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计算题总结(紧密复杂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计算汇总-PPT精选

高考地理计算汇总-PPT精选
2020/3/2
日照图与地球公转轨道图的组合、日照图与经纬网 图的组合、透视立体光照图等都可形成组合日照图。 解读这类日照图,不仅要熟练掌握前面各类日照图 的判读要领,还要灵活运用相关地理知识。
2020/3/2
4.读“某日夜半球示意图”,回答(1)~(3) 题。
(1)B、C、D的经度数分别为 110°、W 70°E 、 140°W 。
答案:东10区
2020/3/2
②两时区时间差的计算方法:“同减异 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则 用减号;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 用加号。
③根据“东早西迟”的规律,采用 “东加西减”的算法,计算出结果。一般 采用不过日界线而过中时区的计算方法较 为简便。
2020/3/2
例:
已知莫斯科8日4点,问北京、纽约分别几点? 8日9点,7日20点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某一条经线,从昨天 进入了今天,则这一条经线称为自然日期变更 线。其地方时为O时或24时,也称为零时经线 。此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与日界线恰好相反, 即O时经线以东日期早,以西日期晚。
2020/3/2
(4)日期计算 判断两条日期分界线的 方法(如右图):
在日期较早的那段弧中(6月 22日)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因是北半球,所以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箭 头指向的那条经线为180°(近似为日界线), 另202一0/3/2条经线就是时间为0时的那条经线。
B.1∶5
C.1∶7
D.7∶17
2020/3/2
解析 第5题,日界线东侧的乙地比西侧 的甲地晚1天;甲地处于东12区,乙地处 于西11区,处于东边的乙地区时时刻比甲 地早1小时。第6题,图中昼夜分界线为晨 线,其与赤道交点165°E的地方时为6时, 0时所在经线为75°E。75°E向东至 180°与75°E向西至180°的日期不同,两个 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7∶17。 答案 5.C 6.D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情况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情况

地理计算题1、怎样求地方时?地方时=已知点的时间±两地点的经度差数X4/1°2、怎样求时区?时区=已知点的经度÷15(商数为时区、余数≥7、5°时进一区)3、怎样求两地点的时区差数?时区差数=东西时区数之和(或同位于东、西时区数的东西之差)4、怎样求时区的中央经线?中央经线=已知时区数×15°5、怎样求区时(标准时)?区=已知点的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1(所求的未知点在已知点的东侧用“+”;所求的未知点在西侧用“-”;“+”时所得值≥24时时将日期进一天;“-”时所得值≤0时时将日期退一天)6、怎样求跨越日界线的区时?未知点在西侧=已知点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加1天未知点在东侧=已知点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减1天7、已知时间怎样求经度?经度=已知点的经度±两地点的时间差数÷48、已知纬度怎样求距离?距离=两地点的纬度差数×111(㎞)9、已知距离怎样求纬度?纬度=已知点的纬度±两地点间10、已知经度怎样求距离?距离=2πR/360°×两点间的经度差数11、已知距离怎样求经度?经度=已知点的经度±两点间的距离÷2πR/360°12、如何求任意两点间非在同一经纬度之间的距离?距离=勾股定理。

13、怎样求正午太阳高度(H)?H=90°-φ±g或者H=90°-|φ﹢g|14、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怎样求另一地的纬度(φ)?φ=90°-Н±g15、已知某地北极星的仰角,怎样求当地的纬度(Н)?Н=北极星对于当地地平面的高度。

16、已知海拔高度怎样求温度?(℃)温度=高差×0、6÷10017、已知温度怎样求高度?高度=温差÷0、6×10018、如何求地球自、公转的角速度?角速度=360°/т(时间)19、如何求地球自、公转的线速度?线速度=2πR/т20、怎样求一天的昼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或者(12-日出时间)×2。

最全高考地理计算题全集

最全高考地理计算题全集

最全高考地理计算题全集其实高中地理计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吃透、背熟公式之外,更要给自己一些信心哦!距离计算1.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2.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地方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余数乘以4)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2.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3.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区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及题目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及题目

地理时间篇⼀:⾼中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时间计算专题 ⼀、地⽅时 1、地⽅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条经线地⽅时相同 2、地⽅时计算 T求=T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 (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反之⽤“-”) 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时 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为某⽇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地⽅时为多少? ⼆、区时 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 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7.5° 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时 5、区时计算 T求=T已知±时区差 (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反之⽤“-”) 三、国际⽇期变更线 1、国际⽇期变更线180°(⾃西向东过180⽇期减⼀天) 2、两天分界线 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转⽅向到国际⽇期变更线180°为今天。

