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润泽童年 传承中华文明
小学生的经典传承
![小学生的经典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575959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2.png)
小学生的经典传承经典是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对于小学生来说,传承经典意味着了解和尊重历史文化,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
以下是关于小学生的经典传承的一些例子和指导。
1. 文学经典:经典文学作品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资源。
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阅读一些适合年龄的经典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或小说。
通过与小学生讨论和分享,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2. 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可以学习和传承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的京剧、书法、绘画,或者其他国家的音乐、舞蹈等。
父母和老师可以组织他们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或工作坊,培养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技能。
3. 古代历史:了解古代历史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教育他们关于古代文明、重要历史事件和伟大人物的知识。
通过讲述故事、观看纪录片或参观博物馆等方式,帮助他们体验历史的魅力和深度。
4. 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家长和教师可以与小学生一起庆祝传统节日,并讲解背后的历史和意义。
例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
通过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如包饺子、放烟花、赏月等,让小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5.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
通过朗读、背诵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道德准则和人生智慧。
6. 美食传统:美食是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
家长可以向小学生介绍家乡或其他地方的传统美食,教授烹饪技巧和家传菜谱。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传统美食,让小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味道和乐趣。
7. 社会义务: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经典传承的重要目标之一。
家长和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或慈善事业。
通过亲身实践,让小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和回报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经典传承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
读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主题活动记录
![读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主题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70b53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a.png)
读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主题活动记录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让社区的未成年人通过学习经典、诵读经典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7月24日下午,丁岗社区在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组织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身穿汉服,手持《弟子规》跟着志愿者老师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声朗朗入耳,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古韵之美。
志愿者老师一边领读,一边和孩子们讲解《弟子规》的释意,孩子们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懂得了最基本的孝道,懂得了感恩,更懂得了“长幼有序”、“礼仪谦让”等中华传统美德。
孩子们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认真学习《弟子规》内容,把所学知识和美德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立志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辖区未成年人在诵读过程中获得了经典文学的熏陶,既丰富了辖区未成年人的假期生活,又有效的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润泽心灵1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润泽心灵1](https://img.taocdn.com/s3/m/1a07c46d48d7c1c708a1456b.png)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润泽心灵——拉堡二小经典诵读活动经验介绍温家宝总理曾经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我校早在2006年就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申报了《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课题并开展师生大阅读活动。
且历久弥新,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
学校在组织管理上,本着“精心推荐、鼓励引导、过程规划、尊重师生喜恶”的原则,不以背诵量施压,不以教条框框限行的做法,保护着师生的诵读热情,让我校经典诵读课程始终健康良性发展。
诵读经典诗文,牢记优良传统美德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至极。
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强大的实际意义。
那么包括论语在内的很多中国经典诗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和情趣。
是艺术精品,民族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
我们应当继承“国学”中的人文精神与生存智慧,那么小学生正是学习古诗文的最佳时期。
2006年我校开始把经典诵读引进校园,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着力提高小学生的文学功底,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改变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我们的校园。
我们的做法是:(一)“爱之欲其生,好之欲其荣”——学校推荐书目,师生进行选择。
