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纲的起源和进化

合集下载

两栖纲

两栖纲

两栖类肾脏特点
一、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
9.生殖系统 1)生殖器官 为发育中的生殖细胞提供营养, 生殖完成后萎缩消失。
脂肪体
一、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
9.生殖系统 脂肪体 雌雄两性皆有脂肪体,位于生殖腺前方,内含有大量脂肪, 为储存营养的结构。 脂肪体的大小随季节而有变化。在深秋,当渐近蛰眠期时, 脂肪体最大,至来年春暖时,生殖细胞迅速增长发育,脂肪体 就变得很小了。 摘除脂肪体会引起生殖腺的萎缩,可见脂肪体与生殖腺的
森林动物学
郑雪莉 2013年11月
第十六章 两栖纲
• 幼体水栖,成体水陆兼栖
• 首次登陆的脊椎动物
• 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 • 初步完成了由水生向陆生的转变 • 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 • 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 • 两栖纲——从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硬骨鱼中的古总鳍鱼 水、陆环境的差异 –空气含氧量比水中充足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1、在陆地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五趾型附肢) ; 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肺呼吸); 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减少水分蒸发); 4、在陆地繁殖(水中受精或体内受精); 5、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所必须的温度条件(恒温);
6、适应陆上的感官和完善的神经系统(高级的感官和 神经系统)。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两栖类对陆生生活的不完善性 1、肺呼吸不完,还有赖于皮肤和鳃的辅助呼吸,其皮 肤呼吸只能在潮湿环境下进行,吸收溶于水中的氧气;
2、皮肤裸露,水分易被蒸发皮肤的通透性使两栖类不
能生活于盐分很高的环境中; 3、变温,体温收环境温度的制约; 4、体外受精,胚胎无羊膜,水中发育。幼体在水中发 育,完成变态后才能登陆。

两栖纲

两栖纲
1) 2) 3) 4) 幼体:水生 以鳃呼吸 具侧线器官 无五趾型附肢 一心房、一心室 单循环 成体:陆生 以肺呼吸 侧线器官退化 有五趾型附肢 二心房、一心室 不完全的双循环
42
4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4
雌雄两性具有特殊的抱对现象
蛙类的抱对并不是在进行交配,只是生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 果人为把雌雄青蛙分开(即没有抱对的过程),那么即使是在青蛙的 繁殖期里,雌蛙也不能排出卵细胞。可见抱对的生物学意义,即通 过抱对行为促使雌蛙排卵。 45
12
13
(二)脊柱
颈椎— 颈椎1枚(寰椎 躯干椎—7枚
荐椎— 荐椎1枚
尾椎— 1枚尾杆骨
椎体类型:双凹型、前凹型、后凹型 青蛙的椎体不尽相同,第一至第七个椎骨的椎体为前凹型,第八个椎骨的椎体为 双凹型,这种类型的椎体称为参差型椎体(见书P445)。
14
胸骨、带骨及肢骨
前胸骨 上胸骨 前喙骨 肩胸骨 肩胛骨 锁骨 上肩胛骨
蛙的肌肉系统
19
青蛙的后肢肌肉
20
5.消化系统
{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胃、肠、泄殖腔 消化腺:肝脏、胰脏
21
(一)消化道 1.口咽腔——牙齿为多出性,同型齿。蛙类具上 颌齿(上颌骨边缘)、犁骨齿(口咽腔顶壁,2簇 );蟾蜍类无齿。有尾目具犁骨齿;蚓螈目上下 颌及犁、腭骨均具齿。鲵螈类具颌齿1-2排。作用 为防止食物滑脱。舌位于口咽腔底部,肌肉质。 2.食道——短,紧贴椎下肌,与胃相通。 3.胃——与食道相连的一端叫贲门,与十二指肠 连接的一端叫幽门。 4.小肠——十二指肠、回肠。小肠具吸收机能。
雌性
腹腔 输卵管口 (1对) 输卵管 (1对) 子宫(1对) 泄殖腔 体外
40

第17章-两栖纲.

第17章-两栖纲.
双凹型(有尾类)。
④ 椎弓前后方具前、后关节突,加强了脊柱的牢固性 和灵活性,这是四足动物特征。
⑤ 首次出现1块荐椎,与腰带的髂骨联结,增加后肢 承重能力。
颈椎和荐椎出现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
⑥ 无尾目尾椎愈合成棒状的尾杆骨(urostyle)。有尾 两栖类尾椎在20枚以上。
⑦ 首次出现了胸骨,但成体无肋骨。
② 毒腺
形成:多细胞腺体,由粘液细胞转变而成,体积大, 数量少,多分布在背部。
毒腺功能:对捕食者具有威慑作用,避免被吞食; 亦有捕食作用。
蟾蜍的两眼后方有一对大毒腺,称耳后腺,白色分 泌物加工后为中药蟾酥。功能:强心利尿;兴奋呼 吸,升高血压;有消炎、抗癌、抗辐射作用;表面 麻醉作用很强,毒性大,用量大可引起幻觉。
2、掌握两栖纲的重要类群特征和代表动物。 3、了解两栖纲的起源与演化。
第一节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一、水、陆环境的比较 ① 陆地空气氧含量大。水含氧3-9ml/L,空气含氧
210ml/L 。 ② 水密度大。水的密度比空气大1000倍,粘性比空
气大100倍,对物体运动有阻力,亦有浮力。 ③ 水的比热大于空气,水温变化较小。空气温度变
成蛙肠长度为体长2倍,蝌蚪肠长度为体长9倍。
6、泄殖腔 壁上有肛门开口、输尿管开口、生殖导管开口,以
泄殖孔与外界相通。
蛙的消化系统
(二)消化腺 1、肝脏 位于体腔前部,左、
右2大叶和1中叶。 肝脏分泌胆汁流入胆
囊,经胆管入十二指 肠。
肝脏左右两叶间有胆囊,有2根管与之相通,1根 与肝管相通将胆汁送入胆囊,1根与胆总管相通, 将胆汁由胆囊送入胆总管。
3、表皮开始发生角质化。但没有很好解决防止水分 蒸发问题。皮肤多腺体,有些是毒腺。

