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编码原则

合集下载

物料编码原则

物料编码原则

物料编码原则物料编码是对物料进行唯一标识和分类的一种方式,有助于企业对物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追踪。

物料编码的原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简洁性:物料编码应当尽可能地简洁,避免过长的编码,从而方便记录和查找。

较短的编码长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2. 合理性:物料编码应当合理,即能够清晰地表示物料的特性和属性。

编码应包含物料的关键信息,如物料类型、规格、型号、品牌等,以便进行准确的分类和查询。

3. 唯一性:物料编码应当是唯一的,即不同的物料应有不同的编码。

唯一的编码可以确保每个物料在系统中都有独立的标识,避免混淆和重复。

4. 顺序性:物料编码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排,如按照物料类型、规格、型号等进行排序,以便快速地找到相关的物料。

顺序性可以提高物料的分类和管理效率。

5. 可扩展性:物料编码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即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对编码进行调整和扩展。

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大,物料编码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新的物料类别和属性。

综上所述,物料编码的原则是要简洁、合理、唯一、顺序和可扩展的。

遵循这些原则,能够有效地对物料进行编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的产生。

物料编码是对物料进行唯一标识和分类的一种方式,为企业的物料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通过合理的物料编码系统,企业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追溯和管理各类物料,提高生产和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制定物料编码原则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1. 易理解性和易操作性:物料编码应易于被工作人员理解和操作。

不同的部门或员工需要能够很容易地识别物料编码,并在系统中进行相关操作,如查询、修改、调拨等。

因此,物料编码应简洁明了,容易记忆,避免复杂的组合和重复的数字或字母。

2.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业务范围的扩大,物料种类会逐渐增加,因此物料编码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在设计物料编码系统时,可以采用一定的层次结构,将编码分为多个级别,以适应新的物料类别和属性的增加。

物料编码规则

物料编码规则

物料编码规则包括:一、类、有、变、数、短、长、跳。

一、求唯一通常情况下,只要物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有变化,只要物料必须要在仓库中存储,就必须为其指定一个编码,即通常所说的一物一码。

比如某零件要经过冲压成型、钻孔、喷漆三道工序才能完成。

如果该物料的三道工序都在同一车间完成,不更换加工单位,即冲压成型后立即进行钻孔,紧接着进行喷漆,中间没有入库、出库处理,则该物料可取一个代码。

如果该物料的三道工序不在同一个车间完成,其顺序是冲压、入库、领料、钻孔、入库、领料、喷漆、入库,则在库存管理中为了区分该物料的三种状态,必须编制不同的物料编码。

二、分类别在编码时,一般会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对编号进行分类,这样,在日常的查询或报表列印时,同类的资料才能排在一起,便于我们比较和汇总统计等。

通常我们在对物料进行编码时,会按大类-中类-小类-流水号的形式进行编码,比如,第一码表示大分类,如成品,原材料,半成品等,第二、三码表示中分类,第四、五、六码表示小分类,最后是三位的流水号,通过这样的分类,我们可以保证相同类的物料在做统计分析时是可以排在一起的。

三、勿有意我们在给客户辅导编码时,非专业性的人员通常都要求让编号反映某些意义,使得编号容易记忆或者可以望“字“生义,常常会将英文单词的首几位或缩写字母编在编号上;再有,还要把物料的规格、尺寸等属性也要反映在料号中。

在资料量不大时,这种编码方式的确可能比较方便,使用起来可能会比较符合使用者现时的习惯,但是当资料数量越来越大时,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实际上已经达不到当初设想的易于记忆的目的了,结果给后续新增编码造成很大的困扰,无法进行新增编码的编制。

在很多企业中,常常就是为了要整理理出有意义的料号体系,而使得编号工作变得非常困难,经常会组织很多部门,来讨论如何才能将这些有意义的东西编到编码中去,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经常是编到一半发现无法编制下去。

比如,我们在编电阻的编码的时候,客户人员常常会要求将阻值、材质加到编码中,甚至将10的几次“方“也要加到编码中,以方便看了编码就知道电阻的阻值和材质。

ERP物料编码原则

ERP物料编码原则

ERP物料编码原则为了有效管理企业的物料,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性,企业通常会采用ERP系统来管理物料的采购、存储、销售和使用等过程。

ERP物料编码是ERP系统中对物料进行管理和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物料编码可以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减少操作错误,方便查询和统计。

下面介绍一些ERP物料编码的原则,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物料编码系统。

一、唯一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具有唯一性,即每个物料都应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

这样可以避免物料信息的混淆和重复,确保物料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可识别性原则物料编码应该能够清晰地反映物料的特征和属性,以便快速识别和定位。

常用的可识别特征包括物料类别、规格、尺寸、材质、产地等。

通过编码识别物料的特征,可以方便进行物料分类和管理。

物料编码也可以包括物料名称的缩写或拼音,以引导用户对物料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三、层次性原则物料编码可以采用层次化结构,将物料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和编码。

层次结构可以由大到小逐层分解,形成一颗树状结构。

例如,可以将物料按照产品组、产品类别、产品系列、产品型号等层次进行编码。

层次结构使得物料编码具有清晰的层次关系,并能够方便进行跨层级的查询和统计。

四、简洁性原则物料编码应该尽量简洁,避免编码过长和复杂。

过长的编码不仅增加了人工输入和查询的工作量,还容易产生歧义和错误。

编码的长度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既能够区分物料,又不会过于冗长。

五、可扩展性原则物料编码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方便地增加和调整物料编码的层次和规则。

企业的物料种类和属性可能会随着业务的扩展和变化而不断增加和变化,物料编码系统应能够适应这种变化,避免编码架构的频繁调整。

六、逻辑性原则物料编码应该具有良好的逻辑性,编码规则应符合物料的实际特点和业务流程。

不同物料之间的编码应该有一定的规律和关系,以方便用户进行编码的理解和记忆。

物料编码规则也需要与业务流程相匹配,便于ERP系统的操作和管理。

(完整版)物料编码原则(新版)

