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及练习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1.对仗工整:上下联语意相对,字数相等或相近,音韵相呼应,形成对仗关系。

2.平仄协调:上下联的平仄声调要相对应,形成韵律和谐的效果。

3.首尾呼应:上下联的尾字要呼应,形成整体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4.意义明确:上下联的语意要清晰明了,传达出明确的信息或情感。

5.美感突出:对联要求语言精炼,形式美观,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对联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民间的桃符俗,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首尾呼应、意义明确、美感突出等基本规则,这些特点和律诗有相似之处,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下联,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一、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注解:上联忘八,谐音王八,下联打无耻。

改写:上联数数玩,下联品德高。

二、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改写:联中字拆开,造词新奇。

三、上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下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注解:上联唐伯虎出。

下联祝枝山对。

改写:扇子扇起风,水车车运水,车停水止流。

四、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141岁生日联)改写:年华不老,岁月增辉。

五、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乾隆纪晓岚)改写:天然客居高,人过佛寺佛高过。

六、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改写:僧人难成佛,婢女身份低。

七、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下联: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改写:思国思家思亲人,赏风赏月赏秋香。

八、上联: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下联: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这联写的哪个人)改写:取川定蛮,排阵出擒,明灯照五丈,一心酬三愿。

平西东和,定南北拒,变卦土木金,水火相济。

九、蒲松龄落第自勉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

有关对联的练习题及答案

有关对联的练习题及答案

有关对联的练习题及答案有关对联的练习题及答案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对联吧,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我们该怎么去写对联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联的练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对联的练习题及答案11、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写在下面方格里。

(书写要求规范、工整)(2分)上联:登长城览神州风貌下联:□□□□□□□□示例:游故宫品华夏文明2、贵港素有“荷城”之称,群众十分喜爱咏荷的对联。

现在有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请你为它选出对仗最好的下联。

()(2分)2、AA、梁上蛛丝燕子帘B、岸上麻叶伸绿掌C、半场杨柳拂楼台D、山上新月半亭风3、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3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3.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4.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2分)【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4、例: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5、结合已学过课文《出师表》的有关内容,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题答案只要与《出师表》内容相关,句式基本一致即可。

示例: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6.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2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

6.守业难,知难不难。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一、了解对联知识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联也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

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3. 意义相关。

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 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另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二、解题技巧如果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要求另写一联的题型,需要从具体的每个字、词上认真推敲。

做这类题,一般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句意,据此在头脑中寻找并确定好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然后再对所给出的对联细细分析,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紧接着根据所想好的要写的对联的内容,与该对联在位置相同的地方的找出词性相同、词语结构特征相同的词语与之相对,就这样一个一个词语搜寻下去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最后再从整体上把握,做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防患于未然:三、对联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品千古美文(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花静鸟淡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联:安塞腰鼓,誉满神州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妙法禅寺、长城遗址、南海湿地。

