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角函数全部教案

合集下载

三角函数教案(高三数学教案)

三角函数教案(高三数学教案)

三角函数教案三角函数教案(精选4篇)三角函数教案篇11、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和都属于区间 ,且满足不等式:即:一角的正弦大于另一个角的余弦。

2、若 ,则 ,3、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对称轴方程为。

4、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对称轴方程为。

5、及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

6、常用三角公式:有理公式: ;降次公式: , ;万能公式: , , (其中 )。

7、辅助角公式: ,其中。

辅助角的位置由坐标决定,即角的终边过点。

8、时, 。

9、。

其中为内切圆半径, 为外接圆半径。

特别地:直角中,设c为斜边,则内切圆半径 ,外接圆半径。

10、的图象的图象( 时,向左平移个单位, 时,向右平移个单位)。

11、解题时,条件中若有出现,则可设 ,则。

12、等腰三角形中,若且 ,则。

13、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则其中线长为 ,面积为。

14、 ;三角函数教案篇2二、复习要求1、三角函数的概念及象限角、弧度制等概念;2、三角公式,包括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差倍半公式等;3、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三、学习指导1、角的概念的推广。

从运动的角度,在旋转方向及旋转圈数上引进负角及大于3600的角。

这样一来,在直角坐标系中,当角的终边确定时,其大小不一定(通常把角的始边放在x轴正半轴上,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下同)。

为了把握这些角之间的联系,引进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凡是与终边α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k·3600 α的形式,特例,终边在x轴上的角集合{α|α=k·1800,k∈z},终边在y轴上的角集合{α|α=k·1800 900,k∈z},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900,k∈z}。

在已知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求角的大小时,通常先确定角的终边位置,然后再确定大小。

弧度制是角的度量的重要表示法,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熟记特殊角的弧度制。

在弧度制下,扇形弧长公式l=|α|r,扇形面积公式 ,其中α为弧所对圆心角的弧度数。

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三角函数全章教案第一课时课题锐角三角函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正切概念;能较正确地用sinA 、cosA 、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功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二.能力目标 :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美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 正弦,余弦,正切概念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 、cosA 、tanA 表示正弦,余弦,正切(三)教学程序一.探究活动1.课本引入问题,再结合特殊角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探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归纳三角函数定义。

sinA= ,cosA= ,tanA=3例1.求如图所示的Rt ⊿ABC 中的sinA,cosA,tanA 的值。

二.探究活动二1.让学生画30°45°60°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n 30°cos45 tan60°归纳结果2. 求下列各式的值(1)sin 30°+ cos30° (2)2sin 45°—cos30°(3) +ta60°-tan30°三.拓展提高 1. P82例4.(略)2. 如图,在⊿ABC 中,∠A=30°,tanB= AC=23,求 AC200cos3045sia 12A ∠的对边斜边A ∠的邻边斜边A A ∠∠的对边的邻边四.小结五.作业课本p86 2,3,6,7,8,10第二课时课题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一)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二)能力训练点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2.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1)边角之间关系 sinA=c a cosA=c b tanA ba (2)三边之间关系 a 2 +b 2 =c 2 (勾股定理)(3)锐角之间关系∠A+∠B=90°.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二)探究活动1.我们已掌握Rt △ABC 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评析例 1在△ABC 中,∠C 为直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b= 2 a=6,解这个三角形.例2在△ABC 中,∠C 为直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b= 20 B ∠=350,解这个三角形(精确到0.1).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此题在处理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选一种板演.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答:先求另外一角,然后选取恰当的函数关系式求另两边.计算时,利用所求的量如不比原始数据简便的话,最好用题中原始数据计算,这样误差小些,也比较可靠,防止第一步错导致一错到底.例3在Rt △ABC 中,a=104.0,b=20.49,解这个三角形. (三) 巩固练习在△ABC 中,∠C 为直角,AC=6,BAC ∠的平分线AD=43,解此直角三角形。

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教学教案(优秀4篇)

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教学教案(优秀4篇)

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教学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教学教案(优秀4篇)EXcel中经常需要使用到三角函数进行计算,三角函数具体该如何使用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4篇《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教学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最新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六篇)

最新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六篇)

