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合集下载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4
τ 21 = c21kl
∂ul ∂u ∂u = c2121 1 = µ 1 ∂xk ∂x2 ∂x2
′ = c21 ′ kl τ 21
′ ∂ul′ ∂u1 ∂u ′ ′ = c2121 =µ 1 ′ ′ ′ ∂xk ∂x2 ∂x2
′ x1 x2
x1
′ x2
cijkl 是四阶张量,考察变换
′ = β im β jnτ mn = β im β jn cmnpq τ ij ∂uq ∂x p = β im β jn cmnpq β kp β lq ∂ul′ ′ ∂xk
——能量方程
二、动能方程
G G G G G dV G G G dV 将动量方程 ρ = ρF + ∇ ⋅ P 两边同时点积 V 得: ρV ⋅ = ρF ⋅ V + V ⋅ (∇ ⋅ P) dt dt G G G G dV 1 d (V ⋅ V ) 1 dV 2 而V ⋅ ,故有动能定理 = = dt 2 dt 2 d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本构方程 数学预备: 二阶张量的坐标变换 记 ∇V = E ,将坐标系旋转,从原坐标系 o-xyz 到旋转后的坐标系 o-x′y′z ′ ,二阶张量 E 的张量元满足 变换:
Chapter 3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1 质量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一.体系和控制体。 体系(物质体) :流体团无论运动到哪,如何变形,总由同一批流体质点组成。 控制体:流场中一个确定的子空间,大小、形状、位置都固定。有流体质点不停出入。 二.通量的概念和 Reynolds 输运方程 质量通量:单位时间内穿过曲面 s 的质量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是将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用于流体运动所得到的联系流体速度、压力、密度和温度等物理量的关系式。

对于系统和控制体都可以建立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系统是确定不变的物质的组合;而控制体是相对于某一坐标系固定不变的空间体积,它的边界面称为控制面。

流体动力学中讨论的基本方程多数是对控制体建立的。

主要有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动量矩方程和能量方程。

1、连续方程:ρ1v1A1=ρ2v2A2,式中ρ1、v1、ρ
2、v2分别为A1和A2截面上的流体平均密度和速度。

2、动量方程:单位时间内,流入控制体的动量与作用于控制面和控制体上的外力之和,等于控制体内动量的增加。

3、动量矩方程:单位时间内,流入控制体的动量与作用于控制体和控制面上的外力对某一参考点的动量矩之和,等于控制体内对同一点的动量矩的增加。

4、能量方程:单位时间内,流入控制体的各种能量与外力所作的功之和,等于控制体内能量的增加。

流体力学 4-2流体动力学

流体力学 4-2流体动力学

问题分析:
A断面:zA =0 m pA =1.96×105Pa vA=? B断面:zB =3 m pB =? C断面:zC =3.2m pC =0 水头损失:hwA-C=0.6m vC=?
d A 0.05m
d C 0.02m
vB=? d B 0.05m
hwA-B=0.5m
hwB-C=0.1m
动能修正系数的物理意义:总流有效断面上的实际动能对按 平均流速算出的假想动能的比值。α是由于断面上速度分 布不均匀引起的,不均匀性愈大,α值越大。 在圆管紊流运动中 α=1.05 ~ 1.10 ,在圆管层流运动中, α=2。在工程实际计算中,由于流速水头本身所占的比例 较小,故一般常取α=1。
2 2 p1 u1 p2 u2 ' z1 z2 h w12 g 2g g 2g
上面计算过程中基准面为A断面,压力为相对压力, 当选取C断面为基准面,压力取绝对压力时: A断面:zA =-3.2m pA =2.97×105Pa vA=?
B断面:zB =-0.2m pB=? C断面:zC = 0m vB=? pC = 1.01×105Pa vC=?
解得:
vA vB 2.89m / s vC 18.06m / s pB 262700Pa (绝对压力) pB 161700Pa (相对压力) Q vC AC 5.68L / s
§4-2 实际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一、实际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对于实际(粘性)流体,流动时存在
① 流体间的摩擦阻力
② 某些局部管件引起的附加阻力
因而导致实际流体流动过程中,其总机械能沿
流动方向不断减小。如果实际流体从截面1流向截
面2,则截面2处的总机械能必定小于截面1处的总

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的内容及成立条件

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的内容及成立条件

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的内容及成立条件一、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流体动力学是研究流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力学现象的科学。

它是研究流体的物理性质、运动规律和应用的基础。

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变形。

二、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1.连续性方程连续性方程描述了质量守恒原理,即在任意给定时刻,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给定截面积内的质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加速度变化。

3.能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描述了能量守恒原理,即系统内总能量保持不变。

三、成立条件为了使上述基本方程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连续性假设:假设流体是连续不断的介质,在微观尺度下不存在空隙或孔隙。

这个假设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成立的。

2.牛顿第二定律适用:流体的运动速度相对于光速较慢,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适用于流体运动。

