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上册《学学构图》教学设计教案
第2课 学学构图 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小学美术(苏少版)
![第2课 学学构图 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小学美术(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9d53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1.png)
第2课学学构图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小学美术(苏少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构图知识,让学生了解构图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构图的定义通过课堂讲解和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构图,构图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2. 构图的要素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构图的要素,如线条、形状、颜色、空间等。
3. 构图的分类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几种常见分类,如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4. 构图的实践让学生结合教师的示范和案例分析,进行实际的构图练习,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构图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并引导学生思考构图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2. 讲解构图分类通过多张图片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构图分类,如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并比较其优劣之处。
3. 构图练习让学生自行选择素材,进行构图实践。
教师可以给予部分引导和提示,让学生针对不同素材进行构图。
4. 总结及展示让学生互相展示并点评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作品再次强调构图的重要性和技巧。
四、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构图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构图分类;3.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构图练习,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
五、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构图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常见的构图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工具1.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设备;2.艺术设计模板;3.艺术绘画工具。
七、教学评估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作品展示和点评,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构图的基本要素和方法,以及是否能灵活运用构图技巧进行艺术创作。
八、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自行选择素材,使用常见的构图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并在下一堂课上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学学构图苏少版(4)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学学构图苏少版(4)](https://img.taocdn.com/s3/m/f835d4b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8.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学学构图苏少版 (4)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构图原则和方法,培养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学习构图,学生能够理解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构图技巧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构图方法,包括中心构图、三分法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同时,还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构图方法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基本的构图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构图技巧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难点:理解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构图技巧进行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素材、实例作品等。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中的构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几种常见的构图方法,包括中心构图、三分法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构图方法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
3. 实践:让学生在画纸上进行构图练习,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构图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板书设计1. 课题:学学构图2.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的构图原则和方法,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教学内容:中心构图、三分法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构图原则和方法的掌握,构图技巧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构图方法,创作一幅主题为“美丽的校园”的画作。
2. 要求学生运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构图方法,注意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3. 作业完成后,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构图原则和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和创新。
同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美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作品:选择一些构图独特的美术作品,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学学构图|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学学构图|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f2455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c.png)
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学学构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掌握构图的方法,提高构图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构图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构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构图的基本原则3. 构图的方法与技巧4. 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构图能力。
2. 难点:如何运用构图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绘画作品、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构图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构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
3. 教学基本原则: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节奏等。
4. 教学构图方法与技巧:介绍构图的方法与技巧,如:中心构图、三分法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构图的基本原则平衡对比重复节奏2. 构图的方法与技巧中心构图三分法构图对角线构图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回家后创作一幅绘画作品,下周课堂展示。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教师展示若干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构图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构图的概念及其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节奏等。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2.学学构图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2.学学构图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27a33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1.png)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2.学学构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学构图》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构图知识,创作出具有视觉美感的美术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热情。
但是,对于构图的知识和技巧还不够系统和深入,需要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同时也容易注意力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能够运用构图知识进行创作。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构图的基本原则2.创新意识的培养3.构图技巧的应用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案、课件2.绘画工具和材料3.参考作品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构图,激发学生学习构图知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平衡、节奏等。
