、正六面体和正八面体等。
通过折纸,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几何形状的属性和特征。
折纸问题也涉及到数学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如数论和组合数学。
著名的折纸问题“折叠纸42次可以到达月球”的解释涉及到二的幂次数的概念。
这个问题可以用数论中的指数运算和二进制数系统来解释。
同样地,折纸问题中的一些组合问题也可以通过组合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给定一张纸,我们可以将其折叠成多少种不同的形状?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计算组合数来得到答案。
折纸还可以用来研究一些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如拓扑学和纳什定理。
拓扑学是研究空间的性质和变形的数学分支,而折纸正是一个可以用来研究拓扑学问题的具体方法。
通过折叠纸张,我们可以将一个平面变形成一个圆柱体或者一个球体,这就涉及到拓扑学中的等价关系和连续变形的概念。
纳什定理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结果,它证明了几何空间中存在某些特殊类型的光滑曲线。
折纸问题中的一些几何构造可以用来证明这个定理的一些特例。
折纸与数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折纸,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几何学和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均分次数
1
2
3
4
… …
18
所得正方 1+3= 形的个数 ( 4 )
1+3×( 2 ) 1+3×( 3 ) 1+3×( 4 ) =( 7 ) =( 13 ) =( 10 )
第18次均分后所得的正方形 是:1+3×18=55(个)
第1000次均分后所得的正方形 是:1+3×1000=3001(个)
4.把一张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在折叠的角上剪一刀,即在纸 的中间剪出了一个洞.
对折的次数
2
32
…
剪出洞的个数
长方形的个数
…
…
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 1. 对折6次时剪出几个洞. 2×2×2×2=16(个) 2. 对折8次时剪出几个洞. 16×2×2=64(个) 3. 对折n次时剪出几个洞. 2×2×2×2×2……×2=
(n-2)个2
4.分割等边三角形。(长智慧P74)
折的次数 长方形的个 数
折痕条数
1
2 1
2
4 3
3
8 7
4
16 15
…
n 2 2
n n
-1
我发现:
3.一个大正方形用十字形连续均分,所得的小正方形有多少 个.
思考:1、每均分一次,正方形的个数发生什么变化?
2、观察均分的次数与所得正方形个数之间的关
系,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3.一个大正方形用十字形连续均分,所得的小正方形有多少 个.
分割次数
所得三角形个数
1
4 5
2
7 9
3
10 13
4
13 17
5
16 21
…
折纸与数学读后感
折纸与数学读后感《折纸与数学》是作者易中天先生的一本科普读物,通过介绍折纸艺术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学原理和折纸技巧。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折纸和数学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感到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在这本书中,易中天先生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折纸的魅力。
他从折叠简单的平面几何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掌握更复杂的折纸技法。
通过折纸,我们发现原本素材单一的纸张,通过巧妙的折叠和组合,可以变化出万千形状,构成各种精美的艺术作品。
而实现这些美妙折纸作品的关键则是数学。
易中天先生通过对几何学和拓扑学等数学概念的解释,揭示了数学在折纸过程中的应用。
例如,他通过讲解剖析法和折痕法,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数学中的投影和视点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折纸图案的设计中。
此外,他还介绍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折纸与哥德巴赫猜想之间的研究进展。
这些精彩的数学知识不仅增加了对折纸的兴趣,更展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魅力。
通过折纸与数学的结合,易中天先生也阐述了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折纸是一种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活动,通过不同的折法和组合,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折纸作品。
而数学是一种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折纸与数学结合起来,既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又能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在这本书中,易中天先生也让我意识到了数学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锻炼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此外,通过折纸与数学的结合,易中天先生还强调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他在书中多次提到,折纸需要实践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
这一点对于学习数学也同样适用。
只有通过实践,通过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原理和应用。
这种强调实践的观点,让我对学习数学和折纸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总的来说,《折纸与数学》是一本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科普读物。