(完整版)物料编码原则(新版)

物料编码原则文件编号:文件版本: Ver1.0制定日期:发布日期:编制: 审查:批准:XXXXXX 有限公司版本变更记录8位,传感器对数: 1→单支、2→双支9位,安装形式: 0→无,2→固定螺纹、3→活动卡套螺纹、4→固定法兰、5→活动卡套法兰、6→其他10位,接线盒: 0→无、2→防溅式、3→防水式、4→防爆式、6→圆接插式、8→手柄式、9补偿导线式11位,测量端形式: 1→绝缘型、2→接壳型、3→露端型、4→其他12位,精度等级: 2→0。

2%T±0.15℃(Ⅰ级)、5→0.5%T±0。

30℃(Ⅱ级)(T为实际测量温度)13位,保护管材料: A→1Cr18Ni9Ti、B→2520、C→304、D→310S、E→316L、F→25CR20Ni、G→GH3030、H→GH3039 14位,流水号:从“1”开始编起15~17位,厂商:厂商名称首字拼音缩写+2位数字(详见厂商代码清单)例如:E-TC0—K0712015C—1-Y10 表示Y10厂商生产的测量范围0~800℃,固定螺纹安装方式,无接线盒,结缘型,精度等级5→0.5%T±0。

30℃(Ⅱ级),K型热电偶。

小知识:一般情况下:S分度号:材质:铑10—纯铂温度范围:500。

0~1750。

0℃特点: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0℃,短期1600℃。

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准热电偶;J SC Q L A ED F GH12~13位,PIN数(对于SOT和TO封装指后面数字代码):08→8PIN、16→16PIN、32→32PIN、B6→116PIN、E4→144PIN14位,流水号:从“1”开始编起15~17位,厂商:厂商名称首字拼音缩写+2位数字(详见厂商代码清单)例如:E—IC2- C301MR F23-1-Y10 表示Y10厂商生产的型号为XC6206P301MRN,封装形式为SOT-23的数字电路IC。

物料编码规则

物料编码规则

物料编码规则编制:审核:批准:一、目的:规范本公司物料的编码规则,以便于产品改进及生产、采购等。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物料、成品、半成品等三、编号总则:1.唯一性 : 每一物料具有唯一的编号。

2.完整性 : 看到物料编号,即可了解物料特性。

3.易记及简单原则 : 编号具规则性,容易记忆; 物料编号表述清楚的原则上位数越简洁愈好。

4.分类展开性(组织性 ): 编号原则具有规则性。

5.一致性 : 性质相似物料,具有一致性的编号。

6.计算机化 : 编号规则性须有利于日后统计分析。

四、编码结构:1.物料编号总格式:大类-小类—物料特征码-流水码2.大类编码原则如下(以英文大写字母编号,如有增加项目往后依次加):序号类别编号备注1 电子类 A3 塑胶类 C4 五金类 D5 包装材料 E6 辅料 F7 预留G8 预留H9 半成品I10 成品J………………3.小类(电子类)编码原则如下:序号类别编号备注1 贴片电阻0805 A012 贴片电阻0603 A023 插件电阻A034 插件压敏电阻、插件光敏电阻、贴片排阻、插件排阻A045 贴片电容 0805 A056 贴片电容 0603 A067 贴片钽电容A078 插件铝电解电容A089 光耦A0910 磁珠(贴片、插件) A1011 电感(插件共模、直插、贴片)A1112 贴片场效应管(MOS管)A1213 插件稳压管A1314 插件二极管A1415 插件TVS二极管A1516 贴片二极管A1617 贴片发光二极管A1718 插件发光二极管A1819 快速恢复整流二极管A1920 预留A2021 预留A2122 贴片三极管A2223 插件三极管A2324 继电器A2425 接收头A2526 预留A2627 贴片稳压管A2728 晶体A2829 自恢复保险丝、保险管A2930 拨动开关A3031 预留A3132 预留A3233 插针、麦克风插座、贴片耳机座、直插座、卡座、贴片座、底座、天线、天线转接头A3334 蜂鸣器、喇叭A3435 电位器A3536 贴片IC A3637 插件IC A3738 液晶屏、背光屏A3839 镜头A3940 PCB线路板A4041 线材A41…………4.小类(塑胶类)编码原则如下:序号类别编号备注1 外壳B012 镜面B023 按键B034 防水圈(帽)B045 导光柱B056 R型夹B067 电池固定条B078 橡胶类B089 B09…………5.小类(五金类)编码原则如下:序号类别编号备注1 面盖C012 底壳C023 前挡板C034 后挡板C045 小挡板C056 支架C067 螺母及垫片C078 自攻螺钉C089 机制螺钉C0910 铜柱C10…………6.小类(包装材料)编码原则如下:序号类别编号备注1 说明书D012 珍珠棉袋D023 PE袋D034 珍珠棉D045 遥控器D056 盒类D067 贴纸D078 音箱D087.小类(辅料类)编码原则如下:序号类别编号备注1 锡线E012 扎线E023 电池E034 海棉垫E045 双面胶纸E056 单面胶纸E067 PVC垫片E078 跳线E08……8.小类(半成品类)编码原则如下:序号类别编号备注1 FT8001S-GPRS板V3.4 I012 FT8001板I023 FT8001K-T板V4.1 I034 FT8001K-T板玉柴485 1.0I045 FT8001K-T-B V1.2 I056 FT8001K-GPRS板 V3.1 I067 南京LCD转接板 TH-003 I078 大屏板 LCD V1.5 I089 FT8001B-H V1.2手柄板I0910 防盗报警器接口板I1011 计价器接口板I1112 红外接收模块板I1213 摄像头板I13…………8.I01-I13---半成品类I01-I13---XXXXXX---XX 此六位XXXXXX字符是物料特征码,如特征码小于六个字符,在前面加“0”补齐;如多于六个字符,挑选有意义的六位字符。

