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合集下载

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 4.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 断发展的观点。
自学提纲
• 1.人类起源于古代哪种生物? • 2.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什么? • 3. 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
图,思考:
• (1)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他们的 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长臂猿科动物是动物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 对象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集中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的大陆及岛屿上的热带或亚热带 森林中。其中产于我国境内的共有4种,包括黑长臂猿、白掌长臂猿、 白颊长臂猿和白眉长臂猿,均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练习
1.进化论的创立者是

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锦州实验学校 景宇华
学习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 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 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 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 3.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 流自己的看法。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 方式不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3)脑发育的程 度不同。
• 4.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 5. 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 6.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
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 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 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食性较杂,食果子、树叶、种子、蜂蜜、昆虫、鸟卵、蛇卵,也吃 偶蹄类的幼仔、狒狒和其它猴子。

生物: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4(人教版七年级下)

生物: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4(人教版七年级下)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 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 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 呢?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占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 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 化石。 头盖骨化石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丢失
课后练习
1.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 D )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 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 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 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 D.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 3.著名的北京猿人发现于 ( C ) A.山顶洞 B.小汤山 C.周口店
教后反思
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 本节的不少问题是悬而未决的,容易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 / 琪琪电网网
prz48nsr
识,已经具备了学本事帮助父亲支撑家业的基本条件。当时正值小学堂放假期间。于是,耿正向李老乡建议:“不如让 婶子和小腊梅也来店铺里来做一些接待经营的练习吧!照咱们现在的经营规模,只要你们全家四人都可以上得了手,我 们归去之后,店铺仍然可以照常运转的!”李老乡说:“也行,那就先试试吧!如果还可以勉强运转,那当然是最好不 过啦;否则,要是实在运转不了,叔就只得雇佣外人了。唉,找几个合适的人帮叔做具体的经营,还真有些不容易呢。” 耿英却说:“叔,肯定行的!弟弟和妹妹已经长大了,也都很聪明。您也知道的,爹爹带着我们南下那年,小直子才八 岁。爹不在了以后,我们兄妹三个在景德镇上几乎两手空空的苦苦创业时,弟弟他也才只有十岁,这不也一路走过来了 嘛!而且更重要的是,您还有婶子,她非常能干呢!”李老乡赞叹地说:“咳,像你们兄妹三个这样既能干,又能吃苦 的人能有几个啊!”耿直说:“我姐说过,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咬牙干几年,也就挺过来了!弟弟和妹妹都在一天天长 大呢!您和婶子又都年轻力壮的,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李老乡拍拍耿直的肩膀,感激地说:“谢谢你们的鼓励!若要 说到论条件吧,叔现在与你们当年相比,那可是强老鼻子了。你们放心,叔会带着全家人好好儿地经营咱们这个店铺的。 叔决不辜负‘昌盛丝绸行’这个响当当的牌子,一定要让她永远兴旺发达!”转眼间,小学堂的下一个学年快要开始了。 而在那个假期内,李老乡的宝贝女儿小腊梅几乎每天都随同母亲在“昌盛丝绸行”帮忙。这个聪明伶俐的小丫头就好像 一只快乐的小喜鹊一样,跑前跑后地招呼顾客,高高兴兴地做着各种各样力所能及的活计。耿英看在眼里,觉得这小腊 梅真还是一块学做生意的好材料呢,于是在说笑之间对李老乡说:“叔,依我看,您不如现在就中止腊梅妹妹的学业吧! 您和根子弟弟都是很有文化知识的人儿呢。这以后啊,你们一家人一边做这丝绸生意,一边抽时间继续教腊梅妹妹学习 文化知识也是可行的啊。我和哥哥就是这样培养小直子的,他现在的文化知识一点儿也不比我俩少呢!”李老乡轻轻地 叹了一口气,说:“唉,说实话,我很想让宝贝女儿也读到小学毕业呢!可眼下这个情况,看来也恐怕只能是如此了。 可真要让我做出这个决定,还实在是有些难啊。唉,不管怎么说,这不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嘛,容我考虑考虑再说吧。” 又一个八月十五节如期而至了。李老乡夫妇和耿正兄妹三人都知道,这将是他们在南国过得最后一个中秋圆月节了。和 前三年过节时一样,李老乡一家人又和兄妹三人一起,围坐在租住小宅院儿里那个宽敞厨房内的大饭桌前,津津有味儿 地吃了圆圆胖胖浓香四溢的鲜羊肉大水饺和大杂烩菜,只是在今年的