16两栖纲

16两栖纲
第十六章 两栖纲(Amphibia)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首次登陆的类群,从水 生到陆生的转变不仅是脊椎动物进化中最重要的一 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1
一、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1、水陆环境的差异:
温度、密度、氧气、干湿度及环境的复杂性等方面 的差异。
2、从水生过渡到陆生面临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动物进化历程中,从两栖类到哺乳类,不断地 加以解决,且逐步地完善。)
24
4、肌肉系统
与运动方式相联系的特点主要有: 四足类肌肉的分节现象消失,分化出颈肌、躯 干肌、尾肌、附肢肌。 1.腹侧肌肉多成片状并有分层现象,各层肌纤 维走向不同。 2.附肢肌强大而复杂,后肢发达
25
轴上肌: 主要是背 部肌肉
26
轴下肌主要是腹 部肌肉:分化为 三层:腹外斜肌 (肌纤维向腹后方 走行)、腹内斜肌
35
动脉
不完善的双循环。四足类的肺动脉出心后入肺,经气 体交换后,又经肺静脉回心,这是肺循环;肺循环提供的含氧 血液又经体动脉出心,流经全身微血管网后,经静脉回心,为 体循环。血液循环一个周期要经过心脏两次,这样的循环类型 称双循环。 与鱼类相比,两栖类的动脉弓再次减少,弓Ⅰ(颌 弓)、Ⅱ和Ⅴ消失。弓Ⅲ变为颈动脉。弓Ⅳ演变为1对体动脉, 2体动脉在背部又汇合成1条背大动。弓Ⅵ演化为1对肺皮动脉。
3
头部:口阔吻尖,吻端一对外 鼻孔,有可开闭的瓣膜。 眼:有上、下眼睑,上眼睑厚, 下眼睑上方有一折叠的透明瞬 膜,可上移遮盖眼球。 鼓膜:一对,圆形,位于眼后 方。鼓膜后上方有一对耳后腺。 声囊:雄性有一对外声囊位于 口角处,由咽壁扩展形成的皮 肤囊(有的种类有内声囊,位 于咽或下颌腹面,由肌肉皱褶 向外突出的双层壁结构)有些 种类无声囊。

两栖纲

两栖纲
10
4.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
两栖类对陆生适应的不完善性:
①肺呼吸尚不足以承担陆上生活所需的气体代谢的需要,必 须以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
②未能解决在陆地生活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问题(皮肤防止蒸 发的抗透水性与两栖类的皮肤呼吸完全对立);
③未能解决在陆地繁殖问题(卵必须在水内受精、幼体在水 中发育、完成变态以后上陆),因而未能彻底地摆脱“水” 的束缚,只能局限在近水的潮湿地区分布或再次入水水栖。
前方 后方
硬骨质的肩胸骨 软骨质的上胸骨
硬骨质的中胸骨 软骨质的剑胸骨
蟾蜍类缺少前方的肩胸骨和上胸骨。
30
肩胸骨 剑胸骨
上胸骨 锁骨 乌喙骨 中胸骨
蛙类胸骨图
31
附肢骨骼
自两栖类开始形成在陆地上支撑动物体重与运动的 器官,即五趾型附肢。
肩带 肩胛骨+乌喙骨+锁骨 带骨
腰带 髂骨+坐骨+耻骨
附肢骨骼
皮肤的透性使两栖类在盐度高的地区(例如海水)生活困难 因而它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少的、分布狭窄的一个 类群。
11
• 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 特征
• 1、皮肤裸露,表皮 出现轻度角质化;防 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
• 对陆生生活适应不完善性
• 1、表皮仅有1~2层细胞轻微 角质化,皮肤通透性仍强; 怕盐怕干旱
脑:大脑具原脑皮;间脑背面正中具松果体,背侧部具丘 脑(视丘),前下方为下丘脑(视交叉、脑漏斗及脑垂体 等);中脑背部具一对视叶,腹面为大脑脚 ;小脑具菱 形窝 。 脊髓:具有脊椎动物首次出现的腹正中裂 ,具颈膨大和 腰膨大 脑神经:10对; 脊神经:第一对脊神经由寰椎和第二椎骨间的椎间孔穿出, 其分支往前分布到舌肌及部分肩肌,支配舌的运动;前三 对神经形成臂N丛,支配前肢,后四对(7,8,9,10)形 成腰荐N丛(后肢)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学第六章 两栖纲

脊椎动物学第六章 两栖纲

第六章两栖纲(Amphibia)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生活在水中的现代硬骨鱼类在鱼类进化史上确实是已达到了高峰。

然而,当我们注意到脊椎动物进化的整个图案时,可以看到,现存的硬骨鱼类只是进化中的一个复杂的分支,它已离开了通向更高等的陆生脊椎动物进化的主干。

脊椎动物进一步的发展是从水生到陆生。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到陆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陆上的生活条件远比水里要多样化,这使动物有了向更高级和更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两栖类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这一类群中包括大鲵、蝾螈等有尾两栖类和日常习见的青蛙、蟾蜍等无尾两栖类。