某电机厂物料编码原则

某电机厂物料编码原则

某电机厂物料编码原则某电机厂物料编码原则如下:1. 一致性原则:物料编码应遵循统一的规则和标准,确保编码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这样可以方便员工在使用和管理物料时更加高效和准确。

2. 可区分性原则:物料编码应能够准确地区分不同的物料,避免混淆和误用。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字母、数字或符号来实现物料编码的区分。

3. 层次性原则:物料编码应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进行编码,以便于快速地定位和查询物料信息。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物料的类别、类型、规格、功能等特征来进行编码。

4. 可扩展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够适应企业发展和物料增加的需求。

因此,在设计物料编码时,需预留一定的编码段位或规则,以便将来添加新的物料。

5. 易于管理原则:物料编码应便于管理和维护。

这包括对物料编码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对编码规则和标准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6. 易于使用原则:物料编码应方便员工使用,能够快速地识别和查询物料的信息。

因此,在设计物料编码时,需考虑员工使用习惯和需求,尽量确保编码的简洁易记。

7. 可追溯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具有一定的追溯性,便于跟踪物料的供应商、采购时间、库存情况等重要信息。

这有助于企业进行库存管理和物料溯源。

以上是某电机厂物料编码的一些原则,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物料,提高企业的生产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某电机厂物料编码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扩展相关内容。

下面将从物料编码规则、编码组成、编码命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该电机厂更有效地实施物料编码管理。

一、物料编码规则物料编码规则是指在设定物料编码时所遵循的一些规则和要求。

一个好的物料编码规则可以使物料编码具有结构性、规范性和可读性,方便员工的使用和管理。

1. 类别编码:将物料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编码,比如将电机类的物料编码以M开头,将传感器类的物料编码以S开头。

这样可以根据类别快速区分不同类型的物料。

2. 层次编码:可根据物料的性质、规格、用途等特征,将物料编码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进行组织。

物料编码的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的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的基本原则一、唯一性原则1. 含义- 物料编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每个物料都要有唯一的编码,就像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码一样。

例如,在一个制造企业中,不能有两种不同的原材料使用相同的编码。

这是为了确保在企业的物料管理系统中,能够准确无误地识别和区分每一种物料。

2. 重要性- 如果违反唯一性原则,会导致物料管理的混乱。

在采购环节,可能会错误地采购了不该采购的物料;在库存管理中,可能会造成库存数量统计错误,影响生产计划的安排;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拿错物料,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者生产延误等严重后果。

二、简洁性原则1. 含义- 物料编码应尽量简短,易于识别和记忆。

不要使用过于复杂冗长的编码。

例如,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并且组合方式要简单明了。

可以按照物料的类别、规格等特征进行简洁的编码设计。

2. 重要性- 简洁的编码方便员工使用。

在生产车间,工人需要快速识别物料编码来领取和使用物料,如果编码过于复杂,会增加操作时间和出错的概率。

同时,简洁的编码也便于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和管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三、可扩展性原则1. 含义- 企业的物料种类可能会随着业务的发展而增加。

物料编码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在设计编码体系时,要预留一定的编码空间,以便将来添加新的物料。

例如,可以采用分段编码的方式,为不同类型的物料划分不同的编码段,并且每个编码段都有一定的余量。

2. 重要性- 如果物料编码缺乏可扩展性,当企业有新的物料需要编码时,就可能需要重新设计整个编码体系,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而且在过渡期间,很容易造成物料管理的混乱,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四、稳定性原则1. 含义- 一旦确定了物料编码,就应尽量保持稳定,不要轻易更改。

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如物料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例如,一种原材料的生产工艺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其性能和用途与原来完全不同,这种情况下才考虑修改编码。

2. 重要性- 物料编码的频繁变动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问题。

物料编码八个原则

物料编码八个原则

物料编码八个原则嘿,今天咱们来聊聊物料编码的八个原则。

啥是物料编码呢?就好比给每一种物料都取一个特别的名字,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分辨它们。

那物料编码的八个原则是啥呢?第一个原则是唯一性。

就是一种物料只能有一个编码,不能重复。

比如说,苹果就是苹果的编码,不能和橘子的编码一样。

不然你找东西的时候就会乱套。

第二个原则是简单性。

编码要简单好记,不能太复杂。

就像你给宠物取名字,不能取个特别长又难记的名字。

第三个原则是分类性。

要根据物料的种类进行分类编码。

比如水果可以是一类编码,蔬菜可以是另一类编码。

这样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第四个原则是可扩展性。

就是编码要有一定的余地,方便以后有新的物料加入。

比如说,一开始你只有苹果、橘子、香蕉三种水果,编码可以留一些空间,以后有新水果了也能加进去。

第五个原则是稳定性。

编码一旦确定,就不能随便更改。

就像你的身份证号码,不能随便变来变去。

第六个原则是含义性。

编码最好能体现物料的一些特征,让人一看就大概知道是什么东西。

比如用“F”开头的编码可以表示水果。

第七个原则是规范性。

编码要有统一的格式和规范,不能乱七八糟的。

就像大家都用同一种语言交流,才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第八个原则是时效性。

要及时更新编码,保证编码和物料的实际情况一致。

比如物料的规格变了,编码也要跟着调整。

总之啊,物料编码的八个原则就像是给物料取名字的规则,遵守这些原则,才能让物料管理更高效。

记住哦,唯一性、简单性、分类性、可扩展性、稳定性、含义性、规范性、时效性,让物料编码更科学。

物料编码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的定义与基本原则一、概念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

它用一组代码来代表一种物料。

物料编码必须是惟一的,也就是,一种物料不能有多个物料编码,一个物料编码不能有多种物料。

现存编码是一种在企业当中现存的编码资源,但是同一物料在企业中可能存在多种编码,应此,需要对不同种类物料的编码进行一个分析,确定分段选取策略。

物料的种类大致可以划分为原料(黑色、有色)、毛胚(锻件、铸件)、标准件、辅料、自制件、组件、半成品、成品、定制品甚至还包括工装工具、劳保用品、能源等等。

物料的编码大致可以划分为储位码、技术图号、分类加流水号、物料属性号、国标加规格号。

顺序编码是更简单的一种编码,计算机也可以提供流水编码的功能。

在没有现存的编码可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顺序编码,或者称谓流水号编码。

赋义编码顾名思义是赋于编码一定含义。

这种编码常用的是层次码和属性码。

层次码可以表达物料的统计上的卷叠要求;属性码可以表达物料的配置要求。

好的编码方案应该是简单的,同时对编码的认识应该是细致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理由不要把资料的属性含义放到编码中。