同时,分析一些经典作品的构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构图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提高构图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共同提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构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设计、摄影等,拓宽学生视野。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构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热情。
7.家庭作业(3分钟)课后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构图知识,进行一幅绘画创作,下节课分享。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学学构图第二课时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学学构图第二课时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68ce8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d.png)
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学学构图第二课时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构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使学生的绘画作品更具艺术性。
教学内容:1. 构图的基本原则:平衡、对比、节奏、统一与变化。
2. 构图在绘画中的应用:如何运用构图使画面更美观、更具有吸引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构图的基本原则及在绘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绘画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构图吗?构图在绘画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平衡、对比、节奏、统一与变化。
2. 举例说明构图原则在绘画中的应用,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其构图特点。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构图原则,自主选择题材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构图基本原则:1. 平衡2. 对比3. 节奏4. 统一与变化作业设计:1. 回家后,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构图在绘画中的应用的作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构图在绘画中的应用。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作品质量有所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构图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根据所学构图原则,自主选择题材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鲁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 学构图》教学设计1
![鲁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 学构图》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0efeed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1.png)
鲁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学构图》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0课学构图》是鲁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水平。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构图,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善于观察、想象和创造,渴望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然而,部分学生对构图的概念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概念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2.培养学生运用构图原则创作美观、有序的绘画作品。
3.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学会独立构图,提高绘画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构图的概念和原则2.构图技巧的应用3.创新意识的培养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构图方法和步骤。
2.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对构图的认识。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构图能力和创新意识。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相关美术作品示例4.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美观、有序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构图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构图的概念、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一幅构图作品,边示范边讲解构图的步骤和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体会构图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创作一幅构图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学生之间相互欣赏、交流,共同提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尝试运用不同的构图方法创作作品。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绘画作品。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学学构图-苏少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学学构图-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3ee78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3.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构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构图的概念与重要性2. 构图的基本原则:对称、对比、平衡、节奏、变化等3. 构图的方法与技巧:透视、比例、层次感等4. 实际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构图实践,创作出具有独特构图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构图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画笔、水彩、画纸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名画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构图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构图在作品中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操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构图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交流、讨论,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构图的基本原则2. 构图的方法与技巧3. 构图实践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构图作品。
2. 结合构图原则,对已完成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对构图的概念和原则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图创作。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具有独特视觉效果。
3.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构图在作品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4.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5. 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了分组实践、讨论交流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6.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强对构图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学学构图-苏少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学学构图-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28bd7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c.png)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学学构图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统一等,并能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创作出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构图的基本原则:平衡、对比、统一等。
2. 构图的方法和技巧:如何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3. 构图的实践:学生进行构图练习,创作出自己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创作出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构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3. 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4. 实践:学生进行构图练习,创作出自己的美术作品。
5.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1. 构图的基本原则:平衡、对比、统一等。
2. 构图的方法和技巧:如何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3. 构图的实践:学生进行构图练习,创作出自己的美术作品。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和方法,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要求作品具有个性和创意,能够体现构图的美感。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传授了构图的知识和技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 学生要反思自己是否掌握了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否能够在实际绘画中运用自如。