现存的两栖类,从机能结构上和个体发育上都可以反映出它们的过渡性质。

从机能结构上来看,两栖类既保留着水栖祖先的许多特征,同时它们又获得了一系列陆栖脊椎动物的特点,承前启后,居于中间地位;从个体发育上来看,蛙类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经过变态发育为成体后,则能上陆生活,从两栖类的个体发育也可以反映它在系统发生中所处的中间过渡地位。

陆地上和水中的生活条件是极不相同的:水中的温度变动范围,一般不超过25—30℃,而陆地上的温度,则存在着剧烈的周期性变化。

陆地上的湿度变化很大,对于陆栖动物来说,存在着体内水分蒸发的问题,而对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来说,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

在陆地,空气中所含的氧气,至少是水中所合的氧气的20倍;每升空气中约含氧气210ml,而每升水中仅含氧气3—9ml。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密度的1000倍,动物漂浮在水面上,附肢不必承受体重,而陆生动物的附肢,则需承受体重,由它把身体支撑离开地面并完成运动。

陆上环境条件复杂,机械性刺激加多,另外,如声、光等在空气中的传播规律和在水中的也不同。

所以,由水中转移到陆地上来,环境条件的改变,深刻地影响了动物体制结构的改造。

第二节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对于最早登陆的两栖类来说,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例如:呼吸介质改变的问题、重力因素、体内水分蒸发的问题、陆地环境条件复杂和传导声、光的介质改变等。

第十八章 动物学 两栖纲

第十八章 动物学 两栖纲

(四)消化系统
两栖类的消化道包括:口、口咽腔、食道、胃、小肠、 大肠,泄殖窦,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脏。
5、消化系统
两栖类消化系统特点
1.口和咽无分界称为口咽腔。 2.自两栖类出现内鼻孔,空气由鼻孔经口腔入肺,
食物经口腔入食道,彼此在口腔交叉后前行。 3.不在保留螺旋瓣结构,有了小肠和大肠的分化,
1.体形
头 口阔吻尖,吻端一对外鼻孔,有可开闭的瓣膜。 眼 有上、下眼睑,上眼睑厚,下眼睑上方有一折叠的 透明瞬膜,可上移遮盖眼球。鼓膜一对,圆形,位于眼 后方。雄性的咽部或口角有内声囊或外声囊。 躯干短宽,前肢短, 四趾,趾间无蹼。后肢长,五趾, 趾间有蹼。
二、两栖类的内部结构
(一)皮肤
特点:裸露无鳞,多腺体 组成: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长层,具有色
第一节 两栖类对陆地生境的初步适应
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湿度/水 温度 密度 氧含量 环境
水环境
充足 波动小 水比重大
低 较稳定
陆地环境
干燥/不足 波动大
空气比重小 高
复杂多变
陆生脊椎动物的适应方式
皮肤表皮角质化 体温调节能力提高 五趾型附肢承重和运动
出现了肺 发达的神经感官
二、两栖类登陆后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1.原始肌节分节现象已不明显,肌隔消失。 2.由于水平生骨隔位置靠上,轴上肌所占比例较鱼类小。 3.轴下肌分为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腹白 线两侧还有腹直肌。 4.具有起自头部,躯干,带骨而分布到附肢去 的肌肉称 为外来肌,使前肢与躯干牢固连接而得到巩固,腰带与 脊柱相连,使后肢得到有力的支持。 5.成体鳃弓和鳃肌也转化成支持喉头、舌的软骨,以及节 制咽部和舌活动的肌肉。
- O2

动物学,两栖纲

动物学,两栖纲

53
二、两栖纲分类术语
眼睑:有与无,可活动与不可活动; 舌:形状、是否分叉、舌端是否游离、能否伸 出; 耳后腺:有与无; 鼓膜:明显与否;
趾:趾端是否膨大、趾间是否有蹼;
肩带:固胸型与弧胸型;
上颌齿:有与无。
54
55
56
三、 分类介绍
(一)两栖纲分类
无足目Apoda (蚓螈目)Caeciliformes
1)不同发育时期具有不同的呼吸器官;蝌蚪
初期用外鳃,后期用内鳃,成体则用肺和
皮肤呼吸;
2)肺囊状,结构简单,呼吸面积小,无分枝
的气管;
3)皮肤辅助呼吸,其呼吸量占总呼吸的30%。
4)无肋骨和胸廓,为咽式呼吸;有声带。
31
• 鳃呼吸 • 肺呼吸 • 口咽腔呼吸 • 皮肤呼吸
32
• 2、肺呼吸:又称口咽式呼吸。 肺是一对结构简单的薄壁囊,内 壁仅有少量的皱褶,呼吸表面不 大,呼吸道极短,肺呼吸不完善。 • 外鼻孔瓣膜张开,喉门紧闭,口 底下降,吸入空气,经内鼻孔到 达口内。接着口底抬升,喉门张 开,空气进入肺内,由于体壁肌 肉周期性地收缩及肺的弹性回收 力,当口咽腔底部下降,肺内空 气重新被压回口咽腔,如此可反 复多次。 • 3、口咽腔呼吸:气体只进出于 咽腔,在口咽腔粘膜上进行气体 交换,不进入肺。
二、主要特征
1. 变温动物; 2. 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 皮肤裸露、轻微角质化; 4. 具典型的五指(趾)型附肢,出现颈椎荐椎; 5. 心房出现分隔,不完全的双循环; 6. 具中耳及耳柱骨、出现犁鼻器, 原脑皮; 7.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有变态。
5
三、五趾型附肢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出现了适应于陆生的四肢肌; 3.鳃部的肌肉退化,少部形成司咀嚼、舌喉 运动的肌肉; 4.运动是由作用相反的肌肉群协调作用的, 这 种作用相反的肌肉,叫颉抗肌。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次登陆的类群,从水生到陆生的转…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次登陆的类群,从水生到陆生的转…

