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第

合集下载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一、单选题1 肝细胞呈碎片状坏死和(或)桥接坏死主要见于()A、急性重型肝炎B、急性普通型肝炎C、慢性普通型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E、急性普通型黄疸性肝炎2 与溃疡病发病无关的是()A、胃酸分泌过多B、幽门螺杆菌感染C、胃蛋白酶分泌过多D、高钙血症E、遗传因素3 肝硬化并发肝昏迷的主要原因是()A、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出血B、肠道含氮物质不能在肝内分解引起氨中毒C、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D、代谢性酸中毒E、胆色素代谢障碍4 在溃疡愈合期,填补溃疡的是()A、肌细胞和结缔组织B、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C、上皮细胞和肉芽组织D、纤维母细胞和肌组织E、不缺定细胞和组织5 酒精中毒时什么细胞内可见Mallory小体。

()A、心肌细胞B、肝细胞C、肾小管上皮细胞D、脾E、骨骼肌细胞6 肠上皮化生多见于()A、慢性肠炎B、慢性胃炎C、慢性胃溃疡D、肠腺瘤E、肠腺癌7 某男,35岁,汽车司机,常感胃不适,时而痛疼,诊断为胃溃疡。

其不加重视,忽一日,其暴亡,尸检发现腹腔有大量积血。

则死因可能是()A、肝腹水B、肝动脉硬化C、肾出血D、胃溃疡造成的大出血E、以上各项都不可能8 急性炎症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A、浆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9 某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腹水,呕血,腹壁浅静脉曲张出现海蛇头。

则形成此症状的原因是()A、胃出血B、肠出血C、肺淤血D、肝炎E、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10 急性暴发型肝炎肝细胞的主要病变是()A、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B、肝细胞胞浆嗜酸性变和嗜酸小体形成C、多数散在点状坏死D、弥漫性大片坏死E、大范围桥接坏死11 下列哪项是诊断门脉性肝硬化的可靠依据?()A、腹水B、脾肿大C、肝掌及蜘蛛痣D、肝穿刺活检有假小叶形成E、侧枝循环形成12 消化性溃疡发生在下列哪个部位易引起大出血?()A、胃小弯B、幽门C、十二指肠下段D、十二指肠球部后壁E、胃底13 下列哪种病变常出现肠上皮化生?()A、表浅性胃炎B、胃溃疡恶变C、肥厚性胃炎D、萎缩性胃炎E、疣状胃炎14 食管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腺癌B、粘液癌C、未分化癌D、鳞状细胞癌E、小细胞癌15 有关胃溃疡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2cm以内B、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1cm以内C、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1cm以内D、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2cm以内E、好发于胃底及胃体16 急性普通性肝炎的病理临床联系中,错误的是()A、弥漫肝细胞变性-肝肿大B、肝包膜紧张-肝区痛C、部分肝细胞坏死-SGPT升高D、肝细胞脂肪变性一厌油腻饮食E、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黄疸17 某大肠癌患者手术后,对其癌样检查发现,在镜下,在粘液湖中可见腺管状或乳头状排列的癌细胞。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常用的方法
① 应激法 ② 幽门结扎法 ③ 药物法 ④ 醋酸法
乙醇 组胺 促胃液素 肾上腺类固醇 水杨酸盐 血清素 利血平 保泰松
……
阳性对照药:
H2受体拮抗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加强胃黏膜防御功能——甘珀酸,果胶铋,硫糖铝
2019/9/22
王慷慨
19
研究抗胃溃疡药物
胃黏膜形态观察 胃分泌试验 胃黏膜血流量测量 胃粘液测定 抗炎镇痛试验 抑制幽门螺杆菌试验等
muropeptide
MAP3KINASES
2019/9/22
INFLAMMATION
GASTRITIS
Naumann M, Trends in Microbiology, 2004, 12(1): 29–36
王慷慨
9
酸制剂法
急性胃炎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
体重300g左右雄性Wistar大鼠。
2019/9/22
(6)15%的乙醇;
(2)-(6)可单独或几种合用(2ml左右)灌胃;
急性胃炎动物模型
结果
4h后处死动物,剖检可见胃内发生急性 弥漫性炎症改变。
病变
胃黏膜表面有浅表糜烂、出血,粘膜层 内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2019/9/22
王慷慨
12
2019/9/22
王慷慨
13
? 观察指标:
组织:HE,免疫荧光,干湿重比等 NOS, PGE2等
平法和乙醇法可任选其一。
2019/9/22
王慷慨
17
急性胃溃疡动物模型
常用的方法
① 应激法 ② 幽门结扎法 ③ 药物法 ④ 醋酸法
乙醇 组胺 促胃液素 肾上腺类固醇 水杨酸盐 血清素 利血平 保泰松

