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指南-SoyAqua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淀,固液分离。 固体可以直接用于花卉,蔬菜种植等高效有机肥; 液 体再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吸收再利用,一旦水质各项指标达到规定的 标准后进入大池塘循环使用。
4. 拦鱼设施: 流水养鱼槽一般是将片状铅丝网、不锈钢网或喷塑铁丝 网等材料绷夹在滤网框上,安装在流水槽上下游的插糟内,作为拦鱼 设施。拦鱼栅网片孔目的大小应根据养殖鱼类的品种和规格而定。
生态圈养 活水养鱼(跑步鱼,冲浪鱼,运动鱼…) 不同流水槽可养不同品种
3
饲料投入 病害防治 操作管理 生产业绩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低密度 不可控养殖
沉性 + 浮性饲料 饲料转换利用率低 投饲量难控制
病害多 防病治病困难 用药多
不方便(尤其捕捞) 成活率低 产量低 经济效益低
无集污, 污染水体 养殖水环境差 直排水,污染环境 占地, 耗水, 耗能源 水产品质量存在隐患 劳动效率低, 成本高
2. 废弃物沉淀收集池: 在流水养鱼槽的下游连接废弃物沉淀收集池。 其收集池的下游建有 50 厘米高的矮墙,供收集鱼类粪便之用。废弃 物沉淀收集池的长度与数个流水池宽度之和相等,其宽度为 3- 4 米。 废弃物沉淀收集池底与流水养鱼池底为同一水平,无需有任何斜坡。
3. 吸污装置: 吸污装置由自吸泵和废弃物收集沉降分离塔组成。鱼类 排泄物可以通过人工吸污,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方法吸污。目前,国 内已有单轨和双轨自动吸污装置。废弃物收集到沉淀池,通过自然沉
2. 流水养鱼池塘的条件 流水养鱼池塘就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的水源。如能考虑利用地
势自流进排水为佳,以节约动力提水的能源成本。养殖用水的水质 必须符合 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流水养鱼池塘应 选择电力供应稳定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兴建。
(二)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设计与建造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由流水养鱼槽,废弃物沉淀收集池, 拦鱼栅,增氧推水设备,底层增氧设备,吸污装置,自动投饲机,捕捞 网具,备用发电机,自动监控和报警装置等组成。
在池塘中兴建流水槽,将其分为鱼类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流水槽用于 “生态圈养”吃食性鱼类,而水质净化区套养滤食性鱼、虾、贝类和种植 水生植物。通过安装在流水槽上游的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将流水槽中吃食 性鱼类的代谢物推集到下游指定的废弃物收集区;废弃物再通过自动吸污 装置回收到沉淀池;最后经过沉淀脱水处理,变为陆生植物(如蔬菜,瓜 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机肥。这样既解决了池塘养殖的自身污染,又做到 化废为宝。同时,整个池塘实现了循环微流水养鱼,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池 塘养殖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以进行同一品种多规格的养殖,均匀上市,加速资金的周转;
8. 大大地减少病害发生率和药物的使用,增加了水产品的安全性;同时,提 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
9. 日常管理操作十分方便。尤其在无需干塘的情况下,起捕率达 100%; 10. 有效地收集养殖鱼类的代谢物和残剩的饲料,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
体富营养化和自身污染问题;
(2) 养殖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由于养殖户缺少先进的科学养殖理念, 盲目提高放养密度和产量,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结果导致大量的残 剩饲料和鱼类排泄物在养殖水环境中不断积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直接导致鱼类病害的频发,甚至产生大面积的死鱼。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
(3) 养殖设施简陋,养殖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中国淡水养殖池塘多 数建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由于养殖模式的落后和多年来未得到有 效的治理和修复,淤泥沉积严重,直接影响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目前养殖户为了提高单产,主要是通过定期大量换水来改善养殖水 环境,这样不仅会浪费水资源,还会加剧周围河流,湖泊等公共水 域的富营养化程度。据农业部 2002 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资 料显示,每年长三角地区鱼类池塘养殖向外排放总氮 10.08 公斤/亩; 总磷 0.84 公斤/亩。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在一些地区已对周围环境 造成很大的压力,已成为重要的面源污染源。近年来,中国各级政 府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老池塘改造,其主要目的 是改善养殖设施,进一步提高池塘生产力。如果我们不革新现有的 传统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也许数十年后有必要重新改造池塘。
