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精选PPT)

合集下载

测量坐标方位角公式

测量坐标方位角公式

测量坐标方位角公式引言坐标方位角是地理测量中常用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一个点相对于参考方向的角度。

测量坐标方位角是确定一个点相对于某一基准点的相对位置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测量坐标方位角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坐标方位角的定义坐标方位角可以理解为从参考方向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以度数或弧度表示。

参考方向通常以正北或正东为基准,具体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

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至360°或0至2π弧度。

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要计算一个点相对于参考方向的方位角,需要知道两者之间的水平方向角和距离。

水平方向角是指从参考方向到目标点方向的角度。

公式下面是计算坐标方位角的公式:方位角 = atan2(y2 - y1, x2 - x1) * 180 / π其中,(x1, y1)是参考点的坐标,(x2, y2)是目标点的坐标,atan2是求反正切的函数,π是数学常量π。

计算步骤1.确定参考点和目标点的坐标(x1, y1)和(x2, y2);2.计算水平方向角,即参考点指向目标点的角度。

可以借助数学库或计算工具来计算反正切;3.使用公式计算坐标方位角,将水平方向角转换为度数。

示例假设有一个参考点A的坐标为(2, 3),目标点B的坐标为(5, 7)。

我们来计算点B相对于点A的坐标方位角。

1.点A的坐标为(2, 3),点B的坐标为(5, 7);2.计算水平方向角:atan2(7 - 3, 5 - 2) = atan2(4, 3)≈ 51.34°;3.使用公式计算坐标方位角:51.34°。

因此,点B相对于点A的坐标方位角约为51.34°。

结论测量坐标方位角是地理测量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计算水平方向角和距离,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点相对于参考方向的方位角。

在实际的地理测量和导航应用中,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确定物体或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方向关系。

以上是测量坐标方位角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方位变化计算公式

方位变化计算公式

方位变化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是: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 (±磁坐偏角)。

原计算公式为:
S12=sqr( (x2-x1)2+(y2-y1)2)= sqr(△x221+△y221)
A12=arcsin((y2-y1)/S12)
S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距离;A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坐标方位角。

宽方位角勘探:
横纵比大于0.5的观测系统。

在宽方位角勘探发展的初期,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因为要满足横纵比大于0.5,炮检对的数量较窄方位勘探会大大增加,一定程度上大幅度的增加了勘探的经济成本。

但是,在采集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宽方位角勘探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随着万道地震仪和数字检波器的应用让宽方位角勘探成本大大降低了,裂缝性油气藏的客观需求也让宽方位角勘探推广开来。

两点方位角计算公式

两点方位角计算公式

两点方位角计算公式
两点方位角是指从一个点出发,经过直线路径到达另一个点的方向。

一般通过经纬度的坐标来计算两点方位角,以下是计算公式:
1. 根据起点和终点的经纬度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a = sin(Δlat/2) + cos(lat1) * cos(lat2) * sin(Δlong/2)
c = 2 * atan2( √a, √(1a) )
d = R * c
其中,Δlat和Δlong分别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纬度和经度之差,R为地球半径,d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

2. 计算起点和终点的方位角,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y = sin(Δlong) * cos(lat2)
x = cos(lat1) * sin(lat2) sin(lat1) * cos(lat2) * cos(Δlong)
θ = atan2(y, x)
其中,θ表示起点指向终点的方位角,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方向为正。

以上就是计算两点方位角的公式,可以通过这些公式来快速计算出两点间的方位角。

- 1 -。

方位角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

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

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象限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第一象限(NE)=第二象限(SE)=-第三象限(SW)=+第四象限(NW)=-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 (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如图1所示,设直线AB的边长DAB和一个端点A的坐标XA、YA为已知,则直线另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XB=XA+ΔXABYB=YA+ΔYAB式中,ΔXAB、ΔYAB称为坐标增量,也就是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磁坐偏角)。

方位角是卫星接收天线,在水平面上转0°-360°。

设定方位角时,抛物面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

方位角(方位角,缩写为Az)是用于测量平面中物体之间的角度差的方法之一。

它是从点的北方向顺时针方向和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

一、计算方法1、按给定的坐标数据计算方位角αBA、αBPΔxBA=xA-xB=+123.461m;ΔyBA=yA-yB=+91.508m;由于ΔxBA>0,ΔyBA>0;可知αBA位于第Ⅰ象限,即αBA=arctg=36°32'43.64";ΔxBP=xP-xB=-37.819m;ΔyBP=yP-yB=+9.048m;由于ΔxBP<0,ΔyBP>0;公式计算出来的方位角,可知αBP位于第Ⅱ象限。

