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_测试卷

合集下载

132.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章《科学入门》 第1-3节 试卷及答案

132.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章《科学入门》 第1-3节 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一)第1章《科学入门》第1-3节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仪器属于观察仪器的是()A.显微镜B.盖玻片C.烧杯D.量筒2.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A.仔细观察B.积极实验C.认真思考D.以上都是3.人们的习惯动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科学道理。

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和饮料瓶盖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置比较合理()A.正放B.倒放C.侧放D.随便放4.你知道我国第一位圆了遨游太空梦的航天英雄是谁()A、杨利伟B、姚明C、刘翔D、周杰伦5.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必须借助仪器用眼观察B.可利用照相机帮助我们观察C.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D.可利用录音机等工具观察6.新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

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要经常背诵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7.下列关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害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大大缩短货运和客运的时间B.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三废”C.移动电话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D.洗衣机能在短时间内洗涤大量的衣服8.下列对于科学观察的认识,错误的是()A.观察可以借助仪器和工具B.边观察边思考C.观察要全面、细致D.只要看就行了9.进行实验时,同学们首先要明确()A.实验操作步骤B.实验目的C.实验仪器D.实验观察和记录10.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台风登陆B.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C.嫦娥三号登陆月球D.雨后出现的美丽的彩虹1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因素中与实验成功与否无必然联系的是()A.严谨的科学态度B.科学的实验方案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D.偶然的巧合12.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A.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B.苹果落地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发明了蒸汽机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13.下列关于实验结束刷洗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手心顶住试管的底部,用毛刷猛力上下刷洗B、若试管中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秃头毛刷用力刷C、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再在自来水下用试管刷轻轻刷洗D、用实验桌上洗过的抹布擦干洗净的试管14、科学家对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A.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B.科学家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把考察、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分析论证,得出结论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结论D.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15.做科学实验时你一定留心观察过,在下列仪器中盛放固体药品的仪器是()20.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B.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C.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好处将占主导地位D.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坏处将占主导地位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5分)21.科学要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初一《科学》第一章复习卷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一、选择题1、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学习前积累的科学知识2、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巷3、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 阅读,作笔记和练习B 观察讨论和交流C 观察,实验和思考D 阅读实践和应用4、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C提高智商D提高理解能力,得到好成绩5、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6、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A 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7、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A 1.8微米B 1.8毫米C 1.8厘米D 1.8分米8.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A.27.8分米B.5.8厘米C.217.80毫米D.2.79厘米9、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 1米B 1厘米C 1分米D 1纳米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A 科学课本的长度B 铅笔芯的粗细C 乒乓球的直径D 课桌的高度11、《科学》作业本的宽度为()A 20毫米B 20厘米C 20分米D 0.2米1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13、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A 10厘米B 42分米 C 36000毫米 D 0.45米14、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A 测量人的态度B 测量的对象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 测量工具的量程15、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科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氧气B.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C.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D.实验中没有发生置反应2 . 下列各个量中接近80厘米的是()A.科学课本的长度B.铅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课桌的高度3 . 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转换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实例中,采用“转换法”的是()A.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B.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时,通过U形管压强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D.探究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4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量筒量取液体C.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D.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5 . 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人弗莱明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细菌生存。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之后,实验考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液使细菌增殖停止。

最适合作为这个实验猜想的是:()A.青霉菌与细菌间可能是互利关系B.可能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C.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对人类有益的物质D.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6 . 某同学在用量筒取液体时,先用俯视读得液体体积为70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18毫升,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等于52毫升B.大于52毫升C.小于52毫升D.无法判断7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给液体加热8 . 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跳动一次所用时间为()A.0.8秒B.0.08秒C.0.6秒D.1.33秒9 . 小明想探究鸡蛋在清水和盐水中沉浮的现象,有如下仪器,你觉的哪种仪器是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的()A.药匙B.量筒C.玻璃棒D.烧杯10 . 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