3.稳态假设:假设流体的物理状态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恒定不变的。

这个假设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成立的。

4.不可压缩性假设:假设流体密度不随时间和位置而变化。

这个假设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成立的。

5.粘性效应:粘性是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导致的,它会影响流体的运动规律。

当流体处于高速运动状态时,粘性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但当流体处于低速运动状态时,粘性效应就会显著影响流体运动规律。

四、结论综上所述,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

为了使这些基本方程成立,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连续性假设、牛顿第二定律适用、稳态假设、不可压缩性假设以及粘性效应等。

这些基本原理和条件对于研究流体的物理性质、运动规律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第四章 流体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 力学基础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连 续 性 方 程
动 量 方 程
动 量 矩 方 程
伯 努 利 方 程
能 量 方 程
第一节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流体的流动是由充满整个流动空间的无限多个流体 质点的运动构成的。充满运动流体的的空间称为流场。

欧拉法


着眼于整个流场的状态,即研究表征流场内流体流动 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的矢量场与标量场
7.湿周 水力半径 当量直径
湿周——在总流的有效截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的接触长度。
水力半径——总流的有效截面积A和湿周之比。
圆形截面管道的几何直径
d 2 4A d 4R d x
D
R
A x
非圆形截面管道的当量直径
4A 4R x
关于湿周和水力半径的概念在非圆截面管道的水力计算中常常用到。
二、欧拉法
欧拉法(euler method)是以流体质点流经流场中 各空间点的运动来研究流动的方法。 ——流场法
研究对象:流场
它不直接追究质点的运动过程,而是以充满运动
流体质点的空间——流场为对象。研究各时刻质点在 流场中的变化规律。将个别流体质点运动过程置之不 理,而固守于流场各空间点。通过观察在流动空间中 的每一个空间点上运动要素随时间的变化,把足够多 的空间点综合起来而得出的整个流体的运动情况。
由欧拉法的特点可知,各物理量是空间点x,y,z和时 间t的函数。所以速度、密度、压强和温度可表示为:
v v x,y,z,t = x,y,z,t p p x,y,z,t T T x,y,z,t
1.速度
u ux, y, z, t

流体力学ppt课件-流体动力学

流体力学ppt课件-流体动力学

g
g
2g
水头

z
p
g
v2
2g
总水头, hw 水头损失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
水头线的绘制
总水头线
hw
对于理想流体,总水
1
v12 2g
2
v22 2g
头线是沿程不变的,
测压管水头线
p2
为一水平直线,对于
g
实际流体,总水头沿 程降低,但测压管水
p1 g
头线沿程有可能降低、
z2
不变或者升高。
z1
v2 A2 e2
u22 2
gz2
p2
v1A1 e1
u12 2
gz1
p1
微元流管即为流线,如果不 可压缩理想流体与外界无热 交换,热力学能为常数,则
u2 gz p 常数
2
这个方程是伯努利于1738年首先提出来的,命名为伯努利 方程。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是沿流线机械能守恒。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
皮托在1773年用一根弯成直角的玻璃管,测量了法国塞纳河 的流速。原理如图所示,在液体管道某截面装一个测压管和 一个两端开口弯成直角的玻璃管(皮托管),皮托管一端正 对来流,一端垂直向上,此时皮托管内液柱比测压管内液柱 高h,这是因为流体流到皮托管入口A点受到阻滞,速度降为 零,流体的动能变化为压强势能,形成驻点A,A处的压强称 为总压,与A位于同一流线且在A上游的B点未受测压管的影 响,其压强与A点测压管测得的压强相等,称为静压。
第四章 流体动力学
基本内容
• 雷诺输运公式 • 能量方程 • 动量方程 • 流体力学方程应用
第一节 雷诺输运方程
• 前面解决了流体运动的表示方法,但要在流 体上应用物理定律还有困难.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u
( 2 p2 p1 )


2 g ( 1 ) h

皮托管测速计
§4.3 实际流体流束的伯努利方程
实际流体具有粘性,在流动过程中有一部分机械能将不可逆地转 化为热能耗散。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实际流体流束的伯努利方程为
整理: 1 p du x fx x dt
1 p du y fy y dt
同理:
1 p du z fZ z dt
1 p fx x 1 p fy y f 1 p Z z
§4.4 理想流体的运动学微分方程的伯努利积分
du x 1 p f x x dt du y 1 p fy y dt 1 p du z fZ z dt
沿流线积分,将流线上的dx、dy、dz分别乘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的三个分式,然后相加得:
1 p 1 p f x dxdydz ( p dx)dydz ( p dx)dydz dxdydz du x 2 x 2 x dt
1 p 1 p f x dxdydz ( p dx)dydz ( p dx)dydz dxdydz du x 2 x 2 x dt
1 1 2 2 2 2 d u x u y uz d ( u ) 2 2


du y 1 p p p du x du z f x dx f y dy f z dz dx dy dz dx dy dz x y z dt dt dt
u x u y u z 0 x y z
② 对不可压缩均质流体,ρ为常数,上式可简化为
u x u y u z 0 x y z

