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烘烤技术的指南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f90d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e.png)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烟叶的烘烤是烟叶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改变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性。
各部位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如下:1.根部烟叶的烘烤:根部烟叶较为薄嫩,容易失水和发霉。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38-42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10-12小时,使其叶面温度逐渐上升。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0%,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根部烟叶应呈现淡黄色,有清香气息。
2.茎叶烟叶的烘烤:茎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中脉和叶柄,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38-42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18-20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茎叶烟叶表面应呈现深黄色,有独特的茎叶香气。
3.中叶烟叶的烘烤:中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40-45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24-26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中叶烟叶应呈现金黄色,有浓郁的果香气息。
4.顶叶烟叶的烘烤:顶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45-50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30-32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顶叶烟叶应呈现金黄色,有浓郁的花香气息。
5.烟梗烘烤:烟梗是烘烤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位,因为烟梗内含有较高的水分和糖分,容易导致霉变。
烘烤时应将烟梗均匀摊放在烘烤炉中,控制温度在50-55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36-38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0-65%。
烘烤后的烟梗应呈现棕色,无霉变现象。
总的来说,各部位烟叶的烘烤要点包括控制温度、湿度和烘烤时间,使烟叶能够均匀受热,达到理想的烘烤效果。
同时,烘烤后的烟叶应具备相应的颜色和香气特性,符合市场需求。
各部位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烟叶品种和加工工艺进行调整,以保证烟叶的品质和口感。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14f62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0.png)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1. 选好烟叶可太重要啦!就像挑选手下的精兵强将一样,你得仔细着点呀!你想想看,要是一开始就选了不好的烟叶,那后面再怎么努力烘烤能好到哪儿去呢?例子:咱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把那些不咋样的烟叶拿来烤,得选那些长得饱满、色泽好的,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嘞!2. 温度控制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呀!这就好比掌握火候做饭,得恰到好处才行!温度太高,烟叶全给烤焦了;温度太低,又达不到效果。
例子:你说要是做饭火大了是不是就容易糊锅呀,烘烤烟叶也是一个道理呀,可得小心把握这个温度呀!3. 湿度调节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好像咱身体需要适宜的环境一样重要!湿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烟叶的质量哟。
例子:你想想如果环境太潮湿或太干燥咱是不是会不舒服呀,烟叶也是一样的呀,得给它合适的湿度。
4. 通风也很关键呢,不然怎么让烟叶舒舒服服地烘烤呀!这就像人要呼吸新鲜空气似的!不好好通风,那不得憋坏啦。
例子:你在一个不通风的地方待久了是不是憋闷得慌呀,烟叶也需要良好的通风呀!5. 时间把控可要精准呀!可不能太短或太长了,就像跑步比赛,得掌握好节奏呀!太短了烟叶没烘好,太长了又会受损。
例子:跑步要是太快或太慢都不行对不对,烘烤烟叶的时间也是一样的道理呀!6. 烟叶的摆放也有讲究呢,不能乱摆一通!就像把东西整理整齐一样,要让它们都有合适的位置。
例子:你看你房间要是东西胡乱摆放多乱呀,烟叶也是要好好摆放才能烘烤得更好哟。
7. 时刻关注烟叶的变化,这可太重要啦!就如同关心好朋友的状态一样,稍有不对就得赶紧调整。
例子:要是你的好朋友有点不舒服你是不是会马上关心呀,对烟叶也是这样的呀。
8. 烘烤完成后也不能大意呀!要好好检查检查,这就像考试结束后再检查一遍试卷一样。
例子:考试完你都会检查一下吧,烘烤完烟叶也得认真检查呀,确保质量棒棒的呢!我觉得呀,要想烤出好的烟叶,这些关键技术要点一个都不能忽视,必须认认真真地去做,这样才能得到让人满意的成果呀!。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98f8068f5335a8102d220ab.png)
烟叶烘烤技术近年来,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烟农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烟叶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
田间获得的优质叶片,如果没有科学的调制过程与之配合,也很难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优质烤烟。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烟叶烘烤调制过程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步骤。