3. 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作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
这些作品应涵盖不同的构图原则,如平衡、对比、统一等,以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学学构图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学学构图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08ffa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3.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构图技巧,创作出具有美感的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热爱美术、勇于探究、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学学构图2. 教材来源:《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3.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平衡、层次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运用这些原则进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构图原则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构图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构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平衡、层次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创作:学生根据所选的构图原则,进行美术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构图原则:对称、对比、平衡、层次。
2. 构图技巧:讲解实例,分析优秀作品。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运用构图原则的美术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构图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培养美术特长生。
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关键。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构图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构图的魅力。
这些作品可以来自于教材,也可以是教师自己创作或者从网络、书籍等渠道获取的。
展示作品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构图特点。
二、讲解环节:讲解环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平衡、层次等。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学学构图 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学学构图 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18e5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a.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学学构图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构图。
2.掌握构图的方法与技巧。
3.能够应用构图技巧画出高质量的画作。
教学重点
1.构图的概念。
2.构图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
1.如何运用构图技巧创作自己的画作。
教学准备
1.PPT。
2.黑板、粉笔、彩笔、纸张、铅笔、颜料。
3.学生练习作品。
教学过程及内容
1.上课前,要让学生预习相关资料,对什么是构图及构图的方法有一定了解。
2.引入:由老师向学生介绍极简派画家,张小泉,“他的画却有很强的情感表达,且用简单的几何变形就能够形成新的构图效果,我们明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画法吧”。
3.展示张小泉的画作,让学生研究不同的构图形式。
4.让学生运用铅笔和纸,在一张空白的纸上进行构图练习。
老师应该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探索和尝试,而不要求具备非常高的要求。
5.让学生开始初步的涂鸦作业,老师应该督促学生,让他们能够体现出课堂上学习到的构图方法和技巧。
6.让学生自由创作,发挥个人风格,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构图技巧灵活应用到画作中去。
7.展示各位的作品,让学生彼此交流,并写下对彼此作品的评价意见,以促进学生们彼此交流和学习。
老师提示
构图是绘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通过构图,画面的空间结构会更加合理和轻盈,你的画作会柔美而且更具艺术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多为学生演示,多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不断思考和调整构图,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艺术素养。
五年级学构图美术教案
![五年级学构图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bd83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2.png)
五年级学构图美术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学构图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构图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习不同构图方式,并能够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了解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 熟悉构图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 准备教学用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素描铅笔、橡皮擦等。
2. 学生准备:- 学生准备素描本和绘画用具。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构图的概念,并解释其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经典艺术作品,并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其中的构图特点。
探究:3. 分析不同的构图方式,如对称构图、平衡构图、强调构图等,并给予示例说明。
4. 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构图方式。
实践:5. 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首先让他们选择一个主题或场景,然后尝试运用不同的构图方式进行绘画。
6.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个别建议和指导。
分享和总结:7.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评价。
8. 总结不同构图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灵活运用。
拓展活动:9.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并尝试运用构图方式进行素描或绘画创作。
10. 邀请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灵感。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构图的合理性和艺术表达的能力。
教学延伸:1.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美术要素,如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举办艺术展览,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更广泛的评价和认可。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学学构图苏少版(3)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学学构图苏少版(3)](https://img.taocdn.com/s3/m/d08040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a.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创作构图,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教材:《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二课“学学构图”。
2. 教学内容:学习构图的基本原则,进行创意构图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学会独立进行创作构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意构图,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课件、画纸、画笔、范作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优秀的构图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平衡、节奏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构图原则进行创意构图,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构图基本原则对称对比平衡节奏2. 创意构图方法观察分析实践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构图作品,运用所学构图原则,体现创新意识。
2. 写一篇构图心得,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了构图的基本原则,并能独立进行创作构图。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构图原则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构图能力。
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等,进行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中运用构图原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细节:板书设计一、构图基本原则1. 对称:对称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它可以使画面显得和谐、平衡。
第2课 学学构图-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 学学构图-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d8e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3.png)
第2课学学构图-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构图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2.学会构图的基本方法;3.能够运用构图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2. 教学内容1.构图的概念及构图的基本原则;2.构图的基本方法;3.利用构图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3.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用已知的一幅图片,让学生从构图的角度去分析这幅作品。
