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

合集下载

中医汗证诊疗流程

中医汗证诊疗流程

中医汗证诊疗流程
中医的汗证诊疗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望诊:中医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以获取一些重要的信息。

2. 闻诊:中医医生会闻患者身上的气味,了解患者的体味是否有异常。

3. 问诊:中医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疾病的发生时间、常见的诱因、伴随的其他症状等信息。

4. 切诊:中医医生会用手按摩患者的脉搏,以了解患者的脉象,判断是否存在汗证。

5. 辨证:根据患者的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信息,中医医生会综合分析,进行辨证,即判断患者属于哪种类型的汗证。

6. 治疗:根据辩证结果,中医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可以包括中草药、针灸、推拿按摩、艾灸等,旨在调整患者体质,恢复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7. 随访:治疗过程中,中医医生会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治疗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汗证诊疗流程是个体化的,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流程。

同时,中
医治疗时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理和生理状态,个人体质等因素。

因此,建议患者在就诊前先咨询中医医生,获得具体的诊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32汗证

中医内科学32汗证
盗汗
睡时汗出,醒后汗 止。
战汗
发热时全身战栗, 汗出后热势减退。
自汗
白天不因劳动、日 晒、厚衣或发热而 汗自出。
脱汗
大汗淋漓或汗出如 珠,可伴有气短神 疲等症。
黄汗
汗出色黄如柏汁, 染衣着色。
汗证的病因与病机
病因
多由营卫不和、气血失调、湿热内蕴 等因素引起。
病机
汗证的病机主要是人体阴阳失调,营 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
神经调节
汗腺分泌受到神经系统的 调节,当人体受到刺激或 情绪变化时,神经系统会 刺激汗腺分泌。
内分泌影响
内分泌系统对汗腺分泌也 有一定影响,如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可以 刺激汗腺分泌。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 致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出 现多汗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影响生活的多汗症, 手术如交感神经切除术等可能 作为最后的选择。
其他疗法
如电刺激疗法、离子导入疗法 等物理疗法也被应用于多汗症
的治疗。
04
汗证的预防与调护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保持适量运动
充足休息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 免疫力,预防感冒。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疲劳过度。
合理饮食
中医治疗汗证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选择合 适的方药。
中药治疗汗证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势,尤其对于慢性汗证患者,中医治疗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未来研究可针对不同病因和病理机制的汗证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汗 证的机制和作用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案。
偏汗
上半身汗出而下半身无汗者,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下半身汗 出而上半身无汗者,治宜益气温阳,方用芪附汤合右归丸。

汗证

汗证

治法 清热泻脾. 方药 泻黄散 泻黄散加减. 常用药: 石膏,栀子清泄脾胃积热, 防风疏散伏热, 藿香化湿和中, 甘草调和诸药, 再加麻黄根,糯稻根敛汗止汗. 加减:尿少,色黄加滑石,车前草清利湿热; 汗渍色黄甚者加茵陈,佩兰清化湿热.
其它疗法
(一)中成药剂
玉屏风口服液 每服1支,1日2次.用于肺卫不固证. 生脉饮口服液 每服1支,1日2次.用于气阴亏虚证.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盗汗候》:"盗汗者,眠睡而汗 自出也,小儿阴阳之气嫩弱,腠理易开,若将养过温,因睡 卧阴阳气交津液发越而汗自出也." 《幼科发挥诸汗》:"汗者心之液也.头汗不必治.小儿纯阳 之体,头者诸阳之会,心属火,头汗者,炎上之象也,故头 汗者,乃清阳发越之象,不必治也." 《医宗必读汗》:"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 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者 .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肾阳衰不能内营 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 《幼 幼集成诸汗证治》:"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又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又曰:心为汗.夫心之所藏,在 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液,而自汗 之证,未有 不由心肾两虚而得之者,然阴虚阳必凑之,故发热而自汗, 阳虚阴必凑之,固发厥而自汗,是皆阴阳偏胜所致也."
治法 益气固表. 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牡蛎散加减. 方药 玉屏风散 牡蛎散 常用药: 重用黄芪益气固表, 白术健脾益气, 防风走表御风调节开合, 牡蛎敛阴止汗, 浮小麦养心敛汗, 麻黄根收涩止汗. 加减:脾胃虚弱,纳呆便溏者加山药,炒扁豆 ,砂仁健脾助运;汗出不止者,每晚在睡前 用龙骨,牡蛎粉外扑,以敛汗潜阳.
[临床诊断]

《黄帝内经》论汗证

《黄帝内经》论汗证

《黄帝内经》论汗证《内经》认为,汗为⼈体之津,属于⼈体五液之⼀,《灵枢·决⽓》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汗由⽔⾕精⽓所化⽣,《素问·评热病论》云:“⼈所以汗出者,皆⽣于⾕,⾕⽣于精。

