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论述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道德论述题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和作用?
答: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包括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定向、指导和评判作用。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起定向作用。
对教师的行为起引导方向的作用,是教师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人际关系的总方针,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它道德的基本特征
第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起指导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赖以产生、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两者从属于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职业道德原则的具体化和详细化。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具有指导作用。
第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起评判作用。
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最高的约束力,是评判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
2、教书育人原则的实施要求?P233
答:一、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
做学生的良师,教师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造诣,把书教好;做学生的益友,就是教师必须具有好的人品,有人生的经验,有做人的工作的热情,把人育好。
二、遵循教育规律,掌握教书育人艺术
教书育人的能力主要来自教师对教书育人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教师能否卓有成效的教书育人,关键在于是否按教育规律办事。掌握和遵循教育规律不仅是教书育人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而且具有深刻的道德意义。
三、把育人寓于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教师影响学生的主渠道,也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因此,各科老师根据自己的课程内容和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找准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拓宽教书育人空间
大学生在校期间,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最多。除了在课堂上,课外也有许多与教师接触和交往的机会。教师把教书育人空间从课堂上扩大到课堂外,通过课外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完全可能的。课外教学又称“第二课堂”,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形成全员育人局面
高校的教书育人工作是全体教职工的事,这是由教育的内涵和性质所决定的。
六、进行科学管理
为了使教书育人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还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约束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专业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
3、全面发展原则的实施要求?P238 看要点不看内容
答:一、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
二、面向全体学生
三、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
五、教师应树立全面负责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思想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P269
答:一、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
首先,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再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最后,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业务方面的要求
首先,认真备课,做到一丝不苟。其次,科学施教,做到兢兢业业。再次,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做到甘于奉献。
三、时代风貌方面的要求
首先,开拓进取,做一个开拓型教师。其次,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做一个事业型教师。再次,用于创新,做一名创造型教师。
四、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
第一,在服饰上,要做到简洁高雅。第二,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第三,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第四,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第五,在待人处事上,要做到真诚热情。
5、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荣誉观?(十分重要)P288
答: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荣誉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刻理解人民教师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履行职业义务,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个人的自尊。
第二,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把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结合起来。
第三,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划清荣誉和虚荣的界限
首先,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其次,正确划清荣誉和虚荣的界限,追求荣誉,摒弃虚荣。
6、教师道德修养得必要性与可能性?P31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个性理论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道德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性是后天形成的,是由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第二,人性善恶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三,人性善恶具有可变性、
二、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从根本上说,正因为人性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道德修养。
第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第二,为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教师需要进行道德修养。
第三,道德品质的后天形成和可变性特点,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三、教师道德修养的可能性
第一,每一个教师都有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这为道德修养提供了可能
第二,社会或阶级为教师进行道德修养提供了条件。与社会阶级要求一致,则会得到社会或阶级的支持。
第三,人性的后天形成和可塑性是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