原创2: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原创2: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北京人的头骨 化石和复原像
马坝人的头骨 化石和复原像
尼人的 复原像
尼安德特人头部复原像
山顶洞人的复原像
根据上述化石及他们的遗物,请你们推测一下古人 类当时的生活状况
学习目标之二 从猿到人的进化
森林古猿是如何向人的方向发展的? [可从环境的变化、运动方式的改变、 工具的使用、脑容量的变化、语言的 产生等方面思考]
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 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运动 方式
臂行
类人猿
制造工具能 使用自然工具

不会制造工具
脑发育的程 脑容量小

没有语言能力
现代人
直立行走
制造、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 工具
脑容量大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森 林 古 猿 及 其 生 活 的 想 象 图 为什么森林古猿的一支会演化成为人类呢?
达尔文的进化论: 提出了人类和类人 猿的共同祖先是一
类古猿
• 长臂猿 是我国仅有的现生类人猿,与猩 猩、大猩猩、黑猩猩一起被称为四大类人猿, 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
• 长臂猿是猿类中最细小的一种,也是行动最 快捷灵活的一种。我国有5种长臂猿,它们 都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 世界上目前共有7种长臂猿,其中黑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和白掌长臂猿生活在我国及附近 邻国,都已列入一级保护动物。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 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长臂猿生活在 南亚、东南亚 地区以及我国 的云南省
黑猩猩生活在 非洲中部和西 部的热带森林 中
猩猩生活在亚洲 的加里曼丹和苏 门答腊的热带森 林中
大猩猩生活在 非洲西部和东 部赤道地区一 带

2020-2021学年七年级寒假作业生物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020-2021学年七年级寒假作业生物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七年级寒假作业生物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单选题1.科学家的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属于事实的是()A.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B.其他地区50~2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C.根据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推断人类起源于非洲D.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2.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森林古猿善攀援生活,上肢较长B.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运用语言C.人类进化过程是人为控制的发展过程D.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向着有利于直立行走的方向变异3.人类和现代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南方古猿B.长臂猿C.北京猿人D.森林古猿4.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A.直立行走B.会使用工具C.会穿衣服D.脑容量逐渐增加5.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B.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根据研究,人类进化历程的四个阶段按顺序排列依次是A.南方古猿智人能人直立人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C.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D.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7.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红毛猩猩B.大猩猩C.长臂猿D.金丝猴8.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 )A.两足行走B.大脑发达C.使用语言D.使用工具9.(2020春•耒阳市校级月考)考古学家在我国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人类发展的哪个时期A.能人B.智人C.直立人D.现代人类10.在猛兽环伺、风雨无常的大自然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下列哪一项不是在进化过程中的人类特有的能力()A.迅速奔跑,追捕猎物B.制造复杂精巧的工具C.丰富的语言,能够更好地交流与合作D.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11.下列动物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马B.猫C.猴子D.黑猩猩12.有证据表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阶段是()A.直立人阶段B.智人阶段C.南方古猿阶段D.能人阶段13.英国的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什么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A.比较解剖B.科学推测C.假设D.科学探究14.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A.直立行走B.骨盆变短增粗C.下肢增长D.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15.表为人与黑猩猩的某些特征的比较,说明人和黑猩猩在进化上有什么关系A.没有任何关系B.人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C.完全是巧合D.人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二、综合题16.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

原创1: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原创1: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年环球旅行,观察搜集动植物和地质方面大量材料 (5 年) 2.归纳、整理、实验、综合分析,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1859出版《物种起源》(23年) 思考:从进化论的建立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想?
类人猿与人进化
类人猿的比较
长臂猿
猩猩
大猩猩
黑猩猩
分布 东南亚
亚洲
热带非洲
热带非洲
身高、 不到1米,重量一 可达1.4米,重量可 1.6米以上,体重大 比大猩猩略小
讨论:
• 人与类人猿之间存在着差异,欧洲一直受基督教的深远影响, 为什么进化论,最后逐渐被大家接受?
在激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证据
• 化石:包括生物遗体、遗迹和遗物 • 现存于世界各地的人和猿猴类的各个方面的比较 • 血清学—免疫距离 • 分子生物学:基因—DNA核苷序列,蛋白质氨基酸序列 • .......
产生原因: 1.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
非常有限 2.科学知识贫乏 3.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
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 4.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发表后。欧洲科学界和宗 教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英国政界和宗教界或利用手中的权力, 公开禁止讲授达尔文学说;或极尽歪曲污蔑之能事,攻击达尔文的 进化论。即使在科学界,能够理解支持进化论的人也屈指可数,反 对者却大有人在。
人与类人猿的比较
人(右)和黑猩猩的骨 骼比例与姿势
骨盆的比较 1、黑猩猩;2、人类骨盆
手的比较 1.人手;2.黑猩猩
黑猩猩脑与人脑的区别
人与类人猿的主要区别
类人猿
运动方式
主要臂行
人 直立行走
制造工具能力
使用自然工具
制造复杂工具
脑发育、语言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8张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8张PPT)