”汗本⾝为⼈体正常的⽣理现象,其形成的机理在于阳⽓蒸发阴津所致,正如《素问·阴阳别论》所云:“阳加于阴谓之汗。

”但若汗出过甚、⾃汗不⽌、夜间盗汗或当汗出⽽不出皆为病理现象,从⽽形成汗证。

《内经》中所论汗证涉及的名称较多,如“魄汗未尽”、“炅汗”、“绝汗”、“灌汗”、“夺汗”、“漏泄”、“汗注不⽌”、“汗⼤泄”等皆为病理因素导致的汗⼤出;“肾病者……寝汗出”,寝汗即为夜间盗汗;亦有“夏暑汗不出”、“⾝热⽆汗”等皆为当汗出⽽⽆汗的病理现象。

病因病机由于汗形成的机理在于“阳加于阴”,故汗证的关键病机则在于阴阳失调,即阳偏盛或阴偏虚,因此阳可扰动阴津⽽为汗证;阴偏盛或阳偏虚,则阳⽓失固亦可为多汗;但若外邪束表,阳⽓失宣或阳⽓郁阻则⽆汗。

《内经》认为导致阴阳失调的原因有很多,⼜总不外内因、外因之途,从脏腑⽽⾔,虽《内经》有“五脏化液,汗为⼼之液”之说,但⼜不仅仅只与⼼有关,与肺、肝、脾、肾均有关系。

感受外邪《内经》认为导致汗证的外感病因主要有暑、热、风、湿之邪。

《素问·⽣⽓通天论》云:“因于暑,汗,烦则喘喝。

”《素问·举痛论》⽈:“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泄,故⽓泄矣。

”张志聪注云:“天之阳邪,伤⼈阳⽓,阳⽓外泄,故汗出也。

”《灵枢·营卫⽣会》云:“外伤于风,内开腠理,⽑蒸理泄,卫⽓⾛之,固不得循其道……命⽈漏泄。

”张介宾注⽈:“风为阳邪有外热也。

热⾷⽓悍,因内热也。

热之所聚,则开发腠理,所以⽑蒸理泄⽽卫⽓⾛之,故不循其常道也。

”《素问·痹论》⽈:“其多汗⽽濡者,此逢湿甚也,阳⽓少,阴⽓盛,两⽓相感,故汗出⽽濡也。

”⾼世栻云:“其⼈⾝亦阳⽓少,阴⽓盛。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汗证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体内部湿热蕴结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症状。

中医辩证论证是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辨证论证可以确定病因病机,指导治疗。

下面将结合汗证,介绍中医辩证论证的思路及方法。

一、辩证思路:1.辨证分型思路:汗证的辨证思路是要确定汗的性质、量、时机等,对全身症状做整体分析,然后作出辩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夹湿证、暑湿痰热证、湿热痰饮证等不同类型,然后针对不同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2.辨证病机思路:汗证的发生与人体阴阳失调、气机紊乱、湿热蕴结等密切相关。

在辨证论证时,要分析病程演化,了解病机途径,明确病因病机,然后指导治疗疾病。

3.辨证借鉴思路:在辨证论证中,可以借鉴历代医家对汗证的辨证思路和方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辨证。

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相关病证的辨证思路,进行综合思考。

二、辩证方法:1.全面询问:在辨证论证中,要全面询问患者的病情,了解病程、发病原因、症状、舌脉等情况。

通过详细的询问,可以获得更多的病情信息,指导辨证论治。

2.观察诊断: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脉象等情况,进行辨证判断。

例如,风寒夹湿证的患者脉象浮紧,舌苔白腻;暑湿痰热证的患者舌苔黄腻。

3.辩证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汗证分为不同类型。

例如,风寒夹湿证的患者多有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暑湿痰热证的患者多有口苦、口渴、尿黄等症状。

4.鉴别诊断:在辩证论证中,要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性。

例如,汗证与外感性感冒、湿热病等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5.辨证论治:在完成辨证论证后,根据不同分型的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风寒夹湿证可以采用辛散温中,行气宣散的方法进行治疗;暑湿痰热证可以采用清热泻火,利湿化痰的方法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是全面询问、观察诊断、辨证分型、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步骤。

汗 证(中医内科)

汗 证(中医内科)

汗证(中医内科)汗证(中医内科)一:概述汗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类型,主要指因体内阴阳失衡而引起的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汗证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二:定义及病因1. 汗证的定义:汗证是指人体因阴阳失衡而导致的不正常的汗出现,表现为汗多、汗少或汗出不畅的症状。