多数体外受精,均有幼体阶段,发育需变态,不能离开水。
发育中有变态现象:
幼体:水生
成体:陆生
1) 以鳃呼吸
以肺呼吸
2) 具侧线器官
侧线器官退化
3) 无五趾型附肢 4) 一心房、一心室,单循环
有五趾型附肢 二心房、一心室,不完全的双循环
11、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冷血动物)
变温:动物代谢水平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弱,保温散 热能力差,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栖动物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什么?其不完 善的特点有哪些? 3、简要总结两栖动物躯体结构的主要特征。
脂肪体
雌雄两性皆有脂肪体,位于生殖腺前方,内含有大量脂 肪,为贮存营养的结构。脂肪体的大小随季节而有变化。在 深秋,当渐近蛰眠期时,脂肪体最大,至来年春暖时,生殖 细胞迅速增长发育,脂肪体就变得很小了。摘除脂肪体会引 起生殖腺的萎缩,由此可以看出脂肪体与生殖腺的正常发育 是密切相关的。
生殖发育特点:
②不能在陆地繁殖,必须回到水中生殖,卵子在水 中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和生活。
③五指型附肢较原始,四肢不能将躯体抬离地面, 运动能力不强。
④肺呼吸不够完善,还必须有皮肤辅助呼吸。 ⑤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休眠的习性。
三、分类和举例
1、无足目:两栖类最原始又特化的类群,行穴居生活。 – 特点:外形似蛇,尾短或无尾,无四肢和带骨;退化的 骨质鳞陷在真皮之内;听觉、视觉退化,眼睛隐于皮下。 1科:蚓螈科,150种。例:鱼螈
四肢 无足目 退化 无尾目 有 有尾目 有
尾巴 极短
无 长
胸骨 无 有 有
肋骨 代表动物

鱼螈

青蛙
有 大鲵 、蝾螈
四、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

两栖类的起源与演化

两栖类的起源与演化
环境污染
工业污染和农业化肥的使用对两栖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人类应采取的态度与行动
保护生态环境
倡导绿色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两 栖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
加强监管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打击非法捕捉和贸易两 栖类的行为。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两栖类保护的意 识和重视程度。
THANKS
两栖类的起源与演化
$number {01}
目 录
• 两栖类的起源 • 两栖类的演化 • 两栖类的生态与行为 • 两栖类的现状与保护 • 两栖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两栖类与人类的关系
01
两栖类的起源
早期的两栖动物
01
最早的两栖动物出现在大约3.6亿 年前,它们是水生生物逐渐适应 陆地生活的过渡产物。
02
早期的两栖动物体型小,结构简 单,生活环境多为沼泽、湖泊等 水域附近,以昆虫和小型无脊椎 动物为食。
两栖类的祖先
两栖动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生代的 泥盆纪,它们是由鱼类逐渐进化而来 的。
鱼类进化为两栖动物的过程中,逐渐 适应了陆地生活,形成了具有四肢和 肺部的两栖动物。
适应陆地生活
两栖动物在适应陆地生活的过程中, 逐渐发展出了四肢、肺、皮肤等适应 陆地呼吸和运动的器官和结构。
适应机制的形成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两栖类形成了 多种适应机制,如皮肤腺体的变化、 繁殖方式的调整等,以更好地适应环 境变化。
03
两栖类的生态与行为
生存环境
01
02
03
淡水环境
两栖类动物在淡水环境中 生存,如池塘、沼泽和溪 流等。
陆地环境
两栖类动物也生活在陆地 上,如森林、草地和沙漠 等。

动物的类群--两栖纲

动物的类群--两栖纲
长10cm ~ 1.5m多。体内受精。 本目约有160多种,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 热带森林中。我国仅有一种即版纳鱼螈。


有尾目
具有长尾。体表裸露,头骨膜性硬骨比 无尾目消失的少,但头骨边缘不完整。椎体 在低等种类为双凹型。具分离的尾椎骨。具 有肋骨和胸骨。水栖游泳生活。一般不具有 鼓室和鼓膜。不具眼睑或具不活动的眼睑。 有尾目共有8科,约230种,几遍布全球的温 热带地区。
第十四节 两栖纲
一、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 二、两栖纲分类 三、两栖类的起源与进化
一、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
主要特征
1.具五指(趾)型附肢 2.成体为肺呼吸
不完善性
支持力弱,位体侧 幼体鳃呼吸,皮肤辅助
3.皮肤初步角质化
4.成体为不完全双循环 5.新陈代谢水平低
角质化不够,怕旱,怕盐
幼体单循环 调节能力弱,变温
排泄器官:肾脏、皮肤、肺
膀胱(1个) 泄殖腔 (1个)
脂肪体
泄殖腔孔通体外
睾丸 肾脏 肾上腺 输精管 输尿管
雄 蛙 的 泄 殖 系 统
膀胱
泄殖腔
9.生殖系统
1)生殖器官
脂肪体
脂肪体
蟾 毕特氏器 蜍 肾上腺 的 精巢 泄 输精细管 殖 输精尿管 系 统
膀胱
肾脏
卵巢
子宫
脂肪体
雌雄两性皆有脂肪体,位于生殖腺前方,内含有 大量脂肪,为储存营养的结构。 脂肪体的大小随季节而有变化。在深秋,当渐近 蛰眠期时,脂肪体最大,至来年春暖时,生殖细胞迅
从鱼头螈分化出来的古生代的两栖类,因头骨皆 具有完整的骨板覆盖,可以总称之为坚头类。在石炭 纪和二迭纪,坚头类曾大量辐射发展,形成各种各样 的类群。其中迷齿类是古生代两栖类的主干,因这一 类的动物都有总鳍鱼式的迷路齿(见下图),故此得 名。至于现代两栖动物和古代两栖类的亲缘关系,由 于缺乏足够的化石证据,至今还不是十分确定的。