引出今天的主题——学习构图。
(2)概念讲解介绍构图的概念及构图的基本原则。
构图是在作品的平面表现上,通过艺术家对形、色及空间的处理方式,使其具有直观与感染力的视觉效果。
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对比、节奏和重点。
(3)示范讲解老师拿出一张白纸,讲解构图的基本方法。
首先,在画纸上划分对角线和中心线,并在其中画出关键图形(如骨架、焦点等),然后在它们之间进行有机的组织和调整,使构图达到平衡和美感。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成小组,利用蜡笔或彩色铅笔,根据老师讲解的构图方法,创作一幅小画。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及帮助。
(5)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构图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让学生借鉴他人的经验,找到自己在构图方面的不足,以便今后的提高。
4. 教学反思构图是美术创作的基础性知识,将它教会学生对他们今后的绘画及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更加了解了构图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并学会了构图的基本方法。
在实践创作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良好的语境和示范下,提高了自己的构图能力。
整节课堂活动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第2课《学学构图》(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2课《学学构图》(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dd50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8.png)
第2课《学学构图》(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2课,主题是从“线、形、色、空间四个方面入手,通过构图手法进行创作”。
在前一课《带点儿书法》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如何运用线条进行创作,本节课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审美水平。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理解构图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掌握构图的常见手法;•熟悉构图在绘画中的应用。
2.2 能力目标•能够设计并创作具有艺术价值的构图作品;•能够发现常见物体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学内容3.1 构图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构图的定义;•前景、中景、后景的概念;•构图的基本原则:对称、平衡、对比、重心。
3.2 构图的常见手法•大小、位置、方向、重点的运用;•裁剪法、伸展法、倾斜法的运用。
3.3 构图在绘画中的应用•静物组合的构图;•风景、人物构图;•色彩与构图的关系。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10分钟)首先,老师将充分利用第一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主动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并找出作品中构图的手法和原则。
4.2 讲解构图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老师将向学生全面讲解构图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并通过图片和实物例子进行辅助讲解。
4.3 学生练习构图手法(30分钟)老师将通过绘画让学生自主练习构图手法,如大小、位置、方向、重点等的运用,同时就学生创作的构图作品进行指导和点评,加深学生对构图原则的理解。
4.4 集体学习构图应用举例(2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老师将向学生展示风景、人物、动物等题材的构图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构图在不同题材中的应用。
4.5 学生创作构图作品(40分钟)老师将放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创作构图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点评。
学生也可以在课后继续完成作品,老师将定期检查学生的创作情况。
4.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课堂结束前,老师将让学生自我检查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程进行反思。
五年级美术学构图教案
![五年级美术学构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19b3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4.png)
五年级美术学构图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美术学构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习不同构图方式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审美水平。
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投影仪2. 白板和马克笔3. 裁纸、颜料、画笔、彩色纸和胶水等绘画材料4. 学生的美术作品或范例图片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美术知识,例如色彩搭配或线条表现等。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构图吗?它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是什么?探究(15分钟):1. 介绍构图的定义: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元素的方式,以达到艺术效果的目的。
2. 分享范例:展示一些经典的构图范例,如黄金分割、对称、三分法等。
3. 解释不同构图方式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平衡、对比、重复、层次感等,并通过范例图片进行说明和讨论。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构图方式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实践(20分钟):1. 给予学生绘画材料,要求他们选择一种构图方式进行实践。
2. 学生可以选择自由创作或参考范例图片进行绘画,但需要注意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和技巧。
3. 教师巡视并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构图方式并发挥创造力。
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他们在构图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构图对美术作品的重要性。
3. 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选择一幅画作,分析其构图方式并撰写一篇短文,说明该构图方式对画作的影响和作用。
扩展活动:邀请一位专业美术家或艺术教师来班级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构图技巧和创作思路。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看是否运用了所学的构图原则和技巧。
3. 评估学生在作业中对构图方式的分析和理解。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学学构图苏少版(4)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学学构图苏少版(4)](https://img.taocdn.com/s3/m/28208b7969eae009581bec6f.png)
《学学构图》教学设计【课题】:《学学构图》【教学年级】:五年级【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可以运用简单线条表现物体,并且对均衡、统一变化、和谐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直接或间接的理解。
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着名画家的画中发现构图方法、原理,领会构图所需的创新意识,并以尝试实践操作,以体验成功的乐趣是可行的。
【设计理念】:1、遵循“美术、人文、科技”交融的综合理念,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拓展知识内涵与外延,沟通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2、以“情景设置——激发兴趣——自主发现——引导探索——分析总结——联系实践——知识内化——渗透外延”为主线。
3、课堂节奏设计“轻松引入——激烈抢答——轻松一刻——综合练习——轻松结束”。
【教学目标】:认知:能了解构图的概念、目的;能理解三角形构图稳定均衡之美;了解其它的构图形式。
技能:能运用线条表现具有形式美感的构图;能按所学构图知识摆纸样静物。
情感:体会画家探索构图的创新精神;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构图的形式美感熏陶。
【教学重点】:探索与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运用。
方法:引导观察、启发思考、发现分析、思考总结、综合练习、巩固内化、检验评价。
【教学难点】:三角形构图稳定均衡之美感的理解;构图法则中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教学方法】:运用卡通动画和摆纸样静物,把静物拟人化,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纸样静物四组、铅笔线条构图设计示范、搜集古今中外静物名画一批、错误构图引导分析图);学生(八开画纸一张、铅笔、橡皮、课本)。
【教学策略】:分组抢答,联系生活实践分析法,配音游戏,错误引导比较法【教学过程】:课题导入观看《抢位置》动画,动画由几个拟人静物争夺位置构成。
(屏幕显示)师问:他们在干什么?生答:抢位置。
师问:你会帮它们安排合理位置吗?学生疑惑。
老师:这种画面中位置的安排就是我们要学的构图。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 学学构图|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 学学构图|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b30c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2.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学学构图|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构图方式所带来的美感和视觉冲击。
二、教学重点1.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反复实践,对不同构图方式有感性认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苏少版美术教材、白纸、铅笔、橡皮、色笔,实物道具或图片等。
2.学生准备:美术作业本、黑色笔、彩色笔、铅笔、橡皮、尺子,以及课前作业。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道具,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组合,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后面的构图内容做好准备。
2. 教学重难点1.构图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教师可以用简单直观的语言,解说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学生对构图有一定的理解。