最新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六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六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角函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三角函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三角函数教学设计三角函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角函数教学设计篇1(一)概念及其解析这一栏目的要点是:阐述概念的内涵;在揭示内涵的基础上说明本课内容的核心所在;必要时要对概念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明确概念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

概念描述周期现象的数学模型,最基本而重要的背景:匀速圆周运动。

定义域:(弧度制下)任意角的集合;对应法则: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x,y),正弦函数为y=sinα,余弦函数为x=cosα;值域:[-1,1]。

概念解析核心:对应法则。

思想方法:函数思想--一般函数概念的指导作用;形与数结合--象限角概念基础上;模型思想--单位圆上的点随角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数学刻画。

重点: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对应法则--需要一定时间。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当前,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只从“课标”或“教参”上抄录,而且表述目标时,“八股”现象严重。

我们主张,课堂教学目标不以“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或“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分列,而以内容及由内容反映的思想方法为载体,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隐性目标融于其中,并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及相应的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目标,特别要阐明经过教学,学生将有哪些变化,会做哪些以前不会做的事。

为了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以给课堂中教和学的行为做出准确定向,需要对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词进行解析,即要解析了解、理解、掌握、经历、体验、探究等的具体含义,其中特别要明确当前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

三角函数教案优秀3篇

三角函数教案优秀3篇

三角函数教案优秀3篇角函数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

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内容与已学#39;相似三角形#39;#39;勾股定理#39;等内容联系紧密,并为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

学情分析: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

难点在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sinA、cosA、tanA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至于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1.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2.难点与关键: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高一三角函数认识教案

高一三角函数认识教案

高一三角函数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像特征;(3)学会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特征;(3)通过综合练习,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像特征;(3)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1)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特征;(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概念讲解。

(1)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即角和边的关系;(2)讲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3. 图像特征。

(1)通过示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像特征;(2)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函数式绘制三角函数的图像。

4. 实际问题。

(1)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2)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练习,培养他们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 单选题。

(1)正弦函数的图像特征是()。

A. 周期为2π,在x轴上的最大值为1。

B. 周期为π,在x轴上的最小值为-1。

C. 周期为2π,在x轴上的最小值为-1。

D. 周期为π,在x轴上的最大值为1。

(2)余弦函数的图像特征是()。

A. 周期为2π,在x轴上的最大值为1。

B. 周期为π,在x轴上的最小值为-1。

三角函数教案

三角函数教案

三角函数教案三角函数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函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角函数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

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公式(二)、(三)、(四)。

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一)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与终边的对称关系,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他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即发现、掌握、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二)、(三)、(四)。

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

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1)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求值与化简;(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诱导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数学教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授课目标:1. 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2. 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式3. 能够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重点:1.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 三角函数的公式和应用授课难点:1. 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2. 掌握三角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3. 能够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实例和练习题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通过给学生出示一个带有角度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来描述这个图形。

然后向学生介绍三角函数的概念,并解释三角函数和角度的关系。

Step 2:讲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讲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和对称性等。

重点介绍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关系,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Step 3:讲解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通过绘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讲解它们的周期性、振幅、相位差等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的变化规律。

Step 4:讲解三角函数的公式和应用讲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基本公式,以及它们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复合角公式和同角函数加减通用公式。

Step 5:解答学生提问,并进行小结解答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疑惑和问题,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提醒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进行复习和巩固。

Step 6: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解答。

对学生的答题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和加深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三角函数有关的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上提交。

同时,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Step 8:课后回顾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思考。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
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
平移、伸缩、对称等变换方法。
三角函数的变换与化简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
sin(x+y)、cos(x+y)、 tan(x+y)的化简方法。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
sin(2x)、cos(2x)、tan(2x)的化 简方法。
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
sin(x/2)、cos(x/2)、tan(x/2) 的化简方法。
辅助角公式
将复杂的三角函数表达式化为 简单的形式。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
讲解
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 式。
演示
利用教学软件、图形计算器等工具,演示三角函数的图像和 性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练习与讨论相结合
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悉三角函数的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
三角函数的应用
由于三角函数的应用领域广泛,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 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综合应用
综合应用是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难点之一,需要教师通过设计综合性题目,引导学生逐步 掌握综合应用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互相 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
学生需要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特点,掌握图像变 换的方法,如平移、伸缩、对称等。
3
三角函数的应用
学生需要了解三角函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物 理、工程、经济等,掌握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
由于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涉及多个知识点,学生容易混淆,需要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人教版数学高一三角函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高一三角函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高一三角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