αBP=180o-α=180o-arctg=180o-13o27'17.33"=166°32'42.67";此外,当Δx<0,Δy<0;位于第Ⅲ象限,方位角=180°+arctg;当Δx>0,Δy<0;位于第Ⅳ象限,方位角=360°-arctg。

2、计算放样数据∠PBA、DBP∠PBA=αBP-αBA=129°59'59.03"。

3、测设时,把经纬仪安置在B点,瞄准A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PBA,得到BP方向,沿此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BP,就得到P点的平面位置。

当受地形限制不便于量距时,可采用角度交会法测设放样点平面位置上例中,当BP间量距受限时,通过计算测设∠PAB、∠PBA来定P点。

根据给定坐标计算∠PAB;ΔxAP=xP-xA=-161.28m;ΔyAP=yP-yA=-82.46m;αAP=180°+arctg=207°4'47.88";又αAB=180°+αBA=180°+36°32'43.64"=216°32'43.64";∠PAB=αAB-αAP=9°27'55.76"。

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x 1:QD 的X 坐标 y 1:QD 的Y 坐标 x 2:ZD 的X 坐标 y 2:ZD 的Y 坐标 S :QD ~ZD 的距离 α:QD ~ZD 的方位角 2. 计算公式:()()212212y y x x S -+-=1)当y 2- y 1>0,x 2- x 1>0时:1212x x y y arctg--=α 2)当y 2- y 1<0,x 2- x 1>0时:1212360x x y y arctg --+︒=α 3)当x 2- x 1<0时:1212180x x y y arctg--+︒=α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α1:QD ~JD 的方位角 α2:JD ~ZD 的方位角 β:JD 处的偏角 2. 计算公式: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A :方位角(ZH ~JD )T :曲线的切线长,23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s s -+⎪⎪⎭⎫ ⎝⎛+=D :JD 偏角,左偏为-、右偏为+ 2. 计算公式:直缓(直圆)点的坐标:X ′=U+Tcos(A+180°)Y ′=V+Tsin(A+180°)缓直(圆直)点的坐标:X ″=U+Tcos(A+D)Y ″=V+Tsin(A+D)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P :所求点的桩号B :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 :左偏-1,右偏+1C :JD 桩号 D :JD 偏角L s :缓和曲线长 A :方位角(ZH ~JD )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T :曲线的切线长,23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s s -+⎪⎪⎭⎫ ⎝⎛+=I=C -T :直缓桩号 J=I+L :缓圆桩号s L DRJ H -+=180π:圆缓桩号K=H+L :缓直桩号 2. 计算公式: 1)当P<I 时中桩坐标:X m =U+(C -P)cos(A+180°) Y m =V+(C -P)sin(A+180°) 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90°) Y b =Y m +Bsin(A+90°) 2)当I<P<J 时()s230RL I P MA O π-︒+= ()()2390R I P I P G ---=中桩坐标:X m =U+Tcos(A+180°)+GcosO Y m =V+Tsin(A+180°)+GsinO()s290RL I P W π-︒=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W+90°) Y b =Y m +Bsin(A+MW+90°) 3)当J<P<H 时()()R J P L M A R J P R L M A O s s πππ-+︒+=⎪⎭⎫⎝⎛-︒+︒+=909090 ()RJ P R G π-︒=90sin2中桩坐标:()O G R L M A R L L A T U X s ss m cos 30cos 90180cos 23+⎪⎭⎫ ⎝⎛︒+⎪⎪⎭⎫ ⎝⎛-+︒++=π ()O G R L M A R L L A T V Y s ss m sin 30sin 90180sin 23+⎪⎭⎫⎝⎛︒+⎪⎪⎭⎫ ⎝⎛-+︒++=π ()RJ P W π-︒=90边桩坐标:X b =X m +Bcos(O+MW+90°) Y b =Y m +Bsin(O+MW+90°) 4)当H<P<K 时()sRL K P MMD A O π230180-︒-︒++= ()2390R P K P K G ---=中桩坐标:X m =U+Tcos(A+MD)+GcosO Y m =V+Tsin(A+MD)+GsinO()s290RL K P W π-︒=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D -MW+90°) Y b =Y m +Bsin(A+MD -MW+90°) 5)当P>K 时中桩坐标:X m =U+(T+P -K)cos(A+MD) Y m =V+(T+P-K)sin(A+MD) 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D+90°) Y b =Y m +Bsin(A+MD+90°)注:计算公式中距离、长度、桩号单位:“米”;角度测量单位:“度”;若要以“弧度”为角度测量单位,请将公式中带°的数字换算为弧度。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已知方位角+水平角大于540°-540°)已知方位角+水平角±180°=方位角坐标增量的计算方法:平距×COS方位角=△X坐标增量平距×Sin方位角=△Y坐标增量坐标的计算方法:已知X坐标±△X坐标增量=X坐标已知Y坐标±△Y坐标增量=Y坐标高差、平距的计算方法:斜距×Sin倾角=高差斜距×COS倾角=平距高差÷Sin倾角=斜距平距÷cos已知度分秒=斜距高程的计算方法:已知高程-仪器高+前视高±高差=该点的顶板高差原始记录计算方法:前视-后视相加÷2=水平角(前视不够-后视的+360°再减)后视 00°00′00″ 180°00′09″前视92°49′02″272°49′13″水平角= 92°49′03″实测倾角:正镜-270°倒镜-90°(正、倒镜相加-360°)实例: 110°30′38″-90°= 00°30′38″实例: 270°30′38″-270°= 00°30′38″激光的计算方法:两点的高程相减:比如:5点高程1479、479-4点高程1471、052 = 8、427 两点之间的平距:60、673×tan7°19′25″=7、7988、427-7、797=0、629(上山前面的点一定高于后面的点,所以前面的点减后面的点)测量:1、先测后视水平角:归零,倒镜180°不能误差15′2、前视:先测水平角并读数记录,然后倒镜测倾角,水平角、平距、斜距、高差、量出仪器高,前视量出前视高。