流体力学第四章ppt课件

流体力学第四章ppt课件

对于定常无旋运动,式(4-3)括弧内的函数
不随空间坐标x,y,z和时间t变化,因此
它在整个流场为常数。精选课件
10
U p V2 C
2
(通用常数)
对于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在重力作用下的 定常无、旋运动,因U=-gz,上式可写成
p V2
z
C
(通用常数)
2g
上式为上述条件下的拉格朗日积分式,C在
整个流场都适用的通用常数,因此它在整个流场
建立了速度和压力之间精的选课件关系。
11
若能求出了流场的速度分布(理论或实验的 方法),就能用拉格朗日积分式求流场的压力分 布,再将压力分布沿固体表面积分,就可求出流 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应用拉格朗日积分式,可解释许多重要的物
理现象:如机翼产生升力的原因;两艘并排行
U 2
2
g
近似代替 20
适用于有限大流束的伯努利方成为:
z p U2 const
2g

z1p1U 21g2 z2p2
U22 2g
方程适用条件:
(13) (14)
(1)理想流体,定常流动;
(2)只有重力的作用;
(3)流体是不可压缩的;
(4)1.2截面处流动须是渐变流。但1.2两断
面间不必要求为渐变流精动选课件。
驶而又靠得很近的船舶为什么会产生互相吸引
的“船吸现象”;以及在浅水航道行驶的船舶为
什么会产生“吸底现象”等等。
精选课件
12
讨论: 1. 如果理想、不可压缩流体作定常、无旋流
动且只有重力作用时,同一水平面上的两 点,其速度和压力的关系如何? 2. 两艘并排行驶而又靠得很近的船舶为什么会产 生互相吸引的“船吸现象”。

水力学 第四章 理想流体动力学和平面势流

水力学 第四章  理想流体动力学和平面势流
§4-1 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欧拉运动方程
6
3、欧拉运动微分方程和求解条件
运动微分方程组
u u u 1 p u x ux x u y x uz x x t x y z u y u y u y 1 p u y fy ux uy uz y t x y z 1 p u z u z u z u z fz ux uy uz z t x y z fx
§4-1 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欧拉运动方程
14
4-1-2 葛罗米柯(又称兰姆)运动微分方程
矢量表示形式:
1 u2 u 2 2ω u f ρ p t
§4-1 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欧拉运动方程
15
4-1-3 葛罗米柯运动微分方程的应用—伯努利方程 1、 伯努利方程的推导条件
2
对加速度在y及z的投影做同样处理,即可得到葛罗米柯运动 微分方程,如下:
1 p 1 u 2 u x fx 2ω y uz ωz u y ρ x 2 x t 1 p 1 u 2 u y fy 2ωz u x ωx uz ρ y 2 y t 1 p 1 u 2 uz fz 2ωx u y ω y u x ρ z 2 z t
1 上面三个式的矢量形式为 : f p du dt
上式为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反映了在任意流体微元上单 位质量力、惯性力与压强的平衡关系。 适用范围:恒定流或非恒定流,可压缩流体或不可压缩流体。
§4-1 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欧拉运动方程
4
2、欧拉运动微分方程
加速度表示式按欧拉运动描述展开为 du u u u dt t

流体运动基本方程

流体运动基本方程
下一页 返回
4.1 流体的系统与控制体
• 以系统为着眼点来研究流体的运动,其优点是,可以直接应用物理学 的基本定律及其原始的数学表达式,在物理上直观易懂;其缺点是, 所得到的运动方程是用拉格朗日变量来描述的,应用起来并不方便, 因为在大多数流体力学问题中,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流体物理量的空 间分布,而不是单个流体系统。
• 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都是需要的,因为它们既互有联系又 各有用途。对于那些只要求流体的总体特性的量,如果求流体与固体 间的总作用力、总作用力矩、总体的能量交换情况,则采用积分形式 方程比较简单;如果要求流场细节,例如求速度和压力等物理量的分 布,则必须用微分形式的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2 连续方程
• 式中,ρV = ρ ui + ρ vj + ρ wk 可被看作流过单位面积的质量流量, 它的散度 ▽· (ρV)表示流出单位体积控制体的质量流量。V 可被看 作流过单位面积的体积流量,速度散度则表示流出单位体积控制体的 体积流量。
• 微分形式的方程在每一时刻对流场的每一点上成立。它在应用过程中, 也可根据实际流动条件作适当简化,例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1 流体的系统与控制体
• ③ 能量守恒定律——常用热力学第一定律。 • 2. 反应流体本身物质特性的基本定律 • ① 流体的本构方程——反映运动流体中应力张量之间固有关系的方
程,在本书中,主要使用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 • ② 流体的状态方程——反映运动流体固有的热力学性质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3 动量方程
•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有连续方程
• 引入拉普拉斯算子

• 则式(4.22)右边第三项可分别表示为▽2u 、▽2v、▽2w。因此, 式(4.22)的三个方程可用矢量形式统一表示为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体力学第四章

