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词花间词赏析
唐河传效花间体翻译赏析
唐河传效花间体翻译赏析
翻译、赏析
和诗意春季水,千里,我船浪起,梦见带着西施觉来村巷夕阳斜
几家,短墙红查花
晚说做造些儿雨,折花去,河岸上谁家的女儿太狂颠。
那边,柳绵,被风吹上了天。
原文:
唐河传效花间体
宋代:辛弃疾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
觉来村巷夕阳斜。
几家,短墙红杏花。
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
太狂颠。
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
[注释]
花间体:流行于晚唐五代的一种词体,也称花间词派,因后赵崇祚编《花间集》而得名。
花间体内容不外风月艳情,风格大率浓艳绮丽。
它反映了文人词的初期风貌,是婉约词的第一座高峰,对宋词有深远影响。
稼轩词虽以豪放著称,却也广采婉约之长,此又一例。
此效韦庄之疏淡清丽。
孤舟泛浪而梦西子,醒来喜见杏花出墙照眼,是桃花人面交相辉映手法。
下片少女预芳,人花合一。
结处柳花轻扬,春色无限,并回应上片春梦迷离飘忽。
通篇春游之乐,四画依次叠出,梦与现实融会一体,轻灵洒脱,疏宕有致。
“春水”四句:言春水泛舟,梦中会艳。
西子: 即越国美女西施,此借指意中人。
“觉来”三句: 醒来但见夕照村巷,红杏出墙。
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觉来:醒来。
短墙:矮小的墙。
“晚云”四句:晚来小雨初过,岸边少女折花而去。
些儿雨:一点点小雨。
狂颠:此作活泼欢快讲
柳绵: 柳絮。
唐五代词花间词
小山重叠金明灭,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 梳妆过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独处闺中的妇女, 鬓云欲度香腮雪。 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怜的 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 懒起画蛾眉, 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 从中体现出她孤独苦闷的心情。开头两 坎坷终生的遭遇,一定程度地 弄妆梳洗迟。 句是写她退了色、走了样的眉晕、额黄 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和乱发,是隔夜残妆。三四两句写刚起 照花前后镜, 床时“弄妆”,用一“懒”字、一“迟” 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花面交相映。 字由正面描写。下阕开头两句写妆成之 后的明艳,极写其人之美却无人欣赏。 ”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 新贴绣罗襦, 最后两句写穿衣时忽然看见衣服上有新 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 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 双双金鹧鸪。 贴的“双双金鹧鸪”,均使用反衬手法。 (美丽、寂寞、孤独的贵妇) 感受的特征。
宋词概述
词的概述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是为 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它始于梁代, 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词初名曲、 曲子、曲子词,简称 “ 词 ” ,又 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 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词的种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 平仄也是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小令 (58 字以内 ) 、中调 (59 一 90 字 ) 和长调( 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 有的主张 62 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 “ 慢词 ” , 都未成定论。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 叠或四叠。段在词学中称为 “ 片 ” 或 “ 阕 ” 。 “ 片 ” 即 “ 遍 ” ,指乐曲奏过一遍; “ 阕 ” 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 或上、下阕。
唐五代词(花间词+南唐词)PH1
1.思想内容:男女相思、离愁别恨。
温庭筠的词现传六十多首,题材 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描写妇女的容 貌、服饰和情态,借此来抒写男女相 思,比如《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斜过
肠晖尽独
《
断 白 萍 洲 。
脉 脉 பைடு நூலகம் 悠 悠
千 帆 皆 不 是
倚 望 江 楼 ,
梳 洗 罢 ,
望 江 南 》
,,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只八个字即写出了这 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 的殷切心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 借船只之多来表现其凝望 之久与盼归之切,而“皆不是”的陡转,更反 映出她的失望之深 。 斜晖脉脉水悠悠。 船尽江空,希望落空,这 时映入思妇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 日本无意,流水本无情,但此刻却顿生情意: 斜阳欲落未落,对思妇含情脉脉,不忍离去, 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她的心情, 悄然无语,悠悠逝去。 肠断白苹洲。 她的视线从“斜晖”和“江水” 那里收拢回来,集中在“白苹洲”。白苹洲是 她当初与爱人分手的地方,如今江洲依旧,不 见所思,能不肠断?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过片承上,照花句叙述, 花面句描写,写女子化妆后 簪花,更见其精致艳丽。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新贴句似承上叙述女子的服饰, 其实意图在逗出落罗衣上的图案,鹧 鸪之“双双”衬出人物之形单影只。
末句暗示主题,振起全篇。上文 之所以懒画眉、迟梳洗者,皆因有此 一段怨情蕴蓄其中也。
/programs/view/z41TVZ-tHQI/
3、语言华丽,意象密集。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剖析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歌】自公元六一八年唐帝国建立后,最初三十余年,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
武则天于公元六五五年立为皇后。
在她当政时期,唐诗开始呈现了自己的面貌。
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和杜审言等,陆续登上诗坛。
这些人改造了宫体诗,继承了南朝诗人对于诗形的研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完善了七言古体。