二、物料编码的原则唯一性:同一种物料只能对应一个编码,同一编码只能代表一个物料,绝不能出现一个物料多个编码,或多个物料的情况。

可使用性:编码的长度应在6-20之间,不宜过长,否则不易识别规则性:编码应当是按照一定的编码原则编制出来的,并配合对描述进行规范。

可读性:物料编码不一定要求一看就知道是哪种物料,但应当做到一看到物料就能够识别出该物料是属于哪一类的物料,可以考虑采用前段用分类码,后段用顺序码的方式进行编码。

编码的使用者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编码的方式有大致的了解。

通用性:同一编码原则应能涵盖所有物料,新增加的品种也能够适应可扩展性:编码原则的制定应能考虑公司5-10年内物料的变化趋势。

并且要对不同的情况留有一定的余地。

效率性:编码原则不仅要考虑使用者是否可以较容易地解读,方便记忆和识别,还应当考虑是否有助于提高日常操作的效率。

物料编码原则概述

物料编码原则概述

物料编码原则概述物料编码是对企业内部物资进行标识和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物资采购、仓储、销售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物料编码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一致性原则:物料编码应该统一标准,在全企业范围内实现一致。

不同部门、不同工厂之间的物料编码应该遵循同一规范,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信息的共享。

2. 规范性原则:物料编码应该具备规范性,即符合一定的编码规则和命名规范。

编码规则可以基于物料的类别、用途、品牌等进行分级编码,命名规范可以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易于理解和识别。

3. 可扩展性原则:物料编码应该具备可扩展性,即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企业业务的拓展和产品线的扩大,物料编码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增加新的编码,以便将来的物资纳入管理范围。

4. 唯一性原则:物料编码应该具备唯一性,保证每个物料都有独一无二的编码。

通过唯一性的编码,可以方便快速地查找和定位物资,避免重复采购和管理上的混淆。

5. 易读性原则:物料编码应该具备易读性,即方便人们对编码进行阅读和辨识。

编码中应避免使用过长、过于复杂的字符或数字,以免给人使用和识别带来困扰。

6. 层次性原则:物料编码可以根据物料的属性、类别或用途进行层次化编码。

通过将物料分为不同层次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对物料进行分类管理和细分统计,提高物资管理的精确度。

7. 标准化原则:物料编码应该遵循行业标准或国际通用标准,以便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

符合标准的物料编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对接外部系统和平台。

总体而言,物料编码原则旨在实现物资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和信息化。

通过合理设计和遵循编码原则,企业可以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成本和风险,提升供应链的整体协同水平。

物料编码作为企业内部物资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物料编码,企业能够实现物资的精细化管理、快速定位和追溯,提高物料采购、仓储和销售等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

物料编码原则

物料编码原则
5.2.物料描述代码:位于物料编码的第3、4位数字或字母,物料描述代码,金属材料01,非金属材料02;壳体03;盖板04;胶纸05;塑料06;正极化工材料07;负极化工材料08;金属加非金属09;金属加塑料10;半成品电芯(A1、A2、A3)11;半成品电芯(A4品)12;成品电芯13;废品电芯(C品)14;办公用品15;劳保用品16;消耗品17;计量和设备18;危险品19;包材20;电子材料21;工程材料22;半成品电芯(B品)23等等。
5.9公司物料编号举例说明
公司所有物料编码采用字母加数字方法以8位记数法,其中每位码的含义如下:
第1~2位码表示物料的类别。
第3~4位码表示物料描述代码。
第5~8位码表示物料代号。
XX---XX----XXXX
表示物料代号(见5.3)
表示物料描述代码(见5.2)
表示物料的类别(见5.1)
例1:一般物料编号,如“01010001”,“01”表示此物料属原材类;“01”表示壳体物料描述;“0001
”表示铝壳不同型号或规格.
例2正或负极材料编码,如“02070001”,“02”表示此物料属化工类;“07”表示正极化工材料描述;“0001”表示正极化工材料中的某一物料
5.10需求部门需在计划部申请新物料新的物料编码并在《物料编码申请表》中登记,计划部依据上述规则对物料进行编码,保存《物料申请表》将其制成电子档并更新至ERP系统中,文控中心保存原件。
同一物料项目所使用的单位均订于本公司物料编码原则内,不得随意使用。
7.0记录表格与相关文件
7.1《供应商代码表》
7.2《物料编码申请表》
7.3《物料清单》或《BOM清单》
8.0附则
8.1为提高物料编码管理原则,公司引进先进的ERP管理软件系统(用友ERP)

物料编码原则

物料编码原则

关于物料编码一、物料编码概述物料编码是唯一标识物料的代码,通常用字符串(定长或不定长)或数字表示。

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它用一组代码来代表一种物料。

物料编码必须是惟一的,也就是:一种物料不能有多个物料编码,一个物料编码不能有多种物料。

现存编码是一种在企业当中现存的编码资源,但是同一物料在企业中可能存在多种编码,应此,需要对不同种类物料的编码进行一个分析,确定分段选取策略。

物料的种类大致可以划分为原料(黑色、有色)、毛胚(锻件、铸件)、标准件、辅料、自制件、组件、半成品、成品、定制品,甚至还包括工装工具、劳保用品、能源等等。

物料的编码大致可以划分为储位码、技术图号、分类加流水号、物料属性号、国标加规格号。

顺序编码是更简单的一种编码,计算机也可以提供流水编码的功能。

在没有现存的编码可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顺序编码,或者称谓流水号编码。

赋义编码顾名思义是赋于编码一定含义。

这种编码常用的是层次码和属性码。

层次码可以表达物料的统计上的卷叠要求;属性码可以表达物料的配置要求。

好的编码方案应该是简单的,同时对编码的认识应该是细致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理由不要把资料的属性含义放到编码中。

