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 第6课时 用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秋)
第二单元 第6课时 用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看懂图意,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和列式,并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用情境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
通过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的数学问题。
教学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并会用三句话来清晰、完整地表达图意,再根据加法的含义列出算式。
部分学生可能在检验反思这个环节有困难,不知道怎样检验,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做好铺垫,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1.你能说说下面图片的意思吗?2.引入课题:我们已经掌握了7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一:学习加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抓住有层次的三句话——“图里有什么”“能列出什么算式”“解答正确吗”,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学生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一般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出示教材第45页例21.阅读理解。
(1)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预设2:图中还有一个“ ”这样的符号。
预设3:这个符号下面还有“?”。
师介绍:“ ”是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大括号下面加上“?只”,就表示求一共有几只。
(2)大家听明白了吗?谁能把获取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预设: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要求一共有几只兔子。
2.分析解答。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策略—估算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策略—估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估算的意义和方法2.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3. 估算题目的解答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估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估算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估算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估算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估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七、板书设计1. 课题:解决问题策略—估算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难点5. 教学过程6. 教学反思7. 作业布置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完成作业,并能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它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一个生活实例,例如估算购物时的总价,引出估算的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开拓思维、勇于创新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提前准备好本课教学所需的教学课件,确保教学内容有条理清晰。
2.教辅材料:准备一些解决问题的实例,以供学生练习。
3.小组活动: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学生可举手回答,引导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学习内容1.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加法:介绍加法的概念和符号,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进行加法计算。
–减法:介绍减法的概念和符号,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进行减法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设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3. 巩固拓展学生完成几道练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4. 小结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本节课内容的总结,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避免纯机械化的应用。
下节课可结合更多实际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 问题解决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问题解决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形、比较图形的相同、不同之处,学会发现问题;2.能够合理、正确地提出问题;3.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能够形成良好的问题解决习惯和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意识;3.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生活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2.如何通过合适的方法,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环境,思考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并提出问题。
2.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并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新课讲解1.通过比较图形的相同、不同之处,学会发现问题,例如图形A和图形B的面积大小的问题。
2.怎样根据生活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例如:我和同桌的体重和身高如何比较?3.通过合适的方法,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例如:用长方形法则判断图形是否相似。
3. 实践操作1.学生根据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将问题写在纸上,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记录,并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
思考问题1.如何通过观察图形,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2.怎样根据生活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方法和技巧?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问题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
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也更加熟悉了数学方法和技巧,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4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课件
求一共有几朵蘑菇,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用加法计算。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一共有8朵蘑菇,树根处有6朵,树根旁边 的草地上有几朵?
8-6=2(朵)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一共有8朵蘑菇,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2朵, 树根处有几朵?
8-2=6(朵)
小结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 法计算;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 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随堂练习 1.天上有 4 只天鹅,水里有 4 只天鹅。 一共有几只天鹅?
4 + 4 = 8 (只)
2.一共有 8 只鸟,飞走了 4 只。还剩 几只?
8 - 4 = 4 (只)来自课堂小结解决问题
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
9-3=6(只) 一共有8只天鹅,游走了3只,还剩几只?
8-3=5(只) 树根处有6朵蘑菇,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2 朵蘑菇,一共有几朵蘑菇?
R·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6~9的加、减法
解决问题
情境导入
说一说,在 美丽森林的 一角,你们 看到了什么?
探究新知 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
1
2
3
6
5
7
8
9
4
阅读理解
你是怎么 知道的?
一共有9只小鹿。
阅读理解
仔细观察, 你还知道了 什么?
跑走了3只 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
6+2=8(朵)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 相关练习。
分析解答
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 9-3=6(只)
9-3=6(只)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
五、课后练习
8.
1个成年人100天大约需要多少克食盐?和多少千 克?再估一估,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千克食盐?
6×100=600(g)=0.6(kg) 6×365=2190(g)=2.19(kg)
五、课后练习
9.