2. 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基本公式。

3. 能够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基本公式。

3. 实际问题的三角函数应用。

三、教学难点:1. 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基本公式的深入理解。

2.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高中数学中已学的数学知识,复习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概念讲解1. 引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并用图形直观地解释其几何意义。

2. 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

3. 讲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以及其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3. 性质探究1. 讲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增减性、周期性、奇偶性等。

2. 引导学生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函数值计算和图像变换问题。

4. 公式导出1. 推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基本公式,如正弦函数的和差角公式、余弦函数的和差角公式、正切函数的和差角公式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公式的运用方法。

5. 实际问题应用1.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如直角三角形解算、航海问题、建筑物测量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练习与巩固1. 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选择题、解答题等,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师生互动,进行答疑解惑,澄清学生对知识点的疑惑。

7.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如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等。

2. 师生共同探讨,开展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围绕人教版数学高一三角函数教学内容展开,通过概念讲解、性质探究、公式导出、实际问题应用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篇一: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完整教案】第一章三角函数4-1.1.1任意角(1)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角;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教学难点:“旋转”定义角课标要求: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在初中时,曾初步接触过三角函数,那时的运用仅限于计算一些特殊的三角函数值、研究一些三角形中简单的边角关系等。

三角函数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会发现三角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能够简单地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在中学数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二、新课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师: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0○~360○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生: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师:如图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o师: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720” (即转体2周),“转体1080o”(即转体3周);再如时钟快了5分钟,现要校正,需将分针怎样旋转?如果慢了5分钟,又该如何校正?生:逆时针旋转300;顺时针旋转300.师:(1)用扳手拧螺母;(2)跳水运动员身体旋转.说明旋转第二周、第三周??,则形成了更大范围内的角,这些角显然超出了我们已有的认识范围。

本节课将在已掌握角的范围基础上,重新给出角的定义,并研究这些角的分类及记法.2.角的概念的推广:3.正角、负角、零角概念师: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如图2中的角为正角,它00等于30与750;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那么同学们猜猜看,负角怎么规定呢?零角呢?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

高中《三角函数》全部教案

高中《三角函数》全部教案

三角函数第一教时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过程:一、提出课题:“三角函数”回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它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值来定义的。

相对于现在,我们研究的三角函数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各门学科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

二、角的概念的推广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2.讲解:“旋转”形成角(P4)突出“旋转”注意:“顶点”“始边”“终边”“始边”往往合于x轴正半轴3.“正角”与“负角”——这是由旋转的方向所决定的。

记法:角α或α∠可以简记成α4.由于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围大扩大了。

1︒角有正负之分如:α=210︒β=-150︒γ=-660︒2︒角可以任意大实例:体操动作:旋转2周(360︒×2=720︒) 3周(360︒×3=1080︒)3︒ 还有零角 一条射线,没有旋转三、关于“象限角”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角角的顶点合于坐标原点,角的始边合于x 轴的正半轴,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例如:30︒ 390︒ -330︒是第Ⅰ象限角 300︒ -60︒是第Ⅳ象限角585︒ 1180︒是第Ⅲ象限角 -2000︒是第Ⅱ象限角等四、关于终边相同的角1.观察:390︒,-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2.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360︒的角与)(Z k k ∈个周角的和390︒=30︒+360︒ )1(=k-330︒=30︒-360︒ )1(-=k 30︒=30︒+0×360︒ )0(=k1470︒=30︒+4×360︒ )4(=k-1770︒=30︒-5×360︒ )5(-=k3.所有与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可以构成一个集合{}Z k k S ∈⋅+==,360| αββ即:任何一个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4.例一 (P5 略)五、小结: 1︒ 角的概念的推广用“旋转”定义角 角的围的扩大2︒“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角”第二教时教材:弧度制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弧度制的定义,学会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并进而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一一对应关系的概念。

