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常州大学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常州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52dfec6ef7ec4afe04a1df3b.png)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2)一、专业介绍简介:本专业培养具有软件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工程技术人才。
办学定位: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特点,结合我校“大工程观”特色,立足地方,面向行业及区域社会经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地方,培养符合软件行业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2.毕业要求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要求2:掌握与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要求3:掌握软件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软件工程理论新的发展动态;要求4:具有将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工具应用于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要求5: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及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法律、健康、伦理等因素;要求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求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设计、研发、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要求8: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要求9: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课程体系(一)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必修课(应修64.5 学分)7241006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7233006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7236012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0)7250004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72451021 形势与政策(2.0)53021-2# 高等数学(一)(9.5)50030041 线性代数(2.0)5101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53051-2# 大学物理(6.0)53061-2# 大学物理实验(2.5)40171-2# 大学计算机基础及C程序设计(5.0)76021-4# 大学英语(12.0)99011-4# 体育(4.0)99021-6# 课外体育锻炼(3.0)99511-2# 军事理论(2.0)通识课程选修课(应修6.0学分)7243004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必选)公共选修课(任选4.0学分)(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应修37.5学分)48010021 软件工程导论(1.0)45600083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3.0)4141007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4.0)50630061 离散数学(3.0)40810073 计算机组成原理(3.5)40800073 数据结构(3.5)41370073数据库系统原理(双语)(3.5)41860073 计算机网络(3.5)41080063 Java程序设计(3.0)41470073 操作系统(3.5)41820073 软件工程(3.5)48060063 统一建模语言UML和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 (3.0)41050063 Delphi程序设计(2.0)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应修14.0学分)40310063 Web前台开发技术(3.0)40320063 Oracle数据库(3.0)40250043 XML编程技术(2.0)48020083 .NET开发技术(3.0)41510041 算法设计与分析(2.0)48150043 软件项目管理(2.0)41120063 编译原理(3.0)(三)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应修12.0学分)48040063 系统分析与设计(3.0)48140063 软件需求工程(3.0)49980053 软件测试技术(2.5)49970043 Java高级应用*(2.0)49960043 高级数据库编程*(2.0)49990043 软件测试基础(2.0)专业选修课(应修6.0学分)48050063 J2EE应用程序开发(3.0)45180063 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3.0)48080043 信息安全(2.0)40350043 Linux操作系统(3.0)49950063 云计算与HADOOP(3.0)(四)实践环节军训(2.5)石油化工认识实习(0.5)C语言课程设计(2.0)电子实习(1.0)认识实习(1.0)Java课程设计(2.0)大型数据库设计及应用(2.0)软件测试实习(2.0)移动互联技术综合实习(3.0)软件工程项目实践(3.0)毕业实习(2.0)毕业环节(16.0)创新与社会实践(课外)(3.0)(五)课程与学生知识、能力、素养达成情况关系矩阵说明:(1)T:理论基础、P:应用;(2)若某课程或实践环节支撑某个目标的达成,则在相应的空格处打“★”或“√”,其中“★”表示该课程或实践环节对达成此要求非常重要;“√”表示该课程或实践环节对达成此要求有帮助,但不起主要作用。
南邮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南邮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9cf3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9.png)
南邮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培养目标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本科课程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系统地掌握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具备自主学习和不断进步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软件开发与应用、软件工程管理与研发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管理、测试和维护软件系统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部分:培养要求软件工程本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良好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2. 掌握软件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和软件实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熟悉软件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如需求分析、软件架构设计、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等;4. 具备软件开发中必要的编程技能和项目实践经验;5. 具备软件开发、测试与维护的能力;6. 具备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7. 具备自主学习和不断进步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设置软件工程本科课程包括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知识。
主要课程设置如下:1. 计算机相关课程- 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原理- 编程语言- 软件工程导论2. 软件工程基础课程- 软件需求工程- 软件设计与构造-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软件项目管理3. 数学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离散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 管理相关课程- 项目管理- 软件工程经济学- 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工程伦理5. 专业选修课程- 智能算法-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大数据技术第四部分:实践教学软件工程本科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课程:针对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课程设置实验内容,让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2. 实训课程:设计软件工程实训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学习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培养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3. 项目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安排学生完成实际软件开发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并获取项目实践经验。
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
![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2046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8.png)
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嘿,亲爱的2024级新生们,欢迎来到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我将为你们呈现一份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培养方案。
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意识流的冒险之旅吧!我们得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扎实软件工程基础、掌握最新技术动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软件工程人才。
简单来说,就是让你们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数学是软件工程的基础,英语则是与国际接轨的必备技能。
计算机基础课程会让你们对计算机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这部分课程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
这些课程是软件工程的核心,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你们的兴趣和市场需求,我们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如、大数据、网络安全等。
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4.实践课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设置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习、项目实训等。
通过实践,你们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前适应职场环境。
二、培养方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我们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让你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引入企业导师制度我们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导师制度,让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提前了解职场需求。
3.强化团队协作能力软件工程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我们注重培养你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训、课程设计等环节,让你们在合作中成长。
4.激发创新精神我们鼓励你们参加各类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激发你们的创新精神,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培养成果1.获得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知识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你们将获得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知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掌握最新技术动态我们注重更新课程内容,让你们掌握最新技术动态,与时俱进。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本科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691c53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2.png)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本科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为了培养符合国际软件工程师(IEEE/ACM)的标准,以及国家相关法规的软件工程师。
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和管理学科知识,具备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能力。