1.渐变流及其特性
渐变流过水断面近似为平面,即渐变流是流线接近于
平行直线的流动。均匀流是渐变流的极限。
动压强特性:在渐变流同一过水断面上,各点动压强
按静压强的规律式分布,即
注:上述结论只适用于渐变流或均匀流的同一过水断面上 的 各点,对不同过水断面,其单位势能往往不同。
选取:控制断面一般取在渐变流过水断面或其极限情况均匀 流断面上。
即J=JP。 5.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之间的距离为相应段
的流速水头。
6.如果测压管水头线在总流中心线以上,压强就 是正职;如相反,则压强为负值,则有真空。
4.总流能量方程在推导过程中的限制条件
(1)不可压缩流体;
(2)恒定流;
(3)质量力只有重力,所研究的流体边界是静止 的(或处于平衡状态);
取管轴0-0为基准面,测压管所在断面
1,2为计算断面(符合渐变流),断面的形
心点为计算点,对断面1,2写能量方程(4-
15),由于断面1,2间的水头损失很小,
可视
,取α1=α2=1,得
由此得:
故可解得:
式中,K对给定管径是常量,称为文丘里流 量计常数。
实际流量 : μ——文丘里流量计系数,随流动情况和管
流体力学
第四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本章是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中最重要的一 章。本章建立了控制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 即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和实际流体的运 动微分方程;并介绍了求解理想流体运动 微分方程的伯努利积分形式;构建了工程 流体力学中应用最广的恒定总流运动的三 大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 (即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通过本章的 学习要培养综合运用三大基本方程分析、 计算实际总流运动问题的能力。
道收缩的几何形状而不同。

流体力学-知识点

流体力学-知识点

第一章 流体的基本概念质量力:f X i Yj Z k =++表面力:0lim =limA A P T p AAτ∆→∆→∆∆=∆∆/w w g s γργγρρ== =/体积压缩系数:111dV d V dpdp Kρβρ=-==温度膨胀系数: 11dV d V dTdTραρ==-pRT ρ= =du du T Adydyμμτμνρ=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欧拉平衡微分方程:()dp Xdx Ydy Zdz ρ=++0p p h γ=+ vv a v p p p p p h γ'=-=-=12sin A p l Kl A γα⎛⎫=+= ⎪⎝⎭匀加速水平直线运动中液体的平衡:0arctan s a a ap p x z ax gz C z x g g g γα⎛⎫⎛⎫=+--+==- ⎪ ⎪⎝⎭⎝⎭=匀角速度旋转运动容器中液体的平衡:2222220222s r r rp p z z C z g g g ωωωγ⎛⎫=+--== ⎪⎝⎭静止液体作用于平面壁上的总压力:1.解析法:C c c D C C J P h A p A y y y Aγ===+2.图解法:静水总压力大小等于压强分布图的体积,其作用线通过压强分布图的形心,该作用线与受压面的交点即是压力中心D 。