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在群策群力之下,营造书香校园的职责分工初现端倪,为了将活动抓好抓实,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召开教师会,进行理论学习等活动。
并讨论制定了诵读经典诗文的原则:1、循序性原则。
由易到难,从少到多,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2、自主性原则。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自查工具书的习惯。
3、激励性原则。
只要诵读就好,提倡背,不苛求。
传承经典,润泽童心作文
![传承经典,润泽童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85b39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0.png)
传承经典,润泽童心作文
传承经典,润泽童心。
你知道吗,咱们的老祖宗们可聪明啦,留下了一大堆好东西给我们。
这些经典故事,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钻石,不仅好看,还超级有用。
读读它们,就像是给心灵喝了一大口甜甜的蜜水,心里暖洋洋的,走路都带风。
其实,经典的东西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永远都不会过时。
就像咱们小时候听过的那些老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每次说起来还是感觉那么亲切,那么有道理。
这些故事里藏着的智慧,可是帮了咱们不少忙呢。
对于孩子们来说,经典更是宝贝。
你想象一下,一颗纯净的小心灵,需要怎样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经典就像是那温暖的阳光,轻轻地洒在孩子们的心田上,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说起传承经典,其实并不难。
有时候,就是那么简单,比如在饭桌上跟孩子讲个小故事,或者在睡觉前给他们读读古诗。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都是在传递着咱们的文化,咱们的智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咱们更得珍惜这些经典。
它们就像是咱们的精神家园,让咱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归宿。
所以,让我们一起传承经典,润泽童心,让下一代也能感受到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和魅力!。
典耀中华,传承经典作文
![典耀中华,传承经典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25694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f.png)
典耀中华,传承经典作文经典,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老者,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沉淀着无尽的智慧和魅力。
它不只是一本书、一句话,更是一种传承,一种力量,能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候我还不太明白经典的真正含义,但那次经历却让我对它有了最初的懵懂感知。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我跟着爷爷来到了村里的老祠堂。
祠堂的大门有些陈旧,但那朱红色的油漆依然透露出往昔的庄重。
走进祠堂,一股陈旧的木头香气扑鼻而来,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岁月。
爷爷拉着我走到一面墙前,墙上挂着一幅幅字画。
他指着其中一幅,上面写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爷爷用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给我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孩子啊,就是说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儿呀。
”我眨着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爷爷又带着我来到一个案几前,案几上放着一本泛黄的。
他轻轻翻开书页,那纸张发出脆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爷爷指着其中一段文字,耐心地给我读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宝贝,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我摇了摇头,爷爷笑了笑,说:“就是告诉我们啊,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呢。
”我看着爷爷认真的样子,心里充满了好奇。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村里的小伙伴们在玩耍。
我一下子被吸引了,想要跑出去和他们一起玩。
爷爷拉住我,说:“孩子,先别急,咱们再多看看这些经典。
”我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留了下来。
爷爷继续给我讲解着那些经典中的语句,他的声音在安静的祠堂里回荡。
我渐渐被吸引住了,不再想着出去玩。
我开始认真地听爷爷讲解,虽然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明白,但我能感受到那些文字中蕴含的力量。
那天下午,在那个古老的祠堂里,我和爷爷一起沉浸在经典的世界中。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们身上,仿佛给我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开始明白,那些经典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千人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作文
![千人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d18a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9.png)
千人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作文《千人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前几天,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超级盛大的活动——千人诵读经典!那场面,可真是太壮观啦!
好多好多同学站在一起,大家一起大声诵读着那些古老而又优美的经典文章。
有《论语》里孔子的智慧话语,有唐诗里李白的豪迈诗句,还有宋词中苏轼的深情表达。
就说《论语》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了知识要常常复习,那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呀!还有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读到这句诗,我的眼前就好像出现了一条超级大的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冲下来,就像天上的银河掉下来了一样,真是太神奇啦!
通过这次千人诵读经典的活动,我更加喜欢咱们中华文化啦!我决定以后要多读经典,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你们呢?
《千人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小朋友们,我要跟你们讲讲我们学校的一件大事儿!那就是千人诵读经典活动。
那天呀,操场上站满了人,大家都穿着整齐的校服,手里拿着经典的书籍。
当音乐响起,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起来,声音可响亮啦,好像能传到天上的云朵里。
比如说《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告诉我们,每个人一开始都是善良的。
还有“融四岁,能让梨”,小小的孔融都知道把大梨让给别人,多懂事呀!
