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个案记录表
面对死神的挑战——老年人危机干预个案叶华蝶
![面对死神的挑战——老年人危机干预个案叶华蝶](https://img.taocdn.com/s3/m/e39f7b5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5.png)
面对死神的挑战——老年人危机干预个案叶华蝶发布时间:2023-06-01T06:49:21.7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3年6期作者:叶华蝶[导读]广州市天河区嘉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案例背景(一)基本资料案主梁四婆(化名),女,年龄80岁,主动向居委求助,由居委转介社工站介入处理。
(二)个案背景资料1.引发/重要事件:服务对象小儿子突然病重入院急救。
服务对象曾育有四个儿子。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服务对象的前三个儿子及丈夫相继因病去世。
小儿子80年代末因车祸双腿残疾,服务对象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与小儿子相依为命20余年。
儿子虽然残疾、需要借助轮椅行动,但生活可以自理还曾做过饮食生意。
近几年服务对象身体比较衰弱,日常生活由儿子照料。
如今,小儿子病重入院,情况不明朗,服务对象一下陷入崩溃边缘。
2.行为表现:比较慌张、手脚发软无力。
3.情绪状况:焦虑、恐惧、处于崩溃边缘。
4.疾病记录: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白内障。
5.健康状况:较差。
6.经济状况:目前每月退休金2300元。
7.人际关系及支援网络:服务对象由于年纪大、身体不好行动不便,身边亲人朋友较少,故此人际关系一般,支援网络也比较薄弱。
其中,服务对象与共同生活的小儿子关系最为亲密,有一个旧时工友(也已经80岁左右)和两位朋友(是服务对象儿子前女友的父母,服务对象儿子前女友已出嫁香港)与服务对象来往。
服务对象单位退管办偶尔会看望和关怀服务对象。
二、分析预估根据需要理论,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物质需要、情感需要和社会需要。
服务对象的一生命途多舛,小儿子是她生活的支柱。
高龄及体弱多病的服务对象,需要儿子的协助才能满足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安全感需要。
多年来,也只有和小儿子相依为命,服务对象才能感觉到真正的爱与归属感。
如今,小儿子突然病重且生命垂危,导致服务对象身处危机,面临崩溃。
一方面,服务对象担心再次失去至亲、失去最后的依靠,面对极有可能再度出现骨肉分离的境况,服务对象陷入极度恐慌和不安当中。
老年人个案访谈记录
![老年人个案访谈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b11cad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d.png)
老年人个案访谈记录
老年人个案访谈记录
老年人个案访谈记录
访谈对象:王先生,男性,78岁。
访谈时间:2021年5月20日
访谈内容:
问:王先生,您好,请问您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
答:我现在已经退休了,每天的生活比较简单,除了吃饭、看电视,就是和朋友聊天。
问:您身体状况如何?
答:身体不太好,老毛病不少,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等。
问:您如何应对这些疾病?
答:我每天按时服药,同时也注意饮食和锻炼。
我还有一个很好的医生,他对我的病情很了解,给我开的药也很有效。
问:您认为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持健康?
答:我觉得老年人首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老想着自己年纪大了,什么都不干了。
还要注意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问: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年轻人吗?