两栖纲的起源和进化

两栖纲的起源和进化

两栖纲的起源和进化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从水栖转变到陆栖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由水栖转为陆栖,动物在身体结构上首先必须进行两项最重要的改变:第一是形成能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的肺;第二是由适应于在水中游泳的偶鳍转变为能在陆地上支持身体和行走的四肢。

在鱼类中,能用“肺”(鳔)呼吸空气的是肺鱼和总鳍鱼。

它们都有内鼻孔,统称内鼻孔鱼类。

肺鱼虽然能用“肺”呼吸空气,但是它的偶鳍细弱,是双列式的(见图),并不适于在陆地上爬行。

总鳍鱼也能用“肺”呼吸空气,此外,它的偶鳍类似陆生脊椎动物附肢骨的构造(见图):胸鳍和腹鳍的基部各有一块基鳍骨,相当于陆生动物的肱骨(或股骨),较远端的两块骨相当于桡骨、尺骨(或胫骨,腓骨)。

在偶鳍的骨骼上还附有肌肉,构成有肉质基部的“肉鳍”。

动物上陆后能用这样坚强的偶鳍支撑身体并沿陆地爬行。

由此看来,在鱼类中,最早登陆的先驱是古代总鳍鱼类。

根据古生物学的研究,在泥盆纪末期已出现了真陆生植物,地面上气候潮湿而温热,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当时的森林,如巨大的木贼类和树状的羊齿植物,沿着广阔的池沼和河岸生长。

大量植物的枝叶和残体落入水中,由于水中植物的腐烂,使某些水域氧气不足。

这样,生活在淡水里的鱼类就面临着缺氧和干旱的影响,大量的鱼死亡了,而具有肺呼吸和偶鳍具有爬行能力的古总鳍鱼类则从缺氧或干涸了的水池爬到另外有水的地方去生活。

这样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鳍变成了足,鳃让位于肺,原来适应于水中生活的鱼也就起了质上的变化,逐渐演化成最早的两栖动物。

最早的两栖类化石发现于格林兰和北美的泥盆纪晚期地层里,叫作鱼头螈(或译为鱼石螈)(Ichthyostega)(见图)。

它身长约1m,在它身上具备着鱼类和两栖类的双重性质。

它和总鳍鱼的化石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的头骨全被膜原骨的硬骨所覆盖,这些骨片的数目和排列极为近似,它们都具有迷路齿(牙齿从横切面上看,琺瑯质深入到齿质中形成复杂的迷路样式)(见图)。

第十二章第三节两栖纲

第十二章第三节两栖纲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生殖
7.生殖与发育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一对,以输精小管与肾脏相连。精细胞由输 精小管经肾脏到达输精尿管。雄蛙无抱握器。 ▲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一对,不直接与输卵管相接。卵成熟后,卵 细胞突破卵巢外壁落入体腔,受输卵管喇叭口纤摆动 和体液的吸引进入输卵管。输卵管后端膨大成子宫, 开口于泄殖腔。
• 皮肤表面处于裸露状态,并已出现蜕皮现象;
• 真皮较厚而致密,表现出陆生动物真皮的特征。 • 表皮衍生大量多细胞腺体(粘液腺、毒腺)和色素 细胞(黑色素细胞、虹膜细胞和黄色素细胞)。 • 皮肤与皮下肌肉组织连接疏松,其间分布大量淋巴 间隙和皮下血管,与皮肤呼吸功能有关。
2.不完善的肺呼吸及不完全双循环的出现
• 颈椎与头骨的枕骨髁(1对)相关节,从而头部有了 上下运动的可能性;荐椎与腰带的髂骨连接,从而 后肢获得了稳固的支持。
• 首次出现了胸骨,但成体无肋骨。
• 脊椎骨的椎体除少数水生种类为双凹型外,多 为前凹型或后凹型。椎弓的前后方具有前、后 关节突,这是四足类动物的特征。 • 头骨已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数块骨片丢失或愈 合,骨化程度较低(无尾类尤为明显)。颌弓 与脑颅为自接式连接(腭方软骨直接与脑颅连 接)。
6.排泄器官对陆生适应的不完善性
1对肾脏是其排泄器官。排尿管道在雄性兼输精, 并具有由泄殖腔壁突出形成的泄殖腔。 膀胱。当两栖类处于水中时,肾脏通过泌尿功能 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但在上陆时,肾脏就不能 很好解决失水问题,而还要靠泄殖膀胱一定的重 吸收水分功能来解决,但泄殖膀胱不能补偿体表 水分蒸发造成的失水,因而两栖类虽然上陆但不 能长时间离开水源。
• 循环系统 循环路线由单循环演变为不完全的 双循环(即体循环和肺循环)。