第三章 流体运动学基础欧拉法:速度为()()(),,,,,,,,,x x y y z z u u x y z t u u x y z t u u x y z t ⎧=⎪=⎨⎪=⎩加速度为x x x x x xx y z y y y y y y x y z z z z z zz x y zdu u u u u a u u u dt t x y zdu u u u u a u u u dt t x y z du u u u u a u u u dt t x y z ∂∂∂∂⎧==+++⎪∂∂∂∂⎪∂∂∂∂⎪==+++⎨∂∂∂∂⎪⎪∂∂∂∂==+++⎪∂∂∂∂⎩()u a u u t ∂=+⨯∇∂0utu t⎧∂≠⎪⎪∂⎨∂⎪=⎪∂⎩非恒定流: 恒定流: ()()u u u u ⎧⨯∇≠⎪⎨⨯∇=⎪⎩非均匀流: 均匀流: 流线微分方程:xyzdx dy dz u u u ==迹线微分方程:xyzdx dy dz dt u u u ===流体微团运动分解:1.亥姆霍兹(Helmhotz )速度分解定理 2.微团运动分解 (1)平移运动(2)线变形运动 线变形速度:x xy y z z u xu y u z θθθ∂⎧=⎪∂⎪∂⎪=⎨∂⎪⎪∂=⎪∂⎩(3)角变形运动 角变形速度: 121212yz x x z y y x z u u y z u u z x u u x y εεε⎧∂⎛⎫∂=+⎪⎪∂∂⎝⎭⎪⎪∂∂⎪⎛⎫=+⎨ ⎪∂∂⎝⎭⎪⎪∂⎛⎫∂⎪=+⎪∂∂⎪⎝⎭⎩ (4)旋转运动 旋转角速度: 121212yz x x z y y x z u u y z u u z x u u x y εεε⎧∂⎛⎫∂=-⎪⎪∂∂⎝⎭⎪⎪∂∂⎪⎛⎫=-⎨ ⎪∂∂⎝⎭⎪⎪∂⎛⎫∂⎪=-⎪∂∂⎪⎝⎭⎩3.有旋运动与无旋运动定义涡量:2xyzij k u xy z u u u ω∂∂∂Ω==∇⨯=∂∂∂有旋流:0Ω≠ 无旋流:0Ω= 即y z x z y xu u y z u u z x u u xy ∂⎧∂=⎪∂∂⎪⎪∂∂=⎨∂∂⎪∂⎪∂=⎪∂∂⎩ 或 000x y z ωωω⎧=⎪=⎨⎪=⎩平面无旋运动:1.速度势函数(简称势函数)(),,x y z ϕ (1)存在条件:不可压缩无旋流。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Dt t CV
CS
单位质量流体的能量 e (u V 2 gz) 流体系统的总能量
2
DE ed eV ndS
Dt t CV
CS
E ed
初始时刻系统与控制体重合
Q WSYS Q WCV
ed eV ndS Q W
t CV
CS
§4.2 对控制体的流体力学积分方程
§4.1 系统和控制体,雷诺输运定理
雷诺输运定理:
举例:动量定理运用于流体系统
F Dk Dt
F 是外界作用系统的合力,K 是系统的动量,
k Vd
由于系统不断改变位置、形状大小,组成系统的流体质点的密度和速度随
时间也是变化的,所以系统的动量也是变化的,求其对时间的变化率,即
求该流体系统体积分的物质导数。
取 N M 单位体积的质量
DM 0 Dt
d V ndS 0
t CV
CS
d V ndS 0
t CV
CS
积分形式的连续性方程
§4.2 对控制体的流体力学积分方程
非定常流动情况下:
d V ndS 0
t CV
CS
即单位时间内控制体内流体质量的增加或减少等于同时间内通过控制面流入 或流出的净流体质量。如果控制体内的流体质量不变,则必然同一时间内流 入与流出控制体的流体质量相等。
左端第一项——是控制体内流体动量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力,它反映流体运动的非定常性
左端第二项——是单位时间内流体流入和流出控制体的动量之差,它表示流入动量与流出动量
不等所产生的力。
§4.2 对控制体的流体力学积分方程
定常流动条件:
F
FB FS
VV ndS
CS
VV ndS

第4章流体动力学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

第4章流体动力学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

x方向质量的变化 流入的质量 流出的质量
dmx




x

dx 2


u
x

ux x

dx 2

dtdydz




x

dx 2


u
x

ux x

dx 2

dtdydz



ux


ux x

dx 2

ux
x
(2)方程的推导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 六面体流体元中心点M的坐标为 x,y,z, 应力状态为σ,可求出各面中心点的应力。
以x方向为例 :
Fx max
外力的 x 向分量 Fx :
质量力的x向分量:Xxyz
表面力的 x 向分量:
(
xx
x) y z
x
(
yx
y、z 向质量净通率分别为: (uy ) yzx
y
和 (uz)zxy
z
体积内的质量减少率 :
则有:
xyz
t
( x u x) ( y u y) ( z u z) x y z t x y z
yx


u (
y

u x )

x
y
yz
zy

(u z y

u y ) z


zx
xz


u (
x

u z )
z

流体力学_04_流体动力学-1

流体力学_04_流体动力学-1
u x u x u x u x =dxdydz t u x x u y y u z z
质量力 时变加速度
u x u x u x 1 p u x X ux uy uz x t x y z
表面力
Y
1 p ux uy uz y t x y z
速度水头
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伯 努 利 方 程
****************
u2 H z 2g
总水头
14
第四节 伯诺里方程的能量意义和几何意义
总机械能不变,并 不是各部分能量都保 持不变。三种形式的 能量可以各有消长, 相互转换,但总量不 会增减。 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原理在流体力 学中的具体体现,故被称之为能量方程。 伯努利方程在流线上成立,也可认为 在元流上成立,所以伯努利方程也就是 理想流体恒定元流的能量方程。
u2 gz Cl 2 p
流线
2
1 o o

u2 z Cl 2g p
对同一流线上任意两点 1 和 2 利用 伯努利积分,即有 伯 努 p1 u12 p2 u22 利 z1 z2 2g 2g 方 程 这是流体力学中普遍使用的方程。
10
第三节 理想流体的伯诺里方程
**************** 实际使用中,在测得 h,计算流速 u 时,还 要加上毕托管修正系数 c,即 u c 2 gh
实用的毕托管常将测压 管和总压管结合在一起。
Ⅱ管 Ⅰ管 Ⅰ管测压孔
Ⅱ管测压孔
18
第四节 伯诺里方程的能量意义和几何意义
补充例题一 测量流速的皮托管如图所示,设被测流 体密度为ρ,测压管内液体密度为ρ1,测压管中液面高 差为h。试证明所测流速 p