二、物料编码的原则1、统一性原则:一个集团内只能使用一套物料编码,以方便集团内不同企业间的数据交换;2、通用性:同一编码原则应能涵盖所有物料,新增加的品种也能够适应3、严谨性原则:所有物料编码的建立需要授权专人负责,以便保证其正确性;4、终身制原则:即使某物料以后不再使用,其编码也不能重新分配给其他物料使用;5、唯一性:同一种物料只能对应一个编码,同一编码只能代表一个物料,绝不能出现一个物料多个编码,或多个物料的情况。

6、可使用性:编码的长度应在6-20之间,不宜过长,易识别,提高日常操作的效率,最好全部采用数字,而不要用字母与数字混排,以方便软件系统的使用。

7、规则性:编码应当是按照一定的编码原则编制出来的,并配合对描述进行规范。

某公司物料编码的原则

某公司物料编码的原则

某公司物料编码的原则公司物料编码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简洁明了:物料编码应该尽量简洁明了,方便使用者识别和记忆。

过于复杂的编码会增加使用难度,容易导致误操作和混淆。

2.唯一性:不同物料应该有不同的编码,相同物料应该有相同的编码。

唯一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混淆和错误。

3.层次结构:物料编码可以采用分级结构,根据物料的属性和特征来进行划分。

常见的分级结构包括产品组、产品类别、产品型号等。

这种结构可以方便用户根据需求和属性来进行筛选和查询。

4.可读性:物料编码应该具备一定的可读性,方便使用者通过编码直接了解物料的基本信息。

可以使用字母、数字、符号等元素来编码,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复杂和混乱。

5.可扩展性:物料编码应该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方便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物料种类的增加进行调整和扩展。

应该预留一定的编码规则和位数,以便将来进行扩展和调整。

6.易于检索:物料编码应该具备一定的易检索性,方便用户根据编码快速找到需要的物料。

可以通过设定规则和标准来进行编码,如按照字母、数字的顺序进行编排等。

7.兼容性:物料编码应该与公司现有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兼容,方便物料的管理和跟踪。

可以与其它标识符(如条形码、RFID等)进行关联,以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数据采集。

8.可理解性:物料编码应该具备一定的可理解性,方便不同岗位的人员理解和应用。

编码可以根据公司内部的规范和业务来设置,或者采用行业通用的编码规范。

总之,物料编码的原则应该围绕着简洁明了、唯一性、层次结构、可读性、可扩展性、易检索性、兼容性和可理解性这些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以满足公司业务的需求和物料管理的要求。

物料编码原则

物料编码原则

物料编码原则物料编码是指对物料进行分类管理和标识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物料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地对物料进行管理和跟踪。

物料编码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编码系统的高效性和可扩展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物料编码原则的参考范本:1.简洁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当尽量简洁,以减少人们记忆和查找的负担。

编码的长度应当符合实际需求,既要保证唯一性,又要尽量避免过长的编码。

2.可读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当易于阅读和理解,方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快速识别和辨认。

编码组成要规范,结构清晰,符合普遍逻辑。

3.可变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当具备一定的可变性,以应对物料信息的变更和扩充。

编码系统应当考虑到物料的层次结构和分类渐进的特点,方便后续的新增和调整。

4.唯一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当保证每个物料有一个唯一的编码,以避免混淆和误识别。

编码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分类维度,确保每个物料编码的唯一性。

5.层次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当具备一定的层次性,方便对物料进行分类和组织管理。

编码应当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上下级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性。

6.可扩展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当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物料信息的变化和扩充。

编码的设计要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新增物料和新的分类要求。

7.规范性原则:物料编码的设计要符合相应的行业或组织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系统的互通和兼容性。

编码应当考虑到行业的惯例和最佳实践,方便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和数据交换。

8.易于操作原则:物料编码的设计要易于操作和使用,方便人们快速输入和查找相关的物料信息。

编码的规则要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9.功能性原则:物料编码应当具备一定的功能性,以支持对物料的管理和分析。

编码系统可以结合其他的数据字段,方便提取和分析相关的物料信息。

10.标准性原则:物料编码的设计要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方便企业在国际间进行交流和合作。

编码应当遵循相应的标准,方便与其他国际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

以上是物料编码的一些常见原则的参考范本。

物料编码设定的原则

物料编码设定的原则

目录物料编码设定的原则 (2)一、考虑物品分类需求。

(2)二、应考虑可扩展性的需要。

(3)三、多少有别,巧用“其他”分类。

(3)四、变动属性不应纳入编号。

(4)五、不要寄希望通过编码信息反映物料的全部信息。

(4)六、能用数字的不用字母,能用字母的不用汉字。

(5)七、在编码信息中,避免使用特殊符号。

(6)八、长短应适中。

(6)九、应有防错功能。

(7)十、应容易记忆。

(8)十一、对于原先的编码,若发现问题时,要坚决抛弃。

(8)十二、兼容性。

(9)物料编码设定的原则物料编码是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标准语言;能提高物料计划、控制及仓储收、发、存等管理效率;满足快速查询、检索、录入、排序、易读,易记和易识别等辅助需求;结合企业信息系统支持的水平,将过去手工编码与现代化信息系统共享结合并做到扬长避短,帮助用户快速查询、检索、录入,易读,易记和易识别是我们物料编码的基准。

一、考虑物品分类需求。

根据企业物料数据级别,分别针对成品与原材料制定相应的编码规则,如大、中、小三级分类(具体使用几级,每级几位容量可以据现有物料特征结合原有系统分析),再辅之以流水号,一般常规企业都够用了!例如,以大、中、小三级分类为例,其中大类在1位数(10以内),中、小类根据情况可又是一位或二位(100以内),流水号5位,即支持企业最多十万个分类,每个小类十万的物料编码容量,一般常规企业绰绰有余了!在应用中,一般企业员工一周内即可对企业分类熟记于心,当员工在录入或查询时通过输入前面几位分类代码,再加上一个通配符即可快速定位目标物料;编码原则如此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查询、快速录入的需要。

