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汗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症部分》( ZYYXH/T40-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

(2)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

2.西医诊断: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二版(贝政平、蔡映云主编,科学出

版社,2007年)。

(1)汗出,可诉不稳、易消长的全身乏力感,头晕、头痛、头重、心悸、胸闷、

腹泻等自主神经性躯体症状。

(2)可见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异常:眼心反射,Schelloug起立试验,皮肤划痕试

验,心电图,(体表)微小震动图,指尖容积脉波等。

(二)证候诊断

1.肺卫不固证:自汗,头面、颈胸部时时出汗,活动后尤甚,怕风,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面色黄晄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2.营卫不和证:自汗,汗出恶风寒,肢体酸楚,或有微热,或半身或局部出汗,

苔薄白,脉缓。

3.湿热熏蒸证:自汗为主,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阴虚火旺证:盗汗,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红赤,口渴,

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5.阴阳两虚证:自汗、盗汗、腰背酸软疼痛,头晕眼花,发脱齿摇,耳聋耳鸣,

小便清长或夜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肺卫不固证

治法: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甘草等。

中成药:玉屏风散、玉屏风颗粒等。

2.营卫不和证

治法:调和营卫。

推荐方药:桂枝汤加减。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等。

3.湿热熏蒸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①十味温胆汤加减。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法半夏、陈皮、茯苓、枳

实、竹茹、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甘草等。②三仁汤加减。杏仁、薏苡仁、豆蔻、

厚朴、法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苍术、防己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①关腠散加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黄连、莲子、肉桂、浮小麦、五味子等。②当归六黄汤加减。生地、熟地、当归、黄芩、黄连、黄柏、黄芪、肉桂、五味子、乌梅等。

中成药:当归六黄丸等。

5.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温阳

推荐方药:二仙汤加减。仙茅、仙灵脾、知母、焦黄柏、当归、巴戟天、女贞子、

旱莲草、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甘草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二)针灸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针刺疗法

①取穴:主穴,阴郄、后溪、合谷;配穴,复溜、肺俞等。

针刺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针具取无菌30号1.5寸毫针,主穴穴位直刺进针1~

1.5寸,如果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②“华佗夹脊刺”治疗:取华佗夹脊穴,采用自上而下依次左右交替针刺,直刺0.5~l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后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

2.温针灸

取大椎穴,以毫针得气后在针柄上放上艾炷,每次3~5壮,每日1次;另取神阙、气海、关元、大椎、合谷、复溜中的2~3穴/次,治疗自汗。用艾条灸左阴郄,约40分钟,每日1次,治疗盗汗。

3.刺络拔罐与穴位埋针治疗

刺络拔罐:穴取肺俞,常规消毒,先用抽气罐以肺俞为中心用较大吸力拔罐1分钟

左右,使局部皮肤充血至紫红色,然后取下抽气罐,用三棱针点刺肺俞l~2下后,再

在原处拔罐3~5分钟,出血量一般可达3mL左右,l~3天左右治疗1次,与穴位埋针

同时进行。

穴位埋针:穴取尺泽、复溜,消毒后埋植皮内针(麦粒型),皮内针针刺方向与经络循行路线垂直,医用胶布固定,视气温高低,埋针时间可在l~3天左右。

4.耳穴压豆

王不留行籽,选择耳穴交感、皮质下、内分泌。局部常规消毒后,将粘有王不留行

籽的0. 6cm见方的胶布对准穴位敷贴。用手指按压3分钟,每日5次,隔日换穴1次。

(三)中药外治法

f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l.中药足浴

泡脚方药组成:淫羊藿、补骨脂、黄芪、茯苓、小黑豆,浮小麦等。可用于阴阳两

虚证。

用法: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煎熬至约1500ml,取出药汁倒入盆中,泡脚时先将脚架

在盆边用蒸气蒸双脚,同时双脚不断相互搓擦,待水温降至约50℃时,将双脚浸泡在热

水中,继续搓擦约30分钟。

2.中药外敷疗法

(1)外敷止汗方:五倍子、郁金组成,用蜂蜜调匀敷脐,适用于各种汗出。

(2)取黄芪、五倍子、五味子,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两侧内关穴,贴于神阙。

24小时更换1次,7~8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各种汗出。

(3)取五倍子、五味子等量,共研细末,加入700/%乙醇适量,调成“双五子”糊

剂,将适量的“双五子”糊剂放在塑料薄膜上,贴于肚脐正中,24小时更换1次,一般7~8天即可见效,适用于各种汗出。

3.中药塌渍

塌渍剂药物组成:五倍子、冰片、蜂蜜。

(1)头颈部出汗塌渍剂敷于胸椎2~4处:

(2)躯干出汗塌渍剂敷于胸椎6~10处:

(3)下肢出汗塌渍剂敷于胸l1~腰2处,每次20分钟。

(四)其他治疗

可根据病情应用多功能温灸仪。使用方法:接通电源,调温开关中间位置为关f 拨至( I)位置为低温,(II)位置为高温。然后调整工作温度,在室温(23度+2度

选择功率为25W,电压220V /-50Hz时,预热3分钟后即可使用。取穴同温针炙,每次15分钟,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以汗出症状计分为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汗出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降至0分)。

显效:汗出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6~9分)。

有效:汗出症状略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2~5分)。

无效:汗出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二)评价方法

汗出症状计分: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24小时的出汗症状对照计分表进行判断及记录:总分值=日间计分+夜间计分。

计分日间汗出症状夜间汗出症状

0 无汗出无汗出

l l~2次短暂汗出入睡之后汗出

2 2次以上短暂汗出入睡之后汗出影响睡眠

3 频繁汗出夜间汗出惊醒,汗出淋漓

4 频繁汗出影响日常生活整夜汗出

5 汗出如雨,躁扰不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或战栗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