第4章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第4章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h ——单位重量粘性流体沿流线从1点到2点的 机械能损失,称为元流的水头损失,m。
' w
1 2
1 2
注意: 1. 无粘性流体流动的总水头线为水平线; 2. 粘性流体流动的总水头线恒为下降曲线; 3. 测压管水头线可升、可降、可水平。 4.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之间的距离为速度水头。
五、粘性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p1 v1 p2 v 2 ' ( z1 )gdQ ( z 2 hw )gdQ g 2 g g 2 g
2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示单位时间通过元流过流断面的能量守恒。
由连续性方程 dQ v 1dA1 v 2 dA2 ,上式可写作
p1 v1 p2 v 2 ' ( z1 )gv 1 dA1 ( z 2 hw )gv 2 dA2 g 2 g g 2 g
p Hp z g
—测压管水头
p u2 H z —总水头 g 2 g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的意义
p v2 z C g 2 g
伯努利方程式表明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的理 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时,位置水头,压强水头,速 度水头之和即总水头为一常数。 对于有旋流动,同 一流线上各点的总水 头相同,见左图。
p z g
——单位重量流体的势能 ——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机械能
p v2 z g 2 g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的意义
p v2 z C g 2 g
伯努利方程式表明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的理想 流体作定常流动时,单位重量流体的位能、压能、 动能在流动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的总和 不变,即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守恒。 因此,伯努利方程又称为能量方程。
2019/3/6

理想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理想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一、动量方程——流体的运动方程 二、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
三、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应用 四、恒定总流动量方程与能量方程
的综合应用
3
,致使所研究的问题比较复杂。 理想流体:指粘性为零的流体,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在有些问题
中,粘性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致使所研究的 问题简单化。 理想流体动力学规律可以应用于粘性的影响很小的实 际流体中,所以本章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C点(六面体的中心点):
坐标:x、y、z
平均密度:ρ 动压强:p 速度: ux、uy、uz
方向沿坐标轴的正向
11
x 轴方向受到的表面压力:
p p dx dydz p p dx dydz p dxdydz
x 2
x 2
x
单位质量力为:
f fx i fy j fz k
流体微团受到 x 轴 方向的质量力:
动量的增量对总流过流断面进行积分,得:
dK
A2
dA2u2
dtu2
A1 dA1u1dtu1
dt[
A2 dA2u2u2
A1 dA1u1u1]
用过流断面的平均流速 v 来代替上式中未知的点速 u 分布,
主要内容
动量方程:反映了流体的动量变 化与外力之间的关系
能量方程:机械能守恒定理
4
粘性流体:实际流体都具有粘性。既有粘性切应力,又有法向压应力。
0
理想流体:理想流体可忽略粘性。即无粘性切应力,只有法向压应力。
0
粘性流体:
理想流体:
5
一、动量方程——流体的运动方程
1、积分形式的动量方程——流体的运动方程
质量力:用 f 表示,具有加速度的量纲
f d
( v)d

流体动力学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

流体动力学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
r r q ( r , t0 ) = f ( r )
二、边界条件: 1、固体壁面:渗透、介质交换 无分离条件:理想流体,不可以渗透时法向速度为零。 r r (v 若物面静止不动: b ) ⋅ n = 0 设物面方程为 F ( x, y, z, t ) = 0 ,则物面上组成光滑流体面, DF =0 则 Dt 无滑移条件:粘性流体,沿壁面切向、法向速度均为零。
Dp ∂p r = + v ⋅∇p Dt ∂t
1 Dρ r ∇⋅v = − ρ Dt
Dp ∂p r v ⋅∇p = − Dt ∂t
§4-7 理想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D p ∂p r 所以: ∇ ⋅ ( Pv ) = − ρ + Dt ρ ∂t 代入能量方程中得:
r r D p v2 ∂p ρ e + + = ρ f ⋅ v + ρ qR + ρ 2 Dt ∂t r ρv : 将动量方程两边乘以 r r r r D v2 r Dv ρv = ρ f ⋅ v − v ⋅∇p = ρ Dt Dt 2 因此有: Di 1 Dp = qR + Dt ρ Dt
§4-9 理想流体动力学的定解条件
3、自由面:流体质点的光滑面
r v∞ 2、无穷远或管道进口处的边界条件:一般给定管道进口及
p = const
τ τ τ τ
§4-7 理想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若积分号内均为连续函数,又因为积分区域的随意性: r r D v2 r ρ e + = ρ f ⋅ v + ∇ ( Pv ) + ρ qR + ∇ ⋅ ( λ∇T ) Dt 2 由于是理想流体: µ = 0 , λ = 0 . 因此 ∇ ⋅ ( λ∇T ) = 0 又在理想流体中: P = − pδ r r r r r ∇ ⋅ ( Pv ) = ∇ ⋅ ( − pδ v ) = ∇ ⋅ ( − pv ) = − p∇ ⋅ v − v ⋅∇p 因为: 1 Dρ r + ∇⋅v = 0 ρ Dt