答: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
同时,年轻人也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健康,不要等到老了才开始注意。
- 1 -。
老年个案报告-孟番
![老年个案报告-孟番](https://img.taocdn.com/s3/m/aa551f5e77232f60ddcca149.png)
黑龙江科技大学老年社会工作接案报告班级:社会工作2012级学号: 2012025456姓名:孟番个案工作记录(1)个案基本资料:案主姓名骆凤兰性别女年龄67 (案主照片)地址世纪花园C区45-2-401社工姓名孟番指导老师刘丽晶接案时间2014年 10月 13日星期一(2)个案来源:世纪花园社区服务中心接案原因:老人属于独居老人,老伴几年前去世,子女常年不在身边。
(3)个案资料收集:案主基本情况:案主女,67岁,身体健康,有轻微的高血压。
案主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大女儿和儿子都在其他地方工作生活,只有小女儿在哈尔滨。
平时也只有小女儿经常来看望案主。
基本判断:1、行为表现:无异常。
能正常走路和谈话,思维很活跃。
2、人际关系:有几个固定的牌友。
和室友的关系一般。
3、情绪状况:低落,常常谈话中落泪。
4、健康状况:良好。
轻微高血压。
5、精神病记录:无(4)问题分析(预估):问题分析:1、个人问题(1)年龄方面:案主67岁,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
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
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而且案主缺乏亲人温暖,谈到儿女,常常落泪。
2、家庭问题儿女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和儿女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儿女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
同时,老人在独居期间,也目睹过周围的老人去世,内心更加伤感。
3、社会问题(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
社会工作者:老年人社工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者:老年人社工个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e8bcc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e.png)
⼀、个案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H阿姨(化名) 性别:⼥ 年龄:71岁 ⼆、个案来源 ⼯作单位查阅服务对象资料时发现,后经社⼯家访及在与服务对象集体活动时建⽴专业关系后经评估后确定介⼊。
三、个案背景资料 (⼀)引发/重要事件:案主的⽼伴患脑中风,曾经经历两次开颅⼿术,第2次⼿术后半⾝瘫痪,并丧失语⾔能⼒,更要紧的是在此后不久案主的⽼伴出现了精神问题并出现严重的暴⼒倾向,动则对案主拳脚相向。
这给案主带来了很⼤的精神压⼒,常常因照顾⽼伴失眠,同时还要忍受来⾃⽼伴的暴⼒。
(⼆)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 1.案主为了缓解照顾⽼伴的压⼒请了多个保姆,但均因照顾压⼒太⼤,⽣活环境恶劣⽽在短期内相继离开; 2.案主所在的单位的⽼同事处于关⼼曾经尽⼼⽤各种⽅法帮助她,但是成效都不明显,案主⾃⾝的压⼒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照顾的压⼒仍然存在。
(三)⾏为表现 案主是所在单位的活跃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在集体中担任⼀定的职务。
(四)⼈际关系:案主的⼈际关系良好,和单位的同事相处融洽。
但是在当地除了⼉⼦和⼥婿,没有太多的亲⼈和朋友。
(五)情绪状况:情绪状况⼀般,容易抱怨。
(六)精神病纪录:⽆精神病纪录 (七)健康状况:长期劳累,⼼理负担过重以致⾼⾎压等⽼年病。
(⼋)经济状况:案主及其⽼伴都有较⾼的退休⼯资,经济状况尚可。
(九)暴⼒倾向/虐待记录:⽆ (⼗)⽀援络(能获得的资源): 案主和⽼伴同为安置在深圳市的军队退休⼲部,⽣活和医疗待遇都⽐较好,但是因为案主⽼伴的病情过重,医院不愿意收治,案主⼜不愿意将⽼伴送⼊养⽼机构进⾏照顾,所以正规的照顾缺失,只能由案主在家⾥对其⽼伴进⾏照顾;案主原来和⼦⼥同住,但是因⽼伴的照顾问题引起了⼉⼦和⼉媳的⽭盾,遂搬离⼉⼦家⾥⾃⼰居住,⼉⼦忙于⼯作,较少和⽗母沟通。
(⼗⼀)总体评估显⽰,案主的⽀援络不⾜以让她的压⼒得以缓解,社⼯在这个⽅⾯为其进⾏了资源的争取: 1.医疗照顾⽅⾯:在了解了居家养⽼服务的申请条件和程序之后,发现案主的⽼伴符合申请条件,社⼯在和案主讨论⽅案后,案主决定委托社⼯为其申请这⼀服务,社⼯在短时间内向其所在街道申请了居家养⽼服务。
老年人案例分析
![老年人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d56a0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7.png)
一、案例背景(一)基本资料:姓名:孙叔性别:男年龄:74(二)个案背景资料:通过社区工作站的转介接触到服务对象,在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后,了解到服务对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长期慢性疾病,服务对象的妻子也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身体比较虚弱,行动不便。
服务对象夫妻两人因为房屋漏水问题,导致卧室无法居住,并且呈现出逐步蔓延扩大的趋势,使得服务对象夫妻非常焦虑,引起了头疼、失眠、食欲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服务对象的妻子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服务对象居住的周围多为租住户,流动性比较大,与服务对象基本不会有交往。
另外服务对象是外地人,不会讲粤语,交朋友也比较困难。