再比如古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人李白在外地的时候,看到那明亮的月光,就特别想念自己的家乡。
这些经典就像是闪闪发光的宝石,每一颗都有着特别的光芒。
通过诵读经典,我们能学到好多好多的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起继续诵读经典,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让它永远在我们的心里发光!。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作文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e7b47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7.png)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作文篇1泱泱中华大国,苍苍历史往事。
中国,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真乃,“江山代有才人出”,一辈辈,一代代,一年年,不论古今,不论久近。
经典层出不穷,人才源源不绝。
记载着沧桑的历史往事,传承着久远的文明文化。
两千五百多万年前,出现了一位圣人——孔子,他的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的记录下来。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成为《论语》。
《论语》,是我爱读的一本书。
它虽出于古代,但意味深长。
虽单只语录,但耐人寻味。
他记载着孔圣人的言行、举止、如何处世、如何做人等等。
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种伟大的思想,传承着一种恒久的文化。
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这本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实则也存在着影响与意义。
当一间间教室中,传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朗朗的书声时。
孔圣人的思想观念、处事原则,也在渐渐的影响着人们,改变着人们。
孔子在做人方面有深得人心的研究。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正道明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惦记的则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满脑子想的则是小恩小惠、小便宜。
这些这正是贬低小人,弘扬君子之风。
教导人们不要做小人,要做正人君子。
孔子的处世之道更是意味久远。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告诫我们,与好朋友相处要有度,不要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
读过《论语》,心中的迷雾驱散开来,思想得到净化。
《论语》正是经典,正是历史的积淀与智慧的攒集,正是圣贤、崇高、伟大的代表。
《论语》告诉了人们生活的真谛,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事,怎样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在生活中,“经典”还有太多太多,它们——是岁月长河中闪光的明珠,是沧桑岁月里不朽的传奇!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作文篇2诵读经典,传承文明。
传承中华文化儿童作品
![传承中华文化儿童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5d340f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e.png)
以下是一些传承中华文化的儿童作品:
1.《中国记忆·传统节日》:这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儿童绘本,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和插图,介绍了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等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2.《写给儿童的中华成语故事》:这是一本成语故事书,选取了适合儿童阅读的成语,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成语的含义和出处,并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故事情节,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应用。
3.《中国神话故事》:这是一本介绍中国神话故事的书,包括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经典的神话故事,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语言,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神话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4.《中国寓言故事》: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寓言故事的书,选取了适合儿童阅读的寓言故事,包括狐假虎威、井底之蛙、守株待兔等经典寓言,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让孩子们了解寓言的含义和应用。
5.《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和插图,介绍了中国从古代到近
代的历史和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些儿童作品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传承经典,润泽童心
![传承经典,润泽童心](https://img.taocdn.com/s3/m/350b893b700abb68a982fbd4.png)
传承经典,润泽童心祖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汇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闪耀着东方文明的智慧光芒。
习总书记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我校也深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学校在推进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主要有:一、纲要引领,立德树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中对传统文化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高尚情操,实现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学校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但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育人。
优秀的学校文化总是如春风细雨般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般地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成长、发展。
经过千百年思想精粹、价值取向与我校“以德育人,精心做事,打造最美乡村学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有利于焕发师生精神,积淀办学底蕴,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进而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把学校建成师生共同分享的精神家园。