科学的烘烤调制技术是以烟叶的成熟采收、烤房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科学的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基础的。
一、烟叶的成熟采收(一)成熟采收原则。
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127;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宜4~6片叶成熟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炕收烤。
烟叶采收后不曝晒、不挤压,确保鲜烟质量。
(二)成熟的一般标准。
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茸毛脱落。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上部叶成熟时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三)采收时间。
采收时间宜在早上和上午进行,以利对成熟度识别。
旱天采露水烟,以利保湿变黄。
烟叶成熟后,若遇降雨,可在雨后立即采收,以防返青。
若降雨时间较长并出现了返青烟,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行采收。
(四)合理编竿装炕。
1、绑竿,要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
按1.5米长标准竿计,&127;每竿编烟50~60撮,即100~120片,每撮烟叶背对背。
大叶片、含水量大的叶片和中下部叶片,编烟数量要减少;小叶片,含水量小的叶片和上部叶,编烟的密度增加。
2、配炕与装炕a、配炕为确保同一炕烟叶变黄和干燥一致,同一座烟炕内要装同一品种、同样栽培管理和营养发育水平的烟叶。
b、装烟装烟要上下棚一致,同棚均匀,严禁拥挤,以利于通风。
以竿距20~25厘米为宜,底棚挂置成熟度稍低一点的烟叶。
自然环境湿度较大,水分较高的烟叶以及下部烟叶,装烟密度适当减稀;天气比较干旱,烟叶水分含量较低,或者是上部烟叶,装烟密度可适当加密。
秋后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秋后烟叶烘烤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7c4f0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8.png)
秋后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秋后烟叶烘烤是烟草加工的关键步骤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烟草的成色和品质。
下面是秋后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1. 选择适宜的烘烤时间:一般来说,秋季气温较低,烟叶烘烤时间较长,应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确定适宜的烘烤时间。
2. 控制烘烤温度和湿度:烘烤温度和湿度是叶片烘烤的两个主要因素,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烤房内温度一般控制在50℃-60℃,湿度控制在55%-60%。
3. 细心照料,防止烤房火灾:烤房中一定要有专人值班看管,注意烤房内的情况。
一旦发现火情或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4. 加强烟叶通风:烟叶烘烤过程中要加强通风,保证烤房内空气流通,避免产生霉变、变质等问题。
5. 确保烤房内的清洁卫生:烤房内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灰尘和杂菌对烟叶的污染。
总之,秋后烟叶烘烤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技术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同时,也需要烟农们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烟叶的品质。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372740202020740be1e9b56.png)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
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
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
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
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下部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下部烟叶烘烤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ef145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e.png)
下部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下部烟叶烘烤是烟草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下是下部烟叶烘烤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
1.温度控制:烘烤过程中,要控制合适的温度。
一般来说,初期温
度较低,逐渐升高,最后再降温。
温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到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2.湿度控制:湿度是烘烤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适当的湿度能
够保持烟叶的柔软度和香气,防止过度干燥或过度潮湿。
3.空气流动:烟叶烘烤过程中要保证空气的流动,以便将热量均匀
地传递到烟叶表面。
通过控制空气流动,可以避免烟叶的局部过热或过度干燥。
4.烟叶排列方式:烟叶在烘烤室内的排列方式也很重要。
烟叶之间
应保持适当的间隔,以便空气能够顺利流过,并使得烟叶均匀受热。
5.时间控制:烟叶烘烤的时间要根据烟叶的品种和湿度来进行控
制。
过长的烘烤时间可能导致烟叶过干,而过短的时间则可能导致烟叶未完全熟化。
6.烟叶质量监控:在烘烤过程中,需要对烟叶的质量进行监控。
可
以通过观察烟叶的颜色、触感和气味等指标来评估烟叶的烘烤程