82÷100=0.82 0.82×10000=8200(件)
三、巩固练习
1. 100张A4纸摞起来厚1cm,1张A4纸有多厚? 1÷100=0.01(cm) 答:1张A4纸有0.01cm厚。
三、巩固练习
2. 一朵纸花卖0.64元,100朵纸花卖多少元? 1000朵呢?
0.64×100=64(元) 0.64×1000=640(kg) 答:100朵纸花卖64元,
缩小到原 扩大到原
来的 1
10
来的100倍
缩小到原 来的 1
100
五、课后练习
2.在下表中填出每种商品 的总价。
商品
单价/元 10
数量 100
1000
2.63 26.3 263 2630
0.45 4.5 45 450
3.89 38.9 389 3890
五、课后练习
3.
4.35 0.08 0.67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5单元圆-第6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5单元圆-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的第6课时《解决问题》,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引发学生对圆的实际问题的思考,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巩固新知: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的实际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的知识。
4.拓展应用:教师给出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一个30元的书包,有几种恰好付给30元的方式?
方案1:5×6 = 30 (元)
方案2:5×4+ 5×2 = 30 (元)
答:小明可以付 6 张 5 元,也可以付 4 张 5 元 和 5张2元。
2. 王奶奶一共摘了48千克水果,打算用下面
这两种箱子装运。
(1)如果每个箱子都装满,可以怎样装?
答:有 5 种装法。①用 12 个小箱 装;②用 9 个小箱、2 个大箱装;③ 用 6个小箱、4个大箱装;④用3个小 箱、6 个 大箱装;⑤用 8 个大箱装。
方案③ 1辆
方案④
0辆
3辆
130人 680元
4辆
120人 640元
答:租 2 辆大客车和 1 辆小客车最划算。
五 课堂小结
解决合理安排的问题时,可以按一 定的顺序用表格的形式把不同的方案列 出来,然后从中选择符合题意的方案。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2吨 4次 3次 2次 1次 0次
3吨 运煤吨数
0次
8吨 √
1次
9吨
2次
10吨
2次
8吨 √பைடு நூலகம்
3次
9吨
检验一下,看第①、④两种方案 是不是恰好运完8吨煤。
方案①:4×2 = 8(吨) 方案④:2×1+3×2=8(吨) 答:派车方案①和④都可以恰好把煤运完。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
1. 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
6 千克 4 千克
(2)如果一个大箱需要8角,一个小箱需要
6角,哪种装法最省钱? 第5种装法最省钱。
装法 方案① 方案② 方案③ 方案④ 方案⑤
人教版(2024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二单元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引入新课
今天天气晴朗,小兔子们都去山上采蘑菇。看,左边的4只 小兔子已经采到了蘑菇,右边的兔妈妈和兔爸爸看到它们 丰硕的果,向它们竖起了大拇指呢……
知识讲解
2
?只
你知道图中的两个 符号叫什么吗?
知识讲解
?只
大括号 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或表示总数)。
?
问号
表示要求的问题。
知识讲解
?只
左边有4只小兔子,右 边有2只兔子。要求一 共有几只兔子。
你从图中获取到了 哪些数学信息?
知识讲解 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知识讲解
借助圆片摆一摆。
左边的只数
右边的只数
一共的只数
如何计 算呢?
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就是把 左边的4只与右边的2只合起来, 用加法计算。
4+2=6(只) 2+4=6(只)
知识讲解
数一数图中 小兔的数量 就知道了。
4+2=6(只) 2+4=6(只)
左边有 3 条鱼,右边有 3 条鱼。一共有几条鱼?
一共有 7 个 ,摘了 3 个 。还剩几个 ?
3 + 3 = 6 (只) 7 - 3 = 4 (个)
知识总结 解决问题:
如果“?”在“
”的下面,求的是总数,表示
把“
”中的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如果“?”在“
”上面的一侧,求的是一部分,
表示用下面的总数减去上面已知的那一部分,用减法
你从图中知道了 哪些数学信息?
