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离子膜烧碱工艺
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及市场前景
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及市场前景离子膜烧碱是一种新型的烧碱生产工艺,其生产原理是通过离子膜技术,将盐水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分离开来,从而实现高纯度的烧碱的生产。
离子膜烧碱工艺相比传统的氯碱工艺有很多优势,包括能耗低、环境友好、产物纯度高等。
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盐水处理,将盐水经过预处理后,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余氯;然后是电解部分,将经过处理的盐水通过电解设备,经过阴阳极的反应,将氯离子和钠离子分离开来;接下来是水解部分,将电解得到的氯气和钠氢碘反应,生成高纯度的氢氧化钠;最后是离子膜分离,通过离子膜将还含有一定氯离子的氢氧化钠进行进一步分离,得到纯度为99%以上的烧碱产品。
离子膜烧碱工艺具有以下几点市场前景:首先,传统的氯碱工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离子膜烧碱工艺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其次,离子膜烧碱工艺生产的烧碱产品纯度高,能够满足一些高端产品的生产需求;再者,离子膜烧碱工艺的能耗低,生产成本较传统工艺更低,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的优势;最后,离子膜烧碱工艺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然而,离子膜烧碱工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投资成本较高,需要建设专门的设备和系统,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一定的要求;此外,离子膜烧碱工艺对操作、维护和管理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技术和人才优势;另外,离子膜烧碱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企业在技术上保持创新和优势,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离子膜烧碱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烧碱生产工艺,其能耗低、环保、产物纯度高等优势,赋予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虽然目前离子膜烧碱的产量和应用还相对较小,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高纯度产品需求的增加,离子膜烧碱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企业在选择离子膜烧碱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技术优势、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合适的决策。
离子膜烧碱工艺要点
离子膜烧碱工艺要点1.工艺概述:离子膜烧碱工艺是通过离子交换膜将盐类水溶液中的离子分离出来,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烧碱。
该工艺具有高效、低能耗、无排放等特点。
2.原料准备:离子膜烧碱工艺的原料主要是氯化钠。
通常采用固体氯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酸溶液,随后进入电解槽进行电解过程。
3.电解槽:电解槽是离子膜烧碱工艺的核心设备。
电解槽内部有阳极和阴极,通过电流的作用将盐酸溶液分解成氯气、氢气和碱液。
4.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是离子膜烧碱工艺中起分离离子的关键作用的装置。
离子交换膜具有特定的孔径和电荷特性,可以选择性地阻止阴离子或阳离子的传输,从而将氯离子分离出来。
5.电流密度控制:在离子膜烧碱工艺中,电流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对烧碱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的电流密度可以提高烧碱的产量和质量,但过高的电流密度会导致膜的不稳定和能耗的增加。
6.碱液分离:通过离子交换膜的作用,阳离子和阴离子被分离出来,形成高纯度的烧碱液。
烧碱液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可供市场使用的高纯度烧碱。
7.能耗控制:离子膜烧碱工艺相比传统的烧碱工艺具有较低的能耗。
通过合理控制电流密度、优化设备结构和提高膜的选择性,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工艺的经济性。
8.废水处理:在离子膜烧碱工艺中,产生的氯气和氢气需要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氯气可以通过水处理和氧化处理得到盐酸,而氢气则可以通过氧化和还原的过程得到水。
9.工艺优势:离子膜烧碱工艺相比传统的烧碱工艺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生产高纯度的烧碱,适用于一些对烧碱纯度要求较高的行业。
其次,该工艺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10.应用领域:离子膜烧碱工艺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等行业。
在化工行业中,高纯度烧碱被用于生产合成纤维、染料、橡胶等产品。
在制药行业中,烧碱被用于中药提取和药品合成等。
在冶金行业中,烧碱被用于生产铜、锌等金属。
总之,离子膜烧碱工艺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环保的烧碱生产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离子膜电解法生产烧碱
• 氢气处理:电解来的高温湿氢气先经阻火器排空,合格
后进入氢气前冷却器用循环水间接冷却至一定温度。 然后进入氢气压缩机内,加压后经汽水分离器后进入 氢气后冷却器被冷冻水间接冷却。 冷却后的氢气经水雾捕集器进入氢气分配台送往高纯 盐酸岗位、或送往各用户或经氢气放空阀放空。
离子膜电解生产烧碱
工艺流程图:
离子膜氯碱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 化盐工序:用皮带运输机将原盐通过皮带称重计量,将
原盐连续丌断地送入化盐桶内进行化盐。
• 一次盐水:由工业盐、淡盐水、滤液、再生废水、生产