同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构图作品,让他们感受到不同构图方式所带来的美感和视觉冲击。
2.基本构图方式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基本的构图方式,例如:对称式构图、不同比例构图、重心平衡构图等,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构图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3. 进行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构图示范,让他们从实践中感受到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生可以先进行简单的铅笔构图,随后再进行涂色,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美感。
4. 互动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构图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让他们了解到不同的构图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 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构图作业,让学生继续实践和探索,对构图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提升。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他们对构图的概念和基本方法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是,在实践环节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实践训练,并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学学构图第二课时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学学构图第二课时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8f122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d.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学学构图第二课时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构图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学习构图,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构图的基本原则:介绍构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构图的含义和作用。
重点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统一、节奏等,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规律。
2. 构图的常用方法:介绍构图的常用方法,如前景与背景的运用、线条的引导、形状的对比等,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构图。
3. 构图实践: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构图的视觉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构图技巧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理解构图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运用构图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例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构图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构图的含义和作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构图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学学构图第二课时苏少版2. 内容: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常用方法、构图实践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具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构图技巧。
2. 小组作业:分组进行构图实践,每组创作一幅美术作品,要求运用不同的构图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让学生了解了构图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的构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2课 学学构图1-苏少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2课 学学构图1-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073b5151e79b896902263c.png)
《学学构图》教学设计设计背景:本校在美术教学上研究的方向是儿童装饰画创作,正努力营造人人爱画画,人人画好画的校园氛围。
要达到这种氛围的先前条件,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觉得画画是件轻松的事,画画的过程是个享受快乐的过程,欣赏自己的画时是个充满成就感的时刻,欣赏别人的画时是个和画者内心交流的时刻。
怎样让每个孩子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呢?通过《学学构图》这一课的学习,可以从构图的角度培养和提升孩子这样的能力。
构图是强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
它往往通过外在的视觉作用,引导观者按作者的意图构想来浏览画面。
观画的经历每个孩子都有,生活中的很多场所能欣赏到一些画作,美术课堂中绘画作品的欣赏,甚至平时的美术习作都是观画的对象。
了解一些构图知识可以读懂这些图画,走进画者的内心,与作者进行内心的审美交流。
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对于平时的绘画创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本课的设计大体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导入初步感知构图的作用与魅力;第二环节:深入学习构图的常见形式、美的法则及运用;第三环节: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进行课堂与课后的构图实践,最终达到创作和欣赏两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学生作业素材。
学生准备:画纸、笔、着色工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感受绘画作品的构图美,了解构图的意义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常见的构图形式和类型,并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的追求,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并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运用。
教学难点:在自己的作品中灵活运用构图。
能体会构图带来的视觉感以及作者想传递的思想情感。
教学设计一、导入。
(1)谈话揭题直入主题师:提起画一幅画,画一幅能让人入眼的画,有的同学觉得还行,有的同学觉得没信心画好。
像这样的三个造型:房子、树木、山,相信每个同学都可以很轻松的画出来。
把它们组织起来就可以构成一幅风景画,像这样的组织就显得有些单调,如果运用一些构图技巧,对这些素材的大小、位置、疏密、虚实等,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作一定的安排与布局,比如我现在的创作意图是想表现绿树围绕、空气新鲜的理想家园,就可以这样构图。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学学构图 苏少版 (6)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学学构图 苏少版 (6)](https://img.taocdn.com/s3/m/d0d871e851e79b8969022625.png)
《学学构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目标: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感受绘画作品的构图美,了解构图的意义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认识常见的构图形式和类型,并能在创作中尝试运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的追求,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常见的构图方式,体会构图带来的视觉感以及作者想传递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并在自己的作品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炭笔、画纸。
学生准备:画纸、炭笔。
教学过程一、赏析作品,感知构图1.展示三幅图画,观察其不同之处。
美丽的风景总是让我流连忘返,而别致的图画也总是让我们心旷神怡。
2.交流三幅画的观后感,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张,理由是什么?小结:三幅画画的都是瓶花,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倾向不同,所以我们看到有的画面中的物像有的饱满,而有的画面却比较空旷。
揭示课题《学学构图》。
二、分析理解,掌握构图1.什么是构图?在绘画时。
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对画面内容的大小、位置作艺术化、个性化的布局和安排,使作品产生一定的视觉美感,称为构图。
2.学习几种常见的图画外观构图形式。
(1)以同一图画不同构图为例。
冷冰川的风景画,横向的构图,我们感觉视野很开阔。
把纸变得狭长,有纵深感,视线更集中。
小结:同样的景色,由于不同的构图,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意境。
(2)巩固欣赏,内化知识。
山水画:《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画家所作。
山峰绵亘、江河旷远。
《溪山行旅图》,竖式构图,山峰巍然屹立,给人高山仰止之感。
人物画:横向的构图会选择左右两边不对称的构图形式,这样处理的画面比较活泼。
竖式构图,主体安排在画纸的中间偏上,稳定的视觉效果,画面静谧而典雅。
3.学习几种常见的画面构图类型。
满构图:画面饱满,在儿童画中的运用比较广泛。
S形构图:画面有动感。
三角形构图:有主次,疏密的变化,主体间相互呼应,给人生动有趣之感。
4.连线、巩固知识。
三幅儿童画,仔细观察,它们的构图分别属于什么类型,表现了怎样的视觉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课学学构图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16课《学学构图》。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三角形构图、井字型构图、S型构图等多种构图方法,并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略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五、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练习本、水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作品对比,直观感受构图重要性。
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先要给大
家看两幅作品
1、教师出示一副画,学生评价画得如何。
(细节出色,颜色搭配合理)
2、展示另一幅作品,再让学生说说现在再看这幅画有没有什么遗憾?