要求方位角-已知方位角±180°=拨角方位画两千的图:展点用0.6正好.倾角的计算方法:180°以下的-90°270°-超过180°的两点的高差除平距按tan=倾角比如:2点1500、026-6点1484、096=15、932点~6点平距=127、8315、93÷127、83=接按第二功能键、接按tan接按=接按度分秒键完事。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2)满足精度要求,将fβ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f x x测 x理 x测 (x终 x始 )
f y y测 y理 y测 ( y终 y始 )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例语题文:•附选修合\导中线国小的说计欣算赏•(配人教版)◆
(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已知 数据和观测数据
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方法2(*):
(1)计算角度闭合差:
f 测 理
其中, 理的计算公式如下:
左角:终 始 理(左) n 180 理(左) 终 始 n 180
右角:终 始 理(右) n 180 理(右) 始 终 n 180
(1)计算角度闭合差:
1
=测-理
= 测-(n-2)180
(2)计算限差:
f允 40" n
金品质•高追求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我们让你更放心!
3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B 5 6 7 8 C
180 178 193 181 204 180
+8 13 36 180
+8 22 30 178
+8 44 00 193
13
+8 00
181
54
+8 30

方位角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

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 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

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 (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如图1所示,设直线AB的边长DAB和一个端点A的坐标XA、YA为已知,则直线另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XB=XA+ΔXABYB=YA+ΔYAB式中,ΔXAB、ΔYAB称为坐标增量,也就是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

测量中坐标方位角怎么算

测量中坐标方位角怎么算

测量中坐标方位角怎么算在测量中,方位角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参数,用于描述目标(或观测点)相对于测量起点的方向。

方位角通常用度数表示,从北方向为基准,按顺时针方向计算。

方位角计算方法计算方位角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磁方位角和真方位角。

磁方位角是以磁北(即地球磁场的北极)为基准进行计算,真方位角则是以地理北极为基准进行计算。

磁方位角计算方法计算磁方位角需要考虑磁偏角,即磁北与真北之间的夹角。

磁偏角的数值在不同地区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计算磁方位角时需要先确定磁偏角的数值。

假设测量的起点为点A,目标点为点B,首先需要获取两点的经纬度信息。

然后使用三角函数计算两点之间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水平位移为点B的经度减去点A的经度,垂直位移为点B的纬度减去点A的纬度。

接下来,使用反正切函数计算方位角。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方位角= atan((sin(Δ经度) * cos(纬度B)) / (cos(纬度A) * sin(纬度B) - sin(纬度A) * cos(纬度B) * cos(Δ经度)))其中,Δ经度为点B的经度减去点A的经度。

真方位角计算方法真方位角的计算方法与磁方位角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考虑磁偏角。

