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发展前景及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欧洲贸易发展方向:

一、正确认知欧洲政治关系从理论到实践: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和欧洲的2020战略虽然是为了不同体制制定的战略计划,但是却充满同样的和平与发展诉求。他们一发布,就调动了众多蕴藏在中欧多重不对称夹缝中的火力和动力。围绕中欧合作的前景,中欧之间进行着无数的的对话,研讨、交流、谈判和交易,展现了中欧借助对方又是,创造合作共赢并实现各自的战略构想潜力。

二、充分重视双边贸易关系:

1中欧双方对对方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优势互补、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谈判

3求同存异

三、建立有效的双边对话机制

1用磋商的方法解决经贸问题

2多层次全方位进行互相对话

3.提高谈判能力,善于驾驭国际规划

四、未来经贸关系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法律基础:

2.合作机制;今后欧盟将作为一个整体与第三国缔结投资协定。因此上千种欧盟投资协定影视下一阶段我国对欧洲工作的重点。

3军手解禁:

2010年9月,欧盟出台了5关于建立两用产品及技术出口控制体系的第(EC)1334/2000号理事会规则修订提案,对禁止出口茶农品清

单、出口授权体系、信息交换条例、成员国磋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建议对受控产品清单进行定时更新。可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蒋志杰影响到双边高新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五、中欧贸易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1.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2.直接投资合作不断深化

3.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问题:1.中欧贸易的不平衡性不容忽视。从2002年起,中方对欧盟的逆差规模开始呈加速上升的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到2005年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32,26%,顺差同比增长89%。2006—2007年,中欧贸易顺差更是急剧上升,分别约为805亿美元和1014亿美元。对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中国轻纺等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欧盟因对华军售禁令限制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等。

2. 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增强。欧盟是最早发起对中国反倾销的地区,就当前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而言,自1979年开始对华反倾销调查以来,到2007年4月,欧盟共对华发起139个贸易救济案件调查,其立案频率和涉案金额均大大超过往年水平。

3. 有关“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分歧仍然存在。欧盟拒绝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深层原因无外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就经济利益而言,欧盟认为,中欧之间巨额的贸易失衡主要是由于中国

政府奉行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所致。当然,经济利益并非唯一的因素,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等非经济要素同样严重影响着欧盟的态度。六、展望分析

中国与欧盟,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双边经贸往来将如何发展,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影响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双方经济力量的发展和相互需求的增长,二是中欧双方的政治与政策支撑。

而中欧双边经贸合作恰有这两个因素的支撑,因此可以猜测,双方未来的发展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

经济方面:欧盟在华投资带来了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了研发项目,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在双边技术合作中,欧盟赢得了中国市场份额和高额的技术转让费,中国则获得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政策方面:中欧双边高层领导人年度会晤近年来十分频繁。中欧领导人在会谈中均表示从全球和战略高度重视中欧关系,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强中欧合作,求同存异,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尤为必要,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2006年10月欧盟提出《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由此可见,中欧双方在政治和政策上的积极成果给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七、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深化拓宽中欧贸易

1. 扩大中国对欧盟的影响力,增加对欧盟的重视程度,我国应适当对深受金融危机煎熬的欧盟作出回应,积极与其“打交道”,同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中提高我国的知情权、发言权和规则制订权,借此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2. 正确处理中欧之间出现的波折与摩擦。我们应以战略伙伴精神理性处理贸易与投资摩擦和分歧,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情绪化,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看待和处理双边经贸关系。

3. 为双方企业创造长期、稳定、可预见的环境。双方应加快完善1985年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伙伴合作协定》谈判进程,使之成为加快中

力创建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建议双方应尽快共同研究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投资、技术与货币、金融合作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