并且能够在大型软件系统开发中承担领导、管理和组织团队工作的复杂任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具备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较丰富的专业技术能力,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有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信息技术对软件工程师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专业核心技能,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如下:1. 计算机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网络等)2. 编程语言课程(包括C/C++,Java,Python,等)3. 软件工程基础课程(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等)4.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包括项目管理原理,项目管理实践,团队合作等)5.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包括软件质量保证,软件测试方法,软件测试工具等)6. 软件开发与架构课程(包括软件开发方法与过程,软件架构设计,设计模式等)7. 软件工程实践与实训(包括实践项目,实验室实训,科研成果等)四、专业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将实践的环节融入到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中,并制定以下措施:1. 专业实践:开设专业实践课程,邀请业界资深从业人员来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与行业相关实践活动。
2. 实习: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深切了解软件开发的实际环境和工作方式。
3. 毕业设计:在学生即将毕业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以考核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将采取下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7a7c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f.png)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面向信息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培养软件工程师及相关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良好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系统分析与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目标具体如下:1.基础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和基础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技术和工具。
3.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项目和实训,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和系统分析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等职业能力。
4.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方案的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通过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多人协作的软件开发环境。
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具备上述目标的软件工程人才,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以下课程:1.编程基础: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基础课程,以建立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
2.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扩展能力。
3.软件工程基础: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介绍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Java为例,介绍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能力。
6.软件测试与维护:介绍软件测试和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7.项目管理与实践: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8.创新实践:通过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37457f9ff121dd36a32d8287.png)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软件系统应用、设计、开发、运维、服务等与软件全生命周期相关的产业,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软件系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二、基本要求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2.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具备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工具使用与实验能力、软件分析与开发能力、过程控制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4.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本科培养总学分170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38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理论基础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2) 体育 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3) 外语 8学分英语课程共计8学分(其中至少4学分为英语必修课组课程),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完成。
第一学年夏季学期设置外语文化活动月,为非英语专业必修环节,符合免课条件者可申请免课。
设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可以报名参加。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本科毕业需完成三学期的课程,取得6学分。
内大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内大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fa7dc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d.png)
内大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科生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熏陶,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领域从事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应用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 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应用等相关工作。
4.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能够在多学科之间进行协作与交流。
5. 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国际化软件工程发展的需要。
6.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在软件研发与应用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等。
2. 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程语言原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需求工程与软件项目管理》、《人机交互》、《分布式系统原理》等。
3. 专业选修课程《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能系统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软件开发框架与工具》、《软件过程改进方法》、《软件架构设计与实现》等。
4. 实践性课程《项目实践》、《实验课》、《实习课》、《毕业设计》等。
四、实习实训1. 进行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 开设实习课程,让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学习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
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626feb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c.png)
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1. 介绍软件工程专业是针对培养具备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2.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2.1 分析和解决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2.2 进行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的能力;2.3 掌握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基本方法和技术;2.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5 具备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3. 课程设置3.1 基础课程3.1.1 高等数学3.1.2 离散数学3.1.3 数据结构与算法3.1.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1.5 计算机组成原理3.1.6 操作系统3.1.7 编译原理3.2 专业课程3.2.1 软件工程导论3.2.2 软件需求工程3.2.3 软件设计与架构3.2.4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3.2.5 软件项目管理3.2.6 软件工程实践3.2.7 人机交互设计3.3 选修课程3.3.1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3.3.2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3.3.3 移动应用开发3.3.4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4.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可以熟悉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4.2 实习:学生将在实践环境中参与软件项目开发,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3 毕业设计:学生将独立完成一个软件项目,通过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5. 培养模式软件工程专业采用综合型培养模式,即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具体包括:5.1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2 实验和实习:提供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3 项目实践:通过参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5.4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或创新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北交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北交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0ca63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b.png)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1. 前言软件工程是一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量化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本方案在传承基础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当今软件工程的发展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和职业素质,着力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软件开发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 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有以下能力和素质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2.1 专业技能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数学基础、电子信息学基础和软件工程基础知识;掌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原理等专业课程;掌握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等计算机应用实践技术;熟练掌握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调试和维护等软件工程技术;能够独立进行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