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

信息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做到信息一次录入,平台与协作团队共享,对于企业原来在手工编码中积累起来的编码规范,可以加以利用,如规范物品规格、目录册项或者描述规定,并记入信息系统,既满足了编码与规则修撰的频次与工作量,也提高工作效率。

物料编码原则

物料编码原则

1.0目的BOM(Bill of Material)是企业物料管制系统内最原始的材料依据,为统一规范、完善公司物料编码,确保每种材料有唯一的编码,便于对材料进行识别、追溯和控制,特制定此规则。

2.0范围本公司所有产品用料,均适用此规则。

3.0职责3.1工程部:负责规则制定、料号编码定义以及审核;负责BOM的录入工作。

4.0 参考文件无5.0 术语和定义无6.0 管理内容6.1 编码结构原则物料编码结构原则上分成三部分,以XXXX– XXXX – XXXX的形式出现(半成品可以出现第四部分,详见6.5.2)。

其中第一部分代表物料类别、物料大类、和物料小类;第二部分代表物料的型号;第三部分代表物料的规格,部分物料型号规格统一编入第三部分时,则第二部分空缺。

详细说明如下:区分物料的详细规格,码数不作限定区分物料的型号,码数不作限定,如该类物料的型号分类并不明显,这一部分可以省略区分物料的小类,如区分电阻里的普通贴片电阻、色环电阻、可调电阻等,码数限定为2码。

区分物料的大类,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码数限定为1码。

区分物料的类别,成品C,半成品B,物料Y,虚拟物料X,码数限定为1码成品的编码第一部分为2码,区分产品类别,第二部分区分客户(依OEM客户为准,原则上不多于5码)第三部分区分产品型号规格。

6.2通用代码规定6.2.1 精度代码F ±1% J ±5% K ±10% M ±20%在未注明精度具体数值时,J代表“精密”,M代表“普通精度”6.2.2 封装代码A 0603 E 0805 I 1206 P 1808 Y 1210 3216 V 0603X4RB 4020 3W(特殊规格贴片电阻用封装加瓦特数来指定封装代码,B指4020 3W)注意:精度代码和封装代码一般情况下只会出现于电子元器件编码的第二部分,而下面的功能及工艺代码则一般出现在电子元器件的以及结构件和半成品编码的最后部分,故如果是相同的字母看其出现的位置确定其代表的含义。

物料编码规则的几个原则

物料编码规则的几个原则

物料编码的几个原则物料编码的用途:辨别独一性,信息交流与交流的标准语言;提升物料计划、控制及仓储收、发、存等管理效率;迅速查问、检索、录入、排序、易读,易记和易辨别等协助需求;联合公司信息系统支持的水平,将过去手工编码与现代化信息系统共享结归并做到扬长避短,帮助用户迅速查问、检索、录入,易读,易记和易辨别是我们物料编码的基准。

一、考虑物件分类需求。

依据公司物料数据级别,分别针对成品与原资料拟订相应的编码规则,如大、中、小三级分类(详细使用几级,每级几位容量据公司物料特色剖析),再辅之以流水号,一般惯例公司都够用了!Eg,以大、中、小三级分类为例,此中大类在 1 位数( 10 之内),中、小类依据状况可又是一位或二位(100 以内),流水号 5 位,即支持公司最多十万个分类,每个小类十万的物料编码容量,一般惯例公司绰绰有余了!在应用中,一般公司职工一周内即可对公司分类熟记于心,当职工在录入或查问时经过输入前面几位分类代码,再加上一个通配符即可迅速定位目标物料;编码原则这样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知足用户查问、迅速录入的需要。

提升工作效率50%以上。

信息系统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能做到信息一次录入,平台与协作团队共享,关于公司本来在手工编码中积累起来的编码规范,能够加以利用,如规范物件规格、目录册项或许描绘规定,并记入信息系统,既知足了编码与规则修撰的频率与工作量,也提升工作效率。

二、应试虑可扩展性的需要。

编码原则的拟订应能考虑公司5-10 年内物料的变化趋向。

并且要对不一样的状况留有必定的余地。

比如贴片物料的封装,此刻主要用的是 0805,0603,可能此后会渐渐使用0402 和 0201 的,那么在编码原则中应当为这些物料留出余地。

三、多罕有别,巧用“其余”分类。

在考虑到物料的分类过程中,有时一个小类只有一个物料,甚至一个大类都只有一个物料,针对这类状况,若给其一个大类或小类编码的话,给人一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

物料编码怎么编?物料编码原则及技巧

物料编码怎么编?物料编码原则及技巧

物料编码怎么编?物料编码原则及技巧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物料管理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物料编码是确定物料的唯一编号,一个物料只能有一个物料编码,一个物料编码只能表示一个物料。

很多中小企业的物料编码管理存在问题,如编码规则混乱、编码重复严重(一物多码或一码多物)、名称规格描述不统一等,编码管理的混乱造成大量的物料库存积压和重复采购,给企业物料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因此要实现物料的科学管理,物料编码是基础。

为了对物料实现统一编码,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通常设有独立的物料编码机构,或组织专项编码培训班等。

但往往实践证明,相关的执行部门还是没有严格按照物料编码的规则执行,工作也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物料编码和企业标准化工作也息息相关,很多企业在推行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工作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是抽调骨干队伍,又是收集图纸、制定标准,一干就是好几年。

但往往又是无疾而终。

物料编码,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绝对不是一件容易做好的事情;是一件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但绝对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做好的事情。