2. 汗证的病因:- 阳盛阴虚:体内阳气过盛,而阴气不足,导致出汗过多或出汗不畅。

- 体质失衡:体质偏热或偏寒都可能导致汗证的出现。

- 情绪压力:情绪过度紧张或焦虑不安可能引起汗出不畅。

三:临床表现1. 汗多证:- 症状:多汗、烦渴口干、心烦易怒。

- 舌象:舌红苔薄黄、脉象:脉数有力。

- 临床常见病症:痰湿、阳虚、气虚等。

2. 汗少证:- 症状:少汗或汗出不畅、身体燥热、口干咽燥。

- 舌象:舌红苔少、脉象:脉细数。

- 临床常见病症:阴虚、气滞、血瘀等。

四: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等草药进行调理。

- 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熟地黄、沉香等。

2. 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根据具体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太溪、涌泉等。

- 灸法疗法:采用艾绒烧灸的方法对特定穴位进行治疗。

3. 中医按摩疗法:- 刮痧疗法:通过用病人体表的油脂涂敷刮痧板后,在病人上肢和下肢的特定穴位施行按摩。

- 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特定穴位,以起到调理阴阳平衡的作用。

五:预防措施- 避免极端气温:冷热交替对汗证患者的身体刺激很大,尽量避免极端气温的环境。

-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焦虑或紧张。

- 合理饮食:饮食要均衡,不要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保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1-汗证病例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 阳盛阴虚:阴阳失衡中的一种情况,指体内阳气过旺盛,而阴气不足。

- 脉象:中医诊断中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汗证3

第三节汗证3

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二)治疗原则
虚证——补之。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为法; 实证——泻之。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为法; 虚实夹杂——攻补兼施。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
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 病变,故均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 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
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运用
汗出多——龙骨、牡蛎 固涩敛汗 兼气虚——黄芪 白术 益气固表。 兼阳虚——附子 温阳敛汗。 有表邪——防风 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之甘润缓急。
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 状者,可改用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调和营卫。
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3、心血不足
症状: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 质淡,脉细。 治法:补血养心。 方药:归脾汤。
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 当归、龙眼肉、大枣——补血养心 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木香、甘草、生姜——理气调中
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3、黄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 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着重辨明阴阳虚实 虚者多,实者少; 自汗多属阳虚; 盗汗多属阴虚。 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为实证。 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 或阴阳两虚之证。 邪热郁蒸,病久伤阴,则见虚实兼夹之证。
运用
汗出多——牡蛎、五味子、浮小麦 收涩敛汗。 血虚甚——制首乌、枸杞子、熟地、阿胶 补益精血

汗证理论参考资料

汗证理论参考资料

汗证理论参考资料1.关于病名的考证汗证,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不少名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有较多新的补充。

东汉《伤寒论》明确地提出“自汗”、“头汗”名,《金匮要略》有“盗汗”、“黄汗”名。

盗汗,较《内经》所谓“寝汗”更为形象。

晋《肘后备急方》,金《兰室秘藏》之“阴汗”,指人体阴部冷而“阴汗如水”。

隋《诸病源候论》有“虚劳汗”、“虚汗”名,应属于自汗之范畴。

唐《备急千金要方》补充了“白汗”名,据证似仍归自汗类。

宋《小儿药证直诀》有“胃怯汗”名,为胃虚而躯干部汗出。

金《伤寒明理论》之“手足汗”。

元《丹溪心法》之“心汗”。

明《诸证提纲》之“脾虚汗”。

《保婴撮要》之“手汗”、“胸腹汗”。

《万氏密传许玉心书》之“额汗”。

《医林绳墨》之“腋汗”、“鼻汗”。

清《证治汇补》之“饮食汗”。

《医林改错》之“天亮出汗”等名,亦应是自汗类汗证。

根据汗出色泽异常命名的,除《金匮》黄汗外,明《保婴撮要》复有“红汗”名,清《杂病源流犀烛》、《血证论》有“血汗”名。

关于战汗,在《伤寒论》中已有类似的描述,但对战汗有肯定命名和较清晰的认识,则始于明张介宾。

《景岳全书》“伤寒典下”即已有“战汗”章节,其曰:“凡伤寒欲解将汗之时,……若其人本虚,邪与正争,微者为振,甚者为战,正胜邪则战而汗解矣”。

明清之际,温病学说倡兴,对战汗的认识有了新的补充和发挥,明《瘟疫论》,《瘟疫明辨》则命之曰“狂汗”。

其谓疫病欲解,忽狂躁不安,少顷大汗淋漓,脉静身凉,霍然而愈。

因此,《时病论》则有“解汗”名,名实相符。

对于《内经》中的绝汗,明《诸证提纲》名之为“六阳虚汗”;《景岳全书》命之曰“阴汗”、“冷汗”;《万氏夫人科》名之为“胃汗”;在清《医学源流论》则有了“亡阴之汗”、“亡阳之汗”名,并有较详尽的鉴别,及明确的治疗原则;《医编》名之为“脱汗”;近代《止园医语》则明确指出,大汗亡阳之绝汗即“死汗”。