第1章 科学入门 章节练习含解析

第1章 科学入门 章节练习含解析

第1章科学入门章节练习(含解析)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章节练习一、选择题1. 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A. 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B. 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C. 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D. 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2. 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B. 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C.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成功者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B. 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C. 借助各种仪器可以拓展我们的观察力D. 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4. 下表是任思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A. 文字描述法B. 表格记录法C. 图形记录法D. 以上都不对5. 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测量法D. 调查法6. 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B. 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C. 在许多时候需借助仪器进行测量D. 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7. 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之间的距离是( )A. 甲最长B. 乙最长C. 丙最长D. 一样长8. 将一枚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水没有溢出;再放入几枚,水也没有溢出;继续放入回形针直至杯中水溢出。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姓名: ______班级: 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 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

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两支温度计一起插入烧杯的水中,当水温在上升的过程中,观察两支温度计的液体柱()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2 . 在校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小B.偏大3 . 下列危险警告标志正确的是()C.易燃D.腐蚀性4 . 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

B.体温计的里装的是水银。

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5 .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水冲灭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用嘴吹灭6 .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B.初中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一支完整的粉笔长度为8mm C.不变D.都有可能D.用湿布扑灭)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 ()A . 22 号半B .23 号8 . 下列四个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个苹果的体积约为 1 立方厘米 B .科学教科书长为 3 分米 C .洗澡用水温度接近 70℃ D .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 1.5 米9 . 某学生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

量筒放平后,仰视液面读数为 25 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 俯视液面读数为 l3 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 .12 毫升B .大于 12毫升C .小于 12 毫升D .无法判断10 . 关于 0 ℃的水和 0 ℃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 ℃的冰比 0 ℃的水温度低B . 0 ℃的冰比 0 ℃的水温度高C . 0 ℃的冰与 0 ℃的水温度一样高D .状态不同,无法比较11 . 2012 年 10月 13日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烟花节隆重开幕,众多游人观赏了斑斓绚丽的烟花。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 ( 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 ( 全章 ) 测试题一.选择题: (班级姓名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学号40 分)1、走进科学,关注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旁。

要进入科学世界,以下说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 、察看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 、留意察看从研究身旁的问题着手C 、科学要研究各样自然现象并找寻它们产生、发展的原由和规律。

D 、只需认真学好书籍上的知识,就能领会到科学的奇妙。

2.自从扫描地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出生了一门以0.1 至 100 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为宽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 )A 、长度单位B 、体积单位C 、时间单位D 、温度单位3. 质量为 50 克的物体可能是 ( )A. 一枚硬币B.一位中学生C.一个鸡蛋D.一只鸡4.小明家的住所是一幢7 层楼,请你帮助他预计一下这幢一般住所楼高约为多少?()A . 2400cm .B . 40m .C . 0.24km . 5、大部分七年级学生的身高为多少左右 ? ()A.1.4m ~ 1.6mB.14 cm ~ 16 cm .C.14mm6、你爸爸戴的腕表,秒针在一天中共走过多少圈 A 、24 圈B、240 圈C 、360 圈D . 350dm . ~ 16mm D.140dm ~ 160dm ()D、 1440 圈7、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它的最小刻度为 1℃B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将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中C 、在用量筒丈量液体体积前, 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D 、用体温计去丈量开水的温度。

8. 现要丈量某圆柱体的直径 , 以下图的丈量方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9、一罐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靠近( ) A 、350 升B 、350 毫升 C、35 升D10、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右图所示,、 3.5毫升则应A. 将游码向左调理C. 向右端调理均衡螺母B.将游码向右调理D.向左端调理均衡螺母11、当你患感冒到医院看病时,医生往常问你能否头痛、鼻塞、,而后给你测体温,医生采纳这些行动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他直接目的是为了A 、沟通B、获得事实和凭证C 、拟订计划D、查验与评论()12.我们在电视中能够看到“神舟六号”宇航员在太空飞翔时,忧如处于悬浮状态,这类现象称之为“失重” 。