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个学生在经典的名篇佳句中受到熏染、得到教益、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塑造人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精心编选,继承发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在传统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精选内容,尽量选用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的文质兼美的名篇佳段。
还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选读:低年级学习诵读《弟子规》《幼学琼林》《三字经》;高年级学习诵读《朱子家训》《大学》《中庸》等。
我们剔除消极、过时甚至愚昧、落后的篇章、句段,努力为学生送上一份纯正、高雅的传统文化大餐。
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发展及趣味编写了校本课程,把十二生肖以诗词引领,诵读生肖诗词、生肖成语、生肖故事等方式将生肖文化蕴于其中。
阅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f2f1111cc175527072208e1.png)
、
的吟唱把全校师生带入 了诗 的境 界。古 诗文是我 国传统文化 的精粹 ,经过千百 年的沉淀 ,耳熟能详 的古诗更是精 华 中
配画 , 不仅是诗 的形象 的解说 图 , 更是诗 的意境 的再创造 。 在学 习古诗时 , 引导学
“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学生 只有对 古诗文阅读产生 了兴趣 ,才会倾 注 自己 的情感 。 科学家们发现音乐 的速度 、 节拍 和韵律不仅能 调节 人体节律 ,还对大脑
歌音乐 化 , 让孩 子们一 边听 , 一边 学唱 , 0 鹊
歌》 , 优美 动听的《 梅 花》 , 感 天动地 的《 游 子吟》等优秀诗词歌 曲在 老师的推荐和
他们的素材是有 限的 ,大部分 内容是 他 们想象思维 的火花 。我们尝试着 电脑古
教唱下 , 被学生们广为传唱 。如今 , 孩子 诗配 画和画笔古诗绘画 ,在课 堂上 老师
能为现在 的孩子们所 接受。 于是 , 我们选
长廊 。 ” 北师大教授 肖 川 先生在其《 与经
典 为友》 一书 中说道 “ 古老的智慧存在 于 经典 之中 , 经典往往 比时 尚更 接近真实 。 因为它经过了岁月 的洗淘和一代 又一代 人社 会历史实践的检验 。 ”的确 , 中华 文 化源远流长 ,经典古诗文更是 中国古 代 文明 中的奇葩 , 千古流传 , 口口传诵 , 感 染熏陶 了一代 又一代龙 的传人 。 于是 。
日, 明 日何其 多? ” ……柔和 的旋律 , 轻声
校” ) 的办学 特色 , 成 为 了我 校传 承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的一道美 丽的风景线。
“ 诗 中有 画、 画 中有诗 ” 。为诗 配画 、
在 听读 中学 唱 , 激发 学 生 阅读古诗 文的兴趣
传承传统文化 经典浸润童年
![传承传统文化 经典浸润童年](https://img.taocdn.com/s3/m/3723c9f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9.png)
SHAN XI JIAO YU2019.616传承传统文化 经典浸润童年■文/临汾市乡宁县幼儿园 贺改灵 郑 慧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话题,在追求教育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园几代幼教人依托深厚的文化根基不断进行着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我园在基础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有序实施的基础上,基于园所发展和幼儿需要,历经五年,探索出自己的特色化园本课程,即“经典欣赏”创新性课程。
一、文化自信 引领方向课程探究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
这些年,我们一直追随时代的步伐,探究新理念引领下的课程,而中华民族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似乎已被忽略,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
”作为幼儿园,有责任将这些经典根植于幼儿心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因此,如何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思考。
立足现实、思考分析。
我园开展的“我和音乐做游戏”“启迪儿童绘画”特色课程,丰富了我园艺术领域的内容,但透过每学期的听评课活动和每学期梳理出来的教研内容,可以发现欣赏活动是我园艺术领域内容的一大缺口。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课程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反复教研,结合我园课程历史基础,决定将美术欣赏和音乐欣赏作为“经典欣赏”创新性课程内容进行探究。
这一课题不仅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探究空间,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
二、学习理论 指导实践作为新的特色课程探究内容,怎样与其他两类课程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哪些适宜的途径实施,它的加入会不会造成课程的超载,既然是创新,内容来源又在哪里……这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经历了前期的盲从,我们决定用“自学+外援”的形式,进一步帮助教师们探究、梳理、理解课程的规律和方法。
首先,针对实际需要,组织教师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寻找、筛选有关方面的书籍再次进行深度学习,把握探究方向的正确性。
其次,依靠“外援”,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徐同教授做系列讲座,深切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国旗下讲话《经典润泽童年 书香伴我成长》
![国旗下讲话《经典润泽童年 书香伴我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00a61084c77da26925c5b098.png)
国旗下讲话《经典润泽童年书香伴我成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带来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经典润泽童年书香伴我成长》。
说到读书,很多同学会兴奋起来,因为家里就有不少书,每到节假日,总要父母为自己买书。
也有不少同学只要一捧起书,兴许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了。
是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共同的营养品。
经典作品博大精深,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录了民族的感情和精神,见证了民族的灾难和复兴,它以独特的教育功能,教育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诸如《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尊老爱幼、谦虚礼让的教育。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勤奋好学的教育,我们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感受过李白的豪放;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中读出了白居易的执著;又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感受到张若虚对人生的探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宝典,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可以加深我们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接受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