度和质量。
7.温度和湿度记录:为了确保烘烤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应该记录
烘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质量控制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8f9904581b6bd97f19ea76.png)
栏目编辑 王晓琳 E- mail:njcm_xl@163.com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和制约, 只要在烟叶烘烤过程中控 制多项指标, 协调好烘烤中的各种 矛盾, 就可以把烟叶烤黄烤好。
一 、烟 叶 三 段 式 烘 烤 技 术 目前我国烟叶烘烤以三段式 烤烟工艺为主, 烟叶烘烤分为变 黄 、定 色 、干 筋 三 个 阶 段 , 每 个 阶 段的技术要求如下: 1.变 黄 阶 段 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烟叶装满炕后封严天窗 地洞, 点火后稳烧小火, 以每 2 小 时 升 温 1℃的 速 度 将 干 球 温 度 升 到 35℃~38℃, 保 持 湿 球 温 度 比 干 球 温 度 低 1℃~2.5℃, 直 到 底 棚 烟 叶 80%以上变到八成 黄 , 即 除 叶 基部、烟筋 和 烟 筋 两 边 为 青 色 外 , 叶片呈黄色发软; 第二步, 将干球 温度 升 高 到 40℃~42℃, 保 持 湿 球 温度 36℃~37℃, 直 到 烟 叶 变 化 达 到目标要求。通常要适量打开天 窗地洞进行排湿, 使烟叶既变黄 又变软, 防止出现烟叶只变黄不 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 技术要领: 稳干球温度, 调湿 球温度, 控制烧火, 延长时间, 确 保变黄变软。 2.定 色 阶 段 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叶 片干燥, 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 同 时要防止出现褐色。因此要逐渐 加大烧火, 逐步开大天窗地洞, 不 断 加 大 排 湿 量 。 首 先 以 平 均 2~3 小 时 升 温 1℃的 速 度 提 升 干 球 温
3.秋后烟 进入秋季, 由于降 雨量小, 烟 叶 含 水 量 少 、内 含 物 充 实、脱水 困 难 、易 烤 青 。 烘 烤 技 术 要点: ①变黄前期密封天窗地洞 保温保湿; ②起火温度要高一些, 一般为 37℃~38℃, 甚至可达 39℃ ~40℃, 保 持 干 湿 球 温 度 差 1℃; ③ 烟叶变黄九成以后转火缓慢升 温 , 并 在 47℃~48℃时 延 长 时 间 , 适当排湿使烟叶达到黄片黄筋; ④定 色 期 湿 球 温 度 一 般 为 38℃~ 39℃, 要 及 时 调 节 火 力 , 天 窗 地 洞 开小, 保持温湿稳定; ⑤定色期湿 球温度偏低时, 可以往烤房地面 上泼水, 以增加房内湿度。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843a4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c.png)
42-43℃,干湿球温度差掌握在4-5℃。此时天窗和地窗要各开1/2排湿,待第二层烟叶变黄至九成、微带浮青时,再按每小时升温1℃,将温度升至45℃,转入定色期。
01
02
03
2、定色期
温度45℃时,湿球温度要稳定在38-39℃。
此时应加强通风排湿,天窗和地窗各开2/3。
45℃需保温一段时间,待第二层烟叶全黄、充分柔软塌膀、烟筋变软后,以每2-3小时升温l℃的速度,将温度升至46-47℃。
突然降温,会使叶内正在汽化排出的水分凝集在叶面上形成挂灰。
2、定色后期(温度从50-55℃)
定色后期温度由50℃逐渐上升到55℃;
此时烟叶含水量已较少,升温速度可以比定色前期稍快,以每1-2小时升温l℃的速度上升;
02
继续排湿,湿球温度仍然保持稳定在38-39℃,干湿球温度差16-17℃,即相对湿度为30%左右。
01
若雨天采收的烟叶,含水量大,变黄初期烟叶不易发生一定的水分亏缺,烟叶无法凋萎变软,而造成“黄胀”现象,这时宜先开天窗和地道热风洞。烘烤一段时间,排除部分湿气后,再关闭天地窗。按正常变黄烘烤。
02
2、变黄中期(温度从36-40℃)
38℃左右是烟叶变黄最佳的温度,此时烟叶变黄最快,变黄数量最多;
中部烟叶(腰叶)的烘烤技术
中部烟叶含水量适中,叶片所积累的干物质丰富,身分好,厚薄适中,质量高。 烘烤时烟叶失水和变黄速度较慢,所以烘烤这种烟叶应注意适温变黄,加大变黄程度。充分变黄后再排湿,适当延长变黄期的时间。
1
2
1、变黄期
04
03
01
02
点火时,要关闭天窗和地窗
按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温度升至36℃,干湿球温度差掌握在1-2℃。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5f47280ad02de80d5d8408a.png)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赵晓润一、烘烤的目的:使田间生长成熟的烟叶,经烤房烘烤调制后,充分显露和发挥其质量潜力,达到一黄、二香。
如果烘烤得当,那么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和烘烤调制各占效益的三分之一。
如果烘烤不当,损失将无法估量。
二、烘烤中存在的问题:1、只注意烤黄,忽视烤香。
2、烤坏烟。
不能提供最佳的烘烤条件,使烟叶呈显出最佳的质量。
3、耗煤量高。
三、影响烤好烟的因素:1、烟叶成熟采收,存在下部叶成熟度高,上部叶成熟度差,中部叶由于采收技术和烘烤设备原因掌握不稳。
2、成熟烟叶在烤房的变黄时间:下部叶两天半,中部叶两天,上部叶一天半。
目前烘烤中存在下部叶变黄时间短,上部叶变黄时间长,究其原因是下部叶过熟,上部叶欠熟。
3、分类编烟没落实,存在不分好坏,不分部位,不分成熟,混杂编烟的现象。
4、编烟的不分类导致装炕不分类,炕房的不足导致装炕过稠或过稀。
5、炕房的不标准导致排湿不畅,温度不匀,炕好烟部位少。
6、轻技术,凭经验,凭感觉,缺乏规定性和确切性指标,对湿度的掌握不严。
7、温度计位置不当,应当挂在一棚。
湿度计代表了烟叶的自身温度,反映烟叶干燥的快慢程度。
烤烟技术的高低表现在对湿度的运用。
恰到好处出桔色烟,过高易坏烟,低了颜色浅。
要想烤好烟就必须:一要会看烟做出准确判断;二要会烧火;三要善于总结烤房的特点,灵活掌握。
四、烤前准备(一)、烟叶的成熟与采收:1、成熟悉标准(1)、下部叶成熟以青为主,叶尖部稍带黄色,主脉三分之二变白;(2)、中部叶成熟青黄各半,主脉全白,侧脉开始变白;(3)、上部叶成熟以黄为主,主脉全白,侧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变白。
2、采收原则: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叶4~6片叶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干旱时以烟叶变黄为准,降雨时间短,雨后立即采收,降雨时间长,应等返青成熟后采收。