上水、卤水形成的NaCl盐水中,含有离子膜所丌能允许 的杂质(有机物、菌藻类、SO42-、Ca2+、Mg2+、 NH4+、SS等),在盐水中分别加入精制剂BaCl2、 NaOH、NaClO、Na2CO3、FeCl3、Na2SO3等以除去 盐水中的杂质后,再经过滤器除去悬浮物以保证供给电解 岗位所需要的饱和精制盐水。
电解工序流程图
纯水
精 盐 水 高 压 槽
碱液高位槽
大 部 分 循 环阳 阴 源自 极电解槽成品32%
一次盐水贮槽
树脂塔
阳极 循环槽
碱液 循环槽
淡盐水
加
脱氯岗位
化盐桶
• 脱氢工序: 1.将电解岗位送来的淡盐水除去游离氯,处 理成合格的淡盐水送至一次盐水制备工序。 2. 电解阳极液循环泵和阳极泄料泵送来的淡 盐水,加入盐酸后,控制PH值为0.8~1.5,从脱 氯塔顶部送入进行脱氢,脱氯后的淡盐水再由淡 盐水泵送出。 3. 送出的淡盐水加电解液调节PH值后,根据 氧化还原电位计指示游离氯含量的情况,通过调 节加入Na2SO3溶液,使返回淡盐水游离氯为规 定值。
• 纯水工序:以地下水作为原水,经一系列处理后达到电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烧碱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我国的烧碱产量已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由于我国烧碱工业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国际水平,必须对我国烧碱工业进行改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烧碱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从国外引进的离子膜烧碱生产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
离子膜烧碱工艺是将 NaOH溶液在电解槽中电解成 NaCl、NaOH、 HCl和H2O四种不同成分的盐,再用 NaOH溶液与 HCl、H2O 溶液反应生成 NaCl和H2,经离心分离得到母液。
母液进入离子膜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形成电势为3.5~4.0伏的直流电(或叫阴阳离子膜)。
母液在电解槽内发生一系列反应后变成 NaCl、 NaOH和H2,同时被离心分离出来。
目前我国的电解槽已采用离子膜电解槽,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烧碱产品质量好,消耗低,且具有较高的回收率。
—— 1 —1 —。
工业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
工业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工业离子膜烧碱这神奇的生产工艺。
烧碱,这玩意儿您听说过吧?它在咱们的工业生产里那可是相当重要!就好比厨房里的盐,缺了它好多美味佳肴都做不出来。
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那可不是简单的事儿。
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步骤都得精准到位。
先来说说盐水精制这一步。
您想想,盐水就像是一群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如果里面有杂质,那可不就像运动员身体不好,能出好成绩吗?所以得把杂质都清理掉,让盐水变得纯净清澈。
这一步需要用到各种设备和技术,就像给运动员做全方位的体检和调理一样。
然后是电解槽。
这电解槽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能把普通的盐水变成宝贝烧碱。
里面的离子膜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滤网,只让需要的离子通过,把不需要的挡在外面。
这得多厉害呀!您能想象如果没有这个神奇的滤网,会是怎样的混乱局面吗?再说说电解的过程。
电流在电解槽里奔腾,就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带着离子们奋勇向前。
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条件,温度、压力、电流强度等等,一个不小心,这出“魔法大戏”可能就演砸啦!生产出来的烧碱还得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检验,才能成为合格的产品。
这就好比刚出炉的蛋糕,还得装饰、检查,才能摆上货架。
您看,工业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是不是既复杂又神奇?每一个环节都得精心呵护,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
稍有疏忽,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所以说,这生产工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工人们的智慧和汗水,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咱们得对这些默默付出的人们竖起大拇指,是他们让这神奇的工艺不断发展,为咱们的工业生产带来强大的动力!总之,工业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尊重!。
简要介绍离子膜电渗析法制烧碱电解原理及基本工艺流程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离子膜电解法制作烧碱一般是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的,具体的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1、盐水精制
粗盐水中含有泥沙、Ca2+、Mg2t、Fe3+等杂质,远不能达到电解要求,需要经过提纯精制: 一次盐水一般是采用膜过流技术制取精制盐水,然后将精制盐水通过整合树脂塔处理,使钙、镁离子含量降到20wtppb的水平,得到二次精制的盐水。
2、离子膜电解
精制过的盐水即可进行电解制碱,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主要由阳极、阴极、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框和导电铜棒等组成,精制的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纯水(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阴极室,通电后,H,0在阴极表面放电生成H,,Nat穿过离子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导出的阴极液中含有NaOH;C-则在阳极表面放电生成C。
电解后的淡盐水从阳极导出,可重新用于配制食盐水。
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