从国际⽇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转⽅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 四、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采⽤东⼋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时。

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 1、不管是剖⾯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道,晨线与⾚道交点的地⽅时为6时,昏线与⾚道交点的地⽅时为18时。

2、平分⽩昼的哪条经线为12时,平分⿊夜的哪条经线为0时。

A K 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 1.经度相同,地⽅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期变更; 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时12时。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时0时或24时; 4.晨线与⾚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时为6时。

昏线与⾚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时为18时; 5.⽇出时间为:夜长,⽇落时间=24-夜长; 6.地球上新旧⽇期分界线:地⽅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界线与实际⽇界线不完全重合; 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午线(0度经线)的地⽅时; 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点的昼长等于另⼀点的夜长; 9.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午线(0度经线)的地⽅时; 10.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点的昼长等于另⼀点的夜长; ⾼考计算题归纳 ⼀、由经度差计算地⽅时或地⽅时 例1(2004年北京卷):读图1回答1—2题 1.2002年11⽉20⽇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19⽇19时B.20⽇5时 C.19⽇21时D.20⽇21时 2.9⽉23⽇,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出。

地理高考计算题型

地理高考计算题型

常见计算型问题
1、利用经纬度、经纬网距离计算问题。

2、比例尺计算问题。

3、地球自转速度计算问题。

4、温度计算问题。

5、河流径流量的计算:径流量=降水量
一蒸发量
6、日照图时间运算问题(日出日落时间、昼夜
长短时间、地方时区时计算)。

7、太阳高度角计算问题。

8、海拔高度、相对高度计算问题。

9、生产成本投入产出效益问题。

10、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一死亡率。

11、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数量/该地区人口总数。

12、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数量/该地区人口总数。

高中地理中的计算大全

高中地理中的计算大全

高中地理中的计算大全
1.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地区面积
2.城市化率的计算:
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总人口×100%
3.城市增长率的计算:
城市增长率=(现在城市人口-过去城市人口)/过去城市人口×100% 4.增长速率的计算:
增长速率=(现在数值-过去数值)/过去数值×100%
5.总产值的计算:
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服务业总产值
6.土地利用率的计算:
土地利用率=用于农业的土地面积/总土地面积×100%
7.农业人口比例的计算:
农业人口比例=农业人口/总人口×100%
8.城市人口比例的计算:
城市人口比例=城市人口/总人口×100%
9.铁路网密度的计算:
铁路网密度=铁路总长度/地区面积
10.公路密度的计算:
公路密度=公路总长度/地区面积
11.电力消耗量的计算:
电力消耗量=电力用量/人口数量
12.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
水资源供需平衡=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量
13.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
GDP=消费+投资+净出口
14.人均GDP的计算:
人均GDP=GDP/总人口
15.经济增长率的计算:
经济增长率=(现在GDP-过去GDP)/过去GDP×100%
16.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
17.教育程度指数的计算:
教育程度指数=(大学生人数/总人口)×100%。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篇一: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翻开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卷,笔者发现,地理计算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区时、时间的计算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知识20XX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穿越北极的国际航线试飞成功,从上海(31°N,121°E)至芝加哥(42°N,88°W)仅用15小时35分钟。

回答3.若飞机于北京时间5月20日5时55分从上海飞往芝加哥 A.一路上都是白天B.伦敦会位于飞机的正北方向C.北极星的高度保持不变D.经极点附近飞机罗盘不受干扰4.阳光直射曼莎约港口(19°N,104°30′W 。

墨西哥)那天,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34′S和38°°34′N和38°°S和0°°N和0°5.在5月份,开普敦 A.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 B. 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 C. 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 D. 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与北京时间有关的昼夜长短、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等知识。

第3题,由北京时间的计算知识知道,先计算出飞机从上海出发时的芝加哥时间,再加上路途时间,就是到达芝加哥的时间;另外,由题目知道,5月份时,北极地区是极昼,故飞机飞行时一路上都应是白天。

第4题,由晨昏线(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0°,故答案只能在C和D中寻找;由5月份知道,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应该是北纬,故答案是C。

