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1.牢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经纬网上的定位;利用经纬网划分
经纬度、半球的方法; 3.牢记地球运动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意义; 4.会使用地图:a.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b.判断方向 c.判读地形图;
关键词
复习指导
1 地球仪 2 运动 3 比例尺 4 方向 5 等高线地形图
根据幻灯片的指导, 记住知识要点,掌握解题 方法,完成相应练习。
(1分钟记忆)
地球太大了,为了方 便看到它的全貌,人 们仿照地球的形状, 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 缩小,制作了地球的 模型——地球仪
纬度
北极 90°N
( 度 数
60°N
北 纬
向 北 递
30°N


0° 赤道

30°S

60°S
南 纬
数 向 南
90°S 南极
递 增 )
经度
本 初 (度数西向经西递W增)子午线(度数东向经东递E增)
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小 ; 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小 ,内容就越详细 ; 3、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大 ,内容就越 简略 。 4、1/1000000比例尺 大于 1/100000000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
180°120°60° 0° 60°120°180°
1、纬线和经线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形(除两极外) 半圆
长度
指示方向 度数范围
赤道最长,往两极 逐渐缩短为一点
相等
东西
南北
0°— 90° 0°— 180°
度数的起点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度数的表示 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教案

同学们看小黑板,老师总结一下。


度数起点线 赤道(0°纬线)
度数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作 90°
代 号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
(用表格对比纬度和经度)


本初子午线 10°经线
向东西各分作 180°
东经(E)西经(W)
20°W、160°的 E 和经线圈作为划分东
西半球的界线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 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 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 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 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我们已经知道,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等 分为两个半球,那么东半球和西半球是怎么划分的呢?
在国际上习惯用(3)20°W 和 160°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我们看 图 1:11 东、西半球的划分,那么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把 20°W 和 160°E 作为划分东 西半球的界线呢?同学们看,通过这样的划分,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通过,避免把非 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同学们看一看图,通过这样的划分,亚洲大部分在西 半球还是东半球?(东)北美洲在哪半球(西)好,刚才我们讲了纬度和经度。
(讲解)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度数,

人教课程标准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课程标准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课程标准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研究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掌握经纬度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地球与地图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地球的形状与结构:通过图片和动画介绍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3. 研究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向学生展示地球仪,教授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地球仪上的经纬线、赤道、南北极等标志。

4. 经纬度的基本知识:讲解经度、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练计算经纬度。

师生活动:-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地图、球体等,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展示图片和动画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实践: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仪,并讲解如何使用。

-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观察周围的地图、球体等,并提出问题。

- 听讲:学生认真听讲,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

-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使用地球仪,并尝试计算经纬度。

- 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地球仪- 图片和动画- 活动课件教学评价:- 检查学生对地球形状和结构的理解情况。

- 指导学生进行地球仪的操作和经纬度的计算练。

-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情况。

第二章:地理坐标与地图测量2.1 地理坐标与地图使用教学目标:- 了解地理坐标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地图使用的基本方法- 研究地图尺度的计算和使用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地理坐标与地图测量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地理坐标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地理坐标的概念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坐标在地图上的位置表示。

3. 地图使用的基本方法:介绍地图上的图例、比例尺等基本要素,并示范学生如何使用地图进行导航和测量。

4. 地图尺度的计算和使用:教授地图尺度的计算方法,并指导学生通过比例尺进行实际测量。

师生活动:-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地理坐标与地图测量的实际应用情景。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5.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6.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要求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点。

学生对照知识点看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更方便认识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它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1、地轴:地球自转轴。

2、两极: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纬线和纬度:(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的纬线都是园;②不等周长,赤道最长,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南北半球对称的两条相等);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的划分:①最长纬线是赤道,称为零度纬线。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逐渐增加,至南北两极增大到最大,为90度。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用“S”表示。

②国际上把00 -300称为低纬度,300-600称为中纬度,600-900称为高纬度。

③0000S)。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课教学设计张园园【期刊名称】《中学教学参考》【年(卷),期】2014(000)034【总页数】2页(P120-121)【作者】张园园【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2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一、教学目标1.复习运用地球仪,说明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复习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3.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五带的划分界限及其范围。