130.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_试卷及答案

130.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_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三)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2.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A.月亮形状的变化B.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C.太平洋周边地区常发生地震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蛟龙号”潜水B.“神舟九号”飞天C.沙漠干旱沙雨D.夜晚闪烁的霓虹灯4.下列仪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试管是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B.停表可以测量时间间隔C.酒精灯是实验室常见的热源D.药匙主要用于取用少量液体药品5.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猜想与假设;②评估;③提出问题;④分析论证;⑤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⑦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①⑤⑥④②⑦C.③①④⑤⑥②⑦D.③①⑤④⑥②⑦6.如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第7题图第8题图7.如图所示,在图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都对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9.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是一门研究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科B.科学就在我们身边C.科学能改变我们的身活D.科学无所不能,有了科学技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10.实验室里的量筒常常做得细而高,而不做成矮而粗的形状,这主要是为了()A.美观、好看B.提高稳度C.便于操作D.提高测量的精确度11.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 )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将一根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地消失12.用“小方格法”测不规则物体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算入该物体面积B.只要占有小方格就应算入该物体面积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②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④不能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班级姓名座号一. 选择题 :(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把你以为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 共40分)1、小涛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科学》课,小涛很喜爱。

要进入科学世界,以下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从研究身旁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B.学习古人累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C. 要留意察看自然现象,认真思虑D. 书籍上的知识必定是正确的,要常常背诵2 、以下活动中,不属于察看的是()A. 用温度计丈量一位学生的体温B.认真地察看小鸟的活动C.一位学生在校园内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D.用皮尺丈量某同学的身高3、以下数据中,与实质状况比较靠近的是:()A. 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35毫米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概是2000 厘米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D.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 1.5 米4、小明同学沐浴时,有一个习惯总喜爱先用手去试试看水能否很烫,一次他把沐浴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以为小明此次沐浴的沐浴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A.75 ℃B.55 ℃C.35 ℃D.15 ℃5、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6、以下单位从大到小摆列正确的选项是()A.米、分米、厘米、微米B.分米3、毫米3、厘米3、米 3C.米、厘米、分米、微米D.米3、分米3、毫米3、厘米 37 、以下各个量中靠近80 厘米的是()A.科学课本的长度 B.铅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 课桌的高度8、以下图是四位同学丈量液体温度的方法,此中正确的操作是()9、我校运动会铁饼竞赛中,评判员用皮卷尺丈量竞赛成绩,在丈量时假如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丈量值将会()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都有可能10、当室温为20℃时,用体温计测得甲病人的体温为39.1 ℃,把该体温度计消毒后未甩就直接给体温正常的乙丈量,则体温计的读数应当是()A.20 ℃B.37℃℃ D.以上都不正确11、在科学研究中对于人的感觉,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人的感觉老是正确的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1C.在很多时候需借助仪器进行丈量 D.人的感觉有很大的限制性12、以下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选项是:()A . 1.8 米 =1.8× 1000 毫米 =1800 毫米B. 1.8 米 =1.8 米× 1000=1800 毫米C. 1.8 米 =1.8 米× 1000 毫米 =1800 毫米D. 1.8 米 =1.8×1000=1800 毫米13、要丈量 1分硬币的厚度,使丈量结果的偏差较小,以下方法最正确的是:()A.用刻度尺认真地丈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丈量硬币的厚度,而后求均匀值C.用刻度尺丈量 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 1分硬币的厚度D.用刻度尺分别丈量 10个 1分硬币的厚度,而后求均匀值14、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9 ℃,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7.9 ℃,第二个为38.6 ℃,由此能够确立:()A. 两个病人都在发热B. 第一个病人发热,第二个病人不发热C. 第一个病人不发热,第二个病人发热D. 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热,第二个病人必定发热15、以下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 人造地球卫星上天B.起风下雨C.昆虫蜕皮D.雨后出现彩虹16、以下进行的察看或实验不正确的选项是()A. 实验时应认真操作,认真察看B.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C.假如所测数据与实质不切合,可改正所测数据D.做实验时,一定明的确验目的, 学会控制实验条件17、 -5 ℃读作()A.负 5度B.5摄氏度C.零下 5摄氏度D.A 或B18、℃的水与0℃的冰对比较:( )A. 0 ℃的冰比0℃的水冷B. 0℃的水比0℃的冰凉C. 0 ℃的水与0℃的冰凉热程度同样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9. 以下是使用量简量取液体的相关操作,此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当量筒搁置在较低桌面上,不便于察看读数时,用手把量筒举起,与视野平行后读数B.读数时,视野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靠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第一要选一个量程适合的量筒,把其放在安稳桌面上,并使量筒刻度线正对自己20、用量筒丈量液体的体积时 , 小明采纳俯视读法 , 读出液体的体积为 60 毫升 , 则此液体的真切体积比 60 毫升:( )A.大B.小C.同样D.都有可能二填空题 :( 每空 1.5 分, 共 36 分)21. 在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战略30 周年之际,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并于今年 5 月 1 日通车。

