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道断面形式
中小河道生态整治的必要性及意义
中小河道生态整治的必要性及意义□荣金升(丹东市江河流域管理处)【摘要】摘要:由于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加之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滞后,导致越来越多的生活及工业污水直接被排放到河流当中,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污水处理要求,由此造成河流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重。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升,对河道整治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增加相应的景观,还对河道水质提出了要求。
因此,应当在对城市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对河道环境进行生态治理。
基于此点,文章中小河流生态整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期刊名称】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2【关键词】城镇;河道;生态治理1 中小河道生态整治的必要性分析河流与城镇的建设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河流沿线上都分布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镇,河流作为自然资源的载体,其在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对于自然生态环境而言,河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但能够对地下水给予适当的补充,而且还能通过水流的多样性实现水生物的多样化。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大量河流水系受到了过度的开发。
为进一步提升河道本身的防洪能力,常常会采用堤、坝等混凝土工程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其最突出的特点为不透水性,它在河道防洪工程中的应用,使得河流的自然径流被阻断,由此减少了绿色空间,河流生态系统及周边景观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从河道工程学的角度上讲,工程的安全性及其造价是建设过程中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由此导致水资源生态的考虑常常被忽视,从而造成了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
河道整治作为一项工程措施,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河道本身的基本功能得以实现,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逐步提升水环境的自净能力,为绿色河道建设提供条件。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河道整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设人、水、自然相和谐的大环境,并在河流建设中,改变以往只重视防洪抗旱的观念,积极打造具有亲水性特点的生态河流,使河道的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河道的生态整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态化技术措施,对景观生态进行修复。
西安太平河景观生态保护方式研究
西安太平河景观生态保护方式研究摘要:太平河是西安市鄠邑区四大河流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但存在一系列现状问题。
本文从景观生态角度出发,通过河道生态修复、雨洪调蓄方式、断面形式、驳岸优化方式、河道景观植物营造五个方面的研究分析,探索出符合太平河特色的生态保护方式。
关键词:太平河;景观;生态保护西安太平河在生态休闲需求急速增加的今天备受西安市民出行的偏爱,但其现状存在着生态保护缺陷、景观有待提升、环境容量超载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现实矛盾亟需重视并解决。
1太平河基本情况太平河位于西安市秦岭北麓,为鄠邑区四大河流之一,发源于太平峪静峪脑,总长度32公里,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山区集水面积163平方公里,平原区集水面积37平方公里,总落差204米,出山后又汇集神水峪、紫沟峪、子房峪、土地峪、牛心峪的流水,于长安区郭村汇入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
【1】河水流出太平峪口后,山外冲洪积漫滩宽4至5公里,洪水危害几乎年年出现,安全隐患极为严重。
太平峪是秦岭北麓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西安市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区,与周边其他峪道相比,其大部分河道平缓、宽阔、开敞;河水水质清澈,水量丰沛;河中坻、屿众多,水景要素丰富,水石斑驳;水岸郁郁葱葱、丛林掩映、山花烂漫、红叶灼灼,植被美观且丰富。
2 太平河保护方式研究2.1河道生态修复方式太平峪原生河道为自然弯曲形式,随着人类活动的干预,两侧村庄的建设,原生河道的宽度变窄,曲度变直;自然的河流堤岸被人工堤岸所取代,河滩湿地被人为与河道割裂以致干涸,生态结构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根据《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太平峪河两侧应设置50米河道安全管理范围。
在安全管理范围内,禁止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种植高杆农作物、芦苇、杞柳、荻柴和树木(堤防防护林除外);设置拦河渔具;弃置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
同时,要积极实施河道清淤工作,并严厉控制沿河道非法采石采砂活动,有效改善水质与水环境,提升河道水体循环的自身净化能力,提高河道排洪效果、扩大河流蓄水容量、美化河道周边环境。
生态驳岸
浅水区挺水及浮 叶和沉水植物群 落
以叶形宽大、 高出水面1米以 荷花、睡莲、萍蓬草、杏菜、慈菇、泽 0.3- 下的睡莲科、 泻、水芋、黄花水龙、茨实、金鱼藻、 0.9米 泽泻科、天南 狐尾藻、黑藻、苦草、眼子菜、沮草、 星科的挺水、 金鱼草 浮叶植物为主
水面不稳定的 深水区沉水植物 0.9- 群落分布和水 和漂浮植物群落 2.5米 下不显形的沉
4. 沙滩驳岸的施工
应先做河岸边坡的基层,因河岸边坡面积较大,河岸边坡基层施工时,要放置钢筋, 使河岸边坡整体性好,不开裂、不沉陷。且在基层施工时要设置变形缝,一般为20~30m设 置一条,缝隙宽度为2—3cm,采用沥青麻丝嵌缝。待面层铺筑白砂石或卵石后,即可掩盖缝 隙。
草皮驳岸