猩猩
黑猩猩
亚洲的加丽曼丹
非洲中部和西
和苏门答腊的热
部的热带森林
带森林中。
中。
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森林古猿 及其生活 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 存; 2.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
影 想响一下想,:东非大大量裂的谷森地林区变原成先了的稀热树带草丛原林,,对有那一里
部 的—分森—变林使成 古得了猿一稀会部树产分草 生森原 什林么。古影猿响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稀树草原
森 地形
林 变化

气候 变化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环境变化,森林大量消失
(直古立人行类走)→人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臂行) →类人猿
人类的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_达__尔__文___
2、人类起源于__森__林__古__猿___ 3、原因___环__境__变__化________ 4、证据___化__石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提出人猿共祖的是英国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 2.证据:地质学资料——环境的改变;
用两条腿走路,老了三条腿走路?
说说看:最早的“他” 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
知道哪些神话传说? 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
1.神创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
达尔文 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的分布:
大猩猩
生活在非洲西 部和东部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C
A
C
三.请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 类人猿 运动 方式 现代人
臂行
直立行走
制造、使用各种简 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大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制造工 使用自然工具 具能力 不会制造工具
脑发育 脑容量小 的程度 没有语言能力
1.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 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 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 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 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2.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现代类人猿和人拥有共同的祖先—— 生活在 森林
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
进化
人 类 的 起 源 和 发 展
森林 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生活在稀 树草原
进化 产 生 语 言 , 工 具 复 杂 用 火 、 大 脑 发 达 ,
人类
直露 立西 行时 走代
的 古 人 类
人类的发展 :
使 用 创 造 工 具
东 非 人 时 代 古 人 类
(
现代 人类
)
)
(
一、判断:
1.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 2.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成人类。(× )
3.人类和长臂猿的祖先都是森林古猿。(。 (× )
1.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大象 B.金丝猴 C.黑猩猩 D.兔子 2.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 因素是( ) A.生活环境的改变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 3.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 的阶段是( ) A.古猿的树栖生活 B.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C.四肢行走转变为直立行走 D.产生了语言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点、人类在进化历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尝试区分事实和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观点。

(2)认同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认同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2.教学难点:采取对比的方法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关于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的资料,东非大裂谷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变化的图片和文字资料,300万年前的古人类“露西”的化石被发现的录像,“露西”骨骼化石的图片,现代类人猿的骨骼和现代人的骨骼的图片,用泡沫塑料仿制成距今175万年前古人类使用的“石器”,人类发展过程中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变化图,不同时期的人类单幅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则引发广大民众好奇心的新闻: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发现疑似的“女娲遗骨”。

根据14C同位素测定,该遗骨为6 200年前生活的古人,可能是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

听到此新闻,你想到了什么?当然,女娲造人、上帝造人都是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虽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目前证据比较充分的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19世纪时,达尔文第一次以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的观点,替代“神创论”对人类起源进行了解释。

达尔文提出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黑猩猩有亲缘关系。

虽然这一观点被当时的宗教势力群起而攻之,被污蔑为亵渎圣灵、有失人类尊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论越来越被广泛接受。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

课题: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编号:4-1-1)年级七班级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学科:生物主编:授课人:_______ 课型:新学课课时: 1 【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人类在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1.学习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学习难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

【学习过程】【学习笔记】一、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2-6内容,完成知识梳理)1.19世纪的科学家提出“论”,认为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一类股古猿,从而猛烈地冲击了当时流行于世的神创论。

2.四种现代类人猿有、、、;它们和人类的共同祖先都是。

3.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4.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和十分必要。