经过他们的努力,题材和主题由宫廷的淫靡改变为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之爱,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江山之美和边塞之情;风格由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
初唐四杰等用改造宫体诗的方法结束了六代淫靡诗风,而陈子昂则从汉魏风骨中汲取营养来开辟唐诗的疆域。
1.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
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思想严肃,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由他们开始了初步的定型。
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2.陈子昂陈子昂(约659~约700),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字伯玉。
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
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赏析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赏析材料菩萨蛮晚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译文】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
作诗凡信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温韦”。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作品鉴赏】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唐五代词
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唐五代词词是一种在宋代大放光彩的音乐文学,但它的兴起和发展却必须追溯到唐及五代。
盛唐流行的民间歌词(即曲子词),是词在民间孕育状态,20世纪初发现的敦煌曲子词证实了词起源于民间的说法。
中唐文人从事词的创作,标志着词体文学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但直到晚唐温庭筠等人的出现,词才真正流行于士大夫阶层,并开始以不同于诗的面貌独立发展,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花间词风。
五代时期的南唐,涌现了冯延巳、李煜等优秀词人,表明词的发展已进入自足和成熟的阶段。
第一节早期的民间词和文人词一.词的起源和早期民间词关于词的起源问题,古代的传统说法是词源于诗,是诗歌的一种变体。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
自中叶以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
及本朝,则尽为此体。
”这是认为词是由五、七言近体诗演变而成。
也有人认为词是从乐府诗里变化出来的,如朱熹说:“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
”(《朱子语类》)正因为如此,词被称为“诗余”。
自近代以来,随着民间俗文学的价值及其革命意义受到重视,产生了词起源于民间的新说法,认为词是“曲子词”的简称,不但具有长短句的形式,而且是合乐的,是“倚声填词”的,其所依之声乃隋唐以来的燕乐新曲。
隋唐时代,中原雅乐与来自西域的胡部乐逐渐结合,成为当时的新乐,即燕乐。
词是伴随着燕乐的流行而产生的,《旧唐书·音乐志》称:“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胡夷指外来乐曲,里巷即指民间流行的乐曲。
歌者综合运用这些乐曲制成新声,足以说明词的音乐有来源于民间的成分。
教坊曲是隋唐燕乐的典型代表,唐玄宗时崔令钦著《教坊记》,所录曲名有三百二十多个,都是当时的流行新曲。
也就是说,词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最初是唐代音乐的产物。
词起源于民间已为敦煌曲子词所证明,而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些可能是盛唐作品,那么,在此之前必已有相当长的酝酿过程,由此可推断,民间曲子词大约出现于唐高宗时。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花间词派赏析—韦庄温庭筠菩萨蛮
菩萨蛮
韦庄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 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 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 肠。
答案: (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 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 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 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 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 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
韦词特点:
语言清新、 景色淡雅、
清பைடு நூலகம்疏淡。
让我们放松一下自己,
去领略花间词独有的
艳丽与清新。
习题赏析:
菩萨蛮 温庭筠 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 柳月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 玉钗头上风。 1、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谢
谢 大 家
花 间 词
赏 析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 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 一个文人词派。
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 特征的词派,大多表达她们 的旅愁闺怨、合欢离恨等情 感。 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 构图华美、刻画工细。 代表人物: 韦庄、皇甫松、孙光宪、
新照梳香小 帖花洗腮山 绣前迟雪重 罗后。。叠 襦镜 懒金 。, 起明 双花 画灭 双面 蛾, 金交 眉鬓 鹧相 ,云 鸪映 弄欲 。 妆度
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 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 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 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 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 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 留恋之情。
全诗主旨意境 : 这首词描写了 江南水乡的风光美 和人物美, 表现了 诗人对江南水乡的 依恋之情。
晚唐花间词赏析
二、花间词界定了词的艺术特质
