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留侯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精选对比阅读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精选对比阅读含答案

• 1、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
• 舜/发于/畎亩之中
• 2、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③吴既赦越 ( ) ④与百姓同其劳( )
• ① 通“增”,增加 ② 犯错误 ③ 赦免
④ 劳动
• 3、翻译下列句子。女忘会稽之耻邪?
• 译: 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 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 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 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 12.解释(1)必先苦其心志(2)入则无法家拂士(3)仆闻之 (4)官 大者,主恶之
• (1)使……痛苦(2)通“弼”,辅佐 (3)听说 (4)讨厌,厌恶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3分)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
情。
• 13.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 译文: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 受刑而死。
• 1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
•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 “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了什么道理?(3分)
•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 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敖遇 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 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 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 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 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 “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 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 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通用5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通用5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篇1【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词语。

(1)牺牲:________________(2)衡: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恒过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句回答)4.找出甲文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以及乙文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5.从甲文或乙文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篇1文言文阅读。

(11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劳其筋骨(3)困于心衡于虑(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小题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3:文中所举舜、傅说等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小题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启发?(2分)参考答案:小题1:(1)被选拔(2)使……劳累(3)通“横”,梗塞、不顺(4)明白,了解小题1: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小题1:都是出身低微并历经磨难,后来受到重用干出了大事业。

小题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如要成才就要经受磨练,遇到困难时要经得起考验;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安逸等。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六位名人的共同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

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生活实际来谈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篇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以下是我共享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及答案1. 本文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名轲,字子舆。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圣。

本文选定,全文主旨在于说明道义高于一切2.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百里奚举于室市井,集市。

故天降大任于世人也所以。

责任,担子。

必先苦其心志使.......苦痛劳其筋骨使......劳累。

行拂乱其所为行为。

空乏其身资财空乏,即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

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人恒过犯过失。

困于心忧困。

衡于患同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作为,奋起。

征于色征验,表现出来。

而后喻明白,了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

国恒亡经常。

死于安乐也安乐享受。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里面,指国内; 有法度的臣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弻,辅弼。

3. 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受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启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需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困难甚至苦痛的磨练。

4. 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用意是什么?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受了困难之后在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更有劝说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5. 说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

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当大任的人。

6.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需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苦痛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加与困难作斗争的阅历和士气,磨练意志。

盂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盂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盂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盂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乙】《郑人为盖》郑之鄙人学为盖。

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

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

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

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

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

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天下名言也!” (选自《郁离子》)1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未几盗起▲③鲜用盖者▲ ④劳其筋骨▲1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郑之鄙人学为盖为坛而盟B. 入则无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C. 越有善农者京中有善口技者D.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人谓宜泄水种黍18.翻译下列句子(3分)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天下名言也!”▲19.【乙】文中郑之鄙人无论是学习为盖,还是学习为桔槔,总是事到眼前才去想怎么办,结果都没有派上用场。

而越之善农者却在大涝三年时想到有涝必有旱,坚持种水稻,结果丰年弥补了歉年,这说明了▲ 。

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甲】文中孟子就提出了▲ 的'观点。

(2分)20.根据两则文章主题,你觉得以下哪篇文章内容很好地印证了甲文的观点?请简要分析。

(4分)A、《陈涉世家》B、《邹忌讽齐王纳谏》C、《出师表》选(▲ )理由:▲答案:16.(4分)①被选拔②不久③少④使劳累(一格一分)17.(3分)B18.(3分)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

【文言文阅读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10分)生在悲伤中,死在幸福中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因此,天降大任,人首先要努力工作,劳作筋骨,饿死身体和皮肤,缺乏身体,擦洗行动。

因此,他们被感动和耐心,这让他们受益匪浅。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子问题1]如果下列句子中没有常见的假词,则为()2分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摆动你的胸膛,生下曾云。

折断你的眼角,回到鸟的身边。

d、每个从图书馆借书的人每天都会做笔记并归还。

【小题2】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在广袤的土地上避开头发(指定的)B.使他的身体挨饿(使…饥饿)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比喻)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请教)[子问题3]用“/”分隔句子节奏。

(只有一个地方)1分行拂乱其所为翻译下列句子。

2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话题5】孟子的推理散文很好地使用了长度分散的平行句。

请以所选文本为例,分析这种写作方法的表达效果?3分参考答案:[子问题1]d【小题2】c[子问题3]无序行为/其作用【小题4】.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主题5]第一段和第二段使用了并行技术。