(4) 膨化浮性饲料使用普及率较低,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有待进一步改 进。虽然膨化浮性饲料使用量在逐年增长,但大多数养殖户仍使用 沉性饲料。与膨化浮性饲料相比,沉性饲料水中稳定性差,利用率 低,浪费较大。另外,养殖户难以准确控制投饲量,造成水体富营 养化,氨氮往往超标。据研究资料表明,池塘中氮的输入来源中, 饲料占 90-98%;而磷的输入来源中,饲料占 97-98%。因此,饲料中 氮、磷除小部分供给养殖鱼类的正常生长外,绝大部分是沉积池底。 造成水体污染和浪费。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模式有利于实现室外池塘的集约化养殖、 工厂化管理,符合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养殖发展理念,符合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向,能够广泛应用于池塘养殖生产, 推动中国池塘养殖技术转型和升级。总之,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 术具有以下主要显著特点: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先进型、养 殖集约型、操作便易型、生产可控型、产品安全型、效益倍增型 (简称”IPA 八型模式”)。
二.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与配套设施
(一)流水养鱼池设施 中国池塘养殖模式发展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未,近年来许多传统养殖
池塘面临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设施老化,养殖病害频频发生,水产品质 量安全隐患逐年增多等突出的问题,为了确保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产养 鱼技术的顺利实施,在兴建流水养鱼设施之前,首先对原有的池塘进行 必要的整修和改造。
(5) 池塘生产力逐年下降,养殖户收入减少。虽然中国池塘养殖历史悠 久,单产较高,但是池塘的生产力在逐年下降。池塘生产力主要指 池塘养殖容载量,即每亩池塘可以承载多少水产品生物量,这是产
2
量的基础。我们从事水产养殖的目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效 益,使生产利润最大化。池塘生产力也包括池塘天然生产力,即光 合作用效率或池塘固定太阳辐射能的能力。因此,池塘养殖的承载 能力大大地受到池塘天然生产力的制约。在池塘养殖生产中,养殖 户往往只考虑如何提高池塘的载鱼量,而忽视池塘天然生产力的能 量输入,结果池塘的天然生态系统就无法承受高载鱼量带来的严重 的污染,造成池塘生态系统崩溃,引发各种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结果是高产不高效,最终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逐年下降。除此 以外,由于各种价格的上涨(包括饲料,人工,水电,塘租等),池 塘养殖的效益也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亏本。
11. 实现室外池塘规模化、工厂化、智能化养殖管理,从而加速中国渔业现代 化的进程。
现将两种养殖模式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直接比较,低碳高效池塘循环 流水养鱼技术先进,优势明显(表 1)。
表 1. 传统池塘养鱼与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模式主要技术指标比较
传统池塘养鱼
循环流水养鱼
养殖模式
传统散养 静水养鱼 主养品种单一 (80:20)
综上所述,中国的池塘养殖业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要进行 传统养殖模式的创新和养殖技术的升级,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水产养殖 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优势
与传统池塘养鱼模式相比,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与奥本大学共同研发推广的低 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有效地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益; 2. 由于鱼类长期生活在高溶氧微流水中,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成活率; 3. 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 4. 采用的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可以降低单位鱼产量的能耗; 5. 实现零水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 6. 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7. 多个流水池可以进行多品种养殖,避免单一品种养殖的风险;同时,也可
高密度, 集约化 可控养殖 + 智能 浮性饲料 饲料转换利用率高 投饲量易控制
病害少 防病治病容易 用药少
方便 (起捕率 100%) 成活率高 产量高 经济效益高