2013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_测试卷

2013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_测试卷

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姓名学号得分亲爱的同学:第一章已经学完了,看看你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科学知识,懂得了哪些科学方法,学会了哪些科学技能。

希望你能自信、镇定、认真地答题,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

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2.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3.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A.东方明珠电视塔B.468米C.1米D.测量用的尺子4.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 药品只须分类储存,不需作出特别规定B. 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C. 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D. 药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5.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 cm,那么他用的测量工具是()A.能准确到1mm的刻度尺B.能准确到0.1mm的游标卡尺C.能准确到0.1mm的刻度尺D.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7.下列单位换算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A.7.2m=7.2×100=720cm.B.7.2m=7.2m×100=720cm.C.7.2m=7.2×100cm=720cm.D.7.2m=7.2m×100cm=720cm8.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是1.76厘米,1.77厘米,1.74厘米,1.08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取应多少?()A.1.78厘米B.1.59厘米C.1.757厘米D.1.76厘米9.一幢7层的普通住宅楼高约()A.2400厘米B.40米C.0.24千米D.350分米10.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物体边长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图()A B C D11.小明为了给自家窗户配上一块大小合适的玻璃,要求窗框尺寸测量得尽量准一点,应()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尽量使用精确的工具C.A和B两种方案都要考虑 D.选择任意规格的刻度尺均可12.某同学测量一木块长度,读数为23.51cm,则该读数的正确值和估计值各为( )A.23cm和0.51cmB.23cm和0.01cmC.23.5cm和0.01cmD.23.5cm和0.1cm13.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14.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C.体温计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15.关于普通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16.用量筒量取溶液,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6毫升。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及答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六个步骤,下列关于六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C.评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2 .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不久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

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

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A.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D.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3 . 下列关于各种仪器的零刻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零刻度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物体的长度B.量杯也有零刻度的C.温度计一般都有零刻度,但体温计没有零刻度D.量筒也有零刻度的4 .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8℃;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26℃,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A.21℃B.23℃C.25℃D.27℃5 . 小金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以下,他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同学的体温为38.3℃,他用酒精棉花给体温计消毒后,直接去测乙同学体温,结果体温正常的乙同学,温度计示数为38.3℃。

就小金测量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38.3℃这个读数,估计值为0.3℃B.不用开水消毒的原因是用酒精消毒的效果更好C.体温计玻璃管太细,使用如果不甩,水银就不会回落D.如果先测乙同学,再测甲同学体温,两人的体温都能够准确测量6 . 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B.A.C.D.7 . 如图所示,下列是测细铜丝直径的实验步骤:①用线圈总长度除以线圈的圈数:②求出铜丝的直径③测出线圈的总长度L ;④将铜丝平排密绕在铅笔上,绕成一个线圈:⑥数出线圈中铜丝的圈数N。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卷带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卷带答案
13.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0枚l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1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还是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小于15mLB.肯定大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D.不能确定
15.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100℃时水银柱长25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B.35℃C.48℃D.60℃
二、填空题
16.下列仪器中,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2.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凡提,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阿凡提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这则故事说明了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 B.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C.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D.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A.时间单位B.质量单位C.长度单位D.温度单位
3.“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拓了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下列科学实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