两栖类的起源和进化

两栖类的起源和进化

• 壳椎类Lepospondyli • 在石炭纪还出现了牙齿没有迷路的壳椎类。 • 壳椎类多为小型两栖动物,适应生活于浅水及沼泽
地带;最早出现于早石炭纪,至古生代末灭绝,从 未繁盛过。
• 二叠纪著名的壳椎类—笠头螈
• 现代的两栖动物
• 进入中生代以后,出现了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其 皮肤裸露而光滑、没有甲胄,被称为滑体两栖类, 包括现存所有的两栖动物。
• 鱼石螈 (Ichthyostega)
• 具鱼类的特征:有带鳍条的鱼尾和鳃盖骨,体表覆 小鳞片。
• 具两栖类的特征:齿为迷齿型,具五趾(指)型四 肢,头骨与肩带失去联系等,鳔发育成类似肺的结 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迷齿类Labyrinthodontia
• 最早的两栖动物因牙齿的釉质层在横切面上呈迷路 构造,被称为迷齿类,又因它们的头骨结构坚固, 又叫做坚头类。在石炭纪(3.6~2.8亿年前)和二叠纪 (2.95~2.5亿年前)非常繁盛,种类多、个体大。
2、两栖动物的肺鱼起源学说
• 1981年Rosen等人提出肺鱼是四足类的祖先, 因为 肺鱼与四足类之间在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和行 为学上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相似。
•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一部分学者对 线粒体DNA基因、核糖体RNA基因、血红蛋白序列等 进行测序分析,认为肺鱼与四足类之间的亲缘关系 密切,为肺鱼—四足类支系的成立提供了大量的分 子生物学数据。
• 两栖动物的演化路线 原始的硬骨鱼类
鱼石螈
迷齿类
壳椎类
滑体两栖类
绝灭
四足类起源之争
1、两栖动物的扇鳍鱼类起源学说
• 以瑞典古生物学家Jarvik为代表的学者认为:
• 总鳍鱼中已绝灭的扇鳍鱼类(Rhipidisfian)可能是四 足类的祖先。

两栖纲(Amphibia

两栖纲(Amphibia
两栖纲(Amphibia)
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
进化地位
硬骨鱼中的古总鳍鱼类在泥盆纪晚 期演化而来。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初 步形成由水栖向陆生的转变,基本具备 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但仍不能 完全脱离水环境。
• 水、陆环境的差异
– 水环境和干燥复杂多样的陆地 – 携带氧气的介质的改变(3-9ml
• 感觉器官的完善
– 听觉:除内耳外,出现中耳。鼓膜位于皮肤表 面。
– 视觉:角膜凸出,晶体稍扁平,晶体距角膜较 远,适于远视。具泪腺,下眼睑可活动,以湿润 眼球。
– 嗅觉:出现内鼻孔、犁鼻器。 – 侧线 水生幼体具侧线。
二、保留的原始性状 • 体外受精,幼体水中发育 • 胚胎无羊膜 • 皮肤呼吸 • 变温
胸骨:出现,固胸型、弧胸型
(3)肌肉开始分化
• 分节不明显,无肌膈,部分肌肉保留原始分节 现象
• 轴肌的比例变化 水平生骨隔位置上移,轴上肌比例减少;腹 部的肌肉即轴下肌分化为3层,即腹外斜 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在陆地上保护和 支持内脏。
5 神经系统与感官的发展
• 脑的五部分分化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 • 大脑顶部开始出现原脑皮(神经物质) • 中脑仍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 已具发育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
鱼石螈
总结
• 两栖类是变温的、具有典型五指(趾)型四肢 的、水陆两栖的脊椎动物,是低等四足类。
• 在由水生向陆生的过程中,两栖类多数以肺作为 呼吸器官,辅以皮肤呼吸,有的终生具鳃;具陆 生动物的脊柱、四肢、肩带、腰带等骨骼结构; 嗅、视、听和脑发达。
• 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繁殖期仍然在水中。
思考题 1.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有哪些完善和
• 最早两栖类化石-鱼石螈发现于3.5亿年前泥盆 纪晚期,是最早能在地面上运动的脊椎动物。 具鱼类和两栖类的特征:头骨被膜原骨覆盖, 有带鳍条的鱼尾和鳃盖骨,体表覆小鳞片;具 有关节的五趾(指)型四肢,头骨与肩带失去 联系等。石炭纪时两栖类发展,总称坚头类, 在三叠纪前绝灭。推测侏罗纪出现的现生两栖 类可能是从坚头类中的迷齿类产生的。