第5题,由于此时是5月20日,太阳直射点正在继续向北回归线附近移动,北半球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而南半球却恰恰相反,即南半球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故答案是C。

答案:(20XX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题)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XX年5月22日成功登顶。

高考十大地理计算题(含答案)

高考十大地理计算题(含答案)

地理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50分)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ac 为昏线的顶点,B 点为昏线的中心点,昏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a 点的地理坐标为(74º24'N,150ºE),完成下列1-3题1.a 点与c 点的经度数相差是( )A .0ºB .90ºC .180ºD .160º2.C 点位于北京的( )A .西南B .东南C .东北D .西北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 )A .5月21日左右22点B .6月22日10点C .12月22日14点D .12月22日10点4.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 5.读右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 ,虚线为过M 点地面垂直线,L 1、L 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 点的纬度范围是( )A .3°N ~3°SB .6°N ~17.5°NC .3°N ~17.5°N 或3°S ~17.5°SD .17.5°S ~23.5°S 或17.5°N ~23.5°N右图是北半球某点上空所视的地球昼夜分布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为昼,E 、D 、F 位于同一纬线上,B 、D 、O 、C 、M 位于同一经线圈上,OC=BD=1110KM ,M 点的经度为60︒E ,读图回答6.此时,有关B 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点的太阳高度角为80°B .B 点的太阳高度为66°34′C .B 点的地理位置是(120°W ,10°S )D .B 点的地理位置是(120°W ,10°N )7.此时,M 、D 所处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 .D 点位于北半球,10月B .D 点位于南半球,9月C .M 点位于北半球,1月D .M 点位于北半球,2月8.此时,赤道上与北京昼夜情况相同(即同为黑夜或白天),处于同一日期,且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 )A .60︒E 向东至160E ︒B .20W ︒向东至160E ︒C .60︒E 向东至150E ︒D .20W ︒向东至150E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9-11题。

地理相关计算(含例题)答案

地理相关计算(含例题)答案

地理相关计算地理计算既是地理基本技能,又是重要的考核内容。

高考地理试题中常有此类题目出现,而且往往是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

常见的地理计算主要包括比例尺计算,相对高度和坡度的计算,地方时、时区与区时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的就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农业产值结构等类似计算,人均耕地、人均粮食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类似的计算。

一.比例尺的计算【理论阐释】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三者之间的换算)2.比例尺放缩及引起图幅面积的变化,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倍数的平方。

3. 经纬网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º的经线长约为111km,经度相差1º,纬线长约为111·cosφkm〔其中φ为地理纬度〕。

例1(2009·宁夏卷)4.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据此判断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解析】昆仑站与中山站经度相当,纬度相差11°,则实际距离相差11°×111km/度=1221km【答案】C例1(2009·宁夏卷)4.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据此判断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解析】昆仑站与中山站经度相当,纬度相差11°,则实际距离相差11°×111km/度=1221km【答案】C例2(2007·宁夏卷)36.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

地理计算题小结(整理2019年11月)

地理计算题小结(整理2019年11月)
②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包括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 水库大坝高度计算等; ③温度计算,包括利用气温递减率计算某一高度的气温、利 用地温递减率计算某一深度的地温等; ④时间的相关计算,包括地方时、时区、区时计算和逆向的 根据时间推算经度、两地不同日期范围计算等; ⑤昼夜长短的相关计算,包括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的相互 计算等; ⑥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包括正午的太阳高度计算、热 水器角度、楼间距的计算、根据正午太阳高度推算纬度等; ⑦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占有量的计算等; ⑧各类构成比例的计算,包括农业产值构成计算、工业产值 构成计算、能源消费构成计算等等。
180º
120ºE
15º(
B
)15º
A
A、B是北纬30º地区与 晨、昏线相交的两点。
请判断:
1、A、B地的昼长?
2、标注出与北京相同日 期的范围。
A、B昼长为14小时
0点
有关太阳高度计算题:
已知纬度,问: 不同季节热水 器摆放的角度?
h

s
已知楼高,问: 不同纬度的楼 间距的大小?
地理计算综合题的特点 近年考试试题中的地理综合计算题,从解题思维
过程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提供信息 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 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 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教材中的相关地理计算的主要内容 ①比例尺的计算,包括比例尺的三大要素的互相换算、经纬 网图中实际距离的计算等;
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一)图形计算综合题 该类试题大多以示意图或统计 图的形式展示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图中提取有效 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计算出相关的地 理结论;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判断、评价相关 地理信息。