梦江南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谒金门 韦庄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 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 宋袍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从内容上说
这类题材具体包括:揭示登第才子的狂喜, 如韦庄、薛昭蕴的《喜迁莺》;描摹文士纵 情冶游的情态,如张泌的《浣溪沙》(晚逐 香车入凤城);刻画文人狎妓、宴饮等行为, 如毛文锡的《西溪子》(昨日西溪游赏)。 这些作品不可能给人以健康向上的力量,而 是人性欲求的宣泄。
社会时代的变异
面对着衰乱的时世,人们既有虚无之中的忧患,也 获得了摆脱一切禁锢之后的轻松。社会文化回避那 些金刚怒目的刚性文学,转而需要熨贴人心灵的慰 藉,使得人们从焦躁、饥渴的状态中求得滋润和平 衡。 中唐以来南方都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壮大, 追求世俗享乐的意识迅速膨胀,进而成为一股声势 巨大的文化潮流。曲子词的兴盛正是迎合了这样的 趋势,即如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所云:
花间词与词的艺术特质
主讲:李晖
引言
所谓花间词,即《花间集》所选的曲子词, 为五代后蜀赵崇祚所辑,录温、韦等十八家, 词五百首。 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说《花间集》 是“近世倚声填词之祖也”。作为词之祖, 花间词开创了与古诗相异的一种新的审美意 境。所谓“词之言长,诗之境阔”(何以这 么说?) 因为花间词多是叙写男女之情的艳词,对后 世影响很大。
朱庆馀《闺意》 朱庆馀《闺意》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相传张籍写了一首《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镜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以安慰朱庆徐。
花间词新解
花间词新解作者:鹿月华来源:《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年第09期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
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等。
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
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
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
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了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花间词和花间词派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印象不好,这是因为人们在看待花间词时,多是以词发展的高峰苏、辛词为标杆来评判的。
《花间集》对民间曲子词过渡到文人词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花间词”既有文人“长短句之诗”的文学性,又兼具民间曲子词的娱乐性。
我们重新解读花间词,是从文学的动态视野来观察花间词,给予合理的评价。
任何文体的发展都经过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处在词体发展的初始阶段的花间词自然比起处于词发展高峰的宋词要显得稚嫩,在词体的丰富性和题材的丰富性方面都显得不足,在表现手法方面也还不够丰富。
如果要将温庭筠的作品与苏轼、辛弃疾的作品一比高低,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他们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苏、辛的豪放是对婉约的超越,但婉约却是词的大宗。
花间词作为婉约词的源头,其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再看看常被人所诟病的花间词的“艳”。
如何看待这种“艳”的特征呢?所谓“艳”实际是指一种女性化的美感,是由词多写女性生活和女性之美而带来的审美新感受。
而唐宋词中最突出也是最集中的意象就是女性形象。
这一美学特征正是从《花间集》而来的。
实际上,在《花间集》的影响下,“词为艳科”已成为指导两宋词人创作的主导思想。
而这一点正改变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严肃面目,使诗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个人的感情世界,从而才能使中国古典诗歌能够在唐诗繁荣之后再一次创造新的高峰。
花间词奠定词的基本性质,影响深远。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花间词就没有后来的晏几道、欧阳修、柳永、秦观、李清照、苏轼、辛弃疾。
第八课 唐五代词
宣帝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假其 修撰,密进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 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 书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宣皇 好微行,遇于逆旅,温不识龙颜,傲 然而诘之曰:“公非长史司马之流 耶?”帝曰:“非也。”又白:“得 非大参簿尉之类耶?”帝曰:“非 也。”谪为坊城尉。其制词曰:“孔 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尔既德行 无取,文章何以补焉。徒负不羁之才, 罕有适时之用。”竟流落而死也。
第八课
唐五代与北宋词
花间词人
花间词人为晚唐五代词人合称。后蜀赵崇祚选编 《花间集》,选录了18位词人的词作,“花间词 人”由此得名。其中作者中温庭筠,皇甫松生活 于晚唐,未入五代。孙光宪仕于荆南,和凝仕于 后晋,其馀仕于西蜀。代表词人有温庭筠,韦庄 等。他们的词作在选材上,把视野完全转向裙裾 脂粉,花柳风月;在内容上,言情不离伤春伤别, 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筵酒席、芳园曲径;在艺 术上,则是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人品不足而多才多艺
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孙晟的话: “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诙谐歌酒,百 生不及君;谄媚险诈,累劫不及君。”
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 颖发,辩说纵横”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悵还依 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 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 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 没人知。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 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 肠。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 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 归。
花间词派的特点是什么?