小学生对联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对联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对联试题及答案(注:本文为对联试题及答案,按照对联的格式进行排版)一、题目:奋进之路上联:蓄势待发迎春风下联:奋力向前抵夏炎横批:秋收冬藏二、题目:友谊之桥上联:牵手同行走友谊下联:心连心共谱辉煌横批:永结同心三、题目:家园之美上联:青山如黛美如画下联:繁花似锦乐无边横批:家和万事兴四、题目:童年趣事上联:踩着雨水泡大街下联:追逐彩虹笑颜开横批:童趣无限五、题目:梦想起航上联:脚踏实地励志行下联:胸怀宇宙追梦想横批:志存高远六、题目:知识的海洋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横批:博学笃志七、题目:勇往直前上联:山岭重叠迎太阳下联:长风破浪撑航船横批:勇者无惧八、题目:课堂亮点上联:神笔马良绘色彩下联:翩翩作文写骏马横批:写意繁花九、题目:友情的力量上联:阳光灿烂暖心田下联:风雨同舟戮难关横批:真挚友情十、题目:书香之旅上联:山河壮丽藏书馆下联:古典浪漫抒诗情横批:文化传承【答案】:一、奋进之路上联:蓄势待发迎春风下联:奋力向前抵夏炎横批:秋收冬藏二、友谊之桥上联:牵手同行走友谊下联:心连心共谱辉煌横批:永结同心三、家园之美上联:青山如黛美如画下联:繁花似锦乐无边横批:家和万事兴四、童年趣事上联:踩着雨水泡大街下联:追逐彩虹笑颜开横批:童趣无限五、梦想起航上联:脚踏实地励志行下联:胸怀宇宙追梦想横批:志存高远六、知识的海洋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横批:博学笃志七、勇往直前上联:山岭重叠迎太阳下联:长风破浪撑航船横批:勇者无惧八、课堂亮点上联:神笔马良绘色彩下联:翩翩作文写骏马横批:写意繁花九、友情的力量上联:阳光灿烂暖心田下联:风雨同舟戮难关横批:真挚友情十、书香之旅上联:山河壮丽藏书馆下联:古典浪漫抒诗情横批:文化传承以上是小学生对联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希望读者们通过对联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我们一起探索对联的魅力,享受文字间的乐趣!。

中考语文“对联”经典习题

中考语文“对联”经典习题

“对联”经典习题(一)(一)常识题1、对联雅称________,俗称________,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照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上联尾字用______声,下联尾字用______声,称之为“______起______落”。

2、从艺术的角度指出下列对联的类别。

A、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_______联)B、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_______联)C、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_______联)D、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_______联)3、下面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上联:_______下联:_______B、如果你站在剧院大门外,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方格里。

瑞瑞:爷爷,您又在练书法啊,刚写的“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甲)和“赛龙舟不忠楚风余韵”(乙)是副对联吧。

爷爷:是啊。

来,考考你们,上联是什么?瑞瑞:上联是(1)。

(爷爷点点头)爷爷:你怎么知道的?瑞瑞:哦,老师讲过 (2)爷爷:瑞瑞说得真对!(1)上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哦,老师讲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

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黄山路”和“白鹭洲”等,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

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

上联:乌衣巷下联:______________①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黄山路”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1)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对联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对联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对联题一、选择题1.某作家协会拟征一幅对联,已经写出了上联“芳草有心迎墨客”,请你选出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A.柳絮飞舞春日暖B.清风阵阵醉杨柳C.飞花无主醉骚人D.阶前绿色浓如许【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的填写。

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上联“芳草有心”符合“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迎墨客”为动宾短语,“客”为四声,为仄声;A.“柳絮飞舞”“春日暖”均为主谓短语,“暖”为三声,为仄声;句式结构不一致且不符合“仄起平收”原则;B.“清风阵阵”为后补短语,“柳”为三声,为仄声;句式结构不一致且不符合“仄起平收”原则;C.“飞花无主”符合“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醉骚人”为动宾短语,“人”为二声,为平声;句式结构一致且符合“仄起平收”原则;D.“阶前绿色”为偏正短语,“浓如许”为后补短语,“许”为三声;句式结构不一致且不符合“仄起平收”原则;故选C。

2.下列各副春联,对仗不够严谨的一项是()A.春临大地,福满人间。

B.年年岁岁春满地,暮暮朝朝福盈门。

C.牛年牛人牛气足,春雨春风春意长。

D.好山好水辞旧岁,杏花春雨迎新年。

【答案】D【详解】D.“好山好水”结构是“ABAC”的格式,且两个词语都是偏正结构,“好”分别修饰“山”“水”;而“杏花春雨”是两个名词,没有重复的字。

因此对仗不够工整。

故选D。

3.名胜古迹与其佳联常能相映成趣。

煜鹏同学在游览永州山水美景时,收集了许多名联佳句。

请你根据所学对联知识完成问题。

填入下联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花雨鼓天风千里潇湘归眼底下联:松涛连海气_______A.九州日月在肩头B.杜鹃花海天下秀C.星辉云灿小阳天D.瑞霭阳光盈九州【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