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40 分)1. 自从扫描地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出生了一门以0.1 至 100 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 b5E2RGbCAPA. 长度单位B. 质量单位C. 时间单位D. 温度单位 p1EanqFDPw2、以下温度中,最靠近25℃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沥海镇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淆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暖和而舒坦的房间的温度3. 有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先根源于( )A .检查B .实验C .察看D .阅读 DXDiTa9E3d4、以下研究属于直接察看的是()....A. 用电子显微镜察看病毒B. 用鼻子闻气体的气味C. 用 B超诊疗病人的病情D. 用哈勃望远镜察看太空5. 以下仪器中,可用来溶解物质的是()6.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沟通②制定计划③成立猜想和假定④提出问题⑤查验与评论⑥获得事实与凭证。

正确摆列次序是()A. ①②③④⑤⑥B. ④⑥⑤③②①C. ④③②⑥⑤①D. ③④⑥①②⑤7. 在古代,人们经过对各样自然现象的察看,发了然各样工具。

北京“中华世纪坛”有一个巨大的“日晷”,“日晷”是古代人用来计量()RTCrpUDGiTA. 质量B. 体积C. 长度D. 时间 5PCzVD7HxA8. 一个已经调理好的托盘天平拿到别一个地方使用,那么()A. 不需要从头调理,就能够直接使用B. 只需桌面水平就能够C. 需要调理天平的横梁均衡方可使用D. 只需当心挪动,不用从头调整9、“神七”宇航员景海鹏、刘伯明、翟志刚三人在太空的三天时期,拍摄很多太空及地球的情景,那么三位宇航员所带的摄像机在太空中的质量与在地球上对比() jLBHrnAILgA.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没法判断10. 自 2002 年 11 月 16 日,中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同以后称为SARS(非典型肺炎)的病例以来,中外科学工作者结合研究 5 个月的时间,于2003 年 4 月 16 日找到了惹起非典型肺炎的首恶——冠状病毒,中外科学工作者这类结合研究说明科学研究过程需要() xHAQX74J0XA. 提出问题B.合作与沟通C.拟订计划D.查验与评论LDAYtRyKfE11. 质量为5×104克的物体可能是 ( )A. 一枚硬币B. 一位中学生C. 一个橘子D. 一只鸡 Zzz6ZB2Ltk12. 下边对于时间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心跳一次约需 1 秒B .上午第一节课8: 00 开始C .课间歇息 10 分钟D .一位同学跑1000 米的成绩为15 秒13. 正确量取 45 毫升水,所采纳的量筒的量程是()A.50 毫升B.10 毫升C.100 毫升D.200 毫升14、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因马虎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而砝码放在左盘中,天平均衡时,左盘上放着 100g 和 20g 的砝码各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为4g,则物体的质量是:()A、 124gB、 122gC、 118gD、 116g dvzfvkwMI115.0 ℃的冰与 0℃的水对比较()A.0 ℃的冰比 0℃的水冷B.0 ℃的水比 0℃的冰凉C.0 ℃的水与 0℃的冰凉热程度同样D. 以上说法都正确16、在科学学习中,相信聪慧的你不单学到了好多科学知识,还从众多的科学家身上学会了怎样发现、探究问题的方法。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一、单选题1.对以下科学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0厘米B.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C. 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D. 洗澡用的水温度接近70摄氏度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若酸碱溶液溅入眼睛内,立即用手揉眼睛,随后用大量清水清洗B. 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原瓶中C. 实验室里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有白色固体,为分清是白糖、食盐,可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开来 D. 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3.下列四个图中,测四个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4.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的测量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5.下列处理意外事故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设置隔离带B. 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 被化学试剂灼伤,缓缓用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6.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同学们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A.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0.15米B. 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立方米C.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600毫升D. 我们的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7.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 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 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D. 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8.小明同学先后4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2.53 厘米、2.55厘米、2.53厘米、2.75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A. 2.53 厘米B. 2.54 厘米C. 2.59 厘米D. 2.537 厘米9.为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 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L1,L/L1 即为垫圈的总数 B.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 个垫圈的厚度L1,10L/L1即为垫圈的总数C.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M/M1 即为垫圈的总数D.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 个垫圈的质量M1,10M/M1 即为垫圈的总数10.某同学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向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俯视得数据为20 毫升,而放入小石块后水面上升又仰视得数据为30 毫升。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
A.质量B.体积C.长度D.时间
8.一个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拿到别一个地方使用,那么()
A.不需要重新调节,就可以直接使用B.只要桌面水平就可以
C.需要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方可使用D.只要小心移动,不必重新调整
9、“神七”宇航员景海鹏、刘伯明、翟志刚三人在太空的三天期间,拍摄许多太空及地球的景象,那么三位宇航员所带的摄像机在太空中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比()B、①c、②d、③a源自④bC、①c、②a、③b、④d
D、①a、②c、③d、④b
17.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是()
A.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B.测螺帽与一张邮票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螺帽质量
C.测100张相同邮票质量,再除以100 D.邮票太小了,不可能用天平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测量液体温度时,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立即读数
14、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因粗心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而砝码放在左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上放着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为4g,则物体的质量是:()
A、124gB、122gC、118gD、116g
15.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A.0℃的冰比0℃的水冷B.0℃的水比0℃的冰冷
11.质量为5×104克的物体可能是( )
A.一枚硬币B.一位中学生C.一个橘子D.一只鸡
12.下面关于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心跳一次约需1秒B.上午第一节课8:00开始
C.课间休息10分钟D.一位同学跑1000米的成绩为15秒
13.准确量取45毫升水,所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是()
A.50毫升B.10毫升C.100毫升D.200毫升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10.自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起后来称为SARS(非典型肺炎)的病例以来,中外科学工作者联合研究5个月的时间,于2003年4月16日找到了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元凶——冠状病毒,中外科学工作者这种联合研究说明科学探究过程需要()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检测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检测卷