知识讲解
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知识讲解
借助圆片摆一摆。
总只数是7只- 跳走了2只 还剩的只数
如何计 算呢?
求还剩几只,就是用青蛙的总数 7-2=5(只)
去掉跳走的只数,用减法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24页。
◆教学提示学生已具备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你能力。
本课时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将数学知识学习与体验、情感态度、能力等融合起来,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1.经历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什锦糖配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配制方案的过程,对配制什锦糖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方案,能说明方案的合理性。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播放超市糖果专柜前顾客选购糖果的情境)师:这是超市糖果专柜前顾客选购糖果的情境,现在我们也作为一名顾客到超市去购买糖好吗?生:好的。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下图)师:同学们,超市标出了以上几种糖果及其单价,你们想买哪生l:我爱吃奶糖,我买奶糖。
生2:我买酥糖,因为它最便宜。
生3:我买巧克力糖。
师:如果我们任选其中三种,配成什锦糖,可选哪三种糖果呢?生l:我选水果糖、巧克力糖和酥糖配成什锦糖。
生2:我选水果糖、巧克力糖和奶糖配成什锦糖。
生3:还可选巧克力糖、酥糖和奶糖配制什锦糖。
师:同学们做出了三种不同的配制什锦糖方案,很棒!如果我对配制的什锦糖中各种糖果的比例和什锦糖的总量提出要求,你们能帮老师去采购吗?生: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与反思
第5单元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求正方形与圆之间的部分面积。
2、理解圆的直径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讨论、探索中发现直径与边长的等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求正方形与圆之间的部分面积。
难点:让学生在讨论、探索中发现直径与边长的等量关系。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1、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圆。
还剩下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没用?2、用铁皮剪成一个圆环,内圆半径4厘米,环宽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情景导入】下图中的两个圆半径都是1米,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新知探究】阅读与理解生1: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米生2:左图是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右图是求…分析与解答:在图中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
从图中可以看出:2×2=43.14×1×1=3.144-3.14=0.86回顾与反思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呢?左图=0.86r 的平方;右图=1.14r 的平方当r=1时,和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知识梳理】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随堂练习】1、我国唐代有一块外圆内方的铜镜。
它的直径是24厘米,外部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2、有一根31.4米长的绳子,三名同学分别想用这根绳子在操场上围出一块.321(⨯地,怎样围面积最大?【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对以前学过的正方形、圆形等图形面积的灵活运用。
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掌握旧知的基础上对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究解决“外方内圆”“外圆内方”等类似问题的方法,【素材积累】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95
还剩/千克 105 98
17 105
原有的-卖出的=还剩的
还剩的+卖出的=原有的
原有的-还剩的=卖出的
三、新知应用 (教材P46 第12题)
夏季,湖里要围出一块水域作为垂钓园,如图所示。 准备多长的网就够了?
194+248+165= 607(米) 答:准备607米的网就够了。
四、课堂小结
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候只需要估一估就
166+225+558= 949(元) 166 225
+ 5 1 51 8 9 49
答:收银员应收949元。
二、例题讲解
回顾与反思
170+230+560 =400+560 =960(元) 答:小红的爸爸应准备960元。
166+225+558= 949(元) 166 225
+ 5 1 51 8 9 49
170+230+560先
大约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精确
算什么比较简便? 计算,取它们的近似数算一算就行。
二、例题讲解 分析与解答
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销售清单 产品名称 护眼灯 学习机 空调扇 产品样式 产品价格 166元 225元 558元
收银员收钱要准确, 要精确计算。
“买这三种商品应收多少钱” 怎样列式计算?
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教材P45 第7题)
空调扇558元,学习机225元,护眼灯166元。
+558
原有的-还剩的=卖出的
194+248+165=
465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课件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回顾与反思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
当r =1m时,
和前面的结
果完全一致。
左图:(2r)²-3.14×r²=0.86r²
右图:3.14×r²-(
1 2
×2r×r)×2=1.14r²
答:左图中正方形与圆之间的面积是0.86m2,右图
中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1.14m2。
(教材P69 做一做)
巩固运用
(教材P70 练习十五T9)
1.右图中铜钱的直径为28mm,中间的正方 形的边长为6mm。这枚铜钱的面积是多少?