常言道:“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诵读经典诗文,积累精美的诗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自己达到“要说口吐莲花,要写笔下生花”的境界。
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早读中辅的时间,本着“用心诵,慢慢读,字字清”的原则,大声地朗诵经典,让自己在朗朗书声中积累经典名言,陶冶情操。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启迪同学们心智,培养大家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的人生道理。
经过一阶段的诵读,虽“满腹经纶”但只能闷在肚里,或“纸上空谈”,诵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以致用,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从“幼不学,老何为”的教诲中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勤学需趁早;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中明白生命的价值,其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国旗下讲话经典润泽童年书香伴我成长讲话
![国旗下讲话经典润泽童年书香伴我成长讲话](https://img.taocdn.com/s3/m/e21a845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2.png)
国旗下讲话经典润泽童年书香伴我成长讲话国旗下讲话是每个学生每天的必修课,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一部分。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早晨集合在操场上,站在地球的中心,面向国旗,听着老师庄严而慷慨激昂的讲话,这是我们的一种必修文化课。
在我看来,这种传统的仪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也可以润泽我们的童年和成长道路。
作为学生,我们能够站在国旗下早朝,是我们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的一种担当和责任。
面对国旗,听着老师讲的慷慨激昂的话语,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激荡和自豪。
站在国旗下早朝,即使只是每天短暂的几分钟,也让我们学会了敬爱祖国、珍爱生命、树立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士风。
同时,国旗下讲话也是我们成长道路中的一部分。
在这些讲话中,老师们总是引导我们去深入思考生命中的每一片阳光和阴影。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在国旗下听老师们说话。
这些讲话,不仅是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本质和价值,还给了我们强大的生命支撑。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始终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明明白白的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风貌。
而书香伴我成长更是和国旗下讲话一样,陪伴我们度过了从童年到成年的时间。
在书的世界中,我们没有那些社会现实的管束和束缚,我们可以畅想自己的未来和梦想。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能学到更加完整和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启示。
我们从书中汲取了生命活力和力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成为具备独立思考意识的成年人。
正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惟有书香永流传。
书本只是片单薄的纸只,但却荟萃了前人智慧和文化的火种。
它们伴随我们的成长,给了我们灵魂的滋润和引导,让我们得以获得广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因此,我相信读书和国旗下讲话,这种沉浸式的、精神上的启蒙教育,有助于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秉承道德取向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毋庸置疑,国旗下讲话和书香伴我成长是同样重要的。
它们是两者不可替代的教育手段,如此紧密地融于我们的成长和学习中。
在问君能有几多愁的青春时代,我们时常会感慨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主题征文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主题征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75241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c.png)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主题征文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主题征文【篇1】“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想必这段歌词大家并不陌生,没错,这就是《歌唱祖国》中的一段歌词,这体现了那时中华人民对祖国的爱戴与敬仰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在古代的中国,我们的文化曾如此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文化。
从丝绸之路到东方的黄金,这些祖国的宝物曾让西方国家深深着迷。
而现在:从好莱坞大片,到西式大餐;从听西洋音乐到过西方节日;从拼命去海外留学,到海归派令人瞩目,一些西方文化理念正在逐渐侵袭着我们的文化,而我们中华的久远文化却在无形中被忽略了。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做的,不是追求时尚潮流和西方文化,而是去弘扬我们中华的文化,使自己的国家变为“潮流”。
那么,哪些中华文化是值得我们赞颂的呢?京剧就是能流传千古的戏曲,它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见证。
京剧被称为“中国国粹”,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1919—1935年梅兰芳的海外京剧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的偏见,也消除了他们对中国人的嘲笑与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在这之后,中国京剧团赴世界各地演出。
其中,梅兰芳先后于1952年、1957年和1960年赴苏联访问,1956年访问日本,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赢得了巨大荣誉。
他的高超表演不仅让世界对中国的“国粹”京剧刮目相看,还对日本、欧美的戏剧及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几位西方戏剧大师在他们的创作中,也汲取了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华,令西方人不再蔑视中华文化,让中国人骄傲地昂起头。
由此可见,京剧不仅弘扬了中华文化,还为中国添上了光彩,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