4.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5.复习在地图上量算距离、辨别方向,识别图例。

6.复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识别不同的山体部位。

二、教学难点1.复习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2.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复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山体部位。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导入:首先介绍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这节课,我们将以当年的汶川地震作为背景,结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中的重难点进行复习,希望大家在复习地理考点、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下面,我们首先看一下对当年地震的简单介绍。

材料: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震中位置是北纬31度,东经103.4度。

此次地震波及面积大,东南亚、东亚及部分中亚地区都有震感,地震的破坏性强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完成与此相关的6个题目。

1.下列对“5·12汶川地震”震中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N31°,E103.4° B.S31°,W103.4°C.31°N,103.4°E D.31°S,103.4°W【生】学生回答。

答案:C【师】这题的考点是经纬度的字母表示。

首先,大家要熟记4个字母代号:北纬——N (North);南纬——S (South);东经——E (East);西经——W (Wes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画法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地理知识基础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学会使用地图,掌握地图的基本画法。

3.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2.地图的画法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实践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3.多媒体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运动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的形状,如球体、椭球体等,并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的形状。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5.拓展(5分钟)介绍地图的种类,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并展示各种地图的实例。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图的画法。

7.家庭作业(5分钟)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展示对地图画法的掌握。

8.板书(5分钟)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画法。

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实践教学和讨论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了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图的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但在拓展环节,可以进一步增加地图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完成上述教学设计之后,我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总结出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改进措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答案】A
【注评】半球也划分人为的,南北半球的划分很容易掌握,但是东西半球就不能想当然了,为了更方便人类的活动,以尽量从大洋上通过的20°W和160°E两条经线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度小于20°在东半球,东经度大于160°在西半球。
例7、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B点地理坐标为:
地球和地图
章节(课题)名称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
学时
2
总课时
12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巩固掌握地球和地球仪
2、巩固掌握地球的运动
过程
方法
通过讲授、计算、比较以及试题练习等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锻炼学生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A、极昼、极夜 B、四季更替 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
2..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都绕着地球转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3下列有关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地球不透明B. 因为太阳光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
C. 地球公转不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 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太阳
6.地球公转的特点,不正确的叙述( )
A.地轴与黄道面成66°35′的夹角
【答案】C
【注评】经纬度的划分是人为规定的,其变化规律: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递增;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递增。
例6、下列地点既属于东半球,又属于北半球的点是(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教案(第1周3-4课时)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教案(第1周3-4课时)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3课时)执教人:执教班级:七(1)(2)【教学内容】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纬线和经线、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教学准备】经纬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表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地球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好像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什么事?(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纽约世界贸易大楼被轰炸)那么,同学们,有谁可以告诉我这两座城市的具体位置呢?(模糊不清)我们上堂课学习了一种手段,依靠它,就可以准确的辨别他们的位置,那样是什么呢?(展示手中地球仪)继续问还有什么方法?(地图)讲述:地球仪和地图的确可以比较准确地读出位置。