同样假设测量的起点为点A,目标点为点B,获取两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真方位角的计算公式如下:方位角= atan((sin(Δ经度) * cos(纬度B)) / (cos(纬度A) * sin(纬度B) - sin(纬度A) * cos(纬度B) * cos(Δ经度)))这与计算磁方位角的公式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不需要考虑磁偏角。

使用方位角进行测量测量中的方位角通常用于确定目标点的方向,可以通过方位角和距离信息计算目标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

假设测量起点的坐标为(x1, y1),已知方位角α和距离d,则目标点的坐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x2 = x1 + d * cos(α)y2 = y1 + d * sin(α)其中,x2和y2为目标点的坐标。

方位角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

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 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

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象限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第一象限(NE)=第二象限(SE)=-第三象限(SW)=+第四象限(NW)=-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1-15) 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 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 (1-17) 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如图1所示,设直线AB的边长DAB和一个端点A的坐标XA、YA为已知,则直线另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XB=XA+ΔXABYB=YA+ΔYAB式中,ΔXAB、ΔYAB称为坐标增量,也就是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示例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示例
1、角度闭合差的分配与调整 方法1:
(1)计算方位角闭合差: f 终计算 终已知
(2)满足精度要求,若观测角为左角,则将fα反符号 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若观测角为右角,则将fα同符 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
方法2(*):
(1)计算角度闭合差:
f 测 理
其中, 理的计算公式如下:
左角:终 始 理(左) n 180 理(左) 终 始 n 180
48 43 18
539 59 00 540 00 00
理=5400000 = 测理=60 容=405 =89
485.47 +0.09 -0.08 0
xy
= +0.09 =0.08
= x²+ y²=0.120
K = D
0
=
1 4000
<1
2000
(四)附合导线平差计算
说明: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以下是两者的不同点:
ˆi i V
1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closing error in coordination increment)计算与调整 1
右角:终 始 理(右) n 180 理(右) 始 终 n 180
y
2 AB
tg AB
y AB x AB
αAB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xAB xB xA yAB yB yA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
x2 x1 xˆ12 y2 y1 yˆ12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例题: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号
转折角 (右)
改正后 方向角 转折角
边长 D
(米)
坐标 增量(米) X Y
y AB x AB
αAB旳详细计算措施如下:
(1)计算:xAB xB xA y AB yB y A
X
YAB
XAB AB
DAB
A
0
B
y
(2)计算: AB锐
arctg
y AB x AB
(3)根据ΔXAB、ΔYAB旳正负号判断αAB所在旳象限。
1、幸福旳背后 2、吐鲁番旳葡萄熟了
(三)闭合导线平差计算环节
其中, 理旳计算公式如下:
左角:终 始 理(左) n 180 理(左) 终 始 n 180
右角:终 始 理(右) n 180 理(右) 始 终 n 180
(2)满足精度要求,将fβ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察角上。
2、坐标增量闭合差旳计算
f x x测 x理 x测 (x终 x始 ) f y y测 y理 y测 ( y终 y始 )
例题:附合导线旳计算
(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已知 数据和观察数据
D 41600
CD
(2)角度闭合差旳计算与调整
XC=1845.69 YC=1039.98 C C
(3)各边方向角旳推算
1803248
8

已知两点坐标求方位角

已知两点坐标求方位角

二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出控制点的坐标,控制点的坐标是根据边长及方位角计算出来的。

下面介绍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这些公式是矿山测量工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公式。

一、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公式 1.坐标正算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已知点到待定点的坐标方位角、边长计算待定点的坐标,这种计算在测量中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5—5所示,已知A 点的坐标为A x 、A y,A 到B 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分别为AB S 和AB α,则待定点B 的坐标为ABA B AB A B y y y x x x ∆+=∆+= } (5—1)式中 AB x ∆ 、AB y ∆——坐标增量。

由图5—5可知ABAB AB AB AB AB S y S x ααsin cos =∆=∆ } (5—2)式中 AB S ——水平边长;AB α——坐标方位角。

将式(5-2)代入式(5-1),则有ABAB A B AB AB A B S y y S x x ααsin cos +=+= } (5—3)当A 点的坐标A x 、A y 和边长AB S 及其坐标方位角AB α为已知时,就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待定点B 的坐标。

式(5—2)是计算坐标增量的基本公式,式(5—3)是计算坐标的基本公式,称为坐标正算公式。

从图5—5可以看出AB x ∆是边长AB S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AB y ∆是边长AB S 在y 轴上的投影长度,边长是有向线段,是在实地由A 量到B 得到的正值。

而公式中的坐标方位角可以从0°到360°变化,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坐标方位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就有正负两种 情况,其正负符号取决于坐标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如图5—6所示。