高中教案数学三角函数

高中教案数学三角函数

高中教案数学三角函数
1. 理解和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2. 能够根据给定角度求解三角函数的数值;
3. 掌握三角函数的应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
2. 三角函数的性质;
3.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 三角函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材、课件;
2. 知识准备: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3. 教案准备:编写详细的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内容。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通过展示一个有关三角函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应用,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步:讲解
1. 介绍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
2. 讲解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周期性、奇偶性等;
3. 分析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第三步:练习
1. 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题,让他们练习计算三角函数的数值;
2.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第四步: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教学延伸:
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题,巩固他们对三角函数的理解;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分析、解答,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教学反馈:
1. 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帮助他们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评估: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三角函数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预备可以更好地依据详细状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期望可以帮忙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1一、教学目标把握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经受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的探究过程,提升规律推理力量。

在猜想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探究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如何讨论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四)小结作业提问:今日学习了什么?引导同学回顾:基本不等式以及推导证明过程。

课后作业:思索如何用三角函数单调性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2教材: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反正弦,反余弦函数)目的:要求同学初步(了解)理解反正弦、反余弦函数的意义,会由已知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求出范围内的角,并能用反正弦,反余弦的符号表示角或角的集合。

过程:一、简洁理解反正弦,反余弦函数的意义。

由1在R上无反函数。

2在上, x与y是一一对应的`,且区间比较简洁在上,的反函数称作反正弦函数,记作,(奇函数)。

同理,由在上,的反函数称作反余弦函数,记作二、已知三角函数求角首先应弄清:已知角求三角函数值是单值的。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是多值的。

例一、1、已知,求x解:在上正弦函数是单调递增的,且符合条件的角只有一个 (即 )2、已知解:,是第一或其次象限角。

即( )。

3、已知解: x是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即或 )这里用到是奇函数。

例二、1、已知,求解:在上余弦函数是单调递减的,且符合条件的角只有一个2、已知,且,求x的值。

解:, x是其次或第三象限角。

3、已知,求x的值。

解:由上题:。

介绍:∵上题例三、(见课本P74-P75)略。

三角函数经典教案模板高中

三角函数经典教案模板高中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周期性;(2)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如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公式、性质等;(3)学会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函数的性质;(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思维;(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

教学重点:1. 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周期性;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如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公式、性质等。

教学难点: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周期公式的应用;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初中所学角的度数与弧度制的关系;2. 引入三角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单位圆为背景,引入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2. 三角函数的性质: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3.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公式、性质等。

三、课堂练习1. 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练习;2. 基本公式的应用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 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解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周期公式的应用;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1. 周期性及周期公式的应用练习;2.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关系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查阅资料,了解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实际问题解决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公式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高中《三角函数》全部教案.docx

高中《三角函数》全部教案.docx

三角函数第一教时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过程:一、提出课题:“三角函数”回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它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值来定义的。

相对于现在,我们研究的三角函数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各门学科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

二、角的概念的推广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2.讲解:“旋转”形成角( P4)突出“旋转”注意:“顶点”“始边”“终边”“始边”往往合于x 轴正半轴3.“正角”与“负角”——这是由旋转的方向所决定的。

记法:角或可以简记成4.由于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1 角有正负之分如: =210= 150= 6602角可以任意大实例:体操动作:旋转 2 周( 360 ×2=720 ) 3 周( 360 ×3=1080)3还有零角一条射线,没有旋转三、关于“象限角”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角角的顶点合于坐标原点,角的始边合于x 轴的正半轴,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例如: 30390330是第Ⅰ象限角30060是第Ⅳ象限角5851180是第Ⅲ象限角2000是第Ⅱ象限角等四、关于终边相同的角1.观察: 390 , 330 角,它们的终边都与 30 角的终边相同2.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 360 的角与k(k Z ) 个周角的和390 =30+360(k1)330 =30360(k1) 30 =30 +0×360( k0)1470 =30+4×360(k4)1770 =305× 360(k5)3.所有与终边相同的角连同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S|k 360 , k Z即:任何一个与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与整数个周角的和4.例一(P5略)五、小结: 1角的概念的推广用“旋转”定义角角的范围的扩大2“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角”第二教时教材:弧度制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弧度制的定义,学会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并进而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 R 一一对应关系的概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函数第一教时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过程:一、提出课题:“三角函数”回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它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值来定义的。

相对于现在,我们研究的三角函数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各门学科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

二、角的概念的推广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2.讲解:“旋转”形成角(P4)突出“旋转”注意:“顶点”“始边”“终边”“始边”往往合于x轴正半轴3.“正角”与“负角”——这是由旋转的方向所决定的。