服务对象退休后,与公司的关系渐渐疏远,以前的同事也住得远了,平时生活中来往的朋友比较少,能帮服务对象夫妻协助解决居住问题的朋友更是没有。
服务对象曾尝试寻找单位及社区工作站协助解决问题,但是都没有结果。
二、问题分析:(一)居住环境影响:服务对象与妻子一直是两个人一起生活,妻子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术后搬回家没有多久,他们居住的房屋就出现漏水的问题,使得服务对象与妻子的居住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生活无法正常维系。
(二)情绪及身体影响:由于服务对象夫妻的正常生活被打乱,给服务对象及妻子的心理及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每天对住房的安全、卫生都非常担忧,为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也烦恼不已,甚至影响了服务对象的睡眠及身体状况。
(三)支持系统方面:服务对象自身的支持网络及资源比较匮乏:1、本社区内没有经常联系的朋友或同事;2、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也无法时时照顾到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通过自身的努力联系资源却并没有使得居住环境问题得以解决,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服务对象的无助及焦虑感,使得他将问题更加严重化、扩大化,无法理智的处理问题。
三、服务计划:通过联系资源,加大服务对象与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沟通,协助服务对象解决住房问题;针对服务对象的情绪困扰,进行心理辅导,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缓解他们的心理与精神压力;并通过优势视角,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培养服务对象理性分析问题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龄空巢老人个案案例
![高龄空巢老人个案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db1db7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a.png)
高龄空巢老人个案案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成为了高龄空巢老人。
这种人群的特点是年龄大、身体虚弱、经济困难、社交孤立等。
在高龄空巢老人中,有些人生活得还算自在,但也有许多人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
以下是一位高龄空巢老人的个案:
王先生,85岁,是一位独居老人。
他的妻子已经去世多年,儿女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不在身边。
王先生退休后生活比较清贫,加上患有一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他的房子比较老旧,住起来不太温暖舒适,但他一直没有装修的钱。
他的社交圈子也比较狭窄,只有几个邻居和民警会和他打招呼。
由于他走路不方便,出门购物和看病都需要别人帮忙。
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有些孤单和无助,也经常感到身体不适。
针对这样的情况,社会应该加强对高龄空巢老人的关爱和帮助。
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补贴、提供医疗保障等方式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社区可以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和关怀;家庭成员也应该多花时间陪伴他们,给他们温暖和关爱。
对于高龄空巢老人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
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和支持。
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关注和照顾,度过晚年的岁月。
老年人照顾机构个案管理服务记录表
![老年人照顾机构个案管理服务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5c673c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6.png)
老年人照顾机构个案管理服务记录表本记录表旨在详细记录老年人照顾机构中个案的全面信息及服务过程,以保证服务质量,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基本信息1.1 个案信息- 个案编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 民族:____________- 婚姻状况:____________- 居住地址: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1.2 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评估:____________- 主要疾病:____________- 药物过敏史:____________ - 手术史:____________- 康复情况:____________1.3 心理状况- 心理状况评估:____________ - 常见情绪问题:____________ - 应对方式:____________- 社交状况:____________二、服务内容2.1 生活照顾- 个人卫生:____________- 饮食情况:____________- 睡眠质量:____________- 穿着打扮:____________2.2 医疗护理- 药品管理:____________ - 定期体检:____________ - 康复治疗:____________ - 慢性病管理:____________2.3 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____________ - 社交活动:____________ - 家属沟通:____________ - 情绪疏导:____________2.4 社交活动- 参与度:____________- 兴趣爱好:____________ - 社交圈子:____________ - 活动记录:____________三、服务过程3.1 服务计划- 服务目标:____________ - 服务内容:____________ - 服务时间表:____________ - 预期效果:____________3.2 服务实施- 实施时间:____________ - 实施地点:____________ - 服务人员:____________ - 服务方式:____________3.3 服务评估- 评估时间:____________ - 评估方式:____________ - 评估结果:____________ - 改进措施:____________四、其他信息4.1 家属反馈- 家属意见:____________- 改进建议:____________- 下次联系时间:____________4.2 工作人员备注- 备注事项:____________- 重要提醒:____________- 需关注的问题:____________本记录表应由负责个案的工作人员定期填写,以确保为老年人提供持续、专业的服务。
独居老人个案记录
![独居老人个案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b7776c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7a.png)
独居老人个案记录一、案主背景服务对象姓名:何奶奶(化名)性别:女年龄:85岁服务对象一个人居住,五个子女各自成家,会偶尔过来看望。
服务对象患有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病,胯部动过手术,换过关节,导致双腿得靠双拐走路,平时一直要吃药控制。
由于行动不便不能经常下楼,有时候腿疼的根本无法走路,身体上的疼痛和内心的孤独,觉得自己苟且偷生,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二、个案分析(一)问题分析1、个人问题服务对象由于身体原因,不方便行走,平时靠双拐辅助才能缓慢行走,住在五楼单元房里,不能出门,更不能经常下楼,大多数时间只有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内心比较孤独,很悲观。
身体的疼痛加上内心的孤独,情绪悲观、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2、家庭问题服务对象早年丧偶,一直一个人居住,共有5个子女,三个儿子都在郑州安家,一个女儿很少来往,一个女儿患有精神疾病。
老三儿子偶尔会过来看望,日常没有家庭成员陪伴,内心十分孤独。
3、社会问题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
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薄弱,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一起的原因。
老年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感到孤独、空虚。
加上身体上病痛的折磨,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恶化。
(二)需求分析社会工作者在观察、走访服务对象及上门了解基本情况,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需求评估,并总结归纳服务对象需求:1、缓解服务对象悲观和不良情绪,树立健康心态,积极面对生活;2、缓解服务对象家庭经济压力;3、双腿经常疼痛,不能行走。
三、社工介入过程服务计划(一)个案目标1、帮助服务对象链接社区资源,向社区了解低保家庭相关补贴政策,缓解家庭经济困境;2、帮助服务对象链接社会资源,通过老中医的资源寻找治疗腿疼的药物,缓解身体及精神上的病痛;3、通过上门服务和陪伴提高服务对象生活自信心,消除不安和悲观情绪。
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范例及分析
![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范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5406e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9.png)
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范例及分析
1. 背景
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他们的个案观察非常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的范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2. 观察记录范例
3. 分析
通过观察上述个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 老人的精神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情绪或认知问题。
- 老人的饮食状况一般,食欲不稳定,可能需要关注饮食均衡和健康。
- 老人的步态稳定,日常活动能力较好。
- 老人与家人的交流良好,沟通顺畅,有健康的社交互动。
- 老人按时服药,有管理自己健康的意识。
- 老人热衷于参加社区活动,保持了兴趣和社交的连结。
- 老人具备自理能力,能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 老人的睡眠良好,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以上分析结果提供了一份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范例,并且从中可以得出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在饮食均衡和食欲问题上需要更多关注。
这样的记录和分析对于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状况非常有帮助。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范例,实际观察记录和分析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