花间词派的特点是什么?
爱问知识人
花间词派是唐末五代词派。
主要词人有韦庄、牛希济、欧阳炯等。
“花间”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但只继承了温词中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过于雕琢的“柔而软”的词风,多数作品尽力描绘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辞藻艳丽,色彩华美,题材狭窄,内容空虚,缺乏意境的创造。
“花间”词风直接影响了北宋词坛。
花间派中“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的“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花间词派的形成,自有温庭绮的开山作用,但衍为流派,风行一时,则还有它更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原因。
晚唐时局动荡,五代西蜀苟安,君臣醉生梦死,狎妓宴饮,耽于声色犬马。
花间词正是这种颓靡世风的产物。
晚唐五代诗人的心态,已由拯世济时转为绮思艳情,而他们的才力在中唐诗歌的繁荣发展之后,也不足以标新立异,于是把审美情趣由社会人生转向歌舞宴乐,专以深细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写官能感受、内心体验。
而李贺、李商隐、温庭筠、韩惺等人的部分诗歌,又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词在晚唐五代便成了文人填写的、供君臣宴乐之间歌妓乐工演唱的曲子。
这就决定了花间词的题材和风格,以“绮罗香泽”为主。
温庭筠花间词品读
温庭筠花间词品读温庭筠花间词品读温庭筠的词作充满脂粉香泽,浓艳重抹,描述女子体态、容貌、愁思,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温庭筠花间词品读,一起来看一下吧。
《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花间词”是一种出现于晚唐五代时开风气之先的早期词,是后来婉约词的直接先导。
“花间”一词最初见于五代后蜀赵崇祚所集的《花间集》。
这也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也可说是选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家词作五百首,共十卷。
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
如果说李白、杜甫那些壮美而雄浑的伟大诗篇代表了典型的盛唐气象,那么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绮艳华美的《花间集》,则成为晚唐时代的经典象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花间词鼻祖,公认的花间词鼻祖是温庭筠,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晚唐各种文学体裁兼擅的全能型天才。
温庭筠的诗与李商隐并称“温李”,是晚唐主流诗风的代表;词为“花间”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是词的类型风格和词体的奠基者,影响了整个词史上的主流词风。
然而,由于不尚时俗,这位胸藏锦绣、才情卓异的温庭筠却屡试不第,仕途一直不甚得意,以致只做过方城尉和国子助教。
最终,他绝了登第之念,走进长安城平康里的玉馆青楼,开始了“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风流浪子生涯。
由温庭筠等人开创风气的“花间词”实际上是最早的“鸳鸯蝴蝶派”。
作为晚唐五代文人士子歌舞宴乐的产物,词这种文学样式天生是伴随着华丽浪漫的管奏与弦歌而生的。
“花间词”多描写风花雪月和男女情爱,以今日眼光观之,“花间词”是晚唐动乱时代文人心态的折射,也是当时整个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的载体,成功地描写了各种微妙复杂的爱情心理,展现了一种温情脉脉的人性之美。
它浓郁的浪漫色彩和唯美情调以及独特的美学特质,曾对后世文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宋人尊“花间词”是“本色词”,并把它奉为词的正宗,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词坛风格。
“花间派”代表温庭筠韦庄比较
花间派是晚唐五代词派,在词的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花间”来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他们的作品词风多艳丽,大多是写男女之间的情爱,而且一般写女性生活。