需注意:(1)上下联的字数要相同;(2)对联的词性要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3)上下联的声调要讲平仄。

(完整版)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高考真题与答案、对应练习题)

(完整版)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高考真题与答案、对应练习题)

高考对联知识复习一、简约式掌握对联相关知识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从结构上讲,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不能出现重复的字;②上下联词组要对应,词性要相同,句法要一致;③上下联的意境要相随;④上下联平仄要相对.对联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①春联(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②楹联(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刻琢的联语),③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对联),④挽联(评价先人生平业绩,抒发后人怀念之情的对联),⑤寿联(祝福长辈寿辰的对联),此外还有赠联、勉联等。

二、完整式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广东卷的出句是“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句可以是“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或者“人参貂皮鹿茸,莫非东北珍宝”。

但若对“唐诗宋词元曲,莫非祖国文化”就让人觉得别扭和生硬。

我们学过的对联都是内容密切相关的,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这是从语法上来要求的,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与“梅花"是名词,“锋"与“香”是形容词,“自”与“从"是介词,“磨砺"与“苦寒”是名词,“出”与“来”是动词。

3、节奏相应,平仄和谐一副对联中,上联一共有几个音节的停顿读法,下联也必须对应。

上下联还要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径”读仄声,“舟”读平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读仄声,“流”读平声。

对联的节奏相应,平仄和谐,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资料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资料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对联探究活动一、对联简史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二、对联的特点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

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

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三、对联的基本规则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练习及答案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练习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练习及答案一、对联知识: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基本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内容(相关).按用处分,基本类型有: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兽联、居室联、题赠连、名胜联.二、对联积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丑去寅来千里锦(牛奔虎啸九州春)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三、对联知识拓展1、我国最早的春联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2、新学期开始了,教室的墙上要贴一副对联,你建议用那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爷爷马上要八十大寿,我要为他写副对联:(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我的书房里摆设很多,但是总觉得缺点书香味,不如贴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3、“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是为悼念(鲁迅)的挽联,对联中提到了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4、“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是写(泰山)的一副名胜联,我还知道关于这处名胜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岳阳楼)的一副风景名胜联,出自千古绝唱(《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文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一生忧国忧民的写照.6、“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这副对联是在纪念(岳飞),他的词作《满江红》气贯长虹.7、虎年马上到了,我要写一副春联:(丑去寅来千里锦,牛奔虎啸九州春)8、“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寰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歌颂的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新中国成立后,他信心满满,为了祖国的崛起,日夜操劳,一心为国,正如他说的:(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9、下列对联最适合贴在什么地方: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南西北,四方宾至如归.(宾馆)消息连通九万里外,往来不过一刹那间.(通讯公司)但愿世间无人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药房 )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粮站)巧手度处,天衣无缝;匠心裁来,长短合身.(裁缝店)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四、我也来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来对(往),去对(回),雨雪对(风雷),松梢对(竹叶),草舍对(柴扉).藤对(蔓),豆对(瓜),绿叶对(红花),撷英对(采蜜),煮酒对(烹茶).歌对(曲),啸对(吟),往古对(来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对(己 ),爱对(嫌),鹤发对(童颜).春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清对(浊),美对(佳),谦虚对(浮夸).寒来对(暑往),秋实对(春华).寒对(暖),日对(年),荡板对(秋千).青山对(碧水),薄云对(轻烟).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3.按修辞技巧(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对联的练习题训练答案(老师版)知识交流

对联的练习题训练答案(老师版)知识交流

对联练习答案(老师)、2009 年湖南卷新题型对联衔接训练1、下面是一副励志联,上联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B 、守株待兔,还是丰衣足食D 、隔岸观火,莫若前与帮忙A 项略显有诗意,境界高远。