我的疑惑:预习后,我还有以下问题和疑惑要与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探究解决。

二、合作探究探究主题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学习“观察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四种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人类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这是为什么?探究主题二:从猿到人的进化1.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2.资料及证据分析:(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会是怎样的?(2)“东非人”用教材“图4-3”中所示石器做什么?从石器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3.观察、想象教材第6页图片: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区别?4.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探究主题三: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阅读教材P6 “技能训练”内容,区分短文中的“事实和观点”。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 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是由上帝制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土捏出来的C.人是天外飞来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3.人类是森林古猿进化来的,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到地面生活的部分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B.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类C.制造工具及合作交流产生了语言和意识D.制造和使用工具使双手灵活、大脑发达4.在森林古猿进化为现代人类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没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 A.用火 B.地壳变化,使部分陆地变成海洋C.手臂的使用和制造工具 D.产生语言和意识5.人类起源于古猿,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 )A.制造工具B.直立行走 C.学会用火 D.使用语言6.如图是森林古猿生活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森林古猿进行( )A.树栖生活 B.洞穴生活 C.陆栖生活 D.水栖生活7.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 ) A.用火来驱赶猛兽 B.用火来攻击敌人C.用火来御寒 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了人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8.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9.森林古猿变成人,与以下哪种因素关系最密切( )A.制造简单工具B.能够用树枝、石块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C.四肢越来越发达D.地壳剧烈运动,森林大量消失10.关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说法中,以下正确的是( )A.都有共同的祖先 B.都通过语言文字交流C.都过着树栖生活 D.都以直立行走为主11.古人类能够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是因为( )A.直立行走 B.火的使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语言的产生12.人类的起源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科学家根据各种证据推测,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七年级下册生物备课无忧精美同步课件+好题必刷(人教版)(解析版)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七年级下册生物备课无忧精美同步课件+好题必刷(人教版)(解析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单选题1.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中,你认为错误的观点是( )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B.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和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过程C.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D.“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并能制造复杂工具【答案】D【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详解】A.人类和类人猿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正确。

B.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加上脑的发育、火的使用、语言的交流,最终进化成人类,正确。

C.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正确。

D.“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

2.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A.直立行走B.骨盆变短增粗【答案】A【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详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七年级生物上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鲁科版五四制

七年级生物上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鲁科版五四制
在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时,我认为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学生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们也增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存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重点题型整理
1.题型一:请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解释其重要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重要性体现在直接价值(食用、药用、旅游等)、间接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和潜在价值(未来利用)三个方面。
2.题型二: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因素,并说明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生物多样性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过程:
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生物多样性案例分析(20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对于短文,我将检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准确,论证是否充分,语言是否流畅。对于存在问题的部分,我会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原卷版)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原卷版)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学会用火B、直立行走C、在地面生活D、使用天然工具2、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进化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使用工具②直立行走③制造工具④使用火烧烤食物⑤产生语言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③①⑤④D、③②①④⑤3、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后发展的是()A、直立行走B、使用语言C、学会用火D、使用工具4、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认识,错误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C、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D、分析“露西”化石,“露西”可能采用了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5、如图是距今300万年前的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

从化石可以看出,露西的髋骨比较宽阔,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下肢骨(如股骨)更粗壮。

这些特点表明()A、古人类能够直立行走B、古人类能够制造工具C、古人类会用火烧烤食物D、古人类的脑容量接近现代人6、研究人员对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达到了96% 以上。

下列有关黑猩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黑猩猩属于类人猿B、人类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祖先C、黑猩猩可以真正直立行走D、黑猩猩的手不如人类的灵巧7、观察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东非人”及其遗物,从石块的形状可推测“东非人”具有了一定的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直立行走的能力B、大脑较发达,有初步的思维及语言、文字能力C、有捕猎和御敌的能力D、有制造简单工具并使用工具的能力8、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属于事实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9、在森林大量消失的状况下,森林古猿来到地面活动,它们逐渐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进化为人。