京剧是一种可以陶冶情操、享受戏曲美妙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长河中,有没有既能弘扬文化,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答案是肯定的。
茶就是它们中的一种。
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润泽童心,传承经典作文800字
![润泽童心,传承经典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d24baa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0.png)
润泽童心,传承经典作文8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润泽童心,传承经典作文800字篇1是谁,踏莲塘微微荡漾?是谁,观园内兴衰炎凉?是谁,望镜里白发千丈?是谁,泣九州英灵彷徨?风一更,雪一更;云一晌,雨一晌。
经典走过千百年风尘起落,沧海桑田,情怀不改。
它是每个人心中的圣地,温馨祥和,宁静雅致。
它也是这个世界最美的花园,熔炼人间万象。
上下五千年,多少名公绎思挥彩笔,妙手著文章!经典,须我们,也须这个时代,来传承。
古今多少文人,苦心孤诣,执著地持笔,用心、骨、血,去换回梦的真实。
一个出口成章的世界,是多么令人向往。
多么希望能生在那个时代,能与同道一起,舞文弄墨,游山玩水,观睢园绿竹,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经典的传承,也被发挥到极致。
中国古代经典,无论诗词文赋曲小说,都有一独特之处,即宇宙意识,纳乾坤于一草亭,将人生、自然、时代、历史、思想与生死融入短小篇章。
其中一绝当推《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盛赞:“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但是如今,人们与经典分别太久了。
我们追求名,追求利,追求生命的延续。
心中那片圣地,也因未尝得到经典的洗濯,而蒙上淡淡的尘。
时代在加速,加剧了人们的恐慌。
娱乐的多元化,让我们难以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经典的深沉内涵。
海格德尔说:“世界不能再向焦虑者提供任何东西了。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经典的传承,弥足珍贵。
听父母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无论文理,皆可为诗,真是羡慕。
当季节的莲,无法随时光零落时,也许只有心中的莲,可以不分彼此,盛放如初。
这种无量禅境,也许只有传承经典之人方能体味。
佛曰:“缘深则聚,缘浅则分。
万法随缘,不求则不苦。
”传承经典之人,要有一种信念,甚至信仰,虽不必逃离人间烟火,当必须看清这个时代,少些疯狂的追求,以安静从容的姿态,笑看人世转变,看今日离枝的落叶,成了明日枝头的翠绿。
雨窸窣滑过轻柔的夜,灯光编织一道朦胧的帘。
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经典诵读
![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经典诵读](https://img.taocdn.com/s3/m/68fbbb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9.png)
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经典诵读《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经典诵读》(儿童版)1. 《读经典,乐无穷》2. 《经典诵读伴我成长》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就经常给我读经典的故事。
有《愚公移山》,那个愚公可真有毅力,一直坚持要把山搬走。
我想,我也要像他一样,遇到困难不放弃。
还有《司马光砸缸》,司马光那么小就那么聪明勇敢,我也要向他学习。
经典诵读就像我的好朋友,一直陪着我长大。
3. 《我和经典有个约会》每天晚上,我都会和经典有个小小的“约会”。
我会翻开那本厚厚的《论语》,听孔子爷爷给我讲做人的道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让我知道了学习要经常复习。
读着读着,我就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里有好多好多的智慧等着我去发现。
4. 《经典诵读,我的小宝藏》经典诵读对我来说,就像一个藏着无数宝贝的大箱子。
每次打开,都能找到惊喜。
比如读《弟子规》,我学会了要尊敬长辈,要懂礼貌。
“父母呼,应勿缓”,我现在听到爸爸妈妈叫我,都会马上回答。
这些宝贝让我变成了一个更棒的小朋友!5. 《在经典中玩耍》别以为经典诵读很枯燥,其实可好玩啦!读《西游记》的时候,我会把自己想象成孙悟空,拿着金箍棒打妖怪。
读《古诗十九首》,我又好像飞到了古代,看到了美丽的风景。
经典就像一个大大的游乐场,让我尽情地玩耍,收获快乐和知识。
《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经典诵读》(青少年版)1. 《经典,点亮青春的灯》咱们青少年啊,在成长的路上,经典诵读就像一盏明灯。
还记得读《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种胸怀让我震撼,也让我思考自己能为社会做点啥。
还有《出师表》,诸葛亮的忠诚和担当,让我明白责任的重要。
经典,真的能指引我们前行。
2. 《诵读经典,拥抱梦想》读经典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
《少年中国说》里那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每次读都让我热血沸腾。
我知道,我们这一代要努力学习经典中的智慧,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让祖国更强大。
3. 《经典,我的心灵伙伴》在学习累了的时候,我总会翻开经典书籍。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演讲稿5篇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演讲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4da52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4.png)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演讲稿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方案、致辞讲话、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思想汇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ought re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演讲稿5篇演讲稿是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写演讲稿,演讲者能够用文字的力量打动听众的心灵,传递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演讲稿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征文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征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4d288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d.png)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征文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国学经典传承着悠悠古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记载了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的知识精髓,它为炎黄子孙书写出最为骄傲的一笔,是记载着我们历史的书籍。