2.关于病因病机关于汗证的病理认识,《内经》已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医-汗证(多汗症)

中医-汗证(多汗症)

汗证简介: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出过多、或出汗时间及颜色异常的病证。

部位:全身科室:中医科 内分泌科症状:冷汗淋漓 晚上睡觉出冷汗 手脚多汗 冷汗淋漓 晚上睡觉出冷汗 手脚多汗 汗腺分泌体味 自觉汗臭 臭汗 出冷汗 虚汗 睡觉后全身大汗淋漓 掌跖多汗相关疾病:下丘脑多汗症 汗腺癌 汗管棘皮瘤 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 大汗腺癌病因:汗证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汗证 汗证与生理性出汗不同。

人体为适应外界环境自身调节体温而汗出,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渴饮热汤、情绪激动、运动等出汗。

若人体患病时,或在正常生活工作中,汗液异常外泄并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症状的,则为病理性出汗。

汗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营卫不和。

卫气有固护体表,使津液不致妄泄的作用,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感受风邪,均可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液外泄失常;此外,还有因素体虚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因肺与皮毛有着表里相合的关系,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卫不固,毛窍开泄而汗出;或因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温、暑热之邪,邪入于内,肺胃热盛,蒸发津液而汗出;或因饮食不节、外感湿邪,损伤脾胃,脾失于运化,湿邪中阻,蕴久化热,湿热熏蒸肌表而为自汗;或因湿热熏蒸于肝胆,胆汁随汗液外溢肌肤而为黄汗;或因亡血失精,以致血虚精亏,虚火内生,扰津液外泄;或因久病重病,阳气虚衰,不能敛阴,卫外不固而汗液外泄;或因急性热病中,正邪相争,以致战栗而汗出。

症状病史:汗证症状_汗证有什么症状 汗出异常的证候。

见《医学正传》。

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

由于病情不同,又有阴汗、阳汗之分,及战汗、狂汗、红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绝汗、头汗、额汗、心汗、腋汗、手足汗、无汗、偏沮等多种。

诊断:汗证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汗证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汗证汗证是以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疾病,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盗汗。

西医学中的甲状腺种经功能素乱、风湿热、低血糖、虚脱、克及结核病、肝病等所致的自汗、盗病范明,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黄帝内经》对“汗”的生理及病理已有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液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即“血汗同源”,故血液耗伤之人,不可再发其理性汗出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

《灵枢·五津液别论》云:“大农厚则腰理开,故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子膀胱,则为溺与气《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为液,心为汗。

”指出汗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出汁异常的病证方面,有多汗、寝汗、绝汗等称谓。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首次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鉴别自汗、盗汗:“无向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元·朱丹溪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在病理属性上做了概括。

3.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做了系统的整理,认为“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指出自汗重在补气,盗汗重在补阴。

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做了补充。

4.《伤寒明理论·自汗》:“自汗之证,又有表里之别焉,虚实之异焉。

”5.《证治要诀·盗汗自汗》:“眠熟而汗出者,日盗汗,又名寝汗。

不分坐卧而汗者,曰自汗。

伤风、伤暑、伤寒、伤湿、痰嗽等自汗,已各载本门。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中医对汗证的认识正文:一、汗证的定义汗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出汗异常或出汗过多、过少等症状。

汗证在中医学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汗液的排出是人体通过调节体温、代谢废物和调节气血运行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汗证的分类1·表里汗证:指汗液的分泌和排出过多或过少,主要与表里两虚有关。

a·外感风寒邪,经络不通畅,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出汗不畅,出现表里寒凉症状,如恶寒、畏寒等。

b·表里两虚,气血不足,汗液分泌减少,出现出汗过少、无汗或汗液稀薄等症状。

2·四肢汗证:指汗液主要分布在四肢部位的异常出汗。

a·四肢汗液分泌过多,可能与阳明经湿热、气血瘀阻等有关。

b·肾脏功能失调,导致四肢出汗过少,可能与肾阳不足、气血不利等有关。

3·新陈代谢汗证:指汗液异常排出,与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变化有关。

a·代谢亢进,出汗过多,可能与体内热量消耗过多、荷尔蒙分泌紊乱等有关。

b·代谢减退,出汗减少,可能与体内热量不足、肝肾功能低下等有关。

三、汗证的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a·外感风寒的汗证,可选用温散寒邪的药物,如葱姜汤、小柴胡汤等。

b·表里虚寒的汗证,可选用补益温中的中药,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

c·四肢汗证的治疗可选择以活血祛湿为主的方剂,如当归四逆散等。

d·新陈代谢性汗证的治疗主要是根据具体病因选择相应的中药。

2·针灸疗法:a·针刺汗穴,如百会、大椎、肺俞等穴位,以调节汗液分泌和排出。

b·针刺相应经络和腧穴,以调整气血运行和调节体内代谢功能。

3·中医调理:a·合理调节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b·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c·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的平衡。