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焦永秋(山东东都农药厂271222)摘要:离子膜法制烧碱是烧碱生产工艺的常用制法之一。
本文着重介绍了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及过程中的离子膜法碱液蒸发的特点,影响碱液蒸发的因素。
简介:离子膜法电解制碱是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烧碱当中最先进的工艺方法,具有能耗低、三废污染少、成本低及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
副产的氯气和氢气,可以合成盐酸,或深加工氯下游产品如PVC、有机硅及甲烷氯化物等。
烧碱广泛用于造纸、纺织、印染、搪瓷、医药、染料、农药、制革、石油精炼、动植物油脂加工、橡胶、轻工等工业部门,也用于氧化铝的提取和金属制品的加工。
主要原理:离子膜烧碱就是采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而制成烧碱(即氢氧化钠),其主要原理是因为使用的阳离子交换膜,该膜有特殊的选择透过性,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即只允许H+、Na+通过,而Cl -、OH-和两极产物H2和Cl2无法通过,因而起到了防止阳极产物Cl2和阴极产物H2相混合而可能导致爆炸的危险,还起到了避免Cl2和阴极另一产物NaOH 反应而生成NaClO影响烧碱纯度的作用。
生产工艺: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饱和食盐水,但由于粗盐水中含有泥沙、Ca2+、Mg2+、Fe3+、SO42-等杂质,远不能达到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提纯精制。
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碱的主要生产流程如下:精制的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纯水(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阴极室,通电后H2O在阴极表面放电生成H2,Na+则穿过离子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此时阴极室导入的阴极液中含有NaOH;Cl-则在阳极表面放电生成Cl2。
电解后的淡盐水则从阳极室导出,经添加食盐增加浓度后可循环利用。
阴极室注入纯水而非NaCl溶液的原因是阴极室发生反应为2H++2e-=H2↑;而Na+则可透过离子膜到达阴极室生成NaOH溶液,但在电解开始时,为增强溶液导电性,同时又不引入新杂质,阴极室水中往往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
离子膜烧碱工艺
离子膜烧碱工艺离子膜烧碱工艺是一种利用离子膜技术制造烧碱的工艺。
离子膜是一种特殊的薄膜,具有选择性透盐离子的特性。
离子膜烧碱工艺利用离子膜将氯化钠溶液分离为含高氢氟酸和低氢氟酸的两个溶液,再通过电解将低氢氟酸溶液转化为碱液。
离子膜烧碱工艺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烧碱的生产。
第一步:氯化钠净化氯化钠通常含有杂质,需要进行净化。
通过晶体化、溶液净化等方法,可以将氯化钠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第二步:氯化钠溶液分离将纯净的氯化钠溶液输入到离子膜电解槽中,离子膜可以选择性地透过钠离子,使高氯化氢酸和低氯化氢酸溶液分离。
高氯化氢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低氯化氢酸溶液中含有较少的氯离子。
第三步:氯化氢转化为氢氟酸将低氯化氢酸溶液输送到反应槽中,加入适量的氟化物,通过反应将氯化氢转化为氢氟酸。
氢氟酸是一种强酸,具有溶解力强、反应性强的特点。
第四步:氢氟酸溶液电解将氢氟酸溶液输入到离子膜电解槽中,通过电解将氢氟酸转化为氢氧化钠。
电解的过程中,氢氟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水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氧化钠。
第五步:氢氧化钠脱水将电解产生的氢氧化钠溶液送入脱水槽中,通过蒸发脱水的方法,将溶液中的水分脱除,得到浓缩的氢氧化钠溶液。
第六步:氢氧化钠结晶将浓缩的氢氧化钠溶液输入到结晶槽中,通过自然结晶或加热结晶的方法,将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结晶出来,得到固态的氢氧化钠产品。
1.高效:离子膜烧碱工艺采用电解技术,能够高效地将氯化钠转化为烧碱产品。
相比传统的氯碱法,电解法具有更高的产能和更低的能耗。
2.环保:离子膜烧碱工艺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只需要电能作为能源,无污染物产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节能:离子膜烧碱工艺采用膜分离技术,能够直接将氯化钠溶液分离为高氯化氢酸和低氯化氢酸,省去了传统烧碱工艺中钠盐的结晶和烘干等环节,能够节约大量能源。
4.产品纯度高:离子膜烧碱工艺通过离子膜的选择性透盐离子作用,可以将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分离出去,生产的烧碱产品纯度高。
离子膜法制烧碱
离子膜法制烧碱离子膜法是一种常用的制烧碱的方法,它利用离子膜的特殊性质分离盐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烧碱。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能源消耗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以下是离子膜法制烧碱的详细介绍:1. 原料准备制烧碱的原料主要是盐湖卤水,这种卤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和少量的其他盐类。
首先需要通过过滤、沉淀等工艺去除掉悬浮在卤水中的杂质,然后将卤水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为80-90℃)。
2. 离子膜降温器将加热后的卤水从高温区域送入离子膜降温器中冷却,使其降至制烧碱所需的温度(通常为50-60℃)。
离子膜降温器是由一系列离子交换膜组成的,在这些膜的作用下,盐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被分离开来。
3. 离子膜电解槽将降温后的卤水送入离子膜电解槽中,该电解槽也是由若干个离子交换膜组成的。
在电解槽中,经过电流作用后,阳极释放出的氢离子与阴极释放出的氢氧化物离子在离子交换膜中相遇并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气态氢和氢氧化钠溶液。
其中,氯离子则在离子交换膜中被滞留,无法通过,从而得到纯净的烧碱。
4. 氢氧化钠的回收在离子膜电解槽中产生的氢氧化钠溶液一般是稀溶液,需要通过蒸发器进行浓缩和蒸发,得到高浓度的氢氧化钠。