《消化系统疾病》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课件

胃食管反流病
总结词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胃灼热、胸痛和吞咽困 难等。
详细描述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酸或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主 要症状包括胃灼热、胸痛和吞咽困难等,有时还可能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
胃炎
总结词
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其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恶 心和呕吐等。
诊疗技术更新
1 2
内窥镜技术的改进
新型内窥镜技术如胶囊内镜、双通道内镜等的发 展,提高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
如MRI、CT等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为消化 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精确的影像学依据。
3
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更新
新型实验室检测技术如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等 的发展,有助于更早、更准确地发现消化系统疾 病。
《消化系统疾病》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消化系统概述 •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 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 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 肠、大肠等器官组成,每个器官 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疾病预防研究
健康生活方式的研究
01
通过研究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对消化系统疾病
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疫苗研发
02
针对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疫苗的研发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了新的
途径。
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管理
03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和管理,及早发现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笔记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笔记

消化系统疾病简述: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第一部分胃肠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阑尾炎•非特异性肠炎第二节胃炎•(一)急性胃炎•(二)慢性胃炎(一)急性胃炎•急性刺激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腐蚀性胃炎•急性感染性胃炎(二)慢性胃炎• 1. 返流;–自身免疫;幽门螺旋杆菌;长期慢性刺激;胆汁反流。

• 2. 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1. 慢性浅表性胃炎•(1)胃粘膜最常见的病变。

•(2)好发胃窦部。

•(3)肉眼观(胃镜下):粘膜充血、水肿、深红色,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分泌物,局部可有点状出血或糜烂。

•(4)光镜下:–炎性病变位于粘膜浅层,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间质水肿、点状出血–上皮坏死脱落•(5)预后2. 慢性萎缩性胃炎•(1)特征:–粘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2)临床表现:–上腹不适或钝痛–消化不良–贫血•(3)类型:A、B两型•(4)肉眼观(胃镜):–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平或消失,表面呈细颗粒状;–粘膜灰色或灰绿色;–粘膜下血管清晰可见。

•(5)光镜下:–固有层内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固有腺体萎缩,腺体变小并有囊性扩张,腺体数量减少或消失。

–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和肠上皮化生。

定义:• 1. 假幽门腺化生:•胃体和胃底部正常腺体--胃底腺由类似幽门腺的粘液分泌细胞代替。

• 2. 肠上皮化生:•幽门窦病变区胃粘膜表层上皮细胞中出现分泌酸性粘液的杯状细胞、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和潘氏细胞等,与小肠粘膜相似。

肠上皮化生•完全性化生:杯状细胞和吸收上皮•不完全性化生:杯状细胞•大肠型:氧乙酰化唾液酸阳性•小肠型:氧乙酰化唾液酸阴性3. 肥厚性胃炎•(1)好发部位:胃底及胃体•(2)肉眼观:粘膜层增厚,皱襞肥大加深变宽似脑回。