藏医对汗证的认识及分类

藏医对汗证的认识及分类
02 Nhomakorabea整体治疗
藏医不仅关注症状的治疗,还注重整体健康。他们认为,治疗汗证需
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情绪、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03
长期调理
藏医强调汗证的长期调理,通过逐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调整生活
习惯来达到治疗效果。他们建议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作
息和饮食习惯,以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汗证的分类
01
02
03
按照病因分类
可分为毒邪入侵、阴阳失 衡、气血亏虚等三种类型 。
毒邪入侵
外界病毒、细菌等邪气入 侵人体,导致汗证发生。
阴阳失衡
人体内阴阳失调,阴不制 阳,阳不制阴,导致汗证 发生。
汗证的分类
气血亏虚
人体气血不足,无法滋养肌肤,导 致汗证发生。
按照病情分类
可分为急性汗证和慢性汗证两种类 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偏汗
总结词:局部出汗
详细描述:偏汗是指身体某一部位或一侧出 现过度出汗的现象,而其他部位则无汗。偏 汗可能与神经系统异常、血液循环不畅等因
素有关。
冷汗
总结词:出冷汗
详细描述:冷汗是指身体在出汗的同时伴有体温下降 、手脚冰凉等症状。冷汗可能是由于身体虚弱、阳气 不足等因素导致。
热汗
总结词:热性出汗
05
结论
汗证在藏医中的重要地位
• 在藏医学中,汗证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疾病,它不仅影响人 体的健康,还可能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藏医理论认为,汗 液是人体五液之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汗液的分泌和排泄与人体五脏六腑、气血运行等密切相关。 因此,汗证的治疗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调节人体气血运行 ,改善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内科学汗证

中医内科学汗证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18/25
阴虚火旺
症状:盗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形体
消瘦
舌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19/25
邪热郁蒸
症状:蒸蒸汗出,面赤烘热,烦热口
渴,口苦,尿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
中医内科学汗证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13/25
脱汗以阳虚为主 黄汗多属湿热 战汗发于热病正邪交正,或体虚邪留
头汗多见于阳明热症,湿热郁蒸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14/25
治则:
虚:益气养阴,固表敛汗 实:清利湿热,疏肝和营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15/25
分型治疗
肺卫不固
症状:自汗+气短乏力,面色少华易感冒。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肺气不足 表卫
皱理
阴阳偏盛
失司 开泄 汗
营卫失调

表虚冒风



劳难过脾

心血不足 血不 心液
血证出血
养心 被扰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7/25
烦劳过分 亡血失精 邪热耗阴
阴虚火旺
情志不舒,肝郁化火 嗜食辛辣,湿热偏盛
邪热 郁蒸
汗 迫液 津排 外泄 泄异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8/25
中医内科学汗证
9/25
类证判别
• 生理性出汗:因天气酷热,穿衣过厚,

中医内科汗证

中医内科汗证

第十二页,共48页。
(四)虚火扰津 烦劳过度,血虚(xuè xū)精亏 虚火内生,心液
邪热伤阴,阴液不足 不能自藏而外泄
《素问·评热病论》“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作汗。
被扰,
第十三页,共48页。
(五)心血不足 思虑过度(guòdù)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久病血虚 心液不藏而外泄则盗汗。
注意除外生理性、环境(huánjìng)及药物等 因素。
第八页,共48页。
二、病因(bìngyīn)病机
汗证多由邪客于表、营卫(yínɡ wèi)不和; 肺气亏虚、卫表不固;阳气虚衰、津液失摄; 阴虚火旺、虚火灼津;热邪郁蒸、迫津外泄 等所致。
第九页,共48页。
(一)营卫不和 阴阳(yīn yánɡ)偏盛之体 卒感风邪,营卫不和,卫 阴阳(yīn yánɡ)偏衰之体 强营弱,卫外失司,营阴 表虚之人 不能内守而汗出。
临床(lín chuánɡ)分类
❖ (一) ❖ 表证和里证汗出:中风表虚证、表热证、里热
炽盛(chìshèng)。 ❖ 特殊汗出:自汗、盗汗、战汗、黄汗、脱汗。 ❖ 局部汗出:头汗、半身出汗、手足心汗、心胸
汗出等。 ❖ (二) ❖ 自汗、盗汗、战汗、黄汗、脱汗。
第十九页,共48页。
(二)分类诊断 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者为自汗。 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者为盗汗。 外感热病(rè bìnɡ)中,全身战栗而汗出为战汗。
第十七页,共48页。
五、诊断(zhěnduàn)
(一)主要依据 不因外界(wàijiè)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四
肢、 全身出汗超出正常者。
汗证的诊断必须排除因天气热、穿衣过多、 渴饮热汤、劳动奔走,或服用发散药物等引起的 出汗过多,这些出汗的量一般不会太多,且大多 为一时性的。