沙滩驳岸
5.景石驳岸的施工
特征群落类型 水深 群落形态
主要植物种类
缓坡的自然式生 态驳岸:湿生林 带、灌丛,缓坡 自然生草缀花草 地,喜湿耐旱禾 草莎草高草群落
常水 位以 上
植物喜湿,亦 耐干旱,土壤 常处于水饱和 状态。
河柳、旱柳、柽柳、杞柳、银芽柳、灯 芯草、水葱、芦苇、芦竹、银芦、香蒲、
草芙蓉、稗草、马兰、香根草、伞草、 水芹菜、美人蕉、千屈菜、红蓼、狗芽 根、假俭草、紫花苜蓿、紫花地丁、菖
水植物
金鱼藻、狐尾藻、黑藻、苦草、眼子菜、 沮草、金鱼草、浮萍、槐叶萍、大漂、 雨久花、凤眼莲、满江红、菱
1.木桩驳岸的施工
木桩驳岸施工前,应先对木桩进行处理;木桩入土前,还应对原有河岸的边缘进行修 整,挖去一些泥土,修整原有河岸的泥土,便于木桩打入。如果原有河岸边缘土质较松,可 能会塌方,那么还应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
蒲、燕子花、婆婆纳、大哉、蒲公英、 二月兰等等
浅水沼泽挺水禾 草莎草高草群落
陕西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陕西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开发利用愈演愈烈,生态环境的状况逐年下降,因此,我国近几年来逐渐重视生态环保,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河湖长制的理念提出对于渭河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利契机,基于陕西渭河生态环境发生的问题,能够坚持节约与保护,重视管理,严格审查,建立协调统一的生态保护区。
但是现阶段,陕西区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河湖管理保护成效初显,河湖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部分河湖水质改善明显。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文从当前大环境出发,阐述了渭河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河湖长制;渭河;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之相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大量污染物随着农田排水、城镇生活污水不断流入陕西渭河河道中,导致陕西区域内的渭河河道生态面临严重的危机,在保证渭河长治久安的同时,也要考虑渭河的水生态环境。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渭河的治理要求引入更多的治理技术使陕西渭河河道治理具备防洪功能的同时,满足生态保护的要求[1]。
因此,为了保护江河湖泊,维系人民群众福祉,保障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陕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保护母亲河。
一、陕西渭河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一)河道治理不完善渭河干流的主要流经晋陕峡谷,汇集了包括汾河、渭河等大型支流以及100多条小型河流。
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及河谷平原区、土石山区都分布在其流域内,由于河道治理完善,缺乏健全的治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导致了渭河河道损坏面积较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2]。
但是,渭河流域内还是有几万平方公里的河道损坏现象,不完善的河道治理导致的严重河道损坏,每当暴雨来临,大量的地表土就会经雨水冲刷而流入河内,大量的泥沙存在于渭河河槽内会严重影响下游的防洪[3]。
(二)河道治理存在的工程性问题为了防止渭河流域内因河道损坏加剧,在其形成的沟道内修建滞洪拦沙的水土保持工程,拦蓄的泥沙能够淤地造田。
河道整治设计说明书
**市**河河道整治工程设计矩形断面方案摘要**河穿越**市,本次整治段从黄河路—湨河入口段全长度为1950米,为了保护河道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进行本次河道整治工程,此次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选定设计方案,设计河道横断面,推求水面线,进行河道堤防设计,河道中心线设计,河道护坡工程设计和栏杆、排水沟、伸缩缝等细部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统计与工程概算。
本次设计的方法及过程有以下:选择断面形式,矩形断面水力试算,通过伯努利方程推求水面线高程,然后设计堤顶高度;为了规顺洪水河槽稳定堤岸,进行河道中心线设计,首先在平面图上粗拟中心线,然后对有折角的位置圆弧化修改,圆弧半径应取3—5倍的水面宽度;最主要的设计是护坡工程设计,由于断面采用矩形断面,故只进行挡土墙设计和校核,细部结构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栏杆设计、排水沟设计、伸缩缝设计,最后是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统计与工程概算。
大大提高了该河段泄洪能力,减轻沿河两岸地区的防汛压力,河道将按50年一遇洪峰流量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洪水不漫堤,防洪效益十分显著,配合挡土墙护坡以及堤顶道路绿化带,可增加植被,美化环境,减少大气污染,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避免附近沟道淤塞,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增强河道沿岸绿化,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关键词:河道中心线布置;矩形断面;施工组织设计;Jiyuan SangYu river course the engineering design - rectangularcross-section schemeAbstractSangYu river, this regulation period through jiyuan Ju river entrance from dimness - all for 1950 meters length of sec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river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masses, so safe for this river regulation engineer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design is: selected design scheme, design river channel transverse section, the water line, derive river levee centerline design, design, river channel revetmen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baluster, drains, expansion