4.1.1人的起源和发展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4.1.1人的起源和发展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提出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长臂猿C、森林古猿D、大猩猩2、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四肢行走转为双足行走3、在人类进化的阶段中,脑容量最大的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4、下列哪项是南方古猿所具有的特征()A、会制造工具B、能直立行走C、脑容量在1000以上D、会用天然火5、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A、黑猩猩B、长臂猿C、大猩猩D、金丝猴6、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A、、南方古猿B、智人C、直立人D、能人7、19世纪著名进化论的建立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A、恩格斯B、罗伯特·虎克C、达尔文D、施莱登8、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该化石特征的是:()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下肢粗壮而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跟现代人相似9、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10、你认为古人类最先制造的工具是:()A、骨器B、瓷器C、石器D、以上都不是11、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世界各国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做出了种种推测和论证,下列有关陈述:①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②露西的生活在300万年前③其他地区发现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④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⑤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其中属于观点的是()A、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2、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实可以说明()A、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人类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处代进化而来C、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D、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3、下列哪项不是人类开始起源的地理条件()A、气候由温暖湿润变得干旱寒冷B、气候由干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C、连绵不断的森林变得稀疏D、稀树草原取代森林的面积扩大14、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相比,不属于智人的独有特征是?A、缝制兽皮衣B、会制造工具C、脑容量已达到现代人大小D、手持标枪和长矛盾狩猎二、非选择题15、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是,最早能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是,最早使用火的原始人类是,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的原始人类是。

2019-2020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随堂训练: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解析版)

2019-2020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随堂训练: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随堂训练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人类与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说明( )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B.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C.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D.黑猩猩和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祖先2、在东非大裂谷地区,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食物丰富B.扩大生活范围 C .树上天敌增加 D.森林大量消失3、在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变化是( )A.造山运动活跃,山脉隆起B.气候变化加剧,出现冰川C.四肢行走变为后肢支撑身体的直立行走D.森林毁灭,下地行走4、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类人猿的特征( )A.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B.能下地,能直立行走C.手不如人类的手灵巧D.大脑和智力不如人类发达5、森林古猿的一支,由于环境的改变,某些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树柄下到地面生活,这为它们进化成人类奠定了基础。

下列所述与此无关的是( )A.直立行走,以便寻求食物、发现敌害B.前肢的解放,使前后肢分工明确,前肢逐渐变成了手C.为了使用火烧烤食物,它们逐渐下地并适应了陆地生活D.由于经常围捕猎物,它们要相互协作交流,因此逐渐产生了语言6、观察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东非人”及其遗物,从石块的形状可推测“东非人”具有了一定的能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立行走的能力B.大脑较发达,有初步的思维及语言文字能力C.有捕猎和御敌的能力D.有制造简单工具并使用工具的能力7、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需要在下面的动物中进行药物实验。

为了实验效果比较接近于人,你认为应该选择的动物是( )A.黑猩猩B.狒狒C.猕猴D.金丝猴8、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C.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D.两者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不同9、在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是 ( )A.直立行走B.能制造并使用工具C.脑量增加D.使用语言交流10、人类学家将什么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A.脑容量的增加B.学会人工取火C.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D.后肢直立行走11、在下列人体基本特征中,哪项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A.下肢较长,下肢骨粗壮B.产生了复杂的面部表情C.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D.手能握物12、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使人类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9.“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具有的能力是( C ) A.制造简单的工具 B.用火烧烤食物 C.使用树枝、石块来获取食物 D.制造和使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
10.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 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B) A.人比猿高等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11.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我们的方法和态度应该是( D ) A.建立现代类人猿的自然保护区 B.不砍伐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 C.任意捕捉、贩卖猿类 D.A、B两项都对 12.关于人类的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大脑的发育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 C.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 D.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16.如图为人类和类人猿的骨骼图,请据图回答: (1)从骨骼看,类人猿___前__肢____明显长于___后__肢___。而人类的上肢较 ___细__短_____,____下__肢____较粗长,具有粗壮的股骨。 (2)从行走方式看,类人猿的行走为_____半__直__立__行__走_____,过着以 ____树__栖____为主的生活;而人类为__直__立__行__走___。 (3)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过程中,身体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如 ____重__心__下__移______、_____下__肢__骨__增__长____、_____骨__盆__变__短__增__宽______、 ___脊__柱__弓__形__变__为__“__S_”__形____等,逐渐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1)1 000万~2 000万年前,森林大量消失,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 大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课堂导学案
C.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现代类人猿不会制造工具 D.人和现代类人猿都能直立行走
2、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 B.保护环境,减小对环境的依赖
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
3、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A.生活环境的改变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4、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回答
(1)由图可知,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着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这样_______肢得到解放,促进了_________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越来越复杂;__________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____。

(2)黑猩猩能利用树枝取食洞穴内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是____________
(3)A∽G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三:区分观点和事实
【自主学习】阅读P6“技能训练”
1、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
【思考与讨论】1、对于同一个事实,因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会不会形成不同的观点?
2、如何区分事实与观点?
3、完成短文中的问题。

【书后作业】
【课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