花间词总的特征是女性美,表现女性情感。
但是具体来说,各个作者也有不同。
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然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是风格却有所不同,温庭筠词感觉华美,韦词则给人清新平淡的感觉。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
为人才思敏捷,有傲气,讽刺权贵,常和一班贵族无赖子弟出入于歌楼妓馆, 赌博, 放荡不羁, 所以被当时士大夫所不齿, 终身考不取进士,到晚年才做了方城尉和国子助教。
他的仕途不顺利,一生大多在漂泊。
他是词学史上第一位以词名家的作者,是花间词派鼻祖。
他现存词将近330首,对唐五代文人词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韦庄,字端己,杜陵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 孤贫力学, 才敏过人。
他虽出生于世家大族, 但到他这一代早已中落。
在五十九岁中进士之前, 生活一直很穷苦, 穷苦和漂泊的生活, 占了他的大半生。
他四十五岁在长安应考时, 正好黄巢军攻破长安, 兵火中大病几死, 一度与弟妹相失, 四十八岁时逃出长安, 避地洛阳。
直到五十九岁进士及第, 漂泊流离的生活才告结束。
他是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
曾任前蜀宰相。
在词坛上温庭筠和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代表作家,但他们的词各有千秋。
温庭筠词的内容主要是描写妓女们的苦闷情绪和男女间的离愁别恨, 特别善于用细腻的笔调描摹女人细致曲折的心理变化。
因为他的家族衰微,常常遭到统治者的压迫,但是生活迫使他不得不取悦依靠达官贵人, 因此, 他的许多词是为那些权贵的人娱乐而作, 是写给宫廷、豪门里的歌妓唱的, 词就有点婉转。
这样的生活遭遇,便形成了温词的特色:一是表情深但是却隐约, 二是语言浓艳而华丽。
而韦庄坎坷的人生经历, 决定了他的词在内容上比温词更加广泛。
妙不可言花间词,一词一句皆是美
妙不可言花间词,一词一句皆是美花间词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出现于晚唐五代。
后蜀广政三年(940)赵崇祚编的《花间集》,是我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晚唐五代文人词的总汇。
”花间”两字,出自花间派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的诗句。
花间词以深情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描写女性闺情的词最有代表性。
在词史上韦庄与温庭筠齐名,同为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词风却不同。
温庭筠的词雅艳绮丽,含隐深情;韦庄的词明淡清丽,简洁疏放。
其他人的词风均受二人影响。
陆游称花间词“高古工妙”“简古可爱”。
其中温庭筠的词作最多,所以有“花间鼻祖”。
温筠庭5首菩萨蛮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菩萨蛮翠翘金缕双鸂鵣,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韦庄5首浣溪沙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
含颦不语恨春残。
浣溪沙欲上秋千四体慵,拟交人送又心忪。
画堂帘幕月明风。
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
玉容憔翠惹微红。
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
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
满身香雾簇朝霞。
浣溪沙绿树藏莺莺正啼,柳丝斜拂白铜堤。
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
满身兰麝醉如泥。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
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
几时携手入长安?一首首花间词,仿佛流动的生命,记录了历史的沧桑、文士的闲情、闺阁的风月,有着古典时期特有的华丽、优雅和浪漫气息,犹如繁花一样绚烂,芳香迷人。
怎么看待花间词?