joints, such as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details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quantity statistics and project budget.The design methods and processes have the following: select section form,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hydraulic try to calculate, through the Bernoulli equation deduced the water line, then design elevation constructed height; In order to gauge the river bank, stable flood centerline design, first in river to plan, and then the centerline of coarse position of a discount Angle of circular arc modifications, arc radius should be take 3-5 times the surface width; The main design is revetment engineering design, because, it adopts rectangle section section only retaining wall design and check, detail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including a railing design, drainage design, design, final is adjustable seam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quantity statistics and project budge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behaviors, reduce the discharge capacity along the river, the river flood area will press pressure in 50 years the peak flow design, 100 years in a checkdam, aimless and floodwaters are remarkable, cooperate flood control benefit protection and retaining walls constructed road greening, can increase vegetation,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reducing air pollution, effectively prevent soil erosion gully, avoid siltation near to protect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nhancing the channel coast greening and improve the local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Key words: center line design,sqare cross-section,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项目基本资料说明 (1)1.1 概况 (1)1.2 工程任务 (1)1.3 工程设计依据 (1)1.4 工程地质 (2)1.4.1 地形地貌 (2)1.4.2 地基土层 (2)1.4.3 地下水 (2)1.4.4 不良地质作用与不良地质现象 (2)1.5 气象及水文资料 (2)2 整治方案 (4)2.1 项目区现状 (4)2.2 整治目标 (4)2.3 整治设计方案选定 (4)3 河道整治工程设计 (6)3.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6)3.2 设计基本资料 (6)3.2.1设计流量和水位 (6)3.2.2 河段糙率 (6)3.2.3 河道纵比降 (6)3.3 工程设计 (6)3.3.1 河道横断面设计 (6)3.3.1.1 主河道矩形断面水力试算 (7)3.3.1.2 不冲不於校核 (8)3.3.2.3水面线推求 (9)3.3.2 河道堤防设计 (11)3.3.2.1 堤身土料填筑标准与堤防沉降量 (11)3.3.2.2 堤顶高度设计 (11)3.3.2.3 挡土墙稳定分析 (13)3.3.3 河道中心线设计 (16)3.3.4 河道护坡工程设计 (17)3.3.5 标准断面设计 (18)3.3.6 细部结构设计 (18)4 施工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河道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案——以滦河滦州市段湿地景观设计为例
浅析河道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案——以滦河滦州市段湿地景观设计为例摘要:河道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对整个河道的生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河道湿地生态景观设计在整个河道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尤为显著。
本文是对河道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案的探索和研究,目的是为科学地开展河道生态景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河道、湿地、生态、景观、系统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种类和形式多样,河道湿地是湿地的一种。
河道湿地的生态设计对修复河道岸线、修复河床断面、净化水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河道湿地的生态设计在各类型的景观设计中深受设计者的青睐,河道湿地形成的独特景观和生态效益在越来越多的景观案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河道湿地对河道生态修复作用和方式1河道湿地对河道岸线的修复作用河道湿地对河道岸线形态的修复方式主要有:①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
将直立的跌水改为缓坡,设置辅助水道,并在落差较大的断面设置专门的各种类型的鱼道。
②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流态的多样性。
修复河流蜿蜒性,在河床上创建深潭和浅滩序列,重现水流的多样性、连续性。
③构建包括主河槽和洪泛区在内断面形态的多样性,以扩大河道的泄洪和调蓄能力。
通过降低滩地的高程,修改堤线,撤去河岸硬质护坡,给河流更多的开放空间。