随后,在加入适量的副反应抑制剂和其他添加剂的情况下,将氢氧化钠溶液送入后续的过滤、纯化、精制等工序进行提纯和加工处理,最终得到市售的烧碱产品。
离子膜法制烧碱作为一种环保、高效、节能的制碱工艺,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关注离子膜法制烧碱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推动我国制烧碱行业的升级和发展贡献力量。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2.5工艺流程简述
原盐经皮带输送机送入盐溶解槽(DV-101E/F/G)溶于水后生产粗盐水,定量送入予混合槽(DV-104A/B),按比例定量加入BaCl2、Na2CO3和NaOH,除去盐水中SO2-4、Ca2+、Mg2+等离子,随后送入澄清桶(DV-106),澄清过滤后送电解工序再进行盐水二次精制,通过二次盐水过滤器(F-2140A/B/C)进一步除去固体悬浮物,然后再进入离子交换树脂塔(T-2160A/B/C)进一步将盐水中微量Ca2+、Mg2+等多价阳离子除去,制成使其含量小于规定值的精制盐水,进入电解槽(R-2230A~J)的阳极室,在此盐水经电解被分解产生氯气,反应式如下:
NaCl—e→Na++1/2Cl2↑
Na+通过具有选择性的离子膜进入阴极室。
在阴极室,水经电解被分解产生氢气,反应式如下:
H2O+e→OH+1/2H2↑
OH—与阳极室迁移来的Na+结合生产32%NaOH。
每台电解槽分离出的氯气及氢气分别汇总后进入氯气处理系统和氢气处理系统,NaOH碱液送入蒸发工序或直接送储运厂销售。
离子膜烧碱法的工艺流程
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分析—离子膜法液碱质量检测一、离子膜液碱生产的工艺流程二、离子膜液碱的检测项目09工分徐然一、产品说明离子膜法制碱共生产三种产品:离子膜(液)碱、氯气和氢气。
1.离子膜(液)碱离子膜(液)碱,即氢氧化钠水溶液,NaOH(分子量为39.997)含量为32±0.5%,比重1.307~1.317(85℃),无色透明,有滑腻感的液体,沸点:116℃,凝固点:1.2℃。
属于低毒类物质,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浓的碱液会灼伤皮肤和肌肉,若吸入HaOH雾沫或较浓的蒸气,可使气管和肺部遭受严重的伤害,甚至发生肺炎,若溅入眼中,则可能会引起失明。
烧碱溶液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对动植物组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a. NaOH的强碱性,能使蓝紫色的石蕊变成蓝色,使无色的酚酞呈红色。
b.能与酸反应NaOH+HCL → NaCL+H2Oc.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2NaOH+CO2 → Na2CO3+H2Od.能与锡、锌等反应2AL+6NaOH → 2Na3ALO3+3H2↑e.与硅化物的作用2NaOH+SiO2 → NaSiO3+H2O烧碱主要用于轻工、纺织、医药、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
二、盐水精制甲元1.盐水精制的目的氯碱工业生产过程中,无论采用海盐、湖盐、岩盐或卤水中的哪一种原料,氯碱工业生产过程中,无论采用海盐、湖盐、岩盐或卤水中的哪一种原料,都含有Ca2+、Mg2+、SO2-等无机杂质,以及细菌、藻类残体、腐殖酸等天然有机物和机械杂等无机杂质,以及细菌、藻类残体、质。
这些杂质在化盐时会被带入盐水系统中,如不去除将会造成离子膜的损伤,从而使这些杂质在化盐时会被带入盐水系统中,如不去除将会造成离子膜的损伤,其效率下降,破坏电解槽的正常生产,并使离子膜的寿命大幅度缩短。
其效率下降,破坏电解槽的正常生产,并使离子膜的寿命大幅度缩短。
盐水中一些杂质会在电解槽中产生副反应,降低阳极电流效率,并对阳极寿命产生影响。
离子膜烧碱工艺
离子膜烧碱工艺
一、工艺流程
烧碱溶液通过传统的加热工艺蒸发时,可以分解出氯气,氢气和钠溶液,但这种方法的效果不佳,并且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耗费时间也很长。
离子膜烧碱工艺利用了电解的原理,以氯气、氢气和钠溶液作为新产品,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烧碱溶液处理、离子膜电解分解和连续搅拌浓缩等步骤。
1.烧碱溶液处理:烧碱溶液由钠和水组成,是进行离子膜烧碱工艺的基本材料,事先要对其进行进行预处理以及脱全氯和水分蒸发等操作,以达到理想的浓缩程度和指定的氯分析浓度。
2.离子膜电解分解:处理后的烧碱溶液可以进行离子膜电解分解,离子膜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电解所必需的一种膜物,它的作用是实现液质的分离,从而实现电介质烧碱溶液中的汽液分离。
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及市场前景
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及市场前景
一、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
1、烧碱原料准备
烧碱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电解水和盐酸,碱料要求为纯碱,电解水要求为电解水,盐酸要求为无色澄清液。
2、烧碱反应装置
烧碱反应装置由加料器、反应罐和储碱罐组成,其中反应罐和储碱罐之间并有密封胶带,反应罐底部加有底泄装置,反应罐内装有搅拌机,供碱料、电解水、盐酸混合用。
3、烧碱反应过程
将纯碱、电解水和盐酸通过加料器加入反应罐,然后搅拌混合,使碱料均匀溶解;烧碱反应后,烧碱液通过底泄阀流入储碱罐,至此烧碱反应结束。
4、离子膜分离装置
离子膜分离装置主要由离子膜池、污染物排放槽、离子膜梗管棒、污染报警装置组成,其中离子膜梗管棒由多根离子膜梗管构成,离子膜梗管棒内安装有阴极,是通电的核心。
5、离子膜分离过程
在离子膜池中,由阴极通电形成“驱动”力,活性离子通过离子膜界面渗入阳极侧,非活性离子不能通过离子膜界面,把活性离子从非活性离子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离子膜烧碱的目的。
二、离子膜烧碱的市场前景。
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
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引言离子膜烧碱,也称作电渗析烧碱,是一种通过离子交换膜技术生产的高纯度烧碱。
它具有高纯度、高效率、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造纸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首先需要准备一定量的原料。
主要原料包括氯化钠(NaCl)和电解水(H2O)。
其中,氯化钠作为主要的烧碱产生原料,电解水则用于制备电解液。
2. 电解液制备制备电解液是离子膜烧碱生产的关键环节。
首先,将适量的电解水中加入烧碱反应槽,然后将烧碱反应槽与阳极和阴极连接。