•(3)镜下观:–粘膜表面粘液分泌细胞数量增加,分泌增多;–腺体增生肥大变长;–炎细胞浸润不明显•(4)临床表现:胃酸低下,低蛋白血症。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56号片,胃溃疡病 56号片,胃溃疡病
56号片,胃溃疡病
56号片,胃溃疡病
56号片,胃溃疡病
22号片,急性病毒性肝炎 22号片,急性病毒性肝炎
22号片,急性病毒性肝炎
22号片,急性病毒性肝炎
23号片,亚急性重型肝炎
23号片,亚急性重型肝炎
23号片,亚急性重型肝炎
23号片,亚急性重型肝炎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胃消化性溃疡
阑尾炎
阑尾炎2
亚急性重症性肝炎
门脉性肝硬变
门脉性肝硬变2
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癌
食管癌(特写)
食管癌2
胃癌(溃疡型)
胃癌(浸润型)
结肠多发性息肉病
直肠癌
胃炎 55号片,慢性萎缩性胃炎
55号片,慢性萎缩性胃炎
55号片,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反应性(返流性)胃炎
20
临床病理联系 消化不良 上腹部不适
21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22
主要见于胃和十二指肠 又名胃、十二指肠溃疡
常见病、多发病 (10%人口) 80%以上为40岁以下青壮年
23
特点
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
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 — 70%
胃溃疡
— 25%
复合性溃疡 — 5%
24
尿素酶、磷酸酯酶、蛋白酶 、 白三烯(趋化因子)
17
自身抗体(-) 泌酸功能下降较轻 肠上皮化生较常见 癌变率高(国外10%)
胃癌标本50%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
18
C 型胃炎 不良刺激:
过于刺激的食物 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胆汁返流 吸烟等
19
其它分类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炎
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
68
预后 轻度者大部分可痊愈 或维持稳定状态 中度以上者约20%发展为肝硬化
69
重型肝炎
发病率 1%左右 主要由乙肝病毒引起 肝细胞坏死面积大 肝功能受损严重、死亡率极高
11
正常胃黏 膜结构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 atrophic gastritis
13
胃肠上皮化生
纹状缘 杯状细胞 Paneth细胞
14
分类与病因 A型胃炎
与自身内免疫有关 胃体多见
15
胃酸↓、内因子↓— VB12 吸收障碍 RBC细胞膜合成障碍 — 恶性贫血
16
B 型胃炎 感染:幽门螺杆菌 ( H. pylori )
40
幽门梗阻 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 炎症水肿、瘢痕收缩 幽门变形、狭窄
41
癌变
胃溃疡 1%左右(中老年人)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癌变

八 3节 消化系统急症试题

八 3节 消化系统急症试题

第八章第三节消化系统急症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急性腹痛
2.急性消化道出血
二.单选题
1.哪一项不是急性腹痛的共同特点()
A.突然发生
B.病情变化快
C.疼痛往往剧烈
D.均伴有急性腹膜炎
E.病情重
2. 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 十二指肠降部
B 十二指肠球部
C 十二指肠水平部
D 十二指肠升部
E 十二指肠与空肠连接部
3.急性腹痛病人诊断不明确时,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如腹痛剧烈,可酌情使用镇痛药
B.禁灌肠
C.禁饮禁食
D.抗感染
E.抗液体失衡
4.急性腹痛病人出现下列情况应积极准备进行剖腹手术,但除外()
A.腹腔内病变严重,腹膜炎体征明显
B.有进行性腹腔内出血现象,经积极抗休克和止血等治疗,病情无好转
C.腹腔内炎症较重,腹腔穿刺较重,腹膜穿刺易得胃肠道内容物
D.腹膜炎病因未明,且无局限趋势者
E.病因未明而腹膜炎症状不严重,合并冠心病者。

儿科护理学教案第8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教案第8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案正文教案附页3-4个月增多。

由于新生儿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低,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六、肠道细菌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出生后数小时细菌经口、鼻、肛门进入。

一般情况下,胃内几乎无菌,十二指肠和上部小肠也较少,结肠和直肠细菌较多。

单纯母乳喂养的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着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占比例几乎相等。