2河道湿地对河床断面的修复作用河道断面形式多样,河道湿地对河床断面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大大提高河道的生态功能。
如下:①拆除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恢复河床的自然泥沙状态,并根据情况用植石法等方式设置鱼巢,或在硬质挑台下采用生态技术进行处理,有助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
②有选择的将部分河段采用复式断面,分级逐步地扩宽河道宽度,根据河道的上部平台和上部护坡过流频率比较低,裸露时间长短较长,因地制宜种植地被或栽植低矮灌木,修复河道生态的同时,增大河道过流断面,缓解行洪压力。
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河流生态修复
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河流生态修复摘要:河流生态修复是指采用人工干预的手段,增强和修复已受损的河流生态系统功能,进而实现河流生态系统自我保持、自身演替、整体平衡的良好循环。
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从早期注重河流的单一功能,逐步发展为整体流域的生态系统恢复,但仍以恢复水质为主,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大多为针对具体河段的修复工程。
关键词:河道治理;河流;生态修复1河流的生态能力影响因素1.1 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成因河流污染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的主要原因。
通常,河流污染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染三大部分。
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引起的水体污染的,主要是工业污水。
由于工业污水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占比复杂,一旦排入河流,污染水体,破坏原有稳定的河流生态,在修复处理上会显得非常困难。
农业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的富集营养化。
农作物在被施肥之后,会残留大量的农药、化肥颗粒未被吸收,经灌溉、雨水冲刷等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局部区域富集营养化,严重地影响河道的生态平衡,出现东边水草多,鱼类丰富,营养高;西边水底裸露,没有任何的植被的状况。
河道被冲刷严重,长此以往,河流生态原有的平衡就会受到破坏。
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聚集,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废品的丢弃及倾倒等导致的水体水质恶化。
生活污水作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多种污水和杂质的混合体,包括厨房垃圾、洗涤垃圾和厕所垃圾等[10]。
1.2 影响河流生态的间接因素(1)水流条件。
包括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自然降水,河流的流速、流态等。
随着气候的改变、人类活动等因素,都会对水流条件原有的性质改变,从而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2)碳、氮、磷等有机物,是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骨架,在河道生态系统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泥沙与河床。
泥沙的体量,形态在河床中不断地改变,环境,以及河床的节点化、硬化等,都对不同河流领域产生强烈的影响。
(4)其他条件。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防洪堤设计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防洪堤设计◎ 楼佳男 宁波市鄞州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摘 要:防洪堤设计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河道整治效果,提出河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防洪堤设计。
以某工程为工程背景,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对防洪堤断面型式设计为加筋土堤断面+土石复合堤断面,岸墙采用浆砌条石防浪墙+C20埋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墙组合形式。
通过对防洪堤性能验算,防洪堤渗透坡降、基地应力、抗滑及抗倾稳定系数等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关键词:河道整治工程;生态护坡;防洪堤;渗透坡降;基地应力生态护坡防洪堤是河道整治工程中一个重点项目,同时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巨大保障,可以有效防护水患,保护河道中下游城市与农田[1]。
由于降水分布的不均衡,在历年的洪涝灾害中,华南的降水相对较多,每年大约有50%—60%的降水。
一些地区甚至更高,从而导致每年夏季南方一些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损坏河道周围建筑物和农田,对河流两侧的居民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0—1998年间国内发生了4场特大洪水,造成了564亿元的经济损害,2.59亿公顷的灾害,洪水破坏性极强,因此需要通过修建生态护坡防洪堤,提高河道岸高,加固河道岸基,增强河道防洪、排洪功能,这就需要对防洪堤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使防洪堤起到保护居民人身安全、避免农田受到洪水破坏,减少经济损失。
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河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防洪堤设计方法,首先描述工程概况,再从总体设计方案、堤身断面型式与岸墙设计这三部分完成整个的生态护坡防洪堤设计方法的研究,最后通过检验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以期为达到更好的河道整治效果提供一定帮助。
1.工程概况本次研究以某河道整治工程为工程背景,综合整治总长度为126.45km,整治面积为1864.45km²,河道的平均比降为4.56‰。
河流上游为山区,植被覆盖率比较高,为56.41%,河流中游为平原,地势平整,沿河道两岸高程在7.66m—36.42m之间,河流下游为低谷和丘陵,地势比较低,且河流下游工厂和农田比较多,沿河道两岸高程在2.47—21.42m之间。