∠可以简记成α记法:角α或α4.由于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围大扩大了。

1︒角有正负之分如:α=210︒β=-150︒γ=-660︒2︒角可以任意大实例:体操动作:旋转2周(360︒×2=720︒)3周(360︒×3=1080︒)3︒还有零角一条射线,没有旋转三、关于“象限角”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角角的顶点合于坐标原点,角的始边合于x轴的正半轴,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例如:30︒390︒-330︒是第Ⅰ象限角300︒-60︒是第Ⅳ象限角585︒1180︒是第Ⅲ象限角-2000︒是第Ⅱ象限角等四、关于终边相同的角1.观察:390︒,-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2.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360︒的角与)k∈个周角的和(Zk390︒=30︒+360︒)1k(=-330︒=30︒-360︒)1k30︒=30︒+0×(-=360︒)0k(=1470︒=30︒+4×360︒)4(=k-1770︒=30︒-5×360︒)5=k(-3.所有与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可以构成一个集合{}Z==,|360+k⋅kS∈ββα即:任何一个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4.例一(P5 略)五、小结:1︒角的概念的推广用“旋转”定义角角的围的扩大2︒“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角”第二教时教材:弧度制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弧度制的定义,学会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并进而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一一对应关系的概念。

过程:一、回忆(复习)度量角的大小第一种单位制—角度制的定义。

二、提出课题:弧度制—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它的单位是rad 读作弧度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的角。

如图:∠AOB=1rad∠AOC=2rad周角=2πrad1.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 2.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 r l =α(l 为弧长,r 为半径) 3. 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零角,单位不同,但数量相同(都是0)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任一非零角,单位不同,量数也不同。

三、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o rC2rad 1rad r l=2r o A A B抓住:360︒=2πrad ∴180︒=π rad∴ 1︒=rad rad 01745.0180≈π'185730.571801 =≈⎪⎭⎫ ⎝⎛=πrad 例一 把'3067 化成弧度解:⎪⎭⎫ ⎝⎛=2167'3067 ∴ rad rad ππ832167180'3067=⨯= 例二 把rad π53化成度 解: 1081805353=⨯=rad π 注意几点:1.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也可借助“计算器”《中学数学用表》进行;2.今后在具体运算时,“弧度”二字和单位符号“rad ”可以省略 如:3表示3rad sin π表示πrad 角的正弦3.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值应该记住(见课本P9表)4.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三 用弧度制表示:1︒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2︒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解:1︒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S ∈==,|1πββ2︒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S ,2|2ππββ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S ,2|3πββ 第三教时教材:弧度制(续)目的:加深学生对弧度制的理解,逐步习惯在具体应用中运用弧度制解决具体的问题。

过程:一、复习:弧度制的定义,它与角度制互化的方法。

口答《教学与测试》P101-102练习题 1—5 并注意紧扣,巩固弧度制的概念,然后再讲P101例二二、由公式:⇒=r l α α⋅=r l 比相应的公式180r n l π=简单 弧长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 例一 (课本P10例三) 利用弧度制证明扇形面积公式lR S 21=其中l 是扇形弧长,R 是圆的半径。

证: 如图:圆心角为1rad 的扇形面积为:221R ππ 弧长为l 的扇形圆心角为rad Rl ∴lR R R l S 21212=⋅⋅=ππ 比较这与扇形面积公式 3602R n S π=扇 要简单 例二 《教学与测试》P101例一 直径为20cm 的圆中,求下列各圆心所对的弧长 ⑴34π ⑵ 165 解: cm r 10= ⑴: )(3401034cm r l ππα=⨯=⋅= ⑵:rad rad 1211)(165180165ππ=⨯= ∴)(655101211cm l ππ=⨯= o R S l例三 如图,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 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解:设扇形的半径为r ,弧长为l ,则有 ⎩⎨⎧==⇒⎪⎩⎪⎨⎧==+22162l r r l l r ∴ 扇形的面积2)(221cm rl S == 例四 计算4sin π 5.1tan 解:∵ 454=π∴ 2245sin 4sin == π'578595.855.130.571.5rad ==⨯=•∴ 12.14'5785tan 5.1tan ==例五 将下列各角化成0到π2的角加上)(2Z k k ∈π的形式⑴π319 ⑵ 315- 解:πππ63319+= ππ2436045315-=-=-例六 求图中公路弯道处弧AB 的长l (精确到图中长度单位为:m解: ∵ 360π=∴ )(471514.3453m R l ≈⨯≈⨯=⋅=πα三、练习:P11 6、7 《教学与测试》P102 练习6四、作业: 课本 P11 -12 练习8、9、10P12-13 习题4.2 5—14《教学与测试》P102 7、8及思考题第四教时教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继而理解α角与β=2k π+α(k ∈Z)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的道理。