因此,可以考虑 与上联意思的联系,在意境等方面进行区别。

由此可知,除了加强对对联知识的积累 外,还须知加强对生活的感悟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 ,现在邀请 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 “寸步优游知远近” 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A 、一生坎坷知冷暖B 、世事艰辛识人心C 、一生坎坷晓高低D 、人事沧桑见冷暖解析:C 。

四个备选项从对联的知识来考虑,一眼可以排除 A 项,因其犯了重字 的错误,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重字。

B 项犯了语法错误,同位置词语词类和结构都要 相同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人心”是名词,与远近结构也不同。

D 项对仗工整,对 联音律讲究仄超平收,然“暖”为仄,不妥,且语意也没有C 项衔接之自然。

3、 以“近月江楼听水韵” 为上句, 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写它组成对偶句? 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 、临水楼台听涛声B 、逢春枯木又发芽C 、临风野陌醉花香D 、临日山崖观海潮 解析:Co C 项属于工对,野是田野,陌是小路。

与“江楼”对得上。

A 项犯重字, B 项“又”与“听”字词性对不上;D 项“日”与“月”都是仄声,而且“合掌”,即 上下联所表达的意思重复了。

4、 为上联“莺啼柳影琴声戚”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 、蝶恋花丛舞步欢B 、蜂鸣花间叫声欢C 、燕舞杨枝倩影赞D 、虎鸣山澜发雄姿 解析:A 。

这属于反对型对联,情景相反,但又和谐统一。

相比较之, A 项最符合。

B 项平仄不对,C 项赞是动词,戚是形容词。

D 项平仄以及词组“发雄姿”不对。

5、 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 、白雪怎能掩傲骨B 、流水有心歌秋声C 、柳絮含情传风情D 、明月有心照客愁 解析:D 。

小学六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练习及答案 姓名

小学六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练习及答案  姓名

小学六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练习及答案姓名一、对联知识:1、对联雅称( ),俗称( )。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2、基本特点:字数(),词性(),结构(),节奏相合,内容(相关)。

二、对联积累: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2、发愤识遍天下字,()。

3、门对千竿竹,()。

4、福无双至今朝至,()。

5、只许州官放火,()。

6、书中乾坤大,()7、书山有路勤为径,()8、(),白铁无辜铸佞臣14、横眉冷对千夫指,()15、铁肩担道义,()17、(),不尽长江滚滚来。

18、画虎画皮难画骨,()19、(),世上今人胜古人。

20、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三、对联知识拓展1、我国最早的春联是:()2、新学期开始了,教室的墙上要贴一副对联,你建议用那幅();爷爷马上要八十大寿,我要为他写副对联:();我的书房里摆设很多,但是总觉得缺点书香味,不如贴一副对联:()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4、“”是写(泰山)的一副名胜联,我还知道关于这处名胜的诗句:()。

5、“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岳阳楼)的一副风景名胜联,出自千古绝唱(《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文中的名句(,)是他一生忧国忧民的写照。

9、下列对联最适合贴在什么地方: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南西北,四方宾至如归。

()消息连通九万里外,往来不过一刹那间。

()但愿世间无人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 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

()巧手度处,天衣无缝;匠心裁来,( )。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四、我也来对对子往古对()。

路遥知马力,()。

人对( ),爱对( ),鹤发对()。

春风迎(),瑞雪兆( )。

清对( ) 寒来对(),秋实对( )。

寒对(),日对(),荡板对( )。

青山对(),薄云对( )。

枯木逢春犹再发,()。

部编版初中语文专题知识巩固训练:对联【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专题知识巩固训练:对联【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专题知识巩固训练:对联1.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示例:西游师徒从善如流降妖除魔应天道)2.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构成对偶的下一句。

(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瘦西湖畔柳如烟/史公祠前人如织)3.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示例:一支粉笔写春秋/两鬓白发送春秋)4.根据你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对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站三尺讲台,传李杜诗文(示例:握一支粉笔,授孔孟文章)5.请你根据下联,完成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下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示例: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焚稿)6.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___天(示例:谈)7.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七年级基础专题-对联-专项练习