两栖纲课件

两栖纲课件

3、雨蛙科
图17-27 日本雨蛙
4、蛙科
中国林蛙
泽蛙
虎纹蛙
棘胸蛙
图17-28 中国林蛙、泽蛙、虎纹蛙、棘胸蛙
5、树蛙科
图17-29 树蛙
6、姬蛙科
图17-30 北方狭口蛙
第五节
一、起源
两栖类的起源与演化
古总鳍鱼类 鱼头螈 古两栖类
图17-31 肺鱼、总鳍鱼和有尾两栖类前肢骨的比较
似鱼的特征?似两栖类的特征?
(二)脊髓
出现了颈膨大和腰膨大
交叉
图 17 18 蛙 的 脑
Ⅷ 第一对脊神经
(三)脑神经 (四)脊神经
10对
出现了集中的神经丛: 臂和坐骨神经丛
臂神经丛
(五)植物性神经系统
图 17-19 蛙的 神经 系统
腰荐神经丛
十一、感觉器官
(一)侧线器官
幼体及水生两栖类
陆生特点?
(二)视觉器官
图 17 20 蛙 眼 的 纵 切 面
(三)嗅觉器官
鼻腔有嗅觉和呼吸的两重机能 (四)听觉器官 中耳、内耳
半规管
鼓膜 延脑 听神经 耳柱骨 鼓室
图 1720b 蛙 耳 的 结 构
咽鼓管
肩 胛 骨
图17-20c 鲵螈类的听觉传导系统
第四节
两栖纲的分类
现存3目,约4 200种。我国有280种
一、无足目(Apoda,蚓螈目Caeciliformes)
-
锄骨齿
耳咽管孔
鸣囊孔 舌根
图17-6 青蛙的口咽腔 图17-7 蛙捕虫时舌的动作
六、呼吸系统
1、幼体用鳃呼吸 2、变态后用肺呼吸 呼吸系统组成:鼻、口腔、喉气管室、肺
3、皮肤、口咽腔黏膜亦可呼吸

两栖纲

两栖纲

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两栖类Amphibia脊椎动物亚门的1纲。

两栖类是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处于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地位。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无尾类除外)。

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并辅以皮肤呼吸。

皮肤裸露,出现轻微角质化。

具典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五指型四肢,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心脏中心房出现分隔,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为变温动物。

出现中耳和在空气中传导声波的耳柱骨,具有梨鼻器。

出现了原脑皮。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

干燥的陆地与水环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栖息地,如何在陆地上保存充满水分的有机体、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内水分蒸发,是两栖类首先面临的问题。

裸露但轻微角质化的皮肤,表现了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

两栖类的皮肤较薄,有多层细胞组成的表皮和真皮组成。

表皮已经开始有轻微的角质化,并已出现蜕皮现象。

表皮的1—2层细胞角质化,细胞核仍然存在,细胞界限明显,仍为活细胞。

两栖类的真皮较厚而致密,表现出陆生脊椎动物真皮的特征。

表皮衍生大量多细胞腺体和色素细胞。

腺体下陷入真皮并有管道通向表面,包括两种,一种是粘液腺,分泌粘液使皮肤保持湿润,这对于保护皮肤并使皮肤参与呼吸有重要意义。

另一种是毒腺,数量较少,多分布在背部,是一种浆液腺,分泌物为白色,对捕食者具有威慑作用。

蟾蜍在两眼后方有一对大毒腺,称为耳后腺,是“蟾酥”的原料。

表皮和真皮中的色素细胞决定动物的体色,并可使体色随环境改变。

两栖类皮肤与皮下肌肉组织连接疏松,其间分布大量淋巴间腺和皮下血管,与皮肤呼吸机能相关。

水路环境携带氧气的介质改变,水中氧气的扩散和渗透率较低,而陆生动物获得氧气容易的多,但摄取氧气的器官必须进行彻底变革。

处于过渡地位的两栖类有多样化的呼吸方式,不完善的肺呼吸、鳃呼吸和皮肤呼吸。

费时两栖类成体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腔内。

由于没有胸廓(成体肋骨退化),其呼吸为咽式呼吸,即呼吸动作借助于口咽腔底部的升降将空气压入肺部来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栖纲的起源和进化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从水栖转变到陆栖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由水栖转为陆栖,动物在身体结构上首先必须进行两项最重要的改变:第一是形成能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的肺;第二是由适应于在水中游泳的偶鳍转变为能在陆地上支持身体和行走的四肢。

在鱼类中,能用“肺”(鳔)呼吸空气的是肺鱼和总鳍鱼。

它们都有内鼻孔,统称内鼻孔鱼类。

肺鱼虽然能用“肺”呼吸空气,但是它的偶鳍细弱,是双列式的(见图),
并不适于在陆地上爬行。

总鳍鱼也能用“肺”呼吸空气,此外,它的偶鳍类似陆生脊椎动物附肢骨的构造(见图):
胸鳍和腹鳍的基部各有一块基鳍骨,相当于陆生动物的肱骨(或股骨),较远端的两块骨相当于桡骨、尺骨(或胫骨,腓骨)。

在偶鳍的骨骼上还附有肌肉,构成有肉质基部的“肉鳍”。

动物上陆后能用这样坚强的偶鳍支撑身体并沿陆地爬行。

由此看来,在鱼类中,最早登陆的先驱是古代总鳍鱼类。

根据古生物学的研究,在泥盆纪末期已出现了真陆生植物,地面上气候潮湿而温热,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当时的森林,如巨大的木贼类和树状的羊齿植物,沿着广阔的池沼和河岸生长。

大量植物的枝叶和残体落入水中,由于水中植物的腐烂,使某些水域氧气不足。

这样,生活在淡水里的鱼类就面临着缺氧和干旱的影响,大量的鱼死亡了,而具有肺呼吸和偶鳍具有爬行能力的古总鳍鱼类则从缺氧或干涸了的水池爬到另外有水的地方去生活。

这样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鳍变成了足,鳃让位于肺,原来适应于水中生活的鱼也就起了质上的变化,逐渐演化成最早的两栖动物。

最早的两栖类化石发现于格林兰和北美的泥盆纪晚期地层里,叫作鱼头螈(或译为鱼石螈)(Ichthyostega)(见图)。

它身长约1m,在它身上具备着鱼类和两栖类的双重性质。

它和总鳍鱼的化石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的头骨全被膜原骨的硬骨所覆盖,这些骨片的数目和排列极为近似,它们都具有迷路齿(牙齿从横切面上看,琺瑯质深入到齿质中形成复杂的迷路样式)(见图)。