从式(5—2)知,由于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决定了坐标增量的正负,其符号归纳成表5—3。

图5—5 坐标计算 图5—6 坐标增量符号 表5—3 坐标增量符号表坐标方位角 (°) 所在象限坐标增量的正负号 ⊿x ⊿y 0~90 90~180 180~270 270~360Ⅰ Ⅱ Ⅲ Ⅳ + - - ++ + - -例1 已知A 点坐标A x =100.00m ,A y =300.10m ;边长AB s =100m ,方位角AB α=3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014624
f
f
2 x
f
2 y
4
3
3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relative length closing
error of traverse):
K f 1 / XXX
D
11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K<1/2000(图根级),则将fx、fy以相反符号,按 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
123 30
18
284
36
12
112
+12 22 24
112
22
341
36
05
54
115.10 100.09 108.32
94.38 67.58
-2 +2
536.27 328.74 A
+75.93 +86.50 +75.91 +86.52
-2 +2
612.18 415.26
1
-66.54 +74.77 -66.56 +74.79
-2 +2
545.62 490.05
2
-97.04
-2
-48.13
+1
-97.06
-48.11
448.56 441.94
3
+23.80 -91.33
-1 +1
+23.78 -91.32 472.34 350.62
4
+63.94 -21.89 +63.93 -21.88 536.27 328.74
A
1
讲题: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内容提要:
四、导线的内业计算
1
四.导线的内业计算——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一)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的推算
前 后 左 180
或: 前 后 右 180
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则减去360°; 若为负值,则加上360°。
y
2 AB
tg AB
y AB x AB
αAB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xAB xB xA yAB yB yA
X
YAB
XAB AB
DAB
A
0
B
y
5
(2)计算: AB锐
arctg
y AB x AB
(3)根据ΔXAB、ΔYAB的正负号判断αAB所在的象限。
6
1、幸福的背后 2、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8
(3)若在限差内,则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
数:
V
f n
(4)计算改正后新 的角值:
ˆi i V
1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9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closing error in coordination increment)计算与调整 1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7
(三)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angle closing error)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
1
=测-理 = 测-(n-2)180
(2)计算限差:
f允 40" n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增量。
1
Vxi
f
x
D
Di
Vyi
f
y
D
Di
xˆi x Vxi yˆi x Vyi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12
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
3
2、坐标正算公式
由A、B两点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计算坐标
增量。见图有:
X
XAB =DAB cos AB YAB =DAB sin AB
其中,ΔXAB=XB-XA ΔYAB=YB-YA
YAB
XAB AB
DAB
A
0
B
y
4
3、坐标反算公式
由A、B两点坐标来计算αAB、DAB
DAB
x
2 AB
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1
x2 x1 xˆ12 y2 y1 yˆ12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13
例题: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号
转折角 (右)
改正后 方向角 转折角
边长 D
(米)
坐标 增量(米) X Y
改 正 后 坐标(米) 增量(米)
点 号
X Y X Y
A 1
2 3 4 A
48 43 18
+12
97 03 00 97 03 12
+12
131 40 06
105 17 06 105 17 18
101
+12 46 24
101
206
46 36
22
48
+12 123 30 06
说明: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以下是两者的不同点:
1、角度闭合差的分配与调整 方法1:
(1)计算方位角闭合差: f 终计算 终已知
(2)满足精度要求,若观测角为左角,则将fα反符号 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若观测角为右角,则将fα同符 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
16
方法2(*):
(1)计算角度闭合差:
2
例题:方位角的推算
2
2
已知:α12=300,各观测角β
30 12
130
如图,求各边坐标方位角α23、 1 1 95
3
65 3
α34、α45、α51。
解: α23= α12-β2±1800=800
122
5
128
4
5
α34= α23-β3±1800=1950
4
α45=2470
α51=30 理的计算公式如下:
左角:终 始 理(左) n 180 理(左) 终 始 n 180
48 43 18
539 59 00 540 00 00
理=5400000 = 测理=60 容=405 =89
485.47 +0.09 -0.08 0
xy
= +0.09 =0.08
= x²+ y²=0.120
K = D
0
=
1 4000
<1
2000
14
例题:
用EXCEL程序进行闭合导线计算
15
(四)附合导线平差计算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10
1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f x x测 x理 x测
1
970300
f y y测 y理 y测
484318 A1
➢导线全长闭合差:
A
XA=536.27m YA=328.74m
A
1122224
2
1051706
2
1233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