2.2 国际视野学习了解国际软件工程领域的动态与发展;学会阅读和撰写英文技术文献;熟悉国际软件工程标准和规范;具有开发面向国际市场的软件产品的能力;能够适应国际软件工程领域的竞争。
2.3 综合素质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文明礼貌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不同情况下的实际工程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应用。
3. 培养计划3.1 培养方案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社会科学政治与法律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自然科学高等数学8线性代数 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通识教育人文地理和历史 3军事理论和训练 3外语 4学科前沿基础课程10专业基础程序设计基础 5数据结构与算法 6计算机组成原理 5操作系统原理 4计算机网络 3专业方向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 3系统分析与设计 4软件开发技术 5软件开发实践 6专业实践 4综合能力毕业设计8实习 2创新创业 2社会服务 23.2 课程设计本计划针对软件工程学科特点和对学生专业能力要求,设置了“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和“综合能力”三个学科方向,每个学科方向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f98dae79563c1ec5da71e3.png)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培养方案
(Software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及业务范围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和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实施软件工程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能够独立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与管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软件工程专门人才。
二、主干学科和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三、主干课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教学
安排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教学计划表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教学计划表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教学计划表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教学计划表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教学计划表。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a4b935915f804d2b16c181.png)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竞争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获得工程师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国际上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现代软件工程规范与方法,具有必要的数学基础,良好的软件设计、编程与测试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从事高质量应用软件(包括与测绘工程、环境工程、会计学及移动商务相关的应用领域的软件)产品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以及编制软件工程项目文档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要求:1.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要求学生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技巧和一定的交际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及管理技术和经济分析工具。
④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体育合格标准。
(3)自然科学知识:①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初步应用。
(4)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能解决常规性技术问题的工程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
(5)专业知识:①对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乃至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社会系统具有系统级的认识能力。
②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全面通晓计算机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与测绘工程、环境工程、会计学及电子商务相关的软件开发技术。
软件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64a69aeaad1f347933f39.png)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吉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基本工程素养,并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相关知识的工程型高级软件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软件工程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或从事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以下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某一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
3.掌握软件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术。
4.掌握软件开发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方法。
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6.具有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分析和原型验证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软件工程学科理论与方法、选择合适技术手段进行复杂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开发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等因素,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7.了解并自觉遵守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9ce9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e.png)
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软件工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培养高质量的软件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1.基础理论知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和软件工程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原理、算法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软件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等实际操作的技能,能够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开发高效可靠的软件产品。
3.团队协作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其他成员有效地合作解决软件工程项目中的问题,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4.创新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应对软件工程领域中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二、培养环节1.课程设置:设置一系列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软件工程基础课程、编程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等。
同时,增加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等。
2.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增加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实践的比重。
通过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实训,使学生了解真实的软件工程项目和企业运作模式,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4.科研创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提供科研项目和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竞赛,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5.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英语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评估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和培养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本科生培
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吉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基本工程素养,并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相关知识的工程型高级软件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软件工程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或从事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以下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它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某一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
3.掌握软件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术。
4.掌握软件开发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方法。
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6.具有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分析和原型验证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软件工程学科理论与方法、选择合适技术手段进行复杂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开发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等因素,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7.了解并自觉遵守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示和沟通能力、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与实现、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软件体系结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拟与数字电路、软构件与中间件技术、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设计。
主要实验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开发,网络协议分析实验、JavaEE软件开发实训、分布式软件开发、软件工程案例分析与实践、软件系统开发综合实践。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着眼于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与国外著名大学、公司合作,采用国际上最新优秀教材,聘请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著名软件公司的软件专家授课;加强数学基础、软件工程、外语和双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实践教学。
专业方向分为软件工程与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多媒体与动漫技术、嵌入式系统、服务计算。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工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经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所要求的总学分184.5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145学分,实践教学31.5学分,课外培养计划8学分。
软件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软件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