过程:一、提出课题:讲解定义:1.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 (x,y )则P 与原点的距离02222>+=+=y x y x r (图示见P13略) 2.比值r y 叫做α的正弦 记作: ry =αsin 比值rx 叫做α的余弦 记作: r x =αcos 比值xy 叫做α的正切 记作: x y =αtan 比值y x 叫做α的余切 记作: y x =αcot 比值x r 叫做α的正割 记作: xr =αsec 比值y r 叫做α的余割 记作: y r =αcsc 注意突出几个问题: ①角是“任意角”,当β=2k π+α(k ∈Z)时,β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应该是相等的,即凡是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

②实际上,如果终边在坐标轴上,上述定义同样适用。

(下面有例子说明)③三角函数是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④0>r ,而x,y 的正负是随象限的变化而不同,故三角函数的符号应由象限确定(今后将专题研究)⑤定义域:αααtan cos sin ===y y y )(2Z k k R R ∈+≠ππα αααcsc sec cot ===y y y )()(2)(Z k k Z k k Z k k ∈≠∈+≠∈≠παππαπα二、例一 已知α的终边经过点P(2,-3),求α的六个三角函数值解:13)3(2,3,222=-+=-==r y x∴sin α=-13133 cos α=13132 tan α=-23 cot α=-32 sec α=213 csc α=-313 例二 求下列各角的六个三角函数值⑴ 0 ⑵ π ⑶ 23π⑷ 2π 解:⑴ ⑵ ⑶的解答见P16-17⑷ 当α=2π时 r y x ==,0 ∴sin 2π=1 cos 2π=0 tan 2π不存在 cot 2π=0 sec 2π不存在 csc 2π=1 例三 《教学与测试》P103 例一 求函数xx x xy tan tan cos cos +=的值域 解: 定义域:cosx ≠0 ∴x 的终边不在x 轴上又∵tanx ≠0 ∴x 的终边不在y 轴上∴当x 是第Ⅰ象限角时,0,0>>y x cosx=|cosx| tanx=|tanx| ∴y=2…………Ⅱ…………,0,0><y x |cosx|=-cosx |tanx|=-tanx ∴y=-2…………ⅢⅣ………,0,00,0<><<y x y x |cosx|=-cosx |tanx|=tanx ∴y=0 例四 《教学与测试》P103 例二⑴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P(4,-3),求2sin α+cos α的值⑵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P(4a,-3a),(a ≠0)求2sin α+cos α的值解:⑴由定义 :5=r sin α=-53 cos α=54 ∴2sin α+cos α=-52 ⑵若0>a a r 5= 则sin α=-53 cos α=54 ∴2sin α+cos α=-52 若0<a a r 5-= 则sin α=53 cos α=-54 ∴2sin α+cos α=52 三、小结:定义及有关注意容四、作业: 课本 P19 练习1 P20习题4.3 3《教学与测试》P104 4、5、6、 7第五教时教材:三角函数线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从而使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有更深的理解。

过程:一、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指出:“定义”从代数的角度揭示了三角函数是一个“比值”二、提出课题:从几何的观点来揭示三角函数的定义: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三、新授:2. 介绍(定义)“单位圆”—圆心在原点O ,半径等于单位长度的圆3. 作图:(课本P14 图4-12 )此处略 …… …… ……… …… ……设任意角α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α的终边也与单位圆交于P ,坐标轴正半轴分别与单位圆交于A 、B 两点过P(x,y)作PM ⊥x 轴于M ,过点A(1,0)作单位圆切线,与α角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交于T ,过点B(0,1)作单位圆的切线,与α角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交于S4. 简单介绍“向量”(带有“方向”的量—用正负号表示)“有向线段”(带有方向的线段)方向可取与坐标轴方向相同,长度用绝对值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