(二)、挂灰与烟叶生长的关系1、挂灰与烟叶生长过程占40~50%,烘烤因素占60~50%;2、顶叶挂灰与烟叶数量的多少有明显关系,多挂灰轻,少则挂灰重。
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
![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69c7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7.png)
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概述烤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烘烤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烟叶的干燥程度、香气和口感。
烤烟的烘烤工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烤、反烤和推烤。
本文旨在介绍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
初烤阶段初烤阶段的目标是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烟叶开始逐渐变干。
以下是初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初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50℃至70℃之间。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烟叶损失香气,过低的温度则会延长初烤时间。
应时刻监测烤烟房内温度并进行调整。
2. 通风控制:初烤阶段需要适当的通风来加速水分蒸发。
通风口的大小和开度需要根据烟叶湿度和温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保持适宜的通风效果。
3. 烟叶摆放:将烟叶均匀地摊放在烤架上,避免叶片叠加和交叉。
烤架的高度应适当,以保证烟叶能够均匀地受热。
反烤阶段反烤阶段的目标是使烟叶内部的水分逐渐向外部扩散,加速烟叶干燥。
以下是反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反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55℃至75℃之间。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烟叶脱水不均匀,温度过低则会延长烘烤时间。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度。
2. 湿度控制:在反烤阶段,烟叶的湿度逐渐下降。
应根据烟叶的湿度情况调整湿度控制装置,保持适宜的湿度。
3. 翻动烟叶:为了使烟叶脱水均匀,需要定期翻动烟叶,将底部翻到上部,上部翻到底部。
一般建议每隔2至3小时进行一次翻动。
推烤阶段推烤阶段是烘烤工艺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目标是使烟叶的水分达到理想的干燥程度,并形成独特的香气。
以下是推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推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70℃至90℃之间。
温度过高会导致烟叶变黄或烤焦,温度过低则会影响烟叶的干燥速度和口感。
应持续监测温度并进行调整。
2. 通风控制:推烤阶段的通风应适度减小,以保持烟叶内部的相对湿度。
过大的通风量会加速烟叶干燥,影响烟叶的品质。
通风口的大小和开度应适当调整。
3. 烘烤时间:推烤时间需要根据烟叶的湿度和温度来确定。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ade8b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c.png)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烟叶是烟草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卷烟的口味和质量。
烟叶在采摘后需要进行烘烤加工,以保持其香气和口感,同时去除多余的水分和提高保存性能。
本文将就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及技术进行介绍。
一、烟叶的烘烤原理烟叶的烘烤是通过适当的温度、湿度和时间来控制烟叶内部水分的蒸发,同时达到杀菌、防霉和保持烟叶香气等效果。
烟叶在烘烤过程中,主要是水分的蒸发,而烟叶中含有的香气物质则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释放出来,提高烟叶的香气和口感。
二、烟叶烘烤的技术1. 传统烤房传统烤房是采用燃煤、柴火等传统能源进行加热,烟叶烘烤的过程是通过自然对流的空气流动来进行干燥和烘烤。
该技术简单易行,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2. 烤箱烘烤烤箱烘烤是以电或燃气为热源的加热设备,烤箱内部有专门的风扇进行空气对流,可以快速且均匀的对烟叶进行烘烤。
该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操作简便的优点,但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
3. 微波烘烤微波烘烤是近年来新兴的烘烤技术,通过微波炉对烟叶进行加热,其加热效率高且能够保持烟叶中的香气成分。
同时烘烤时间短、温度低,可以减少烟叶中的挥发物质流失。
但该技术也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烟叶的烘烤过程及控制1. 烘烤温度烘烤温度是烟叶烘烤的重要参数,温度过高会使烟叶中的香气流失,影响烟叶的口感和香气。
通常烘烤温度控制在40~60摄氏度,不宜超过60摄氏度。
2. 烘烤时间烟叶烘烤时间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过长会导致烟叶流失过多的香气和挥发物质,影响烟叶的口感和品质。
通常烘烤时间控制在12~24小时左右。
3. 烘烤湿度烟叶的烘烤湿度也是需要控制的重要参数,湿度过高会影响烟叶的干燥速度,同时也会影响烟叶的保存性能。
通常烘烤湿度控制在50%左右。
四、烟叶烘烤过程中的控制技术1. 控温技术在烤房烘烤过程中,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对烘烤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烤房内部温度的稳定和均匀。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06920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3.png)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烟叶烘烤是调制烟叶抽出特定香气、口味和发黄度的步骤之一,是制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不仅改变烟叶的颜色,同时还改变烟叶中微量物质的含量,这一步极为关键。