在电解槽中,通过加热和搅拌等方式,使电解液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形成含有NaCl溶液。
3. 离子交换膜反应在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中,离子交换膜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将电解液通过离子交换膜系统,将Na+离子从阴极侧转移到阳极侧,而Cl-离子则从阳极侧转移到阴极侧。
这个过程称为离子交换。
4. 氢气和氯气的处理在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氯气和氢气是副产品。
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需要对产生的氯气和氢气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冷却、压缩等,以确保这些气体能够安全排放或进一步利用。
5. 碱液回收与浓缩在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碱液需要进行回收与浓缩。
首先,将碱液通过蒸发器进行蒸发,去除其中的水分,使其逐渐浓缩。
然后,利用结晶器将浓缩后的碱液进行结晶,获得高纯度的烧碱产品。
6. 废水处理在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废水是不可避免的产物。
为了保护环境,需要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
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沉淀、过滤等。
通过这些处理步骤,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7. 产品包装与储存最后,经过上述步骤得到的高纯度烧碱产品需要进行包装与储存。
通常采用塑料桶或塑料袋等包装材料,将烧碱产品进行储存。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结论通过以上的生产工艺步骤,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可以高效、环保地生产出来。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将硅酸盐矿石或者其他含碱物质进行破碎、筛分等预处理,得到适合进一步处理的原料。
2. 碱石灰石烧制:将原料与燃料混合,送入石灰窑进行高温烧制。
石灰窑内的烧结反应将原料中的碱转化为碱石灰石。
3. 碱水制备:将烧制得到的碱石灰石与水反应,生成高浓度的碱水。
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进行恰当的控制,防止产生过高的温度。
4. 废液处理:碱水生产产生的废液中会含有一定的杂质和废碱,需要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离子交换等,以去除杂质,并回收废碱。
5. 离子交换膜电解:将高纯度的碱水通过离子交换膜电解装置,进行电解分解。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则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6. 碱液浓缩:将电解得到的稀碱液进行浓缩,得到所需的工业级纯碱产品。
浓缩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防止发生结晶、结垢等问题。
7. 产物处理:对于电解得到的氢气和氧气,可以通过进一步处理,提高纯度后用于其他化工工艺。
对于产生的废气和废液,也需要进行污染物处理,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以上就是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和设备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
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离子膜法是一种将盐水电解制取烧碱的工艺,主要通过使用离子膜来实现正负离子的选择性传递,从而实现烧碱的分离与提纯。
下面将详细介绍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
首先,离子膜法制烧碱的工艺包括电解槽系统和电解剂制备系统两部分。
1.电解槽系统:(1)电解槽:电解槽中主要包括阳极室、阴极室和中间隔膜室。
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分别设有阳极和阴极板,中间隔膜室中放置离子膜。
(2)盐水进料系统:盐水从进料系统中进入阳极室,经过阳极室中的阳极板,形成氯气和氢气。
(3)钾液进料系统:钾液从进料系统中进入阴极室,通过阴极室中的阴极板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钾。
(4)碳酸钠产物系统:碳酸钠从离子膜室中排出,经过后续工艺处理,得到高纯度的烧碱。
2.电解剂制备系统:(1)盐水制备:通过水解盐制备盐水,通常使用的水解盐有氯化钠和硫酸钠等。
(2)钾液制备:通过将氨水与碳酸钾反应,得到氢氧化钾水溶液。
(3)离子膜制备:离子膜主要包括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选择性传递能力。
1.盐水电解:将盐水从进料系统中引入阳极室,采用直流电源施加在阳极和阴极板上,产生氯气和氢气。
氯气从阳极室排出,氢气从阴极室排出,通过槽外收集和处理。
2.钾液电解:将钾液从进料系统中引入阴极室,施加直流电源,进行电解。
产生的氢气从阴极室排出,通过槽外收集处理,而氢氧化钾溶液则从槽中排出,进入碳酸钠产物系统。
3.六氢合碳酸钠生成:在碳酸钠产物系统中,将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碳酸钾。
该反应一般在高温下进行,确保反应充分、反应速度较快。
4.离子膜传递:离子膜的作用是在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实现正负离子的选择性传递。
阳离子交换膜将氢离子传递到阴极室,而阴离子交换膜则将氯离子传递到阳极室。
这样可以使电解过程更加高效和纯净。
5.产品收集和处理:将产生的碳酸钠从离子膜室中排出,纯化处理后得到高纯度的烧碱产品。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离子膜烧碱工艺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技术制取高纯度烧碱的过程。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电解槽电解、中和、浓缩、结晶等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是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常用的原料是氯化钠和水合盐,其中水合盐是为了提高产量和降低能耗而加入的。
原料通过配比进入电解槽。
其次,电解槽电解是离子膜烧碱工艺的关键步骤。