(画得太小了,画面偏向画纸一边)
3、小结:
大家刚刚说的这些,我们把它们称作构图问题。
二、揭示课题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构图》。
请问,通过刚才我们分析两幅画,你觉得什么是构图?对于构图应该每个人的理解一样
构图的好坏对一张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讲究的构图可以让画面美观、有序,主题突出,而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则会给人凌乱、倾斜、局促等不和谐的感受。
二、新授
1、什么叫构图呢?
构图也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这是一门的很深的学问,在大学课程中还有专门研究构图的构图学。
而简单的说,就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2、举例说明
(1)课件:
(通过观察苹果的大小及位置,最终找出视觉上最舒适的画面)小结: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构图,主体的景物在画面中过大过小都不好,大部分情况下会被安排在画面中间偏上的位置。
总结起来就三个词:有大有小,有前有后,有疏有密
3、名画欣赏:齐白石桃
课件:如果画面上少了这只蝴蝶,效果会怎样呢?(画面失去平衡感)小结:画面的平衡感也是构图时的重要考量。
刚刚的欣赏的几幅画,都是一种均衡式的构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构图形式
(2)不同形式的构图
根据画面的形式,我们又形象的将构图分成了几个大类
A、三角形构图——稳定、牢固
蒙娜丽莎采用的是立三角构图,这幅画表现的是一位端庄典雅的普通女性形象,这幅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优秀的构图方法。
法国米勒倚锄的农夫,画家采用等腰三角形的构图,人物微微向右倾斜,犹如金字塔一样,虽然只是农夫,我们却感觉他像一座山,一尊雕塑一样,威严、沉稳,高耸。
B、井字形构图——严肃、宁静开阔、深远
也称九宫格构图,这些辅助线帮助我们取景,一般交叉的四个点是主体物的最佳位置,这种构图非常适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题自然成为视觉中心。
C、斜线构图——活力、具有动感
D、曲线构图(S形构图)——流动、优美
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
适合表现动态效果和向远延伸的效果。
E、满构图——很热闹
(分别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构图带来的不同感受)
小结:由此可见,好的构图不但能使画面更具美感,也能利用不同构图给人视觉上造成的差异,更加烘托画面的主题。
三、学生操作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画,他们在构图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
你们能对它们进行一些调整吗?
2、说了这么多,我看到有些同学已经跃跃欲试想自己构图才创作一张
画了,老师这个里大家提供了一些主题,他们可以讨论讨论你会用什么构图形式来表现它。
花瓶与水果
3、可以用老师提供的主题,也可以自己另想主题画出草图。
(学生作业,巡回指导)
四、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五、扩展
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构图中一些皮毛的知识,但如果掌握好了,将对我们今
后的绘画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今后在欣赏一些名家名作的时候,除了从画面的内容色彩上去进行欣赏,也可以从构图的角度更深层的去体会画家的用意。
名画欣赏:拉斐尔《基督显圣》
在中心的是基督,在他两边飞着的是摩西和以利亚。
上半部分是一个对称的构图,使整幅画定得很稳。
天上和人间两部分虽然都是三角形,但是不会看上去死板,因为上面人少下面人多,这幅画中的人物都有相互呼应的关系。
下面有两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都伸着手,与小山上的人有呼应。
整个画面又形成了一个e型均衡的效果,造成了一种旋转的运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