关于老年人的个案访谈
![关于老年人的个案访谈](https://img.taocdn.com/s3/m/67b78fa7dd3383c4bb4cd2da.png)
关于老年人的个案访谈吴晓丽社工1001 100203131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孔某,男,72岁,退休党员干部。
年轻时配偶因疾病而离世,独身多年。
与老母亲一起养大两个儿子,两个儿子成家后都在外买房,他与老母亲生活在一起。
前几年老母亲去世后,儿媳妇帮他找了个老伴。
去年由于拆迁分房问题,两个儿子家闹矛盾,二媳妇觉得他分配不公,偏袒大儿子,此后很少来看望老人,也不许老人带孙子一起出去玩。
目前老人与老伴生活在一起,住在一所80平米的公寓里。
从老人年龄来看,他已经进入了老年期很长一段时间了,对退休后的生活由刚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怡然自得。
他对目前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能很好地适应。
老人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规律,早上送老伴上班,然后去买菜,买完菜后去曾经工作的大队部与一些老同事聊聊天,之后回家做饭。
吃完饭后,出去打麻将,打完麻将后就去接老伴回家,到家后就看看电视偶尔到楼下散步。
从老人每天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这位老人对目前的物质生活已经很满足了,但是他内心有时还是比较孤独的,因为早年丧妻和现在子女对他的关怀比较少。
个人方面1.身体方面:从谈话中我得知这位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平时他喜欢抽烟喝酒,也缺少锻炼,身体机能开始逐渐下降。
2.精神方面:老人退休后生活比较清闲,由于早年丧妻和近几年老母亲的去世,加上拆迁问题导致儿子媳妇与老人的关系有所疏远,老人内心感觉比较空虚。
家庭方面对于老年夫妇而言,老年婚姻关系经历了结婚、生育和抚养后代的过程,已经进入到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这是由于老年家庭的社会功能变化较大,社会交往功能也随着年老退休而大为削弱,但家庭的感情功能却由于老年夫妇逐渐或相继退出社会工作圈,子女也已离开另立家庭,从而变得较为突出。
老年婚姻关系,作为老年夫妇感情的重要维系,必然成为老年家庭的基础。
这位老人由于早年丧妻,所以老人在他媳妇的撮合下与另一位丧夫的老年妇女再婚了。
老年人再婚不同于中年人再婚。
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完整版)-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
![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完整版)-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1ba513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a.png)
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完整版)-老年人个案观察记录背景介绍本个案观察记录旨在记录一位老年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观察结果,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情况,以及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个案信息- 姓名:李老先生- 年龄:78岁- 性别:男性- 家庭状况:独居,有两个成年子女- 健康状况:高血压、轻度认知障碍约定观察周期本观察记录的周期为10天,从2022年1月1日开始至2022年1月10日结束。
观察内容和结果1. 日常生活活动在观察期间,李老先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如下:- 起床时间: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需要他人帮助- 早餐:选择健康的食物,包括麦片、牛奶、水果等- 晨间活动:适度参与家务活动,如扫地、拖地- 午餐:自行烹饪一些简单的菜肴,并确保膳食均衡- 下午活动:适当休息,喜欢看电视或者阅读报纸- 晚餐:家人会送餐过来,以保证其膳食营养- 晚间活动:打电话和子女聊天、阅读书籍- 就寝时间:每天晚上10点左右就寝2. 身体状况观察在观察期间,李老先生的身体状况观察结果如下:- 血压:每天测量3次,平均值为130/80mmHg- 食欲:食欲良好,三餐均能正常进食- 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能够独自完成简单的家务活动- 脑功能:轻度认知障碍表现为对某些事物的遗忘和较慢的思维反应- 睡眠质量:总体睡眠质量良好,偶尔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护理建议基于观察结果,我给出以下护理建议以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1. 建议李老先生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尽量增加日间活动,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和精神状态。
2. 家人应定期检查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3. 鼓励李老先生保持膳食均衡,并提供适当的营养补充品,如维生素和矿物质。
4. 提供适当的认知训练,如读书、解谜游戏等,有助于改善记忆和思维能力。
5. 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泡脚等,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结论通过本次观察记录,我们了解到李老先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和身体状况。
老年患者跌倒个案