一、烟叶烘烤的技术要点1.烟叶烘烤的温度温度是影响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温度太低,就会导致烤烟质量较差;如果温度太高,就会导致烤烟出现焦味,影响味道。
一般来说,烤烟的温度最低可以达到80℃,最高可以达到140℃,但是根据不同的烟叶品种,温度会有所不同,有的需要微妙地控制温度,甚至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的温度。
2.烟叶烘烤的时间时间也是影响烟叶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时间过长会导致烟叶发黄程度过高,影响烟叶的香味;如果时间过短,烟叶发黄程度过低,烟叶的香气和口感无法得到最佳改善。
一般来说,烤烟的时间要根据烟叶的品种和温度来定,一般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至2小时内。
3.烟叶烘烤的湿度湿度也是影响烘烤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湿度太低,会导致烟叶发黄程度较低;如果湿度太高,会导致烟叶过于发胖,烟叶的口感和香气都会受到损失。
一般来说,烟叶烘烤的湿度通常在50~70%之间,当然也有时依据烟叶品种及温度来控制湿度,使烘烤质量更为良好。
4.烟叶烘烤的空气流速烟叶烘烤过程中的空气流速也是影响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空气流速过弱,会导致烟叶表面湿度和温度过低,无法达到良好的烘烤效果;如果空气过于猛烈,会导致烟叶表面层的对流作用过强,导致烟叶的颜色不均匀,味道较差。
一般来说,烟叶烘烤时的空气流速需要保持在3~6公斤/米/时之间,烘烤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空气的流量,以获得良好的烘烤质量。
二、烟叶烘烤如何控制质量1.烟叶烘烤前烟叶备料烟叶备料是影响烟叶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
烟叶备料前需要按照烟叶的质量品种,把烟叶分类放入不同的容器,烟叶在整块装烤时,尤其要注意质量要根据烟叶品种分类处理,以确保每种烟叶都能获得最好的烘烤效果。
2.烟叶烘烤后的温度控制控制烟叶烘烤的结束温度也是决定烟叶的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267ec2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6.png)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确实是根基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存的优良外形充分显露发扬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瞧品质制约因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正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熟悉与理解象一般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确实是根基质量的代意词。
然而,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
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
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根底,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比照拟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特别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成熟采收原那么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那么是:依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
实际生产中,判定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轻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洁,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f00df09c77da26924c5b07b.png)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作者:黄琪一、下部叶 1.烘烤特性:含水量高,叶片薄,干物质积累少,不耐熟,不耐烤。
变黄特点为通身变黄,而且初期变黄慢,后期变黄快,变黄后变黑也快。
脱水容易,集中脱水常引起烤房内湿度猛增,造成排湿不畅。
2.烘烤技术要点适时早收:成熟度判断以叶色变化为主要依据,叶色稍有落黄即可采收,注意不采露水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
变黄温度38—39℃,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2—3℃。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并适当延长42℃、46℃、48℃温度段时间,烘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4天左右烤一炕烟。
二、上部叶1.烘烤特性:叶片厚,主脉粗,内含物充实,含水少,耐成熟,烘烤过程中变黄慢,脱水难,易出现挂灰、烤青、烤红等现象。
2.烘烤技术要点成熟采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集中一次采收。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增大。
操作要点:先拿色、后拿水,保湿变黄。
变黄温度36—37℃,保持干湿差1—2℃。
底棚叶尖、叶缘变黄后升温达39—40℃,湿球温度38℃,稳温保湿促变黄,使底棚烟叶达黄片青筋,干燥至主脉发软。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宜高,干燥程度稍低,定色升温速度要慢,并在46—48℃温度段延长时间。
干球温度50℃前,烟叶黄片黄筋,小卷筒。
叶片不全干,干球温度不超过54℃,以防回青与挂灰。
烘烤时间较长,一般5—6天。
三、含水量多的烟叶1.烘烤特性:叶片鲜干比在10左右或10以上,干物质少,烘烤特性差,易烤黑。
2.烘烤技术要点成熟采收:适时早收,避免过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防烤青。