电解槽中设有阴、阳极,以及中空的离子交换膜。
电解槽内部通过直流电源加电,在阳极处发生氧气的析出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根离子,而在阴极处发生水的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钠根离子。
离子交换膜起到分离阳、阴极反应产物的作用,使阳极处的氧气和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室内发生反应,形成高浓度的氢氧根液。
电解产生的钠根离子则经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
中和是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中的下一个步骤。
阴、阳极室中所得到的液体进入中和塔,通过与稀酸反应,形成盐酸和氯化钠。
中和液中的氯化钠在后续工艺中可以回收利用。
浓缩是烧碱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中和产生的盐酸经过浓缩塔蒸馏,生成高浓度盐酸,同时产生的水蒸汽经过冷凝器冷却后排出。
浓缩后的盐酸可以继续被用于中和反应,形成循环利用。
最后一个步骤是结晶。
经过浓缩后的盐酸进入结晶槽,通过逐渐降低温度,使盐酸结晶,以获得纯度较高的烧碱。
结晶得到的烧碱可以回收利用,而未结晶的盐酸则通过管道排出。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
通过电解槽电解、中和、浓缩和结晶等步骤,可以制得高纯度的烧碱产品,同时可以循环利用原料和副产物,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这种工艺流程在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控制方案
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控制方案一、离子膜烧碱工艺简介离子膜制碱生产主要包括盐水精制、电解、脱氯和蒸发四部分。
盐水精制:通过化学处理方法制备的一次精制盐水经过碳素管过滤器再次脱除盐水中所含的固体悬浮物,送人离子交换塔进一步脱除盐水中的多价阳离子制成二次精制盐水。
电解:可划分为3个部分:阳极液循环部分、阴极液循环部分、电解部分,阳极液循环将二次精制盐水加酸后连续不断送人电解槽用以保持电解盐水的浓度,同时将电解生产出来的氯气送到下游工序;阴极液循环将保持恒定浓度的成品碱送至贮槽,并将电解生产的H2送至下游工序。
脱氯:电解后的淡盐水送至脱氯工序脱除游离氯后送化盐工序。
蒸发:将从金属阳极电解槽出来的电解液经若干蒸发器的蒸发和若干个旋液分离器的分离除盐,使之含碱提高到30%(或42%)、含盐5%(或2%)左右。
其目的一是增浓,二是除盐。
二、主要控制方案(一)盐水精制工段控制:精制盐水工艺流程如下:1 鳌合离子交换树脂塔的顺序控制离子膜交换塔为离子膜法制碱生产中的关键设备,由于对二次精制盐水要求较高,达不到要求的二次盐水将会对电解槽中的离子膜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甚至无法生产。
一般生产装置中设有离子交换塔两台,平时除再生期间外两塔串联使用,第一塔几乎脱除了全部的多价金属阳离子,第二塔作为保护塔运行,根据一定的条件当第一塔需要再生时,第二塔单独运行,第一塔经过反洗、洗净I 、盐酸再生、洗净II 、碱液再生、洗净III 、盐水置换、等待几个步骤完成树脂的再生后,当作第二塔串联使用.离子交换塔的交换和再生是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自动进行。
其顺控原理图如下:(二)电解工段控制1、烧碱浓度PID 控制用无离子水加入阴极液循环槽来保持生产的离子膜碱浓度恒定,可以用烧碱的浓度PID 控制回路为主调节回路,用无离子水流量的PID 调节回路为副调节回路构成串级调节,它能克服因无离子水流量和压力的不稳而产生的干扰。
调节回路如下:烧碱浓度调节无离子水流时2、氯氢压力双闭环比值调节系统 在离子膜碱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氯气和氢气压力稳定的同时,还要保持两个压力拥有一定的压力差,我们将氯氢压力的调节构成双闭环比值调节系统,氯气压力为独立的PID 调节,为主动系统,其测量通过一个比值设定单元仪表送给氢气PID 调节单元仪表为设定值,为从动系统。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离子膜烧碱工艺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生产方法,通常用于生产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钠。
下面将介绍离子膜烧碱工艺的具体流程:
1. 碱液制备:首先将固体氯化钠与水混合,经过一系列的加热和搅拌,生成浓度适当的氢氧化钠溶液。
2. 离子膜电解槽:将制备好的碱液倒入离子膜电解槽中,槽内有两个隔离的电极,中间隔着离子选择透过的膜。
通过电解,氯离子会在阳极处析出气体,氢离子在阴极处拾取电子生成氢气,同时氢氧化钠自由离子穿过阴极膜。
3. 氢氧化钠浓缩:将电解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蒸发、结晶等工艺,使溶液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得到浓缩的氢氧化钠。
4. 氢氧化钠固化:将浓缩后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过结晶、干燥等工艺,使其形成固体氢氧化钠产品。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具有高产率、低能耗、产品纯度高等优点,受到了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该工艺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相对环保的生产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也会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离子膜法液碱生产99%片碱工艺
离子膜法液碱生产99%片碱工艺的设计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目前,固碱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大锅熬制法(锅式法)和熔盐加热降膜法(降膜法)两种工艺,锅式法为间歇生产,降膜法为连续生产。
从蒸发车间输送来的离子膜碱液NAOH含量在42%-45%(wt)之间,若需制成固体烧碱,还必须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水分,另外,在锅式法固碱生产中,由于高温浓碱对铸铁大锅的腐蚀作用,会产生一些杂志,影响产品的成分和颜色,因此,必须使用NaNO3,S等辅助原料来除去这些杂志并达到调色的目的。
熬制固碱多在很厚的铸铁锅里用火直接加热,火焰温度在1000℃以上,所用燃料有煤、氢气、天然气、水煤浆等。