【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经验材料】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措施经验材料】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一、河道生态建设思路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
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
例如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礁石大量存在的多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
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
“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航运、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二、治理措施1.山溪性河道治理(1)滩地的保留和利用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
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
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
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
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2)复式断面的设计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
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
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
史上最全的河道设计断面结构形式
护岸结构比美啦。
断面一:干砌石挡墙:干砌石外坡比为1:0.25,内侧直立,干砌石基础厚40cm,外趾脚20cm,内10cm。
如右图:
断面二:浆砌石挡墙,料石出面,外坡比1:0.25,内坡1:0.1,墙顶砼压顶面宽60cm,详见右图。
断面三:蜂巢网箱挡墙护岸,由两层蜂巢网箱组成,第一层网箱埋深50cm,金属网箱内填塞块石或鹅卵石,网箱顶部可摆设景观自然块石与护坡绿化结合作为生态景观,断面如右图:
断面四:砌石挡墙结合堆砌自然石块护岸:此护岸以砌石挡墙作为核心,挡墙外侧结合绿化堆砌自然石块,自然石块间填有机肥土做种植槽,营造自然生态景观,避免人造硬质挡墙给环境造成的生冷感。
断面五:松木桩排打式护岸,松木桩外侧设2~5m宽土方平台,然后以1:2斜坡过渡到河底,排打松木桩背后可根据需要增设金属网箱、大块石等加固措施或景观布置,松木桩顶以上部分为绿化区,以缓坡与渠道两侧堤防或道路相接,具体可参照下图:
5个MM任君选啊。
杨桥干渠升级改造工程设计
第20卷 第4期 中 国 水 运 Vol.20 No.4 2020年 4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pril 2020收稿日期:2020-01-19作者简介:张卫利,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杨桥干渠升级改造工程设计张卫利(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 要:杨桥干渠规划为具有生态输水功能的景观渠道,本文根据堤防设计要求,结合既有渠道、周边环境、渠道输水排涝功能、区域景观文化、流域生态等的要求,确定最为适宜的河道断面及护岸结构型式。
关键词:杨桥干渠;堤防;矩形复式断面;梯形复式断面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4-0133-02一、工程概况该项目起点为杨桥引黄闸出口,终点为陇海快速路,全长15km。
连霍高速公路以北段维持原断面升级改造,连霍高速公路以南渠道控制总宽度70m。
杨桥干渠渠道宽20-30m,两侧堤顶道路各5m,堤防等级为2级,规划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杨桥干渠规划为具有生态输水功能的景观渠道,是郑东新区区域水系主要供水通道,设计时根据河道两侧形势边变化,结合生态护岸形式,打造出一条连续的景观带。
二、杨桥干渠设计思路本项目建设依据“十八大”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了落实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规划建设,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巩固提升郑东新区生态水系建设成果,并与《郑州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规划》相衔接。
设计按照以“输水为主,兼顾生态自然、休闲娱乐,人水和谐”为主的理念,将杨桥干渠规划成“绿色-生态-景观”相融合的水景观长廊。
三、杨桥干渠设计内容杨桥引黄干渠形态呈U 型。
渠道顺直,上游渠道上口宽约20m,下游渠道上口宽约15m,渠深度一般在2.5m 左右。
沿两岸堤防外侧地形平坦开阔,多为耕地、建设用地。
杨桥干渠工程是一项集输水灌溉、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是郑汴产业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道治理中常见水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措施
河道治理中常见水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措施摘要:水生态修复技术是改善水资源质量及对水体进行修复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该项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一方面可以为水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建立,促进水环境的持续发展。
本文叙述了河道整治工程中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性,针对河道治理中常见水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分析,重点论述相关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方法,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1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在我国有2/3的城市面临着缺水问题,大部分城市河道都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
所以,解决河道污染,塑造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