有集污,废弃物再利用,增加收入 养殖水环境好 零排放,保护环境 节地, 节水, 节能源 水产品质量安全高, 无异味 劳动效率高, 成本低
(四)技术特点
(二)技术背景
1.中国淡水养殖现状 中国水产养殖在世界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2015 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为 6,699.65 万吨,比去年增长 3.69%。其中,海淡水养殖产量为 4,937.90 万吨,占 总产量的 73.70%,同比增长 3.99%。中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 48.74 公斤。2015 年 中国淡水养殖产量 3,062.27 万吨,同比增长 4.31%;淡水养殖总面积 6,147,241 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 2,701,222 公顷;池塘养殖平均单产为 8,128 公斤/公 顷(542 公斤/亩)。池塘养殖仍是中国淡水养殖的主要方式,其产量占淡水养殖 总产量的 71.7%。
1. 老池塘改造 在进行老池塘改造时,要彻底清除淤泥污物,小塘改为大塘。建
议大池塘的面积一般不低于 30 亩,否则会增加单位投资成本。池塘
4
的朝向也要考虑是否有利于风力搅动水面,增加溶氧量,从而减少 大塘内增氧推水设备的能耗。在进行池塘改造的同时,要考虑到塘 埂顶面有一定的宽度,一般为 3-5 米。塘埂的坡比 1:1.5~3.0,这 取决于池塘的土质,池深,有否护坡等因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建议流水养鱼的大池塘要进行护坡,这样可以确保池塘年复一年的 使用,无需再干塘清淤维修。目前,常用的护坡材料有水泥预制板, 混凝土,防渗膜等。在老池塘改造后,要确保池塘不漏水,水深常年 维持在 1.6 米以上,因为流水槽的单产与整个池塘水深是有着密切 的关系。
2.中国淡水养殖面临新挑战 虽然中国的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水平较高,但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 战,严重地制约了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淡水养殖业存在的
1
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水土资源缺少。中国现有人口已超过 12 亿,21 世纪中国人口将继 续增长,预计 2030 年将达到人口高峰。中国现有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 亿立方米,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6%左右,世界排名第四。但是 人均资源只有 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是全球人均 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除此以外,中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水量 的 70%左右。中国的土地资源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 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中国现有的耕地面 积排世界第 4 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中国人均耕地 面积仅有 1.4 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50%。因此,中国的 水土资源缺少严重地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指南
周恩华 (技术经理)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上海 200336)
一. 技术概述
(一) 技术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Low Carbon & High Efficiency In-pond Raceway Aquaculture Technology, 简称 IPA) 是传统池塘养鱼和流水养鱼的技 术集成和优化。该技术是数十年来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在中国推广 80:20 池塘 养殖模式的技术转型和技术升级,它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 为新型的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圈养”模式,这是水产养殖理念和技术的再 一次革新。
1. 流水养鱼槽: 流水养鱼槽通常应建在大池塘的长边一端,考虑到设 备安装和生产操作方便等因素。建造流水养鱼槽的材料应根据当地的 资源,因地制宜。主要材料包括有钢筋混凝土、砖石、玻璃钢及软体 材料等。流水养鱼槽形状为长方形,其规格应根据养殖的品种,增氧 推水设备功率的大小等因素而设计。目前,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建议的 流水槽规格为长 22 米,宽为 5 米,水深 1.6-2.0 米左右。流水养鱼 槽与大池塘的面积比例主要取决于养殖的品种,设计的载鱼量,吸污 设备和吸污效率,管理水平等。为了确保该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用,就 目前的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水平和吸污装置,其比例一般控制在 1.5- 2.0%范围内。随着将来 IPA 设备的改进和优化,养殖管理水平的提高, 流水养鱼槽与大池塘的面积比例可作相应的调整。