高温浓碱对铸铁锅中的铁、锰等元素的腐蚀比较严重,腐蚀产物若不及时除去,会对产品的组成、颜色产生很大的影响,生产中在向大锅里加入碱液之前,先向锅里加入适量的氧化剂(NaNO3),以把熬碱过程中腐蚀下来的+2价铁离子Fe(OH)2氧化成三价的铁化合物Fe(OH)3。
Fe(OH)3进一步脱水生成Fe2O3,Fe2O3是易沉降、颗粒相对直径较大的物质,从而达到除去铁杂质的目的。
另外,在熬碱一开始就加入NaNO3,还可在大锅表面生成一层Fe2O3保护膜,以减缓高温浓碱对铸铁大锅的腐蚀。
其反应机理如下Fe+2H2O=FecOH)2+H2↑10Fe(OH)2+2NaNO3+6H2O=10Fe(OH)3+2NaOH+N2↑2Fe(OH)3=Fe2O3↓+3H2O封火后至加硫前这段时间,随着熔碱温度的降低,Fe2O3等固体杂质逐渐沉降到锅底。
在高温浓碱的作用下,大锅中的锰元素被腐蚀后以粉红色氧化锰(MnO)、紫色的二氧化锰(MnO2)和绿色的锰酸钠(Na2MnO4)等形态存在于熔融碱中,使加硫之前的熔碱呈现兰绿色。
在上述3种锰的化合物中,只有MnO2是较大颗粒状物质,易于沉降,其他均不易沉降。
加硫磺的目的就是把影响颜色的主要物质Na2MnO4还原成MnO2沉淀,从而达到调色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膜法制烧碱12——10化工班3第四组全体成员4一、世界离子膜法电解装置发展历程5(一)第一阶段为萌发成长期61、“四竞争”7(1)复极槽与单极槽的竞争8复极槽是低电压、高电压,在复极槽中,各个阴阳极单元串联而成,从而使每个电槽的槽电流相对较小,而槽电压相对较高,这对整流效率来将是一910般有利的。
复极槽具有流程短,设备台数少,易采用计算机控制,占地面积少,11节省电解厂面积等优势。
单极槽是高电流,低电压,在单极槽中,电流并联式12的流经各电极对,由于电流流经的通道较长,致使电压降较高,唯有把各“电13极对”的尺寸减少或引入内部铜导体后,才可将槽电压降低。
初期的离子膜单14极槽在运行中一旦发现某槽泄露或者有问题,可与隔膜槽一样借助停槽开关,单独停槽检修或者更换,以防止对其他电槽的影响,不至于因局部事故而影响1516全厂生产。
单极槽可传入隔膜槽系统逐步替换隔膜槽而成为离子膜法电解。
17(2)自然循环与强制循环的竞争自然循环是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差推动电解液循环的,具有动力消耗小,循1819环量大,对膜冲击小,压力稳定,运行安全等特点,但是生产符合一般不能低20于50%,不像强制循环那样有高压差和因操作上压差波动二造成膜的机械损伤;强制循环是采用崩推动电解液循环,增加电解反应过程中电解液在电解液内2122部循环的推动力,具有不受低电流负荷的影响、循环量易控制等特点,但动力消耗大,对摸冲击大,压力不稳定。
2324(3)单元槽有效面积的竞争25单元槽有效面积增大可以有效地提高离子膜利用率,减少更换和维修费。
但是并非面积越大越好,面积过大,离子交换膜的实际强度就难以支撑,也会造2627成垫圈泄露。
28(4)压滤机式压紧与单元组合式压紧的竞争29压滤式电解槽是把多个单元槽用一个压紧装置压紧加以封闭,特点在于组装30简单,膜内不受压,无接触电压损失,但需要有较高的压紧力,密封面加工要31精密、单片槽加工精度要求高,存在槽框加工误差累积问题;32单元组合式电解槽是单独地将每一电极对的法兰夹夹紧,以达到可靠的密封33要求,342、“四趋向”3536(1)电流密度趋向提高;37(2)单元槽数量趋向增多;38(3)单槽产能趋向增大;39(4)直流电耗趋向降低。
404142(二)第二阶段新发展时期43(1)2001年,旭硝子公司退出了离子膜电解槽制造业,将AZEC型电解槽的备品销售工作转交给氯工程公司,但仍兼营离子交换膜。
4445(2)2001年,德国伍德公司于意大利迪诺拉公司合资创办了伍-迪公司,研46发了高电流密度自然循环离子膜复极槽。
47(3)日本氯工程公司开发成功BiTAC电解槽是在东槽复极式电解槽和氯工程48公司单极槽实绩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49(4)日本旭化成公司开发了完整的供应氯碱离子膜工艺系统。
(5)中国北京蓝星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离子膜电5051解槽制造基础上,通过创新实现了离子膜法电解技术的国产化,达到了很高的52水平。
(6)世界离子膜法烧碱技术装备制造业经过生产结构调整,呈现出新格局,5354创新发展了大型复极式自然循环高电流密度低电流消耗的离子膜电解槽。
55(7)世界上有名的离子膜电解槽制造公司,以缩小阴阳极极距、降低槽电压56换取更加明显的节点效果的产品。
575859二.中国离子膜法烧碱的发展及特点60中国离子膜法烧碱历经30年的发展,生产与消费居世界第一位,其发展具有61中国特色,即“两化、四转向”。
62631、“两化”(1)技术来源多元化。
我国离子膜法电解技术采取了多元引进和自主创新相6465结合。
20多年来有近百家氯碱企业从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五国八大驰名公司引进离子膜法电解技术装置,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能够生产离6667子膜法电解技术装置的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全国引进国外离子膜68法电解技术装置合计927.2万t/a。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余家氯碱企业采用国产离子膜电解槽,总产能规模6970已超过380万t/a,其中,采用高电流密度自然循环复极槽的就多达40余家,71产能超过320万t/a。
72(2)装置规模大型化。
生产装置规模大型化将会具有独特性、垄断性和前瞻73性,发达国家的氯碱工业正朝着大型化、集中化、经济规模化方向发展。
据不74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离子膜烧碱企业规模达到和超过20万t/a的已达30多家。
75762、“四转向”77(1)电解法烧碱生产方法由隔膜法为主转向离子膜为主。
半个世纪以来,我78国电解法烧碱一直以隔膜法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陆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离子膜法技术装置,尤其跨入21世纪离子膜法烧碱得到迅猛发展,新建和改扩建烧碱7980装置绝大多数为离子膜法。
81(2)离子膜法烧碱技术来源由引进国外技术为主转向自主创新自行研发为82主。
20世纪80年代,企业采用国外技术。
随着我国离子膜烧碱的发展和自主创83新研发的国产化离子膜电解槽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至今,采用国84产化技术的厂家越来越多。
(3)离子交换膜由全部依赖国外进口转向由国家支持、厂校科研院所相结合8586自主创新研发生产。
离子交换膜是离子膜法制备烧碱工艺的核心要素之一。
有87专家曾指出,中国数百万吨离子膜法烧碱装置对外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危及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警戒线,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因此,我国已开8889始研究全氟离子膜工程技术,即将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生产全氟90离子交换树脂的国家。