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的时候,妈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诵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稍懂事时,妈妈又给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以后我便深深地爱上了国学经典。
先前我是个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业时不紧不慢的,甚至边做边玩,妈妈的唠叨声和爷爷的教诲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那时的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反感。
自从暑假妈妈陪我重温了《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错得多么的厉害。
《论语》里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的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
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
现在我做作业时,刚想偷懒,就会想起《论语》的这句话,马上收起了玩心,专心做作业,它为我敲响学习的警钟,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尽可能的帮妈妈做点我力所能及的家务。
下班后,我拿出我的“秘密工具”—捶背沙铲,给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捶背,《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吗!何况自从我得了“过敏性咳嗽”以来,妈妈每天晚上没睡几个小时,还怕咳嗽耽误了我的学习,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功课,并鼓励我注意身体和学习两不误,妈妈还要上班,虽然累,却没有一丝怨言。
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给予的,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国学经典诵读,我爱您。
你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我相信您会温暖我一辈子的。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作文5篇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fba2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8.png)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作文5篇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作文(精选篇1)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多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传统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在今天,这些经典之作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进步贡献着它们的生命活力。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做人做事才有灵气。
古代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教材。
但是,随着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如何重新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严,弘扬亘古常新的民族精神,让德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是新时代赋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神圣使命,中华民族最博大精深、最具生命力的,是几千年所积淀的灿烂文化和朴素道德思想,它融知识与道理于一体,是人类文明智慧的一部分,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好的范本,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熏陶的有效载体和最佳资源。
近日我与孩子共同诵读了一些经典的古诗歌,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丰厚博大,汉语文字的优美。
其中《游子吟》是一首大家熟知的唐诗。
这首诗写的是母亲为游子缝衣服的情景,表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谊。
它唱出了伟大的母爱,因此广为流传。
全诗句句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读完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亲情教育,我们要感谢母亲赐予给我们的生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关爱和教育。
我们要懂得感恩,我们要回报母亲给我们的爱。
进而我们要感恩和回报社会和我们的祖国。
通过诵读流传千载的中华古诗文经典使孩子们感受到了道德教化、思想熏陶、艺术感染、语言能力的训练,让孩子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人格。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作文(精选篇2)诵读仿佛是一场播种,让经典的种子永驻心间;诵读犹如是一次旅行,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在不经意间用美德的溪流浇灌心田;诵读又好似一种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诵读文化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诵读文化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db017c489eb172ded63b79b.png)
诵读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萃始小学第四届校园读书节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开展“读书节”活动,旨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让课外书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读书伴成长!二、读书节活动主题:“诵读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三、活动口号:1、让读书成为习惯,使书香充满校园。
2、读一本好书,做最好的自己。
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
5、书籍是少年儿童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6、点燃读书热情,共建书香校园。
7、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8、好书伴我行,书香遍校园9、与经典同行,润人生底色10、书本启迪智慧,知识丰富人生11、好书孕育智慧,读书引领时尚12、阅读改变命运,知识造就人才13、诵读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四、活动时间:10月10日—12月末五、参与对象萃始小学全体师生六、活动内容及安排(一)启动阶段1、萃始小学第四届读书节开幕式,发出读书倡议。
2、根据学校总方案制定切实有效的班级活动计划。
3、各班建立图书角。
要求各班开展“献一本看百本”师生共建图书角活动,每班人均四本,充实各班图书角的图书数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同时,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班级、个人藏书优势,让每个学生动能多读书、读好书。