可是如何准确读出位置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所要讲的内容。

首先,同学们看看,地球仪上都画了什么?(喜马拉雅山、中国、海洋;还有一些相交的线)可能会回答经纬线那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经纬线?二、纬线和经线(板书)1、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1)纬线的定义和特点(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2)经线的定义和特点(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3)认识地轴、南极、北极、赤道(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提问:地球真的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够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2、让学生看教材图1.10(经线图)和1.11(纬线图)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课时)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课时)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答案】(1)A、B、E(2)D、C
【注评】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形态各异,闭合等高线读数自中心向外增大,表示山地;等高线凸高为谷;凸低为脊;重叠在一起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例3.听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发生了冲突,小明想知道这两个地方在哪里应选择什么地图?()
A.亚洲地形图B.世界地形图C.亚洲政区图D.中国地形图.
[思路分析]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应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答案】C
【注评】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去公园游览,需找景点,应参考导游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需参考交通图;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的的应用,使地图信息的获取日益多样,如卫星影像等。
为了让别人容易读懂这幅图,请你为这位同学提出合理修改建议.
[思路分析]为了方便读图应该加上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答案】应加上比例尺、方向、图例。
【注评】一幅完整的地图必须具备地图的三要素,它是地图的语言,。
例2.小明在一幅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他所在城市与北京之间的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你认为,两城之间的实际直线距离应是
【答案】B
【注评】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根据经纬线定方向;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使用;在只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例5根据图5--3判断:
(1)A的经纬度。
(2)B在A方向
(3)C在B方向
(4)D在B方向(5)D在A方向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经纬度确定和在经纬网图上判方向。A位于0°经线以西为西径、0°纬线以北为北纬。B与A在同一纬线上,只是东西向关系,B在A的正东方向。C与B在同一条经线上,不存在东西关系,C在B正南。B与D经度差为100°,小于180°,所以D在B的东南方向。A、D相差200°,大于180°,所以A向西看D较近,所以方向为西南。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目标1、识记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2、识记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3、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4、能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位置(半球、经纬度)重难点熟练运用经纬网能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位置和方向。

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要求:依据复习提纲,独立阅读课文和图文资料,在课本上标画知识点,并将其与疑难点整理在预习作业本上。

)1、读图1.1回答地球的形状。

2、读图1.2标出描述地球大小数据。

3、读图1.6回答经纬线的概念、特点(从形状、长度、知识方向三方面)。

4、读图1.9回答经纬度的分界、排列规律。

5、读图1.8—1.11回答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及判断方法。

6、识记重要的经纬线。

二、自主复习检测(要求:独立完成)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规则球体。

2、读图1.2回答: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___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_______千米,地球赤道周长__________千米,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_________千米。

3、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吗?________4、在地球的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______,纬线指示_____。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_______,到两极缩为____。

赤道以北称_____以南称_______。

5、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限为______,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为______。

6、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___转动,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________转动。

7、在地球仪表面,连接___________并垂直于_____的弧线,叫经线。

经线指示____方向,各条经线长度都_____。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经度的起点线.经线以东为_____(用E表示),以西为______(用W 表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经纬网、地图的类型和阅读方法等内容。

本章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地理空间观念和地图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阅读地图的能力,但对于地球的运动、经纬网等知识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基本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3.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2.经纬网的构成和应用3.地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地理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图,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PPT等教学工具。

3.安排好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地球是如何运动的?”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知识。

通过PPT展示地球的运动图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3.操练(10分钟)讲解经纬网的构成和应用。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寻指定的地点,并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地图,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地标,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介绍地图的类型和阅读方法。

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图,探讨它们的阅读技巧。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内容】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纬线和经线、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利用简易的教具让学生动手体验结合多媒体教学,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理解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读图分析、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教学方法】探究、动手体验、讨论【教学准备】地球仪、苹果、小刀、绳子、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第一课时纬线和纬度【课堂实录】:一、教学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提问学生描述地球的大小?生:从地球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三方面描述。

师: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师:地球很大为了学习地球方便,我们借助地球仪学习认识地球。

师: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抽查一名同学,指示手中的地球仪说出地轴、两极、赤道的位置。

生:拿起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边指边说。

师: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地球仪上都画了什么样的线?师:用一根绳子演示不同的经线、纬线。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

承转: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纬线?怎样区分纬线?二、纬线和纬度(板书)师:指示地球仪回顾,认识地轴、南极、北极、赤道。

师:展示思考题:1、自主探究:(认识纬线)让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1.6图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 什么样的线是赤道?什么样的线是纬线?师: 提问学生回答,给予评价。

要求同学从图中描出赤道,利用手中的苹果制作地球仪。

(巡视指导)生:(动手操作、体验)拿出苹果,用苹果制作地球仪,用写出字母N 和S 的纸片贴在苹果上,标注南北极,(有的同学用苹果把代表了北极,则苹果另一端表示南极)用笔在苹果上划出赤道。