七、健康小儿粪便1、胎粪新生儿最初排出的大便为深墨绿色、粘稠、无臭味,称胎粪。

多数生后12小时排便,总量为100-200g,2-3日过度为黄糊状粪便。

如24小时无胎粪排出,应引起注意。

2、人乳喂养儿的粪便为金黄色,糊状,不臭,呈酸性反应,每日2-4次。

3、人工喂养儿的粪便淡黄色。

较干厚,有臭味,呈中性或殓性反应,每日1-2次。

4、添加辅食后的粪便外观褐色,添加谷类、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的大便,接近成人,每日1次。

第二节口炎口腔黏膜的炎症(stomatitis)。

大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和螺旋体引起,在小儿时期较多见,尤其婴幼儿。

可单独发病或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等其他疾病。

介绍一个溃疡性口炎(ulcerativestomatitis)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及口腔不洁等条件下。

主要有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感染引起。

一、临床表现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舌、唇内和颊黏膜处,可蔓延至唇和咽喉部。

开始充血水肿,随后出现溃疡,有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物形成假膜,常呈灰白色或黄色,边界清楚,易拭去,露出溢血的创面,但不久又被假膜覆盖,涂片染色可见大量细菌。

局部疼痛、流涎、拒食、烦躁,常有发热,可达39°C-40°C,局部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轻者1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溃疡逐渐痊愈;严重者可出现脱水或酸中毒。

二、治疗要点控制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作好口腔清洁及局部处理;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

疱疹性口炎(herpeticstomatitis)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全年可发病,1-3岁小儿可多见,传染性强。

第8章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8章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 类杆菌
70
60 50 40 30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
0 0 5 10 15 days 20 25
10
0 0 5 10 15 days 20 25
肠道菌群


定义:在健康人的肠道内寄居者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称为肠道菌群。
分类:常驻菌(益生菌)和过路菌 益生菌生理作用:

1、营养作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能合成多种维生素, 利于蛋白质残片合成氨基酸,参与糖类和脂类代谢,促 进铁、镁、锌等吸收,促进激素的转化。
益生菌生理作用:



2、生物拮抗作用:正常菌群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 并通过自身代谢改变环境的PH值,或释放抗生素、细菌 素等,阻止过路菌在肠道内的定植和生长。 3、免疫作用:促进免疫系统发育成熟,激活巨噬细胞, 增加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免疫功能。 4、抗衰老作用: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具有抗氧化作用和 调整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作用,故可抵抗衰老。 5、抑制肿瘤作用:双歧杆菌可抑制致癌物质或辅致癌物 质的形成,并可将致癌物质转化为非致癌物质。
消化能力差


1岁时:
水为1.5~2小时 母乳为2~3小时 牛奶为3~4小时
250—300ml
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肠管长,黏膜富含血管和淋巴
利于消化吸收
肠壁薄,通透性高,毒素、过敏源和消化不全的 产物易吸收 全身性感染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易肠套叠、
小儿异常粪便


5.胆道阻塞大便: 灰白色或陶土色。 6.细菌性痢疾: 粘液脓血便。 7.霍乱: 米汤样便 8.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赤豆汤样大便 9.饥饿性大便: 由于缺乳或辅食添加不及时造 成长期喂养不足,体重增长缓慢,大便中缺少食 物残渣主要是肠道分泌物,大便呈暗褐色或暗绿 色,次数较多,量少,有粘液。

消化系统疾病特点、分类与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疾病特点、分类与临床表现
围纤维组织包绕。 ❖ ★纤维间隔 较薄且均匀