第1章科学入门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实验与观察时,我们常常要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

这是因为()A.单凭人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B.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可靠的判断C.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D.以上说法都正确2.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和最小刻度。

要较准确地一次量出125mL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A.500mL、10mLB.100mL、2mLC.250mL、5mLD.50mL、5mL3.学习科学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实验。

下列操作及事故处理中,错误的是()第3题图A.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酒精灯用后及时吹灭C.烫伤后用大量冷水冲洗D.被化学试剂灼伤,用流水缓缓冲洗4.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00纳米=900×10微米=9000微米B.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C.0.5千克=0.5千克×1000克=500克D.1.8米=1.8×1000=1800毫米6.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甲的记录是23.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063厘米。

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A.甲B.乙C.都符合D.都不符合7.下列几种用刻度尺测物体边长的方法中,正确的是()8.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其刻度线的分布不均匀的是()A.刻度尺B.温度计C.量杯D.量筒9.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合适的是()A.测量跳远成绩选用量程为1米、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B.要想一次性尽可能准确地量取128毫升液体,应选用量程为500毫升、最小刻度为5毫升的量筒C.测量体温选用测量范围是0~100℃的温度计D.测量身高选用量程为2米,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卷尺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D.用剩的药品不要乱丢,要放回原试剂瓶里11.用金属框可以拉出一个肥皂泡,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

