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员举重问题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运动员举重问题的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运动员举重问题相关的论文及资料,并根据实际经验数据建立起了运动员举重成绩与体重之间的关系模型。基于是否考虑体重中有一部分是与成年人的尺寸相关,本文建立起了两类关系模型,即模型(15)和模型(20)。经检验得知两类模型均能能有效描述运动员举重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但模型(20)更为精准和有说服力,它使得比赛受体重因素的影响较小,从而更加公平。

关键字: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数据拟合,O’Carroll模型

1.引言

在现代奥运会举重比赛中,比赛前运动员都要称体重,并且最后运动员的成绩只计算抓举和挺举的总成绩,如总成绩相同则赛前体重轻者列前。一般情况下,最中获奖级别越高,体重越重,举起的重量也越大,那么可设想同一级别的运动员,体重越大的,举起的重量应该越大。也就是说,运动员的体重与总成绩应该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已经提出的生理学论证建议肌肉的强度和其横截面的面积成比例【1】,而生理学已证明肌肉强度近似正比于力量的大小,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研究举重总成绩与体重的关系,并用表中数据进行检验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更进一步地,基于生理学、动物解剖学和统计分析,体重分为两部分,肌肉部分和非肌肉部分,体育运动员身体中肌肉所占体重为40%—45%【2】。从而可以推断体重中有一部分体重与成绩关系不大。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关于运动员体重与举重成绩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旨在找出体重与举重成绩之间的关系。

2.问题重述

运动员在高度和体重方面差别很大,为了在举重比赛中对此做出补偿,规定要从运动员举起的重量中减去其体重,以下是199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优胜者的举重成绩:

(一)这个规定暗示了什么关系,结合上表说明这种关系。

(二)已经提出的生理学论证建议肌肉的强度和其横截面的面积成比例,利用这个强度子模型,建立一个表示举重能力和体重之间关系的模型,列出所有的假设,用所提供的数据来检验你的模型。

(三)假定体重中有一部分是与成年人的尺寸无关的,提出一个把这种改进融合进去的模型,并讨论两个模型各自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一种经验法则,对不同体重的举重运动员设定障碍,使得比赛受体重因素的影响较小,从而更加公平。

3.问题假设及符号说明

3.1问题假设:

①举重运动员的总成绩是生理条件,心理因素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本文的研究重点虑体重的因素,假设运动员其他条件相差不大。

3.2符号说明

注:上表仅仅列出本文主要符号,其它将在后文给出,这里不再赘述。

4.模型建立与求解

4.1问题一

通过对问题中图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1)题目中,由于运动员在高度和体重方面差别很大,因此在举重比赛中对此做出补偿,规定要从运动员举起的重量中减去其体重。这个规定暗示了运动员的举重总成绩与体重可能成正比。

2)结合表中也可得:体重越重的,级别越高,举起的重量就越大。表中体重一列是呈上升趋势,抓举、挺举和总重量三列也是呈上升趋势。

下面用图形和数据拟合来验证一下观察的结论,首先画出表中所给总成绩和体重数据的散点图,如图1:

图错误!未指定顺序。体重与成绩散点图

从上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体重越大,举重总成绩越好,因此,举重总成绩与体重

大概成线性关系。下面我们用一次函数b W +=0.

a C 对它们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后的函数是:

拟合图像(图中直线)如图2所示

图错误!未指定顺序。体重与成绩拟合图

从上图看出实际的举重成绩值在拟合的线性函数上下波动,说明拟合的函数与实际具有一定的误差。说明用线性函数对举重总成绩与体重进行拟合的模型过于简单、粗略,考虑的因素比较少。但依然可以推知这个规定暗示的结论是:举重总成绩与体重近似成正比。

4.2问题二

4.2.1模型的建立

一般举重运动员的举重能力是用举重成绩来衡量,而举重运动员的举重能力与其肌肉强度近似成正比关系,从而举重运动员的举重总成绩与其肌肉强度近似成正比,即:

T k C 1=(1k 为大于零常数)(1)

从运动生理学得知,肌肉的强度与其横截面积近似成正比,即:

S k T 2=(2k 为大于零常数)(2)

从而得出S k k T k C 211==(3)

假设肌肉的横截面积正比于身高的平方,人的体重正比于身高的三次方【3】,即可得:

3423,h k W h k S ==(43,k k 为大于零的常数)(4)

从而得232121h k k k S k k C ==(5) 从34h k W =可得:3

14⎪⎪⎭⎫

⎝⎛=k W h (6)

带入(5)式可得

3

23

243213

24

3212

321W k k k k k

W

k k k h k k k C -=⎪⎪⎭

⎫ ⎝⎛==(7)

从而可得举重运动员举重总成绩与其体重的关系模型为:

3

2KW C =(3

24321-=k k k k K )(8)

上述模型是根据比例关系推导得出,又称为经验模型。

利用题目表格中所给的体重和举重总成绩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上述模型的系数K 。因为体重超过108千克的运动员的体重没有具体的数据,为了模型的准确性,故将这个数据舍去。

通过在matlab 中编程求得K=20.0880,于是举重运动员的举重总成绩与体重的关系模型为

3

2

20.0880W C =(9)

利用表格中数据画出举重总成绩实际值的散点图(用小圆圈表示)和模型

3

2

20.0880W C =的曲线图,如下图所示:

图错误!未指定顺序。模型曲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实际数据在函数曲线上下波动,第一个点跟理论值非常接近,而第八

个点则跟理论值偏差比较大。根据模型(9),我们求出了相对应的一些理论值,并用画出它的散点图(用星号表示),再跟实际值(用圆圈表示)进行对比,如图4:

图错误!未指定顺序。实际值与理论值散点图

将举重总成绩的实际值和理论值制成表格如下(单位:千克):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的误差很大为37.2124。这个模型主要是依据比例关系得到的,假设条件都比较粗糙,是比较粗略的计算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只能大概得到举重总成绩与体重的关系,但计算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不是很相符。由于人的重量并非完全均匀的,并且通过查找资料得知,人的体重并不完全正比于身高的三次方,有人做过统计得到人的体重和身高的关系[3]为

32.21.17h W =(10)

假设人的体重跟身高的关系为

αh k W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