变黄温度38—40℃,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3—4℃。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既防升温过慢而烤黑,也要防升温过快而烤青、挂灰、蒸片。
烟叶烘烤技术及注意事项1
![烟叶烘烤技术及注意事项1](https://img.taocdn.com/s3/m/e84fbad133d4b14e852468cf.png)
烟叶烘烤技术及注意事项一、烤前准备工作1、燃料准备,检查温度计,麻绳,燃料。
2、烤房检修:A 、供热室检查是否漏烟,B 、电源、线路,C 、风机、电动机是否正常,D 、加耐高温黄油,E 、柴油机磨合,加柴油,F 、皮带的松紧程度。
二、烟叶采收1、下部叶(X 部),关键点:下部叶适熟采收。
下部不能过熟采收。
即叶片呈现略有成熟绿黄色,叶片略有下垂,主脉31-32发白,叶面绒毛脱落,时间;尽量避开雨天采收,晴天早上采收至上午10点前,下午15点之后。
2、中部叶(C 部),关键点:成熟采收,叶色呈黄绿色,黄色面积占叶面70%以上,叶面黄斑分布均匀,主脉全白发亮,支脉31以上变白,叶片弯垂呈弓型。
时间;一般宜早上或上午采收,旱天宜早上带露水采收。
3、上部叶(B 部):叶面黄色面积占全叶80%以上,成熟斑分布均匀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1以上变白,茎叶角度增大。
时间及方法:上部叶宜4-6片带杆烘烤,采收前提前一天左右灌水,灌水至畦面31-21处,让叶片充分吸收水分,以增大含水量。
三、 鲜叶分类(重点)1、采收回来叶片,难免会成熟不一致,所以要求编烟分类,操作时把过熟叶、尚、欠熟叶放在一边,正常成熟叶编成一竿,待过熟,尚、欠熟叶能编成一竿时,立即编掉,单独挂放,做到同竿同质,同层同质,这样做,有利于烘烤时拿准色度、温、湿(易烘烤),下烤后易初分绑把。
2、每竿叶片保持在70-80束,即140-160片,2片背对背成束,束距1cm ,做到束多密编要求。
四、挂竿上烤1、密集式烤房提前点火升温至38度左右,即缩短低温变黄时间。
2、顶层:靠风机边放过熟,偏熟叶片,依次结后为成熟叶。
挂烟距离均匀,靠观察处放标准烟叶,可供参放全烤烟叶变化程度。
五、三层烘烤技术1、入烤后,温度升至38-39度,温度在36度左右,开启1,时间约为20风机低速,紧闭补风洞和排湿窝,烟叶变黄为3小时左右,即可升温。
2、每小时约1度左右升至41-42度,湿度38度左右,烟2左右,使叶片开始萎蔫,时间约为20小时左右。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8d1ef0cb52acfc789ebc926.png)
烟叶“三段五步式”烘烤技术
第一步,烟叶装炉后,应及时关闭进风洞和排湿窗,开始点火。
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3~34℃,适度稳温,再将温度升到36~38℃,压火稳温,湿球控制在35-36℃。
保持这个温、湿度使烟叶变黄5~6成黄,叶片变软。
使底层烟叶的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防止烤出青烟。
当一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为止。
第二步,以每3~4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1~42℃,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压火稳温,保持这个温、湿度,促使烟叶充分失水、凋萎、变软,呈略有勾尖卷边状态。
叶片变黄9成呈黄片青筋状态。
第三步,以每2~3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6~48℃,湿球温度控制在38~39℃,压火稳温。
在此阶段,要求稳温8~12小时,加强通风排湿,使烟叶失水达到小卷筒状态,烟叶全部变黄,呈黄片黄筋状态。
第四步,以每2~3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52~54℃,湿球控制在39~40℃,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
第五步,以每1~2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
温度升到65~68℃,
(中下部叶65℃,中上部叶68℃),压火稳温。
60℃以后,应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湿窗。
湿球温度控制在42℃,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此阶段一定要控制湿球温度不能超限,以防出现烤红烟,温度超限,烟叶的香气将会受到严重损失。
烟地整理:烘烤结束后及时清除烟杆和烟地杂物、翻炕烟地。
及时连根拔除烟地内的烟杆、烟蔸(包括烟根)和残叶杂物等,晒干后春节前及早烧尽。
烟叶烘烤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烟叶烘烤的步骤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27f93b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b.png)
烟叶烘烤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烟叶烘烤是制作烟草产品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烟草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正确的烟叶烘烤过程能够使烟叶中的水分、挥发性物质和酶等适度流失,提高烟叶的燃烧性能和香气。
本文将介绍烟叶烘烤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烟叶烘烤步骤1.选材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烟叶进行烘烤。
优质的烟叶应具有厚度均匀、裂烟量低、叶片柔软等特点。
同时,也要注意烟叶的储存条件,确保其干燥和无霉变。
2.浸湿将选好的烟叶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其吸湿还原,一般浸泡时间为5-8分钟。
这一步骤有助于软化烟叶,使其更易于烘烤。
3.烘烤烘烤过程中,可以采用烤炉或者烘烤房。
烤炉一般是用于小批量的烟叶烘烤,而烘烤房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烟叶的烘烤温度一般在50-70摄氏度之间。
4.控制时间烟叶的烘烤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烘烤时间在2-3小时左右。
为了使烟叶烘烤均匀,需要定期翻动烟叶,确保每片烟叶都能够受热。
二、烟叶烘烤注意事项1.温度控制烟叶烘烤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烤温,不宜过高或者过低。
过高的烤温可能导致烟叶烤焦,损害烟叶的质量。