推荐精选中医内科-汗证

推荐精选中医内科-汗证
脉数等不显著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 益肺肾,滋阴清热。
29
(三)分证论治
4.邪热郁蒸证 主症:蒸蒸汗出,汗黏,或汗液易使衣服黄染; 兼湿热内蕴症状: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
色黄; 舌脉: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蕴,逼津外泄。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1.肺卫不固证 主症: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汗出尤甚; 兼肺气虚症状:体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
白少华;或半身、某一局部出汗,周身酸楚。 舌脉: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 肺气不足,表虚失固,汗液外泄。 治法:益气固表。
21
代表方:玉屏风散加减
加减 (1)气虚甚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者,加党参、
10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病后体虚 2.情志不弱,病后体虚 久患咳喘,耗伤肺气
肌表疏松
肺气不足
腠理开泄
12
2.情志不调
忧思烦劳过度
损伤心脾阳气,心虚不能敛营,汗液外泄 耗伤阴精,虚火内生,迫津外泄
忿郁恼怒,肝郁气滞,日久化火-----火热逼津外泄
《灵枢·营卫生会篇》:“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
并明确指出出汗是由于阳气蒸发阴液所 致,《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阳加于 阴,谓之汗”。
3
2.历史沿革
《内经》还认识到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 分。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 薄有密切关系。
生理性-----《灵枢·五瘾津液别》说:“天 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16
病名
出汗特点
伴见症状
自汗 盗汗
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 甚
寐中汗出,醒后即止
多见气虚不固的症状 多见阴虚内热的症状
脱汗 战汗
大汗淋漓,汗出如珠, 又称绝汗,为病势危急 之象

中医儿科学汗证的鉴别诊断

中医儿科学汗证的鉴别诊断

中医儿科学汗证的鉴别诊断中医学认为,汗证是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出汗过多或出汗不畅。

在中医儿科学中,汗证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汗证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汗和实汗:虚汗是指由于体质虚弱或病情久病所致的出汗过多,常见于体寒畏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的患儿;实汗则是由于感受外邪或内热所致的出汗过多,常见于高热、面红多汗、烦躁口渴的患儿。

通过观察患儿的体质和病情表现,可以判断出汗的性质,从而确定病因。

2. 夜汗和白天汗:夜汗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汗过多,常见于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的患儿;而白天汗则是指在清醒状态下出汗过多,常见于感受外邪或内热的患儿。

通过观察患儿的出汗时间,可以判断出汗的原因。

3. 全身汗和局部汗:全身汗是指全身各部位均有出汗现象,常见于感受外邪或内热的患儿;局部汗则是指仅仅某些局部部位出汗,常见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患儿。

通过观察患儿的出汗范围,可以判断出汗的部位和原因。

4. 伴有其他症状:汗证常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通过观察患儿的其他症状,可以进一步确定病因。

在进行汗证的鉴别诊断时,医生还需结合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还需要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病情。

对于不同类型的汗证,中医儿科学还有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虚汗,可以采用补益脾胃、温补阳气的方法,如服用益气养血的中药;对于实汗,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祛邪散寒的方法,如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汗证的鉴别诊断对于中医儿科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准确判断汗的性质、时间、部位和伴随症状,可以确定病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中医儿科治疗还需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中医知识:汗证病机及分型

中医知识:汗证病机及分型

中医知识:汗证病机及分型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为战汗。

临床一般以自汗、盗汗最为多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结核病等均可见汗出异常。

【病因病理】汗证的病因为病后体虚,耗伤肺气,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或烦劳邪热亡血耗阴,情志不遂,肝火湿热内盛,均可致汗液外泄异常。

病理变化为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卫不固,或为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腠理开泄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等,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诊断要点】1.根据汗出时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黄汗、战汗。

2.自汗、盗汗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而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

【辩证分型】1.肺卫不固症状: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

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感冒;动则耗气,气不摄汗,故汗出益甚;面色少华,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2.营卫不和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或局部汗出。

苔薄白,脉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

3.阴虚火旺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有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热逼津液外泄,故见盗汗;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潮热,颧红;阴虚有热,津液不足,故而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4.邪热郁蒸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

汗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汗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汗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I.自汗肺气不足型【证见】汗出畏风,动则益甚,易感冒,面白,疲乏,气短。

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1.主方玉屏风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加味处方:黄芪20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党参15克,麻黄根9克,浮小麦25克,煅牡蛎30克。