91(4)离子膜法电解技术装置由低电流密度、低单槽产能转向高电流密度、高92产能电解槽。
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都采用低电流密度单极槽和复极槽,进93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离子膜法电解槽制造公司纷纷推出高电流密度自然循环复94极槽,中国各氯碱企业也纷纷采用,据不完全统计,新建成投产的128个离子95膜烧碱项目中,就有95个采用高电流密度自然循环复极槽。
969798三、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的原理及流程991001011.离子膜法的生产工艺原理氯化钠制成饱和粗盐水,经除去钙、镁、硫酸根及机械杂质制成饱和精盐水;102制成的饱和精盐水需二次精制后进入离子膜电解槽进行电解,在阳极室得到氯103气和淡盐水,在阴极室得到烧碱和氢气;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用离子交换膜隔开,104只允许钠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因而起到了防止阳极产物Cl2和阴105极产物H2相混合而可能导致爆炸的危险,还起到了避免Cl2和阴极另一产物106NaOH反应而生成NaClO影响烧碱纯度的作用。
107总反应式: 2NaCl+2H2O→2NaOH+Cl2↑ +H2↑1081092.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流程110(1)离子膜盐水一次精制工艺111固体原盐→化盐桶→(加热溶解)→饱和的粗盐水→①(精制剂)→②112(助沉剂)→澄清桶→③砂滤器→一次精制盐水(悬浮物≤1ppm)113①精制剂:NaOH、Na2CO3、BaCl2等,使盐水中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分离,114生成难溶的沉淀剂:115CaCl2+Na2CO3→2NaCl+CaCO3↓; BaCl2+Na2SO4→2NaCl+BaSO4↓;1163NaOH+FeCl3→3NaCl+Fe(OH)3↓; CaSO4+Na2CO3→CaCO3↓+Na2SO4;117MgCl2+2NaOH→2NaCl+Mg(OH)2↓118②助沉剂:聚丙烯酸钠等,使沉淀颗粒凝集增大加速澄清,下沉分离。
119③砂滤器:进一步除杂:截留少量细悬浮物颗粒。
120一次精制的目的:控制悬浮物与各种杂质离子的含量在要求的范围内,为二121次精制做准备。
122一次精制的目的:控制悬浮物与各种杂质离子的含量在要求的范围内,123为二次精制做准备。
124125(2)二次盐水精制126一次盐水→中和罐→①(加HCl) →②盐水过滤器→(过滤)→③树脂塔(使127Ca2+、Mg2+≤20ppm)→精制水贮槽128①加HCl:中和过量碱。
129HCl+NaOH=NaCl+H2O; 2HCl+Na2CO3=2NaCl+H2O+CO2↑130②盐水过滤器:除去微量悬浮物,进一步降低盐水中的悬浮物的含量。
131③树脂塔:树脂吸附,除去二价阳离子。
132二次精制的目的:盐水二次精制最主要部分是螯合树脂塔,使粗盐水经过树133脂塔后除去二价阳离子。
134135(3)电解136二次精制盐水→(泵)→盐水高位槽→预热→离子膜电解槽→(直流电作用)137→离子位离子交换膜发生迁移:138①阳极液:淡盐水139②阳极气相生成Cl2: 2Cl-=Cl2+e-140③阴极液:NaOH 141④阴极气相生成H2:2H2O+2e-=H2+2OH-142总反应:2NaCl+2H2O→2NaOH+Cl2↑+H2↑143阴极室注入去离子水的原因:水是反应物之一,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了水,144要使反应持续进行,则要补充水的量,而自来水中含Ca2+、Mg2+离子,容易与有145机物形成沉淀,所以应加入去离子水。
而且反应为放热反应,加入去离子水可146以进行冷却。
147148(4)淡盐水脱氯工艺149①淡盐水→淡盐水储槽→淡盐水泵→②氯酸盐分解反应器加热器→③氯酸盐150分解反应器→④脱氯真空泵→⑤脱氯塔→⑥脱氯盐水泵→⑦亚硫酸钠储槽→151⑧亚硫酸钠泵→脱氯后的淡盐水送化盐152①加入浓度为31wt%的HCl将PH值调控到约为1.5;153②加热到90o C;154③加入31 wt% HCl把盐水的 CH + (盐水的酸度)值调整到0.5(PH值1以下);155④保持脱氯塔的内部压力在约为250mmHg;156⑤使淡盐水中游离氯的含量大约50mg/L;157⑥向脱氯盐水中加入NaOH把PH值调整到9-11;158⑦用纯水配制浓度约为10wt%的亚硫酸钠溶液;159⑧向淡盐水中加入在亚硫酸钠罐中用纯水配制的浓度约为10wt%的亚硫酸钠160溶液。
161162(5)烧碱蒸发工段163①阴极液→②三效蒸发器→③二效蒸发器→(分离器、碱泵、预热器)→④164一效蒸发器→液体烧碱165①浓度为约32℅的NaOH溶液166②浓缩碱液,使其浓度为37℅167③二次浓缩,使其浓度为42℅168④再次浓缩,使其浓度达到50%169170(6)氯气处理工艺171湿氯气→①氯气洗涤塔→②Ⅰ段钛冷却器→③Ⅱ段钛冷却器→④泡沫干燥塔172→酸雾捕集器→氯气压缩机压缩(输送)173①用工业水洗涤;174②用工业水冷却、降温;175③用+5℃盐水进一步冷却到12-15℃;176④用硫酸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Cl2含水量≦50ppm177废气处理:(烧碱液吸收或石灰乳吸收):烧碱液循环→冷却→吸收废Cl2→178次氯酸钠溶液179180(7)液氯处理工艺181干燥氯气→(经)氯气除沫器→①列管式氯气液化器→{182液氯→液氯充装岗位183液氯尾气→盐酸合成岗位184①与-35℃的冷冻盐水逆流换热进行液化185186(8)氢气处理工艺187湿氢气→①Ⅰ段、Ⅱ段氢气洗涤塔→氢气压缩机(加压)→②Ⅰ段氢气冷却188器→③Ⅱ段氢气冷却器→④水捕雾器→氢气分配台(输送)189①用工业水洗涤,可除去碱雾,降温,除饱和水蒸汽(H2中含碱雾);190②用工业水对其进行冷却(由于H2温度高);191③用+5℃盐水进行冷却到12℃;192④干燥(由于H2含水量大)193194(9)盐酸合成工艺195Cl2、H2、尾氯→(缓冲罐、阻火器)→①二合一炉→②雨淋管→③块孔石墨196冷却器→④降膜吸收塔→中转槽197①将气体燃烧生成HCl198②冷却HCl199③进一步进行冷却200④用稀酸吸收成﹥31%的浓盐酸201202203204四、从事烧碱工业的车间技术人员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有:205(1)弄清其原理和工艺流程;206(2)优化工艺流程:207①循环使用原料;208②使用现代化设备,提高效率;209③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成本;210(3)了解生产设备的安全操作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11(4)掌握利用高新科技设备操作及管理的技能;(5)使用绿色的原料及能源,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