师:让同学从苹果上画出赤道,沿赤道切开理解南北半球的划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4、认识地图和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5、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辨认,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地图上比例尺的运用4、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陆地地形,等高线地形图教学难点:1、地球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2、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3、等高线地形图教学器材:地球仪、地图课时安排:6个课时备课教师备课日期9.4 共( 3 )课时备课内容地球和地球仪章节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复备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能力目标: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仪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首先,介绍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其次,阐述地球仪的构成,如经纬线、刻度、比例尺等,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地球仪进行地理学习。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地球仪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使用地球仪查找某一地区的位置。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线,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在小学阶段接触过简单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基本概念、自转和公转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已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仪的简单使用。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有的学生擅长视觉学习,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还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讨论交流来掌握知识。
2. 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地球仪实物,引发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观察地球仪,讨论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比例尺等要素,并尝试运用地球仪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讲 与同学们谈地理● 锁定目标1、你知道地理讲什么吗?2、你知道怎样学习地理吗? ● 识别目标1、下列关于地理与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好多外地人到了西藏都感觉身体不适,是因为这里太热了。

B 、我国北方人爱吃面食与这里生产小麦有关。

C 、四季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D 、城市和乡村的变化与我们没有关系。

2.下列现象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现象不相符的是 ( )A 、 “小桥流水人家”。

B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C 、陕北有些人住窑洞。

D 、 水乡牧民多。

3 请说出你最熟悉的一种地理现象 。

● 攻克目标目标A 地理学什么例1、 右面四幅图说明了 、、 等都与地理有关。

[思路分析] 西亚的沙特阿拉伯,气候终年炎热,降水稀少,可谓“滴水贵如油”,人们把旅馆的床位安排在屋顶上,没有被雨淋湿的后顾之忧。

这是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种特殊人文景观。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有发展渔业的良好自然条件。

日本的渔获量居世界第一位,销售鱼等各种海产品的市场很多,人们也有喜食海产品的习惯。

非洲的东部是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适应了缺氧的环境。

中长跑运动员需要有较强资讯平台:地理事物指客观存在的一切地理物体(如山脉、河流、湖泊、村庄、城市等)和地理现象(火山喷发、台风、水土流失)。

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来自高原地区的人,无氧耐力具有优势,比较适合中长跑运动。

这就是他们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

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桑树的生长。

桑叶是蚕的食物,蚕吐的丝经过加工,是纺织丝绸的原料。

因此,这带有悠久的植桑养蚕的历史,丝绸工业久负盛名。

这些漂亮的丝绸服装为国家换取了很多外汇。

【答案】居住,饮食、体育运动,服装【注评】生活离不开地理,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有关,生产生活中地理的知识更是随处可见。

因此,同学们要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认真学习地理。

目标B怎样学习地理例2.下列做法中,符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的是()A 、在陡坡地种粮食。

B、在干旱地区发展水稻种植。

C、在地震多发地带,房屋的抗震能力要更强些。

D、在远离城市山区大力推广花卉种植。

[思路分析]【答案】【注评】目标评估一、选择题:1.游戏:竞选省长。

如果你是一个省长,需要新建一个城市,你将怎样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诸葛亮“草船借剑”、“火烧赤壁”的故事家喻户晓,就连智慧超群的大都督周瑜也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诸葛亮为什么能呼风唤雨、料事如神呢?2.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举一例谈谈我们与大自然做朋友的好处。

●启发与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地理,第二讲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锁定目标1、能正确的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吗?2、能用哪些方法论证地球是个球体?3、现在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意义何在?4、地球仪及其用途是什么?●识别目标1.地球是一个________体,地球的模型。

2.地球的平均半径___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___________亿平方千米。

3.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地面的高低不平 B海边望船,先看到桅杆C登高可以望远 D麦哲伦道次成功环球航行4.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B地球表面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C地球上最大圆周长为4千米 D地球的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5.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现在,科学家不仅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而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请读图1—1完成要求:(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其平均半径为千米。

图中字母A表示_____ ;字母B表示_______。

(2)请根据图提出两个问题,只提问,不必和回答。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图1--1目标A: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例1:古代人对地球的形状都有哪些猜测和假设?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思路分析]:通过读图、思考总结,获取知识。

答案:天圆地方球形椭球形“梨形”注评:你已经能正确叙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知道了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完善和曲折的。