水煎服。

若阳气亏虚者,加熟附子12克、干姜10克。

兼有伤阴者,加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2.单方验方(1)敛汗固表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处方:炙黄芪、党参、煅牡蛎各15克,麻黄根、瘪桃干、浮小麦各10克,五味子、炙甘草各6克。

水煎服。

(2)虚汗汤(刘国普验方)处方:黄芪、浮小麦各30克,麻黄根12克,大枣5枚。

水煎服。

营卫不和型【证见】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半身、某局部出汗。

苔薄白,脉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主方桂枝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处方:桂枝12克,白芍10克,生姜9克,大枣5枚,龙骨、牡蛎各2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若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加浮小麦30克。

热淫于内型【证见】蒸蒸汗出,口渴喜冷饮,面赤烘热,烦躁不宁,或兼发热,或肢节烦痛,或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脉洪大。

【治法】清里泄热。

【方药】主方白虎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处方:石膏30克,知母12克,粳米20克,淡竹叶12克,天花粉15克,栀子12克,甘草6克。

水煎服。

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克。

Ⅱ.盗汗阴虚火旺型【证见】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潮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1.主方当归六黄汤(李杲《兰室秘藏》)加减处方:当归12克,黄芩10克,黄连9克,黄柏10克,生地黄15克,黄芪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龟板20克(先煎)。

水煎服。

若潮热者,加秦艽12克,银柴胡10克,白薇12克。

汗多者加牡蛎、浮小麦各30克,糯稻根15克。

2.中成药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芪牡盗汗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处方:黄芪、生地黄、龙骨、牡蛎各15克,白芍12克,五味子、地骨皮各10克,浮小麦20克。

汗 证(中医内科)

汗 证(中医内科)

汗证(中医内科)汗证(中医内科)一、定义及概述汗证是指人体通过排出汗液来达到调节体温、排除病邪等目的的一种病证。

中医内科中涉及到多种与汗液相关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内因:包括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

2、外因:主要指外界环境因素,如气温、湿度、季节等。

3、发病机制:包括阳气亢盛、阴虚阳亢、阳亢阴伤等机制。

三、病症及分类1、汗多(1) 表现:出汗过多,常伴有头痛、心悸、口渴等症状。

(2) 分类:可分为阳虚汗多、阳亢汗多、阴伤汗多等类型。

2、汗少(1) 表现:出汗明显减少,常伴有口干、体倦、小便短少等症状。

(2) 分类:可分为阴虚汗少、阳亢汗少等类型。

(1) 表现:无明显原因地出汗,主要表现在睡眠时出汗较多。

(2) 分类:可分为阳虚盗汗、阴虚盗汗等类型。

四、诊断与治疗方法1、诊断方法(1) 望诊:观察患者面色、舌质、舌苔等情况。

(2) 闻诊:辨别患者体味、汗液气味等情况。

(3) 问诊:了解患者出汗情况、其他伴随症状等。

(4) 切诊:通过按摩、刺激等方式判断患者体表情况。

2、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艾灸等方式刺激患者的穴位,以达到调节体内阳气和阴血平衡的目的。

(3) 中医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患者的特定部位,刺激经络、调理经脉,从而改善体内的阴阳平衡。

(4) 中医调养:通过饮食、运动、作息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文件目录。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汗液:人体内分泌的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盐和多种微量元素。

2、阴阳失调: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阴阳两个极端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3、气血不和:中医理论中指气和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不顺畅,导致疾病发生。

4、脏腑功能紊乱:中医理论中指脏腑功能出现异常,导致疾病发生。

5、阳气亢盛: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阳气过旺盛,导致病症出现。

6、阴虚阳亢: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阴气不足,阳气过盛,导致病症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汗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症部分》( ZYYXH/T40-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
(2)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

2.西医诊断: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二版(贝政平、蔡映云主编,科学出
版社,2007年)。

(1)汗出,可诉不稳、易消长的全身乏力感,头晕、头痛、头重、心悸、胸闷、
腹泻等自主神经性躯体症状。

(2)可见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异常:眼心反射,Schelloug起立试验,皮肤划痕试
验,心电图,(体表)微小震动图,指尖容积脉波等。

(二)证候诊断
1.肺卫不固证:自汗,头面、颈胸部时时出汗,活动后尤甚,怕风,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面色黄晄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2.营卫不和证:自汗,汗出恶风寒,肢体酸楚,或有微热,或半身或局部出汗,
苔薄白,脉缓。

3.湿热熏蒸证:自汗为主,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阴虚火旺证:盗汗,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红赤,口渴,
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5.阴阳两虚证:自汗、盗汗、腰背酸软疼痛,头晕眼花,发脱齿摇,耳聋耳鸣,
小便清长或夜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肺卫不固证
治法: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甘草等。