怎么看待花间词?首先,冯延巳、李煜都是五代十国南唐时期的人,不属于《花间词》,《花间词》成书的年代比冯延巳和李煜的时代早,因此没有选录两人的作品。
从风格上来讲,冯延巳、李煜的风格也与花间词有很大区别。
《花间词》只是一部代表巴蜀作家群体和风格流派的词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词的总集,当时风靡全国,唱彻大江南北。
而温庭筠和韦庄,一个是花间词派的鼻祖,被称之为花间词的开山之祖,另一个则代表了花间词的最高水平之一。
由于花间派词人推崇并继承了温庭筠的词风,或奉温庭筠为鼻祖,因此该书将温词列为第一,而且选录最多,有六十多首。
在这六十多首里面,如果要讲最喜欢的一首,是很难作出抉择的,我只能说,他的《菩萨蛮》、和《更漏子》系列,还有那首广为人知的《南歌子》都是我喜欢的。
温庭筠的艺术之美胜在三个方面:色彩、音乐、辞藻。
他的《菩萨蛮》系列一共十四首,但我只选五首:(2)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十四首里最喜欢之一,盖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凄迷朦胧,意境极美。
(4)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颜色:翠、金、碧、红、青(6)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十四首里最喜欢之二。
盖因“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情意深厚含蓄,耐人寻味。
(9)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十四首最喜欢之三。
此词真的有李义山的情韵。
(10)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十四首最喜欢之四。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的清丽,“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的深情幽思,真的很喜欢。
温庭筠十四首“菩萨蛮”,以不同的时间、境地、情景、事物、气象,构成了极为生动、鲜明而又含蓄深曲的人物情貌,而且绝无重复之象,运笔之精巧,构思之细腻,堪称绝诣,启迪后代词人无数艺术法门。
花间词的意境
花间词的意境
花间词是一种以花卉为主题的词牌,通过描绘花的色彩、姿态和香气等特点,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意境。
花间词的意境通常具有凄美、婉约和浪漫的特点。
首先,花间词的意境常常具有凄美的色彩。
花在词中往往象征着美好、繁盛和生命的脆弱,而词人则常通过花的凋零、枯萎或被采摘来暗示人生无常和诗人对美的追求。
词人往往以冷艳妖娆、清冷孤傲或衰败凄凉的花来表达自我哀凄的情感。
其次,花间词的意境也常常描绘出婉约的氛围。
花间词常常表达的是诗人对美、爱情以及世界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常常是婉约的、含蓄的。
词人往往通过花朵的柔弱、纯洁或含蓄的姿态,来展示自己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这种柔婉的意境使人产生一种温柔、恬静的感觉。
最后,花间词的意境也常常具有浪漫的特点。
花朵被视为浪漫和爱情的象征,花间词则常常通过描绘花的芬芳馥郁、盛开绚烂的景象,来表达词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花间词常常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香气和诱人的色彩来营造浪漫的氛围,使人产生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
综上所述,花间词的意境往往凄美、婉约和浪漫,通过描绘花的特点来表达词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爱情的追求。
通过花的凋零、枯萎、柔弱和美丽等形象,花间词营造出了一种凄美而浪漫的情感氛围。
唐五代词(花间词+南唐词)PH1
全词只用了一些最引人愁思的自然意象,通过主人公 的视线变换、心理活动,传达了一种寂寞苦涩的心境。 2.擅长以写景来抒情,情景交融。如《归自谣》: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 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江山隔。
全词以白、青为主要色调,勾勒出一幅江上送客图。 山碧水清,芦花含霜,月色皎洁,状物抒情,正与别离时 的愁苦心境相应;末句从送客拓开一层,遥想到明天将远 隔万水千山,更令人平添惆怅。这种色彩、意象、语言与 境界,在宋词中常常可以看到。
3.清丽秀雅的风格。虽然冯延巳的词还介乎晚唐五代花间词 风与北宋词风之间,不少作品还是带有秾艳色彩的。“玉 筯双垂”、“金笼鹦鹉”之类的语辞也还常常出现,但他 的词风已转向了清新流畅。
4.委婉含蓄的语言与手法。
冯延巳大多运用含蓄的语言与手法来抒情,表情达意恰 如其分又婉转。后来北宋重要词人晏殊、张先、欧阳修都 曾受他的影响。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他“虽不 失五代风格”,但已“开北宋一代风气”。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译文
照花前后镜, •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
屏风曲折似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 闪,金光忽明忽灭。如云的黑鬓掩 映香腮,更显得肤白如雪。慵懒地 起了床,整一整衣裳,慢慢地梳洗、 画眉、弄妆。
插好头花,前后镜对照一看,花与 人相互辉映非常美丽。新熨的绫罗 裙襦穿在身上,罗袄上绣有一双双 金色的鹧鸪鸟。
(二)冯延巳词的思想内容
1、相思离别、花柳风情。 如《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栏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花间词女性形象分析2
花间词女性形象分析前言《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
该词集百分之八十三都是描写女性或描写与女性有关的闺帏绣阁,从文化学上看,可以说该词集凸显了女性文化。
但是从词的创作主体上看,没有一个是女性,全是清一色的男性。
在温柔敦厚的教养下士大夫写出了这么多的“淫词艳曲”,不能不值得注意。
士大夫没有按照传统诗教观念来填词,一是因为词的社会功用——词被认为是末技小道,另一个原因就是士大夫本身想通过这些“淫词艳曲”来纾解自身的困惑与矛盾。
花间词近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晚唐五代广泛的社会文化研究方面,而对于文人自身的一些原因则是很少涉及。