七年级基础专题-对联-专项练习

基础·对联一、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7分)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学校文学社将要在七年级举办“走进对联文化”主题活动,邀请你来参加并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AB】【必做】请你为班级同学讲解对联的基本要求。

(4分)示例: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内容相关或相反,平仄相对。

一般上联的尾字为仄声,下联的尾字为平声。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掌握。

解答此题将对联的组成与上下联对字数、结构、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合理有序地表述出来即可。

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对;③平仄相协;④语意相关。

2.【AB】【选做】请你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来歌颂中国女排精神。

(3分)上联:顽强拼搏,女排精神传四海;下联:不让须眉,中华健儿竞风流。

【解析】本题考查组合对联。

根据第一题的解决,我们知道对联的上下联要求结构一致,可确定表格每列中的短语正好结构相对。

再根据题意,组合的对联应是歌颂女排精神的,所以可将表格中的短语分别组合为:顽强拼搏,女排精神传四海;不让须眉,中华健儿竞风流。

最后根据对联的尾字读音确定上、下联,“海”为仄声,应是上联,“流”是平声,应是下联。

二、选择题。

(26分)1.【AB】【必做】下列各副春联,对仗不够严谨的一项是(D)(2分)A.春临大地,福满人间。

B.年年岁岁春满地,暮暮朝朝福盈门。

C.牛年牛人牛气足,春雨春风春意长。

D.好山好水辞旧岁,杏花春雨迎新年。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特点。

解答此题,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分析各选项结构和词性,ABC正确,有误,“好山好水”是“ABAC”形式,和“杏花春雨”对仗不够严115谨。

故选D。

2.【AB】【必做】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七十大寿,下面四副对联中最适合送给他作为寿联的一项是( C )(2分)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坐北朝南函里新居。

初中语文对联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对联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对联测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 对联的基本构成是什么?答案: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一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

2.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答案:对联起源于五代时期,盛行于明清。

3. 请列举对联的三种常见形式。

答案:常见的对联形式有春联、门联和挽联。

二、对联鉴赏题1. 阅读以下对联,分析其特点。

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下联:一日看尽长安花答案:此对联以“春风”和“马蹄疾”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心情的愉悦,下联“一日看尽长安花”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

2. 阅读以下对联,回答其寓意。

上联:梅须逊雪三分白下联:雪却输梅一段香答案:此对联通过对比梅花和雪的特点,寓意着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三、对联创作题1. 根据给定的上联创作下联。

上联:江山如此多娇答案示例:下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 根据给定的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主题:学习答案示例: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四、对联应用题1. 请根据春节的习俗,创作一副春联。

答案示例:上联:春回大地万象新下联:福满人间喜气盈2. 请为一家书店创作一副门联。

答案示例:上联:书香满室添智慧下联:墨香四溢润心田五、对联改错题1. 阅读以下对联,找出错误并改正。

上联:红梅傲雪斗严寒下联:绿柳垂丝迎夏日答案:下联中的“夏日”与上联的“严寒”季节不符,应改为“春风”以保持季节的一致性。

改正后:上联:红梅傲雪斗严寒下联:绿柳垂丝迎春风2. 阅读以下对联,指出其平仄不协调之处并改正。

上联:山高水长流下联:月明星稀夜答案:上联的“山高水长流”是平仄仄平平,下联的“月明星稀夜”应改为“星稀月明夜”以保持平仄的协调。

改正后:上联:山高水长流下联:星稀月明夜六、对联综合题1. 阅读以下对联,分析其对仗和意境。

上联:风送暖香花满径下联:雨滋新绿草连天答案:此对联对仗工整,上联的“风送暖香”与下联的“雨滋新绿”形成自然景象的对比,同时“花满径”与“草连天”都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意境深远。