第四章 流体动力学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

第四章 流体动力学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

第四章流体动力学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4-1运动流体中的应力张量流体中的应力一、运动流体中的应力张量作微元四面体,如图()cos ,x n nA A n x A Δ=Δ=Δx n ()cos ,y n nA A n y A Δ=Δ=Δy n ()cos ,z n nA A n z A Δ=Δ=Δz n00当()00,0,0dv dx dy dz →→→→n x y zA A A A Δ=Δ+Δ+Δn x y z p p p p n x n y n z nA n A n A n A Δ=Δ+Δ+Δn x y z p p p pn n n =++x y zxx xy xzp p p =++n x y z x p p p p p i j k yx yy yzzx zy zzp p p p p p =++=++y z p i j k p i j k y 分量公式:nx ny nzp p p =++n p i j k nx x xx y yx z zxp n p n p n p =++ny x xy y yy z zynz x xz y yz z zz p n p n p n p p n p n p n p =++=++⎛xx xy xz p p p ⎞⎜⎟=为对称张量yxyyyz zxzy zz P p p p p p p ⎜⎟⎜⎟⎝⎠ 为对称张量P =++x y z ip jp kp x y z n n n P=++=i 依赖于通过某点的面元方位P是的函数n x y z p p p p n (),t 依赖于通过某点的面元方位,P是的函数.n p r二、理想流体中的应力00p αβαβ≠⎧=⎨1111222233330= nn nn nn p n n p p n n p p n n p βαβ≠⎩===112233nn p p p p ∴===理想流体任一方向应力分量都相等p P p δ=−=−n p n+∇i V =0()t ρ∂t∂:适用惯性坐标系,非惯性坐标系,理想流体和非理想流体.⎛()()200v e ,t ,A A t 2φφφττ⎞==×=+==⎜⎟⎝⎠V, r V ,d d 00D D Dt Dt ττρτρτ=∫∫∫∫∫∫V VD ∫∫∫∫∫∫∫∫ A Dt ττD ⎛⎞V ∴0d Dt τρρτ−−∇=⎜⎟⎝⎠∫∫∫f P i1yz xz zz z P P w w w w P u v w f t x y z x y z ρ∂⎛⎞∂∂∂∂∂∂+++++⎜⎟∂∂∂∂∂∂∂⎝⎠=+各项物理意义y x dx dy ∂⎛⎞∂⎛⎞⎟⎟P P z dxdydz+dydz+dxdz x y D +dz dxdy dxdydz ρρ⎜⎜∂∂⎝⎠⎝⎠∂⎛⎞ =f P V (牛顿第二定律)z Dt ⎜⎟∂⎝⎠2Dt ⎝⎠()()()221122R V V e e +q T t λρρ⎛⎞⎛⎞∂++∇+=∇+∇∇⎜⎟⎜⎟∂i i i i i V f V +P V 或⎝⎠⎝⎠§4-5 方程组的封闭性三大方程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个)能量方程:连续方程、动量方程(3个)、能量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S方程
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欧拉运动微分方程) 适用于可压缩和不可压缩理想流体的运动
写成矢量形式为:
r r 1 r r f p ( ) t
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
1 p fx 0 x 1 p fy 0 y 1 p fz 0 z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
0
pm p(p 为热力学压强)
对于温度不太高的双原子气体(如空气)和压强不太高的单原子气体, 上述结果是正确的。
法向应力与线变形速度之间的关系
x 2 x y z pxx pm 2 ( ) x 3 x y z y 2 x y z p yy pm 2 ( ) y 3 x y z z 2 x y z pzz pm 2 ( ) z 3 x y z
三、法向应力与线变形速度之间的关系
pxx p 2 p yy p 2 x x y
y pzz p 2 z z
三个互相垂直的法向应力的算术平均值为:
1 2 x y z pm ( pxx pzz p yy ) p ( ) 3 3 x y z
左右面上 的法向力 前后面上 的切向力 上下面上 的切向力
+
+
+
质量力
整理后,方程两边同除以流体质量
1 pxx 1 yx zx d x fx x y z dt 1 p yy 1 zy xy d y fy y z x dt 1 pzz 1 xz yx d z fz z x y dt
i j k x y z
斯托克斯
斯托克斯(George GabrielStokes),英国数学家、 物理学家。1819年8月13日生于爱尔兰的一个小镇, 1903年2月1日6卒于英国剑桥。
斯托克斯的主要贡献是对粘性流体运动规律的研究。纳维从分子假设 出发,将欧拉关于流体运动方程推广,1821年获得带有一个反映粘性的 常数的运动方程。 1845年斯托克斯从改用连续系统的力学模型和牛顿关 于粘性流体的物理规律出发,在《论运动中流体的内摩擦理论和弹性体 平衡和运动的理论》中给出粘性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其中含有两个 常数,这组方程后称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它是流体力学中最基本的方程 组。1851年,斯托克斯在《流体内摩擦对摆运动的影响》的研究报告中 提出球体在粘性流体中作较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的计算公式,指明阻力 与流速和粘滞系数成比例,这是关于阻力的斯托斯公式。斯托克斯发现 流体表面波的非线性特征,其波速依赖于波幅,并首次用摄动方法处理 了非线性波问题(1847)。斯托克斯在数学方面以场论中关于线积分和 面积分之间的一个转换公式(斯托克斯公式)而闻名。
dy
过A点的三个平面上的 应力方向与坐标方向相 反,其它三个平面应力 方向与坐标方向相同
yx
应力本身 方向
应力所在平 面法线方向
dz
yz
yz y
dy
yx yx dy y
xz
pxx dy
zy
zy z
zx
dz fz
pzz
xy
xy x
dx
为四阶小量可忽略
同理
xy yx yz zy zx xz
只存在三个独立的切向应力
牛顿内摩擦定律
牛顿内摩擦定律推广到三维流动
假定流体为各向同性(应力与变形率 的关系和坐标系选取无关)
d x d dy dt
式(3-22)
广义牛顿内摩擦定律:
xy yz zx
输运方程
r dN dV Ò dA dt t cv cs r
连续性方程
x y z 0 t x y z x y z 0 不可压缩流体 x y z d 0 dt 0 t 0
yx dy y
y
xy
o
z A
dy
M
xy xy dx x
dx
yx
注意:
x
1.法向应力的合力都与取矩的中心轴线相交,力矩为0. 2.在切向应力中,第一个角标为z的切向应力与取矩的中心 轴线相交;第二个角标为z的切向应力与取矩的中心轴 线平行,因此其力矩为0. 3.质量力作用在矩形六面体的质心M,力矩为0. 4.转动惯性力矩与转动惯量成正比,为四阶小量 ,可忽略.
r (i j, = 0 )
§4-3 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1 p d x fx 2 2 2 x x x d x 1 p x d t fx v 2 2 2 x x y z dt 1 p d y f = 2 y 2 y 2 y d y 1 p 对于理想流体 y y dt fy v 2 2 2 dt (无粘性) y x y z 1 p d z fz 2 z 2 z 2 z d z 1 p z dt fz v 2 2 2 z x y z dt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r r F ma d 或 dt
以应力形式 表示的实际流 体的运动微分 方程