门脉性肝硬化

体积:重量:表面:质地

镜下:假小叶形成
❖ 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包绕成 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称之。
①中央静脉缺如、 偏位或有两个以上 ②肝细胞排列紊乱,
不呈放射状 ③小叶内可见汇管区 肝细胞变性(脂变)
坏死, ④纤维组织增生 ⑤炎性细胞浸润 ⑥小胆管增生
❖ 2.汇管区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并分泌产生胶原纤 维。
❖ 肝小叶内网状支架塌陷后,使再生的肝细胞不 能沿着原有支架排列,而形成不规则的再生肝细 胞结节。
❖ 广泛增生的胶原纤维一方面向肝小叶内伸展, 分割肝小叶,另一方面与肝小叶内的胶原纤维连 接成纤维间隔包绕原有的或再生的肝细胞团,形 成假小叶。
❖ 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细 胞再生三者病变反复交叉进行,最终形成弥漫全 肝的假小叶,并导致肝内结构和血液循环发生改 建,形成肝硬化。
第八节 肝硬变(liver cirrhosis)
概念
病毒性肝炎 慢性酒精中毒
营养不良 有毒物质的损伤
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 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反复交错进行
肝小叶结构和血 液循环途径改建
肝脏变形变硬
小结节型肝病化(门脉性肝硬化)
大结节型及大 小结节混合型
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 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肝脏变形变硬
大结节型及大 小结节混合型
四、病理变化
❖ 早、中期: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正常/ 稍硬。
❖ 后期: ❖ ★体积 缩小 ❖ ★重量 减轻,常在1000g以下(正常1500g) ❖ ★质地 变硬 ❖ ★表面 颗粒或小结节状 大小相仿0.1-

消化系统疾病讲课文档

消化系统疾病讲课文档
二.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重点腹部体格检查。
注意特征性体征:黄疸、肝掌、蜘蛛痣、左锁骨上 淋巴结、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肿大、腹部包块、腹 部压痛、反跳痛及腹壁紧张度、移动性浊音等。
现在四页,总共三百三十九页。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㈠.化验检查
血常规,肝功能、粪便常规、血尿淀粉酶、 甲胎蛋白、肝炎病毒标志物、腹水化验、幽 门螺杆菌检查等。 ㈡.内镜检查:重要检查手段
[治疗] 一.关于根除H.P:适用于下列伴H.P感染者: 1.慢性胃炎伴胃粘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
异型增生者; 2.有消化不良症状者 3.有胃癌家族史者
现在四十页,总共三百三十九页。
二.关于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 可应用制酸剂,促胃动肠力药,胃粘膜 保护剂等。
三.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疗 无特异治疗,肌注VB12有助于纠正贫血
胃炎(gastritis)是指各种 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炎症。
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 生。
分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现在十四页,总共三百三十九页。
第一节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指各 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改变。 包括:1.急性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
引起的急性胃炎;
大肠癌、肠结核、炎症性肠病;
结核性腹膜炎; 胰腺炎、胰腺癌; 胃食道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 综合征等。
现在三页,总共三百三十九页。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
一.病史与症状 1.详细询问病史; 2.常见症状:呕血、黑便、腹痛、腹泻……
不同消化系统疾病有不同的主要症状及不同的症状组合,个别 症状在不同疾病也有其不同的表现特点.
三.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
壁细胞损伤 自身抗原 壁细胞抗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2016知识分享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2016知识分享
3.对笼具的要求。
2020/10/3
王慷慨
30
模型评价与注意事项
幽门结扎法胃溃疡模型
4.术中要求。
5.观察药物对溃疡的影响时,动物应预先给 药或同时给药,若粗制剂可采用灌胃给药,应确 认胃内已排空后方能结扎幽门。粗制剂可在幽门 结扎的同时采用十二指肠内注入给药较好。
6.阳性对照药:灌胃给予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1.0g/kg体重 雷尼替丁0.135g/kg体重
2020/10/3
王慷慨
31
大鼠胃的解剖及幽门结扎法所致胃溃疡图
2020/10/3
王慷慨
32
2020/10/3
王慷慨
33
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
第三节 急性和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2020/10/3
王慷慨
36
常用的肝损伤物质
四氯化碳 D-半乳糖胺 硫代乙酰胺 刀豆蛋白A
2020/10/3
王慷慨
PCR:特定基因或炎症因子 Western:特定激酶或信号分子,特定基因等 ……
2020/10/3
王慷慨
14
第二节 急性胃溃疡动物模型
2020/10/3
王慷慨
15
溃疡病的病因
致溃疡因素:胃酸、胃蛋白酶、非甾体抗炎药 不合理应用、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防御因素: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膜屏障、 粘膜血流量、胃上皮细胞的更新、表皮生长因 子和内生性前列腺素等。
动物
(CCl4)剂量 (ml/kg体重)
用法
形成肝损伤 所需时间
0.5% 10 颈背部皮下注射1次 约24h
小鼠
0.1% 10 腹腔注射1次
约24h
0.2% 10
12~24h