鱼头螈的四肢骨和总鳍鱼偶鳍的骨片基本相似,它的头骨上还有前鳃盖骨的残余,身体表面覆盖有小的鳞片,身体侧扁,还有一条鱼形的尾鳍。

但是,鱼头螈已经长出了五趾型的四肢,脊椎骨上还长出了前、后关节突,说明脊柱椎弓之间的连接加强了,有利于脊柱的各种弯曲动作;前肢的肩带与头骨已失去连接,说明头部已能活动(鱼类的肩带与头骨直接相连,头部不能活动)。

这些进步性的特征证明鱼头螈已经进入了两栖动物的范畴,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两栖类代表。

两栖类的祖先自泥盆纪晚期出现以后,到石炭纪得到了大量的发展。

石炭纪中蕨类植物极为繁盛,有不少长成高大的树木,形成了广阔的森林,这就是那个时期地层里埋着大量煤的由来。

石炭纪这个名称就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地层里埋藏着
大量的煤的缘故。

茂盛的蕨类植物,加上潮湿炎热的气候,这就为两栖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石炭纪和以后的二迭纪是两栖类最为繁盛的时代,因此,这两个纪被称为两栖类时代。

从鱼头螈分化出来的古生代的两栖类,因头骨皆具有膜原骨形成的完整的骨板覆盖,可以总称之为坚头类(Stegocephalia)。

在石炭纪和二迭纪,坚头类曾大量辐射发展,形成各种各样的类群。

可分为两大类:迷齿类(Labyrinthodontia)和壳椎类(Lepospondyli)。

过去被认为属于第三大类的叶椎类(phyllospondyli),现在已确认是不存在的,其代表鳃龙(Branchio-saurus)具有外鳃和鳃弓,实际上并不是新的类群,而只是迷齿类的幼体。

迷齿类是古生代两栖类的主干,因这一类的动物都有总鳍鱼式的迷路齿(见图),
故得名。

鱼头螈就是这一类中最早的代表。

经历石炭纪,到二迭纪和三迭纪最为繁盛。

古两栖类在分类上很大程度依据脊椎骨。

迷齿类的脊椎骨椎体在形成时经历软骨阶段,它们的椎体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的称为间椎体,后面的称为侧椎体。

这种椎体类型称之为弓椎(或块椎)。

在两栖类发展过程中,间椎体和侧椎体这两种成分相互消长,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见图):
始椎类(Embolomeri)侧椎体和间椎体相等大小,共同组成一个脊椎骨。

欧洲石炭纪发现的始螈(Eogyrinus)是本类的代表。

四肢还很细弱,是由鱼头螈演化出来的最原始的种类。

块椎类(Rachitomi)侧椎体和间椎体不是相等的,间椎体呈一大的楔形,而侧椎体是比较小的骨块,填充在前后两个间椎体之间。

二迭纪发现的蚓螈(Eryops)可作为本类的典型代表。

身体结构很笨重,头骨特别庞大,宽阔而扁平,为坚厚的骨片所覆盖,脊椎骨特别强壮,四肢虽短但很坚强,说明蚓螈是很适于陆地生活的。

块椎类中有的种类体长可达2m,这类动物代表了两栖动物中陆生类型发展的高峰。

全椎类(Stereospondyli)椎体是由单一的间椎体组成,而侧椎体消失。

这类两栖动物是由块椎类发展出来,再度返回水中,特化成为水生类型。

美国上三迭纪发现的布特耐龙(Buettneria)是本类的代表。

头骨巨大而扁平,身体也相应的又宽又扁,前、后肢极为缩小。

全椎类在三迭纪曾盛极一时,到三迭纪末期就完全灭亡了。

全椎类的最后绝灭也宣告了两栖类黄金时代的结束。

壳椎类的脊椎骨和迷齿类不同,其椎体形成时不经过软骨阶段,而是由造骨组织围绕脊索直接骨化形成的,它的椎体没有间椎体和侧椎体之分,只是一个线轴状的骨质圆筒,而且往往把上面的椎弓也愈合在一起。

壳椎类出现于石炭纪早期,它们是两栖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旁支,生活到早二迭纪便绝灭了。

古生代的壳椎类共有3目:缺肢目(Aistopoda)、奈克螈目(Nectridia)和鳞鲵目(Microsauria)。

它们的体形大都很特殊,有的形状象蛇一样,脊椎骨多达100多块,四肢消失,有的有一个像箭头似的三角形头部。

至于现代各目两栖动物和古代两栖类的亲缘关系,由于缺乏足够的化石证据,至今还不是十分确定的。

过去较多的学者认为无尾目起源于迷齿类的块椎类,而无足目和有尾目起源于壳椎类。

目前也有一些学者持另一种看法,认为现存的3目两栖动物有着共同的起源,它们虽然彼此之间区别很大,但这三类有不少共同的地方:如皮肤都是裸露的,都丧失了头
甲和腹甲,头骨的大部分膜原骨消失,它们的中耳中有第二块听小骨和耳柱骨相接;它们的牙齿也有共同之处。

因此,把现存的3目合为一亚纲,称无甲亚纲(Lissamphibia)。

这样,将化石两栖类和现代两栖类分为以下3个亚纲:
两栖纲(Amphibia)
+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
+壳椎亚纲(Lepospondyli)
无甲亚纲(Lissamphibia)
无足目(Apoda or Gymnophiona)
有尾目(Urodela or Caudata)
无尾目(Anura or Salientia)
(杨安峰脊椎动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