而人工治理污染不仅需要消耗大量资金,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因此,修复河道水生态系统,增强河道自身净化能力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城市河道整治的工程中,要根据当地原有的人文历史资源,将水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倡导人们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从某种方面来讲,城市河道对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有着不小的作用。
注重保护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系统,将生物学原理充分的应用到城市河道规划建设中,既满足了河道的功能和景观的要求,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生存环境的质量。
2河道治理中常见水生态修复技术2.1河岸生态修复河岸生态修复是目前最常见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强调通过对河岸环境进行处理,避免水土流失、优化环境,维持水生态的多样性,改善区域小循环。
如在河道周围种植各类植物,以高大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以及低矮灌木形成多元绿化系统,直接提升河道观感,也能利用植物的固水、固土能力,维持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
同时,植物活化了周边土体,使微生物活动更加频繁。
树木的落叶以及其他植物均可形成腐殖质,改善土质环境,为水生动物、植物提供更多营养来源,最终借助河岸生态修复实现水生态的综合修复。
2.2生物修复水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是恢复生物多样性,使水体周边环境重新恢复自然状态下的活力,生物修复也因此广受重视,较为多见的如水生动物修复。
复式生态堤防与跨河桥梁断面衔接方案探讨
[6] 高剑峰ꎬ 郑 辰. 浅 析 堤 防 结 构 型 式 改 良 的 趋 势
工程实践表明ꎬ上述两种方案均可调整过渡
区的水流流态ꎬ实现不同断面间的平顺衔接ꎬ有效
保护滨河结构安全ꎮ 方案之间优缺点对比如表 1ꎮ
表 1
市试点建设浅析[ J] .长江科学院院报ꎬ2020ꎬ37(6) :8-14.
衔接段方案优缺点对比
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现状市政桥梁相交ꎬ故
图 3 衔接段与生态堤防相交处断面
需在已建桥梁上下游一定范围内进行驳岸衔接处
理ꎮ
图 4 衔接段与桥梁相交处断面
图 2 九道堰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段项目平面
3 2 衔接段长度确定
河道不同断面形式之间存在过洪面积差ꎬ为
保证水流平顺ꎬ衔接段长度的确定尤为重要ꎬ应根
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ꎮ 文章对衔接方案的布置原则、衔接段长度进行了探讨ꎬ并具体介绍了挡墙渐变与条石错砌两种
衔接方案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ꎬ并比较了其各自优缺点ꎮ 工程实践表明ꎬ两种方法均能控导水流ꎬ实现流态平顺过渡ꎬ有
效保护滨河结构安全ꎮ
【 关键词】 复式生态堤防 跨河桥梁 断面衔接方案 挡墙渐变 条石错砌
“ 扇形” 来与上下游相接ꎮ 施工时ꎬ毛条石湿抗压
强度不低于 20MPaꎬ砌筑时采用铺浆法ꎬ砂浆稠度
30mm ~ 50mmꎬ 石 块 宜 分 皮 卧 砌 ( 大 面 向 上 或 向
下) ꎬ上下两层块石骑缝错开且内外块石交错搭
砌ꎮ 条石错砌方案如图 6 -图 8ꎮ
接段内新建 C25 混凝土重力式挡墙以顺直水流ꎮ
条石
错砌
(1) 景 观 效 果 较 好ꎬ 生 态 自
然ꎬ可因 地 制 宜 打 造 丰 富 多
生态型景观河道断面形式示意
生态型景观河道断面形式示意罗华
滨水地区(包括滨河、滨湖、滨江及滨海)是保护生态资源的重点区域,一度衰败的城市滨水地区的重建和开发活动在全球呈现加速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滨水地区开发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
在园林设计中,滨河地带是最常见的设计区域,设计难度较大的是季节性河流又称间歇性河流、时令河,指河流在枯水季节,河水很少,甚至断流、河床裸露;丰水季节,形成水流,甚至洪水奔腾。
这类河流通常流经高温干旱的区域,而且年平均流量较小,但因暴雨、融雪引发的洪峰却很大。
其特点是:流程短比降大,基础流量小,洪水期短、量大、流急、泥沙含量高。
枯水期河道干涸、洪水期灾害易发。
现时因人类对河流的过度引水、截流会使常年河流变成季节性河流。
某平原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中护岸设计要点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7期勘测设计某平原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中护岸设计要点周贯奎(中及御龙建设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000)摘要:河道通过清障、疏浚、堤岸防护、拦蓄建筑物和生态湿地等工程措施,并结合“河长制”加强河道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实现治理整体化、景观化及护岸生态化建设目标,其中生态护岸的设计尤为至关重要。
为此,结合潦河平原区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实践案例展开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全面了解工程概况,就垂直型、斜坡型及复合式护岸三种护岸断面型式特点进行方案比选,结果使用斜坡型护岸较为适宜;同时围绕植物护坡、柔性材料覆盖护坡、土工袋类、石笼护坡和生态砌块护坡展开岸坡类型比选,最终以雷诺护垫护砌为主;对护岸设计方案比选推荐的优化生态护岸,展开以冲刷深度和护岸稳定计算为重点的护岸工程结构设计计算;最后对此次潦河左右岸防护长度共计4.98km的雷诺护垫护坡完成护岸构造技术设计。
可为类似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有关生态护岸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生态护岸;设计中图分类号:TV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53(2023)07-0084-02Key Points of Revetment Design in a Plain River Ecologic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ProjectZHOU Guankui(Zhonghe Yulong Construction CO.LTD.,Nanyang473000,China)Abstract:The goal of integrated governance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bank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are achieved,among which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bank protec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e goal is achieved by engineering measures,such as barrier removal, dredging,embankment protection,retaining buildings and ecological wetlands.In addition,non-engineering measures such as the River Chief System are combined to strengthen river management.Therefore,the practice cases of river ecological bank protection design in Liaohe plain are combined to carry out analysis and research.