例一:第一段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

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分析【小题1】本题考查辨别通假字的能力。

a衡通横,b曾通增,c曾通层。

[子问题2]这个问题测试理解古典汉语实词的能力。

c、用颜色签名,发出声音,然后进行隐喻。

(理解)【小题3】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遵循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每小题各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饿其体肤()而后喻()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2.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
答案:
20.饿:使……饥饿喻:了解
21.见书
22.六位历史人物都经历过贫困、挫折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留侯论》的阅读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留侯论》的阅读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留侯论》的阅读题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留侯论》的阅读题1在随着语文老师学完这个篇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不禁使,我心中萌发良多感慨。

本文的上部分,借舜、傅说等六人的事例,来说明上天若要委以重任于人,必先使其受尽挫折,历尽苦难,这样才能得到担当大任的能力。

总而言之,就是告诉我们,若是想成大器、成大业,就必须饱受挫折,再一次的失败中磨练自己,完善自我。

反之,若没经历一些大的挫折,又不思进取,则不可能成器。

譬如三国后期蜀国之祖刘禅,即使得诸葛亮的辅佐。

却因他自身的愚钝,只图享乐,不思进取,致时蜀国的复兴成为幻影。

本文的下文,便点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一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实际,这句话早在夏商时期便得到了证实。

夏启死后,王位由太康继承,但太康不爱管理国事,终日以打猎饮酒为乐,后被穷氏首领后羿占取国度,但后羿也整日吃喝玩乐,后被奸臣寒浞夺权,而寒浞亦纵情声色,以致民心尽失,被大禹的后人少康所杀,让少康复兴了夏朝,且他吸取了教训,杜绝享乐,关心百姓,勤于政事,没有步入先前几人的后尘,使得历史不再重演。

因此,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告诫自己,不能轻易懈怠,更不可沉溺于享乐之中,需以史为镜,目光长远,志在千里。

不应目光短浅,只着眼于当下的玩乐之中,不然早晚将会乐极生悲。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著名的.鲶鱼效应,想必大家都知道。

沙丁鱼在运回渔港的途中,会因窒息而死亡,为了使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可在沙丁鱼的鱼槽内放一只鲶鱼,迫于求生的沙丁鱼会四处乱游,这样也不会缺氧了。

此时的沙丁鱼正因处于祸患之中,才得以生存,明明是它最大祸患的鲶鱼,此时却造福于沙丁鱼。

更为浅显易懂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中,青蛙因水温的舒适而在其中悠哉游哉,待到其发现高温难耐之时,已无力回天,此时的青蛙,正因处于安逸之中,才导致其死亡。

身处忧患多难之中,会使人得到成长,而常处快活安乐之中,只会加速死亡,带刺之玫瑰虽十分美丽,但若只手去碰,必会付出代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留侯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留侯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曾益其所不能。

(乙)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②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③,此子房④教之也。

当淮阴⑤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留侯论》,有删节)(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

②项籍:即项羽。

③弊:疲弊。

④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

⑤淮阴:指韩信。

8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而轻.用其锋(2)而其志甚远.也(3)曾.益其所不能(4)苦.其心志8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卒然临之而不惊(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8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84.(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__________;(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81.(1)轻:轻易。

(2)远:远大(3)同“增”,增加(4)使……痛苦82.(1)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

(2)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8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84.逆境(磨难、困境亦可)忍耐【解析】81.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文言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及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及参考答案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B.舜发于畎亩之中/后发制人C.管夷吾举于士/举世无双D.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忍无可忍小题2:翻译下面的语句。

(3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小题3:第二段中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语句回答)(2分)小题4:下面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B.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从国家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的层次显得清楚。

D.本文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

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1: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小题1: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小题1:C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词义要结合具体句子理解。

A项两个都是“知道”;B项前一个“被任用”,后一个“发动”;C项前一个“被举荐”,后一个“全”;D前一个“使。

坚韧”,后一个“忍受”。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

从所在语段找到适合要求的语句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能力,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从个人说到国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空乏其身: (2)又何间焉:(3)而后喻:(4)乃入见:【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题3】甲文第一段列举六位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2分)【小题4】两个文段都体现了一定的治国思想,请分别简要概括。

(2分)答案【小题1】(1)使经受贫困之苦(2)参与(3)明白(4)于是就(2分)【小题2】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办理。