![老年患者跌倒个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9e4e13a5e9856a561260d0.png)
跌倒
﹡ 近年来国际间开始越来越重视病人安全,国内在1993 年开始将“预防病人跌倒”列入病人安全年度目标。
﹡在广东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中所制定的61项临床 护理质量标准中,跌倒为14项基础护理质量指标之一。
﹡医协会下发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第7点为:防范与 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跌倒的护理也是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中评价的一项。
4
3
2
男
女
1
0 70岁 72岁 73岁 78岁 80岁 83岁 合计
0岁或以上的 长者,1年内至少会跌倒1次,虽 然长者跌倒的情况普遍,但切勿 掉以轻心,因为年纪越大,跌倒 带来的后果往往会越严重,由骨 折到死亡不等。
容易发生跌倒的时间
从一处转移至另一处,如:床椅移动、入厕、 其他活动。我院6例有4例因为入厕跌倒。
案例分析五
原因分析: ﹡人:病情评估及宣传是否到位,患者左手
乏力 ﹡法:个体化细节宣教
案例分析五
护理措施: ﹡对患者的病情评估要全面,老年人要评
估四肢肌力情况。 ﹡防跌倒宣教要根据个体不同进行宣教。 ﹡要有预见性思维,主动关心患者日常生
活需要。
案例分析六
詹某,女,73岁,诊断:心律失常,患者要求下床解大 便,护士劝她在床上用便盆,患者不听,于是护士扶其下 床在床旁坐厕椅,嘱其解完后通知护士,不能自行上床, 但患者仍不听劝告,自行上床时不慎坐在地上,立即扶其 上床,测生命体征正常,肌力无明显异常,无明显外伤, 腰椎X线片无异常。未作特殊处理。
案例分析二
原因分析
人:患者年龄疾病情况, 听力下降
患者及护工宣教是否到位
物:设施缺失, 厕所扶手、座厕椅
法:宣教的方法和效果
老人日常活动记录表
![老人日常活动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d51c92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6.png)
老人日常活动记录表一、引言概述:老人日常活动记录表是一种用于跟踪和记录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的工具。
通过详细记录老人的活动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生活状态、需求和健康状况,为提供个性化的关怀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深入探讨老人日常活动记录表的设计要点、填写方法以及记录表的实际应用场景。
二、老人日常活动记录表的设计要点:2.1 基本信息栏:2.1.1 姓名和年龄:记录老人的姓名和年龄,方便快速识别。
2.1.2 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号码等紧急联系方式,确保及时沟通。
2.2 活动内容和时间栏:2.2.1 进食和饮水:记录老人的进食和饮水情况,包括饭量、食欲、水分摄入等。
2.2.2 日常活动:记录老人的日常活动,如散步、看电视、阅读等,反映老人生活的丰富度。
2.3 健康状况和情绪栏:2.3.1 身体状况: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用于及时察觉潜在健康问题。
2.3.2 情绪状态:记录老人的情绪变化,如愉悦、沮丧等,有助于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三、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3.1 日常观察和记录:3.1.1 观察细节:填写人员需要认真观察老人的生活细节,包括表情、姿势、言行举止等。
3.1.2 实时更新:记录表需要在老人每天的活动中实时更新,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3.2 与医护人员交流:3.2.1 医护反馈:定期与医护人员沟通,获取医护人员的反馈和建议,用于更全面地记录老人的健康状况。
3.2.2 定期评估:每隔一段时间对记录表进行评估,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3.3 保护隐私权:3.3.1 信息保密:填写人员需保护老人的隐私权,不得泄露敏感信息,如病史等。
3.3.2 征得同意:在记录表的使用过程中,要征得老人或其家属的同意,确保合法合规。
四、老人日常活动记录表的实际应用场景:4.1 养老机构:4.1.1 个性化服务:养老机构可以通过记录表为老人提供更个性化的生活服务,满足其特殊需求。
4.1.2 健康管理:基于记录表的数据,养老机构可以进行老人的健康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e312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d.png)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老年人群体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经济状况等方面的问题。
而社工个案工作就是针对个别老年人的需求和问题展开的一种专业性服务。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来介绍社工个案工作的具体操作和实践经验。
张大爷,78岁,是一位退休教师,妻子于几年前去世,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日里他一个人生活。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了解中,张大爷经常一个人呆在家里,很少和别人交流,而且身体健康状况也一直不是很好。
因此,社区决定对张大爷展开社工个案工作,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首先,社工人员与张大爷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了他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状态。