高中地理计算题总结(紧密复杂版)

高中地理计算题总结(紧密复杂版)

高中地理计算题总结(紧密复杂版)
高中地理计算题总结
一、主要考点:
1、地球运动计算
(1)题目类型: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计算、晨昏线计算、日界线计算、黄赤交角计算等。

(2)题目特点:难、考得少(最多4分)、与其他知识联系少。

(高三如果还不会可以直接放弃)
2、等值线的计算和判读
二、等值线基本原理与技巧:
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各点数值相等。

2、相邻两条等值线可以相等,也可差一个等差距d。

3、等值线一般情况下不重合,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但由于图幅限制,在同一幅图中不一定闭合。

4、等值线闭合时,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5、等值线凸或凹处,表示比周边值较高或低,且凹凸弯曲度越大,表示变化越大。

(凸高则低,凸低则高,高低是指数值的高低)
三、等值线图中,计算两点差值的方法:
(1)取两点数值范围;
(2)交叉相减;
(3)取开区间的值。

例:A点的高度是500~600米,B点的高度是200~300米,求A与B的高差。

500-300=200(米) 600-200=400(米)
所以A与B的高差区间是(200,400)。

注意:不能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小技巧】在等高线图中与等高线相交线段的是河流,因为等高线不会相交,但是河流和等高线一定相交。

地理公式数学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地理公式数学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地理公式数学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地理公式数学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一:经纬度计算题目:某地位于北纬45°,东经90°。

请计算该地与赤道的距离,并给出该地的经纬度坐标。

解答: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是40,075公里。

赤道上的每个纬度间隔大约是111公里。

由于该地位于北纬45°,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地与赤道的纬度差为45°。

距离 = 纬度差× 111公里/度距离= 45 × 111 = 4995公里因此,该地与赤道的距离大约是4995公里。

经纬度坐标为(45°N, 90°E)。

#### 练习题二:地形高差计算题目:某地海拔为500米,另一地海拔为1500米。

两地在同一纬度上,距离为100公里。

请计算两地之间的高差。

解答:两地的海拔差可以通过直接相减得到。

高差 = 1500米 - 500米 = 1000米由于两地在同一纬度上,高差就是海拔差。

因此,两地之间的高差为1000米。

#### 练习题三:时区计算题目:某地位于东经120°,当前时间是中午12点。

请计算此时西经60°的地方时间。

解答:地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覆盖15°经度。

东经120°和西经60°相差180°,即跨越了12个时区。

由于东经120°比西经60°快,我们需要从西经60°的时间上加上12个小时。

所以,西经60°的地方时间 = 12点 + 12小时 = 24点(即次日0点)#### 练习题四:地球半径与周长题目:已知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计算地球的赤道周长。

解答:地球的赤道周长可以通过公式计算:\[ 周长 = 2\pi \times 半径 \]将地球的平均半径代入公式:\[ 周长 = 2\pi \times 6371 \approx 40,075 \text{公里} \]因此,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5公里。

地理高考知识点计算总结

地理高考知识点计算总结

地理高考知识点计算总结一、自然地理1. 陆地运动a.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670公里,因此地球的自转可以引起昼夜交替的现象。

b.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5天,因此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2. 气候与气象a. 气候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降水等。

这些要素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b. 气候类型根据不同的气候要素和气候变化特点,可以将地球上的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类型。

3. 水文地理a. 陆地水文指地球上的河流、湖泊、冰川等陆地水系统。

b. 海洋水文指地球上的海洋及海洋运动对地球气候、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4. 地球内部a. 地壳地壳是地球的外部固体壳层,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的厚度大约在3-70公里之间。

b. 地幔和地核地壳下方是地幔和地核,这些是地球内部的研究对象。

5. 地球表面a. 地形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等地貌类型。

b. 地势包括高海拔地区、低洼地区等地表高程特征。

6. 自然灾害a. 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因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现象。

b. 水灾包括洪水、台风引起的洪涝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a. 人口分布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特点,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聚集现象等。

b. 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对人口分布、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影响。

2. 农业与工业a. 农业生产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包括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

b. 工业发展不同地区的工业分布特点,包括重工业、轻工业等。

3. 交通与通讯a. 陆上交通路网、铁路、公路等陆上交通基础设施。

b. 海上交通港口、航运等海上交通设施。

4. 区域发展a. 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性。

b. 区域发展规划为解决地区差异,需要进行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

5. 地球环境a. 环境保护保护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b. 环境治理通过政策、法律等手段进行环境治理,保护地球环境。