资讯平台:古代国外的地球观古代印度人的地球观:大地是一个圆盾,由三头大象驮着,站在乌龟背上古代巴比伦人的地球观: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目标B:能用哪些方法论证地球是个球体?例2:你能举出哪些事实现象来反驳古人的观点?答案:月食的现象登高望远海边观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思路分析]注评:读图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活学活用,是这道题考察的重点。

目标C:现在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意义。

例3:最近人们又对地球有哪些新认识吗?你有何启示?答案:通过科学测量人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且经过更精密的测量发现地球也不是一个规则的椭球体,北半球稍微细长一些,南半球稍微短粗一点,夸张的说,有点像“梨”,称为“梨形体”,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和计算精度的提高,人们对地球形状将会有更新的认识。

[思路分析] 通过读图分析可知: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注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准确性也越来越高。

图1--2目标的D:地球仪的用途。

例4:地球仪是由哪些部分构成?它有什么用呢?答案:地轴、北极、南极;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的分布。

[思路分析] 观察各种地球仪了解其结构和用途,描述其特征:地球是倾斜的且地轴的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

注评:学会观察、发现、思考,地球仪就是地球的模型。

●目标评估:一、选择题:1、地球的形状是()A、平面B、正圆C、不规则的球体D、圆柱体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二、算一算想一想:⑴、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走————————天。

⑵、按1米站立3人计算,绕地球赤道一周能站————————人。

⑶、为什么在太空中看上去是个圆球体?三、猜猜看:上一半下一半,中间有线看不见;两头寒中间热,一天一夜转一圈。

(打一物)四、分析思考:咸蛋超人住在27ºS、67º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

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

据此回答1—2题①.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40000千米 D.12742千米②.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判断面包超人应该住在下列哪个国家()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澳大利亚●启发与思考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对这一结论的获得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认知过程;要学好地理,就要有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勇于实践的精神。

因为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循序渐神舟七号飞船运行图进、不断发展、完善和曲折的。

第三讲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锁定目标1、什么是纬线和经线?二者有什么区别?2、东西经度、南北纬度是怎么划分的?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各是怎么划分的?4、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识别目标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_______叫经线,也叫________。

2、关于纬线叙述正确的是()A.纬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B、0°纬线就是赤道。

C、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C、纬线指示的是南北方向。

3、本初子午线是()A、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B、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C、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D、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4、从赤道向南、向北纬度的度数越来越________,南、北极的纬度数为______。

5、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0°和180°之间B、20°E和160°W之间C、20°W以西到160°ED、20°W以东到160°E6、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题目。

(18分)(1)读出图2—1 中,A、B、C三点的经、纬度:ABC(2)在图中A、B、C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

●攻克目标目标A 经纬线的区别例1、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经线和纬线都是圆圈。

C、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思路分析]从经纬线的定义出发,通过对比可知:除两极点外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圈且长度不等;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且长度均相等。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而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也可以联想剥了皮的桔子,花皮西瓜身上的条纹。

【答案】C【注评】学会观察、思考、对比,发现二者的区别。

掌握纬线和经线各自的特点。

目标B 经纬度的划分例2、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A.没有变化B.度数减少C.度数增大D.变化无规律[思路分析] 经纬度都是人为划分的,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将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本初子午线)且向东(东经)、向西(西经)各分作180°,赤道定为0°向南(南纬)、向北(北纬)各分作90°。

【答案】C【注评】经纬度的划分是人为规定的,其变化规律: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递增;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递增。

目标C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例3、下列地点既属于东半球,又属于北半球的点是()A、116°E 40°NB、10°W 25°SC、80°W 30°ND、90°E 75°S[思路分析] 明确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但是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不是0°经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两条线组成的经线圈,而是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所以东经度不一定在东半球,西经度不一定在西半球。

【答案】A【注评】半球也划分人为的,南北半球的划分很容易掌握,但是东西半球就不能想当然了,为了更方便人类的活动,以尽量从大洋上通过的20°W和160°E两条经线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度小于20°在东半球,东经度大于160°在西半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