最新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案(

最新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案(

最新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体解剖学》教材第八章消化系统,详细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胰等器官的结构与特点,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各器官的结构特点。

2. 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各器官的结构特点。

难点:消化系统疾病的理解与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解剖图谱、挂图、模型、PPT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消化系统疾病图片,引发学生对消化系统健康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各器官的结构与特点。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观察人体解剖图谱、模型,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

4. 例题讲解:讲解消化系统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消化系统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各器官的结构与特点3. 消化系统疾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描述口腔、胃、小肠等器官的结构特点。

(3)举例说明消化系统疾病。

2. 答案:(1)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胰等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废物。

(2)口腔:牙齿、舌头、唾液腺;胃:胃壁、胃腺;小肠:黏膜、绒毛、肠壁。

(3)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肝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理解仍有不足,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消化科,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预防消化系统疾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第八章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护理1.儿童生理性流涎多发生于()A.5~6个月B.7~8个月C.9~10个月D.1岁后E.岁后2.患儿,女,出生4天,生后一直未排便,患儿可能是(E )A.正常现象B.胆道梗阻C.消化道梗阻D.消化道出血E.先天性巨结肠3.鹅口疮的病原体是(B )A.链珠菌B.白色念珠菌C.腺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大肠埃希菌4.引起夏季婴儿腹泻的主要是(E)A.腺病毒B.金黄色葡萄球菌C.轮状病毒D.变形菌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5.婴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不包括(C)A.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B.合理用药C.严格禁食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E.控制感染6.婴幼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是(C)A.恶心、呕吐B.发热39℃以上C.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D.每日大便超过10次E.蛋花汤样大便7.急性腹泻是指病程短于(B)A.1周B.2周C.1个月D.2个月E.3个月8.婴幼儿腹泻的病因,不正确的是(B)A.肠道内感染B.胃肠道SigA较高C.肠道外感染D.肠道菌群失调E.对食物过敏9.引起婴儿溢乳的原因不包括(B)A.胃呈水平位B.胃酸分泌少C.喷门括约肌较松弛D.幽门括约肌发育好E.喂奶时吞咽较多空气10.生理性腹泻的临床特点不包括(D)A.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B.外观虚胖,常伴湿疹C.大便次数增多D.生长发育低于正常E.添加换乳期是午后大便多逐渐转为正常11.轮转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是(B)A.好发于夏、秋季B.多发生于6个月~2岁C.全身中毒症状重D.不易并发脱水、酸中毒E.病程多迁延不愈12.下列不符合轻型腹泻的表现是(B)A.发热B.中、重度脱水C.腹泻每日10次以下D.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E.大便镜检见少许脓球13.关于口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B)A.保持口腔清洁B.局部涂药应在饭后立即进行C.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D.局部涂药时动作应轻、快、准E. 