通过折纸与数学的结合,易中天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学原理和折纸技巧,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折纸中的数学原理三角形
折纸中的数学原理三角形
在折纸中,涉及到一些数学原理与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原理和三角形相关的内容:
1. 平行线与角的性质:在折纸中,折线与边界线可以看作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应角、同位角和内错角等具有一些特定的关系。
2.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其中一个角度为90度。
在折纸中,可以通过将纸张对折形成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
3. 三角形的角度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在折纸中,可以通过折叠纸张形成三角形,并利用三角形的角度和等于180度的性质进行计算。
4. 三角形的相似性:在折纸中,可以通过折叠纸张形成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具有相似比例关系,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
以上仅是折纸中涉及到的一些数学原理与三角形相关的内容,具体应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您有具体的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解释,请告诉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折纸
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个盒子。
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只鸟。
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条蛇。
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头象。
……除非你有先见之明,否则你准会以为我们将要谈些有关拓扑(注:拓扑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几何,它研究物体在伸张或收缩的变形中保持不变的性质。
不同于欧几里得几何,拓扑学不与大小、形状以及刚性图形打交道。
这就是为什么拓扑学被说成是橡皮膜上的几何的原因。
想象物体存在于一个能够伸张和收缩的橡皮膜上,在这样变形的过程中,人们研究那些保持不变的性质)或魔术表演之类的话题了。
折纸是一种艺术形式,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83年。
当佛教的和尚从中国经过朝鲜东渡去日本时,带去了许多纸。
由于当时纸张是很昂贵的,所以人们用时格外小心,而折纸就成了一些礼仪的完整的一部分。
折纸的艺术就是从那时起一代代传了下来。
动物、花、船和人都是折纸的创作题材。
(折纸一词是源于"折的""游戏"。
)几个世纪来,人们对折纸的热情有增无减。
事实上,今天在英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新西兰、秘鲁、西班牙和美国(注:美国折纸中心联谊会位于纽约西第77街15号,NY10024。
英国折纸协会位于斯托克波特(英格兰西北部城市--译者)柴郡,桑恩路12号,SK71HQ)等国家内都有国际折纸协会的区域机构。
在创作折纸图形时,折纸能手是由一张正方形的纸开始的,然后运用他们的想象、技巧和决心,变形为任意的形状。
一个正方形之所以可以选为折纸的初始单元,因为与矩形和其他四边形相比,它有四条对称轴;而虽然圆和有些正多边形有更多的对称轴,但它们又缺少正方形所拥有的直角,这就使制作上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有时人们也用其他的纸张作为折纸的开始,但纯粹从正方形开始的折纸作品是不用胶水和剪刀的。
折纸的对象被创造出来后,留在正方形纸张上的折痕,揭示出大量几何的对象和性质。
右图所示的折痕是在折一只飞鸟时在正方形纸张上留下的。
在正方形纸张上的折痕表现出以下的数学概念:相似、轴对称、心对称、全等、相似比、比例、以及类似于几何分形结构的迭代(在图案内不断地重复图案)。
研究折纸的创作过程是极具启发性的。
人们开始用一个正方形(二维物体)的纸张来折一个形体(三维物体)。
如果折出了新的东西,那么折纸的人就把这个形体摊开,并研究留在正方形纸上的折痕。
这个过程包含了维数的变动。
折痕表示物体在扁平面(即正方体)上的二维投影。
而一个二维物
相关文章
·为何金属元素中只有水银在常温下呈液态?
·首次发现两元素准晶体·码与密码
·“非平衡态的引透”之谜·数学与折纸
·氚:为何至关重要
·泄露真情的闪光
·怎样才能探测引力波·惰性最强的元素
·音阶--数学对于耳朵·吃水果能代替吃蔬菜吗?·油罐车的尾巴
·喝水的学问
·阿基米德“死光”之谜·用葱汁写密信
·把空气浮起来
·漂白水中畅泳
·无底洞里的旅行家
·室内环境警示
·世界各地的怪坡
体到三维物体,又回到二维,这就跟投影几何的领域发生了关系。
《折叠天地》一书的作者P·恩格尔是一位折纸的科学和艺术专家。
在他
长年的折纸生涯中,有着许多珍贵的发现和创造,恩格尔使折纸达到了一个
更高的境界。
他强调了在折纸、数学和自然之间强有力的联系,而描画这种
联系则类似于极小值问题、分形和混沌理论。
折纸的创作始于有限数量的材料(如一张固定大小的正方形纸)并演进
为希望的样式。
这里并无任何限制,也不像肥皂泡那样受现实空间的制约。
折纸经历了一场复兴。
从早期的折纸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道路。
今
天,专家们用纸折出了复杂的样式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他们不用胶水、不用
剪刀,巧妙地变形纸张,而且熟练的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最终完成的作
品远非简单的盒子或花朵,而是造形逼真的动物,栩栩如生的纸的雕塑!诸
如乌贼、蜘蛛、蛇、舞女、家具等等。
这些创造性的成就,无疑来自长年的
工作、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研究,就像艺术家M·C·埃舍尔献身于镶嵌艺术
的发展那样。
数学寓于折纸之中,不管折纸人的身份如何,对数学的了解总然会在折
纸中增加人们的能力和创造力。
推荐给好友我也说两句打印出来吧
K12首页|新闻中心| 学生频道| 教师频道| 家长频道| 教育产品| 虚拟社区
K12 Studio版权所有 ,2000,2001,2002
Emai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