一、物料编码的功能物料编码是以简短的文字、符号或数字、号码来代表物料、品名、规格或类别及其它有关事项的一种管理工具。

在物料极为单纯、物料种类极少的工厂或许有没有物料编码都无关紧要,但在物料多到数百种或数千、数万种以上的工厂,物料编码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此时,物料的领发、验收,请购、跟催、盘点、储存等工作极为频紧,而借着物料编码,使各部门提高效率,各种物料数据传递迅速、意见沟通更加容易。

物料编码之功能如下:1、增强物料数据的正确性物料的领发、验收、请购、跟催、盘点、储存、记录等一切物料之活动均有物料编码可以查核,因此物料数据更加正确。

至于一物多名,一名多物或物名错乱之现象不致于发生。

2、提高物料管理的工作效率物料既有系统的排列,以物料编码代替文字的记述,物料管理简便省事,效率因此提高。

3、利于计算机的管理物料管理在物料编码推行彻底之后,方能进一步利用计算机作更有效的处理,以达到物料管理之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制造业物料编码在ERP系统中的实施系统数据的整理、物料编码及数据录入是建立ERP系统的难点之一,正确按物料编码原则进行编码定义,是使物料编码具有唯一属性的依据。

同时,数据整理与编码实施也是整个ERP系统快捷运行的基础。

1 概述在ERP系统中,物料编码本身没有含义,但在系统内,是各种物料应用的唯一代号。

不同的物料在编码时应区别对待,例如对于半成品,可以直接以图号作为编码进行编号,这样,在PDM、CAPP以及实际操作中更容易实施和理解。

2 物料编码原则不需使物料编码表达较丰富的含义,只需将主要属性通过物料编码进行直观的反映即可。

如欲使编码表达各层次的含义,会增加编码的复杂性和实施的难度。

很多物料的属性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是无法预先定义完全的。

增加编码含义对如何分类,如何给位,造成了不确定性,如果预计不足或考虑不周,造成码位不够用时,就需修改编码规则,必将使已定的物料编码全部清除后,再按新的规则进行编码或者再增加一个段,这对一个上线系统,数据的变动大且无必要。

编码的含义对于业务实施,没有特殊的意义。

可通过对物料各个属性字段的设置,就可以实现业务上的需求,对于ERP系统,系统的运行均依赖于物料的各个字段属性。

编码再有含义,全靠人脑记忆这些编码含义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对物料的规范定义,即可方便地实施数据处理。

即使想取得某些物料含义方面的数据,也应通过系统中定义的字段属性进行抓取。

过度表达物料编码含义,将浪费系统的编码资源,即某个物料类型可以编码十万个物料号的,由于过度设定编码的各种含义,如按这种含义实施,编码资源的利用率会大大降低。

注意物料类型的层次关系,应简单明了地定义分类实施方法,但其含义层不应该超过三个层次,不要考虑更复杂或详细的规则,应该只考虑重要的,具有的重要特征是其固化不变的属性,变动属性不应纳入编码中。

其次,层次之间的定义不能冲突,例如既按物料的物理属性来定义,又按物料的使用部门或功能来定义,造成物料层次之间无法准确定义和重复定义,会引起物料命名的混乱。

2.1 定义编码的原则(1)唯一性物料代码要能唯一识别,不能有二意性,不能重复;在数据库中,一般物料编码也常常作为表的关键字段,表中的关键字段也要求各物料的编码是唯一的。

(2)标准化尽量采用通用的标准进行编码,总的原则是,标准一旦被确立,其地位就相当与法规,所有的业务部门包括技术部、采购部、仓储部、销售部等,都要遵循这个法规规定,有不同的异义可向法规负责部门提出,对规则进行调整,或者是仍按现规则执行,决不能无视法规存在,按自己的想法另做一套,这会造成编码的重复或无法识别,也会对BOM维护、采购计划的执行、仓库发料等造成一系列问题。

(3)简单化物料代码要简单明了,易读易懂。

由于编码在系统中经常性地被调用,例如仓库每月的收发货会有几十万笔,这时,如果输入一个14位的编码和输入一个6位的编码,对于整个输入的效率、差错率是差别极大的,建议对编码长度进行合理的预计,编码长度应能确保物料编码在将来能被扩充使用。

另外,编码时尽量不要字母和数字或符号进行混编,这也可以提高输入的效率。

(4)快捷性制定的物料编码应具有被快速识别、快速输入和能被计算机快速处理的属性。

(5)系统性要全面、系统地建立物代码的体系结构;建设编码的完整体系,对公司以后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标准规划下制度化地进行编码,才是可控的,在系统中的维护也是有保障的。

(6)可扩展性所有被编制的代码要留有余地,以便扩展。

考虑编码规划时要留有余地,即使目前阶段用不上,但也要将其规划在内,为将来的系统扩展,增加扩编的余地。

2.2 实施编码的原则(1)尽量采取数字尽量采用数字,可使键盘输入时的操作效率提高。

也避免数字与某些英文字母因形状类似,而易产生混淆的情形。

如果非用英文字母,则英文字母最好固定安排在编号的前几码,且位数一致。

(2)分类的一般原则编码可以简单反映分类,分类的一般原则是大分类号在前,小分类号在后,依序排列,总体的层次不超过三层。

例如编料号时,可以第一、二码表示大分类号,第三、四、五码表示中分类号,第六、七码表示小分类号,之后则以三位码的流水号进行编号。

日后如有新增数据,只要在相应位码插入即可。

(3)编码的属性变化如果数据的属性发生变化,则绝不可以将其放入到编码规则之中。

例如员工所属的部门也纳入到编码的属性中。

3 实施编码的步骤3.1 成立专业团队尽量选择企业中对部门业务熟悉,且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专业团队。

这些专业人员要熟悉工厂目前现有的数据情况、业务流程和业务情况:只有熟悉业务,才能结合ERP软件设计出符合工厂实际需要的数据蓝图规划。

不然,在上线后才发现原先定的方案不对,再重新进行数据定义,那时。

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甚至导致系统下线。

数据的规划必须依赖于蓝图规划。

专业人员要细心,要有韧劲。

由于数据的编制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枯燥的工作,挑选出的人选一定要能承担这个压力,耐得住性子。