这样对于花间词分析就不完整,没有看到花间“淫词艳曲”所塑造的形象背后的隐藏自身的问题。
本文就通过分析花间词女性形象来了解文人士大夫的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困惑。
一花间词女性形象的形式特征花间词题材相对于诗文来说其题材是狭窄的,壮丽的山河,纷繁的社会风俗人情很少进入,多关注闺阁绣帏与“谢娘心曲”。
花间词人这样沉迷于闺阁绣帏,趋向热闹的歌舞场合,惯向花丛去,因此他们所塑造的形象多与女性有关,并且是带有世俗的风情。
这也难免在词中排比艳色,以及形成富丽堂皇、红香翠软的外在题材特征和绮丽的风格特点。
《花间集》共收录了十八词人,共计五百首词。
其中有411首是关于女性描写的,占全集的83%。
即使其它89首也多少提到了关于女性一些特征,只是其主题不在于描写女性情感与外貌等。
花间词主要在于描写女性,因此就词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形象:一是歌妓舞女形象,二是闺怨者形象,三是纵情者形象,(一)歌妓舞女形象词是伴随着燕乐的兴盛而兴起的。
词的产生就是为了配合燕乐而进行歌唱的歌词。
在筵间的女子自然是歌妓舞女,她们的歌声舞姿、形貌体态是筵间“王孙公子”最熟悉不过的。
为配合筵席的燕乐,就必须有一定的描写对象作为歌词的内容,眼前的歌妓就是最好的题材。
从词的产生来看最主要是应歌,应付眼前的欢乐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三种情况:
a.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西江月》是来自民间 的曲调。 b.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如《一剪 梅》这个词牌名来自周邦彦的词句“一剪梅花 万样娇”。 c.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咏的是打鱼, 《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词牌即词题的, 词牌之外,还有一个词题,在词牌下面用较小 的字注出。如《沁园春· 长沙》
北宋:词的发展高峰(四个时期)
1、令词为主的时期:宋初晏殊,欧阳修等为代表,
词的体制与题材,与《花间集》相近,清丽闲雅。在词 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 伤感时序的愁情。
2、柳永时期:开创宋慢词时代,雅俗共赏。柳永发
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 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柳永善于化旧 曲为新声,创制大量的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 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了。
菩萨蛮(其二) 借景抒情四句:
写出江南有美好 的风景、宁静安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 逸的生活以及如 约似雪的美人, 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用白描手法写尽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 江南美景及美人, 以乐景写哀情反 还乡,还乡须断肠。 直抒胸臆四句:“人”、“江 衬思乡主题。 南”、“老”、“还乡”诸语反 复出现,既强调了“江南好”、 “江南的生活太值得游子留恋” 之意,在写足了江南游乐之景后, 结尾两句反跌出“还乡须断肠” 的沉痛悲哀,更突出了“游子思 故乡”的主题。
3、苏轼时期:豪放词风,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高举
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 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苏轼 “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且把词 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 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 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 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词的概述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是 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它始于 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 “ 词 ” ,又名乐府、近体乐府、 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 长短句。
词的种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 平仄也是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小令 (58 字以内 ) 、中调 (59 一 90 字 ) 和长调( 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 有的主张 62 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 “ 慢词 ” , 都未成定论。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 叠或四叠。段在词学中称为 “ 片 ” 或 “ 阕 ” 。 “ 片 ” 即 “ 遍 ” ,指乐曲奏过一遍; “ 阕 ” 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 或上、下阕。
婉约派
词 的 流 派
豪放派
内容上多写爱情、婚姻和家庭,也涉及羁 旅行役,恋土怀乡等,其风格是典雅委婉、 曲尽情态,具有阴柔之美的审美特征,象 柳永的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 ” ;晏殊的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 ” 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 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