通过交谈,社工人员发现张大爷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他缺乏交流和陪伴,而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社工人员决定为张大爷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关系的建立。
其次,社工人员帮助张大爷建立了一个老年人社交小组,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和其他老年人加入。
通过定期的聚会和活动,张大爷逐渐融入了这个小组,结识了一些新朋友,他的心情也逐渐好转。
同时,社工人员还帮助张大爷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对他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检查,保证他的生活质量。
最后,社工人员还帮助张大爷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购物、就医、家务等方面的困难。
通过社工个案工作的持续跟进和支持,张大爷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他也逐渐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工个案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技能和方法,社工人员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社工个案工作也需要注重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在未来的社会工作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和服务,发挥社工个案工作的作用,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个案工作记录表
__曹文谦__辅导个案清单
社区:__县街社区___负责社工:_孔婧煊_请以√表示需要且有记录
服务对象基本资料表
社工:督导:日期:
个案接询表1.基本资料
2.接询资料
工:
督导:日期:
服务需求评估表
工:
督导:日期:
附:需求评估指引
本表用于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分类,由于服务对象需求繁多,可能其中选项未能全面概括其需求,未尽之处,自行联系督导处理。
本表只提示问题的方向和分类,如需了解问题程度,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及评估表。
个案计划书
社工:日期:
督导:日期:
个案服务接受须知及同意书我同意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为我提供个案辅导服务。
我明白以下条款:
1、我已经明白个案服务所包含的内容,并自愿接受该服务;
2、在服务过程中,社工需要收集我的相关资料,以便为我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我应真实的提供相关资料,也同意相关单位提供有关我的资料。
3、我同意该服务机构在保密的情况下记录我的个人信息,并将服务过程作为内部档案留存;服务过程也会保密,我的所有信息不会被无关的第三方获悉。
4、我明白社工服务以“助人自助”为基本原则,服务效果与我本人的参与度密切相关,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我仍然负有解决问题的主要及自主责任。
5、我明白社工与我的关系是专业工作关系,非私人及朋友关系。
因此在服务过程中应避免经济利益、私人馈赠及情感关系发生。
6、我明白若服务目标已达成,社工会主动与我商讨结束服务。
我也有权利随时与社工协商,提出终止服务。
7、我知道如果在服务过程中与社工发生不愉快或被侵犯合法权益,可以向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的相关人员进行投诉,且会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
本人/监护人签名:签署日期:
个案经费申请表
附件
详细预算及物资清单
案主姓名:曹文谦服务次数:第一次
社工:日期:
督导:日期:
案主姓名:曹文谦服务次数:第二次
社工:日期:
督导:日期:
案主姓名:曹文谦服务次数:第三次
社工:日期:
督导:日期:
案主姓名:曹文谦服务次数:第四次
社工:日期:
督导:日期:
个案服务记录表
案主姓名:曹文谦服务次数:第五次
社工:日期:
督导:日期:
个案服务记录表
案主姓名:曹文谦服务次数:第六次
社工:日期:
督导:日期:
个案财务报告个案名称:曹文谦
个案结案报告
社工:日期:督导:日期:
个案记录表
注:本表格用于每个个案过程中,社工为案主提供的所有服务形式记录。
*联络方法可以是面谈、电话联络等;若面谈则需另行记录;
*接触人士,指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接触的人士,如案主亲属、协调资源过程中接触到的各部门工作人员等。
*内容可包括访谈目的、解决策略、运用技巧、案主特别情况记录、成效以及反思摘要等。
个案结案评估表
个案编号:
1. 你对负责社工的表现满意吗?
非常不满意非常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2. 负责社工对你提供了何种帮助?请从下列范围挑选(可选多项)
()没有提供帮助
()提供有用资料
()婚姻关系
()家庭关系
()生活适应
()情绪辅导
()转介服务
()管教子女技巧
()司法矫正/安置帮教()行为问题
()学习问题
()复康工作
()健康问题
()人际关系
()就业辅导
()经济援助
()其它 (请注明)
3. 总体而言,服务能否协助你面对/解决你的困难?
完全不能完全解决
1 2 3 4 5 6 7 8 9 10
4. 自接受本中心服务后,你的情况有否改善?
完全没有改善完全解决
1 2 3 4 5 6 7 8 9 10
5. 与社工接触时,你对解决你的困难的积极性如何?
非常不积极非常积极
1 2 3 4 5 6 7 8 9 10
6. 本个案结束之时,你与社工双方同意的目标能否达到?
()能 (原因 : ) ()不能 (原因 : ) 7. 其它评语或意见
案主签署:
日期 :
个案跟进服务表
备注:可在个案结束后,1个月后,3个月后,半年后及一年后进行跟进。
可以采用电话、家访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