过低的烤温则可能导致烟叶干燥不充分,影响烟草产品的口感。
2.湿度控制烟叶烘烤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不宜过湿或者过干。
过湿的环境易导致霉变,严重影响烟叶的质量。
过干的环境则可能使烟叶脱水过度,损害其口感。
3.烤房通风保持烤房的通风是烟叶烘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可以通过合理布置烤房通风设备来保持空气流通。
通风可以及时带走烘烤过程中释放的水分和烟叶中的气味,同时也有助于控制温度和湿度。
4.质检和储存完成烟叶烘烤后,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和储存。
烟叶应经过严格的质检,筛选出质量合格的烟叶。
然后,将烟叶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以确保烟叶的质量。
总结:烟叶烘烤是烟草产品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正确的烘烤步骤能够提高烟叶的质量和口感,从而影响烟草产品的品质。
在烘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并保持烤房通风。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527bc670b1c59eef8c7b40a.png)
耐烤性:指烟叶适应与耐受烘烤工艺条件的 能力。对烘烤工艺条件适应能力强,变黄后 不易变黑的烟叶耐烤性好,反之耐烤性差。
(三)烟叶烘烤的基本原理—黄干协调
烟叶颜色变化
绿色
黄色
黑色
烟叶状态变化
主要内容
烟叶成熟采收与编烟装炕 烟叶烘烤技术 不同类型烟叶烘烤方法 密集烘烤关键技术 烤坏烟现象分析
一、烟叶成熟采收与编烟装炕
(一)烟叶采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采收烟叶成熟度不够:下部叶过熟, 中部叶采生,上部叶采青问题较突出, 影响烤后烟叶质量。 烟叶成熟整齐度较差:采收烟叶成熟 度不一致,影响烟叶烘烤质量。
பைடு நூலகம்二)烟叶成熟度的判断(续)
茸毛脱落:叶片茸毛明显减少,叶面有光泽,
手摸烟叶有粘手感,采摘烟叶时手上粘一层 黑色油状物。
容易采摘:烟叶主脉与茎秆结合部产生离层,
采收烟叶时清脆易采,断面整齐。
叶面发皱,有成熟斑:营养和发育水平好的
烟叶,中、上部叶发皱,叶面有成熟斑。
(二)烟叶成熟度的判断(续)
技术要领: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
逐渐升高干球温度。
2、定色阶段(续)
工艺条件:干球温度以平均1℃/2~3h的速度由
38℃逐步上升到 54℃并保持稳定,湿球温度在 38~41℃范围内保持稳定,延长时间使烟叶脱水
定色。干球升温速度前慢后快,湿球温度前低后 高,确保烟叶烤黄烤香。
烟叶变化:干球温度42℃之前叶片全黄、勾尖卷
41~42℃/36~37℃
54~55℃/37~40℃ 65~68℃/40~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
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
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
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
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国际型烟叶要求中部5~6片叶只有转变为柠檬黄色时才示为成熟,上部6~8片叶,以整个叶面呈现黄色只有少部分微泛青为成熟的标志。
下部叶达到成熟的叶龄一般为50~60天,中部叶60~70天,上部叶70~80天。
1.3 下部叶适时早收有利于提高自身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下部叶颜色淡、身份薄、香气不足,上部叶占全株比例大,而且颜色深、身份厚、杂色多、烟碱含量高、刺激性大,是诸多烟区尤其生产水平高烟田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从烟株和叶片的生理特性和营养物质的积累转运意义上讲,下部叶采收过熟,既影响下部叶的品质,又影响到上部烟叶的整体质量和可用性。
原因很容易理解,当下部烟叶达到生理成熟之后再继续发展,一方面它的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叶内已积累的干物质开始减少,同时营养物质还将向正处于生长发育活跃的上部烟叶转移运输。
相应地,作为上部烟叶,其内含物质既有自身光合作用的不断积累,也有从地下吸收的营养成分,还有从下部叶片中调运过来的物质。
因此,下部烟叶生理成熟后在烟株上存活时间越长,越趋于过熟,自身的干物质含量越少,质量就注定变得越差,而使上部烟叶干物质积累更充裕,以致于影响到它的可用性。
下部烟叶在生理成熟时进行采收,减少叶内养分向上部叶运输,自身干物质相对充实,但绿色比传统采收过熟烟较重,因此需要延长烘烤变黄时间,真正使下部烟变黄时间达到60~72小时,中部烟变黄时间48~60小时,上部烟变黄时间36~48小时。
2001年在河南许昌、云南昆明、贵州毕节的试验研究已经证明,下部烟叶在打顶后10~5开始采烤,烤后橘黄烟比例增加,单叶重和单位面积叶重增加5~15%,品质明显提高,而且上部烟叶的可用性相应得到改善。
1.4 采收时间和方法打顶前后清除底脚叶;打顶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采收,接着第二次采收;接下来停烤7~10天左右采烤中部叶;中部叶采烤结束后再停烤10~15天采烤上部叶。
按目前采收时间,下部叶提早7 天左右,中部和上部叶分别推迟7~10天比较适宜。
每次每株采烤烟叶数量,传统上是2片左右。
掌握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方法,应当建立这样一个观念:真正营养均衡发育良好的烟田,烟叶成熟比较集中,每次可采收烟叶3 片或3 片以上,整体上采烤次数要控制在5次左右,传统上采烤8次甚至更多事实上是烟田的营养不均衡,采收次数过多不利于烟叶的整体质量。
增加一次采收烟叶数量,减少采收次数,势必带来新的问题,就是烤房容量不够,因此需要增大烤房容量,满足烤烟要求。
烟叶采收宜在早上和上午进行,有利于识别和把握成熟度。
旱天采露水烟,以利烘烤中保湿变黄。
烟叶成熟后,若遇短时间降雨,可在雨后立即采收,以防返青;若降雨时间较长烟叶出现了返青,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采收。
1.5 合理编竿装烟1.5.1 绑竿编竿之前要按照烟叶的实际成熟度表现、叶片大小等进行鲜烟叶分类,然后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
按1.5 m长标准竿计,每竿编烟50~60撮,即100片左右,每撮烟叶背对背。
大叶片、含水量大的叶片和中下部片,编烟数量要减少;小叶片,含水量小的叶片和上部叶,编烟的密度适当增加。
1.5.2 配炕与装炕为确保同一炕烟叶变黄和干燥一致,同一座烟炕内要装同一品种、同样栽培管理和营养发育水平的烟叶。
装烟密度要上下棚一致,同棚均匀,严禁拥挤,以利于通风。