局部涂药后勿立即饮水或进食14.新生儿胃容量约为(B)A.10~30mlB.30~60mlC.60~90mlD.90~150mlE.150~300ml15.牛奶在胃内的排空时间是(C)A.1~2小时B.2~3小时C.3~4小时D.4~5小时E.5~6小时16.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E)A.流感病毒B.埃可病毒C.Norwalk病毒D.柯萨奇病毒E.轮状病毒17.治疗鹅口疮,常选用的药物是(B)A.利巴韦林B.制霉菌素甘油C.青霉素D.激素E.锌氧油18.婴儿肠套叠的大便特点是(A)A.黏液果酱样血便B.黏液和脓血便,有特殊臭味C.赤豆汤样血水便,有特殊臭味D.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陶土样E.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19.患儿,男,1岁,因腹泻呕吐引起脱水需补液,在250ml的葡萄糖溶液中加10%氯化钾,最多不得超过(C)A.5mlB.6.5mlC.7.5mlD.8mlE.8.5ml20.患儿,女,2个月,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块状物,不易拭去,患儿最可能发生了(A)A.鹅口疮B.疱疹性口腔炎C.单纯性口腔炎D.疱疹性咽峡炎E.溃疡性口腔炎21.患儿,男,1岁,呕吐,腹泻5天,近1天来尿量减少,精神不振,皮肤弹性差,前囟和眼窝凹陷,血清钠125mmol/l,请判断该患儿脱水的程度和性质(C)A.中度等渗性脱水B. 轻度等渗性脱水C. 中度低渗性脱水D. 重度高渗性脱水E. 轻度低渗性脱水22.患儿,女,8岁,因呕吐、腹泻5天,无尿4小时入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小结:
病理变化 发生部位 肉眼 镜下
结局及并发症 临床病理联系
三、阑尾炎(appendicitis) : 正常阑尾
(一)概述:
病原: 大肠杆菌, 肠球菌,链球菌等。 诱发因素: 阑尾扭转、阻塞、压迫、痉
挛等,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 碍,抗力降低,细菌感染。
(二)分类:
1、急性阑尾炎:
为“O”型的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血型1.5∽2倍
临床病理联系
1、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因为溃疡病胃液
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另一方
面与胃壁平滑肌痉挛也有关系。
2、十二指肠溃疡常出现半夜疼痛发作:因
这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有 关。
3、反酸、嗳气:与胃幽门括约肌痉挛、胃逆蠕
动、早期幽门狭窄、胃内容物排空受阻、滞留在 胃内的食物发酵等因素有关。
易形成大量瘢痕;
癌变:≤1%,多发生于长期不愈
的胃溃疡患者。
(四)病因及发病机理:
1、胃液的消化作用:胃酸和胃蛋白酶
2、黏膜抗消化能力降低:黏膜防御屏障的
破坏,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破坏黏膜防 御屏障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精神紧张、
迷 走神经功能紊乱、胃酸分泌障碍等
4、遗传因素:一些家庭有高发趋势,血型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桂 林 医 学 院 病 理 学 乐教 承研 艺室
胃肠道疾病:
胃炎 消化性胃溃疡病 兰尾炎 食管癌 胃癌 大肠癌
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第一节胃肠道疾病
胃炎 消化性溃疡病 阑尾炎 食管癌 胃癌 大肠癌
胃炎:
急性胃炎 刺激性
出血性 腐蚀性 感染性
慢性胃炎 浅表性
萎缩性

阑尾肿胀、
性Hale Waihona Puke 充血,表蜂面有较多

纤维素性

脓性渗出

物,腔内

有脓液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镜下改变
阑尾各层均见 嗜中性粒细胞 弥漫性浸润。
阑尾周围炎及 局限性腹膜炎。
坏疽性阑尾炎
阑尾变黑,质脆,
易并发穿孔、肝脓肿
2、慢性阑尾炎:
多由急性发展来的,也可开始 即为慢性经过;阑尾壁纤维化及慢 性炎细胞浸润。阑尾腔狭窄或闭塞, 远端囊状扩张,粘液潴留,引起阑 尾粘液囊肿。可引起右下腹部疼痛。
肥厚性 疣状胃炎
胃的解剖:
幽门
十二指肠
贲门
胃底
胃窦
胃体
一、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一)概述:
1、为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十分常见。 2、螺旋状弯曲杆菌与胃炎关系密切。 3、分为:慢性表浅性
慢性萎缩性 慢性肥厚性胃炎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
1、病因及分型:
A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
胃 小 弯 侧 溃 疡
胃 溃 疡 镜 镜下下四层: 结构渗肉出芽层层、、坏疤死痕层层、。
(三)结局及并发症:
瘢痕愈合
胃溃疡合并出血
胃溃疡底部大血管受侵蚀
胃小弯溃疡穿孔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梗阻
并发症:
出血:约占10%~35%;
穿孔:约占5%,十二指肠溃疡因
程 壁较薄更易穿孔;
幽门梗阻:约占3%,经久的溃疡
(2)中、晚期癌:鳞癌最多(占
90%以上),腺癌次之(来自贲门,
少数来自黏膜下腺体)。 ** Barrett食管腺癌:由Barrett
食管炎恶变而来,近来明显上升趋势。