淀,固液分离。 固体可以直接用于花卉,蔬菜种植等高效有机肥; 液 体再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吸收再利用,一旦水质各项指标达到规定的 标准后进入大池塘循环使用。
4. 拦鱼设施: 流水养鱼槽一般是将片状铅丝网、不锈钢网或喷塑铁丝 网等材料绷夹在滤网框上,安装在流水槽上下游的插糟内,作为拦鱼 设施。拦鱼栅网片孔目的大小应根据养殖鱼类的品种和规格而定。
生态圈养 活水养鱼(跑步鱼,冲浪鱼,运动鱼…) 不同流水槽可养不同品种
3
饲料投入 病害防治 操作管理 生产业绩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低密度 不可控养殖
沉性 + 浮性饲料 饲料转换利用率低 投饲量难控制
病害多 防病治病困难 用药多
不方便(尤其捕捞) 成活率低 产量低 经济效益低
无集污, 污染水体 养殖水环境差 直排水,污染环境 占地, 耗水, 耗能源 水产品质量存在隐患 劳动效率低, 成本高
2. 废弃物沉淀收集池: 在流水养鱼槽的下游连接废弃物沉淀收集池。 其收集池的下游建有 50 厘米高的矮墙,供收集鱼类粪便之用。废弃 物沉淀收集池的长度与数个流水池宽度之和相等,其宽度为 3- 4 米。 废弃物沉淀收集池底与流水养鱼池底为同一水平,无需有任何斜坡。
3. 吸污装置: 吸污装置由自吸泵和废弃物收集沉降分离塔组成。鱼类 排泄物可以通过人工吸污,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方法吸污。目前,国 内已有单轨和双轨自动吸污装置。废弃物收集到沉淀池,通过自然沉
2. 流水养鱼池塘的条件 流水养鱼池塘就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的水源。如能考虑利用地
势自流进排水为佳,以节约动力提水的能源成本。养殖用水的水质 必须符合 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流水养鱼池塘应 选择电力供应稳定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兴建。
(二)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设计与建造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由流水养鱼槽,废弃物沉淀收集池, 拦鱼栅,增氧推水设备,底层增氧设备,吸污装置,自动投饲机,捕捞 网具,备用发电机,自动监控和报警装置等组成。
在池塘中兴建流水槽,将其分为鱼类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流水槽用于 “生态圈养”吃食性鱼类,而水质净化区套养滤食性鱼、虾、贝类和种植 水生植物。通过安装在流水槽上游的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将流水槽中吃食 性鱼类的代谢物推集到下游指定的废弃物收集区;废弃物再通过自动吸污 装置回收到沉淀池;最后经过沉淀脱水处理,变为陆生植物(如蔬菜,瓜 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机肥。这样既解决了池塘养殖的自身污染,又做到 化废为宝。同时,整个池塘实现了循环微流水养鱼,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池 塘养殖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以进行同一品种多规格的养殖,均匀上市,加速资金的周转;
8. 大大地减少病害发生率和药物的使用,增加了水产品的安全性;同时,提 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
9. 日常管理操作十分方便。尤其在无需干塘的情况下,起捕率达 100%; 10. 有效地收集养殖鱼类的代谢物和残剩的饲料,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
体富营养化和自身污染问题;
(2) 养殖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由于养殖户缺少先进的科学养殖理念, 盲目提高放养密度和产量,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结果导致大量的残 剩饲料和鱼类排泄物在养殖水环境中不断积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直接导致鱼类病害的频发,甚至产生大面积的死鱼。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
(3) 养殖设施简陋,养殖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中国淡水养殖池塘多 数建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由于养殖模式的落后和多年来未得到有 效的治理和修复,淤泥沉积严重,直接影响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目前养殖户为了提高单产,主要是通过定期大量换水来改善养殖水 环境,这样不仅会浪费水资源,还会加剧周围河流,湖泊等公共水 域的富营养化程度。据农业部 2002 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资 料显示,每年长三角地区鱼类池塘养殖向外排放总氮 10.08 公斤/亩; 总磷 0.84 公斤/亩。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在一些地区已对周围环境 造成很大的压力,已成为重要的面源污染源。近年来,中国各级政 府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老池塘改造,其主要目的 是改善养殖设施,进一步提高池塘生产力。如果我们不革新现有的 传统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也许数十年后有必要重新改造池塘。