知识卡片对联讲解及练习

知识卡片对联讲解及练习
【答案】示例:(1)蟾宫折桂,我为前茅;文思涌泉,我必辉煌;妙笔生花,我占鳌头。 (2)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三十六分。
14.(2009·中考变式题)请你为长沙的名胜古迹选择合适的对联,将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
上。(2 分)
【温馨提示】:麓山寺,位于岳麓山,是佛教入湘最早的一所寺院,至今已有 1700 多年。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道的一种民族文学形式,与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它利用汉语的 特殊性来造句修辞,抒情寓意。要求对仗工整,声调和谐;言简意深,含蓄隽永。
对联考查的题型多与新闻热点、文学常识名著放在一起考查。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三十六分。
1.仔细读题,读懂要求。 2.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 3.字数相等,上下联某位置的词性必须相同。 4.一般拟写成对偶句。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三十六分。
13.(2009·中考变式题)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任选一题,4 分) (1)上联:考场争锋,谁是榜首?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看起来很难对的对联,一旦有了某种情境的启迪,就变得十分容易了。在古代, 有位书生某天登上成都的望江楼,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不禁触景生情,吟出了这样一句 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由于上联字词重复太多,书生冥思苦想,怎么也想不出下联该如何对。又过了一段时间, 书生漫步到另一处古迹——印月井。这个井井口很大,水面距井口距离很近,皓月当空的夜 晚,井中也有一轮明月,人们便把这口井命名为印月井。看到这井,书生一时灵感飞动,马 上对出了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探究活动一、对联简史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二、对联的特点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

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

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三、对联的基本规则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对联赏析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注解: 上联忘八,谐音王八,下联打无耻2、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乾隆讲书、侍读,时间长了,不免思念起河间老家来。

乾隆看出纪晓岚的心事,便说:“我看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纪晓岚立刻跪下说:“如准给假省亲,我便: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乾隆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3、上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下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注解:上联唐伯虎出。

下联祝枝山对。

数字联:4、上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注解:上联苏小妹出。

下联苏东坡对。

4、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141岁生日联)5、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乾隆纪晓岚)6、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下联: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8、上联: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下联: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这联写的哪个人)9、蒲松龄落第自勉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着文。

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0猜字联上联: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上联谜底:秃下联: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下联谜底:驴。

11、春联:横批:天马行空上联:跃马迎春春风扑面下联:抬头见喜喜气盈门12、喜联:上联:长天欢翔比翼鸟下联:大地喜结连理枝。

(比翼双飞)13、挽联:上联:伟绩丰功垂青史下联:高风亮节励后人上联:如松如柏三尺讲台绿四季下联:似灯似炬一身正气耀春秋(悼念季羡林先生)上联:千秋功史,不忍魂去;寸草春晖,难报恩来。

(挽周恩来)14、寿联:上联:半百光阴人未老一世风霜志更坚上联:甲子重新如山如阜春秋不老大德大年[小试牛刀]1.、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2.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下联:3、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下联:,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着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5、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6、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看了《西游记》后,出了一幅上联。

请你结合《水浒传》中的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幅对联有一处不妥,请修改下联。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列对联分别赞颂了我国的哪位人物,并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A.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赞颂的人是________ _____ 相关成语_______________ 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赞颂的人是____________相关诗句____________C.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赞颂的是____________相关诗句____________ 10、《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A.青面兽北京斗武B.景阳岗武松打虎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11、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12、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

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下联:14、品对联,填成语。

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

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___,三千越甲可吞吴15、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

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A.天涯共此时B.羁危万里身C.江山万里心D.千里共婵娟16、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

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

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

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表现天池水之美。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17、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

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

”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

”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

”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

”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文段中的主要人物杨志,后来也被逼上梁山,也成为了108个英雄好汉中的一位。

请根据这个人物的相关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下联。

(2分)上联:保尔呕心沥血写小说下联:18、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

让我们怀着对中华儿女的崇敬之情来完成下列任务。

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从,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3分)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齐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