Vs
r dV F r

x 方向分量方程
1 pxx 1 yx zx fx x y z pxx p 2 x x y x xy yx x y zx xz x z x z p 2 x 1 x fx x y x x z ( ) 1 x y x z y z d x dt d x dt
xz
pxx dy y
zy
zy z
zx
dz
xy x
dx
pxx
xz
xz dx x
xy
pzz
A
pzz dz z
zx zx dz z yx yz
fz
dx pyy
fx
zy
pxx dx x
o z

x
x轴方向
yx dx pxx zx x dx dydz z dz dxdy y dy dxdz f x dxdydz dt dxdydz
M
fx fy
zy
xz
xz dx x
pxx
y
0
xy
A A
pzz
yx
x dx
pzz z
zx zx dz dz z
pxx dx x
yz
pyy
z
拓展: 应用动量定理
n
在流场中取如图所示的流体系 统,其体积为Vs,边界面为As, 作用在该系统内单位质量流体 上的质量力为 f ,作用在单位 界面面积上的表面力为 n

1

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简称N-S方程) 写成矢量形式为
[ ( ) ] f p 2 t
d f p v t dt 1
2
2 2 2, x y z
2 2 2 2
对通过质心M且与轴平行的轴的力矩之和为零(dz=1)
xy dx dx dy ( xy dy) [( xy dx)dy] ( yx dx) 2 x 2 2 yx dy [( yx dy)dx] 0 y 2
转动惯量=
1 dxdy(dx 2 dy 2 ) 12
y x yx 2 xy 2 yx y x z y zy 2 yz 2 zy z y x z xz 2 zx 2 xz x z
问题
• • • • 广义牛顿内摩擦定律能否归纳出一个简洁的表达式? 在何条件下 pxx pyy pzz p N-S方程的适用条件? 讨论题: 两平行平板间不可压缩定常层流运动的解 速度分布? 切应力分布?
i j ij ( ) x j xi
i (i j) pij p 2 x j
欧拉平衡微分方程
第二章 式(2-7)
对于不可压缩均质流体,是常数, 欧拉运动微分方程 连续性方程 初始和边界条件
x,y,z, p
对于可压缩流体,是变量,
欧拉运动微分方程 连续性方程
状态方程
初始和边界条件
x,y,z, p,
圆柱坐标系(r,,z)下的欧拉运动微分方程
r r r 1 p r fr r z r t r r r z r 1 p f r z r t r r r z z z z 1 p z fz r z z t r r z
x x ( y), y z 0
如沿x方向的均匀流动, 压强计测压
pxx p yy pzz pm p
§4-2 实际流体中的运动微分方程
pyy pyy y dy
dz
yz
yz y
dy
yx
fy
yx y pzz
dy
xy
dA
n
VS
AS
流体系统
d dVs f dVs n dAs Vs As dt Vs
二、切向应力与变形速度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