⑵这就是上天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强起来的途径。

(4分)【小题3】艰苦环境能锤炼人才。

(意对即可)(3分)【小题4】治国要有忧患意识,要取信于民。

(意对即可)(3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如空乏这里是使动用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0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0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与民由.之(3)曾.益其所不能(4)人恒过.4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B.劳.其筋骨/上自劳.军(《周亚夫军细柳》)C.得志,与.民由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4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8.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49.孟子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稍作展开。

【答案】45.(1)真正,确实(2)遵循(3)同“增”,增加(4)犯错误46.D47.(1)(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这样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48.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

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12分)《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4分)①行拂乱其所为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③管夷吾举于士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小题2:翻译:(4分)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小题3: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①衡于虑左手倚一衡木②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③国恒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④行拂乱其所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小题4:《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小题1:(1)做事(2)明白,了解,知晓。

(3)狱官(4)通“弼”,辅佐。

小题1:(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小题1:④小题1:略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都是课内重点,不难掌握。

(1)做事(2)明白,了解,知晓。

(3)狱官(4)通“弼”,辅佐。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做这类题时应注意: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力求做到“信”“达”“雅”。

2、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时还原成现代汉语语序。

3、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

①所以:用这些办法。

动:使...震动。

忍:通“韧”,使...坚韧。

曾,通“增”,增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史记_淮阴侯列传》《史记_报任安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史记_淮阴侯列传》《史记_报任安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①时,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②,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③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④母。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布衣:平民百姓。

②漂:漂洗衣棉等物。

③竟:连续。

④报:报答。

(丙)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6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衡.于虑(2)而后喻.6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人多厌之.者B.信钓于.城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D.人恒.过国恒.亡6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9.(甲)文所列举的六个人有哪些共同特点?70.(乙)文中的韩信遇到了人生困境,经受了(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的磨练,(丙)文中的几个历史人物也曾经历过不同的人生困境,他们虽然内心忧困,思想上也有想不通的时候,但他们敢于面对,有所作为,正应了(甲)文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6.(1)衡,同“横”,梗塞、不顺。

(2)喻,了解,明白。

67. D68.示例: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下面店铺整理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及答案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_____,中心论点是_____。

阐述了孟子_____的人才观。

2、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 )苦其心志( )人恒过( )4、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及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及答案「篇一」(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

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不然。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

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

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

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

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必先苦其心志()(2)入则无法家拂士()(3)仆闻之()(4)官大者,主恶之()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15.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4分)(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参考答案:12.(4分)(1)使痛苦(2)通“弼”,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每小题1分)13.(3分)D14.(4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答案「篇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问题】20、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①傅说【举】于版筑之中()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③行【拂】乱其所为()④【曾】益其所不能()21、翻译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分)2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3分)【参考答案】20、①被举用②这,这样③违背④通“增”增加21、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22、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来答即可;能写出原句的意思亦可。

衰亡”来答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答案「篇二」【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问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推举;发动)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知道、明白)C.生于忧【患】不【患】人之不己知(祸患,灾祸;担忧)D.舜发【于】畎亩之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从;比)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曾益其所不能。

(乙)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②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③,此子房④教之也。

当淮阴⑤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
(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

②项籍:即项羽。

③弊:疲弊。

④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

⑤淮阴:指韩信。

8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而轻.用其锋
(2)而其志甚远.也
(3)曾.益其所不能
(4)苦.其心志
8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卒然临之而不惊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8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84.(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__________;(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81.(1)轻:轻易。

(2)远:远大(3)同“增”,增加(4)使……痛苦
82.(1)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

(2)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
8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84.逆境(磨难、困境亦可)忍耐
【解析】
81.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曾”:同“增”,增加。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远”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远大”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8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卒”:通“猝”,突然。

“临”:面对。

“王”:称王。

“见”通“现”,显露。

8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译为:从这一点来看,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保全他呢?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84.文言文要点的概括。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可从逆境角度作答。

而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可分析“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等句,即可从忍耐方面解答。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一)译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
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首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二)译文:
古代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有超过一般人的品行节操。

不能忍耐是人们比较普遍的感情,普通人受到侮辱,一定会拔出宝剑,站立起来,挺身而出,与人搏斗,这不能被称为勇士。

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将带有某种侮辱性的事)加到他身上时,也不发怒。

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志向非常高远(的缘故)。

推究汉高祖取得胜利的原因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项羽不能忍耐,所以在百战百胜后轻易地使用他的锋芒。

汉高祖能够忍耐,把他的锋芒养足,来等待项羽的衰败,这是张良教他的。

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

从这一点来看,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保全他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