竿距20~25m 为宜,底棚挂置成熟度稍低一点的烟叶。
自然环境湿度较大、水分较高的烟叶以及下部烟叶,装烟密度适当减稀;天气比较干旱,烟叶水分含量较低、或者是上部烟叶,装烟密度可适当加密。
2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2.1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本要求2.1.1 变黄阶段变黄阶段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使烟叶实现变黄,二是要使烟叶适量脱水实现变软,这是变黄阶段操作技术的核心。
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炕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4~38℃(西南和南方烟区34~35℃,东北烟区35~36℃,黄淮烟区36~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2.5℃,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
第二步,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
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
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止出现烟叶只边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
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对于水分大的烟叶要敢于大胆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可以比正常烟叶扩大1~2℃;对于水分小的烟叶,除了严密保湿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烤房内加水补湿,并大胆提高烟叶的变黄程度。
湿球温度过低,不利于淀粉、色素、蛋白质的转化,甚至会出现烤青烟。
2.1.2 定色阶段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
因此要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
房内温度在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高54~55℃,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40℃。
烘烤烟叶水分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
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
在此温度之前,升温速度宜慢(平均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分变黄;此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
在54~55℃要延长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主要是较厚的烟叶)。
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导致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必须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天,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尤其凌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维持需要的温度和温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可以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
整个定色过程升温速度快慢,要根据烟叶在变黄阶段的变黄快慢掌握,凡是变黄快的烟叶要快升温,快排湿,快定色;对于变黄慢的烟叶则必须慢升温,慢排湿,慢定色。
烟叶定色过程要避免干球温度猛升猛降。
2.1.3 干筋阶段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使烤房温提高到67~69℃,其间要逐渐关小天窗、地洞(先关小地洞,减小通风量,以利于提高温度和节能),以保持湿球温度41~42℃为准。
湿球温度过低将不利于增进烟叶颜色和色度,也造成燃料浪费;过高又会形成烤红烟。
干筋阶段一定要防止烤房温度降低,以免出现阴筋阴片。
2.2 三段式烘烤的几个关键点实施三段式烘烤技术要把握几个重要温度段烟叶变黄与干燥的协调。
(1)35~38℃左右烟叶大量变黄同时,叶片要失水凋萎,表现为发软(失水量20%左右)。
(2)41~42℃叶片完成变黄,叶片充分发软塌架,主脉发软(失水量30~40%)。
(3)47~48℃烟筋变黄,勾尖卷边,部分烟叶小卷筒(失水量50%左右)。
(4)54~55℃烟叶大卷筒,叶背面灰白色消失变为黄色(失水70%~80%)。
2.3 特殊类型烟叶的烘烤2.3.1 旱地烟和旱天烟采收与装烟:在成熟采收、正常编竿基础上,应适当稠装烟(可装10~12成炕),以利于保温变黄。
烘烤要点:低温慢烤是旱天烟的基本策略,在变黄阶段第一应加强保温,保持干球温度35~37℃,干湿球温度差1℃左右,当湿球温度偏低时,应注意及时加水补湿;第二,必要时可将烤房温度提高到39~41℃,当烟叶脱水变软再保持相对低温,大胆提高变黄程度,促进烟叶内含物转化完全。
转火后在烟叶含水多和变黄残留任务大时,要慢升温,也可以在48~49℃延长一段时间。
随烟叶含水量下降和变黄完全,逐渐加快升温,防止回青与挂灰。
定色期间宜控制较高的湿球温度,增进烟叶外观色泽,湿球温度可控制在39~41℃。
在54℃充分延和长时间,直至全炕所有叶片都定色后,再转入干筋期,干筋温度控制在68℃,湿球温度保持在42~43℃。
干球温度不可高,湿度不可低,以防烤红和香气大量逸失,还可节煤。
2.3.2 旱黄烟采收装烟:旱黄烟是长时间干旱造成的假熟烟。
若解除干旱,烟叶仍会恢复生长,为此,应千方百计灌溉补水,等其真正成熟时再采收;若无灌溉条件,应尽可能推迟采收,等待降雨;若烟叶已出现枯尖焦边,应及时采收,以免发展为旱烘造成更大损失。
旱黄烟含水少,应装满炕(10成炕),以利保温变黄,但也不宜装烟过稠。
烘烤要点:甚至包括南方烟区常有的高温逼熟烟叶,变黄稳温阶段所需温度宜稍高,一般控制在39~40℃,促使烟叶脱水变软,同时增加炕内湿度。
等叶片发软后,可以适当降低温度(降至37℃)保湿变黄,否则烟叶失水过多,难以变黄。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要比正常烟叶略低一些,但干燥程度不能低,达到青筋黄片、叶片基部微带青、主脉尖部1/3变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