道 鳞高
状分
上化
皮 细



食道鳞状上皮细胞癌低分化型
临床病理联系
1、早期:因癌组织无明显浸润,无肿块
形成,故症状不明显,部分出现胸骨后疼 痛、烧灼感、噫哽感,因食管痉挛或癌浸 润黏膜。
(二)病理变化:
1、发病部位: 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近幽门侧,
尤多见于胃窦部;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的前
壁或后壁,溃疡直径常<1cm。
2、溃疡眼观特点:
多 为 单 个 , 直 径 <2cm 。 园 、 椭 园 形 边缘整齐,周围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底 部平坦洁净,溃疡较深, 可达肌层甚至浆 膜层, 有时可穿透胃壁。
假幽门腺化生
3、临床病理联系:
病变轻者无明显症状。 重者常有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 A型:因壁细胞破坏明显,内因子缺 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易发生恶 性贫血。
胃炎小结:
急性 慢性 表浅性
萎缩性病理变化为重点 肥厚性
二、消化性溃疡病
(peptic ulcer disease)
(一)概述:
1、是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溃 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2、男比女多,青壮年多见; 3、慢性经过,反复发作; 4、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前占70%,后 者占25%,复合性溃疡占5%)
多为原位癌或黏膜内癌。未 浸润肌层及无淋巴结转移。
2、中、晚期癌(四型)
1)髓质型:
最多见,癌 在壁内浸润 生长,管壁 狭窄。
2)蕈伞型:扁圆形肿块突向官腔,表面
有溃疡,边缘外翻
3)溃疡型:
溃疡较深,深达 肌层,底部凹凸不平。
4)缩窄型:
癌累及食管 全周,局部形成 环状狭窄。
镜下类型:
(1)早期癌:原位癌或粘膜内癌。
于胃体、胃底部,伴恶性贫血;
B型:与多种因素有关;
多发于胃窦,不伴恶性贫血; 与胃癌关系密切; 国内多见。
幽门螺杆菌(HP)(甲基蓝染色)
2、病理变化:
肉眼(胃镜):
粘膜薄, 皱襞平或消失, 粘膜下血管清晰可见。 粘膜灰污或灰绿色。
病理变化:镜下见粘膜的萎缩性改变
*粘膜腺体萎缩、减少或消失。 *粘膜肌肥厚,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慢性炎细胞浸润。 *化生:肠腺化生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3)坏疽性阑尾炎:
2、慢性阑尾炎:
(三)病变:
1、急性阑尾炎: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炎症多从远
端开始,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肉眼:病变轻微,阑尾肿胀,浆膜充
血,失去光泽。 镜下:粘膜上皮缺损,粘膜或粘膜
下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临床:腹痛,部位不定。
2、进行性吞咽困难:因中晚期癌不断
浸润生长,使管腔狭窄,甚至不能进食。
3、最终导致恶病质:全身衰竭而死亡。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1、饮食习掼:过热、过硬、粗糙,亚硝
酸盐(自制的酸菜等)。
2、环境因素:土壤中含微量元素如钼缺
有时也可急性发作。
慢性阑尾炎
四、食管癌:
(carcinoma of esophagus)
(一)组织来源:
食管粘膜上皮或腺体上皮。
(二)临床情况:
多为40岁以上,男多于女。 部位:中段>下段>上段。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吞 咽困难。
(三)病理变化:
肉眼类型:
1、早期癌:病变局限,无明显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