(4) 膨化浮性饲料使用普及率较低,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有待进一步改 进。虽然膨化浮性饲料使用量在逐年增长,但大多数养殖户仍使用 沉性饲料。与膨化浮性饲料相比,沉性饲料水中稳定性差,利用率 低,浪费较大。另外,养殖户难以准确控制投饲量,造成水体富营 养化,氨氮往往超标。据研究资料表明,池塘中氮的输入来源中, 饲料占 90-98%;而磷的输入来源中,饲料占 97-98%。因此,饲料中 氮、磷除小部分供给养殖鱼类的正常生长外,绝大部分是沉积池底。 造成水体污染和浪费。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模式有利于实现室外池塘的集约化养殖、 工厂化管理,符合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养殖发展理念,符合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向,能够广泛应用于池塘养殖生产, 推动中国池塘养殖技术转型和升级。总之,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 术具有以下主要显著特点: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先进型、养 殖集约型、操作便易型、生产可控型、产品安全型、效益倍增型 (简称”IPA 八型模式”)。
二.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与配套设施
(一)流水养鱼池设施 中国池塘养殖模式发展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未,近年来许多传统养殖
池塘面临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设施老化,养殖病害频频发生,水产品质 量安全隐患逐年增多等突出的问题,为了确保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产养 鱼技术的顺利实施,在兴建流水养鱼设施之前,首先对原有的池塘进行 必要的整修和改造。
(5) 池塘生产力逐年下降,养殖户收入减少。虽然中国池塘养殖历史悠 久,单产较高,但是池塘的生产力在逐年下降。池塘生产力主要指 池塘养殖容载量,即每亩池塘可以承载多少水产品生物量,这是产
2
量的基础。我们从事水产养殖的目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效 益,使生产利润最大化。池塘生产力也包括池塘天然生产力,即光 合作用效率或池塘固定太阳辐射能的能力。因此,池塘养殖的承载 能力大大地受到池塘天然生产力的制约。在池塘养殖生产中,养殖 户往往只考虑如何提高池塘的载鱼量,而忽视池塘天然生产力的能 量输入,结果池塘的天然生态系统就无法承受高载鱼量带来的严重 的污染,造成池塘生态系统崩溃,引发各种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结果是高产不高效,最终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逐年下降。除此 以外,由于各种价格的上涨(包括饲料,人工,水电,塘租等),池 塘养殖的效益也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亏本。
11. 实现室外池塘规模化、工厂化、智能化养殖管理,从而加速中国渔业现代 化的进程。
现将两种养殖模式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直接比较,低碳高效池塘循环 流水养鱼技术先进,优势明显(表 1)。
表 1. 传统池塘养鱼与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模式主要技术指标比较
传统池塘养鱼
循环流水养鱼
养殖模式
传统散养 静水养鱼 主养品种单一 (80:20)
综上所述,中国的池塘养殖业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要进行 传统养殖模式的创新和养殖技术的升级,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水产养殖 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优势
与传统池塘养鱼模式相比,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与奥本大学共同研发推广的低 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有效地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益; 2. 由于鱼类长期生活在高溶氧微流水中,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成活率; 3. 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 4. 采用的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可以降低单位鱼产量的能耗; 5. 实现零水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 6. 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7. 多个流水池可以进行多品种养殖,避免单一品种养殖的风险;同时,也可
高密度, 集约化 可控养殖 + 智能 浮性饲料 饲料转换利用率高 投饲量易控制
病害少 防病治病容易 用药少
方便 (起捕率 100%) 成活率高 产量高 经济效益高
有集污,废弃物再利用,增加收入 养殖水环境好 零排放,保护环境 节地, 节水, 节能源 水产品质量安全高, 无异味 劳动效率高, 成本低
(四)技术特点