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雨后彩虹B.“神舟十三号”上天C.流星划破夜空D.大雁南飞2.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B.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C.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D.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在经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A.调查B.实验C.观察D.思考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滴加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5.下表是王任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6.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胞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秒表测百米赛跑的时间④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在发音⑤用放大镜观察蜗牛⑥用眼睛观察晶体熔化的整个过程A.②④⑥B.②③④C.①③⑥D.④⑤⑥7.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借助这两种仪器是为了()A.延长观察时间B.获得观察结果C.扩大观察范围D.完成观察任务8.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A.玻璃棒B.温度计C.放大镜D.显微镜9.小金同学在做用勺子加盐的数量(勺)与鸡蛋浮沉情况实验时,最适合采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A.文字描述法B.图形记录法C.表格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10.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11.小科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A.1.6米=1.6×1000=1600毫米B.2.8小时=2.8×3600秒=10080秒C.45千克=45千克×1000=45000克D.2.2升=2.2升×1000毫升=2200毫升12.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A. 月相的变化规律B. 地球自转方向C. 日本常发生地震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 取用液体B. 量取液体C. 倾倒液体D. 加热液体3.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A. B. C. D.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溶液C. 量筒读数D. 放置滴管5.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A. B. C. D.6.下列实验项目与所选仪器对应错误的是()A. 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B. 量取液体体积——托盘天平C. 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试管D.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7.下列仪器有“0”刻度线的是()A. 体温计B. 量筒C. 刻度尺D. 量杯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B.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9.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B.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10.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是()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⑤11.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A. 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B. 器壁上出现均匀水膜C. 器壁上的水可成股流下D. 器壁无水12.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俯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15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是()A. 小于19毫升B. 等于19毫升C. 大于19毫升D. 无法判断13.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D.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14.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毫升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 100毫升的烧杯B. 10毫升的量筒C. 100毫升的烧杯和滴管D. 50毫升的量筒和滴管15.测量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A. 细铁丝B. 量筒C. 刻度尺D. 水1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2.12 cm、2.13 cm、2.13 cm、2.44 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 2.12 cmB. 2.127 cmC. 2.13 cmD. 2.21 cm17.下列测量应选择毫米刻度尺的是()A. 装配教室窗玻璃前,测量窗户的尺寸B. 测量操场的周长C.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D. 测量人的身高18.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测试卷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测试卷新版浙教版

第1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实验室进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瓶塞、药匙、滴管都不得相互串用,以防止实验受到药品之间相互污染的影响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只能用手将试剂挥发物轻轻扇动闻气味,防止受强烈刺激或中毒C.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或其他引燃物,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酒精流出而引起火灾D.一般给烧杯加热时,都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掉落2.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药品只需要分类储存,不需要做出特别规定B.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D.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药品3.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C.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4.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 )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4.5 m=4.5 m×100 cm=450 cm B.456 mm=456×1100=0.456 mC.36 cm=36×1100m=0.36 m D.64 dm=64 dm×110m=6.4 m6.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7.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8.某次实验需要量取45 mL的水,为此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50 mL的烧杯 B.10 mL的量筒C.50 mL的烧杯和滴管 D.50 mL的量筒和滴管9.有一轮子的直径为50 cm,某同学推着轮子绕一圆形花坛转一周,该轮子恰好滚过20周,那么这个花坛的半径是( )A.5 m B.10 m C.20 m D.25 m10.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 ) A.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不做改变B.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C.停止探究,重新制订实验方案D.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修订11.下表是王任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12.以下对测量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采用俯视方法测量体积,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大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值大C.用积累法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排绕,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大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要比冬天的大13.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橡皮球弹性比你的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姓名学号得分亲爱的同学:第一章已经学完了,看看你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科学知识,懂得了哪些科学方法,学会了哪些科学技能。

希望你能自信、镇定、认真地答题,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

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2.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3.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A.东方明珠电视塔B.468米C.1米D.测量用的尺子4.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 药品只须分类储存,不需作出特别规定B. 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C. 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D. 药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5.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 cm,那么他用的测量工具是()A.能准确到1mm的刻度尺B.能准确到0.1mm的游标卡尺C.能准确到0.1mm的刻度尺D.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7.下列单位换算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A.7.2m=7.2×100=720cm.B.7.2m=7.2m×100=720cm.C.7.2m=7.2×100cm=720cm.D.7.2m=7.2m×100cm=720cm8.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是1.76厘米,1.77厘米,1.74厘米,1.08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取应多少?()A.1.78厘米B.1.59厘米C.1.757厘米D.1.76厘米9.一幢7层的普通住宅楼高约()A.2400厘米B.40米C.0.24千米D.350分米10.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物体边长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图()A B C D11.小明为了给自家窗户配上一块大小合适的玻璃,要求窗框尺寸测量得尽量准一点,应()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尽量使用精确的工具C.A和B两种方案都要考虑 D.选择任意规格的刻度尺均可12.某同学测量一木块长度,读数为23.51cm,则该读数的正确值和估计值各为( )A.23cm和0.51cmB.23cm和0.01cmC.23.5cm和0.01cmD.23.5cm和0.1cm13.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14.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C.体温计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15.关于普通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16.用量筒量取溶液,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6毫升。