高三地理计算题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计算题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计算题知识点总结一、地球运动相关计算1.地方时与区时计算:地方时计算: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

区时计算:确定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相邻时区之间相差1小时,东时区时间早于西时区。

世界时(UTC)与北京时间的关系:北京时间=UTC+8小时。

练习:题目1:国际空间站(ISS)绕地球运行时,其轨道近似位于北纬51.6度的赤道平面。

当ISS上的宇航员看到太阳位于其正东方时,记录下此时的国际标准时间(UTC)为14:00。

假设此时ISS正好经过中国新疆喀什(东经76.0°)上空,请问喀什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喀什所在的时区:喀什位于东经76.0°,处于东五区(时区划分从0°经线开始,向东每15°一个时区,正数表示东时区)。

计算喀什与UTC的时差:东五区比UTC(零时区)早5小时。

计算喀什地方时:已知UTC时间为14:00,加上时差5小时,得到喀什地方时为:喀什地方时=UTC时间+时差=14:00+5小时=19:00(即晚上7点)答案:当ISS上的宇航员看到太阳位于正东方时,喀什的地方时为19:00(晚上7点)。

题目2:某次南极科考任务中,考察队员在南极中山站(南纬69.4°,东经76.4°)进行了一项天文观测实验。

实验开始时,考察队员记录下当地地方时为00:00。

若此时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西经104.9°)的研究中心同步接收观测数据,问研究中心的区时为多少?计算过程:确定丹佛市所在的时区:丹佛位于西经104.9°,处于西七区(时区划分从0°经线开始,向西每15°一个时区,负数表示西时区)。

计算丹佛与中山站的时差:中山站位于东经76.4°,属于东五区,与丹佛相差12个时区(东五区在东,比西七区早12小时)。

计算丹佛的区时:中山站地方时为00:00,丹佛比中山站晚12小时,得到丹佛的区时为:丹佛区时=中山站地方时时差=00:0012小时=昨日12:00(即前一天中午12点)答案:当中山站地方时为00:00时,丹佛研究中心的区时为昨日12:00(前一天中午12点)。

高中地理,“计算题专题汇总”,考试一定能用到,建议收藏

高中地理,“计算题专题汇总”,考试一定能用到,建议收藏

高中地理,“计算题专题汇总”,考试一定能用到,建议收

高中地理,“计算题专题汇总”,考试一定能用到,建议打印收藏 -
高中地理中计算的内容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因而,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地理命题和文综命题的热点和焦点之一。

大部分同学由于计算技能、技巧不过关,往往降低了该类题目的得分率,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现在最大问题就是在地理计算类问题中教材里并没有专门的章节加以介绍和归纳讲解,但在以能力考察为命题原则的高考中,却经常会考察考生运用数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地理计算题不容忽视。

由于资料内容过多!小器只分享了部分截图,全部资料内容可关注后私信我【地理】就可以,依旧无偿分享,家里有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一定要领取一份!如果孩子偏科,提升成绩有困难可以跟小器讲一讲哦!我是一点也不小气的小器,今天依旧是爱你的一天~#。

专题04 “计算类”选择题答题技巧-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04  “计算类”选择题答题技巧-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04 “计算类”选择题答题技巧关于地理计算类问题,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加以介绍和归纳讲解,但在以能力考察为命题原则的高考中,却经常会考察考生运用数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地理事物需要进行数字统计、测量、计算,才能得出结论。

【题型分析】高考中的地理计算一般考查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需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但是因为此类问题的题干常以图表或材料的形式呈现,需要从图表或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计算,所以难度较大。

【命题方向】(1)地球运动类(包括:时间计算、太阳直射点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昼夜长短计算等)(2)比例尺、经纬网计算类(3)人口问题类计算(包括:人口密度计算、自然增长率计算、城市化水平计算)这类题除需临发挥外,更需要考生在平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狠抓规律和原理的应用。

一.地球运动类计算(一)计算时间和日期范围的模式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以及日期范围的计算使用的都是同一个计算模式。

1.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根据材料提供的已知地点及时间,推算某地是某时(或根据时间推算在某地)。