(二)技术背景
1.中国淡水养殖现状 中国水产养殖在世界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2015 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为 6,699.65 万吨,比去年增长 3.69%。其中,海淡水养殖产量为 4,937.90 万吨,占 总产量的 73.70%,同比增长 3.99%。中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 48.74 公斤。2015 年 中国淡水养殖产量 3,062.27 万吨,同比增长 4.31%;淡水养殖总面积 6,147,241 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 2,701,222 公顷;池塘养殖平均单产为 8,128 公斤/公 顷(542 公斤/亩)。池塘养殖仍是中国淡水养殖的主要方式,其产量占淡水养殖 总产量的 71.7%。
1. 老池塘改造 在进行老池塘改造时,要彻底清除淤泥污物,小塘改为大塘。建
议大池塘的面积一般不低于 30 亩,否则会增加单位投资成本。池塘
4
的朝向也要考虑是否有利于风力搅动水面,增加溶氧量,从而减少 大塘内增氧推水设备的能耗。在进行池塘改造的同时,要考虑到塘 埂顶面有一定的宽度,一般为 3-5 米。塘埂的坡比 1:1.5~3.0,这 取决于池塘的土质,池深,有否护坡等因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建议流水养鱼的大池塘要进行护坡,这样可以确保池塘年复一年的 使用,无需再干塘清淤维修。目前,常用的护坡材料有水泥预制板, 混凝土,防渗膜等。在老池塘改造后,要确保池塘不漏水,水深常年 维持在 1.6 米以上,因为流水槽的单产与整个池塘水深是有着密切 的关系。
2.中国淡水养殖面临新挑战 虽然中国的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水平较高,但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 战,严重地制约了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淡水养殖业存在的
1
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水土资源缺少。中国现有人口已超过 12 亿,21 世纪中国人口将继 续增长,预计 2030 年将达到人口高峰。中国现有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 亿立方米,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6%左右,世界排名第四。但是 人均资源只有 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是全球人均 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除此以外,中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水量 的 70%左右。中国的土地资源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 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中国现有的耕地面 积排世界第 4 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中国人均耕地 面积仅有 1.4 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50%。因此,中国的 水土资源缺少严重地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指南
周恩华 (技术经理)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上海 200336)
一. 技术概述
(一) 技术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Low Carbon & High Efficiency In-pond Raceway Aquaculture Technology, 简称 IPA) 是传统池塘养鱼和流水养鱼的技 术集成和优化。该技术是数十年来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在中国推广 80:20 池塘 养殖模式的技术转型和技术升级,它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 为新型的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圈养”模式,这是水产养殖理念和技术的再 一次革新。
1. 流水养鱼槽: 流水养鱼槽通常应建在大池塘的长边一端,考虑到设 备安装和生产操作方便等因素。建造流水养鱼槽的材料应根据当地的 资源,因地制宜。主要材料包括有钢筋混凝土、砖石、玻璃钢及软体 材料等。流水养鱼槽形状为长方形,其规格应根据养殖的品种,增氧 推水设备功率的大小等因素而设计。目前,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建议的 流水槽规格为长 22 米,宽为 5 米,水深 1.6-2.0 米左右。流水养鱼 槽与大池塘的面积比例主要取决于养殖的品种,设计的载鱼量,吸污 设备和吸污效率,管理水平等。为了确保该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用,就 目前的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水平和吸污装置,其比例一般控制在 1.5- 2.0%范围内。随着将来 IPA 设备的改进和优化,养殖管理水平的提高, 流水养鱼槽与大池塘的面积比例可作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