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要强,很多数据整理工作是一项重复性的工作,应会利用IT技术,开发一些小程序,减轻重复性的工作,可以使数据工作事半功倍,同时也能提高数据的准确率。

参与编制物料代码的部门,要涉及到技术、采购、制造、销售、财务等部门。

一般以技术部门为主,但各相关业务部门都要参加。

原因是当编码很多时,均与实际业务有联系,所以各部门的意见及相关的建议都很重要。

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做出一个考虑周全的方案。

确定方案后。

参与的各个部门的项目组成员也相当于一个传播者。

由这些成员向部门进行代码的解释和贯彻会更快捷,也可节省时间,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会比较容易。

3.2 配合ERP项目的蓝图规划(1)按企业运行状况进行数据梳理和规划,了解这些数据之间的连接关系,评估数据量的规模,对数据采集的复杂度和工作量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并以此评估所需人力资源的配备和所需花费的时间。

整理五千条和五十万条的数据量,要采取不同的数据整理策略。

(2)有些物料代码以目前的基础数据无法正确填写,可以暂时不在SAP中进行管理,关键是要确保进入到SAP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录入的及时性,以及为未来留有可扩展编制的空间。

3.3 物料的分类(1)按物料使用地的性质不同,将所有的物料分为生产性物料和非生产性物料两类,生产性物料又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原材料又分为无图号原材料和有图号原材料。

非生产性物料也分为有图号的和无图号的。

无图号原材料内又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配套件、小配套、紧固件、化工材料、绝缘材料、电线电缆、焊接材料、辅料、产品备件、包装材料等。

有图号原材料内也可分为有图号配套件、铸锻件、其他材料。

非生产性物料分为外购工具、机械备件、电气备件、基建材料、安环材料、汽配物资、办公用品、其他等。

(2)要注意采购单位、库存单位、销售单位的区别。

对于离散型企业的物料,更要注意的是采购单位和库存单位。

在SAP中,一般以发料最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通常以库存单位来作为其基本单位。

尤其要注意采购单位和基本单位的差异。

应提前制定基本单位和采购单位的换算关系。

通常遇到的情况有:螺丝、螺母,采购以箱、盒、公斤为单位的,发料的基本单位是以件为单位的。

油或液体之类的物料,发放时是以升作单位,采购时却以桶为单位。

因此,需建立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使系统能进行自动换算。

对于规格不同的物料或者品牌不同的物料,价格有会差异,从成本核算的角度考虑,还是建议应用不同的物料管理,以避免核算差异,便于成本控制。

4 流程管理物料的数据管理和运行中的物料流程的维护,需要仔细地考虑周全。

系统数据管理的原则是要保证同一类的物料编码,只能有一个出口,并要对编码进行有效控制,防止重复和一物多码的现象发生。

从数据维护的角度考虑,通常采用2种主要类型的维护模式,1种是集中式,即所有的数据都从同一的渠道录入;另1种是分布式,即所有相对应的数据由相关各个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维护,例如采购部门维护物料的采购视图,制造部门维护MRP视图,技术部门维护基本视图,销售部门维护销售视图等等。

这2种方式各有利弊,企业要根据其类型、规模、基础数据、管理水平、执行力、部门职能等各个角度去权衡采取那种数据维护模式。

4.1 数据的准确度与数据维护不管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目标都很明确。

即维护的数据准确度要高,数据运行要流畅,数据的准确度至少要达到99%以上。

其次,花费在维护数据所需的B,1N要少,能满足业务上的需求。

要防止发生需要创建采购申请、采购订单、销售订单时,却发现数据还末进行维护的现象出现。

4.2 2种数据管理方式的优劣2种数据管理形式各有千秋,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企业的基础数据越差,越需要用集中式的集权模式,才能更好地统一管理,对数据的标准应严格执行,需要有校对机制。

可采取统一数据传递的格式、流转的次序、流转的质量、时间要求等方法,利用OA办公系统等流程管理平台控制业务数据的传递,并采取绩效考核等方法,保证数据的维护质量。

相对而言,分布式的管理方式要求更高,因为此时数据维护的职权已下放至每个业务部门,对于系统原先的数据入口只有一个可以导人,现在就会有五六个口子进行导入了,其中如有一个口子没即及时导人或维护的话,就会对业务的运行造成影响,发生这种情况后,及时进行判断较为复杂。

而集中式数据管理就比较简单,只要监控一个口子对数据导入与否,可即时进行判断,但集中式数据管理,需要有专业的维护团队负责数据的填写和导入,因此,建立和维持这个团队对于采用集中式数据管理的企业是非常关键的。

4.3 集团数据管理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常见的有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子公司制、及多中心网络式等等。

不管何种形式,数据的相对统一是ERP系统所必须需要的,不然集团的人事、财务、销售、采购的一体化就无从谈起。

在系统刚启动时,将涉及各企业数据管理的人员集中起来,成立一个集各个业务数据都比较熟悉的员工,负责编撰整个集团的编码规范、制定流程并协调各企业数据维护小组进行数据的整合工作。

5 上线后的数据维护ERP上线后,让业务数据运行真实可靠,关键在于数据的准确性。

这是一个长期任务。

刚上线之后,在初期常会遇到数据不准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并不是企业的过错也不是软件的过错,这是一个必然会有的调整磨合的过程。

因此,要在ERP系统运作初期,必须建立对系统数据关键点每天稽核的制度,而如何维持数据的运行正常则依靠的就是三个法宝:数据的编码制度、数据维护流程、维护的执行力。

编码制度靠统一规范,执行力靠得是管理,企业的数据维护流程就要靠及时维护。

图1为某企业数据维护的流程图。

图1 数据维护流程图建立起基于集成框架的企业数据模式,需将数据管理工作流程化,并通过信息化平台予以保证实施;建立起一套能指导将来数据管理工作的编码体团层面的数据维护小组,由这些工作经验丰富并对系,且能满足编码扩充的需要;在管理层面上,要明确管理权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