3.14×(28÷2)2 - 62 = 3.14×196 -36 = 615.44 -36 = 579.44(mm²)
答:这枚铜钱的面积是579.44mm²。
2.计算阴影部分面积。 (1)
下图是一面我国唐代铜镜的背面。铜镜的直径是24 cm。 外面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之间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3.14×(24÷2)2 =452.16 (cm2)
1 2
×24×(24÷2)×2=288(cm2)
452.16-288=164.16 (cm2)
答:外面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之间部分的面积是164.16cm²。
从图(1)可以看出: 2×2=4(m2)
3.14×12=3.14(m2) 4-3.14=0.86(m2)
图(1)
此图中正方形的边 长是多少呢?
可以把图中的正方形看成 两个三角形,它的底和高 分别是圆的直径和半径。
图(2)
从图(2)可以看出: ( 1 ×2×1)×2=2(m2) 2 3.14-2=1.14(m2)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课件
方法一:
先沿着客厅的长铺,长是6米,即60分米,地砖边长是 3分米,需要地砖: 60÷3=20(块) 再沿着客厅的宽铺,宽是3米,即30分米,需要地砖:
30÷3=10(块) 每行块数×行数=总块数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追问:你能帮小明算一算买多少块地砖铺客厅吗?
方法二:
15×6=90(平方米) 90平方米=9000平方分米 9000÷4=2250(块) 答:需要2250块。
3. 同学们出的墙报是长方形,长 18 分米、宽 12 分米。 (1)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在墙报四周贴一条花边,花边的总长是多少分米?
(1)18×12 = 216(平方分米) (2)(18+12)×2 = 60(分米)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一间客厅的地面是长方形,长 6 米,宽 3 米。用边长
3 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这间客厅的地面,一共要用
多少块地砖?
阅读与理解 你知道了什么?
3米
要用边长 3 分米的 正方形地砖正铺 满这个客厅。
6米
你知道了什么?
要用边长 3 分米的 正方形地砖正好铺 满这个客厅。
追问:你能帮小明算一算买多少块地砖铺客厅吗?
答:墙报的面积是216平方分米,花边的总长是60分米。
4. 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 洒水的宽度是 8 米。洒水车 行驶 6 分钟,能给多大面积的 地面洒上水?
提示:用200×8=1600(平方米),即是求出1分钟喷
洒的面积,然后乘6即可求出6分钟喷洒的面积。 200×8=1600(平方米) 1600×6=9600(平方米)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所学的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有3个小组,每组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3×4=12(人)2. 探究新知(1)探究乘法的意义出示例6,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几组。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每组有2只小鸟,一共有3组。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2×3=6(只)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解决实际问题出示教材第50页“做一做”,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并订正。
3. 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51页练习九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并订正。
4. 总结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如何运用所学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四、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51页练习九的第2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使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总结能力。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6 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33 页例9.
学情分析: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理解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了吨的概念等,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使用已学知识,用列表的方法直观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完成下列填空
2X( ) +3X( ) =18
( 1)括号里能够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
( 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
( 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
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使用各种策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使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 、理解题意。
( 1 )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 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 2 吨的车、载质量 3 吨的车各安排
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实际上能够用式子2X( )+3X( )
=18表示。
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2、探索方法。
(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 2)汇报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宁2=4 (次),刚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 2 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 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X2=4 (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师:如果1次呢?0 次呢?
学生独立完成。
( 3)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
列表如下:
派车方案载质量 2 吨载质量 3 吨运煤吨数
14次
0次8吨
2
23次
1次9吨
32次2次10吨
41次2次8吨2
50次3次9吨
能够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 3)检验一下方案 1 和方案 4 是不是恰好能够运完8 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 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7 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 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能够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