具体的解题步骤:【解题步骤】① 找出两地经度,将东经度放东边,西经度放西边的模式进行分布。

① 据经度差计算时间差:15°=1h,1°=4min① 东加西减。

超过24,加一天,负数加24,日期减一天。

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1、时区数=经度/15(如果出现小数就四舍五入)2、时区数=经度/15=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度,则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度,所在时区=商数+1)注意: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如:东经100度在(东七区)100/15约=7 或100/15=6……10(余数大于7.5度)所以东经100度在东七区。

【扩展】根据时间推算在某地的原理相同,根据东早西晚原理,把时间大的放东边,时间小的放西边。

根据时间差推算经度差,即可根据已经地点的经度进行推算。

高中地理计算专题

高中地理计算专题

(三)人文地理有关计算计算类别相关原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分布面积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化水平等于城市人口数除以该地区总人口数计算类别相关原理气温计算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气压梯度的计算单位距离的气压差流域径流量的计算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地震释放能量的计算震级每隔一级,能量相差30倍营养级固定能量的计算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仅有10%~20%传递给下一营养级典型例题1.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只要量出所求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一定要一致。

二是通过经度或纬度差来进行计算,纬度差1 度的经线长约为 111 千米,经度差1 度的纬线长约等于 111 千米×cosφ(φ为所求地的纬度)。

【例 1 】(广东地理卷)下图为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①山脉南北绵延约()A 200千米B 700千米C 400千米D 1400千米(2)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 50千米B 100千米C 300千米D 500千米【解析】①山脉自南向北约延伸了6个多纬度,根据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0的两地相距约111KM可知,该山约长700千米。

图中L段的距离约为4个经度差,但需注意,500N并非是一个大圆,即在该纬线上经度差10的两地并非差111KM,而是111KM×Cos500,很显然Cos500的值介于1/2到1之间,故L段的距离约为300KM。

【答案】(1)B (2)C2.相对(断崖)高度的计算断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若干条等高线的重叠处,其顶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或之上,而底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或之下,同时通过归纳得出,断崖的顶部和底部的相对高度 H为: d(n-1)≤ H < d(n+1)(其中d为等高距, n 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例2】(广东地理卷)读右图,判断断崖顶部的E 点海拔可能为()A.59 米B.99 米C.199 米D.259 米【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断崖顶部的海拔高度。

高中地理计算专题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计算专题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计算专题归纳总结一、各种地理计算之间的知识网络
二、各种地理计算的基本原理精析
1.与地球地图有关的计算
2.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
3.人文地理有关计算
4.其他计算
三、高考计算题分类分析
1、依据常规原理、公式计算
【案例】: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

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第6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16℃ D. 18℃
(思路点拨):该类试题在各地理计算中较常见,需要我们识记各种地理计算原理、规律,熟悉各地理公式,如比例尺、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等,考场中,需要我们能够从试题中提取出有效数据信息,代入地理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地理结果。

如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计算查对趋于简单,为常规的温差计算。

由题图可知,图示地区中的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差为2°C;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日6点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温度最低,为5-7℃;9日15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高,为21-23℃,所以最大温差取值为14-18℃,C选项16℃正确。

而对于该类试题,诸多考生很难在试题的信息中获取有效的数值信息,致使答案失误,失分严重。

(参考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计算题总结
一、主要考点:
1、地球运动计算
(1)题目类型: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计算、晨昏线计算、日界线计算、黄赤交角计算等。

(2)题目特点:难、考得少(最多4分)、与其他知识联系少。

(高三如果还不会可以直接放弃)
2、等值线的计算和判读
二、等值线基本原理与技巧:
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各点数值相等。

2、相邻两条等值线可以相等,也可差一个等差距d。

3、等值线一般情况下不重合,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但由于图幅限制,在同一幅图中不一定闭合。

4、等值线闭合时,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5、等值线凸或凹处,表示比周边值较高或低,且凹凸弯曲度越大,表示变化越大。

(凸高则低,凸低则高,高低是指数值的高低)
三、等值线图中,计算两点差值的方法:
(1)取两点数值范围;
(2)交叉相减;
(3)取开区间的值。

例:A点的高度是500~600米,B点的高度是200~300米,求A与B的高差。

500-300=200(米) 600-200=400(米)
所以A与B的高差区间是(200,400)。

注意:不能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小技巧】在等高线图中与等高线相交线段的是河流,因为等高线不会相交,但是河流和等高线一定相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