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Firstly,the slope revetment is more suitable after scheme comparison of vertical,slope and composite revetment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ject,Secondly,Renault cushion protection is chosen at last by comparing plant slope protection,flexible material cover slope protection,geobags,stone cage slope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block slope protection.Thirdly,the optimal ecological revetment is selected by comparing the recommended revetment design scheme.The structural design calculation of revetment engineering is carried out,which focuses on the calculation of erosion depth and revetment stability Finally,the technical design of bank revetment structure is completed for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left and right banks of4.98km.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logical revetment design of similar river ecological control projects.Key words:river channel;ecologica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ecological revetment;design1工程概况1.1工程主要建设任务①清障工程:清障废弃生产桥1处。
某河道治理断面护坡比选及清淤体系设计
2021年3月第43卷第2期地下水Ground waterMar. ,2021Vol.43 NO.2D O I:10. 19807/ki.D X S.2021 -02 -073某河道治理断面护坡比选及清淤体系设计焦文娟(水利部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河道治理除满足防洪排涝要求外,还应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本文以某河道治理为例,通过分析确定河道断面及护坡型式,确保两岸河堤不受侵蚀,并设计“跌水墙+人工湖”体系来降低河水流速,达到清淤效果。
同时,以湿地湖为基础,通过种植植物、建造人工浮岛来净化水质。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清淤;水质净化;植物[中图分类号]T V8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 - 1184(2021)02 -0215 -02河道对于区域防洪有着重要作用,但很多地区存在河道标准低、堵塞严重、流域环境差、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河道 治理工程成为“民生与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
目前,打造流 域景观成为很多地区河道典型治理方案,兼顾了防洪和环保,而且也能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因此,根据河道实际情况设计生态治理方案,成为决定治理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1 项目区概况某河流由多个山区支流汇集而成,本文所研究河段为山 溪性河流,河道宽48 ~ 85 m,全长2.5 k m,由于流域植被范盖率小、河道坡度较大,导致调节蓄水能力差,河水平均含沙量达到13.4 kg/m3。
该支流严重影响了河流水质,同时对两 岸土地腐蚀日益严重,因此在2018年4月,相关部门决定对该段河流进行生态治理。
2河道洪峰流量计算及断面、护坡比选分析2.1河道洪峰流量计算洪峰流量Q,,是河道治理的最基础依据,在此采用“推理 公式法”结合水文站实际测得数据来确定该河段不同频率下洪峰流量,见公式(l)m,经査水文手册,相关结果见表1所〇Q p=0.278 x9l,x S p x F/T"(1)式中:为洪峰径流系数;S p为单位时间雨量,m m/h;F 为流域面积,7.5 k m2;n为相关指数,0.875 ;T为集流时间,表1河道洪峰流量计算结果频率P = 20%P = 10%P = 5%Q p/m3/s5589.2105.42.2 河道断面比选分析经现场勘察,本项目段河道受泥沙淤积、生活垃圾影响严重,行洪能力大打折扣,部分河段甚至仅为设计值的50%左右,因此决定对河道断面进行开挖、塑形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断面2
河流的横向连通性
生态护岸形成浅水湾
BE渗滤植生砌块+扦插柳枝护岸 充分发挥浅水湾的功能和作用
堤外防护
服务通道 坡面防护 BE渗滤植生砌块+扦插柳枝护岸
浅水湾 空心连锁砖
典型断面3
服务通道 堤外防护 坡面防护 生态护岸
子槽
河流的竖向连通性
服务通道 生态护岸 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
渗蓄沟
自然基质河床,保证竖向的水流交换。
河道断面形式
根据《城市水系规划导则》将水系景观分为五大类型:
A 生活游憩型景观功能区 B 商务休闲型景观功能区 C 旅游观赏型景观功能区 D 城市郊野自然原生型功能区 E 历史文化型景观功能区
滨河绿带空间布局(剖面)
城市 绿线
滨水绿化带
蓝线
水域范围
蓝线
滨水绿化带
绿线
城市
保护范围线
管理范围线 上开口线 管理范围
堤顶两侧:平均宽度10m 。行道树分区种植元宝枫 、垂柳、千头椿、馒头柳 等。树下采用绿篱,每 200m更换品种。其余区 域采用自然式种植,选用 樱花、碧桃、锦带、珍珠 梅、波斯菊、白三叶等品 种。
巡河路外侧:每2000m种植两株落叶阔叶 树。选用千头椿。
巡河路内侧生态过渡带:宽度6m。观赏地被为主, 辅助种植低矮灌木。选用丁香、碧桃等。