中成药:玉屏风散、玉屏风颗粒等。

2.营卫不和证
治法:调和营卫。

推荐方药:桂枝汤加减。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等。

3.湿热熏蒸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①十味温胆汤加减。

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法半夏、陈皮、茯苓、枳
实、竹茹、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甘草等。

②三仁汤加减。

杏仁、薏苡仁、豆蔻、
厚朴、法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苍术、防己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①关腠散加减。

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黄连、莲子、肉桂、浮小麦、五味子等。

②当归六黄汤加减。

生地、熟地、当归、黄芩、黄连、黄柏、黄芪、肉桂、五味子、乌梅等。

中成药:当归六黄丸等。

5.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温阳
推荐方药:二仙汤加减。

仙茅、仙灵脾、知母、焦黄柏、当归、巴戟天、女贞子、
旱莲草、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甘草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二)针灸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针刺疗法
①取穴:主穴,阴郄、后溪、合谷;配穴,复溜、肺俞等。

针刺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针具取无菌30号1.5寸毫针,主穴穴位直刺进针1~
1.5寸,如果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②“华佗夹脊刺”治疗:取华佗夹脊穴,采用自上而下依次左右交替针刺,直刺0.5~l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后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

2.温针灸
取大椎穴,以毫针得气后在针柄上放上艾炷,每次3~5壮,每日1次;另取神阙、气海、关元、大椎、合谷、复溜中的2~3穴/次,治疗自汗。

用艾条灸左阴郄,约40分钟,每日1次,治疗盗汗。

3.刺络拔罐与穴位埋针治疗
刺络拔罐:穴取肺俞,常规消毒,先用抽气罐以肺俞为中心用较大吸力拔罐1分钟
左右,使局部皮肤充血至紫红色,然后取下抽气罐,用三棱针点刺肺俞l~2下后,再
在原处拔罐3~5分钟,出血量一般可达3mL左右,l~3天左右治疗1次,与穴位埋针
同时进行。

穴位埋针:穴取尺泽、复溜,消毒后埋植皮内针(麦粒型),皮内针针刺方向与经络循行路线垂直,医用胶布固定,视气温高低,埋针时间可在l~3天左右。

4.耳穴压豆
王不留行籽,选择耳穴交感、皮质下、内分泌。

局部常规消毒后,将粘有王不留行
籽的0. 6cm见方的胶布对准穴位敷贴。

用手指按压3分钟,每日5次,隔日换穴1次。

(三)中药外治法
f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l.中药足浴
泡脚方药组成:淫羊藿、补骨脂、黄芪、茯苓、小黑豆,浮小麦等。

可用于阴阳两
虚证。

用法: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煎熬至约1500ml,取出药汁倒入盆中,泡脚时先将脚架
在盆边用蒸气蒸双脚,同时双脚不断相互搓擦,待水温降至约50℃时,将双脚浸泡在热
水中,继续搓擦约30分钟。

2.中药外敷疗法
(1)外敷止汗方:五倍子、郁金组成,用蜂蜜调匀敷脐,适用于各种汗出。

(2)取黄芪、五倍子、五味子,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两侧内关穴,贴于神阙。

24小时更换1次,7~8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各种汗出。

(3)取五倍子、五味子等量,共研细末,加入700/%乙醇适量,调成“双五子”糊
剂,将适量的“双五子”糊剂放在塑料薄膜上,贴于肚脐正中,24小时更换1次,一般7~8天即可见效,适用于各种汗出。

3.中药塌渍
塌渍剂药物组成:五倍子、冰片、蜂蜜。

(1)头颈部出汗塌渍剂敷于胸椎2~4处:
(2)躯干出汗塌渍剂敷于胸椎6~10处:
(3)下肢出汗塌渍剂敷于胸l1~腰2处,每次20分钟。

(四)其他治疗
可根据病情应用多功能温灸仪。

使用方法:接通电源,调温开关中间位置为关f 拨至( I)位置为低温,(II)位置为高温。

然后调整工作温度,在室温(23度+2度
选择功率为25W,电压220V /-50Hz时,预热3分钟后即可使用。

取穴同温针炙,每次15分钟,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以汗出症状计分为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汗出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降至0分)。

显效:汗出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6~9分)。

有效:汗出症状略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2~5分)。

无效:汗出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二)评价方法
汗出症状计分: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24小时的出汗症状对照计分表进行判断及记录:总分值=日间计分+夜间计分。

计分日间汗出症状夜间汗出症状
0 无汗出无汗出
l l~2次短暂汗出入睡之后汗出
2 2次以上短暂汗出入睡之后汗出影响睡眠
3 频繁汗出夜间汗出惊醒,汗出淋漓
4 频繁汗出影响日常生活整夜汗出
5 汗出如雨,躁扰不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或战栗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