4、开辟一个有关“经典诵”的栏目,如“本周荐书”、“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
5、发放学生读物推荐。
6、学生每人制作阅读书籍记录表、摘录本。
(二)实施阶段1、收集各年级读书节活动过程性资料。
①、一年级自制书签比赛及展览。
由班主任进行自制书签的动员及指导。
让学生明确制作要求:书签力求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装帧精美,并配以意蕴深远的求知名言或座右铭,融趣味性、教育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浸润童年传承中华文明
——金水区艺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金水区艺术小学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塑造学生美好人生”为己任,坚持“初之所予,艺美人生”的办学理念,以人文的元素润泽师生,以文化的传承铸就品牌。
自2014年开始,学校把经典诵读建设列为学校的特色,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积极开展,成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表现和创新载体。
一、主题凝聚,资源整合
在学校的鼓励引导下,教师首先根据自己班学生的接受能力、喜好所需,选择书目,带领学生尝试背诵。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校、老师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本着“精心推荐、鼓励引导、过程规划、尊重师生喜恶”的原则,采用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方式,形成了基本的课程体系:“国学经典诵读”+“中华诗词”+“名著阅读”三项内容。
其中“国学经典诵读”低年级段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中年级段以《增广贤文》《中华千字文》为主,高年级段以《笠翁对韵》《论语》为主要诵读内容。
“中华优秀诗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优秀的古诗词篇目。
例如:低年级段以《敕勒歌》《春晓》《江南》《小池》等易记易诵、朗朗上口的绝句、乐府诗为主;中年级段除此之外,又增加了律诗以及篇幅较短的宋词、小令;而高年级段在先前背诵的基础上又加大了
宋词和简短古文的背诵。
“名著阅读”每学期根据孩子的阅读水平推荐5本书,其中两本为必读书目,三本为选读书目,以便学生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
在推荐书目的选择上,低年级段以绘本、经典童话为主,中年级段以儿童文学为主,高年级段以文学名著、人物传记为主。
有层次、有梯度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二、方法多样,成效明显
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
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
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教师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最终让学生达到热爱经典。
1、给足诵读的时间和空间
我校为保证学生诵读时间,规定每天不少于15分钟,每天晨会(8:00——8:20)为固定背诵经典的时间。
全校师生共同诵读“精彩片断、好词佳句、经典诗文”,朗朗的书声让校园早晨呈现最亮丽的风景。
课前吟诵: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一分钟时间,开展“课前吟诵”活动,要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具体吟诵的内容可以是老师提前布置好的,也可以按照各个班级诵读计划来实施,同
学们齐诵,达到互相学习,共同交流的目的。
阅读指导课:每周各班都要有一节阅读指导课,教师或带领学生进行诗文欣赏,或讲诗文故事,或品析经典或举行赛诗会,或走进经典文学名著中,形式不一。
用教师丰富的诗文知识与多彩的课堂,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学习和探索意识,激发兴趣。
2、营造家庭诵读氛围。
二年级语文组的全体老师们为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家庭诵读环境,特别制作“诵读记录卡”,记录学生在家进行“经典诵读”“课外阅读”“学习习惯”三方面的情况。
在这张卡中,对学生的背诵和阅读情况提出明确的要求,请家长对学生给予监督,落实要求,并根据孩子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每天一张,整理成册,综合表现计入学期末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这小小的一卡成了家校联系的纽带,让老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在家里进行经典诵读的情况,也让家长认识到儿童读经诵典可以了解传统文化,造就文化功底,陶冶情操,为孩子将来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在期末组织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展示,第二学期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展示。
每一次的成果展示,都是全校老师学生一起参观。
孩子们在台上尽情地朗诵,群情激昂,意得志满,单人诵、双人诵,男生诵,女生诵,接龙诵,有男女声对颂,单独吟唱、全班吟唱,美妙的经典诗文萦绕在操场上空。
形式的精彩源于内容的精彩设计,有
慷慨激昂的爱国诗词,有鲜活的自然风光,有浓浓的思乡情,有真挚的送别意、离别情,有感人至深的亲情,有诗情画意的四季风光,有韵味十足的三字经,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
在学生诵读的同时,配备有拍摄视频的专业老师,记录下这一精彩而美好的瞬间,精心进行后期制作,并把视频上传于学校网站以及各大视频网站,以便家长能及时下载欣赏孩子们的精彩表现,保留这美好的瞬间。
家长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获得古诗文经典的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学校实行"常态下的诵读活动考评价"机制。
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抽查和活动检阅相结合、以阶段评价和学期评价相综合,推进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1、实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就是检验各年级、各班级学生是否基本完成制定的阅读量,同时要与年级组开展的诵读教研活动、学生的掌握程度及行为内化程度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2、实行日常抽查和活动检阅相结合,就是学校日常抽查,看各年级、各班级规定时间是否确保、规定内容是否落实,又要看各班级学生的诵读活动进展状况如何与学生在学校层面组织的各项诵读活动中的参与面、获奖情况等相结合。
3、细化到对每个学生进行诵读的评价,实行阶段评价和学期评价相综合。
结合本年级段在开学之初制定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日常量化评定,并将其纳入到学生的期末综合评价之
中。
通过大量诵读经典诗文,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方法运用于作文之中;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黑板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成长,不但要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更要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为师生的终身幸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之所予,艺美人生”是每一个艺小人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