则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4毫升B.大于4毫升C. 4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17.小南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7℃,小南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依次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7℃,乙为39.8℃,丙为39.8℃,则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只有甲是正确 B.只有乙是正确C.只有丙是正确D.乙肯定正确,甲和丙也可能正确18.下列有关量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量筒的刻度由下往上增大,最下面的刻度为0,且刻度是下密上疏B.量筒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也可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C.量取过程中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先快后慢,最后用滴管逐滴加到所需的量D.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9.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A、0℃的冰比0℃的水冷B、0℃的水比0℃的冰冷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D、以上说法都正确20.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脚趾尖的距离的厘米数。

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A B C D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3厘米。

他应该买下面列出的哪个号的球鞋?()A.22号半B.23号C.23号半D.不能确定21.下列关于量杯刻度线画法正确的是()A B C D22.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

为了确认是什么物质,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合作与交流2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中装的液体一般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 )A.1/3 B. 1/2 C.1/4 D.2/324.有甲、乙、丙三种量筒,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厘米3的酒精体积,选择上述哪一种量杯进行测量好?()A.甲B.乙C.丙D.三种都可以25.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6厘米,1.77厘米,1.74厘米,1.08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多少?A.1.757厘米B.1.78厘米C.1.76厘米D.1.59厘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26. 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其他物体的是___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__,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是_________。

用来添加少量固体的是________,不可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

(填序号)①烧杯②胶头滴管③试管④酒精灯⑤玻璃棒⑥药匙⑦显微镜⑧放大镜27.酒精灯的灯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把一根火柴梗置于灯焰中1~2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_(“a”或“b”或“c”)处最先碳化(变黑),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

28.填入恰当的单位,使下列数字符合实际:(1)一瓶娃哈哈纯净水的体积为596 ;(2)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2.1 ;(3)某位病人体温为39 ;(4)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8 ;(5)某同学的身高是165 ;(6)一张卡片的厚度是0.24 ;29.单位换算:(1) 900毫升= 升; (2) 0.5立方米= 升;(3) 3.6 =3600米; (4) 2.1米= 厘米= 纳米。

30.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但不论是何种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普通酒精温度计可精确到______℃;一般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可精确到______ ℃,其在使用前后要甩几下目的是。

31.如下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厘米.(2)图(b)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_厘米.(3)如图(c)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毫米.32.下列内容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其中有的是错误的步骤。

A.使温度计玻璃泡和被测物体表面接触几分钟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F.让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壁 G.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中取出将其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按序排列,应为。

33.我国地域辽阔,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图中甲、乙两支温度计分别显示了同一时刻哈尔滨和海口的气温,两地的气温分别为:甲:______;乙:______。

两地的温差为______。

34.如右图是测小石块的体积的示意图,则该量筒的最小刻度是,该小石块的体积为厘米3,如果某同学测小石块的体积时,把左、右两图的操作顺序颠倒了,则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将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35.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的高度为 2.5厘米;插入沸腾的水中时液柱的高度为17.5厘米。

那么这支温度计液柱为5.5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为。

三、分析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36.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 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救,测得数据如表。

⑴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 (填“A”或“B”).⑵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

A.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C.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⑶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检验假设②设计实验方案③建立假设④提出问题⑤交流⑥收集事实证据。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用序号表示)。

⑷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

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用序号表示),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用序号表示)。

(c)第3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