草本:二月兰、波斯菊、苜蓿、萎陵菜、蒲公英等 草本组合
水生湿生植物:千屈菜、红廖、香蒲、芦苇、柳枝 等
堤外坡
堤顶
堤内坡
设计河底线
设计河底线
滩地~河底
现状河底
60
(3)燕莎流金
(4)世纪浸芳
左岸
(4)世纪浸芳
右岸
(5)朝阳涌锦
左岸
(5)朝阳涌锦
右岸
典型断面1
河床修复、滩地修复、护岸修复、堤坡修复、堤顶修复
河道护坡:宽度5m。选用灌草花组合。 高羊茅、、绣线菊、紫菀、尾穗苋、假龙 头、蜀葵、小冠花、锦葵、花葵混播。
浅水湾:宽度20m。根据高程 不同种植观赏水生植物,以芦 苇、黄菖蒲、慈姑为主,净化 水质。
温榆河
泃河
岸坡绿化 岸坡防护(至20年水位)
主河 槽
减渗+护底
岸坡防护(至20年水位)
岸坡绿化 园路
(3)浅水湾及水位消落区段:河道两侧结合防汛、泄洪要求以开敞空间为主。河岸护坡上种植成片的易养护的耐
水湿植物为主,只在局部点缀少量耐水淹的乔木。
道路绿地区段
河坡区段
浅水湾及水位消落区段
河坡区段
道路绿地区段
河道治理意向效果图
规划绿化范围
规划河道范围
设计构思 设计理念
规划绿化范围
设计理念 :“水林结合” 采用生态驳岸的设计理念,打破绿带和河道的明显界限,设计自然缓坡,浅 滩湿地,最终形成自然驳岸、缓坡入水的效果,水、林有机的结合起来,打 造一条水绿交融的生态廊道。 浅滩、深潭、种植岛等半自然化的人工形态,既增添了自然美感,又可以利 用河流形态的多样性来改善生境的多样性,从而改善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巡河路外侧:每2000m种植两株落叶阔叶 树。选用紫花泡桐。
巡河路内侧生态过渡带:宽度6m。观赏地被为主, 辅助种植低矮灌木。选用榆叶梅、锦带等。
河道护坡:宽度5m。选用灌草花组合。 高羊茅、蜀葵、小冠花、石竹、波斯菊混 播。
浅水湾:宽度20m。根据高程 不同种植观赏水生植物,以芦 苇、千屈菜、慈姑为主,净化 水质。
保护范围
行洪控制范围
促进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滨水空间与城市绿化风格和标准保持一致。
上开口线
管理范围线
管理范围
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线
A 生活游憩型景观功能区 B 商务休闲型景观功能区
典型断面4
巡河路
景观亭
合流廊 道 步道
浅水湾
子槽
合流廊道 浅水湾 步道
巡河路
回填土
种植土
淤泥土
种植土
回填土
巡河路
河坡
浅水湾
生态岛
承、五区十景相依、两湖联动相融、琴音秀水相映
设计断面
生态护岸大样A
生态护岸大样B 节点一大样图
生态护岸大样C
渔阳润蒲
浅水湾、废物利用——化腐朽为神奇
改硬质岸顶为柔性护坡、建水中绿岛
浅水湾 构筑蜿蜒岸线 有利于冬季防冰 满足了亲水的安全要求 便于种植水生植物 有供水生动物栖息和避难的场 所 有利于防浪或船行波
萧太后河环球影城段改线工程景观设计
护岸设计-
松林闸上游
自然风光段——典型剖面
巡河路
坡面绿化(二期 子槽土方填筑)
植生渗蓄沟
坡面绿化
服务通道 浅水湾
溪流(开挖子槽)
水面
坡面绿化 浅水湾
超级堤(子槽土
巡河路
方填筑)
植生渗蓄沟
左岸大孔砼亲水园路、路侧大孔渗滤砌块挡墙、坡内 外绿化及外侧渗滤沟
北运河
甘棠闸——榆林庄闸(紫色主题)
湿地体验区 节点3“香洲唱晚”剖面图
公厕
堤外坡绿化带
2.5m绿道 6m车行道
绿化隔离带 绿化隔离带
廊架 园路
堤内坡绿化 带
-0.2 0.0
木栈桥
生态岛
1-1 剖面图
-0.7
浅水 湾
生态岛
引水上滩
浅水湾
宣传廊 园路
10年一遇洪水位线 设计河底线
设计上开口线~设计河底
水生植物
1.0
水面 种植土 保护层 减渗层 沙土层 整地
中心绿核段——典型剖面一
巡河路外移 坡面绿化
一二期分界线 潜流湿地 栈道 表流湿地
服务通道 巡河路 植生护岸
溪水流面(开挖子槽)
坡面绿化 超级堤(子槽土 方填筑)
服务通道 巡河路 植生护岸
植生渗蓄沟
一期子槽开挖,右岸填筑超级堤,营造溪流景观、两 岸亲水园路,二期左岸巡河路外移,形成绿芯的 潜流和表流湿地,营造大水面景观。
护岸设计- 德胜门(1+345)—北中轴路(2+600)
北中轴路(2+600)—小街桥(5+300)
护岸设计护岸大样
北护城河生态护岸设计
护岸设计-
亮 马 河 生 态 护 岸 设 计
亮马河生态护岸设计
凉水河生态护岸设计
D 城市郊野自然原生型功能区
整体空间分析
种植设计
以萧太后河道为中轴线向外辐射进行横向划分------
恢复河道生境
实现河道纵向、 横向、竖向三向 连通,从河底、 滩地、岸坡、坡 顶实施立体生态 修复,恢复河道 自然景观。
驳岸处水生植物种植
种植设计
驳岸上位于常水位之上和河道相邻的区域,一般种植湿生植物为主,其植株根茎部及以上部分不宜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植物。如蒲苇、千屈菜等, 这些植物在驳岸边进行取点片植效果尤佳。驳岸入水区域内,可采用片植、块植、点植的方式种植各类挺水植物,如千屈菜、黄菖蒲、水葱等。 通过各类水生植物色彩或色彩组合形成一定的表现主题和旋律感。如大片紫红色(千屈菜)和明黄色(黄菖蒲),能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视觉 冲击力强,使游人流连忘返。
渗蓄沟
溪流河段主要通过底层埋于土下的铅丝石笼垫保证河道防洪的要求,表面 通过回填种植土,点缀当地的块石、卵石、仿木桩等自然材料,形成浅滩、 深潭的溪流效果。
平谷南大门—琴音湖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标准横断面
设计水边线 浅水湾边线
浅水湾边线 设计水边线
60米
140米 340米
60米
一轴一扇相承、五区十景相依、两湖联动相融、琴音秀水相映
10年一遇洪水位线 设计河底线
设计河底
河底坑塘
0.0 -0.2
-0.7
水面 种植土 保护层 减渗层 沙土层 整地
溪流做法图
37
标准植物配置模式
堤外坡以垂柳、杨树、国槐、油松等 为主形成外围防护林带,点缀花灌木。
行道树(旱柳 /垂柳)+观赏 草(狼尾草、 细叶芒等)
堤堤堤
滩
外顶内
地
坡
坡
~
河
底
堤内坡以护坡地被组合为主; 局部根据景点设置点缀花灌木; 现状长势好的杨树保留
河道
河坡
巡河路
合流廊道,集中收集,延期处理。 生物净化,水中梯田增加水生植物生长空间。 防洪安全,解决局部防洪不达标的问题。 生态修复,岸坡梯田柔化护岸,增加绿量。
海绵模式,水多则蓄,水少则释。 亲水设施,林荫亲水步道贯通,丰富亲水空间层次。 管理便利,为日常维护提供足够的运转场地。
白孔雀艺术世界人行桥
(1)道路绿地区段:靠市政道路的外围区域以密植为主,局部节点区域敞开,形成有开有合,疏密结合的浓荫道
路景观。
(2)河坡区段:植物配置以自然组团、片林及大树草坡的绿化形式为主。重要节点选用冠大浓荫树形优美的大规
格乔木,下木采用花灌木及缀花地被穿插融合,注重色彩搭配和花期的连续性。营造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态。
堤路管理 范围:对 现状绿化 补种,主 要以观赏 地被为主 的草种, 如狼尾草 、狗尾草 等。
堤坡:平均宽度 20m。选用护坡植 被+低矮灌木。主 要品种:沙棘、荆 条、胡枝子、小冠 花、波斯菊、紫菀 、石竹、紫松果菊 。连翘、黄刺玫、 珍珠梅、黑心菊、 赛菊芋、孔雀草、 野菊、宿根花菱草 。
堤顶两侧:平均宽度10m 。行道树分区种植国槐、 垂柳、千头椿、紫花泡桐 等。树下采用绿篱,每 200m更换品种。其余区 域采用自然式种植,选用 紫叶桃、紫叶李、丁香、 沙地柏、紫花地丁、二月 兰等品种。
平谷南大门—琴音湖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左岸标准断面
上覆种植土50cm 块石护坡 浅水湾
生态岛
浅水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