2、 辛弃疾的词:爱国主义词作的杰出代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水龙 吟 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
3、 姜夔的词:婉约派词的代表
花间词人
温庭筠一生仕途不得志。 • 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人,韦应物四世孙。广明二 年(881)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未 能脱走,第二年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12年后再 试及第,任校书郎。天佑四年(907)作为西蜀王建掌 书记的韦庄劝王建称帝建西蜀,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 终于蜀,谥文清。曾居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旧址, 后人又称“韦浣花”。诗多忧时伤乱之作,怀古感旧, 缘情而发。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人称 “秦妇吟秀才”。其词尤具特色,内容虽不外男女欢 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 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新,多用白描手法,是 “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作家。与温庭筠齐名。
词的发展简史
唐代:词的开端及发展时期
北宋:词的发展高峰(四个时期)
南宋:词发展的又一高峰
唐代:词的开端及发展时期
1.唐词: 唐文人词:盛唐 李白 张志和
中唐 唐民间词 韦应物 刘禹锡
白居易
敦煌曲子词
王建
2.花间词: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 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 3.南唐词: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 “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 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 高 雅而全 面 的文化 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 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 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听觉之美:韵脚分别是“灭”、“雪 ”,“眉”、“迟”,“镜”、“映 ”,“襦”、“鸪”,两仄两平,相 互交错,既有整饬之美,又有变化之 美,读来朗朗上口,富于听觉之美。 视觉之美: “小山”、“鬓云”、 “香腮”、“蛾眉”、“花”、“镜 ”、“面”、“绣罗襦”、“金鹧鸪 ”等意象,错彩镂金,精艳绝人,构 筑了一个富于视觉之美的境界。
4、周邦彦时期:婉约词风。周邦彦以高度形式格律
化被称为“集大成”的词人,他的词精于词法,在词的写 作技巧上有所提高,开了长调咏物的风气。周邦彦精于音 律,在词律方面起了规范作用,使词的语言风格趋向典雅、 含蓄,受到文坛词人的推崇。
南宋:词发展的又一高峰
1、婉约女词人李清照:如《声声慢》(寻
寻觅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
前人评价温、韦词风 •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 • 温词如周昉、张萱笔下的簪花仕女,簇金 结绿,韦词如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疏 朗清秀; • 温词如富丽堂皇之牡丹,韦词如清新明丽 之芙蓉。 • 温词多“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 词多“显而疏”,易于直接触发情感的感 • 动。 反复诵读两首《菩萨蛮》,体会温韦词不 同词风的具体表现。
内容上多涉及人生、社会的重大主题,如 理想抱负、民族盛衰,国家兴亡和民生疾 苦等,其风格豪迈,无所拘束,慷慨激昂, 乐观进取,具有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豪 放词作从苏轼就开始了。他把词从娱宾助 兴的天地里解脱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 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 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 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小山重叠金明灭,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 梳妆过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独处闺中的妇女, 鬓云欲度香腮雪。 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怜的 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 懒起画蛾眉, 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 从中体现出她孤独苦闷的心情。开头两 坎坷终生的遭遇,一定程度地 弄妆梳洗迟。 句是写她退了色、走了样的眉晕、额黄 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和乱发,是隔夜残妆。三四两句写刚起 照花前后镜, 床时“弄妆”,用一“懒”字、一“迟” 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花面交相映。 字由正面描写。下阕开头两句写妆成之 后的明艳,极写其人之美却无人欣赏。 ”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 新贴绣罗襦, 最后两句写穿衣时忽然看见衣服上有新 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 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 双双金鹧鸪。 贴的“双双金鹧鸪”,均使用反衬手法。 (美丽、寂寞、孤独的贵妇) 感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